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輯刊:第一輯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輯刊:第一輯

標題:

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輯刊:第一輯

時間:

2014年9月

出版單位:

臺北:秀威資訊公司

內容簡介:

中國經學詮釋學研究
中國「經學詮釋學」:「怪獸」抑或「事實」?——中西方詮釋學的匯通性研究/姜哲
時間張力結構與《春秋》經史二重性——以西漢時期之《春秋》詮釋為例/郭西安
經學玄學化與魏晉儒士對經學本體的構建——以哲學詮釋學的視野/李麗琴
以「理」求義:北宋經學變古時期的詮釋學思想論析/梁丹丹
《論語義疏》中「援道入儒」的顛覆性解讀與其「經世致用」的生存論向度/周海天

後殖民批評研究
人權話語政治中的主體性建構——論斯皮瓦克的人權思考/陳慶
帝國主義的懷舊與中美跨國書寫/朱驊
文學改寫歷史:早期美華文學研究的跨國議程/蓋建平

形象學研究
《西洋雜誌》的編撰學:晚清士大夫首次走向西洋的集體敘述/蕭國敏
在意識形態與烏托邦的兩極之間——高羅佩《大唐狄公案》的形象學解讀/王文娟

文學與藝術的跨學科研究
重讀《拉奧孔》:兼論中西比較語境中的「詩畫合一」/施錡
從小說到電影——《一個中國人在中國的遭遇》裡的中國形象變遷研究/陸辰葉

世界文學研究
《尋找丟失的時間》中的敘事形式與存在形式/郭曉蕾
「乾草之味」與「芳草之香」:朱天文、村上春樹小說的嗅覺書寫與迷宮敘事/史言

系統號:

P-003987

《人社東華》電子季刊第3期

標題:

《人社東華》電子季刊第3期

時間:

2014年9月

出版單位:

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報導者:

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內容簡介:

《人社東華》電子季刊由國立東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所創辦,一年共出刊四期。本刊為提供人文學科與社會學科對話的平臺與交流園地,希望以人文學者的視野和社會科學的訓練,關注時代文化和社會發展的脈絡,舉凡文學、藝術、政治、社會和經濟等議題,均是本刊關懷的焦點。歡迎海內外讀者,針對以上主題投稿,文長以三千字至六千字為宜,如無版權問題,歡迎提供圖片,惟不接受紙本投稿。來稿請寄本刊編輯委員會電子信箱,電郵:journal@mail.ndhu.edu.tw

【人物訪談/側寫】
藍調的史家:向霍布斯邦致敬(周樑楷)

【藝文空間】
重讀波赫士〈歧路花園〉的跨文化書寫:追索一名華裔知識份子涉入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諜影(曾珍珍)
《是誰把部落切成兩半?》:第一屆楊牧文學獎文學創作組得獎作品精選(黃岡)

【文化沙龍】
末代sapalengaw的話──馬太安大頭目Unak Tafong1958年錄音重現(黃宣衛)
非物質文化遺產縱橫談(葉濤)
臺灣的漢學軟實力(廖箴)
尋找飲食記憶中的辦桌文化(張景煜)

【全球視野】
一次大戰百年祭──兼談西線戰場的華工(吳翎君)
草原邊境的國度──現代烏克蘭的國家建構及其憲政困局(石忠山)
臺港共同引領現代主義文學的1950-1960年代(須文蔚)
觀塘市中心的生與死:一個香港老舊工業衛星鎮的社會記憶衰亡與地產利益再生(藍逸之)

【在地實踐】
花蓮羅山有機稻米─田野調查‧記事(王鴻濬)
秀姑巒溪玉里稻作田野紀實(蘇羿如)

【關鍵詞】
以修復式正義觀點談正義(謝若蘭)

【書評書介】
「不要帶我走」:讀《魔神仔的人類學想像》(林潤華)
讀《世界中心的貧民窟:香港重慶大厦》思考香港的「重慶」脈絡(羅永清)

【東華風景】
故我在(黎紫書)

系統號:

P-004107

漢學研究通訊第33卷第3期

漢學研究通訊第33卷第3期

標題:

漢學研究通訊第33卷第3期

時間:

2014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漢學研究中心

內容簡介:

【研究綜述】
迴旋東亞的政體、問學、「華夷」觀新思:17世紀以來的舜水學(呂玉新)

湖南方志研究回顧與展望(劉猛)

20世紀上半葉的日本中國俗文學研究譯介考察(張真)

【漢學人物】
俄羅斯漢學家瓦西里耶夫院士的生涯及其著作(葉可佳)

【新書評介】
Isaac Yue and Siufu Tang, eds., Scribes of Gastronomy: Representations of Food and Drink in Imperial Chinese Literature

