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漢學研究通訊第34卷第3期

漢學研究通訊第34卷第3期

標題:

漢學研究通訊第34卷第3期

時間:

2015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漢學研究中心

內容簡介:

【漢學人物】
百五人瑞,錢存訓先生一生行述(許倬雲)

錢存訓教授著述編年(潘銘燊)

錢存訓先生年表(錢孝文)

【研究機構】
新加坡中華語言文化研究的重鎮──南洋理工大學中華語言文化中心簡介(張英豪)

【會議報導】
全球視野下的漢學新藍海國際研討會【論文提要】

國內外學術會議

【學界消息】
學界消息

漢學研究中心

外籍學來臺研究漢學獎助──2016年訪問學人獲選名單

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

臺灣漢學學位論文彙目──103學年度

研究機構及學校動態

系統號:

P-006019

語言暨語言學第16卷第5期

標題:

語言暨語言學第16卷第5期

時間:

2015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內容簡介:

【Articles】
語言分布發展的擴散論與類型論(洪惟仁)

羌語的空間範疇(黃成龍)

香港粵語雙音節狀貌後綴的音韻特色(黎奕葆)

黑水縣沙石多嘉戎語動詞人稱範疇的特點(孫天心)

【Review】
《漢藏語言比較的方法與實踐──漢、白、彝比較研究》(汪鋒著,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劉文)

系統號:

P-005896

國史館館刊第45期

國史館館刊第45期

標題:

國史館館刊第45期

時間:

2015年9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史館

報導者:

黃翔瑜(國史館)

內容簡介:

【論文】
荷蘭東印度公司在大員的船舶與貨物轉運(林偉盛)

1920年代美國對於國際合作防制中國海盜問題的態度與反應(應俊豪)

日本在滿洲建立的免疫技術研究機構及其防疫,1906-1945(沈佳姍)

錢穆論人文主義教育的失落與重建(陳以愛)

系統號:

P-006054

臺灣人類學刊第13卷第1期

標題:

臺灣人類學刊第13卷第1期

時間:

2015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內容簡介:

【主題演講】
Approaching 'America': Is There an Anthropology of Pro-Americanism and an Anthropology of Anti-Americanism? (Virginia R. Dominguez)

【研究論文】
排灣族語Vūrun、Kamavanan的人類學論述:以伊能嘉矩為例之個案 (1900-1910)(李若文)

在地道德世界觀與堅定型有機農民的農業實踐:以新竹縣尖石鄉泰雅族石磊部落為例(日宏煜、羅恩加)

從臺灣到南非的跨國Pangcah:家、教會、族群認同、適應和發展(法撒克.那墨禾(Fasa’ Namoh))

系統號:

P-005989

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6卷第3期

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6卷第3期

標題:

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6卷第3期

時間:

2015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

內容簡介:

「避險」戰略下大國互動模式之研究:以美中亞太戰略競合為例(蔡明彥、張凱銘)

跨太平洋夥伴協定發展之探討:美國的角色(孫國祥)

中國對拉丁美洲的資源外交:新殖民主義與南南合作之爭辯(鄧中堅)

全球化時代情報在危機處理過程之運用(朱蓓蕾)

系統號:

P-005941

臺大歷史學報第55期

臺大歷史學報第55期

標題:

臺大歷史學報第55期

時間:

2015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內容簡介:

絕對王權下貴族的書寫與出版──拉侯什傅科公爵的《道德箴言錄》與巴黎菁英讀者(秦曼儀)

清代宜蘭的官舉族長及其功能探討(李信成)

19世紀臺江海埔墾地開發與臺灣郡城的官商利益結構(曾品滄)

才女史評越扶桑──和刻本李晚芳《讀史管見》的出版與流傳(衣若蘭)

從徐國琦Chinese and Americans: A Shared History談美國學界對中美關係史研究的新取徑(吳翎君)。

系統號:

P-005958

國史館館刊第44期

標題:

國史館館刊第44期

時間:

2015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史館

報導者:

黃翔瑜(國史館)

內容簡介:

中國國民黨改組前後領導制度的轉型(1923-1924)(王良卿)

派系與宣傳─中國國民黨內的漫畫戰(1928-1931)(張世瑛)

同中有異的社會科學中國化─蔣廷黻與蕭公權之對比(馮先祥)

日治時期臺灣電話申請制度之變遷(曾立維)

系統號:

P-006055

臺灣史研究第22卷第2期

臺灣史研究第22卷第2期

標題:

臺灣史研究第22卷第2期

時間:

2015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內容簡介:

【專號論著:紫線番界圖研究】
十八世紀清朝臺灣邊防政策的演變:以隘制的形成為例(陳宗仁)

清代臺灣三層式族群空間體制的形構與轉化:紫線界前後的比較(柯志明)

清乾隆年間霧里薛溪與秀朗溪上游土地關係暨「山稅銀」性質商榷(曾獻緯、洪麗完)

【研究論著】
臺灣南部考古出土與傳世的西方銀幣(盧泰康)

【研究討論】
2012-2013年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張素玢)

系統號:

P-005991

民俗曲藝第188期

標題:

民俗曲藝第188期

時間:

2015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施合鄭民俗文化基金會

報導者:

莊小姐,E-mail: shihhoch@ms6.hinet.net

內容簡介:

【專題:研究論文】
從廣西西南三縣農曆七月壯族燒衣(pyau ei)儀式論壯族本土宗教儀式專家的傳承(高雅寧)

貴州施洞苗族的儀式專家與歷史(何兆華)

【專題:研究紀要】
湖南省藍山縣過山瑤的還家願儀禮與盤王傳承及其歌唱(廣田律子)

【研究論文】
民間信仰的地域傳播與人文分化:以明清以降寧國府的汪華、張渤信仰為中心(李甜)

系統號:

P-006032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25期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25期

標題: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25期

時間:

2015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內容簡介:

【論著】
受戒施教:戰後臺灣比丘尼身分的形成與凝聚(李玉珍)

戰爭記憶與殖民地經驗:開原綠的臺灣日記(洪郁如)

戰爭從來不只是男人的事業:解讀新四軍女兵回憶錄(潘以紅)

婦女與抗戰時期的戰地救護(周春燕)

【演講】
戰爭傷痕:《清宮秘史》與男性危機(傅葆石)

【書評】
評介《女性官僚の歴史:古代女官から現代キャリアまで》(吳靜芳)

鄭媛元著〈《金瓶梅》中的「崩漏」之疾與女性身體〉、章霈琳著〈性文化與期刊出版:以《玲瓏》(1931-37)為例〉;及史料介紹一篇:黃湘金撰〈晚清北京女子教育攬要〉。

系統號:

P-005905

成大中文學報第49期

標題:

成大中文學報第49期

時間:

2015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

內容簡介:

《儀禮》裼襲、袒襲考(鄭雯馨)

張九成的聖王論述(林素芬)

從《四書集注》到《四書大全》――朱熹後學之學術系譜考察(陳逢源)

中國戲曲的海外傳播與演出:日本長崎唐館做戲暨相關文獻紀錄初探(林和君)

湖南唱本彭玉麟私訪傳說探究(張繼光)

世紀末的憂鬱:科幻小說〈世界末日記〉的翻譯旅程(潘少瑜)

系統號:

P-005909

故宮學術季刊第32卷第4期

標題:

故宮學術季刊第32卷第4期

時間:

2015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內容簡介:

清代庫倫的規費、雜賦與商人(賴惠敏)

道寧齋印考(游國慶)

行篋隨行:由乾隆皇帝南巡時的書畫鑒藏談起(邱士華)

重探青海瞿曇寺之瞿曇殿(二):藏傳佛教《金剛鬘》(Vajrāvali; rDo rje phreng ba)教法在明初安多地區傳播的新發現(鐘子寅)

系統號:

P-005947

嶺南學報復刊號(第1、2輯合刊)

嶺南學報復刊號(第1、2輯合刊)

標題:

嶺南學報復刊號(第1、2輯合刊)

時間:

2015年3月

出版單位: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內容簡介:

【文學美學】
李杜齊名之形成(陳尚君)

論南宋詞所展現的「物趣」、「夢境」與「空間邏輯」的文化意義(林順夫)

女英雄的想像與歷史記憶(李惠儀)

梁啓超與晚清短篇小説的發生(夏曉虹)

「衣」之華夏美學(胡曉明)

【文論研究】
「以意逆志」説與中國古代解釋論(蔡宗齊)

中國古代的聲律啓蒙讀物 : 《聲律發蒙》及其他(張健)

袁枚《隨園詩話》與清詩話寫作之轉型(蔣寅)

【經學探索】
移風易俗與禮樂教化(彭林)

漢武帝時期的禮教:國家宗教神學之意識形態:董仲舒的禮教神學思想(張弘(普慧))

松崎慊堂與《縮刻唐石經》芻議(劉玉才)

庶民經學到天朝正學:以溪百年《經典餘師·四書》爲考察核心(金培懿)

道咸經世派的「文儒」理想(曹虹)

【文史考證】
論劉向、劉歆和《漢書》之關係(汪春泓)

讀李密《陳情表》小識(單周堯)

再論《劉子》是否爲劉勰所作:兼談學術爭論中的學風問題(張少康)

《古今樂録》的整理與考釋(金溪)

《大唐西域記》所載佛教口傳故事考述(陳引馳)、(陳特)

山谷行書和東坡草書《赤壁懷古》詞石刻的真僞及文獻價值(王兆鵬)

【宏觀方法】
文學史研究的途徑與意義(劉躍進)

試論文獻辨僞的語言學方法(錢宗武)

【附錄】
《嶺南學報》小史述略:兼論陳寅恪與《嶺南學報》(黄湛)

系統號:

P-005992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61期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61期

標題: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61期

時間:

2015年7月

出版單位: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

內容簡介:

【論文】
譾論古代財產刑處罰方式的演變:以戰國後期至漢初為中心(石洋)

里耶秦簡所見的洞庭郡:戰國秦漢郡縣制個案研究之一(游逸飛)

宋初高級內臣閻承翰事蹟考(何冠環)

從山東寒士到中興名宰:南宋呂頤浩的早年經歷與性格分析(梁偉基)

宋季元初科舉存廢的文學史意義:以詩歌為中心之考察(林巖)

元代譜牒《汪氏淵源錄》研究(章毅)

略論《大明太祖皇帝御製集》及其史料價值(郭嘉輝)

