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事務

國圖歡慶世界書香日

國圖歡慶世界書香日

標題:

國圖歡慶世界書香日

內容簡介:

4月23日是聯合國所訂的「世界書香日」,在全球各大國家,包括鄰近我們的日本、香港及新加坡等地紛紛舉辦各種活動,引發廣大民眾的閱讀熱情。爰此,國家圖書館自2011年起的每年書香日,皆會響應世界書香日之宗旨,結合各界機構舉辦多元形式之推廣閱讀風氣活動。今年書香日前夕,國家圖書館於4月18日(星期六)下午擴大辦理「書香頌真情」名家朗讀大會,教育部林次長特別蒞臨參加大會之各項活動,並且鼓勵各級圖書館積極規劃快樂閱讀與熱愛閱讀之策略,以實際行動培養全民閱讀習慣,喚起民眾對閱讀的重視。

本次盛會之主軸在培養民眾均衡閱讀多元主題的經典作品,跳脫侷限通俗文學之偏食閱覽習慣,因此我們設計21種演出節目,涵蓋個人朗讀、團隊朗讀、童書話劇、巨星演唱等類型,包括新詩、古詩、散文、劇本及歌曲等五種文本。循此精心設計之架構,本館廣邀各大公共圖書館館長、知名作家、外籍友人、民歌巨星、朗讀優等中學及小學之個人與團隊,共同合作譜出每一幕簡約細膩與精心雕琢之演出,引發逾550位觀眾領悟到均衡閱讀可以開闊自己的人生,涵養豐富的生命能量。

施孝榮、吳楚楚及張桂明等三位民歌大師首先分別以雋永動聽的國內外民歌搭配清新脫俗之歌詞,詮釋出綿綿不絶的經典美學,每位聽眾無不陶醉在往日情懷的美好時光。廖咸浩、向陽、陳育虹及陳克華等教授級詩人為大家朗讀12首精彩好詩,他們吟詠精鋉簡潔的文句,佐以生動寫真的肢體語言,成為點燃大家閱讀熱情之引信。新生國小、士東國小團隊及北一女朗讀冠軍林子媛擔綱第三階段的精彩表演,得到全場大小觀眾之喝采;信誼基金會小袋鼠劇團及鐘家父女的童書改編話劇喚回許多人童年的歡樂及天真;匈牙利駐臺代表雷文德及兩位外籍學人分別朗誦母國的優質作品,除了增進國際交流外,亦為大會整體節目挹注一種獨特的滋潤。

大會壓軸節目是由林次長帶領本館曾館長與各大公共圖書館館長吟誦《在國小圖書館》及《夢中書房》等兩首新詩;藉由他們起承轉合及抑揚頓挫的美聲,在平靜與安詳中,將夢幻組合般的文字涓涓細流導入聽眾的心田,已成為逾550位觀眾心中最永恆的感動。就在大家享受滿滿幸福之際,8位新生國小學童獻上書香日中象徵高雅美麗的玫瑰給林次長及7位館長,林次長亦回贈象徵智慧的優良書籍給小朋友們。節目尾聲,林次長再度帶領550位熱愛閱讀的觀眾朋友們齊聲朗讀詩人陳黎先生創作之《島嶼之歌:給臺灣的孩子》,每位閱讀國度的子民一氣呵成此首詩歌之朗誦,感情豐沛自不在話下。在本次盛會中,林次長、李代理司長、曾館長及各界貴賓共抽出35位幸運得主,分別榮獲象徵美麗與智慧的玫瑰花束、圖書禮劵及優良好書等等精美禮品;週六午後的會場上洋溢著花香與書香交織而成的幸福景象,散發永恆不變的閱讀能量。

書香日前夕,國家圖書館除了舉辦盛大朗讀饗宴外,亦與全國中小學合作自4月20日至4月24日止,請同學在聯絡簿寫一首詩回家與爸媽分享,請老師在教室朗誦一首詩,與同學分享,將能為書香日編織出串連全臺的美好詩篇。

系統號:

O-005322

【徵才】中研院史語所徵聘中國歷史學專任研究人員

標題:

【徵才】中研院史語所徵聘中國歷史學專任研究人員

時間:

2015年7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職位:助研究員、副研究員或研究員,1名

二、專業領域:中國清代(含)以前歷史

三、申請資格:

1. 具教育部認定之國內、外博士學位者(尚未取得證書者,必須提供博士論文通過口試或審查之證明文件)。
2. 申請「副研究員」職級者,須於國內公立或私立大學擔任副教授至少三年。
3. 申請「研究員」職級者,須於國內公立或私立大學擔任教授至少三年。

四、應備資料:
1. 申請表(可在官網下載)
2. 學術著作目錄
3. 博士學位證書影本(或博士論文通過口試/審查之證明文件)
4. 未來研究構想(2-3頁)
5. 近五年重要代表著作各1份(申請「助研究員」職級至多3件;「副研究員」以上職級至多6件)〔如以博士論文為代表作,請務必提供完整論文〕
6. 推薦信2封(由推薦人直接郵寄至本所)

五、截止日期:2015年7月31日,以郵戳為憑。

六、應徵者請檢具上述應備資料,寄送至臺北市南港區 (11529) 研究院路二段128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請註明「應徵專任研究人員」]。

相關資訊請洽詢秘書室陳小姐:
Tel: 886-2-2782-9555#240;Email: bihp2@asihp.net。

※有意應徵此職缺者,請至官網下載相關表格。

系統號:

O-005211

【徵才】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徵求教師

標題:

【徵才】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徵求教師

時間:

2015年5月4日截止

內容簡介:

香港大學中文學院徵求翻譯學、中國文學、中國歷史與文化、中國語言學等領域教授,有意應徵者請參見該校人事室網頁:http://jobs.hku.hk/index.php?dg=70

系統號:

O-005153

【獎助】余英時先生人文研究獎

標題:

【獎助】余英時先生人文研究獎

時間:

2015-2019年,每年7月1日起至8月31日止

內容簡介:

「余英時先生人文研究獎」作業要點
一、設置宗旨:
2014年首屆「唐獎」漢學獎得主余英時先生,鼓勵年輕學人投入人文研究的領域,為傳統文化的活化注入更新的生命力,依據財團法人唐獎教育基金會(以下簡稱「唐獎 基金會」)章程第15條第9款獎勵研究補助規定,提撥款項,以五年為期(2015-2019),獎助人文研究之年輕學者撰寫專書或博士論文,並委請中央研 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以下簡稱「史語所」)辦理。

二、獎助領域:
以漢學、人文學研究為主,包括歷史、文字、語言、考古、哲學、宗教、經學、文學與藝術等領域。

三、獎項及申請人資格:
(一)年輕學者撰寫專書
1. 年齡未逾45歲(本年度為民國59年7月1日以後出生者)。
2. 於國內學術研究機構、或公私立大專院校任職之副研究員(含)、副教授(含)以下人文學者。

(二)博士候選人撰寫博士論文
1. 就讀國內公私立大學人文學相關學系,已修完課程並取得博士候選人資格之研究生。

四、獎助方式:
(一)專書寫作獎:每年3名,每名新臺幣36萬元。

(二)博士論文寫作獎:每年3名,每名新臺幣24萬元。

五、申請時間:
2015-2019年,每年7月1日起至8月31日止。

六、申請辦法:
(ㄧ)請備妥下列資料:
申請表〔詳下方附件下載〕
專書或博士論文寫作計畫書
履歷及著作目錄
近五年已出版之代表作一種(1式3份)
推薦信至少一封,由推薦人逕寄中研院史語所。〔博士候選人須有指導教授之推薦信〕
博士候選人需另檢附博士班在學及資格證明、碩士以上歷年成績單。

(二)請郵寄至「臺北市南港區(11529)研究院路2段128號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秘書室收」。(郵戳為憑)