Irina Popova, ed., Тангуты в Центральной Азии: сборник статей в честь 80-летия проф. Е.И.Кычанова

岡本隆司、吉澤誠一郎編,近代中国研究入門

【會議報導】
國內外學術會議

【學界消息】
漢學研究中心消息

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2015年訪問學人獲選名單

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消息

臺灣漢學學位論文彙目──102學年度

研究機構及學校動態

==========================================================================
※有意訂購本中心出版品者,請逕洽以下代理展售處。

※政府出版品展售處:
國家書店松江門市
地址:臺北市松江路209號1樓
Tel: 02-2518-0207
國家網路書店:http://www.govbooks.co.tw

五南文化廣場
地址:臺中市中山路6號
Tel: 04-2226-0330#20、21

※定價:
漢學研究通訊(季刊),每期定價NT$150元。

漢學研究(季刊),每期定價NT$200元。

※本中心出版期刊亦會在出刊1個月後將電子全文置於「漢學中心出版品全文資料庫」(http://ccs.ncl.edu.tw/g0107/expertdb7.aspx),歡迎前往瀏覽。

系統號:

P-004164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59期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59期

標題: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59期

時間:

2014年7月

出版單位: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

報導者: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論文】
《儀禮‧士冠禮》冠者取脯適東壁見母解(許子濱)

「邦風」問題再探:從上博簡《孔子詩論》看〈風〉詩的早期形態(王剛)

郭店竹簡〈六德〉、〈五行〉關於仁義之際的一組詞彙(黃冠雲)

西漢河西田官的組織與行政:以居延、肩水地區的田官為中心(唐俊峰)

On Shiji 22, Table Ten: A Year-by-Year Table of Generals, Chancellors, and Prominent Officials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Han Dynasty (Shu-hui Wu)

「韓門弟子」考論(錢得運)

清初宜興派的八股文批評:以豐義儲氏為討論中心(陳水雲)

1814年「阿耀事件」:近代中英交往中的通事(王宏志)

【戰國簡帛書評專輯】
The Embodied Text: Establishing Textual Identity in Early Chinese Manuscripts. By Matthias L. Richter (Edward L. Shaughnessy)

Philosophy on Bamboo: Text and the Production of Meaning in Early China. By Dirk Meyer (Shirley Chan)

The Bamboo Texts of Guodian: A Study & Complete Translation. By Scott Cook (Marco Caboara)

【書評】
The Qing Opening to the Ocean: Chinese Maritime Policies, 1684–1757. By Gang Zhao (Donatella Guida)

Mapping Modernity in Shanghai: Space, Gender, and Visual Culture in the Sojourners’ City, 1853–98. By Samuel Y. Liang (Barbara Mittler)

On the School of Names in Ancient China. By Bernard S. Solomon (Yiu-ming Fung)

Ascendant Peace in the Four Seas: Drama and the Qing Imperial Court. By Ye Xiaoqing (Andrea S. Goldman)

Home and the World: Editing the “Glorious Ming” in Woodblock-Printed Books of the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ies. By Yuming He (Martin Heijdra)

Exemplary Figures / Fayan. By Yang Xiong. Translated and introduced by Michael Nylan (Rudolf G. Wagner)

Screen of Kings: Royal Art and Power in Ming China. By Craig Clunas (Kathleen M. Ryor)

The Everlasting Empire: The Political Culture of Ancient China and Its Imperial Legacy. By Yuri Pines (Michael Loewe)

A Continuous Revolution: Making Sense of Cultural Revolution Culture. By Barbara Mittler (Paul Clark)

何成邦:《陸機詩歌的語言風格研究》(吳愫珍)

系統號:

P-004071

臺大中文學報第45期

標題:

臺大中文學報第45期

時間:

2014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內容簡介:

從商周人牲人殉論「始作俑者」的義涵(李宗焜)

六朝形神生滅論爭中的玄思綜論(紀志昌)

從「自足於內」到「氣通內外」:阮德如與嵇康〈宅無吉凶攝生論〉等四篇試解(吳孟謙)

方以智與龍眠詩派的形成(謝明陽)

《天津圖書館藏紀曉嵐刪定〈四庫全書總目〉稿本》的編纂時間與文獻價值(夏長樸)

系統號:

P-004062

臺灣人類學刊第12卷第1期

標題:

臺灣人類學刊第12卷第1期

時間:

2014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內容簡介:

【研究論文】
戰國時期楚國的鹽業貿易離散(陳伯楨)

宗教經驗的形塑及其意識型態:以臺灣五旬節/靈恩運動為例(陳胤安)

「正義」美學:以所羅門群島Langalanga民族誌為例(郭佩宜)

【書評】
林勳男編:自然災害と復興支援(滿田彌生)

系統號:

P-004063

成大中文學報第45期

標題:

成大中文學報第45期

時間:

2014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

內容簡介:

《春秋》曲筆書滅與《左傳》屬辭比事──以史傳經與《春秋》書法(張高評)

司馬遷修史志業中潛存的緊張性──正統與異端的兩面性及其消融(林聰舜)

從鶴的物性看白居易詩中的鶴(陳家煌)

邊緣到中心的流動──論朱敦儒詞中「身分認同」的自傳書寫(佘筠珺)

心學經世陸象山(劉芝慶)

依違於二元之間的中道和諧──張潮《幽夢影》創作模式下的精神內涵(黃雅莉)

《唐宋詩醇》與《唐詩別裁集》之「李杜並稱」比較(陳美朱)

論《紅樓夢》中人格形塑之後天成因觀──以「情痴情種」為中心(歐麗娟)

「歌仔」的飲食主題與修辭(楊玉君)

在路上:趙滋蕃《半下流社會》與電影改編的取徑之道(蘇偉貞)

系統號:

P-004081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11卷第1期

標題: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11卷第1期

時間:

2014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

內容簡介:

【專題論文】
東アジアの近代的知形における東西融合の類型再考(李光來)

東アジアにおける新文化の形成と傳統(錢國紅)

アジア想像の思想史(緒形康)

儒家倫理哲學的新舊基礎:伊藤仁齋、戴震、丁若鏞(艾文賀)

【研究論著】
十二至十三世紀東亞禪宗與儒教:試論道元關於三教一致說 批判的對象及其背景(何燕生)

自我實現的兩條路徑:「超人」與「真人」說(James D. Sellmann)

臺灣的色彩大師(Shelley Drake Hawks)

【書評】
評《近代中日詞彙交流研究:漢字新詞的創制、容受與共享》(金中燮)

評《政治化社會:臺灣一黨獨大遺緒之陰影》(Murray A. Rubinstein)

系統號:

P-004032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10卷第2期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10卷第2期

標題: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10卷第2期

時間:

2013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

內容簡介:

專題引言:悼念林端教授(Jack Barbalet)

【專題論文】
儒學研究在韋伯作品中之地位(Wolfgang SCHLUCHTER)

韋伯論傳統中國法律之再探:法律社會學中的多元脈絡性(林端、蔡博方)

帝制中國之商業制度與實踐:韋伯觀點和近期研究(David FAURE)

【研究論著】
朝鮮朝前期性理學者對王陽明思想的批判(林月惠)

中日傳統儒佛書交涉史概論(林鳴宇)

黎貴惇的朱子學及其仙佛思想(林惟杰)

從「聲訓」到「字義」:東亞儒學發展中的「仁說」典範(伍振勳)

儒家婚禮之重構與現今中國青年文化:援引經典以回應棘手問題的案例(田浩、田梅)

「兒童讀經」能成為二十一世紀可行之道德教育嗎?:一哲學視角之探究(王清思)

【研究討論】
文化之間:認同‧別異‧交流(伍曉明)

粟特人與晉唐時期陸上絲綢之路香藥貿易(畢波)

東亞研究方法論的再思考(山室信一等)

【書評】
丁為祥:《學術性格與思想譜系──朱子的哲學視野及其歷史影響的發生學考察》(劉盈成)

系統號:

P-004031

華人宗教研究第3期

華人宗教研究第3期

標題:

華人宗教研究第3期

時間:

2014年5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

內容簡介:

宋代考召法的基本構成(松本浩一)

地方的雷法與《道法會元》:以《洞玄玉樞雷霆大法》為中心(酒井規史)

溫瓊神話與道教道統——從劉玉到黃公瑾的「地祇法」(高振宏)

道藏本《洞玄靈寶玉京山步虛經》的成書過程(王皓月)

淡水的法教、道法關係及年例祭天儀式——以忠義宮、保安廟及福德廟府為核心的探討(蕭進銘)

國內一貫道學位論文的綜合回顧(劉怡君)

《釋氏修煉正經》校注(並校讀札記)(曹凌)

系統號:

P-004147

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8期

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8期

標題:

臺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8期

時間:

2014年4月

出版單位:

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

內容簡介:

【專題論文:區域文學與臺灣文學史】
建構與新變/敞開與遮蔽--臺灣區域文學史的意義與省思(許俊雅)

理想化的完美山水--臺灣古典詩中的基隆八景(1895-1945)(李嘉瑜)

地景、歷史與敘事:竹塹文學的地方詮釋及其文化情境(陳惠齡)

花蓮文學的邊界--論花蓮文學的定義與花蓮文學史撰述的困境(黃憲作)

【一般論文】
故國之內‧國境之外--日治前期《臺灣日日新報》上傳統文人的西渡經驗初探(曾巧雲)

