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2014 年度臺灣考古工作會報

標題:

2014 年度臺灣考古工作會報

時間:

2015年5月1至2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文物陳列館B1演講廳(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國立史前文化博物館、 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人類學組、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

聯絡人:

Tel: (02)27829555*675;E-mail: cfas@gate.sinica.edu.tw

內容簡介:

5月1日
9:00-10:15
主持人:陳瑪玲
基於內容型態辨識技術的考古碎片重建系統——以Lapita紋飾陶器為例(鄭雯方、丁肇隆、何建明、張瑞益、林書宇、王佑鈞、蘇郁尹、邱斯嘉)
臺灣史前陶彩初探(林淑芬)
古希臘錢幣與紅色人物陶器定年系統的比較(許家琳)

10:30-12:10
主持人:臧振華
從花岡山遺址2013-14考古試掘談斜坡堆積的自然層位發掘問題(劉益昌、趙金勇、鍾國風)
南勢阿美舊社考古學之初步研究(劉益昌)
嘉義市山仔頂遺跡試掘結果暨兼論其與諸羅山社的關連性研究(顏廷伃)
籬仔尾遺址出土動物遺留及其空間分佈初探(陳維鈞)

13:30-15:10
主持人:李坤修
考古遺址/考古文化遺產、社區與在地居民(陳玉美)
博物館的公眾考古教育:以考古特展為例(彭佳鴻)
臺灣東部巨石的現況與保存維護規劃(葉長庚)
花蓮縣103年度遺址監管保護計畫(尹意智)

15:30-17:30
主持人:劉益昌
舊香蘭遺址出土的砂岩鑄模研究(李坤修)
三抱竹南遺址橄欖石玄武石石斧製作工藝研究(邵美華)
花東縱谷北段的製玉工藝探討——以重光遺址為例(郭素秋)
Nephrite jade culture in northern Vietnam prehistory: an analytical report from Trang Kenh workshop site in Hai Phong(飯塚義之)
印度太平洋珠同位素分析研究(楊小青)

5月2日
9:00-10:15
主持人:李匡悌
臺中市安和路遺址發掘報告(屈慧麗)
清水、社口尾遺址的發掘(李作婷)
南投縣集集鎮長山頂II遺址搶救發掘概報(蔡佳輔)

10:30-12:10
主持人:屈慧麗
上美崙II遺址發掘及其意義(劉益昌)
1996年宜蘭縣海岸遺址試掘整理報告(江芝華、劉益昌)
新北市八裡舊城遺址考古試掘報告(陸泰龍)
苗栗縣公館鄉福基遺址試掘報告(劉克竑)

13:30-15:10
主持人:陳有貝
藉由植物矽酸體和貝類殼體穩定同位素分析論臺灣西南部新石器時代早期的農作栽培與牡蠣季節性消費(李匡悌、李作婷、陳昱琪、米泓生)
烏山頭遺址出土人骨整理結果2014(林秀嫚)
臺灣考古人骨遺傳數據重新檢視(陳淑倬)
碳氮穩定同位素分析在臺灣地區人骨和獸骨的分析應用:古食性研究(李政益、王珮玲、林秀嫚、林立虹、羅清華、陳瑪玲、蔡錫圭)

15:30-16:45
主持人:陳光祖
臺南市歸仁區大昌橋遺址調查發掘計畫工作報告(張益生、宋昱潔)
國母山遺址考古試掘報告(戴志家)
考古遺址的空間現象與社會結構初探——以道爺、灣港南及三抱竹南遺址為例(劉亭攸)

系統號:

C-005201

第5屆「臺日亞洲未來論壇」

標題:

第5屆「臺日亞洲未來論壇」

時間:

2015年5月8日(週五)

地點:

臺灣大學文學院演講廳(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主辦單位:

渥美國際交流財團「關口全球研究會」(SGRA)、臺灣大學日本研究中心、臺灣大學日文系

聯絡人:

林佳辰,Tel: 02-3366-2782

內容簡介:

9:30-10:30
【專題演講】
日本與臺湾之両甲子:「雙重結構」的特徴與変遷(松田康博,東京大学東洋文化研究所教授)
主持人:陳弱水(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院長)

10:50-12:20
【政治環境・国際関係の変容から見た日臺関係】
主持人:吳密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
從「殖民母國」到「國際關係」――臺灣社會「國際觀」的變化與臺日關係120年(李承機,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系副教授)
討論人:周婉窈(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戦後初期臺湾の日本研究/日本の臺湾研究(川島真,東京大学総合文化研究科教授)
討論人:何義麟(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從中國大陸看臺日關係120年(王鍵,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代宣讀人:洪鑫誠(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
討論人:石之瑜(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13:20-14:50
【日本研究の回顧と展望~言語と文学】
A .文学・文化
主持人:范淑文(國立臺灣大學日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臺灣的日本近代文學研究(黄翠娥,輔仁大學外語學院副院長)
討論人:林水福(南臺科技大學應用日語系教授)
臺灣日本古典文學研究的過去、現在與未來(曹景惠,國立臺灣大學日文系副教授)
討論人:陳明姿(國立臺灣大學日文系教授)
日本研究在臺灣――以思想、文化、歷史為主(藍弘岳,國立交通大學社會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討論人:辻本雅史(國立臺灣大學日文系教授)

►本場次地點為文學院2樓會議室
B.言語・語学
主持人:林立萍(國立臺灣大學日文系教授)
從資料看臺灣的日本語學研究(頼錦雀,東吳大学外語學院院長)
討論人:林慧君(國立臺灣大學日文系教授)
韓国における日本語教育の歴史~朝鮮時代の倭学、そして現在(申忠均,韓国全北大学日語日文学科教授)
討論人:黃瓊慧(輔仁大學日文系系主任)
臺灣日語教育研究的現狀與展望:以國際學術研討會為例(葉淑華,高雄第一科技大学外国語学院院長)
討論人:林長河(銘傳大学應用日語系教授)

15:10-16:40
【日臺社会の変容と交流の諸相】
主持人:張啓雄(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日臺企業間の信頼と協力の再生産(佐藤幸人,アジア経済研究所新領域研究センター長)
討論人:任耀庭(淡江大學亞洲研究所所長)
日久他鄉變故鄉(鍾淑敏,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討論者:傅琪貽(國立政治大學日文系教授)
反記憶政治論:一個關於重建臺日關係的歷史學主義觀點(吳叡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討論人:張隆志(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學士班副教授兼主任)

16:50-17:50
【綜合討論:21世紀の日臺関係を展望する】
主持人:徐興慶(國立臺灣大學日文系教授教授兼日本研究中心主任)
與談人:范淑文、辻本雅史、松田康博、川島真、呉叡人、林泉忠

系統號:

C-005252

2015年第五屆「開創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之新視野」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5年第五屆「開創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之新視野」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2015年第五屆「開創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之新視野」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5年5月8日(週五)

地點:

中原大學(桃園市中壢區中北路200號)

主辦單位:

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

聯絡人:

劉承欣,Tel: 03-265-6904

內容簡介:

9:00-10:55
【專題演講】
主持人:戴浩一(中正大學講座教授兼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華語文教學的特點和教學理念(劉珣,中國北京語言大學教授)
論華語教材編寫的一些重要理念(鄧守信,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講座教授)
服務產業概念下的華語文教學:新思維與新策略(陳振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

11:10-12:15
主持人:顧百里(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南京大學中美文化研究中心美方主任)
美國舊金山中文學校華語文化夏令營課程設計研究(江惜美,銘傳大學華語文教學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印尼華語文師資培訓需求探究(彭妮絲,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從多元文化觀點,探討印尼華文教育的教材觀點(廖宜瑤,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13:10-14:30
主持人:戴浩一(中正大學講座教授兼人社中心主任)
如何理解中文語法——從功能詞說起(劉美君,國立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暨外國文學與語言學研究所教授)
語言中的現代化元素:從顏色詞的運用談起(李子瑄,輔仁大學跨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南北越學習者對於華——越語聲調相似度的認知初探(劉慧娟,開南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法籍華語學習者與臺籍華語母語者拒絕策略之對比分析(胡瑞雪,銘傳大學華語文教學學系助理教授)