七、審核程序:
史語所審議委員會根據每年申請人之專業背景,聘請相關領域之學者進行審查作業。審查委員若與申請人有親屬、合作研究關係或為博士論文指導者,應行迴避。

八、獎項公布時間:
獎助名單於當年度11月底以前,於唐獎基金會及史語所網站上公布,並另行通知頒獎時間及地點。

九、獲獎人權義:
(一)得獎以一次為限
(二)獲獎人得自行運用獎助金。
(三)獲獎人應於獲獎隔年11月前提交執行報告予史語所。
(四)出版著作(或博士論文定稿)須註明獲此獎助,並送交2份予史語所。
(五)前述著作之著作權人為獲獎人,並同意唐獎基金會及史語所得用於展示及相關教育推廣。

十、本要點由史語所核定後實施,修改時亦同。
聯絡人:中研院史語所秘書室 陳靜芬
Tel: 02-2782-9555#240
email: bihp2@asihp.net

有意申請此獎助者,請逕至官網下載申請表。

系統號:

O-005213

【獎助】中研院史語所2015年「文字學門獎助博士生計畫」申請案

標題:

【獎助】中研院史語所2015年「文字學門獎助博士生計畫」申請案

時間:

2015年5月8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申請對象:
以古文字學為研究主題之本國籍博士研究生(未取得博士候選人資格亦可)。

二、獎助期間:自通過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止。

三、獎助金額:博士生每月獎助金以新臺幣24,000元為上限。獲獎助者於獎助期間不得重複領取其他補助;辦理休學者即不符合獎助資格。

四、權利義務:
獲獎助者須機動支援文字學門推動之學術業務及參與學術活動。
獲獎助者於獎助結束前須進行一次公開演講。(不限於論文發表,博士論文構想或問題探討均可。)

五、申請需附文件:
申請表。(請至官網下載)
學生證影印本。(加蓋註冊章戳)
碩、博士歷年成績單。
研究計畫書。五頁以內,含:
(1)博士生之前的學思經歷。
(2)博士論文之研究主題及計畫。
簡歷、著作目錄。
代表著作。(最多3種)

六、申請時間:即日起至2015年5月8日止。(以郵戳為憑)

七、有意申請者,請將有關文件寄達:11529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2段130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字學門廖彩惠小姐收。

系統號:

O-005249

【獎助】胡適紀念館第三屆「胡適研究」獎學金

標題:

【獎助】胡適紀念館第三屆「胡適研究」獎學金

時間:

2015年7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主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以下簡稱本館)為鼓勵國內碩、博士學生研究胡適,培養以胡適為研究主題之學術人才,設置「胡適研究」獎學金,自2012年起,連續5年,歡迎資格符合者申請。

二、申請資格:
凡中華民國公私立大學或學院碩士、博士研究生,以胡適或與「胡適研究」密切相關者之學位論文皆可申請。

三、受理申請時間:
每年1-4月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及胡適紀念館網站發布,接受申請,至當年7月31日截止。以掛號郵戳為憑。

四、申請辦法:凡有意申請本獎學金者,請備妥下列相關文件、資料以掛號郵寄,並於信封上註明「胡適研究獎學金申請」字樣。
(一)申請人須檢具「申請表」一份(表格下載)。
(二)論文全稿及摘要一式五份,須為當年7月31日前通過考試。
(三)國民身分證正、反面影印本一份。
(四)學生證正、反面影印本一份。
(五)上述資料,請寄到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收。聯絡人:莊小姐,Tel:02-2782-1147。E-mail: hushih@gate.sinica.edu.tw。
(六)申請資料及附件,不予退還。

五、獎勵名額與獎學金額
(一)碩士論文每篇獎勵新臺幣參萬元整,若干名。
(二)博士論文每篇獎勵新臺幣陸萬元整,若干名。

六、評選結果
(一)每年於10月31日前,於近代史研究所及本館網站公布,並以書面通知申請者;
(二)每年12月31日以前頒發獎學金。

七、注意事項
(一)獲獎論文出版或發表時,應註明「本論文獲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獎助」字樣。
(二)如有侵權情事發生,本館應撤銷獎助,得獎人應繳回獎學金,並負一切法律責任。

※有意申請此獎助金者,請逕至官網下載申請書。

系統號:

O-005214

【獎助】The Asia Library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14 travel grants

標題:

【獎助】The Asia Library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14 travel grants

內容簡介:

The Asia Library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is pleased to announce its 2015 travel grants on behalf of the Lieberthal-Rogel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Center for Japanese Studies, and Nam Center for Korean Studies.