冷戰時期臺港文藝思潮的形構與傳播--以郭松棻〈談談臺灣的文學〉為線索(簡義明)

位移的南方、想像的鄉愁--張系國七○年代小說中的故土想像(劉秀美)

統治者那無中生有的鄉愁--現代性、文化霸權與臺灣文學中的中國民族主義(林運鴻)

政府公部門的翻譯贊助與臺灣文學的外譯--以《臺灣文學外譯書目提要(1990-2011)》為例(廖詩文)

系統號:

P-004033

民族學界第33期

標題:

民族學界第33期

時間:

2014年4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內容簡介:

壯文新詞術語問題芻議(李錦芳、李旭練)

廣西「社區大眾性醫療實踐」以及其承傳模式探微(杜立平)

漢語古無舌上音規律在壯語中的表現(蒙元耀)

過海:中國廣西靖西壯族末婆(mehmoed)的儀式吟唱與宇宙觀(高雅寧)

可視化のためのツール、ユニット、エージェント──戦前の原住民社会に対する統治とその影響について(松岡格)

面具文化圈的特色與研究論述:以雲南及其鄰近地區為例(張雅粱)

臺灣喪禮告別式的研究史(黃芝勤)

1914年「南蕃事件」的研究回顧:環繞在殖民政府與排灣族衝突事件相關論述之評析(葉神保)

系統號:

P-003994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28期

標題: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28期

時間:

2014年4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

內容簡介:

《爾雅‧釋親》與甲金文所見殷商親屬稱謂制之比較研究(趙林)

讀《儀禮》二則(陳緒波)

汲古閣本陸游《南唐書》訛誤舉隅(簡彥姈)

《樂緯》音樂氣論思想初探(楊婉羚)

陳淳《北溪字義》的理氣論(陳正宜)

魏晉南北朝「壺中人」故事演化情況之探究(曾敬宗)

鐵漢柔情淚——孫悟空淚滴《西遊記》研究(楊玉如)

陰陽同體與窺淫癖——成英姝《男妲》之研究(林慧羚)

洪頤煊及其《讀書叢錄》探析(陳惠美)

系統號:

P-004080

嘉義研究第9期

嘉義研究第9期

標題:

嘉義研究第9期

時間:

2014年3月

出版單位:

嘉義:國立嘉義大學臺灣文化研究中心

內容簡介:

二十年來雲嘉區域史研究之回顧與展望(李明仁、李孟勳、蔡長廷)

從本土小說到豫劇──論豫劇〈美人尖〉的突破與侷限(汪天成)

《燕子》的現代性超越與病徵:群中獨舞(蔡秀枝)

頂港仔墘的聚落變遷與風水傳說(黃健庭)

從旌義亭到義民廟──清代笨港「義民崇祀」與地方社會(鄭螢憶)

日治時期嘉義機場的建設與運作(謝濟全)

嘉義縣朴子市區域型文化資產保存計畫推動的理想與現實(蘇明修)

系統號:

P-004077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31期

標題: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31期

時間:

2014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

內容簡介:

柯靈烏與存有學論證(史偉民)

從西田哲學來看前期海德格「實存論的獨我論」(黃文宏)

《莊子》的人性論:批判、分析與解釋(蕭振聲)

起源與重複:德勒茲哲學的差異問題性(楊凱麟)

「淡」與審美轉化:由現象學看山水畫(宋灝)

系統號:

P-004116

戲劇學刊第18期

戲劇學刊第18期

標題:

戲劇學刊第18期

時間:

2013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院

內容簡介:

身體、文化、跨世紀:臺灣劇場專輯

【專輯論文】
試探七O至九O年代臺灣現代劇場的身體技術做為一種實踐(葉根泉)

臺灣劇場跨世紀的懷舊想像(劉育寧)

《奧瑞斯提亞》的考古重建與汲古新繹——論三齣臺灣當代改編(蕭惠璞)

跨媒體性‧浮動的能指:1970年代電視布袋戲角色主題歌(陳龍廷)

【一般論文】
21世紀以來曹禺劇作的人文詮釋與舞臺呈現(宋寶珍)

柬埔寨宮廷舞蹈/舞劇傳統的轉淚點——從神聖道世俗,從共通到獨特(林偉瑜)

【劇本】
新編崑劇:蔡文姬(曾永義)

【工作坊記錄】
尋找穿越文本森林的精確路線:巴維斯「排演華語新創劇本之理論與實踐」工作坊記要與省思(楊莉莉)

系統號:

P-004111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2014年第3期(總169期)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2014年第3期(總169期)

標題: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2014年第3期(總169期)

時間:

2014年5月

出版單位: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古籍整理研究所

內容簡介:

【文獻研究】
定章立制:清代《永定河志》中奏議和碑文之功用(李雪梅)