14:35-15:45
主持人:賴明德(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教授)
職前教師多媒體設計之觀察研究(鄭琇仁,高雄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戰紅,美國安伯瑞德航空大學文理學院終生制副教授)
華語教師課堂解說行為探索(宋如瑜,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助理教授)
反思理念融入的華語文師資培育——以「古代漢語」為例(柳玉芬,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16:00-17:20
主持人:陳純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教授)
國際學生學術華語學習平臺之建置與教學應用(李明懿,國立中央大學語言中心助理教授)
來臺國際學位生之學科學習華語教材研發與教學規劃(舒兆民,國立臺東大學華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從如何用華語語詞「什麼」說起:華語學習者語料庫和教材編輯的觀點(張羣,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中文系助理教授兼對日華語中心主任)、(曾思雯,國立新竹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華語教學組碩士生)
試論日本初級中國語教材之語法點選用及排序(梁竣瓘,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助理教授)

17:20-18:10
【華語實務工作坊】
主持人:顧百里
語法教學的全新思惟與操作模式——以《當代中文課程》為例(陳立元,國立臺灣大學國際華語研習所資深教師兼教務督導)
華語語音教學——聲調與節奏(趙彥,中國文化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學位學程碩士學分班兼任專技)

系統號:

C-005311

東亞外交史的新視野——外交史研究的新見解與展望

標題:

東亞外交史的新視野——外交史研究的新見解與展望

時間:

2015年5月15日(週五)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檔案館中型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內容簡介:

9:30-11:10
【從周邊視角探索新看法】
試論吳允謙的通信使經驗和朝天使經驗(程永超)
為保全朝鮮的嘗試:19世紀80年代後期李鴻章的中俄立約論(李動旭)
萬寶山案與中日交涉(王慧婷)

13:30-14:40
【由主權意識理出新認識】
「自出機杼」的創舉:論晚清外交中的「國電」(吉辰)
北洋時期海道測量局維護測量主權之考察(陳禎祥)

15:00-16:10
【自雙邊矛盾獲得新見解】
中國排日運動與原敬內閣的外交處理——以1919年福州慘案為中心(朝野嵩史)
清末中日兩國對於日僧來華傳教權的論爭——以泉州東本願寺安海教案為例(倪管嬣)

16:30-17:40
【藉民間視角構築新展望】
近代中國的學術外交及其國際化——以參與遠東熱帶醫學會為視角(容世明)
從永井久一郎《觀光紀遊》看 1910 年日本實業團的中國之行(羅皓星)

◎議程中另有「外交史與檔案研究心得交流」小型講座,由政大「中外關係與近現代中國的形塑」研究群成員王文隆(現任國民黨黨史館主任)、蕭道中(現任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楊子震(現任南臺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分就國民黨黨史、英文檔案與日文檔案三方面進行介紹與分享心得。

系統號:

C-005291

山通‧大海——第十五屆文化山海觀研討會

山通‧大海——第十五屆文化山海觀研討會

標題:

山通‧大海——第十五屆文化山海觀研討會

時間:

2015年5月15至16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雲林科技大學(雲林縣斗六市大學路三段123號)

主辦單位:

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所

聯絡人:

E-mail: cultureshk@gmail.com

內容簡介:

「文化山海觀」是一場多元對話的研討會,為了促進文化資產在學術研究中能夠更有嶄新的突破。邁入第十五屆的文化山海觀,期許能藉由研討會開啟文化資產的高更層次。近年,文化經營相關職業成為熱門議題,但此類由文化資產進行創意延伸的能量,為何無法充分彰顯文化資產的價值呢?

今年將以「山通、大海」為核心宗旨,來探討文化資產在今日社會中的處境。文化資產領域是個寬廣的領域,本屆引清代經營臺灣中部地區政策的重要轉捩點—清代開闢貫穿中央山脈僅存的中路古道—八通關古道,在開拓時,曾立下的石碑志「山通大海」—以此鼓勵文化資產領域的各位能在面對研究的困難時能具有豪氣宏觀之決心,因此訂下「山通、大海」為本次兩個討論議題面向的名稱,期盼能廣邀不同文化脈絡的觀點進行討論,為文化資產的典藏、保護、經營,甚至時事議題開啟更多元的交流,以深化文化資產領域研究的新能量。

研討會議題:
此次研討會分為兩大議題,核心架構為「山通、大海」,文化山海觀文化資產研討會舉行至今已邁入第十五年,希望能結合各領域的參與一同來探討文化資產在今日社會中的處境。其論述範圍包含:

【山通】
關山難越、通天達地,前者取自初唐四傑之一王勃的詩句,而無形文化資產的研究如攀越高山,因時間積累得以到達頂峰時,又驚見更寬廣的視野、更高峻的大山,雖然攀山困難,但面對那被山嵐繚繞的若隱若現的無形珍寶,這困難卻撼動不了我們共同想來守護的心。後者則表達修復文物、有形資產保存至天上飛的下到地上建物,都需要保存的技術才得以延續。技術從古至今,不斷的更新或是被討論,探究人們對於智慧的結晶的努力與延續保護資產技巧的精進。

【大海】
大而化之、海納百川,前者出自為《孟子‧盡心下》大而化之之謂聖,文化之大有如穹蒼,唯有領導指引才知途徑,為專業經營、管理找出新文化之路。而後者則期許未來文化資產維護能如同海納百川達到更寬廣的境界,除了保護及推廣之外,更應接受批判及思考,接受各種意見而教學相長。


本研討會已公布論文錄取名單,請參見:http://shanhaikwun2013.weebly.com/new26368260322084421578.html

系統號:

C-005312

第8屆臺灣古文書與歷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8屆臺灣古文書與歷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5年5月23日(週六)

地點:

逢甲大學第六國際會議廳(臺中市西屯區文華路100號)

主辦單位:

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臺灣古文書學會

聯絡人:

蔡馨慧,Tel: 04-24517250*5652

內容簡介:

9:20-10:20
【專題演講】
主持人:莊坤良(逢甲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
古文契書的定義:內涵與外延(尹章義,文化大學史學所教授)

10:30-12:15
主持人:呂理政(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府城商業文書的經濟規則與秩序之生成(林孟欣,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助理研究員)
對談人:高淑媛(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書契、圖像與區域史的連結--以《大坑古文書與老照片》為例(羅永昌,苗栗縣立鶴同國中教師、苗栗縣公館鄉大坑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
對談人:劉煥雲(聯合大學全球客家研究中心與通識教育中心合聘副研究員)
日治時期學校制服形制之研究--以臺中地區為中心(黃士純,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系主任)
對談人:陳瑛珣(僑光科技大學副教授)

13:25-15:10
主持人:張鴻銘(國史館臺灣文獻館館長)
帳簿的運用及其價值──以昭和11年西螺新街廣福宮改築為例(楊朝傑,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理)
對談人:張素玢(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所長)
屏東內埔鍾家文書的地方社會網絡研究(吳玲青,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與語言研究所助理教授)
對談人:林玉茹(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淺談中國人民大學所見徽州地區冥契文書(陳姝婕,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博士生)
對談人:連瑞枝(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暨族群與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15:30-17:15
主持人:張素玢(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所長)
從契約文書看清代貢寮地區產茶地的經濟層面──以THDL資料庫為中心(林家成,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生)
對談人:許世融(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社會科教育學系助理教授)
清代臺灣古文書中的紅契:契尾與官印(劉仁超,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生)
對談人:陳哲三(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兼任教授)
不平等條約期間外國人來華護照簽發始末及其相關文書解析(張敦智,雲林科技大學設計學博士、臺灣古文書學會常務理事)
對談人:李君山(中興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系統號:

C-005276

全球視野下的歷史思維教學與研究--歷史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

全球視野下的歷史思維教學與研究--歷史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全球視野下的歷史思維教學與研究--歷史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5年5月22至23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綜合大樓5樓509國際會議廳(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

聯絡人:

歐詠芝,Tel: (02)77341507;E-mail: yungchihou@ntnu.edu.tw

報導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

內容簡介:

5月22日
9:20-10:10
【專題演講I】
歷史轉向——二十世紀晚期人文科學歷史意識的再興(黃進興)
引言人:陳秀鳳

10:30-12:00
【歷史思維的理論與方法】
主持人:黃克武
Truffle hunters and Parachutists: Working with Historical Evidence at Different Scales (Bob Bain)
美國如何走入世界:全球視野下的美國史研究與教學趨勢初探(蔣竹山)
「三遍臺灣史?」——學生歷史發展概念初探(蕭憶梅)
對談人:周樑楷

13:30-15:20
【歷史思維與課程設計】
主持人:甘懷真
Inquiry-based Approach to History in Singapore: Implica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Suhaimi Afandi)
文本閱讀與歷史教學(林慈淑)
中學單設歷史科?合設社會科?都是杜威惹的禍?(單文經)
說「大金」:金代歷史地位的幾點看法(陳昭揚)
對談人:陳國棟

15:40-17:30
【歷史思維與中等教育】
主持人:單文經
求真:歷史研究成果如何體現在中學歷史教育中——以中國大陸的課程標準與教科書為例(趙世瑜)
一統與多元:兩岸高中之中國史教科書比較(宋佩芬、莊佩綺)
Reading Like a Historian的教材設計:以第一次十字軍出征為例(莊德仁)
現代性與高中歷史教科書中的日常生活史書寫(陳健文)
對談人:朱鴻

5月23日
9:20-10:20
【專題演講Ⅱ】
Using Historians’ Reading, Writing and Inquiry Practices to Meet History Teachers’ Challenges Teaching History (Bob Bain)
引言人:蕭憶梅

10:30-12:00
【歷史思維與人權議題】
主持人:陳登武
臺灣戒嚴時期白色恐怖案件人權反思―—以義民中學案為例(邱榮裕)
從戰爭記憶中教和平:戰爭歷史與人權/和平教育(藍適齊)
The role of human rights discourses in post-World War II (West) Germany(陶克斯)
評論人:陳進金

13:30-15:00
【歷史思維的創新教學】
主持人:周愚文
Reasoning Why: strategies to help secondary school pupils progress in their understandings of historical explanation (Arthur Chapmam)
現代世界史思維的創新教學(郭秀玲)
不一樣的歷史課―—數位融入歷史教學的嘗試(石蘭梅)
評論人:張元

15:20-16:20
【綜合討論】
討論人:陳秀鳳、陳登武、周愚文、張元

系統號:

C-005418

擊古鑠金--數位時代下的文化傳承與知識發現論壇

標題:

擊古鑠金--數位時代下的文化傳承與知識發現論壇

時間:

2015年5月27日(週三)

地點:

國家圖書館1F簡報室(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主辦單位:

國家圖書館、聯合線上股份有限公司

聯絡人:

涂佩芸,Tel: 02-86925588 #6102;E-mail: peiyun.tu@udngroup.com

報導者:

涂佩芸(聯合線上股份有限公司)

內容簡介:

從傳統到現代、從典籍的蒐羅輯佚到追求完整的資料探勘,數位時代下的人文研究已逐漸走向數位人文。在現代科技的輔助下,如何運用數位文本進行文化知識的傳承與發現,儼然成為有識者深入習取的課題。

為因應如此資料數位化及網路技術日益演進的時代,本次活動期盼透過邀集海峽兩岸的學界及業界學者專家,講者包括中國陝西師範大學袁林教授、臺灣國家圖書館張圍東教授、北京雅昌藝術圖書有限公司數位出版中心產品副總監靳菊紅、國立臺灣圖書館蔡蕙頻編輯、國立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廖振富教授、中國人民大學複印報刊資料中心編輯兼人大數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產品總監張璐、金革唱片股份有限公司林伯杰總監,以及聯合線上股份有限公司讀書吧陳芝宇經理,分別在文學、史料及音藝資源層面,探究中國古籍文獻、古典藝術音樂、民初近代報刊之數位化資源保存與加值應用,以及兩岸現代數位研讀資源的發展趨勢,共同面向數位時代的文化傳承與知識發現議題,提供寶貴的經驗與研究分享。

誠摯地邀請您蒞臨這場知識交流的盛會。

系統號:

C-005391

鍾肇政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鍾肇政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鍾肇政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5年5月30至31日(週六至週日)

地點:

靜宜大學國際會議廳(臺中市沙鹿區臺灣大道七段200號)

主辦單位:

靜宜大學臺灣研究中心、國立臺灣文學館、靜宜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等

聯絡人:

Tel: 04-26328001#17190、17191

內容簡介:

一、會議說明
著作等身、文學光芒照耀臺灣大地超過一甲子,有臺灣文學國寶之譽的鍾肇政先生,出生於1925年,2015年適逢鍾先生90華誕,為祝賀鍾先生壽誕,並藉鍾先生文學的學術研討、交流,闡揚鍾先生在文學創作的豐富成就,以及他在推動文學運動,文學的社會實踐,獎掖文學後進不遺餘力,全職全方位終生文學人豎立的文學人典範,特規劃辦理本研討會。

二、會議資訊
主辦單位:靜宜大學臺灣研究中心
合辦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靜宜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等(持續籌募中)
協辦單位:臺灣筆會、文學臺灣基金會等(持續籌募中)
會議時間:2015年5月30日、31日
會議地點:靜宜大學國際會議廳

三、會議主題
核心題旨:鍾肇政文學
徵稿主題:
鍾肇政小說創作
鍾肇政文學與臺灣文運
鍾肇政文學與客家族群文化
鍾肇政文學的社會實踐
鍾肇政的翻譯作品及鍾肇政作品的境外翻譯

四、投稿時程
全文繳交:2015年5月22日(五)
*以上行程若有更動或調整,將另於網站公告,請參見靜宜大學臺灣研究中心網站:http://web.pu.edu.tw/~twcenter/

五、繳件方式
大會僅接受電子檔投稿,可以WORD或PDF檔案形式繳件。惟通過發表者,一律提供WORD檔案,以利大會手冊編排。
投稿者皆需填寫附件之個人資料表與論文電子檔於截止日前一併寄至收文信箱: wentsh@gmail.com
聯絡電話: 04-26328001#17190、17191

六、其它說明
摘要投稿者,需繳交摘要初稿內容應包含有:論文題目、論文摘要(500字以內)、論文關鍵詞(5個以內)、參考書目等,除上述項目外,如有其他有助於審查之初稿內容,如論文前言或全文梗概介紹亦可一併檢附。

大會採匿名審查制度,請勿於投稿摘要或論文資料中,出現作者姓名、身份註記。經審查通過之論文,將收錄於論文集,並於研討會發表,會後一併進行出版。

本次會議以國際學者、受邀稿學者優先排入議程,若因議程時間限制,已錄取優秀論文未能順利排入議程時,則專函商議改為壁報論文發表;但凡論文通過全文審查者,雖為壁報發表未來仍一併收錄於論文集中出版。

個人資料表請以官網附件一「投稿者個人資料表」如實填寫。

大會將提供微薄稿酬暨交通往返車馬費、食宿接待等。

來稿不得為已發表於期刊、出版書籍之論文,來稿論文一律依照《臺灣文學研究學報》之期刊論文編寫體例為之。

系統號:

C-005304

「臺灣道教儀式與文化」學術研討會

「臺灣道教儀式與文化」學術研討會

標題:

「臺灣道教儀式與文化」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5年5月31日(週日)

地點:

輔仁大學濟時樓九樓國際會議廳(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號)

主辦單位:

輔仁大學宗教學系

聯絡人:

吳先生,E-mail: 497900154@mail.fju.edu.tw

報導者:

吳瑞明(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碩士生)

內容簡介:

9:10-10:00
主持人: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學系系主任)
臺灣道教的道壇生態及其齋醮法事(謝宗榮,輔仁大學宗教學系進修部兼任講師)
與談人:鄭素春(東南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10:20-12:00
主持人:胡其德(健行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教授)
臺灣民間廟宇的祝壽儀式──以宜蘭冬山鹿安宮為例(卓麗珍,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博士生)
臺南地區道士登刀梯晉升道長儀式之科儀研究(楊一樂,國立臺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
與談人:蕭進銘(真理大學宗教文化與組織管理學系助理教授)、謝聰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專任教授)

13:10-14:50
主持人:林富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道教正一派《早朝科儀》儀式音樂研究──以林昌桐道長為對象(葉添芽,國立臺灣藝術大學中國音樂學系專任副教授)
羅天大醮:基本形式與地方調適──以南鯤鯓代天府甲午科羅天大醮為例(張超然,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副教授)
與談人:李秀琴(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傳統音樂學系兼任副教授)、謝世維(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專任教授)

15:10-16:00
主持人:陳德光(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中心主任)
專題演講(李豐楙,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講座教授)

16:00-16:50
綜合座談
主持人:陳德光(輔仁大學天主教學術研究院中心主任)
引言人:李豐楙、胡其德、林富士、翁太明、張意將(暫定)

系統號:

C-005313

2015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

標題:

2015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

時間:

2015年6月11至12日(週四至週五)

地點: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新竹市光復路二段10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聯絡人:

張正諺,E-mail: cseas2015@gmail.com

內容簡介:

2015年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徵稿啟事

年會主題:季風亞洲東南亞的過去與現在

前言
季風亞洲 (Monsoon Asia)是一地理學名詞,專指受到季風影響的亞洲地區。因亞洲大陸面對太平洋印度洋,海陸之間的氣溫、氣壓差距甚大,因而成為世界上季風氣候最顯著的地區。而居住在此區域的人們,其過去與至今的數千年歲月中,皆受到此一季風氣候之影響,不論是飲食習慣、農作發展、海洋貿易,甚至是宗教與文化的傳播,以及移民的混血繁衍,皆在往來中促進了彼此的交流,特別是與大中華文化圈有著密切關係的東南亞。

在過去千年的歲月裡,東南亞由於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因此早在漢、唐時期起,便成為中國與印度及阿拉伯世界交流的「中繼站」。不論是商品、動植物或是語言詞彙上的交換與互動,或是佛教及伊斯蘭教的傳入大中華地區,還是阿拉伯文明與印度文明與中國文明的交流,東南亞地區都曾扮演極為特殊的角色。甚至自大航海時代開啟後,西歐國家葡、西、荷、英、法等國先後在此地區建立據點經營亞歐貿易,而後帶動了數波華人殖民海外的歷史浪潮,影響所及是今日約有三千多萬華人定居在東南亞,以及「唐山過臺灣」漢人在臺灣的立足與繁衍,再再證明了東南亞與臺灣的我們,共同參與了季風亞洲數千年來歷史洪流的辛酸與喜樂。

經由前人的努力耕耘,以及各界的關懷與期盼下,臺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已累積相當豐碩的成果。本屆研討會延續著前人的腳步與精神,強調多元文化的人文關懷,從多元文化的視角,鼓勵以各種學科,從歷史學、政治學、人類學、社會學、語言學、經濟學的領域切入,亦希望以不同的研究角度,如商品、性別、宗教、生態、文化、權力,來進行東南亞議題的相關研究。因此,誠摯邀請有志於從事東南亞區域研究的專家學者,惠賜稿件,冀望一同開創東南亞區域研究的新頁。

會議主題
本年度研討會會議主題為「季風亞洲東南亞的過去與現在」,主要研究議題與方向如下:
1. 東南亞的政治權力(政治、人權)

2. 東南亞的國際關係(外交、國際合作)

3. 東南亞的經貿整合(商貿、產業、投資)

4. 東南亞的社會意象(性別、族群、社會、移民)

5. 東南亞的人文歷史(歷史、宗教、文化、文學)

6. 東南亞的相關議題(藝術、生態、其他)

會議日期:2015年6月11至12日(週四至週五)

會議地點:國立清華大學人社院

論文摘要截稿日期:已截止

全文截稿日期:2015年5月20日

※受限於大環境經費問題,本次會議論文發表人數將視經費多寡有所調整。

※會議亦接受博碩士生壁報論文(poster paper),故投稿者可逕直申請提出壁報論文,一般論文經審查後,亦可能建議投稿者改提壁報論文。

聯絡事項
投稿請將個人資料、履歷與摘要寄至
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
電話:+886-3-5742144;傳真:+886-3-5723105
地址:新竹市東區光復路二段101號
email: cseas2015@gmail.com
行政助理:張正諺;電話:0910075226

相關網址:https://sites.google.com/site/cseas2015/

系統號:

C-005314

臺灣宗教學會2015年會

臺灣宗教學會2015年會

標題:

臺灣宗教學會2015年會

時間:

2015年6月14至15日(週日至週一)

地點:

政治大學文學院百年樓(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主辦單位:

臺灣宗教學會

聯絡人:

Tel: 02-2939-3091#66902

內容簡介:

6月14日
9:00-9:40
【專題演講】
►百年樓111會議室
主講人:李豐楙教授

9:40-10:40
►百年樓111會議室
【華人宗教的本土化與全球化】
臺灣全真道的在地化與全球化──以臺灣全真仙觀巫平仁道長為例(彭嘉煒)
臺灣正一派的在地化與全球化──以臺灣府城隍廟李游坤道長為例(卓麗珍)
臺南市瑤池金母信仰圈之發展與變遷(顏翰迪)
佛教諸天系譜的本地化研究—以漢傳佛教《金光明經齋天科儀》為例(歐柏慶)

►百年樓106會議室
【一貫道】
緬甸一貫道在地化研究:以道基五戒佛院為例(林榮澤)
一貫道「清口文本」與「認同感」的建立:以新加坡與馬來西亞為例(洪銘謙)
自我勸服的螺旋:一貫道皈依理論初探(潘秋郎)
民間教派的宗教教育──以一貫道發一崇德組線為例(羅涼萍)

10:50-12:00
►百年樓111會議室
【生命教育的多元面貌】
生命教育的實踐與反思──道教觀點(盛翠穎)
宗教教育強化生命教育研究:以宗教教育和私人志願團體生命教育為例。(張宛新)
宗教文化與生命教育之體現──以「養生文化概論」課程為例。(劉韋廷)

►百年樓106會議室
【臺灣當代佛教】
星雲人間佛教國際化模式之研究(釋永東)
臺灣當代佛教日本化運動(姚玉霜)
從臺灣到南洋──1949年來臺陸僧的菲律賓弘化(闞正宗)
星雲人間佛教「神明聯誼會」之研究(釋慧宜)

13:40-14:40
►百年樓111會議室
【宗教實踐與教育】
佛教史傳所載法華三昧之實踐情形初探(林志欽)
法鼓山萬人禪修沿革及其社會意義略探(葉詩婷)
以基督宗教精神為基礎之生命教育課程(張雅惠)
慈濟親子成長班教學內容分析──以淡水區為個案研究(陳美滿)

►百年樓106會議室
【當代佛學研究】
佛學如何透過現代詮釋學來展現其精義(熊元中)
從公民社會檢視人間佛教團體之發展:以慈濟基金會為例(張詒任)
何處成佛 ? 從印順《佛在人間》的觀點辨析「天上、人生、人間」(鄭凱文)
清末民初佛教信仰認識的轉變──以《佛學叢報》為探討(倪管嬣(釋道禮))

14:50-15:50
►百年樓111會議室
【法教】
臺灣法教在地化的發展以玄天上帝信仰為例(吳永猛)
行天宮科儀的運用與法教關係(徐敏真)
閭山教教育功能的在地化與全球化(林聖智)
法教科儀概念下的北斗經(林鍵璋)