Three Centers are offering Asia Library Travel Grants on a competitive basis and now accepting applications for the 2015 travel grants. The grants are to help defray the cost of travel, lodging, meals, and photo-duplication for scholars of China, Japan, and Korea at other institutions who wish to utilize the collec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sia Library.

The Asia Library is one of the most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s of East Asian materials in North America. The collection encompasses more than 820,000 volumes of Chinese, Japanese, and Korean language materials in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particularly strong in history, philosophy, literature, and film studies. The Library also has a comprehensive coverage of electronic resources, such as electronic full text journals, e-books, and databases. For further information about the library, please visit the website at http://www.lib.umich.edu/asia-library.

The grants will be paid as reimbursements of expenses in compliance with the University of International Institute’s travel guidelines. Candidates must secure approval prior to travel.

Eligibility:
Scholars (faculty and advanced graduate students) of China, Japan, and Korea at other institutions.

Amount:
Up to $700 per trip.

Deadline:
Applications are reviewed on a rolling basis.

Application Procedures:
*Lieberthal-Rogel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http://www.ii.umich.edu/lrccs/educationalresources/asialibrary/asialibrarytravelgrants_ci
*Center for Japanese Studies: http://www.ii.umich.edu/cjs/resources/facultyresources
*Nam Center for Korean Studies: http://www.ii.umich.edu/ncks/academics/fellowshipsgrants/asialibrarytravelgrants

If you have any questions, please email to asialibrary@umich.edu. Thank you very much.

系統號:

O-005215

【獎助】臺灣歷史小說獎

【獎助】臺灣歷史小說獎

標題:

【獎助】臺灣歷史小說獎

時間:

2015年9月1日至30日

內容簡介:

壹、主辦單位:財團法人新臺灣和平基金會

貳、宗旨:本獎旨在培養書寫臺灣歷史小說的創作人才,孕育和激發臺灣人對於斯土斯民的歷史情感與想像,深化臺灣人的土地認同和文化認同。

參、徵獎類別:長篇歷史小說

肆、參選者資格:不分海內外的創作者皆可參賽,惟作品須以華文提交審評。

伍、獎額:
一、首獎一名,獎金新臺幣一百二十萬元及獎座一座。
二、佳作二名,總獎金新臺幣伍十萬元(獎額分配由評審委員會決定)及獎座各一座。

陸、參選作品具備條件:
一、參選作品必須十萬字以上,以臺灣的歷史人物或時代背景為主軸,讓讀者透過故事,自然地親近臺灣的歷史和人物。
二、參選作品須為全新創作,作品之局部或全部皆不得包含曾於任何平臺(報刊、雜誌、網站、部落格...等),以任何形式(文字、影像、戲劇演出...等)發表過之內容。
三、必須以印刷形式呈現之華文作品。
四、參選作品禁止抄襲,並不得同時參加其他徵文活動或補助申請案,違反本項規定者,將撒銷參賽及得獎資格,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柒、收件:
一、收件日期:2015年9月1日至9月30日止,以郵戳為憑。
二、收件方式:
1、依照本會提供之報名表格及相關規範填寫報名。
2、報名表格及簡章可至本會官方網站之活動專頁(http://www.twpeace.org.tw)下載。
3、參選作品須以電腦列印正體中文稿(單面、12級細明體)一式三份。並附上填寫完畢之報名表投寄。格式不符、資料不足者概不受理。
4、所有參選作品概不退件,請自留底稿。
5、來稿一律掛號郵寄「10469臺北市民權東路二段42號3樓新臺灣和平基金會收」,信封上請註明「應徵臺灣歷史小說獎」。

捌、評審:
一、本會收件後,即刻編號,分初審、複審、決審三個階段。初審由本會就其格式、資格作初步審查。複審及決審由本會特聘知名作家、專家學者及資深編輯組成評審委員會進行評審。
二、評審結果於12月下旬公佈。