關羽的祖先與後裔:以山西常平關帝祖祠為中心(黃壯釗)

從「宗法社會」到「軍國社會」: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嚴譯社會階段論(承紅磊)

俄蘇文學、法語左翼與中國現代派:論高力里《俄羅斯革命中的詩人們》的生成、翻釋與傳播)

【書評】
Gendering Chinese Religion: Subject, Identity, and Body. Edited by Jinhua Jia, Xiaofei Kang, and Ping Yao (Paul R. Katz)

Real Life in China at the Height of Empire: Revealed by the Ghosts of Ji Xiaolan. Edited and translated by David E. Pollard (Allan H. Barr)

Tang China in Multi-Polar Asia: A History of Diplomacy and War. By Wang Zhenping (Nicola Di Cosmo)

Idle Talk: Gossip and Anecdote in Traditional China.Edited by Jack W. Chen and David Schaberg (Christian de Pee)

Divination and Prediction in Early China and Ancient Greece. By Lisa Raphals (Edward L. Shaughnessy)

Birth of an Empire: The State of Qin Revisited. Edited by Yuri Pines, Gideon Shelach, Lothar von Falkenhausen, and Robin D. S. Yates (Miranda Brown)

Emperor Huizong. By Patricia Buckley Ebrey (John W. Chaffee)

Witchcraft and the Rise of the First Confucian Empire. By Liang Cai (Hans van Ess)

White Lotus Rebels and South China Pirates: Crises and Reform in the Qing Empire. By Wensheng Wang(何漢威)

Unearthing the Changes: Recently Discovered Manuscripts of the Yi Jing (I Ching) and Related Texts. By Edward L. Shaughnessy(鄭吉雄)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at the Margins: Chinese Socialism in Crisis. By Yiching Wu (Jeremy Brown)

系統號:

P-006027

日本臺湾学会報第16號

標題:

日本臺湾学会報第16號

時間:

2014年6月

出版單位:

東京:日本臺湾学会

內容簡介:

【論説】
李喬「小説」と1960年代臺湾文学界における安部公房の受容——臺湾文学における1960年代実存主義運動から80年代民主化運動への展開(明田川聰士)

白先勇小説の映画への改編をめぐって——エグザイルとしての在米中国人(八木はるな)

2012年臺湾総統選挙と立法委員選挙の分析——同日選挙効果と分割投票(2008年)へ(小笠原欣幸)

もう一つの新嘗祭——植民地臺湾における祭日としての展開(周俊宇)

国立臺湾大学における日本人留用政策(井上弘樹)

戦後初期臺湾における言語政策研究再考——代行された脱植民地化の視角から(森田健嗣)

脱植民地化の文学と言語戦争(西成彥)

系統號:

P-005898

大觀紅樓(母神卷)

大觀紅樓(母神卷)

標題:

大觀紅樓(母神卷)

時間:

2015年9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作者:

歐麗娟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總論:超越少女崇拜
一、「誰的」少女崇拜
二、「少女崇拜」的局限
三、不是「魚眼睛」:女性的更高展望
四、母神系統

第二章、女媧:創世與救世的複合之神
一、「創世」與「救世」之神的複合
二、「造人」與「煉石」:補天之「石」的意義
三、「救世」之神的奮鬥

第三章、警幻仙姑:愛與美的悲劇命運之神
一、愛與美的神女譜系
二、命運的羅盤
三、「性別分工」:男女大不同
四、神俗二界命運女神的遞接

第四章、賈母:愛與美的幸運之神
一、昔日的少女
二、世家才德
三、母權的施展
四、少女的避風港
五、陽光普照、雨露均霑
六、審美情趣與生活雅興
七、識人之明與處事之智
八、老年心理
九、「成熟型」的老婦人

第五章、王夫人:給予「第二次出生」的雙重母親
一、青春崇拜心理與世代對立的錯覺
二、賈寶玉的「二重出生」
三、「雙重母親」:「子宮家庭」的無私擴大
四、寬柔待下的家風
五、才德與母教

第六章、賈元春:大觀天下的家國母神
一、「枝頭第一春」:命名與意義
二、「元春」階段:家庭代母
三、「元妃」階段:大觀天下
四、大觀園的擘建與意義
五、母神的悲歌:石榴樓子花的哀愁

第七章、劉姥姥:大地之母
一、巧姐兒的救贖
二、非「劉姥姥」不可
三、母神遞接的「鐘漏型」結構
四、「大地之母」的內涵與表現
五、嘉年華式的「狂歡精神」
六、「母神」的複調旋律

第八章、結論:健婦持門戶,亦勝一丈夫
一、婚姻:大母神的培訓搖籃
二、母教:大母神的力量來源
三、母神的共同特質

系統號:

P-005901

天儒同異考:清初儒家基督徒張星曜文集

標題:

天儒同異考:清初儒家基督徒張星曜文集

時間:

2015年9月

出版單位:

臺北:橄欖華宣出版社

作者:

肖清和、王善卿 編注

報導者:

張瑋哲(橄欖華宣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原著張星曜(1633 – 1715?),是明末清初天主教徒的代表,四十七歲受洗,教名Ignatius(依納爵),故其又號依納子,卒年不詳,約於一七一五年以後。歸信後留下不少漢語作品,可略窺明末清初華人信徒的思想的脈絡。

本書收錄《天儒同異考》、《闢妄條駁合刻》、《欽命傳教約述》、《聖教贊銘》、《聖人宗徒十四人行實》、《祀典說》,另於附錄中收錄《天教明辨》及《通鑑記事本末補後編》目錄。

《天儒同異考》為張星曜的重要著作,歷來為學者所重視。在此書中,張星曜創造性處理耶儒關係,提出了「合儒」、「補儒」、「超儒」。在明末「合儒」、「補儒」的基礎上,張星曜提出了「超儒」。張星曜對耶儒關係的處理,反映出清初禮儀之爭對天主教徒所帶來的認同壓力,也反映出張星曜對自己信仰外來宗教原因的合法性說明。

《闢妄條駁合刻》:此卷將徐光啟的《闢釋氏諸妄》,以及張星曜、洪濟的《闢妄闢條駁》合為一書。由於《闢釋氏諸妄》批評當時佛教教義,清初普仁禪院的截流行策和尚見之,撰寫了《闢妄闢》反駁。張星曜、洪濟等天主教徒對於截流行策的《闢妄闢》又進行回應,撰寫《闢妄闢條駁》。透過此書讀者將一窺明末清初天主教與佛教的關係。

《欽命傳教約述》為典型護教作品,編輯奏章、歷史文獻等為天主教辯護;以此證明天主教在中國是受官方尤其是皇帝本人的許可、支持與讚許。此書成為後世天主教面對官方的護教作品範式,影響晚清黃伯祿《正教奉褒》的著作。

《聖教贊銘》(附《聖人宗徒十四位行實》)屬聖詩類作品。採取中國傳統詩歌韻律,不僅富有文學色彩,而且便於誦讀、傳播,是收錄文獻中非常具有特色的內容。張星曜所創作的《聖教贊銘》即配畫詩,懸掛在杭州天主堂上。《聖人宗徒十四位行實》,亦為同類作品。

《祀典說》表明張星曜參與了清初的禮儀之爭。中國禮儀之爭不僅涉及到教廷與在華傳教士之間的爭論,而且中國信徒也捲入其中。張星曜在《祀典說》中讚同耶穌會士的做法,即容忍儒家的祭祖、敬孔禮儀,但對於生祠、城隍等禮儀提出批評或改造。

編注者簡介:
肖清和,安徽潛山人,上海大學歷史系副教授、上海大學宗教與中國社會研究中心副主任。 200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獲哲學學士學位;2006年參加北京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聯合博士培養計劃,2009年分別獲得北京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為明末清初天主教史、宗教哲學等。曾赴香港中文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等學術機構參加學術研討會與學術工作坊。主持或參與中國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多項,著有《天會與吾黨:明末清初天主教徒群體研究》、《20世紀宗教觀研究》(合著)等,在海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書評、譯文三十餘篇,論文曾被《光明日報》以及《中國社會科學文摘》轉載,曾獲上海市第十一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

王善卿 (Alexandra Wang),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學士,紐約天主教聖若望大學(St. John’s University)東亞碩士、歷史博士,美國天主教歷史學會(American Catholic Historical Association)會員。師事美國神學家Raymond Bulman,研究領域:法國王權史、奧體神學 (Corpus Mysticum)與歐洲神權政體。

系統號:

P-005920

1949禮讚

1949禮讚

標題:

1949禮讚

時間:

2015年9月

出版單位: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作者:

楊儒賓 著

內容簡介:

《1949禮讚》是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講座教授楊儒賓先生最新著作,在共產黨史觀、國民黨史觀與臺獨史觀外,對「1949」此一歷史符號的重新解讀。全書重點論述為:1949渡海南遷,是國史上足以抗衡東晉永嘉渡江與南宋靖康渡江的三大南遷事件。1949是臺灣史上三大移民潮中文化意義最豐富的移民事件。1949創造了「兩岸三地」的新知識範疇,新中國、新臺灣與新香港同時成立。1949後的臺灣學術是民國學術的繼承者,是另一種五四精神的發揚者。1949兩岸的曲折發展指向了中國現代性與西洋現代性的銜接。跨文化性格的臺灣經驗,提供了形構中的新中華文化很重要的理論資源。本書的緣起雖始於作者楊儒賓的自我叩問,但摸索方向明確,是一部非常有意義的公共論述。

作者楊儒賓認為,我們這群在後1949大分裂時代生長的人別無選擇地,被命運狠甩在東西衝突與古今交會的銜接點上。我們個人生命的成長與框住我們生命的世界一起演變,時代的浪潮推著我們穿越蔣中正、蔣經國、李登輝、陳水扁,以至即將被穿越的馬英九的時代。然後少年子弟江湖老,憤青被流光帶入哀樂交集的中老年。

作者簡介
楊儒賓,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講座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爲先秦哲學、宋明理學、東亞儒學等。著作有《儒家身體觀》、《異議的意義:近世東亞的反理學思潮》、《從《五經》到《新五經》》;編著有《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儒學的氣論與工夫論》、《東亞的靜坐傳統》、《自然概念史論》等書;譯有《東洋冥想的心理學:從易經到禪》、《孔子的樂論》、《冥契主義與哲學》、《宇宙與歷史:永恒回歸的神話》等書。

系統號:

P-006001

塞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香料貿易、佚失的海圖與南中國海

塞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香料貿易、佚失的海圖與南中國海

標題:

塞爾登先生的中國地圖:香料貿易、佚失的海圖與南中國海

時間:

2015年9月

出版單位: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作者:

卜正民(Timothy Brook) 著,黃中憲 翻譯

內容簡介:

本書英文書名為"Mr. Selden’s Map of China: The Spice Trade, a Lost Chart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1659年,一份巨大且不同尋常的禮物送到牛津大學鮑德里氏圖書館,這是倫敦的商業律師、政治活動家及前國會議員約翰‧塞爾登(John Seldon)的遺物。塞爾登先生可說是倫敦第一位「東方通」,而他的遺物──一張長160公分、寬96公分的巨大中國古地圖──卻靜靜地沉睡在圖書館內長達350年。2008年,美國南喬治亞大學歷史系副教授羅伯特‧班切勒(Robert K. Batchelor)等人訪問牛津大學時,發現這張地圖不可思議地繪製了大面積的海域,將整個中國大陸擠到地圖左上方,一半的圖面繪滿了中國南部沿海、東亞、東南亞海域和島嶼,還有一條條依稀可辨的黑色細線把中國福建沿海與東南亞各港口連接起來。長年研究全球史的班切勒立刻發現,這不是一般的中國古地圖,而是一張珍貴的明代遠洋航海圖。

這張手工彩繪的地圖,範圍北起西伯利亞,南至今印尼爪哇島和馬魯古群島(香料群島),東達北部的日本列島和南部的菲律賓群島,西抵緬甸和南印度。地圖商清楚標示明朝福建海商在海外的活動範圍、航海路線和主要港埠等資訊,繪製了中國帆船經常使用,從福建泉州延伸而出的6條東洋航路和12條西洋航路。作者卜正民藉由這張地圖,一步步呈現17世紀中國在東亞及東南亞地區的海外貿易,以及中國在亞洲海洋世界中的位置。

在書中,卜正民介紹了英國17世紀幾位為中國著迷的學者,這些學者在早期現代歷史中持續地強化著中英兩種文化的聯繫,這其中就有塞爾登本人。透過這張地圖,作者牽起塞爾登與沈福宗──一位改信天主教的中國人,之間的中英文化交流。書中還講述了公海上的航行經驗、早期法津如何定義領海概念、地圖上如何出現方位刻度圖,也比較了中國和西方地圖表現之不同。全書來回穿梭於中英兩帝國,橫跨於傳記、科學和兩種文化之間,生動地講述了謎一樣的跨文化之旅。

作者簡介
卜正民(Timothy Brook),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歷史系教授,曾任英國牛津大學邵逸夫漢學講座教授、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歷史系教授等。研究以明代社會文化史、全球史為主,著述豐富,包括《縱樂的困惑:明代的商業與文化》、《維梅爾的帽子:從一幅畫看十七世紀全球貿易》、《為權力祈禱:佛教與晚明中國士紳社會的形成》等書。另編有《鴉片政權》、《民族的構建:亞洲精英及其民族身份認同》及一套六冊的《中華帝制史》等著作。2005年獲加拿大歷史協會頒予該會每五年評選一次的最高歷史學獎項弗朗索瓦‧澤維爾‧加諾獎章(Francois-Xavier Garneau Medal),2006年獲頒古根漢學術獎(Guggenheim Fellowship)。

譯者簡介
黃中憲,政大外交系畢,現專職翻譯。譯作包括《從帝國廢墟中崛起:從梁啟超到泰戈爾,喚醒亞洲與改變世界》、《維梅爾的帽子:從一幅畫看十七世紀全球貿易》、《未竟的帝國:英國的全球擴張》、《帖木兒之後:1405~2000年全球帝國史》、《哈布斯堡的滅亡: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和奧匈帝國的解體》、《太平天國之秋》、《戰後歐洲六十年1945~2005(全四卷)》等。

系統號:

P-006002

儒家與韋伯的五個對話

儒家與韋伯的五個對話

標題:

儒家與韋伯的五個對話

時間:

2015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作者:

葉仁昌 著

內容簡介:

序言
第一章:經濟倫理的對話:入世抑或現世?
前言:儒家不利於近代資本主義?
一、理論與思辯層次的質疑:內在超越說
二、經驗與實踐層次的質疑:通俗儒家說
小結:韋伯有錯,但仍站在那裡!

第二章:財富思想的對話:無限利潤心?
前言:經濟倫理的重大遺漏
一、貧窮不是美德的條件
二、士君子同樣可以求富
三、道德對財富的主體性
四、中庸式的財富階層說
小結:儒家欠缺無限利潤心

第三章:支配類型的對話:道德型正當性
前言:以韋伯的架構為參照
一、儒家有正當性觀念嗎?
二、儒家與法制型支配
三、儒家與傳統型支配
四、儒家與卡理斯瑪支配
小結:道德型正當性的試擬

第四章:理念類型的對話:義利的四種模式
前言:純粹類型的應用
一、取代模式:「以義斥利」
二、條件模式:「先義後利」
三、化約模式:「義即公利」
四、因果模式:「義以生利」
小結:義利的雙重定位

第五章:決策倫理的對話:何不曰利?
前言:高明巧思下的難題
一、危險引信:衡量利弊得失
二、政策意圖與結果的不一致
三、狂信下的手段與後果問題
小結:利益思考的必要性

系統號:

P-005895

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宋元明清編

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宋元明清編

標題:

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宋元明清編

時間:

2015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作者:

李隆獻 著

內容簡介:

壹、宋代經生的復仇觀
一、前言
二、「禮書」復仇觀的倫理建構
三、《春秋》與三《傳》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
四、復仇經義的普遍化──周平王論

貳、宋代儒士的復仇觀
一、前言
二、劉敞〈復讎議〉──君臣復仇論題的再省思
三、王安石〈復讎解〉──公權力的伸張
四、華鎮〈復讎論〉──柳宗元復仇觀的承繼與開展
五、高斯得〈復讎論〉──嚴明公私之分
六、朱熹國仇/規恢觀的嬗變
七、結語

參、元明學者的復仇觀
一、前言
二、胡安國《春秋傳》對元明復仇觀的影響
三、丘濬的復仇理論
四、郝敬對復仇理論的批判
五、元明學者論《周禮.調人》之制
六、結語

肆、宋元明清復仇與法律的互涉
一、研究材料與研究範圍
二、宋元明清律令與復仇觀互涉的省察
三、宋代復仇案例反映的復仇現象及其與法律的互涉
四、明清判例、判牘與復仇觀的互涉
五、結論

伍、清代學者《春秋》與三《傳》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
一、前言
二、反對「九世復仇說」的省察
三、支持「九世復仇說」的省察與詮釋
四、《春秋》「榮復仇說」的省察
五、結論

陸、清代學者「禮書」復仇觀的省察與詮釋
一、前言
二、清初學者對「禮書」復仇觀的詮釋
三、《欽定三禮義疏》對「禮書」復仇觀的詮釋
四、乾嘉學者對「禮書」復仇觀的詮釋
五、結論

柒、近代民間復仇事例的省察與詮釋──以「地方志」為重心
一、研究材料與研究範圍
二、方志承轉「五倫復仇觀」的省察
三、方志特色復仇事例舉隅
四、方志與經書復仇觀的比較
五、方志復仇事例的特色、價值及其局限
六、結論

捌、臺灣遺民連雅堂的復仇觀
一、問題的提出
二、連雅堂的國仇論述
三、五倫復仇事例的省察
四、特色紛陳的女子復仇
五、結論

附錄、朝鮮儒者丁若鏞的復仇觀
一、研究材料與相關研究述略
二、朝鮮後期復仇的特殊時代背景
三、丁若鏞復仇觀與中國經史文獻的互涉
四、〈祥刑追議〉對朝鮮朝實際判例的論議
五、結論

引用書目
人名索引

系統號:

P-005927

「詩的新批評」在現代中國之建立

「詩的新批評」在現代中國之建立

標題:

「詩的新批評」在現代中國之建立

時間:

2015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人間出版社

作者:

陳越 著

內容簡介:

本書英文書名為"The Rise of New Criticism of Poetry in Modern China"

第一章  「詩的新批評」在現代中國之建立
第一節  現代詩學與文本批評
第二節  文獻綜述與概念界定
第三節  問題意識與論述框架

第二章  英美新批評詩學在現代中國的譯介與傳播
第一節  瑞恰慈文藝理論在現代中國的譯介與反應
第二節  艾略特詩論在現代中國的譯介與傳播
第三節  燕卜蓀、朱利安.貝爾及奧登一派詩人的詩論

第三章  詩的經驗及其傳達:「詩的新批評」之理論基礎
第一節  瑞恰慈與詩的經驗說之確立:「詩的新批評」之創作本體論
第二節  經驗的傳達與象徵、晦澀:「詩的新批評」之分析話語
第三節  從關注詩人到關注詩:「詩的新批評」之核心方法論

第四章  文學教學與「詩的新批評」之展開──以朱自清和一個雜誌及一個副刊為中心
第一節  朱自清的現代文學批評觀念
第二節  客觀地分析語義:朱自清新批評的核心
第三節  《國文月刊》、《新生報》與「詩的新批評」之展開

第五章  現代「詞的新批評」三大家
第一節  俞平伯詞釋思想
第二節  浦江清與〈詞的講解〉
第三節  吳世昌詞學批評思想述略

第六章  現代「詩的新批評」之後起之秀
第一節  邢光祖與比較詩學
第二節  吳興華與重審古典
第三節  袁可嘉與「戲劇主義」

第七章 現代「詩的新批評」之核心觀念例說──以語音、肌理與含渾為中心
第一節  詩的新批評之「詩與語音」問題
第二節  詩的新批評之「肌理」說
第三節  詩的新批評之「含渾」說

第八章  現代「詩的新批評」之典型作品例說
第一節  重審古典世界:古詩新詮例說
第二節  揭開詞的神祕:現代詞釋的代表作
第三節  開闢新詩空間:白話新詩探幽例說
第四節  引入他山之石:西洋詩的譯釋例說

第九章  結語

系統號:

P-005931

絲路新史:一個已經逝去但曾經兼容並蓄的世界

絲路新史:一個已經逝去但曾經兼容並蓄的世界

標題:

絲路新史:一個已經逝去但曾經兼容並蓄的世界

時間:

2015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麥田出版社

作者:

Valerie Hansen 著,李志鴻等 翻譯

內容簡介:

本書英文書名為"The Silk Road: A New History"

引言

第一章 在中亞的十字路口上:樓蘭王國

第二章 通往絲路語言知道:龜茲和克孜爾石窟

第三章 中國與伊朗之間的中途點:吐魯番(高昌)

第四章 絲路商人粟特人的家鄉:撒馬爾罕和索格底亞那

第五章 絲路的世界之都終點:歷史長安、現代西安

第六章 絲路歷史的時空膠囊:敦煌石窟

第七章 佛教與伊斯蘭教進入新疆的大門:于闐

結論:橫貫中亞的長程陸路史

系統號:

P-005932

奢華美學:臺灣當代文學生產

奢華美學:臺灣當代文學生產

標題:

奢華美學:臺灣當代文學生產

時間:

2015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群學出版公司

作者:

劉乃慈 著

內容簡介:

導論

第一章 「奢華」做為一種美學型態

第二章 主導臺灣當代文學發展的力量

第三章 「類精英」的文化市場美學

第四章 幽靈纏繞的本土書寫

第五章 當代小說美學與文化意識型態的對應

總結

系統號:

P-005933

交錯的東亞宗教

交錯的東亞宗教

標題:

交錯的東亞宗教

時間:

2015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作者:

葛兆光 著

內容簡介:

本書重點有三:一,1893年芝加哥世界宗教大會前後的日本佛教與中國佛教;二,東亞道教交流史之概念、方法與立場的再思考;三,納「四裔」入「中華」?——1920-1930年代中國學界有關「中國」與「中華民族」的論述。

系統號:

P-005955

臺灣大空襲

臺灣大空襲

標題:

臺灣大空襲

時間:

2015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前衛出版

作者:

甘記豪、張維斌 合著

內容簡介:

《空襲福爾摩沙:二戰盟軍飛機攻擊臺灣紀實》
本書作者彙整美、日、英、澳等國戰爭檔案中關於臺灣空襲的大量記錄文件,透過嚴謹的交叉考證,逐日記述以美國為首的同盟國飛機對臺灣發動之空襲行動。同時配合一百五十張美軍飛機於空襲任務中拍攝的實景照片,詳加考據拍攝日期與地點,完整忠實呈現這一段確實發生在臺灣這塊土地上的戰爭歷程。除了藉以紀念二次大戰結束七十週年,同時也是研究臺灣近代戰爭史必讀之重要著作。

《米機襲來:二戰臺灣空襲寫真集》
本書收集整理了二戰時期美國軍方(機上執行轟炸任務偵照員)拍攝保存的轟炸照與偵察照等珍貴圖像多達300幅,用機上駕駛俯視角度的方式呈現,幫助讀者重新審視太平洋戰爭期間盟軍飛機空襲臺灣的實況及影響。

系統號:

P-005970

存在與言說──中國當代小說散論

存在與言說──中國當代小說散論

標題:

存在與言說──中國當代小說散論

時間:

2015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秀威資訊公司

作者:

王德領 著

內容簡介:

輯一
以血書者:余易木論
對正統的偏離:反思歷史與重建個人精神維度──重評《晚霞消失的時候》
性與政治的複雜纏繞──重評張賢亮80年代的小說
莫言與幻覺現實主義

輯二
反現代性的寫作:「人」與「物」關係的重新定位──紅柯的《生命樹》漫評
身體、政治意識形態與精神高地的構建──以寧肯的《天‧藏》為中心
新世紀邊疆題材創作的幾種視角
繁華過後是清寂──對80後寫作群體的思考
現實如何照進小說
漢字的舞蹈與瑰奇的想像力──讀《千雯之舞》想到的
山狼海賊──潛進大海深處的寫作
細數月光下的苦難與不幸──評劉慶邦的《遍地月光》
尋找自己的「卡拉」──陳瑤創作簡論
在清冽與渾濁之間──魯敏小說散論

輯三
存在與言說──與寧肯的對話
馬克斯‧布羅德筆下的卡夫卡
《鋼琴教師》──女性生存的寓言

系統號:

P-005899

揚雄的範式研究──西漢末年學術範式衝突的折中之例

揚雄的範式研究──西漢末年學術範式衝突的折中之例

標題:

揚雄的範式研究──西漢末年學術範式衝突的折中之例

時間:

2015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作者:

馮樹勳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問題發端及方法論反省
 一、揚雄在西漢思想史的重要性
 二、取捨相反的學術評價
 三、文本選取與人文視角/視障
 四、比對研究法的進路
 五、反省研究法的作用
 六、人文價值與知識取向的詮釋限度
 七、範式衝突內的學術道路
 八、結語

【本論】

第二章 揚雄初仕與為郎考
 一、揚雄生平之考訂
 二、〈答劉歆書〉的寫作時年
 三、從〈答劉歆書〉看揚雄的至京與初仕
 四、揚雄初仕之政治主張與為郎經過
 五、結語

第三章 揚雄的美學思想──揚雄對西漢儒家審美觀的反省
 一、揚雄美學之爭議
 二、先秦與兩漢藝術觀點的殊異
 三、個體感受與美感經驗
 四、美學的功能與本質之辨
 五、恰如其分的表現與情趣:文與質
 六、結語

第四章 《太玄》的思考及其思想架構
 一、《太玄》之探究
 二、「玄」的內涵與作用
 三、自陰陽而三儀
 四、《太玄》與曆法
 五、五行與音律
 六、結語

第五章 《太玄》與《易》的「殊塗同歸」關係
 一、《太玄》與《易》
 二、「擬易」說
 三、「擬易」說的困難
 四、「準易」說
 五、孔子主導的《易》學範式轉移
 六、西漢《易》學的「殊塗」與「同歸」問題
 七、《太玄》與《易》「殊塗同歸」關係
 八、結語

第六章 《太玄》儒、道思想歸趨辨
 一、儒、道主從的爭論
 二、《太玄》討論的文本選擇
 三、評騭《太玄》思想主從的原則
 四、作者自行定斷的準則:「仁義」
 五、從「玄」看《太玄》儒、道思想分野
 六、儒、道思想的「陰陽」觀與《太玄》
 七、從文、質觀看儒、道思想的別異
 八、結語

第七章 類我與自主的調和問題──揚雄教育思想研探
 一、揚雄與「類我」
 二、今學的類我教育觀
 三、古學的類我教育觀
 四、類我與自主的調和
 五、結語

【結論】

第八章 是摹擬還是創新?──範式衝突內的揚雄
 一、揚雄的批評哲學
 二、摹擬與批判的第一聲──屈賦創作
 三、揚雄賦作的摹擬與批判
 四、揚雄《太玄》對《易》是摹擬?是改造?
 五、摹擬的極峰──「類我」教育範式
 六、揚雄何以在範式衝突漩渦中要作摹擬?

系統號:

P-005900

從豔史到性史:同志書寫與近現代中國的男性建構

從豔史到性史:同志書寫與近現代中國的男性建構

標題:

從豔史到性史:同志書寫與近現代中國的男性建構

時間:

2015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作者:

許維賢 著

內容簡介:

本書重新考掘被中國近現代文學史大敘述遮蔽的同志書寫(1849年至2001年),反思以父權意識形態為主導的近現代中國男性建構如何支配中國的同志書寫和性別政治。本書指出曾經作為中國性愛藝術的「豔史」傳統敘事癖好,發展到近現代中國是如何被民族國家以「性科學」為名的「性史」病理敘事機制所邊緣化,而這些轉變也非常弔詭地正是與近現代中國民族主義的男性建構並肩同行,並以民族國家男性建構的「同志」之名進行連結和互相詢喚。本書重新想像「同志」的系譜,解構中國民族主義的男性建構,並提出以「『老同志』-新同志」範式來描述那些在生理性別、社會性別或「社會性」論述的理論基礎上有所差異的不同男性建構表現。本書的分析對象主要是選取那些在中國大陸以男同性戀、「哥兒」或「兄弟」情誼或其他性/別議題作為敘事主軸的同志書寫,除了大量的舊報刊史料,其餘是自敘傳、私函、日記、筆記、小說、散文和詩詞,也包含從小說改編的同志電影、網路小說以及現有同志論述和反同志論述的再解讀。

作者簡介
許維賢,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專任助理教授,北京大學中文系博士。通過筆試和口試考進北京大學,在北京大學先後得到新加坡陳嘉庚高級學位獎學金和北京大學優秀外國留學生全額獎學金。曾赴英國倫敦大學國王學院、臺灣大學、臺灣師範大學和香港浸會大學進行訪學和研究。曾獲臺灣青年文學論文獎。客座主編臺灣國立臺北電影資料館《電影欣賞學刊》(新馬電影專題)。論文見於《中外文學》、《文化研究》、《臺灣社會研究季刊》、《現代中國》、Journal of Chinese Cinemas和Queer Sinophone Cultures等等。與英美學者合編Transnational Chinese Cinema: Corporeality , Desire, and the Ethics of Failure。業餘以筆名翁弦尉創作,著有個人短篇小說集《遊走與沉溺》和詩集《不明生物》,曾在國內外榮獲數十項文學獎項。作者電子郵件:heews2000@msn.com。 

系統號:

P-005907

中國書畫‧日本收藏:關西百年收藏記事

中國書畫‧日本收藏:關西百年收藏記事

標題:

中國書畫‧日本收藏:關西百年收藏記事

時間:

2015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典藏藝術家庭

作者:

關西中國書畫收藏研究會 編,蘇玲怡、黃立芸、陳建志 翻譯

內容簡介:

前言
大正時代崛起的關西收藏家/曾布川寬

1 京都國立博物館│上野理一,1848-1919│須磨彌吉郎,1892-1970
賓老的軟毫和硬筆桿──筆墨精神:連接中國書法與繪畫的一個概念/西上實
他,澎湃的中西外交藝動──一位外交官眼中的中國近代繪畫:須磨彌吉郎論東西藝術/呉孟晉