►百年樓106會議室
【佛教義理和宗教教育】
佛陀教誨的邁向解脫修行方法的研討(林維明)
三論吉藏與天臺智者於「中道佛性」思想之論觀(施凱華)
助念工作與理念的認同:以法鼓山文山區助念組為例(李明傑)
宗教助人者的家庭教養風格探討──以一個乩童家庭為例(郭士賢、簡慈慧)

16:00-17:20
►百年樓111會議室
【宗教高峰會】

6月15日
8:50-10:00
►百年樓111會議室
【唯心政教】
8:50-10:00
1.蔡彥仁
2.謝世維
3.張馨方:民族神話與宗教權威—試論唯心聖教的三祖法脈觀

►百年樓106會議室
【哲學與宗教研究新方法】
Language use in the globalization and localization through a multilingual conference, the indigenized hospitality, and the same vision(王世平、陳亦蘭、Gareth Breen、周復初)
理性、感性與神性:聖經中的心腦神學(郭承天)
聖顯與轉化──以士來馬赫為進路的宗教經驗研究(黃奕偉)
萊布尼茲論中國自然神學中的「天」、「上帝」與「神」之概念(盧建潤)

10:10-11:10
►百年樓111會議室
【宗教與性別】
臺灣宗教界對於「多元成家」或「同性婚姻」議題的立場與論述之解析。(釋昭慧)
多元性別議題與宗教之網路輿情觀察(楊喨智、釋昭慧)
臺灣愛滋帶原者的佛教經驗──與愛滋共舞──宗教與愛滋病在臺灣與多元性別論述(之一)(鄭維儀)
評議《大毘婆沙論》之性別觀(釋悟殷)

►百年樓106會議室
【基督教與教育】
天主教第一次兒童主日學教學現況普查-2014(葉榮福(代讀))
以神學進路再思基督教靈恩運動對當代公共崇拜之影響(何啟元)
國民政府時期基督教會與中央政府在中國西南地區教育主權的衝突與合作(胡其瑞)
臺灣神學教育的變遷:以《中華福音神學院》課程史來看(陶牧群)

11:20-12:20
►百年樓111會議室
【原住民與宗教】
論祖先與祖靈(黃柏棋)
布農族巫師Am a minan之黑巫術初探(林惟翔)
當代自然農業中的靈恩工作:以泰雅族石磊部落的農耕經驗為例(羅恩加(WatanTaru))

►百年樓106會議室
【民間宗教】
論〈斗姥戒殺延生經〉要義(陳宜青)
臺灣近三十年來丹道養生文化之研究總況論析(賴慧玲)
關公聖誕法會儀式之研究──以苗栗獅山勸化堂為例(闕素蘭)

14:00-15:10
►百年樓111會議室
【人間佛教理論與實踐】
人間佛教的方便與真實:從星雲法師的《釋迦牟尼佛傳》談起(李芝瑩)
聖嚴法師對佛性意義的當代詮解與法鼓山人間淨土的實踐(黃玉真)
人間佛教三好運動之研究──以佛光山為例(林郁強)
當代人間佛教的淨土理念及其實踐模式──以星雲法師為考察對象(杜佳鴻)

►百年樓106會議室
【基督教與社會】
「宗教的處境化課題探討: 愛與公義的宗教、家庭、教育」(林明珠)
臺灣基督教崇拜中現存緊張性的分析與建議(蔡維民)
The Shema Education in Ancient Israel: Knowing God and Hearing the Liberation History in Deuteronomy 6(朴惠卿)
領我到可安歇的水邊──同志基督徒的信仰追尋(顏慧旻)
基督教信仰對教會青少年性態度的影響(黃子睿)

15:20-16:30
►百年樓111會議室
【宗教儀式】
主持人:李豐楙
儀式、醫療與音樂:印尼爪哇地區賈蘭功宗教醫療活動(蔡宗德)
天主教彌撒儀式(范重光)
臺灣漢傳佛教瑜伽焰口儀式音樂──江浙佛教系統唱腔現況研究(郭玉茹)
那一年大林順天宮玄天上帝聖誕的繞境儀式(陳美華)

►百年樓106會議室
【宗教物質文化】
宗教團體的土地與建築物合法化探討—以陽明山國家公園轄區寺廟為例(吳惠巧、黃運喜)
歷史古蹟的再現與延續:牛津學堂的歷史定位與展望(張雅淨、王榮昌、殷寶寧)
祭祀與旅遊:印尼中爪哇三寶瓏鄭和祭祀的文化遺產興建計畫的爭議(邱炫元)

系統號:

C-005461

The 2nd World Congress of Taiwan Studies

The 2nd World Congress of Taiwan Studies

標題:

The 2nd World Congress of Taiwan Studies

時間:

2015年6月18至20日(週四至週六)

地點:

SOAS (Vernon Square Campus)(Vernon Square, Penton Rise, Kings Cross, London WC1X 9EW,UK)

主辦單位:

Academia Sinica;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聯絡人:

E-mail: jl91@soas.ac.uk

內容簡介:

6月18日
9:30-10:30
►Rm.V111
【Keynote Speech I】
Past, Present Future in Taiwan Studies: An Historiographical and Autobiographical Journey (Murray Rubinstein, Weatherhead East Asian Institute, Columbia University, USA)

10:30-12:00
►Rm.V111
【Panel 1: Domestic Politics】
Party Politics in Taiwan Revisited (Dafydd Fell)
Is Taiwan still structurally politicized? (Mikael Mattlin,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Turku, FINLAND)
The Many Faces of a Case Study on Taiwanese Politics: A Survey of the Journal Articles (Jih-wen Lin, Institute of Political Science, Academia Sinica, TAIWAN)

►Rm.V211
【Panel 2: Film and Documentaries】
The Taiwan New Documentary: A Critical Overview (Kuei-fen Chiu, Research Center for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ational Chung-hsing University, TAIWAN)
From Taiwan New Cinema to Cape No. 7: Auteurism and Beyond (Hsiao-yen Peng, Institute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Philosophy, Academia Sinica, TAIWAN)
The State of the Field in Taiwan Film Studies (Tze-lan Sang, Chinese Literature and Media Studies,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USA)

14:00-15:30
►Rm.V111
【Panel 3: Nationalism and National Identity】
Two Tigers on One Mountain: Assessing Is Taiwan Chinese? in the 21st Century (Melissa J. Brown, 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Harvard-Yenching Institute, USA)
TBD (Ching-hsin Yu, Election Study Center,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WAN)
The Ditouzu - Reterritorialising Taiwanese identity (Mark Harrison, Asian Languages & Studies, University of Tasmania, AUSTRALIA)

►Rm.V211
【Panel 4: Media and Education】
The State of the Field: Studies of Media and Communications in Taiwan (Ming-yeh Rawnsley, China Policy Institute,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UK)
Transforming Taiwan's Media, Qualifying 'China Factor': Expanding positive freedom of the press (Chien-san Feng, Department of Journalism,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AIWAN)
Elementary Geography Education and Identity Construction in Taiwan (1945-2000) (Bi-Yu Chang,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UK)

►Rm.V121
【Panel 5: Gender Issues】
The Afterlife of Women Workers: A Renewed Direction of Gender Studies in the Field of Taiwan (An-ru Lee,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John Jay College of Criminal Justice, The City University of New York, USA)
Gender and Women Studies in Taiwan: From “New Feminism” to Intersectionality (Jens Damm, Graduate Institute of Taiwan Studies, Chang Jung Christian University, TAIWAN)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eminist Discourses and Women’s Movements in Taiwan and China (Doris T. Chang, Center for Women’s Studies and Religion, Wichita State University, USA)