玖、其他注意事項:
一、獎項從缺或增列佳作,得由評審委員會視作品水準決定。
二、所有得獎作品,本會保有三年內之優先改作權。
三、所有得獎作品,得獎者需配合本會進行相關之推廣、宣傳活動。
四、得獎獎金均須依法由主辦單位先行代為扣除應繳稅額後給付。
五、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正公布。

系統號:

O-005216

【獎助】2015年度日本交流協會經費資助

標題:

【獎助】2015年度日本交流協會經費資助

內容簡介:

公益財團法人日本交流協會針對「①日本和臺灣的研究者等在日本或臺灣所舉辦法學、經濟、社會、文學等相關領域的演講會、研習會②在日本或臺灣舉辦的國際會議、研討會③為介紹日本文化而在臺灣舉辦的展覽活動④為介紹日本文化而在臺灣舉辦的戲劇、音樂、舞蹈、傳統藝能等公演」提供部分經費資助。上述相關申請案件,本協會將在審查後以書面方式通知審查結果。相關申請規定如下:

1.宗旨
目的是希望透過日本與臺湾之間的學術交流以及介紹日本文化,協助推動日臺間的學術文化交流。

2.對象
 (1)在日本或臺灣所舉辦的法學、經濟、社會、文學等相關領域演講會、研習會、國際會議、研討會等。(但以自然科學領域為主題之活動、營利活動、宗教活動、政治活動、選舉運動等均不在本項資助對象內)。
 (2)為介紹日本文化而在臺灣舉辦的展覽活動或戲劇、音樂、舞蹈、傳統藝能等的臺灣公演(以營利為目的者不在本項資助對象內)。

3.申請資格
 (1)日本或臺灣的大學、研究中心等研究.教育機關以及非營利團體。
 (2)日本或臺灣的美術館、劇團等主辦單位,或舉辦展覽、公演的日本團體。
 (3)不跨年度,能在同一年度內實施並結束之活動。
  ※原則上不受理前一年度已獲得本協會資助之同一活動申請。

4.申請日期
 (1)於2015年4月至9月之間舉辦的活動,請於2015年1月23日(週五)前提出申請。
 (2)於2015年10月至2016年3月之間舉辦的活動,請於2015年7月31日(週五)前提出申請。
 ※使用中文或日文填妥本協會規定之各式申請表格。使用中文者請另行提出日文摘要。
 ※申請機票費用補助者,請務必附上經濟艙票價之臺幣估價單。

5.資助項目
本協會資助總金額為該活動所需總經費之50%以內。(去年度採用案件之資助金額約為每件10萬日幣~50萬日幣左右)。超出資助範圍之經費請自行負擔。
(1)演講會、研習會
 ①資助對象往返日本↔臺灣之經濟艙機票費用。
 ②資助對象之住宿費(自會議前一日起至結束當日為止,7日內為限)
  a.在日本舉辦之每日上限為17,800日幣。
  b.在臺灣舉辦之每日上限為20,600日幣。
  ※籌備期間之各項經費不在本資助範圍內。
(2)國際會議、研討會
 ①為了演講、發表或研討而訪臺(或訪日)者往返日本↔臺灣之經濟艙機票費用
 ②為了演講、發表或研討而訪臺(或訪日)者之住宿費(等同前項演講會、研習會之待遇)
 ③場地租借費
 ④會場佈置費
 ⑤口譯費
 ⑥宣傳資料製作費
 ⑦會議資料製作費
 ⑧報告書製作費
 ⑨臨時工作人員雇用費
 ⑩通訊費等
  ※籌備期間之各項經費不在本資助範圍內。
(3)展覽活動
 ①作品運送費
 ②畫冊製作費
 ③作家及專家往返日本↔臺灣之經濟艙機票費用
 ④作家及專家之住宿費(每日上限為20,600日幣)
   ※事前調查經費和籌備期間之各項經費不在本資助範圍內
(4)公演活動
 ①公演相關人士往返日本↔臺灣之經濟艙機票費用
 ②行李之國際運送費
  ※籌備期間之各項經費不在本資助範圍內。

