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鑑藏:兩岸古籍整理與維護研討會

鑑藏:兩岸古籍整理與維護研討會

標題:

鑑藏:兩岸古籍整理與維護研討會

時間:

2015年8月4日至5日(週二至週三)

地點:

國家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主辦單位:

國家圖書館、思源文博基金

聯絡人:

阮小姐,Tel: +886-2-2361-9132#402;E-mail:cljuan@ncl.edu.tw

內容簡介:

8月4日
9:20-10:10
【專題演講(一)】
主持人:曾淑賢(國家圖書館館長)
中國國家圖書館在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使命(韓永進,中國國家圖書館館長)

10:30-12:00
【專題演講(二)】
主持人:莊芳榮(中華民國文化資產維護學會理事長)
古籍版本鑑定(李致忠,中國國家圖書館研究館員)
談古籍整理──以四庫全書為例(吳哲夫,淡江大學榮譽教授)

13:30-15:30
主持人:劉兆祐(臺北市立大學中國語文學系教授)
數字化時代的古籍整理(方廣錩,上海師範大學哲學學院教授)
日、韓佚存漢籍影印、整理與研究狀況述評──以《遊仙窟》、《笑苑千金》、《笑海叢珠》、《型世言》為主(王國良,國立臺北大學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研究所教授)
古籍拍賣與古籍保護(彭震堯,中國書店館員、經濟師)

15:20-17:20
主持人:韓永進(中國國家圖書館館長)
紙廠印記在清代中文善本古籍版本鑑定之運用(張寶三,佛光大學中國文學與應用學系教授)
《玄覽堂叢書》的傳播與影響(徐憶農,南京圖書館研究館員)
《中國古籍善本書目》修訂芻議(陳先行,上海圖書館研究館員)
探討《評訂紅樓夢》之橫空出世(代為宣讀)(駱偉,廣州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院退休教授)

8月5日
8:30-10:00
主持人:李致忠(中國國家圖書館研究館員)
國圖藏《說文木部箋異》稿本(李宗焜,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雕版‧雕版印刷‧雕版印刷書籍(李際寧,中國國家圖書館研究館員)
經驗與科學,融攝與創新──中國國家圖書館的古籍修復與保護(陳紅彥,中國國家圖書館古籍館主任)

10:20-12:20
主持人:吳哲夫(淡江大學榮譽教授)
從故宮藏蒙文《甘珠爾》經佛像雕版談該經的刊刻(翁連溪,北京故宮博物院圖書館研究員)
「四庫全書館」之書目徵集及「四庫進呈本」木記之鈐蓋──《四庫提要著錄叢書》編纂劄記之六(羅琳,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研究館員)
臺灣現藏天祿琳琅遺書考述(劉薔,北京清華大學科技史暨古文獻研究所研究員)
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天祿琳琅」版本考辨(曾紀剛,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助理研究員)

13:50-15:20
主持人:潘美月(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兼任教授)
水損霉害書之γ──射線滅菌處理與修護保存(夏滄琪,嘉義大學木質材料與設計學系副教授)、(羅鴻文,臺北市立美術館典藏組研究人員)、(辜貞榕,國立臺灣文學館典藏組研究人員)
編纂、出版、流傳──以宋代四大類書為例(張圍東,國家圖書館編審)
丁福保之藏書及其古籍整理之成就(趙飛鵬,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15:40-16:20
專題演講(三)
主持人:曾淑賢(國家圖書館長)
珠聯璧合,化身千百──國立故宮博物院古籍文獻出版之回顧與展望(馮明珠,故宮博物院院長)

系統號:

C-005843

「中國古代女性與創意」研討會

「中國古代女性與創意」研討會

標題:

「中國古代女性與創意」研討會

時間:

2015年8月11至12日(週二至週三)

地點: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文學院(50 Nanyang Ave, Singapore 639798)

主辦單位: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美國史丹佛大學

聯絡人:

請逕至官網線上報名

內容簡介:

8月11日
10:00-10:30
【主題演講】
《夷堅記》裡要掌握自己命運的女人(艾朗諾(Ronald Egan),美國史丹佛大學東亞系系主任)