16:00-18:00
►Rm.V111
【Panel 6: Democracy and Democratization】
Studying Taiwan's Democracy: The State of the Field (Shelley Rigger, Political Science Department, Davidson College, USA)
TBD (Bruce Jacobs, School of Languages, Literatures, Cultures & Linguistics, Monash University, AUSTRALIA)
TBD (Mau-kuei Chang, Institute of Sociology, Academia Sinica, TAIWAN)

►Rm.V121
【Panel 7: Migration】
Rethinking Taiwanese Citizenship and Sovereignty through Cross-Strait Migration (Sara Friedman,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Indiana University Bloomington, USA)
Immigrant Parenting as Identity Work: Taiwanese Immigrants in the US (Pei-chia Lan,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WAN)
TBD (Hong-zen Wang,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National Sun Yat-sen University, TAIWAN)
What’s Marriage Got to Do with It? Examining Taiwan Stud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riage Migration (Isabelle Cheng, School of Languages and Area Studies, University of Portsmouth, UK)

6月19日
9:30-11:30
►Rm.V111
【Panel 8: Cross-Strait Relations】
Taishang and Cross-Strait Integration: a rising or declining research field? (Gunter Schubert, Institute of Asian and Orient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Tübingen, GERMANY)
Rediscovering the China Factor: Overview of the China Impact in Taiwan (Jieh-min Wu, Institute of Sociology, Academia Sinica, TAIWA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ory and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hip: State of the Field (Scott L. Kastner, Department of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University of Maryland, USA)
Mapping the many displacements of the China-Taiwan border (Francoise Mengin, Centre d'études et de recherches internationales, Sciences Po, FRANCE)

►Rm.V211
【Panel 9: Rewriting Taiwan History】
Reflecting on the Past against the backdrop of new Directions (Ann Heylen,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
Bridging the Gap: Methodological Challenges in the Study of Taiwanese Popular Religions (Paul Katz, Institute of Moder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TAIWAN)
Rewriting Taiwan History (John Shepherd, The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Virginia, USA)
The Meta-history of History: Some Reflections on Tsao Yung-ho’s Thesis of “History of the Taiwan Island”(Rwei-ren Wu,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TAIWAN)

►Rm.V121
【Panel 10: Literature and Arts】
Rupture and Genealogy: Literary Institution in Mid-Twentieth-Century Taiwan (Sung-sheng (Yvonne) Chang, Department of Asian Studies, The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USA)
The State of Taiwan Literature in English Translation (Kuo-ching Tu,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 Cultur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USA)
Women Writers’ Historical Fic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Gender as National Allegory Revisited (Fang-mei Lin, Department of Taiwan Culture,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TAIWAN)
Cries of Joy, Songs of Sorrow Revisited (Marc L. Moskowitz, Department of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USA)

12:00-13:00
►Rm.V111
【Keynote Speech II】
Cross-Strait Relations as a Problem of Chinese Militarisms (Christopher Hughes,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UK)

14:00-16:00
►Rm.V111
【Panel 11: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Back to the Future: US Arms Sales to Taiwan Since the 1982 US-PRC Arms Sales Communiques (Dennis Hickey,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Missouri State University, USA)
Selling Taiwan: A reconsideration of Taiwan's Public Diplomacy (Gary Rawnsley,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berystwyth University, UK)
TBD (Jacques deLisle, 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Law School, USA)
TBD (Vincent Wei-cheng Wang,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Richmond, USA)

►Rm.V211
【Panel 12: Modern Taiwan History】
Campaigns, Bureaucracy, and Theatre in State Making from Above: Regime Consolidation in Taiwan, 1949-1954 (Julia C. Strauss,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UK)
Island of Histories: Memory, Identity and Heritage in Contemporary Taiwanese Historiography(Lung-chih Chang,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 TAIWAN)
The 'preemptive cringe' and its role in UK-Taiwan trade and politics 1950-80 (Michael Rand Hoare,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UK)
Island X: Taiwanese/Americans and Oppositional Political Formation in the Diaspora (Wendy Cheng, Justice and Social Inquiry and Asian Pacific American Studies, School of Social Transformation, Arizona State University, USA)

►Rm.V121
【Panel 13: Ethnic Relations and Politics】
Indigenous Studies and Taiwan Studies : A Complex Relationship (Scott Simon,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and Anthropology, University of Ottawa, CANADA)
From the "pluralistic national identification" to the "geopolitical liminality”. Framing a composite understanding of Taiwan’s situation by crossing identity politics, history and geopolitics (Stéphane Corcuff, French Centre for Research on Contemporary China (CEFC) Taipei branch)
Indigenous People and Indigenous-Han Relationship in Taiwan: A Postcolonial Perspective(Chun-chieh Chi, Department of Ethnic Relations and Cultures, 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 TAIWAN)
Studies on Taiwan’s Ethnic Relations: The State of the Field(Fu-chang Wang, Institute of Sociology, Academia Sinica, TAIWAN)

16:30-18:00
►Rm.V111
【Panel 14: Civil Society and Social Movements】
Social Movement Study in Taiwan: A State-of-the-field Report (Ming-sho Ho,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WAN)
The effect of religions on civil society and democracy in Taiwan(André Laliberté, School of Political Studies, University of Ottawa, CANADA)
The Middle Classes, Civil Society and Democracy: The Post-war Taiwan Experience(Hsin-huang Michael Hsiao)

►Rm.V211
【Panel 15: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Economy】
The Study of Taiwan Economy (Peter Chow,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The City College of New York, USA)
Poverty and Vulnerability: Revisiting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Welfare State in Taiwan (Joseph Wong,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University of Toronto, CANADA)
Mainland China’s Outward Investment into Taiwan after Ecfa: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Jan Knoerich, Lau China Institute, King’s College London, UK)

►Rm.V121
【Panel 16: Language】
Chair: Paul Jen-Kuei Li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Academia Sinica, TAIWAN)
Language contact in Saisiyat (Elizabeth Zeitoun,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Academia Sinica, TAIWAN)
Euphemism in Formosan Languages (Amy Pei-Jung Lee, Department of Indigenous Languages and Communication, 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 TAIWAN) 
TBD (Henning Klöter, Centre for Modern East Asian Studies (CeMEAS), Georg-August University Göttingen, GERMANY)

6月20日
9:00-10:00
Venue: SOAS (Russell Square Campus)
►Rm.BGLT
【Keynote Speech III】
Language Contact and Language Shift in Taiwan (Paul Jen-Kuei Li)

10:00-11:30
►Rm.BGLT
【Roundtable 1: Taiwan Studie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Chair: Hsin-huang Michael Hsiao
Taiwan and Ireland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Global Processes, Local Contexts (Fang-long Shih, Taiwan Research Programme,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UK)
Mainland China’s Outward Investment into Taiwan after Ecfa: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Yun-han Chu,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AIWAN)
Taiwan Studies in Japan: 1995-2014 (Atsushi Sugano, College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Meio University, JAPAN)

►Rm.B111
【Roundtable 2: Taiwan Studies Teaching】
Sung-sheng (Yvonne) Chang, Dafydd Fell, Ann Heylen, Lung-chih Chang

11:50-13:20
►Rm.BGLT
【Roundtable 3: Taiwan Studies Publishing】
Chair: Hsin-huang Michael Hsiao
Shelley Rigger, Bruce Jacobs, Kuo-ching Tu, Dafydd Fell,Gunter Schubert

►Rm.B111
【Roundtable 4: New Publications in Taiwan Studies】
Chair: Niki Alsford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UK)
Place, Identity, and National Imagination in Post-war Taiwan (Bi-yu Chang)
Environmental Governance in Taiwan: A New Generation of Activists and Stakeholders (Simona Grano, Asien-Orient-Institut, University of Zurich, SWITZERLAND)
Southern Hokkien: An Introduction (Bernhard Fuehrer, The School of Oriental and African Studie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UK)

系統號:

C-005315

「臺灣白色恐怖口述歷史訪談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學術研討會

標題:

「臺灣白色恐怖口述歷史訪談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5年7月18日(週六)