6.經費資助條件
 (1)申請者務必在活動相關資料中註明本協會為贊助單位。此外,也請將海報、傳單等宣傳資料各2份寄交本協會。
 (2)申請者於申請當時所填寫之活動計畫若有變更,請即刻告知並取得本協會之同意。
 (3)請在活動結束後一個月內,將包含收支報告等的實施成果報告書(制式表格)寄達本協會。本協會資助之經費項目,務必附上相關收據正本(亦可影印後加蓋「與正本相符」之戳記)。機票部分則請附上登機證票根(或航空公司發行的搭乘證明)。
 (4)由申請者擔負舉辦該活動之所有相關活動。  
 (5)絕不從事政治活動或其他任何違反舉辦宗旨之活動。 

7.經費資助方法
 申請者(單位)提交報告書之後,本協會將檢據核銷並支付相關經費。

8.申請.洽詢單位
 依申請者(單位)所在地不同,申請地點分別為:
 ①日本
  日本交流協會東京本部
  〒106-0032 東京都港区六本木3丁目16番33号青葉六本木ビル7F
  TEL 03(5573)2600  FAX 03(5573)2601
 ②臺灣
 ◎北部及中部機關團體請洽詢臺北事務所
  日本交流協會 臺北事務所
  10547 臺北市慶城街28號 通泰大樓
  TEL (02)2713-8000  FAX(02)2713-0541
 ◎雲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臺東、澎湖等機關團體請洽詢高雄事務所
  日本交流協會 高雄事務所
  80272 高雄市苓雅區和平一路87號 南和和平大樓9樓
  TEL (07)771-4008  FAX(07)771-2734

※有意申請此獎助者,請逕至官網下載申請書。

系統號:

O-005217

【徵稿】《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60期徵稿徵稿

標題:

【徵稿】《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60期徵稿徵稿

時間:

2015年6月30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本學報為中央大學文學院所發行之純學術刊物,自2014年4月起改為半年刊,每年四月、十月定期出刊。

二、本學報以推動「跨門、領域與文化」之人研究為宗旨,竭誠歡迎海內外學者專家賜稿,發表有關中外之文、歷史哲藝術社會化等人文研究之學術論文。

三、本刊刊載中、英、法文純學術論文及書評為主。至於特設的專題之徵稿,另行公告於本學報專屬網頁;書評所評論者,應以近三年出版之中外書籍為原則。中文稿以二萬字為原則,英、法文稿以一萬字為原則(指字數、非字元數,含註腳、引用書目)。書評稿以五千字為原則。如有特殊稿件及特約稿可不在此限,由本刊編輯委員會依審查結果裁定。

四、本學報係採三階段匿名審查制度,審查人由編輯委員會推薦。來稿初審由編輯委員或校內專家負責;初審通過後,再送請二位校外學者專家複審。若二名學者專家意見相左,則將送請第三位專家審核,第三階段則由編輯委員依據外審意見進行決審。本刊對審查通過者,可視各期稿件多寡,調整其刊登時間。

五、本學報隨時接受來稿,隨到隨審,來稿不再退還,採用與否原則上將於三個月內以專函奉告。已出版或已投寄他處之稿件,以及已通過之學位論文與網路論文皆視同已發表,請勿再投寄本學報。

六、來稿應依序包括下列各項:
1.標題頁:含中、英文之論文標題、作者姓名、所屬之機關名稱與職稱、通訊地址、電子郵件信箱網址與聯絡電話。
2.中、英文摘要(以三百五十字為限)與關鍵詞(三至六個)。
3.正文及註釋(寫作格式請參閱撰稿體例)。
4.徵引文獻(寫作格式請參閱撰稿體例)。

七、作者須自負文責。論文中牽涉版權部分(如圖片或較長之引文),請事先取得原作者或出版者之書面同意,本學報不負版權責任。

八、獲得刊登之論文,由作者負責第二次校稿。

九、來稿經審查通過採用,將通知作者提供修正稿及定稿電子檔案,並簽署著作財產權讓與書乙份。凡經本刊收錄刊登之論文,即視為作者同意將稿件之著作財產權讓與予本刊出版者所有,惟著作人仍保有未來集結出版、教學等個人使用權利,如須轉載刊登需經本刊同意。