鐘文烝所藏《儀禮》及其批校題跋(初麗、寧勇)

明祁光宗《關中陵墓誌》考述(李廣龍)

徐元傑《楳埜集》卷九誤錄李曾伯《可齋雜稿》書信(廖寅、趙晨)

【版本研究】
《叢書集成初編》所據《子華子》底本辨正(寧登國)

《支遁集》版本敘錄(王京州)

張九成《橫浦集》宋本刊刻考(楊新勛)

清孤本眉戶集錦《羽衣新譜》的版本、內容及文獻價值(崔金明)

【古籍輯佚】
《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雜歌謠辭》補輯(王林飛)

《全宋詩》補遺36則(徐波)

《全宋詩》輯補64首(張艮)

張裕釗佚文考略(徐世中)

【人物研究】
劉向生平辨正兩題(趙章超)

陸瑜生卒年考辨(周鵬)

唐人元德秀仕履考——兼及《資治通鑑》系年和蕭穎士生平問題(黃大宏、張曉芝)

康有為先秦諸子考辨之考辨(魏義霞)

《大儒粹語》作者顧棟南非顧棟高考(馮方)

【語言文字】
借鑑——《聊齋誌異》用語研究(趙伯陶)

「阿魏」多源考釋與佛教戒食(閆豔)

「白衣」溯源(王鳳、張世超)

【研究綜述】
近百年來《史記》寫本研究述略(張宗品)

《埤雅》研究綜述(陳波先)

【新書評價】
王彥坤《歷代避諱字匯典》及其避諱學述評(趙德鴻)

系統號:

P-004058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2014年第2期(總168期)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2014年第2期(總168期)

標題: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2014年第2期(總168期)

時間:

2014年3月

出版單位: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古籍整理研究所

內容簡介:

《續修四庫全書提要》總序及樣稿(傅璇琮)

【文獻研究】
商周四爻筮數(或符號)易卦考釋(張金平、楊效雷)

司馬彪《戰略》與《兵記》關係管窺——以著錄和引用為中心(來森華)

顏師古《漢書注》引《說文解字》考論(王秀麗)

小議古書成書的某些現象——擬《說苑》、《孔子家語》互見內容中關於孔子記載的差異為中心(俞達、謝科峰)

【出土文獻】
《孔家坡漢簡·日書》釋讀訂補(張顯成、楊豔輝)

清華簡《保訓》新釋新解(馬文增)

清華簡《說命》相關問題初探(蔡麗利、譚生力)

論包山楚簡「司命」與《九歌》「二司命」的聯繫(史培爭、李立)

西周涉法銘文中的罪名考釋(王晶)

唐代墓誌典故誤釋舉正(姜同絢、毛遠明)

【古文辯證】
《天問》新箋三則(徐廣方)

古文獻新證三則(俞紹宏)

成公綏《正旦大會行禮歌》辨正二題(張梅)

【人物研究】
尤袤生卒新考(朱光立)

明清時期楊慎接受述評——以詩詞為中心(白建忠、沈文凡)

和瑛著述考(嚴寅春)

張彥遠與《歷代名畫記》研究(薛成城)

【博士論壇】
《莊子》文本的「意思類型」(趙德鴻)

《兩漢紀》與兩漢題材歷史演義的創作(關慶濤)

《韶》樂形制考(金耀民)

籍田禮中的農業神祇及祭祀樂歌考論(原昊、程玉華)

【世紀學人】
略論劉咸忻對四部分類體系的改造(周燕)

【學術綜述】
唐代農事詩研究綜述(王雪)

【新書評介】
古史年代學研究的新作——誰富祥教授《〈竹書紀年〉與夏商周年代研究》(曹書傑)

《國語》研究的新收穫——讀《史之思——〈國語〉的思想視界》(謝乃和)

系統號:

P-004057

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一套2冊)

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一套2冊)

標題:

總力戰與臺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一套2冊)

時間:

2014年9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作者:

近藤正己 著,林詩庭 翻譯

內容簡介:

【上冊】
中文版序/近藤正己
序論
一、課題的設定與方法
二、關於史料

第一部 戰時的殖民地統治結構

第一章 軍事勢力釀成的戰時體制
第一節 臺灣軍部勢力的抬頭
第二節 臺灣軍的總力戰準備
第三節 殖民地的兵役問題
第四節 轉變為外征軍的臺灣軍與兵役賦課

第二章 臺灣總督府的「南進」
第一節 「大正南進期」與臺灣籍民
第二節 復活的「南進」構想
第三節 「南支」政策的形成
第四節 「南洋」政策的形成
第五節 戰爭下總督府的「南進」