地點: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北棟8樓802室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臺灣口述歷史學會

聯絡人:

Tel: 02-2652-5350

內容簡介:

9:30-10:30
【訪談記憶的實與虛】
主持人:謝國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臺灣口述歷史學會常務理事)
記憶的遺忘與建構——以二二八事件中的兩例為焦點(陳翠蓮,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與談人:黃富三(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兼任研究員)
臺灣白色恐怖時期人物訪談記憶的實與虛——以「省工委會」相關案件為例(薛化元,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會員)
與談人:陳儀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10:50-11:50
【訪談後如何呈現文本、影像與錄音檔】
主持人:詹素娟(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臺灣口述歷史學會常務理事)
文本呈現上的語言使用:以《獄外之囚──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訪問紀錄》為例(林建廷,「白色恐怖受難者女性家屬訪問計畫」專任助理/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會員)
與談人:鄭麗榕(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助理教授/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會員)
記憶所繫何處──白色恐怖口述紀錄的博物館視角(曹欽榮,鄭南榕基金會執行長)
與談人:翁誌聰(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臺灣口述歷史學會理事)

13:00-14:00
【口述史與影像紀錄】
主持人:詹素貞(臺北市文獻委員會執行秘書/臺灣口述歷史學會常務理事)
如何取得政治受難者認同,深入記錄口述歷史(楊麗祝,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系副教授/臺灣口述歷史學會會員)
與談人:劉俊健(政治受難者張常美等口述紀錄片導演)
再生與希望──政治受難者的生命故事(杜劍峰,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編審)
與談人:王昭文(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兼任助理教授)

14:00-15:30
【口述檔案與國家訪談的對話】
主持人:遊鑑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臺灣口述歷史學會理事)
歷史記憶與口述歷史的對話: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獄中生活探討(黃龍興,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綜合規畫組組長)
與談人:沈懷玉(前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口述歷史室秘書/臺灣口述歷史學會常務監事)
國家檔案與口述訪談的結合運用──以戰後臺灣白色恐怖案件的研究為中心(蘇瑞鏘,政治大學歷史系博士/彰化高中歷史專任教師)
與談人:黃克武(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臺灣口述歷史學會理事)
國家檔案及各類史料下的人物書寫:以雷震為例(任育德,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研究典藏組副研究員)
與談人:潘光哲(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兼胡適紀念館主任)

15:50-17:30
【座談會:白恐訪談所面對的困境】
主持人:許雪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臺灣口述歷史學會理事長)
白恐受難者口述中之傷痕記憶構成(王逸群,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主任)
臺灣白色恐怖口述訪談所面臨的幾個問題(侯坤宏,前國史館修纂處處長/臺灣口述歷史學會理事)
白恐訪談所面對的困境──理論與實際(薛化元)
拒絕受訪或訪問紀錄不願發表──白色恐怖案件訪談的負面經驗舉隅(陳儀深,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系統號:

C-005282

第九屆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九屆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5年9月3至5日(週四至週六)

地點:

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長榮大學(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29號)

主辦單位:

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

聯絡人:

E-mail: 2015taiwanconference@gmail.com

內容簡介:

「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由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及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共同主辦。多年來,本研討會皆以發展臺灣的語言、文學、文化的學術研究及交流為宗旨。

「臺灣」作為研究主體進入學術與教育的體制之中,雖然是相對晚近的事情,然其相關的語言、文學與文化研究已吸納了眾多不同學科的理論與方法,也因不同視角與立場的介入而呈顯出多元開放的格局。儘管如此,臺灣研究也不斷面臨著來自多方面的挑戰,衝擊著臺灣語言、文學與文化的研究視野。

有鑑於此,「第九屆臺灣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以「跨越與創新:新視域下的臺灣語言、文學與文化研究」為主題,歡迎各界學者與研究者踴躍投稿。徵稿子題如下:

1.本土語言語料庫相關研究。
2.本土語言檢定。
3.語言與社會互動。
4.文學與社會參與。
5.性別、世代、族群。
6.通俗文學與雅文學的跨越與創新。
7.民俗文化的流行。
8.飲食文化。
9.人文與社會研究方法的創新。
10.其他。

會議日期及地點:
(1) 2015年9月3日至9月4日,臺灣師範大學圖書館B1國際會議廳。
(2) 2015年9月5日,長榮大學。
摘要截稿日期:已截止。
全文截稿日期:2015年7月15日。

投稿方式: 請填寫投稿者資料表寄至2015taiwanconference@gmail.com

系統號:

C-005316

黃春明及其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黃春明及其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黃春明及其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5年10月16至17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國立宜蘭大學、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宜蘭縣宜蘭市神農路一段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國立宜蘭大學、黃大魚文化藝術基金會

聯絡人:

洪榆宸,Tel: (03)935-7400#7947;E-mail: niucge@gmail.com

內容簡介:

壹、宗旨
全方位探索黃春明及其文學,深入其內在世界,梳理其變遷軌跡及與外在環境的互動狀況,並試圖發現其價值,尋找其文學史位置。

貳、徵稿主題
一、黃春明個別創作文本的分析
二、黃春明文學的主題學探討
三、黃春明不同階段文風的變化,及其文學史意義
四、黃春明與同時代華文作家的比較
五、戲劇、電影、美術:黃春明的跨界表現
六、宜蘭、臺灣、世界:黃春明的人文關懷與社會實踐
七、黃春明與語文教學的關聯性

參、舉辦時間:2015年10月16至17日(週五至週六)

肆、舉辦地點:國立宜蘭大學、宜蘭縣政府文化局

伍、重要時程
論文摘要截稿日期:已截止
摘要審查結果公布日期:2015年5月20日
全文截稿日期:2015年7月31日
論文全文請於2015年7月31日之前提交,以便會議論文資料的印製作業。

伍、主辦單位
指導單位:文化部
主辦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宜蘭縣政府文化局、國立宜蘭大學、黃大魚文化藝術基金會

陸、聯絡人:
國立宜蘭大學通識教育委員會
洪榆宸先生
電話:(03)935-7400轉7947
傳真:(03)936-0668
E-mail: niucge@gmail.com

柒、大會網址:http://cge.niu.edu.tw/main.php

系統號:

C-005317

「宜蘭研究」第11屆學術研討會──宜蘭泰雅族

標題:

「宜蘭研究」第11屆學術研討會──宜蘭泰雅族

時間:

2015年10月17至18日(週六至週日)

地點:

宜蘭縣史館會議室(宜蘭市凱旋裡縣政北路3號)

主辦單位:

宜蘭縣政府、宜蘭縣史館

聯絡人:

陳文立,Tel: (03)9255488轉5015

內容簡介:

泰雅族是宜蘭縣人數最多的原住民族群,人口1萬2千餘人,佔縣內原住民族人口數75%;主要居住於大同鄉、南澳鄉,在宜蘭的族群互動與歷史舞臺上,泰雅族始終是舉足輕重的角色之一。因此,第11屆的「宜蘭研究」學術研討會,以宜蘭泰雅族整體歷史、文化及族群發展作為研討主題,期望藉由區域研究中對特定族群的再聚焦,讓我們得以看見過去與現在宜蘭族群面貌。同時,思索並期待未來族群互動、發展的各種可能。

本屆研討會以「宜蘭泰雅族」為主題,舉凡歷史、文化、族群關係、教育、語言、社會、政治、經濟產業、社區營造、婦女、藝術,乃至以泰雅族或其亞群為對象之跨區域研究等相關議題,皆歡迎踴躍投稿。
會議資訊
一、會議名稱:「宜蘭研究」第11屆學術研討會──宜蘭泰雅族
二、主辦單位:宜蘭縣政府
三、承辦單位:宜蘭縣史館
四、會議時間:預訂於2015年10月17日(六)、18日(日)
五、會議地點:宜蘭縣史館會議室