11:00-12:00
【女性與疆界】
主持人:艾朗諾(美國史丹佛大學東亞系系主任)
圖象化‧演藝化‧典故化:異境跨芥蔡文姬(衣若芬,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系主任)
「征婦怨」:太平戰爭時期清代女性「寄外」詩中的文學傳統與創造力(李小榮,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

14:00-15:00
【女性形象】
主持人:朴素晶(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古宦宅妓,非青樓比」:《唐詩觀妓集》譾論(曲景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權力的交涉:作為遊說者的中國列女形象(陳雁萍,美國史丹佛大學)

15:30-17:00
【女性的文化傳統】
主持人:曲景毅(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明清女性論史著作中的創意(劉咏聰,香港浸會大學)
女書文化的普世價值(趙麗明,中國清華大學)
「百室機房」:明清女性詩論中女性傳統的構建(楊海紅,美國特拉華大學)

8月12日
9:30-10:30
【中韓女性文藝交流】
主持人:黃子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從《白蛇傳》到《來自星星的你》──「仙凡故事」中的女性觀(朴永煥,韓國東國大學)
東亞女性的精神紐帶──朝鮮女性創作的靈感來源(朴素晶,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11:00-12:00
【女性的超現實想像】
主持人:衣若芬(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系主任)
清代女詞人顧太清的《紅樓夢影》(黃子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
「麻姑搔癢」與女仙形象的可能性(包雅芳,美國史丹福大學)

系統號:

C-005836

「二二八與戰後臺灣發展」學術研討會

標題:

「二二八與戰後臺灣發展」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5年8月10日至11日(週一至週二)

地點: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北棟3樓第一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

聯絡人:

Tel: 2652-5350

內容簡介:

8月10日
9:10-10:10
許雪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10:30-12:00
主持人:林修澈(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教授)
戰後初期臺灣原住民族主體的出現:從原住民菁英政治活動談起(范燕秋,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
與談人:汪明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副教授)
臺灣原住民族「集團遷移政策」之觀察(1920-1970)(鄭安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與談人:詹素娟(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13:30-15:45
主持人:黃富三(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二戰時期美國人眼中的臺灣認同(杜正宇,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
與談人:張淑雅(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冷戰時期美國對臺政策的困局與抉擇(1950-1971)(李福鐘,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副教授)
與談人:張淑雅
戰後政權轉移與二二八事件——從中美共同佔領臺灣論起(蘇瑤崇,靜宜大學通識中心教授)
與談人:陳儀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16:05-17:35
主持人:張富美
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與二二八事件的平反(王昭文,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與談人:鄭仰恩(臺灣神學院教會歷史學教授)
轉折年代——1945至1949年前後的臺灣佛教(侯坤宏,前國史館修纂處處長)
與談人:闞正宗(佛光大學佛教學系助理教授)

8月11日
9:00-10:30
主持人:吳文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名譽教授)
兩個戰後、兩次政權轉換下個人社會地位的興衰浮沈:以草屯洪元煌、洪火煉家族為例(陳文松,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與談人:陳哲三(東海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
噤若寒蟬:二二八事件前後臺灣省參議會參議員問政的轉向(陳鴻圖,國立東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與談人:薛化元(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

10:50-12:20
主持人:黃秀政(臺北市文獻委員會約聘總纂)
二二八事件中的清鄉:以臺中縣為例(吳俊瑩,國史館修纂處)
與談人:劉恆妏(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副教授)
臺籍原日本兵與二二八事件(林正慧,國史館修纂處)
與談人:鄭麗玲(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學系教授)

14:00-16:15
主持人:李筱峰(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教授)
戰後初期臺籍航空人材的境遇與流動之初探(曾令毅,淡江大學歷史系)
與談人:蔡龍保(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省籍問題與雷震組黨運動(陳翠蓮,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與談人:王甫昌(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1950年代日本華僑團體重整過程之考察(何義麟,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教授)
與談人:鍾淑敏(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16:35-17:00
【綜合座談】
許雪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蘇瑤崇(靜宜大學通識中心教授)、陳翠蓮(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系統號:

C-005746

「東亞視域下的華嚴思想」國際研討會

「東亞視域下的華嚴思想」國際研討會

標題:

「東亞視域下的華嚴思想」國際研討會

時間:

2015年9月6日(週日)

地點:

華嚴蓮社4樓講堂(臺北市中正區濟南路二段44號)

主辦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宗教研究所/人文中心、華嚴專宗學院

聯絡人:

李先生,Tel: 2939-3091 Ext.69235

內容簡介:

9:20-10:10
主持人:張文良(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
《華嚴經》的結構及其基本思想(織田顯祐,大谷大學佛教學科教授)

10:30-11:20
主持人:陳英善(國際華嚴研究中心主任)
《華嚴經論》所引用經論及《華嚴經論》的性質(張文良,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

11:30-12:20
主持人:廖欽彬(廣州中山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華嚴思想與京都學派(板橋勇仁,立正大學哲學科教授)

14:00-14:50
主持人:謝世維(政治大學華人宗教中心主任)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Two Huayan Philosophers: Focused on Li Tongxuan's (635-730) Appreciation of Fazang's (643-712) Concepts of Six Marks and Sphere of Edification. (Seunghak Koh, Nunging University of Buddhism 助理教授)

15:00-15:50
主持人:陳一標(華嚴專宗學院研究所副所長)
賴鵬舉先生之「華嚴義學與盧舍那造像」(越建東,高雄中山大學通識中心副教授)、(賴文英,臺灣佛教圖像學研究中心研究員)

16:10-17:10
【綜合討論】
主持人:林鎮國(政治大學哲學研究所教授)
與談人:陳一標(華嚴專宗學院研究所副所長)、陳英善(國際華嚴研究中心主任)、嚴瑋泓(東海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系統號:

C-005924

第九屆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跨越與創新:新視域下的臺灣語言、文學與文化研究」

第九屆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跨越與創新:新視域下的臺灣語言、文學與文化研究」

標題:

第九屆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跨越與創新:新視域下的臺灣語言、文學與文化研究」

時間:

2015年9月3日至4日(週四至週五)

地點:

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29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聯絡人:

E-mail: 2015taiwanconference@gmail.com

內容簡介:

9月3日
9:20-10:10
【專題演講】
黃美娥(國立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所長)
主持人:林芳玫

10:20-12:00
主持人:林淇瀁
蔡伯毅與日治臺灣以及「祖國」中國:《嚶鳴集》的人物敘述(富田哲)
討論人:林淇瀁
發現臺灣民族:從1920年代到30年代初期在臺日人的臺灣民族論(鳳氣志純平)
討論人:陳龍廷
由報章雜誌及廣告觀察臺灣傳統醫學生活文化:以日治時期為例(周珮琪)
討論人:范燕秋

13:30-15:00
主持人:李勤岸
卓社布農語的數詞(葉美利、何清輝)
討論人:鄧芳青
日本時代臺語書面語使用差異探討(楊允言)
討論人:許慧如
近代、國際、抵抗、思想:論析作為臺灣語言及文字改革運動一環的「世界語」運動(呂美親)
討論人:李勤岸

15:20-17:00
主持人:何信翰
從教育部臺檢之能力指標談臺語語言能力(林佳怡)
討論人:何信翰
客語能力初級認證的題型探討:以華語轉客語為例(湯琬君)
討論人:鄭曉峯
越南新移民的臺語、越南語語言態度研究(曾弋軒)
討論人:周美慧

9月4日
9:00-10:30
主持人:楊昭景
千杯、萬杯、再來一杯:原漢社會接觸與國家專(公)賣市場經濟下之米酒「飲品」百年史的社會學考察(楊士範)
討論人:蘇恒安
美援時期的臺灣乳品消費文化(陳玉箴)
討論人:蘇恒安
歌仔冊《最新十二碗菜》中的飲食建構與象徵(簡錦玲)
討論人:楊昭景

10:50-12:20
主持人:林芳玫
Beauty is Truth, Truth Beauty: Prosthetic Memory and the Aestheticization of History in Prince of Tears (Hsu-Ming Teo)
討論人:沈曉茵
李昂的「鬼的世界」的文化含義研究(趙洪善)
討論人:郝譽翔
日本偶像劇在臺灣之衍異:論成英姝《恐怖偶像劇》之跨媒介互文性(黃儀冠)
討論人:莊佳穎