第三章 人心的動員
第一節 地方制度修正的意圖
第二節 異民族教化的方針與方法
第三節 「皇民化」政策的形成
第四節 洶湧的同化浪潮與臺灣人
第五節 地方接納「皇民化」政策的機制
第六節 臺灣人對「皇民化」政策的應對
第七節 走向地緣、血緣關係的解體

第四章 對原住民的「皇民化」政策
第一節 霧社事件後的「理蕃」方針
第二節 土地圈地和居留地的「集體移住」
第三節 從武力至教化
第四節 總力戰下的「理蕃」政策
第五節 原住民的改姓名
第六節 改姓名與兵士

第五章 人力和人命的動員
第一節 中日戰爭下的軍夫動員與規避徵用
第二節 戰爭動員體制的確立
第三節 漢民族的動員
第四節 原住民的動員

第六章 殖民地主義的終結
第一節 內外地行政的一元化
第二節 小磯內閣的「待遇改善」政策
第三節 臺灣總督府的「待遇改善」
第四節 日本殖民地主義的同化結構

【下冊】
第二部 臺灣光復運動的展開

第七章 從參加抗日戰爭到設立解放軍隊
第一節 臺灣義勇隊的成立
第二節 臺灣義勇隊隊員的尋求
第三節 臺灣義勇隊在抗日戰爭中的戰鬥
第四節 建立臺灣解放軍隊的目標

第八章 中國國民黨臺灣黨部的設置
第一節 「敵後革命運動」的構想
第二節 臺灣黨部籌備處的設立與翁俊明
第三節 黨部洩密事件
第四節 翁俊明遇害事件
第五節 黨部的公開與排除臺灣出身者

第九章 臺灣統一戰線的組成到本土復歸運動
第一節 邁向統一戰線的組成
第二節 與中國的合作
第三節 臺灣光復運動的展開
第四節 臺灣光復的願景
第五節 開羅宣言後的臺灣革命同盟會

第十章 中國的臺灣「光復」
第一節 中國內的臺灣問題
第二節 臺灣光復運動對中國的影響
第三節 臺灣光復計畫和接收準備

結論

系統號:

P-004117

萬里江山頻入夢──兩岸張大千辭世三十週年紀念展

萬里江山頻入夢──兩岸張大千辭世三十週年紀念展

標題:

萬里江山頻入夢──兩岸張大千辭世三十週年紀念展

時間:

2014年9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作者:

周妙齡、高以璇 執編

內容簡介:

國立歷史博物館與吉林省博物院、四川博物院是兩岸收藏中國近現代藝壇大師張大千先生藝術作品的重鎮,藏品豐富且各具特色。吉林省博物院所藏多為張大千於1949年以前之作,反映出其畫學經歷和文人畫風嬗變過程。四川博物院所藏,除了其早期作品外,更有百餘件張大千於敦煌臨摹石窟壁畫之作,這些作品提供了追索其精麗巨構與重彩畫風轉變的重要軌跡。位於臺北的國立歷史博物館,則與晚年的張大千互動良好,不僅於海內外為其舉辦多次相關展覽,也收藏了張大千作品百餘件,其中多為旅歐時期所作,展現了其由成熟的寫意風格演變至潑墨潑彩的歷程。2013年適逢張大千辭世三十週年,兩岸合作策辦「萬里江山頻入夢—兩岸張大千辭世三十週年紀念展」,匯集了此三館所藏的張大千繪畫精品105組件,不僅為兩岸觀眾呈現了張大千早中晚期不同階段的繪畫風貌,也藉此凸顯了兩岸博物館張大千藝術收藏的各異特色。

系統號:

P-004138

明清小說敘事研究

明清小說敘事研究

標題:

明清小說敘事研究

時間:

2014年9月

出版單位: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作者:

徐志平 著

內容簡介:

本書一方面以傳統的文獻考證、文本解讀為基本方法,另一方面嘗試運用文學理論──主要是敘事理論,針對明清話本以及《三國演義》、《水滸傳》、《金瓶梅》等長篇名著,分就「敘事者研究」、「敘事模式分析」、「敘事理論及互文性研究」三個方面進行研究。內容包括:對於故事內外敘事效果的探討、對於敘事者干預的深掘、對於不同時期敘事模式的分析、對於敘事理論運用的示範,以及對於互文性敘事的探究等。敘事包含了人類思考、感覺以及想像事物的方式,敘事分析的目的,在於從一篇篇的作品分析中,考察其敘事效果,發現其共同的敘事模式,從而得以認識人們在某一時期的生活樣態和思想觀念。

系統號:

P-004146

中國文學的真實觀念

中國文學的真實觀念

標題:

中國文學的真實觀念

時間:

2014年9月

出版單位:

臺北:秀威資訊公司

作者:

姜威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人倫之真與經驗之真的最初表述──先秦誠論
第一節 先秦儒家誠論
第二節 先秦道家誠論
第三節 誠論之在墨韓詩騷

第二章 經驗之真與儒家之道(一)──兩漢誠論
第一節 西漢前期誠論
第二節 西漢後期誠論
第三節 東漢誠論

第三章 經驗之真(一)──魏晉南北朝誠論
第一節 魏晉誠論
第二節 南北朝誠論

第四章 經驗之真與儒家之道(二)──隋唐宋金元誠論
第一節 隋唐誠論
第二節 宋金元誠論

第五章 經驗之真(二)──明清誠論
第一節 明代前期誠論
第二節 明代後期誠論:心學
第三節 明代後期誠論:情真
第四節 從明末清初到康熙年間的誠論
第五節 從乾嘉到同光年間的誠論

第六章 多歧互滲時代的「真」──清末民初的文學真實論
第一節 梁啟超:從工具與真理之真到審美與經驗之真
第二節 王國維:非工具化的經驗之真
第三節 中國固有的小說真實觀念及其在清民之際的嬗變

第七章 漢語、真理與經驗的轉折──文學革命期間的文學真實論
第一節 白話文學觀念背後的文學真實考慮
第二節 新文化運動中的真理之真與經驗之真

第八章 「政治之真-經驗之真」──革命與救亡背景下的文學真實論
第一節 革命文學論爭時期的「政治之真-經驗之真」
第二節 三十年代左翼與自由主義者的文學真實觀念
第三節 四十年代的文學真實觀念

結語及其他

系統號:

P-003968

學科互渉與文學研究方法論革命

學科互渉與文學研究方法論革命

標題:

學科互渉與文學研究方法論革命

時間:

2014年9月

出版單位:

臺北:秀威資訊公司

作者:

馮黎明 著

內容簡介:

導言  人文科學方法論與知識的學科化問題
一、本體論時代的方法論
二、認識論時代的方法論
三、人文科學與自然科學的方法論之爭
四、語言論轉向與方法論
五、二十世紀其他方法論思潮
六、知識學科化時代的文學研究方法論

第一章 文學研究的知識學屬性
一、作為反思性知識的文學研究
二、作為地方性知識的文學研究
三、作為前學科性知識的文學研究

第二章 文學研究的學科知識體制化進程
一、「英語」的體制化
二、癸卯學制:開啟中國的知識現代性工程
三、從中央大學到院系調整
四、文學主體性與審美解放

第三章 文學研究的知識學依據
一、文學研究的學科化:一項未完成的工程
二、美學與文學研究
三、語言學與文學研究
四、社會學與文學研究
五、心理學與文學研究
六、人類學與文學研究
七、文化研究:後學科時代的知識生產
八、文學研究:一場知識學的戰爭

第四章 文學研究中的學科知識互涉
一、學科自律與學科互涉
二、文學研究─現代知識戰爭
三、從前學科性到學科間性

第五章 現代性與文學研究的方法論困境
一、批判理論與實證理論
二、形式定義與語境定義
三、學科自主與學科互涉

第六章 本質主義與歷史主義的對立
一、文學研究的兩種理論路徑
二、先驗理性與經驗實證
三、知識的學科化與跨學科
四、理論範式的建構與轉型

第七章 文學史論:總體歷史與學科歷史
一、文學研究的史學化
二、文學研究與歷史理性
三、走出方法論困境

第八章 意義論:闡釋的學科化與學科間性
一、知識學科化與文學意義論
二、語言論轉向與文學意義論
三、意義闡釋與方法論

第九章 作者論:詩學天才與意義主體
一、傳記研究之「傳記」
二、傳記研究在中國
三、傳記研究的知識學合法性

第十章 形式論:能指主義與形式化方法
一、形式化:知識學的現代性工程
二、形式化思維與文學形式
三、形式研究的方法論困境
四、形式的擴張與形式化的式微

系統號:

P-003969

從利瑪竇到海德格:跨文化脈絡下的中西哲學互動

從利瑪竇到海德格:跨文化脈絡下的中西哲學互動

標題:

從利瑪竇到海德格:跨文化脈絡下的中西哲學互動

時間:

2014年9月

出版單位: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作者:

沈清松 著

內容簡介:

第一講 引言
一 從比較哲學轉向跨文化哲學
二 「中」與「西」
三 「西」概念的歷史形成與前現代的中、西互動
四 西方近代性的興起及其定性
五 利瑪竇來華開啟西學東漸的背景與釐清
六 從文化殖民到平等交流

第二講 中西互譯運動的開端:亞里斯多德著作的譯介與改寫
一 亞里斯多德:首位系統引進中國的西方大哲
二 耶穌會士選擇亞里斯多德的原因
三 明末中譯的亞里斯多德作品
四 近代中國哲學史不容忽視的大事
五 利瑪竇等人引進西學的貢獻與檢討