2 大阪市立美術館│阿部房次郎,1868-1937│岡村蓉二郎,1910-1991
蘇東坡和燕文貴,在大阪!/弓野隆之
拓本收藏家──岡村蓉二郎三五事/弓野隆之

3 澄懷堂美術館│山本悌二郎,1870-1937
「非常宗炳」的山本悌二郎:澄懷堂中國書畫收藏歷程/伊藤みのり

4 黑川古文化研究所│黒川幸七,1871-1938
低調的大器,後浪的巔峰:關西富商──黑川家第二代黑川幸七精彩的收藏活動/竹浪遠

5 大和文華館│矢代幸雄,1890-1975
「美的殿堂」裡的中國繪畫-矢代幸雄與大和文華館的收藏/植松瑞希

6 泉屋博古館│住友寬一,1896-1956
無為庵,孤高獨行收藏癡:住友寬一的收藏──「住友收藏的中國繪畫」展」/實方葉子

7 澀谷區立松濤美術館│橋本末吉,1902‐1991
松濤美術館之橋本收藏:橋本家族與桑名鐵城收藏/味岡義人

8 觀峰館│原田觀峰,1911-1995
原田的精玉,發亮於石間:觀峰收藏之中國書畫──其收藏及特色/瀨川敬也

9 和泉市久保惣記念美術館│林宗毅,1923-2006
林宗毅,好畫百軸的喜樂:定靜堂收藏與和泉市久保惣記念美術館/河田昌之

系統號:

P-005934

近代文學名家名作析評

近代文學名家名作析評

標題:

近代文學名家名作析評

時間:

2015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致知學術出版

作者:

楊昌年 著

內容簡介:

我國的新文學自1919年五四發軔,迄至二十世紀三○、四○年代,開展出現壯闊的洪峯,各家輩出,價值俱在。臺灣師大楊昌年教授在他開授的「現代文學系列課程」之中,標舉包括新詩、散文、小說、戲劇近代代表作家卅一位和他(她)們的代表作析評,本社有幸出版專集,用饗讀者。

如今已是七十年之後的現代二十一新世紀,當我們追溯文學源流,緬懷曩昔,親炙到這些名家傑作之時,是否應該想到對國族文學進展的職責?在敬仰與感歎之餘,該當要承志繼烈,致力做好新舊、中外的鎔鑄,期望能有一個更新、更有價值的新文學紀元在我們的手中完成。

作者簡介
楊昌年,原籍湖南,1947年來臺。曾任靜宜文理學院中文系主任、大韓民國外國語大學校客座教授、國立臺灣師大人文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國文系教授。現已退休。著作有:《現代詩的創作與欣賞》、《現代散文新風貌》、《現代小說》、《風裏芙蕖自有姿》(論評選集)、《水晶簾外玲瓏月》(近代文學名家作品析評)、《超人行》〈域外小說析評〉、《古典小說名著析評》、《唐傳奇名篇析評》、《聊齋誌異研究》、《張愛玲小說評析──百年僅見一星明》及個人短篇小說選集《會哭的樹》、《相見爭如不見》。

系統號:

P-005935

真常之道:唐代基督教歷史與文獻研究

真常之道:唐代基督教歷史與文獻研究

標題:

真常之道:唐代基督教歷史與文獻研究

時間:

2015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橄欖華宣出版社

作者:

吳昶興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歷史、文本、語言、詮釋:景教研究綜述

第二章 景教東漸中國前的活動

第三章 景碑與景教

第四章 從夷到夏:文化的對話與碰撞

第五章 景教神學思想源流考:聶斯多留的基督二性論
附錄一  《天主教與敘利亞東方教會共同基督論之宣言》

第六章 論景教《序聽迷詩所經》之救世思想與經名再議
附錄一 《序聽迷詩所經》(敦煌秘笈版)

第七章 論景教《志玄安樂經》的安樂之道
附錄一 《志玄安樂經》(敦煌秘笈版)
附錄二 《志玄安樂經》敦煌秘笈圖版

第八章 洛陽漢人景教徒的新發現─花獻、安氏夫婦神道墓誌考
附錄一 唐故左武衛兵曹參軍上騎都尉靈武郡花府君公神道誌銘
附錄二 唐故安氏夫人墓誌銘
附錄三 拓片圖版

第九章 景教大秦塔的踏勘與評析
附錄一 大秦塔考察照片

系統號:

P-005936

造音翻土:戰後臺灣聲響文化的探索

造音翻土:戰後臺灣聲響文化的探索

標題:

造音翻土:戰後臺灣聲響文化的探索

時間:

2015年5月

出版單位:

臺北:遠足文化

作者:

何東洪、鄭慧華、羅悅全等 合著

內容簡介:

本書主文共分為五個章節:

一、「控管與隙縫」:戒嚴時期,當權者對於臺灣通俗音樂實施了嚴格的文化治理,包括歌曲審查、電波管制與出版管制。然而,隨著美軍協防而進入臺灣的美國流行音樂得以避開審查,形成治理隙縫。於是,相較於本土音樂的治理與規訓,美國熱門音樂成為一種對於現代聲響的想像。

二、「聲響翻土」:1966年由許常惠、史惟亮發起的民歌採集運動,是當時對於「我們需不需要有自己的音樂?」之提問的行動。之後,恒春民謠歌手陳達被臺北知識圈發掘。但直至解嚴,新一波的本土反思運動才開始試圖連結到陳達,並以另一種方式重新回應提問。

三、「另翼造音」:本章敍述了李雙澤、楊祖珺到解嚴後的左翼政治行動樂團的歷史,及Live House「地下社會」遭到排除的事件,以及原住民如何在漢人主流音樂脈絡之外唱自己的歌。

四、「另逸造音」:自戒嚴的規訓身體叛逃出來的行動,在1980年代初即開始在行為藝術、小劇場領域中醞釀。解嚴之後,造音的身體叛亂、逃逸逐漸走上高峰,包括後來被總稱為「噪音運動」的一連串公開表演,以及演變為社會事件與文化現象的「瑞舞運動」。

五、「另藝造音」:2000年前後,「聲音藝術」一詞的被運用,讓造音的可能性不斷被擴張與辯證,並且以多種方式實踐,成為另一種實驗的藝術取徑。本章節討論「在地實驗」、「失聲祭」、「旃陀羅公社」、黃大旺等創作者及其作品。

系統號:

P-006045

文革與後文革美術1966-1978

文革與後文革美術1966-1978

標題:

文革與後文革美術1966-1978

時間:

2015年5月

出版單位:

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作者:

魯虹 著

內容簡介:

上篇:走向極左的「文革美術」1966~1976
引言
第一節 《部隊文藝工作座談會紀要》的巨大影響
第二節 紅衛兵美術嶄露頭角
第三節 走向專業化的文革美術
第四節 新情境中的新需要
第五節 藝術為政治服務的新階段
第六節 新美術機構的運作模式
第七節 藝術家面臨的問題情境
第八節 文革中的四次全國美展
第九節 油畫創作的新成果
第十節 國畫創新的再檢討
第十一節 再攀高峰的連環畫創作
第十二節 不斷擴大的年畫概念
第十三節 越來越精細的版畫創作
第十四節 工藝美術開新花
第十五節 「文革」期間的涉外美術展覽
第十六節 美術出版一瞥
第十七節 一次流產的全國美展
第十八節 極「左」的美術批評

下篇:處於過渡期的「後文革美術」1976~1978
第一節 文藝氣候的突變
第二節 蓬勃興起的群眾漫畫運動
第三節 新政治背景下的創作轉向
第四節 華國鋒題材的興起
第五節 對老一輩革命家的熱情讚頌
第六節 軍事題材成為新熱點
第七節 「文革」餘韻不絕於耳

系統號:

P-006052

蕭啟慶教授追思文集

蕭啟慶教授追思文集

標題:

蕭啟慶教授追思文集

時間:

2015年4月

出版單位:

桃園:蕭啟慶教授追思文集編輯委員會

作者:

蕭啟慶教授追思文集編輯委員會 主編

內容簡介:

國際著名蒙元史學者蕭啟慶教授為本系系友、兼任教授,2000年膺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2001年獲聘為國立清華大學「梅貽琦榮譽講座」教授。2002年自清華大學榮休,2012年11月11日逝世。

本書為蕭啟慶教授追思文集編輯委員會邀集蕭老師摯親、學界友人與學生多人,從不同面向記錄其生命歷程。收錄文章分為二部分,主要為蕭老師的治學成就,收有〈千山獨行──我的習史歷程〉(蕭老師自撰)、〈千山獨行上雲端──蕭啟慶先生學術大略〉(治喪委員會)、〈蕭啟慶先生生平簡介〉(許守泯)、〈蕭啟慶教授的蒙元史研究簡述〉(王明蓀)、〈蕭啟慶先生編年事輯稿〉與〈蕭啟慶先生著作目錄稿〉(許正弘整理編撰),以及3篇相關報導。讀者可藉此瞭解蕭老師畢生的學術成就與貢獻,及其自述從事冷門的元代史研究「千山我獨行,何必相送」的襟懷。

其次為蕭老師教學與生活的點滴追憶,由家人、摯友、同道與學生撰文,呈現蕭老師為人敦厚、溫文儒雅、淡泊名利的一面。書前並附有二十餘張蕭老師幼年至退休後各時期的照片,彌足珍貴。

蕭啟慶教授簡介:
江蘇泰興人。生於民國二十六年五月十六日,逝於民國一百零一年十一月十一日,享壽七十六歲。1963年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1969年獲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博士學位,歷任美國St. Cloud State University、新加坡國立大學歷史系、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五十年來深耕學術,著作等身,獻身杏林,桃李滿門。著有《西域人與元初政治》、《元代史新探》、《內北國而外中國:蒙元史研究》、《元代進士輯考》、《九州四海風雅同:元代多族士人圈的形成與發展》等多部專著,及〈忽必烈「潛邸舊侶」考〉、〈論元代蒙古人之漢化〉、〈蒙元統治對中國歷史發展影響的省思〉等論文七十餘篇。

蕭老師獎掖後進不遺餘力,生前即將「梅貽琦榮譽講座」教授每年酬金三十萬元全數捐出,成立「蕭啟慶教授梅貽琦講座助學金」,獎勵清大歷史研究所課業及研究表現優異的同學,前後嘉惠學子八十餘人。過世後,家屬延續蕭老師作育英才的心願,又捐資成立「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蕭啟慶院士獎學金」及「臺大歷史系蕭啟慶先生紀念獎學金」。

系統號:

P-005948

解構中國夢:中國民族主義與中美關係的互動(1999–2014)

解構中國夢:中國民族主義與中美關係的互動(1999–2014)

標題:

解構中國夢:中國民族主義與中美關係的互動(1999–2014)

時間:

2015年8月

出版單位: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作者:

沈旭暉 著,劉永艷、爾雅 譯

內容簡介:

本書英文書名為"Deconstructing the Chinese Dream:The Dynamics of Chinese Nationalism and Sino-American Relations"

本書藉研究中國對外關係中尤為重要的中美雙邊關係、中國社會持份者對中美關係的回應,以及中國當代民族主義運動三者之間的互動,展示出此運動複雜而非單一的、割裂而多元的本質;提出中國政府、知識份子和社會大眾的民族主義論述,會在不同目的和彼此的默契下,不斷地重塑和重構,並延伸到鄰近地區,成為國境內外的穩定劑。

作者簡介
沈旭暉,香港國際關係學者,畢業於牛津大學及耶魯大學,現職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為中美關係、恐怖主義與全球化等,著有七十多份學術文章及出版評論。學術身份以外,亦為Roundtable研究網絡創會主席及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等。

譯者簡介
劉永艷,中央黨校政法教研部教授,2002年獲得法學博士學位。主要研究領域是西方政黨、政黨制度和中國共產黨的制度建設等。

爾雅,兩文三語自由教師、語文工作者。畢業於香港大學政治及法學系,主修國際關係,後取得西班牙薩拉曼卡大學西班牙研究文憑,學術興趣為拉丁美洲研究。

系統號:

P-005902

記憶景觀——香港仔漁民口述歷史

記憶景觀——香港仔漁民口述歷史

標題:

記憶景觀——香港仔漁民口述歷史

時間:

2015年8月

出版單位:

香港:香港三聯書店

作者:

王惠玲、羅家輝 著

內容簡介:

香港仔是漁業基地,是漁民的集散地,他們的視野是向着海洋的——海洋既是生計資源,也是生活歷練的場所,更養育了漁民的身份意識。在避風塘這處水面社區裡,有豐富的日常生活,有驚險、艱辛、快樂,也有說不清的複雜情感。

本書透過漁民的生動話語與訪談者的整理分析,與讀者分享香港仔漁民的「記憶景觀」,以及南中國海的視野。內容分為三個部分,從個人、社區到大海,層層遞進。第一部分由十八個漁民故事組成,讀者可從漁民第一身的視角去想像水面人的生活經驗;第二部分寫香港仔水面社區的流動和景觀,從漁民的生計、勞動、家庭倫理以至身份認同的角度,深入了解香港仔這個社區;第三部分呈現更廣闊的水面社區,跟隨漁民由香港仔啟航前往南中國海,感受他們的經歷,見證漁業的變遷。

從漁民的口述記憶,我們可以想像香港仔這片地方的過去,理解它的意義,並且建立水面人與陸上人的連繫。

作者簡介
王惠玲,社會學博士,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研究員。二○○一年起投入口述歷史工作,曾參與多個香港大學的口述歷史項目,包括「香港口述歷史檔案庫」、「東華三院口述歷史資料庫」及「香港記憶計劃」網上口述歷史檔案庫。二○一三年起參與香港大學「同行計劃」。亦參與或指導其他機構推行口述歷史項目,包括香港醫學博物館、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社會服務部、美荷樓青年旅社。此外,亦透過參與式的學習活動指導大學生及中學生學習和實踐口述歷史方法。

近期相關的中文著述有:《香港口述歷史書寫:「以人為本」的歷史論述》(《口述史研究》,二○一四年第一期);《工業、土瓜灣、口述歷史》(二○一三年);《補白、發聲、批判、傳承:香港口述歷史的實踐》(《鄭州大學學報》(哲社版),二○一○年第四期)等。

羅家輝,現為香港大學學生及發展資源中心高級研究助理,參與大學與社區合作的「同行計劃」,主要研究及記錄香港漁業和香港仔的漁民社區。二○○六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二○○八年於中山大學歷史系完成碩士課程,二○一五年八月起修讀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博士課程。

二○○六年起曾參與多個香港史的研究計劃,並於多間本地大學擔任研究員,從事案頭研究、文獻整理、口述歷史、建立檔案庫、地區和族群文化保育等,涵蓋上游、中游、下游的學術工作,二○一○至二○一四年期間參與「香港記憶」計劃。研究興趣以香港和中國的近現代史為主,二○○九年起從事口述歷史工作。

系統號:

P-006042

澳門晚清華商

澳門晚清華商

標題:

澳門晚清華商

時間:

2015年8月

出版單位:

香港:香港三聯書店

作者:

林廣志 著

內容簡介:

鴉片戰爭後,澳門華商通過專營制度,先後獲取賭博、鴉片、魚鹽、牛肉、猪肉、火水、火藥等生意專賣權,隨之涌現出一批華商家族。他們作為澳門華人社會的菁英和領袖,積極倡導和參與公共機構的創立與建設,推動了澳門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回顧晚清澳門華商崛起的歷史,既能探尋澳門百多年來走過的軌迹,亦爲今後的發展提供有益的啓示和借鑒。

作者簡介
林廣志,歷史學博士,澳門大學澳門研究中心訪問學者兼學術總監,近年主要從事澳門近代史、澳門經濟史以及澳門社會史研究。著有《盧九家族研究》《澳門華商與孫中山的行醫及革命活動》《澳門晚清華商的崛起及其歷史貢獻——以盧九家族為中心》《晚清澳門華人賭商的產業投資及其特徵》《澳門晚清工業的興起與發展》等作品。

系統號:

P-006043

張春橋獄中家書

張春橋獄中家書

標題:

張春橋獄中家書

時間:

2015年7月

出版單位: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作者:

張春橋 著

報導者: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張春橋是文化大革命期間的重要領導人、毛澤東最看重的知音,曾擔任國務院副總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等要職。1976年毛逝世後,四人幫被拘捕,其成員之一張春橋入獄。本書收錄了他1985年至2003年期間從秦城監獄和江蘇江陰寫給家人的書信共58封。書後附上對其女兒張維維的長篇訪談,包含諸多歷史細節,呈現「女兒眼中的張春橋」,以及張家在數次政治變動中的曲折經歷。

2005年,張春橋於江陰去世,至今有關他的研究資料幾乎是一片空白,大衆也無從深入瞭解。從此次發表的家書中,讀者可以看到這位政治家的多重面貌。

系統號:

P-006003

多重奏:香港流行音樂聲像的全球流動

多重奏:香港流行音樂聲像的全球流動

標題:

多重奏:香港流行音樂聲像的全球流動

時間:

2015年7月

出版單位: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作者:

周耀輝、高偉雲(Jeroen de Kloet)著 ,王睿 翻譯

報導者: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橫跨香港過去四十年歷史,以流行音樂為脈絡,嘗試書寫關於身份、記憶、語言和政治的紀錄;以本土特殊性為起點,探討華語流行音樂領域究竟正在發生甚麼。作者之一周耀輝是從事流行音樂20多年的學者。兩位作者從歌詞書寫、視像製造到粉絲文化、唱片公司、表演場所等流行音樂產業的場域切入,逐步展現和分析香港流行音樂生產、消費和流通各環節。

作者簡介
周耀輝,畢業於香港大學英國語文及比較文學系,其後參與多種媒體工作。1989 年至今出版約一千首詞作,近著文集有《假如我們甚麼都不怕》、《紙上染了藍》。2011 年獲阿姆斯特丹大學傳媒學院博士學位,回港任職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助理教授。近年亦參與舞臺及視覺藝術創作。

高偉雲(Jeroen de Kloet),荷蘭阿姆斯特丹大學全球化研究中心總監及教授,研究方向偏重(東亞地區)文化全球化。其著作包括《打口中國:全球化、城市青年和流行音樂》、《景像與城:中國城市化的藝術與流行文化》(與 Lena Scheen 合編)。

譯者簡介
王睿,香港中文大學文學碩士,目前任職於香港大學。

系統號:

P-006004

古籍傳注異文訓詁集證

古籍傳注異文訓詁集證

標題:

古籍傳注異文訓詁集證

時間:

2015年6月

出版單位:

香港:香港中文中國文化研究所劉殿爵中國古籍研究中心

作者:

何志華、林麗玲 著

報導者:

莫平,E-mail: brendamok@cuhk.edu.hk

內容簡介:

由何志華教授及林麗玲博士撰著、中國文化研究所劉殿爵中國古籍研究中心出版之《漢達古籍研究叢書》第三十七種《古籍傳注異文訓詁集證》,已於2015年6月出版。該書輯錄古籍傳注,旁參群書,輔以相關出土文獻,比對古書異文及其注解,探求漢代以來古籍傳注諸家,包括毛公、鄭玄、高誘、王逸、偽孔安國、韋昭、王肅、王弼、裴駰、張湛、盧辯、郭象、成玄英、楊倞、司馬貞、張守節、顏師古等之典籍傳注,分析此等注解訓詁與古書異文之關係,望能有助學術界了解漢代以來學者注解古籍時之習用方法,以及注家理解文義時可有考慮相關「異文」。

系統號:

P-006029

莊荀考論

莊荀考論

標題:

莊荀考論

時間:

2015年5月

出版單位:

香港:香港中文中國文化研究所劉殿爵中國古籍研究中心

作者:

何志華 著

報導者:

莫平,E-mail: brendamok@cuhk.edu.hk

內容簡介:

由何志華教授撰著、中國文化研究所劉殿爵中國古籍研究中心出版之《漢達古籍研究叢書》第三十六種《莊荀考論》,已於2015年5月出版。歷來學者皆以荀況既稱戰國儒家思想代表,因與道家莊周思想迥異,荀子甚或刻意貶抑莊子論說,儒道兩家壁壘分明。本書作者通過比對《莊》、《荀》兩書措辭用字,發現兩書關係密切,荀子每多採信《莊子》論說,此與前人論斷大相逕庭,因將相關論文結集付梓,望能為《莊》、《荀》兩書淵源,提供新證,並就《莊》、《荀》部分文本問題,提出新解。

系統號:

P-006030

經義叢考

經義叢考

標題:

經義叢考

時間:

2015年3月

出版單位:

香港:香港中文中國文化研究所劉殿爵中國古籍研究中心

作者:

何志華 著

報導者:

莫平,E-mail: brendamok@cuhk.edu.hk

內容簡介:

由何志華教授撰著,中國文化研究所劉殿爵中國古籍研究中心出版之《漢達古籍研究叢書》第三十五種,《經義叢考》已於2015年3月出版。該書收錄論文八篇,皆涉經義考證,作者通過史部文獻、先秦諸子與群經之對讀,嘗試就經籍字詞義訓,提出新證。

系統號:

P-006031

中国史の時代区分の現在──第六回日中学者中国古代史論壇論文集

中国史の時代区分の現在──第六回日中学者中国古代史論壇論文集

標題:

中国史の時代区分の現在──第六回日中学者中国古代史論壇論文集

時間:

2015年8月

出版單位:

東京:汲古書院

作者:

中国社会科学院歴史研究所、東方学会、渡邉義浩 合編

內容簡介:

全体会
一、主旨説明――第六回日中学者中国古代史論壇の開催にあたって(池田知久)

二、法律の儒教化と魏晋以降の制定法運動(楼勁撰,島田悠翻譯)

三、人類史と東アジア史の時期区分(妹尾達彦)

四、明代韶州同知劉承範の「利瑪伝」の発見とその内容及び価値(湯開建撰,周力翻譯)

分科会(Ⅰ)
一、秦漢聚落形態研究――あわせて宮崎市定の「中国都市国家論」について(王彦輝撰,髙橋康浩翻譯)

二、漢武帝期の「堯母門」に関する試論(宋豔萍撰,池田雅典翻譯)

三、「古典中国」の成立と展開(渡邉義浩)

四、漢晋の道教における「静室」と斎戒制度の淵源に関する考察(王承文撰,冨田絵美翻譯)

五、「霊宝略紀」と北宋初年における霊宝経の伝統(劉屹撰,冨田絵美翻譯)

六、陰陽五行観念と魏晋南北朝時代の「祓災、減災」(劉洪波撰,西念咲和希翻譯)

七、西魏政権成立当初の宇文泰集団(黄寿成撰,三津間弘彦翻譯)

八、中国文学史における近代――古典再評価の意味と限界(牧角悦子)

分科会(Ⅱ)
一、内藤湖南の時代区分論とその現代的意義(氣賀澤保規)

二、身分制度より見る中国中世社会の変遷(李天石撰,袴田郁一翻譯)

三、北宋東京街巷の時代特性と公共性質(梁建国撰,関俊史翻譯)

四、「崇士重商」宋代以降の徽州人による四民観――隆慶刊『璫溪金氏族譜』を中心として(阿風撰,仙石知子翻譯)

五、思想史から見た宋代近世論(小島毅)

六、唐宋変革と明清実践――朱子学・理学を例にして(陳支平撰,黒﨑恵輔翻譯)

七、明代思想の特色に関する試論(汪學群撰,阿部亘翻譯)

八、元代の詩序にみる元人の詩学観(韓格平撰,稀代麻也子翻譯)

総合討論
一、全体会・分科会Ⅰ・総合討論を振り返って(石井仁)

二、分科会Ⅱを終えて(伊東貴之)

あとがき(渡邉義浩)

系統號:

P-005984

魯迅と日本文学──漱石・鷗外から清張・春樹まで

魯迅と日本文学──漱石・鷗外から清張・春樹まで

標題:

魯迅と日本文学──漱石・鷗外から清張・春樹まで

時間:

2015年8月

出版單位:

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作者:

藤井省三 著

內容簡介:

I 日本作家から魯迅へ
第1章 夏目漱石と魯迅――『坊つちやん』「阿Q正伝」の国民性批判の系譜

第2章 森鷗外と魯迅――「舞姫」から見た「愛と死」の意匠

第3章 芥川龍之介と魯迅1――「毛利先生」と「孔乙己」をめぐる回想の物語

第4章 芥川龍之介と魯迅2――「さまよえるユダヤ人」伝説および芥川龍之介の死

II 魯迅から日本作家へ
第5章 魯迅と佐藤春夫――両作家の相互翻訳と交遊

第6章 魯迅と太宰治――竹内好による伝記小説『惜別』批判をめぐって

第7章 魯迅と松本清張――「故郷」批判と推理小説「張込み」への展開

第8章 魯迅と村上春樹――『1Q84』の中の「阿Q正伝」の亡霊たち

系統號:

P-005987

稲作文化にみる中国貴州と日本

稲作文化にみる中国貴州と日本

標題:

稲作文化にみる中国貴州と日本

時間:

2015年8月

出版單位:

東京:雄山閣

作者:

李國棟 著

內容簡介:

序論 日本の「納豆」と中国貴州の「水豆太」

第一章 「以那」、「夜郎」と和語の「いな」(稲)

第二章 沱江、水と稲作の伝播

第三章 古越人と縄文人

第四章 縄文土器の菱形文とS字文

第五章 「こし(越)」の来歴

第六章 縄文中期の「刻文付石鉞」

第七章  「なのくに」、「ねのくに」、「いづものくに」

第八章 「天孫降臨」の真義

第九章 「梭嘎」(Soga)と「蘇我」(Soga)

第十章 高床式建築と日本の神社

第十一章 「項羽」考

余論 ―「黒歯」と「羽黒」と「歯黒」

系統號:

P-006035

溥儀――変転する政治に翻弄された生涯

溥儀――変転する政治に翻弄された生涯

標題:

溥儀――変転する政治に翻弄された生涯

時間:

2015年7月

出版單位:

東京:山川出版社

作者:

塚瀨進 著

內容簡介:

1.清朝の皇帝として
  祖父や父のこと/清朝皇帝に即位するまで/清朝皇帝を退位するまで

2.中華民国の治政と紫禁城での生活
  中華民国の状況/張勲の復辟/ジョンストンと内務府の改革

3.紫禁城を追われて
  紫禁城からの退去/さまざまな勢力との交渉/天津での生活

4.満州国の皇帝として
  執政に就任する/皇帝に即位する/溥儀のもつ政治的権限/
  溥儀の生活/二度目の日本訪問と敗戦

5.退位から死去まで
  ソ連での生活と東京裁判での証言/中国への帰国と特赦/
  溥儀の生涯からみえるもの

系統號:

P-005903

現代中国政治研究ハンドブック

現代中国政治研究ハンドブック

標題:

現代中国政治研究ハンドブック

時間:

2015年7月

出版單位:

東京:慶應義塾大学出版会

作者:

高橋伸夫 編著

內容簡介:

総論(高橋伸夫)

第Ⅰ部 政治体系の環境を形づくる要素
第1章 政治文化の役割(高橋伸夫)

第2章 中国政治に対する外部からの影響――グローバリゼーションと現代中国(江藤名保子)

第Ⅱ部 権力機構
第3章 中国共産党と中国政治(小嶋華津子・加茂具樹)

第4章 人民解放軍の役割(毛利亜樹)

第Ⅲ部 政治体系への「入力」に関わる要素
第5章 政治参加(中岡まり)

第6章 中国政治と「市民社会」(小嶋華津子)

第Ⅳ部 政治体系からの「出力」に関わる要素
第7章 政策決定と政策過程(加茂具樹)

第8章 中央・地方関係(磯部靖)
 
第9章 国民統合(田島英一)

第10章 社会の統制(金野純)

第Ⅴ部 政治体系の変化

第11章 民主化の可能性(高橋伸夫)

補遺 欧米の研究者による中国政治研究――道具箱のなかのあらゆる道具を使用する?(メラニー・マニオン/上野正弥訳)

系統號:

P-005988

完訳楊家将演義(一套2冊)

完訳楊家将演義(一套2冊)

標題:

完訳楊家将演義(一套2冊)

時間:

2015年6月

出版單位:

東京:勉誠出版

作者:

岡崎由美、松浦智子 翻譯

內容簡介:

北宋の武将・楊業一族の活躍と悲劇を描いた中国明代の古典文学。『楊家将』とも呼ばれる。現代中国の河北省など北方地域に伝わる楊一族にまつわる伝説が民間故事を元にした作品。中国では「三国志演義」「水滸伝」と同様に京劇やテレビドラマで定番となっており、老人から子供まで幅広く知られている。

系統號:

P-005589

City of Marvel and Transformation: Chang'an and Narratives of Experience in Tang Dynasty China

City of Marvel and Transformation: Chang'an and Narratives of Experience in Tang Dynasty China

標題:

City of Marvel and Transformation: Chang'an and Narratives of Experience in Tang Dynasty China

時間:

August, 2015

出版單位: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作者:

Linda Rui Feng

內容簡介: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the imperial capital of Chang’an (present-day Xi’an) was unrivaled in its monumental scale, with about one million inhabitants dwelling within its walls. It was there that one of the most enduring cultural and political institutions of the empire—the civil service examinations—took shape, bringing an unprecedented influx of literati men to the city seeking recognition and official status by demonstrating their literary talent. To these examination candidates, Chang’an was a megalopolis, career launch pad, and most importantly, cultural paradigm. As a multifaceted lived space, it captured the imaginations of Tang writers, shaped their future aspirations, and left discernible traces in the writings of this period.

City of Marvel and Transformation brings this cityscape to life together with the mindscape of its sojourner-writers. By analyzing narratives of experience with a distinctive metropolitan consciousness, it retrieves lost connections between senses of the self and a sense of place. Each chapter takes up one of the powerful shaping forces of Chang’an: its siren call as a destination; the unforeseen nooks and crannies of its urban space; its potential as a “media machine” to broadcast images and reputations; its demimonde—a city within a city where both literary culture and commerce took center stage. Without being limited to any single genre, specific movement, or individual author, the texts examined in this book highlight aspects of Chang’an as a shared and contested space in the collective imagination. They bring to our attention a newly emerged interval of social, existential, and geographical mobility in the lives of educated men, who as aspirants and routine capital-bound travelers learned to negotiate urban space.

Both literary study and cultural history, City of Marvel and Transformation goes beyond close readings of text; it also draws productively from research in urban history, anthropology, and studies of space and place, building upon the theoretical frameworks of scholars such as Michel de Certeau, Henri Lefebvre, and Victor Turner. It is a welcome addition to the growing body of scholarship in Chinese studies on the importance of cities and city life. Students and scholars of premodern China will find new ways to understand the collective concerns of the lettered class, as well as new ways to understand literary phenomena that would eventually influence vernacular tales and the Chinese novel. By asking larger questions about how urban sojourns shape subjectivity and perceptions, this book will also attract a wide range of readers interested in studies of personhood, spatial practice, and cities as living cultural systems in flux, both ancient and modern.

About the Author
Linda Rui Feng i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premodern cultural studies,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Toronto.