13:30-15:00
主持人:林淑慧
殖民地臺灣和朝鮮左翼作家之比較:楊逵和李箕永(金良守)
討論人:林淑慧
延平郡王信仰與臺灣戰後政治(朱榮貴)
討論人:翁聖峯
國境之東(一)――靈動之舞:以拜偈花蓮「慈惠堂」的靈乩演示為例(盧玉珍)
討論人:丁仁傑

15:20-16:30
主持人:林巾力
文化勞動:原住民觀光下的手工藝生產(朱柔若)
討論人:呂欣怡
巴代《白鹿之愛》中的性別展演與卑南愛情學(趙慶華)
討論人:曾秀萍

系統號:

C-005781

民族學研究所60週年所慶《跨‧文化》研討會

民族學研究所60週年所慶《跨‧文化》研討會

標題:

民族學研究所60週年所慶《跨‧文化》研討會

時間:

2015年9月17至19日(週四至週六)

地點:

中研院民族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聯絡人:

陶曉萱,Tel: 02-2652-3324;E-mail: hsiaotao@gate.sinica.edu.tw

內容簡介:

9月17日
9:30-11:00
主持人:Steven Sangren
路、空間與主體建構:北部阿美族patefu(尋靈)治病儀式展演(劉璧榛)
評論人:黃宣衛
阿美族太巴塱Kakita’an祖屋重建:「文物」歸還與「傳統」復振的反思(胡臺麗)
評論人:王嵩山

11:20-12:05
主持人:石磊
家、部落與族群─卑南人的例子(陳文德)
評論人:葉淑綾

13:40-15:30
主持人:莊英章
Discrimination and Incorporation of Taiwanese Indigenous Austronesian Peoples(黃樹民、劉紹華)
原鄉與永久屋:屏東大社與來義排灣族部落的離災遷移與部落韌性(朱瑞玲、蔣斌、周玉慧)
從「脆弱」到「強軔」:新竹尖石水田部落的復建之路(李丁讚、林淑蓉、黃郁芳)
評論人:官大偉

15:50-17:00
主持人:許木柱
陳有蘭溪流域布農族部落的社會資本與強健性:望鄉部落的個案觀察(蔡博文、藍姆路.卡造)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a case study of indigenous Taiwanese with deliberate self harm(鄭泰安、高靜懿)
評論人:日宏煜

9月18日
9:30-11:00
主持人:趙志裕
精神分析人類學在臺灣的前景:以亂倫創傷研究的臨床田野為例(彭仁鬱)
評論人:曾文志
臺灣本土心理學的發展、困頓與與轉進–從民族所的歷史經驗談起(余安邦)
評論人:林耀盛

11:20-12:05
主持人:謝世忠
臺灣瀕危族群文化困境評析(黃智慧)
評論人:紀駿傑

13:40-15:10
主持人:黃光國
外包孝道的可能功能─以孝道雙元模型解讀臺灣家庭老人照顧分工型態的當代演化(葉光輝)
評論人:林如萍
周玉慧:婚姻價值觀與夫妻互動
評論人:利翠珊

15:30-17:00
【跨‧文化圓桌論壇一:從臺灣出發】
主持人:胡臺麗
引言人:Steven Sangren、 三尾裕子、胡家瑜、鄭伯壎

9月19日
9:30-11:00
主持人:吳燕和
從臺灣到大洋洲的法律景觀:比較南島視野(郭佩宜)
評論人:蔡志偉
重新思考基督新教與財富:以菲律賓呂宋島北方布卡洛(伊隆戈)人為例的研究(楊淑媛)
評論人:邱韻芳

11:20-12:05
主持人:徐正光
論金融資本主義做為經濟人類學的課題(鄭瑋寧)
評論人:林開世

13:30-15:45
主持人:Robert P. Weller
兩岸宗教人類學研究的比較與分析(張珣)
評論人:三尾裕子
文化產業中的「文化」:中國景頗族目瑙品牌的個案(何翠萍)
評論人:呂欣怡
再訪藏族階級社會之旅(餘舜德)
評論人:張小軍