【投稿說明】
一、論文摘要:
(一)字數以1,000字為限,關鍵詞以不超過10個為原則。
(二)論文摘要審查通過者,復請於2015年6月30日前前提交全文。

二、論文字數:
(一)包括題目、作者姓名、摘要、關鍵詞、正文、圖表、註釋及參考文獻等,以15,000字為上限。
(二)請於2015年6月30日前,將論文全文、著作權授權同意書以書面郵寄(附電子檔)或電子郵件寄送至宜蘭縣史館,並請於郵件上或電子郵件主旨註明「作者姓名:研討會論文」。

三、論文稿酬:
(三)論文全文經匿名審查通過,擇優邀請與會發表,並致贈稿酬。
(四)稿酬依各機關學校出席費及稿費支給要點辦理,每千字以700元計算,每篇論文字數以15,000字為上限。
四、論文摘要表、投稿報名表、論文格式與著作授權同意書,請逕至宜蘭縣史館網站下載。

【審查制度及截稿日期】
一、本研討會徵稿稿件採摘要、全文兩階段匿名審查。論文全文經匿名審查通過,擇優邀請與會發表,並致贈稿酬;本館並具優先出版論文集權利。

二、截稿日期:
(一)論文摘要:已於2014年11月30日截止並通知審查結果。
(二)論文全文收件截止日期為2015年6月30日,預訂於2015年7月31日前通知審查結果通知。

三、投稿及聯絡資訊:
(一)請依內容於書面封面、或電子郵件主旨註明「作者姓名:研討會論文摘要」或「作者姓名:研討會論文」,循以下各項資訊寄送至宜蘭縣史館。
(二)地址:26060宜蘭縣宜蘭市縣政北路3號
(三)網站:http://yihistory.e-land.gov.tw
(四)電子信箱:yihistory@mail.e-land.gov.tw
(五)聯絡人:陳文立先生,電話(03)9255488轉5015

系統號:

C-005318

2015經學與文化全國學術研討會

標題:

2015經學與文化全國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5年12月4日(週五)

地點:

中興大學人文大樓8樓(臺中市南區國光路250號)

主辦單位: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聯絡人:

湯碧珠助教,Tel: (04)2284-0317#883;E-mail: bctang@dragon.nchu.edu.tw

內容簡介:

經典為不刊之鴻教,歷久彌新之常道,蘊含豐富之文化資產,亟需以現代科學文化知識,開發意蘊、闡揚微旨,以期返本開新。本屆「2015經學與文化學術研討會」意在探賾經學與文化的相關性與影響,期望以文會友,各獻所長,發揮學術與淑世之功能。

一、論文題目及摘要截稿日期(請線上投稿):2015年5月30日(六)
1.先完成線上報名http://chinese.nchu.edu.tw/actnews/actnews.php
2.再點選投稿者登入,上傳「發表人學經歷及論文題目摘要表」檔案

二、論文截稿日期:2015年9月30日

三、論文格式:
1.請參考附件。
2.請交Word電腦打字本(橫排),並附磁片或以e-mail方式投稿。

四、論文字數:以二萬字內為原則。

五、徵稿對象為研究機構及大學院校教師(含博士班學生)

六、聯絡地址:臺中市國光路250號
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
聯絡人:林淑貞主任、湯碧珠助教
聯絡電話:(04)22840317-883
傳真:(04)22861713
E-MAIL:bctang@dragon.nchu.edu.tw

※附註:如來稿過多,無法安排在會中宣讀,則由本會柬擇,事非得已,敬請 曲宥。

系統號:

C-005239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an Network for GIS-based Historical Studies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an Network for GIS-based Historical Studies

標題: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an Network for GIS-based Historical Studies

時間:

2015年12月4日至6日(週五至週日)

地點: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The Asian Network for GIS-based Historical Studies、中研院人社中心

聯絡人:

E-mail: angistaiwan@gmail.com

內容簡介: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an Network for GIS-based Historical Studies (ANGIS Taipei Meeting 2015) , which is to be held on December 4~6, 2015 in Taipei, Taiwan.

ANGIS Taipei Meeting 2015, aims at bringing together researchers from the world and providing them with a high-qualified platform for them to share their latest studies and inspiring findings. With passionate participants from the world, would be perfect for you to present your research and find collaboration for your future work.

【Paper Submission】
Submitted abstracts should include title, an abstract of 150-300 words, 3-5 keywords, as well as the author’s name, affiliation & position, contact phone number, mailing address, and email. The papers will be reviewed. Please submit your abstract before June 30, 2015.

Abstract submission should be done at:

http://gis.rchss.sinica.edu.tw/angis2015/papers

【Important Dates】
Call for Paper opens: 20 Mar, 2015

Submission of abstract: 30 Jun, 2015

Notification of paper acceptance: 15 Aug, 2015

Camera-ready full paper: 30 Oct, 2015

Early registration due: 31 Oct, 2015

Online Registration due: 2 Dec, 2015

系統號:

C-005360

2015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2015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5年12月10至11日(週四至週五)

地點:

中央研究院(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研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

聯絡人:

邱鈺珺,Tel: (02)2652-3191;E-mail: mingching@gate.sinica.edu.tw

內容簡介:

徵求論文
「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擬於2015年12月10-11日舉辦明清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提供學界同仁知識交流的平臺。本次會議將公開徵求論文,我們歡迎明清時段各領域具原創性研究的論文前來投稿。與會學者交通費請自理,大會將提供與會學者(臺灣新竹以北的學者除外)3天住宿及早餐,會議期間供應午餐,大會並2015年12月10日設有晚宴。

投稿需知
我們接受有主題之一組論文 (panel) 的投稿,亦接受個別論文投稿。所有投稿的論文必須是尚未出版,且具原創性的研究。投稿時間從即日起至2015年4月30日止。繳送內容包括:會議主題及摘要(500字內),每篇論文題目及摘要(250字內)。每組 (panel) 參與學者以不超過五位(包括主持人、論文發表人、評論人)為原則,所發表論文最多四篇。個別論文報名者請提供姓名、職銜與聯絡方式及其論文題目和摘要(250字內)。可接受英文、日文或韓文投稿,但繳交時請附中文摘要,同時需以中文或英文發表。本會將針對論文與主題進行評審,並於2015年6月5日公佈評審結果。入選的論文請於2015年11月15日之前上傳至大會指定的加密網頁。

報名方法
有意參加者,請於線上填寫報名表

重要日期
報名截止日期:2015.4.30
論文入選公告日期:2015.6.5
論文繳交截止日:2015.11.15

會議聯絡人:邱鈺珺
Email: mingching@gate.sinica.edu.tw
電話:02-2652-3191
地址:臺北市115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中央研究院 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大樓615室

系統號:

C-005224

中國翻譯史進程中的譯者:第一屆中國翻譯史國際研討會

標題:

中國翻譯史進程中的譯者:第一屆中國翻譯史國際研討會

時間:

2015年12月17日至19日(週四至週六)

地點: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沙田崇基路信和樓)

主辦單位:

香港中文大學

聯絡人:

張夢媛,E-mail: translationhistory@cuhk.edu.hk

內容簡介:

「中國翻譯史國際研討會」系列旨在透過對譯事活動的具體個案研究,為翻譯史這門跨領域的新學科提供全新的研究模式、方法及視角,在世界文明和人類思想的大框架下探索中國翻譯史。此系列研討會每兩年舉辦一次,探討不同中心主題,誠邀世界各地學者前來參加。

第一屆中國翻譯史國際研討會以「中國翻譯史進程中的譯者」為主題,探索譯者角色對中國翻譯史發展軌跡的影響。本會歡迎學者自組小組或以個人名義,就「譯者」或以下相關課題提交論文摘要:
►譯者與民族語言及文學發展

►譯者與知識採納和挪用

►譯者與中外文化交流

►譯者與宗教傳播及其本土化過程

►譯者與國際衝突和協商

重要日期:
1.摘要提交截止日期:2015年6月30日
2.會議論文接受通告:2015年7月31日
3.會議日期:2015年12月17–19日

系統號:

C-005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