系統號:

P-005921

Striking Beauty: A Philosophical Look at the Asian Martial Arts

Striking Beauty: A Philosophical Look at the Asian Martial Arts

標題:

Striking Beauty: A Philosophical Look at the Asian Martial Arts

時間:

August, 2015

出版單位: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Barry Allen

內容簡介:

The first book to focus on the intersection of Western philosophy and the Asian martial arts, Striking Beauty comparatively studies the historical and philosophical traditions of martial arts practice and their ethical value in the modern world. Expanding Western philosophy's global outlook, the book forces a theoretical reckoning with the concerns of Chinese philosophy and the aesthetic and technical dimensions of martial arts practice.

Striking Beauty explain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sian martial arts and the Chinese philosophical traditions of Confucianism, Buddhism, and Daoism, in addition to Sunzi's Art of War. It connects martial arts practice to the Western concepts of mind-body dualism and materialism, sports aesthetics, and the ethics of violence. The work ameliorates Western philosophy's hostility toward the body, emphasizing the pleasure of watching and engaging in martial arts, along with their beauty and the ethical problem of their violence.

About the Author
Barry Allen is professor of philosophy at McMaster University; has held visiting appointments in Jerusalem, Istanbul, Shanghai, and Hong Kong; and is associate editor at the interdisciplinary journal Common Knowledge. His research concerns aesthetics, technology, the theory of knowledge, and Chinese philosophy. He is the author of Truth in Philosophy; Knowledge and Civilization; Artifice and Design: Art and Technology in Human Experience; and Vanishing into Things: Knowledge in Chinese Tradition.

系統號:

P-005922

Imperial Co-operation and Transfer, 1870-1930: Empires and Encounters

Imperial Co-operation and Transfer, 1870-1930: Empires and Encounters

標題:

Imperial Co-operation and Transfer, 1870-1930: Empires and Encounters

時間:

2015年8月

出版單位:

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Plc

作者:

Edited by Volker Barth, Roland Cvetkovski

內容簡介:

Part I: Conceptual Horizons
Introduction - Encounters of Empire: 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Volker Barth and Roland Cvetkovski, University of Cologne, Germany)
1. European Imperialism: A Zone of Co-operation rather than Competition? (John M. MacKenzie, University of Lancaster, UK)

Part II: Connecting Colonialisms
2. New Forms of Knowledge Exchange between Imperial Power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stitut Colonial International (ICI) since the End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Ulrike Lindner, University of Cologne, Germany)
3. Private Colonialism 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in Europe, 1870-1914 (Florian Wagner, European University Institute Florence, Italy)

Part III: Law Transfers
4. Riparian Rights in Lower Canada and Canada East: Inter-imperial Legal Influences (David Schorr, Tel Aviv University, Israel)
5. Creating a Colonial Shari'a for Russian Turkestan: Count Pahlen, the Hidaya and Anglo-Muhammadan Law (Alexander Morrison, University of Liverpool, UK)

Part IV: Adaptation and Counterbalance
6. Same Race, Same Fate? Theories of Asian Commonality and the Shift of Regional Hegemony in East Asia after the First Sino-Japanese War, 1894/95 (Torsten Weber, German Institute for Japanese Studies Tokyo, Japan)
7. The Origins of Trans-Imperial Policing: British-French Government Cooperation in the Surveillance of Anti-Colonialists in Europe, 1905-1925 (Daniel Brueckenhaus, Beloit College, USA)

Part V: Military and Violence
8. Co-operation Between German and French Troops During the Boxer War in China, 1900/1901: The Punitive Expedition to Baoding (Susanne Kuß, University of Bern, Switzerland)
9. Deadly Learning? Concentration Camps in Colonial Wars Around 1900 (Jonas Kreienbaum, University of Rostock, Germany) - See more at: http://www.bloomsbury.com/uk/imperial-co-operation-and-transfer-1870-1930-9781472592132/#sthash.yTL70bgT.dpuf

系統號:

P-006036

The Drunken Man's Talk: Tales from Medieval China(醉翁談錄)

The Drunken Man's Talk: Tales from Medieval China(醉翁談錄)

標題:

The Drunken Man's Talk: Tales from Medieval China(醉翁談錄)

時間:

July, 2015

出版單位: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作者:

(宋)羅燁 原著,Alister D. Inglis 翻譯

內容簡介:

This collection of short stories, anecdotes, and poems was likely compiled during the 13th century. Tales of romantic love-including courtship, marriage, and illicit affairs-unify the collection and make it an essential primary source for literary and social history, since official Chinese history sources did not usually discuss family conflict or sexual matters.

This volume, the first complete translation of The Drunken Man's Talk (Xinbian zuiweng tanlu) in any language, includes an introduction that explores the literary significance of the work as well as annotations explaining the symbolism and allusions found in the stories.

About the Translators
Alister D. Inglis is Freem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Chines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at Simmons College. He is the author of Hong Mai's Record of the Listener and Its Song Dynasty Context.

系統號:

P-005915

City of Virtues: Nanjing in an Age of Utopian Visions

City of Virtues: Nanjing in an Age of Utopian Visions

標題:

City of Virtues: Nanjing in an Age of Utopian Visions

時間:

June, 2015

出版單位: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作者:

Chuck Wooldridge

內容簡介:

Throughout Nanjing's history, writers have claimed that its spectacular landscape of mountains and rivers imbued the city with "royal qi," making it a place of great political significance. City of Virtues examines the ways a series of visionaries, drawing on past glories of the city, projected their ideologies onto Nanjing as they constructed buildings, performed rituals, and reworked the literary heritage of the city. More than an urban history of Nanjing from the late 18th century until 1911-encompassing the Opium War, the Taiping occupation of the city, the rebuilding of the city by Zeng Guofan, and attempts to establish it as the capital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this study shows how utopian visions of the cosmos shaped Nanjing's path through the turbulent 19th century.

About the Author
Chuck Wooldridge i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Lehman Colleg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nd codirector of the Modern China Seminar, Columbia University.

系統號:

P-005914

God's Little Daughters: Catholic Women in Nineteenth-Century Manchuria

God's Little Daughters: Catholic Women in Nineteenth-Century Manchuria

標題:

God's Little Daughters: Catholic Women in Nineteenth-Century Manchuria

時間:

June, 2015

出版單位: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作者:

Ji Li(李紀)

內容簡介:

God's Little Daughters examines a set of letters written by Chinese Catholic women from a small village in Manchuria to their French missionary, "Father Lin," or Dominique Maurice Pourquié, who in 1870 had returned to France in poor health after spending twenty-three years at the local mission of the Société des Missions Etrangères de Paris (MEP).

The letters were from three sisters of the Du family, who had taken religious vows and committed themselves to a life of contemplation and worship that allowed them rare privacy and the opportunity to learn to read and write. Inspired by a close reading of the letters, Ji Li explores how French Catholic missionaries of the MEP translated and disseminated their Christian message in northeast China from the mid-19th to the early 20th centuries, and how these converts interpreted and transformed their Catholic faith to articulate an awareness of self. The interplay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rhetorical skill, and gender relations revealed in the letters allow us to reconstruct the neglected voices of Catholic women in rural China.

About the Author
Ji LI is research assistant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系統號:

P-005916

Emperor Wu Zhao and Her Pantheon of Devis, Divinities, and Dynastic Mothers

Emperor Wu Zhao and Her Pantheon of Devis, Divinities, and Dynastic Mothers

標題:

Emperor Wu Zhao and Her Pantheon of Devis, Divinities, and Dynastic Mothers

時間:

June, 2015

出版單位: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N. Harry Rothschild

內容簡介:

Wu Zhao (624-705), better known as Wu Zetian or Empress Wu, is the only woman to have ruled China as emperor over the course of its 5,000-year history. How did she--in a predominantly patriarchal and androcentric society--ascend the dragon throne? Exploring a mystery that has confounded scholars for centuries, this multifaceted history suggests that China's rich pantheon of female divinities and eminent women played an integral part in the construction of Wu Zhao's sovereignty.

Wu Zhao deftly deployed language, symbol, and ideology to harness the cultural resonance, maternal force, divine energy, and historical weight of Buddhist devis, Confucian exemplars, Daoist immortals, and mythic goddesses, establishing legitimacy within and beyond the confines of Confucian ideology. Tapping into powerful subterranean reservoirs of female power, Wu Zhao built a pantheon of female divinities carefully calibrated to meet her needs at court. Her pageant was promoted in scripted rhetoric, reinforced through poetry, celebrated in theatrical productions, and inscribed on steles.

Rendered with deft political acumen and aesthetic flair, these affiliation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Wu Zhao's authority and cast her as the human vessel through which the pantheon's divine energy flowed. Her strategy is a model of political brilliance and proof that medieval Chinese women enjoyed a more complex social status than previously known.

About the Author
N. Harry Rothschild is professor of Asian hist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Florida. He specializes in Tang history and the study of women and gender in China and East Asia. He is also the author of Wu Zhao, China's Only Female Emperor.

系統號:

P-005923

Christian Encounters with Chinese Culture: Essays on Anglican and Episcopal History in China

Christian Encounters with Chinese Culture: Essays on Anglican and Episcopal History in China

標題:

Christian Encounters with Chinese Culture: Essays on Anglican and Episcopal History in China

時間:

May, 2015

出版單位:

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

作者:

Edited by Philip L. Wickeri

內容簡介:

Written by a team of internationally recognized scholars, Christian Encounters with Chinese Culture focuses on a church tradition that has never been very large in China but that has had considerable social and religious influence. Themes of the book include questions of church, society and education, the Prayer Book in Chinese, parish histories, and theology. Taken together, the nine chapters and the introduction offer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the Anglican experience in China and its missionary background.

Historical topics range from macro to micro levels, beginning with an introductory overview of the Anglican and Episcopal tradition in China. Topics include how the church became embedded in Chinese social and cultural life, the many ways women's contributions to education built the foundations for strong parishes, and Bishop R. O. Hall's attentiveness to culture for the life of the church in Hong Kong. Two chapters explore how broader historical themes played out at the parish level—St. Peter's Church in Shanghai during the War against Japan and St. Mary's Church in Hong Kong during its first three decades. Chapters looking at the Chinese Prayer Book bring an innovative theological perspective to the discussion, especially how the inability to produce a single prayer book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hinese church. Finally, the tension between theological thought and Chinese culture in the work of Francis C. M. Wei and T. C. Chao is examined.

About the Author
Philip L. Wickeri is advisor to the archbishop on theological and historical studies, professor of the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at Ming Hua Theological College, and archivist for the Hong Kong Sheng Kung Hui.

系統號:

P-005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