16:05-17:35
【跨‧文化圓桌論壇二:從海外出發】
主持人:黃樹民
引言人:吳燕和、Robert Weller、簡美玲、趙志裕

系統號:

C-005782

「激盪與新生——亞歐文化藝術的交流」九十周年院慶暨兩岸故宮第五屆學術研討會

「激盪與新生——亞歐文化藝術的交流」九十周年院慶暨兩岸故宮第五屆學術研討會

標題:

「激盪與新生——亞歐文化藝術的交流」九十周年院慶暨兩岸故宮第五屆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5年10月28至30日(週三至週五)

地點:

國立故宮博物院文會堂(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故宮博物院

聯絡人:

E-mail: asiaeurope@npm.edu.tw

內容簡介:

10月28日
9:10-10:10
迴響的向度:歐洲文化與藝術在亞洲的挪用(Thomas DaCosta Kaufmann,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藝術與考古學系講座教授)
引言人:蔡玫芬(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處長)

10:20-12:00
主持人:張臨生(震旦博物館館長)
評論人:蔡玫芬(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處長)、余佩瑾(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副處長)
明清間帝制中國的資本主義與地方藝術品味(Benjamin A. Elman,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系教授)
早期全球化的縮影:德勒斯登瓷器計畫(Christiaan J.A. Jörg,荷蘭格羅林根博物館退休研究員)
巴洛克宮廷裡的「中國風」──波蘭王奧古斯都二世的中國瓷器收藏(孫悅,北京故宮博物院器物部館員)

13:30-15:10
主持人:Klaas Ruitenbeek(柏林亞洲藝術博物館館長)
評論人:陳慧宏(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教徒與藝術:康乾時期中西交流史事考釋(韓琦,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
殷弘緒書簡所見陶瓷生產及相關問題(余佩瑾,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副處長)
從宮廷西洋畫家在京履歷看十七、十八世紀教會內部及中國宮廷的錯綜關係(果美俠,北京故宮博物院宣傳教育部副主任)

15:30-17:10
主持人:宋兆霖(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處長)
評論人:嵇若昕(香港中文大學客座教授)、沈衛榮(中國人民大學西域歷史語言研究所)
清宮、歐洲與日本:清宮〈鳥譜〉的成立與流播(賴毓芝,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從郎世寧的繪畫探討十八世紀清宮顏料之使用情形(陳東和,國立故宮博物院登錄保存處助理研究員)
十八世紀格魯派學者對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理解(劉國威,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副研究員)

10月29日
9:10-9:50
講題待定(單霽翔,北京故宮博物院院長)
引言人:馮明珠(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

10:10-11:50
主持人:何傳馨(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
評論人:莊吉發(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處退休研究員)、陳韻如(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副研究員)
郎世寧與清宮畫家的合作畫(王耀庭,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前處長)
清宮對米蘭藝術的贊助:重估物質性與西方藝術史(Marco Musillo,義大利佛羅倫斯藝術史學院博士後研究員)
兩幅〈平安春信圖〉探析(張震,北京故宮博物院書畫部副研究館員)
包容性與耶穌會士創造性:郎世寧中國畫作之可能來源(Francesco Vossilla,義大利貢薩加大學佛羅倫斯分校朗世寧學院所長)

13:30-15:10
主持人:劉芳如(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處長)
評論人:馬雅貞(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副教授)
重探柏林本〈瑪瑺斫陣圖〉(王靜靈,德國柏林亞洲藝術博物館研究員)
郎世寧與「御容」(邱士華,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助理研究員)
郎世寧與民初畫壇(劉宇珍,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助理研究員)

15:30-17:10
主持人:王耀庭(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前處長)
評論人:林麗江(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王耀庭
空間深度的發現:日本人如何採用歐洲視學(岡泰正,日本神戶市立博物館展示企劃擔當部長)
換個角度看世界:清代藝術與光學儀器(Kristina Kleutghen(李啓樂),美國華盛頓大學聖路易斯分校藝術史和考古學系助理教授)
清宮中西合璧繪畫對歐洲繪畫的吸收與借鑒──以〈丁觀鵬釋迦及十六尊者像屏〉為例(張蕊,北京故宮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副研究館員)