十、投稿著作經本刊刊登後,所有列名作者同意本刊得以非專屬授權方式,再授權經本
刊授權之資料庫,並得以數位方式為必要之重製、公開傳輸、授權用戶下載及列印等行為。作者交付稿件時,應一併附上著作權授權書。

十一、來稿刊出後,隨即致贈作者當期《中央大學人文學報》二本及完整電子檔案,不另付稿酬。

十二、投稿請以電子郵件附加檔案方式寄至電子信箱:ncu33016@gmail.com。如無法傳寄電子郵件時,亦可寄紙本稿件至:32001桃園縣中壢市中大路300號,中央大學文學院《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編輯委員會。

第60期主題:「音樂與手稿研究」專號

音樂作品,如同詩歌、小說等文學創作,無不是作曲家從意念的產生,靈感的找尋,材料的設計與結構佈局,到實際的落筆寫作與修改等過程中殫精竭慮的工作成果。創作時,某些無意識的筆法或樂思轉折,甚至可能成為作曲家音樂風格的表徵。專號歡迎藉由音樂手稿研究反思音樂研究,但凡作曲家靈感來源之手札、筆記,與作品相關連之書信往返,創作過程之草圖與大綱,作品手稿之修訂與版本,乃至於作曲家在此過程中對於往昔大師之記憶與遺忘的探索心路,均為專號涵蓋之研究範圍。透過音樂手稿的研究,既可讓人窺知作曲家創作過程的繁複曲折,從中挖掘之隱含於手稿和相關物件的各種訊息,更能豐富吾人音樂以外的人文思考與現有之音樂研究典範。

系統號:

O-005218

【徵稿】《中正漢學研究》徵稿

標題:

【徵稿】《中正漢學研究》徵稿

內容簡介:

《中正漢學研究》自2010年起連年選入「臺灣人文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THCI Core)」,將繼續秉持嚴謹精神,編輯出版漢學研究優秀論文。本刊每期規畫一項議題,刊載相關論文以成專輯。除專輯之外,保留相當篇幅給一般性論文。本刊長期向國內外漢學界徵集優秀稿件,採隨到隨審方式,誠請中國文史哲領域學者踴躍賜稿,博士候選人來稿亦甚歡迎。

本刊自2009年6月起,陸續敦聘編審諮詢顧問,透過臺、港、中、美、日、韓、法等地聲譽卓著之漢學家通訊諮詢,擴大本刊論述精湛、議題前瞻之學術視野。本刊蒙獲海內外知名學者賜稿,包括:楊儒賓、大木康、鄺芷人、蕭相愷、蔡振念、周明初、衣川賢次、李豐楙、顏崑陽、廖炳惠、陳正宏、朱曉海、許東海、張高評、衣若芬、鄧育仁、康保成、黃仕忠、浦安迪、竺家寧、簡錦松、鄭利華、王德威、巫仁恕、許俊雅、夏曉虹、李光哲、伊維德、蕭馳、張伯偉、徐志平……等教授(按刊期次第排序),諸篇優質論文業已陸續刊載,增益本刊的學術品質。

※2015年6月號專題:「關於『少數』的文學與文化研究」,截稿日期為2015年3月31日。

※2015年12月號專題:「佛經語言學」,截稿日期為2015年9月4日。

非專題相關稿件全年徵稿,敬請各界專家踴躍賜稿,「稿約」、「撰稿格式」、「期刊全文」敬請自行點閱瀏覽,觀迎參酌利用。

系統號:

O-005219

【徵稿】《歷史臺灣》第10期徵稿

標題:

【徵稿】《歷史臺灣》第10期徵稿

時間:

2015年9月1日截止

內容簡介: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刊為半年刊,採公開徵稿,刊登有關臺灣史及博物館研究之中、英文學術論著、文物史料譯介、田野調查短論、論壇、書評。尤其歡迎針對該館典藏、展示、推廣教育或運用該館館藏品之研究。本期專號主題為「臺灣戰爭史研究」,除專號主題文章外,也接受一般文章投稿,本期截稿日期為2015年9月1日止,第10期預計2015年11月20日出刊。

※有意投稿者,請至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官網下載附件。

系統號:

O-005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