10月30日
9:00-9:50
宏觀探微──談「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部院區:亞洲藝術文化博物館」設置意義(馮明珠,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
引言人:何傳馨(國立故宮博物院副院長)

10:10-11:50
主持人:陳國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評論人:陳國棟(何兆華,輔仁大學織品服裝學系副教授)
荷蘭「更紗」:十八世紀初從荷蘭到日本的一件科羅曼德織品圖樣(John Guy,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東南亞藝術館館長)
歐亞交流下的東南亞繪染布──日本「更紗」初探(黃韻如,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院處助理研究員)
清代中晚期以來中西方手工織繡方法的交流與融合──以手工蕾絲在中國的發展為例(陶曉姍,北京故宮博物院故宮學研究所館員)

13:30-15:10
主持人:余佩瑾(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副處長)
評論人:蔡玫芬(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處長)、(John Guy,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研究員)
印度棉布與中國──以十六、七世紀為中心(陳國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論文題目未定(Jessica Harrison-Hall(霍吉淑),英國大英博物館研究員)
十五世紀前期明與帖木兒帝國之間的文化交流──以〈宮廷花園宴會圖〉、〈貢馬圖〉、〈獵鷹圖〉為中心(馬順平,北京故宮博物院古書畫部副研究館員)

15:30-17:10
主持人:李玉珉(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兼任教授)
評論人:謝明良(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特聘教授)
遠渡歐洲的江戶美人──十七至十八世紀伊萬里外銷瓷器的美人紋考察(小林仁,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主任學藝員)
伊萬里色繪瓷的調色盤(施靜菲,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副教授兼所長)
紋飾所見景德鎮、伊萬里到歐洲的文化傳播(翁宇雯,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院處助理研究員)

17:20-18:00
【綜合討論】
引言人:馮明珠 國立故宮博物院院長

系統號:

C-005834

黃春明及其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黃春明及其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黃春明及其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5年10月16至17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國立宜蘭大學、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宜蘭縣宜蘭市神農路一段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國立宜蘭大學、黃大魚文化藝術基金會

聯絡人:

洪榆宸,Tel: (03)935-7400#7947;E-mail: niucge@gmail.com

內容簡介:

本研討會已公布論文入選名單,論文全文請於2015年7月31日之前提交,以便會議論文資料的印製作業:

黃春明的目光——女性・社會的弱者・文明批判(西田勝)

黃春明 <兩個油漆匠> 的跨文化改編(王淑華)

論中國新文學中的諷刺文學傳統—從魯迅到張天翼再到黃春明(劉俊)

文學與翻譯:黃春明在日本(黃英哲)

社會變遷中鄉土精神的堅守和應對——半個世紀以來黃春明創作主題的延續和轉進(朱雙一)

文學改編、媒介特質與自我解構:〈蘋果的滋味〉的比較敘事學研究(謝世宗)

黃春明文學的當代新儒家路向(劉建平)

邊緣他者的言語戲仿-黃春明小說與改編電影中的抵抗話語之敘述策略(黃儀冠)

新舊時空之寓言:〈現此時先生〉與媒介權力的文學社會學意義(蘇碩斌)

黃春明作品中的「母親」研究(蒲彥光)

黃春明小說〈看海的日子〉之暗夜曙光(吳賢俊)

虛幻中的真實——黃春明小說〈小寡婦〉的女性描寫(陳瑛珣)

從黃春明撕畫繪本看自我的追尋(朱心怡)

一顆關懷農業的不老童心─從「放生」到「護生」的體認(陳永松)

困局裡的浪漫突圍:黃春明〈看海的日子〉與臺灣六0妓女題材小說(梁欣芸)

多元流動的聲音腔調──論黃春明小說語言及其藝術性(洪珊慧)

黃春明小說在大一國文教學上的應用──以教育部100至103年全校性中文閱讀書寫課程革新推動計畫之課程為研究範圍(陳麗蓮)

純真、童趣、鮮明--黃春明文學繪本的圖像語言(陳宜政)

黃春明鄉土小說中的語言轉碼與語意內涵--以〈青番公的故事〉、〈鑼〉、〈甘庚伯的黃昏〉為例(莊雅雯)

課堂風景:黃春明教我們的那些事(朱玉芳)

過於孤獨的喧囂--黃春明作品中的視覺想像(吳玉)

黃春明與李潼比較研院--以兒童文學、散文、小說為範籌(傅幼冲)

黃春明戲劇教育之探究(周銘芳)

龜山島的喜悅與哀愁:黃春明詩作中的宜蘭地理書寫(許玉青)

豐收「文季」展現光華的黃春明(曾萍萍)

越戰裡的玫瑰花:黃春明同時代作家的酒吧書寫(王梅香)

從《大甲媽祖回娘家》到《媽祖迺臺灣》:試論女神符號與鄉土敘事的展演(徐禎苓)

生命的悲歌--沈從文與黃春明小說中的苦難書寫之比較(江雅慧)

海峽兩岸的鄉土回望與堅守--黃春明與閻連科鄉土書寫比較(楊森)

論黃春明的文學圖像(羅志強)

從《黃春明電影小說集》與閱讀時光析論「文學被改編為電影劇本」的拓展看其影視文學在臺灣文學上的風貌(林旻儀)

《柒洙和萬洙》(Chilsu and Mansu):黃春明小說的跨文化改編(郭楓)

系統號:

C-005802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an Network for GIS-based Historical Studies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an Network for GIS-based Historical Studies

標題: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an Network for GIS-based Historical Studies

時間:

2015年12月4日至6日(週五至週日)

地點:

Taipei, Taiwan(Taipei, Taiwan)

主辦單位:

The Asian Network for GIS-based Historical Studies、中研院人社中心

聯絡人:

E-mail: angistaiwan@gmail.com

內容簡介: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an Network for GIS-based Historical Studies (ANGIS Taipei Meeting 2015) , which is to be held on December 4~6, 2015 in Taipei, Taiwan.

ANGIS Taipei Meeting 2015, aims at bringing together researchers from the world and providing them with a high-qualified platform for them to share their latest studies and inspiring findings. With passionate participants from the world, would be perfect for you to present your research and find collaboration for your future work.

【Paper Submission】
Submitted abstracts should include title, an abstract of 150-300 words, 3-5 keywords, as well as the author’s name, affiliation & position, contact phone number, mailing address, and email. The papers will be reviewed. Please submit your abstract before June 30, 2015.

Abstract submission should be done at:

http://gis.rchss.sinica.edu.tw/angis2015/papers

【Important Dates】
Notification of paper acceptance: 15 Aug, 2015

Camera-ready full paper: 30 Oct, 2015

Early registration due: 31 Oct, 2015

Online Registration due: 2 Dec, 2015

系統號:

C-005798

「全球視野下的中國研究」第三屆中國研究青年學者研討會

標題:

「全球視野下的中國研究」第三屆中國研究青年學者研討會

時間:

2015年12月14至15日(週一至週二)

地點:

香港浸會大學(香港九龍塘浸會大學道)

主辦單位:

香港浸會大學中國研究課程、香港浸會大學創意研究院、香港浸會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

聯絡人:

E-mail: chinast@hkbu.edu.hk

內容簡介:

第三屆中國研究青年學者研討會將於2015年12月14至15日在香港浸會大學舉行。研討會由香港浸會大學中國研究課程、香港浸會大學創意研究院、香港浸會大學當代中國研究所主辦,並由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德國韋伯基金會(Max Weber Foundation)、美國中央華盛頓大學(Central Washington University)、澳洲昆士蘭大學亞太華商研究中心 (Asia-Pacific Cluster for Chinese Entrepreneurial Studies,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Australia)及 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艾斯伯商學院(Asper School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Manitoba)協辦。

這次研討會以青年學者為主幹,尤其歡迎貴校的博士研究生、博士後以及年青教師參與。提交論文的範圍包括:中國經濟、地理、歷史、社會學、國際關係、教育、語言文化、漢學等方面。

香港浸會大學接待各位非本地與會者共四天三晚的住宿(入住:12月13日,退房:12月16日)。有興趣參與者,請於9月11日前把論文的題目及提要寄交相關的辦事處。獲選發表論文的學者將於9月30日前收到大會錄取通知。

另外,本次研討會更設有優秀論文獎比賽,最終獲獎的2至3篇優秀論文將予以現金獎勵。有意參賽者需於11月20日或之前把論文全文寄交評審委員會(chinast@hkbu.edu.hk)。

系統號:

C-005853

中國翻譯史進程中的譯者:第一屆中國翻譯史國際研討會

標題:

中國翻譯史進程中的譯者:第一屆中國翻譯史國際研討會

時間:

2015年12月17日至19日(週四至週六)

地點: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沙田崇基路信和樓)

主辦單位:

香港中文大學

聯絡人:

張夢媛,E-mail: translationhistory@cuhk.edu.hk

內容簡介:

「中國翻譯史國際研討會」系列旨在透過對譯事活動的具體個案研究,為翻譯史這門跨領域的新學科提供全新的研究模式、方法及視角,在世界文明和人類思想的大框架下探索中國翻譯史。此系列研討會每兩年舉辦一次,探討不同中心主題,誠邀世界各地學者前來參加。

第一屆中國翻譯史國際研討會以「中國翻譯史進程中的譯者」為主題,探索譯者角色對中國翻譯史發展軌跡的影響。本會歡迎學者自組小組或以個人名義,就「譯者」或以下相關課題提交論文摘要:
►譯者與民族語言及文學發展

►譯者與知識採納和挪用

►譯者與中外文化交流

►譯者與宗教傳播及其本土化過程

►譯者與國際衝突和協商

重要日期:
1.摘要提交截止日期:已截止
2.會議論文接受通告:2015年7月31日
3.會議日期:2015年12月17–19日

系統號:

C-005797

跨越與實踐:2016戲曲表演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跨越與實踐:2016戲曲表演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6年3月17至18日(週四至週五)

地點:

中國文化大學曉峰紀念館國際會議廳(臺北市士林區華岡路55號)

主辦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戲劇學系

聯絡人:

吳莉莉,Tel: (02)2861-0511#39505

報導者:

謝俐瑩

內容簡介:

◎研討會宗旨:
本研討會延續本系於民國100年所舉辦的「跨越與實踐:2011戲曲表演藝術學術研討會」,及民國102、103年所舉辦的「跨越與實踐:2013戲曲表演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跨越與實踐:2014戲曲表演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規模與傳承精神,於民國105年(2016)再度舉辦國際型研討會。本次會議將針對「戲曲的傳播」作為主題,針對戲曲劇目的傳承、戲曲教學的傳承、戲曲推廣、戲曲在海外的流播、戲曲翻譯、戲曲影音資料的製作等課題,進行論文發表、座談等多元形式學術研討。有別於前三次主題較鎖定於戲曲表演與導演之理論及實務等課題,此次更開拓戲曲研究的視野,放眼世界。本次會議的論文將以「邀稿」及「徵稿」兩種面向:
一、邀稿:邀請已有多年研究經驗與成就,並累積一定學術成果與聲望的學者進行個人的最新研究成果。
二、徵稿:在網上及相關資訊平臺,對國內外進行徵稿。
希望藉此學術活動平臺,進行深度的討論與意見交換,俾使討論更多元,使彼此的研究能更深化豐富,並擴大研究視野與國際觀。

◎研討會主題:戲曲的傳播

◎研討會子題:
(一)戲曲教學的傳承
(二)戲曲劇目的傳承
(三)戲曲的推廣
(四)戲曲在海外的流播
(五)戲曲的翻譯
(六)戲曲影音資料的製作

◎徵稿辦法:
(一)本研討會論文採摘要審查制,摘要審查通過後,再後續提交論文全文。
(二)徵稿對象:各大專校院相關學系教師及其他對本研討會有興趣的各領域專兼任教師。
(三)論文摘要投稿:
1.論文摘要截稿日期:2015年9月14日(週一)
2.請於截止日前至「論文摘要線上投稿系統」投稿。來稿所須附文件詳見投稿系統。投稿者請於2天內確認收到主辦單位的回函,確保送件程式完成,如有疑問,歡迎來電洽詢。
3.摘要審查結果:將於2015年10月,以電子郵件通知。
4.論文全文截止日期:2016年2月15日(週一)
5.摘要內容以600字為限。
6.若經審查通過安排發表,作者於研討會期間必須親自出席參與發表研討。

系統號:

C-0059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