第三講 西學中譯選樣解析:從耶穌會士譯述亞里斯多德《靈魂論》到中國士人夏大常的《性說》
一 艾儒略的《性學觕述》
二 畢方濟的《靈言蠡勺》
三 中國士人夏大常的《性說》

第四講 中國經典西譯與西方近代哲學家的回應:理性主義者與啟蒙運動的初興
一 初期在華耶穌會士譯述中國典籍入歐
二 西方近代哲學對中國訊息的回應
三 理性主義者笛卡兒:入境隨俗與慷慨待人
四 馬勒布朗雪:孔子也在神內看見
五 基督徒哲學家和中國哲學家的對話
六 對於中國哲學的六點評述及其與朱熹哲學的比較和檢討
七 關於《和中國哲學家的對話》的小結
八 德國理性主義者萊布尼茲對中國的了解與嚮往
九 吳爾夫與西歐啟蒙運動的初興

第五講 清初中國士人的回應與初融中西的嘗試
一 清代漢、滿皆有融接中西的學者
二 形而上學的視野
三 人性論
四 實踐論
五 夏大常的中國宗教詮釋
六 靈肉二元與顏元、戴震的身體哲學之修正

第六講 批判中國哲學:黑格爾與馬克思
一 從讚頌到批判
二 近代哲學集大成者黑格爾眼中的中國哲學
三 馬克思:堅持道德原則的半野蠻人將興起中華共和國
四 結語

第七講 欲近還遠:馬丁‧ 布柏與馬丁‧海德格
一 馬丁‧ 布伯:莊子故事與道之教
二 海德格與老子
三 濁與清
四 光與暗
五 本真與他異(外地風光)
六 有與無
七 科技與藝術的鬥爭
八 道與路

第八講 結語

系統號:

P-003988

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

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

標題:

伊能嘉矩:臺灣歷史民族誌的展開

時間:

2014年9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作者:

陳偉智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遠野與臺灣:從鄉村到殖民地
一、從遠野到東京
二、從東京到臺灣
三、從臺灣回到遠野
四、位處帝國邊緣,以及再生

第二章重層的知識網絡:「臺灣人類學」的構想
一、殖民遭逢的再現:平野秋夫與伊能嘉矩
二、人類學家的登臺:田代安定、伊能嘉矩與鳥居龍藏
三、東京人類學會與臺灣人類學會
四、臺灣人類學會的「人類的理學研究」
五、臺灣原住民研究的展開
六、臺灣漢人的調查構想與展開

第三章族群分類知識的形成:殖民地人類學與《臺灣蕃人事情》
一、人群分類知識的建構
(一)生與熟
(二)平埔蕃的課題
(三)全島蕃人調查的登場
(四)修正與再現
二、族群分類知識的科學性宣稱
三、伊能人類學的延續

第四章歷史知識的建構:臺灣史研究的展開
一、渡南觀光:來臺初期的臺灣史筆記
二、臺灣在世界之中
三、地理歷史教科書編纂
四、臺灣全志的登場

第五章方法、田野、理論:伊能嘉矩的歷史文化理論
一、伊能的田野現場
(一)媒介:伊能的語言能力
(二)田野中的社會關係
二、殖民地人類學的田野、理論與權力
(一)分析方法與知識建構
(二)伊能的文化理論
(三)描述的與比較的民族誌
(四)從「人的人類」到「國的人類」
(五)公共歷史
(六)國族主義、進化主義與「異己」研究

第六章影響與再生:殖民閱讀與後殖民挪用
一、影響
二、正典化
三、挪用與再生
四、公共歷史中的伊能嘉矩

結論
一、殖民地歷史民族誌的展開
二、「我們要前進」:伊能再踏查

系統號:

P-004052

抒情與寫意

抒情與寫意

標題:

抒情與寫意

時間:

2014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家圖書館

作者:

俞小明 編著

內容簡介:

為了呈現國家圖書館豐富的戲曲文學古籍文獻典藏,特以「抒情與寫意」為主題,規劃系列活動,邀請中央研究院院士曾永義教授撰文導讀,並選館藏相關古籍文獻,主題分為:劇論回眸、總集攬萃、愛戀情緣、情義芬芳、演義流韻、以及仙佛情懷等六項主題。

系統號:

P-004133

越南華文現代詩的發展:兼談越華戰爭詩作(1960年~1975年)

越南華文現代詩的發展:兼談越華戰爭詩作(1960年~1975年)

標題:

越南華文現代詩的發展:兼談越華戰爭詩作(1960年~1975年)

時間:

2014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秀威資訊公司

作者:

方明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越南與華文文學
一、越南的中國文化淵源
二、近代華僑在越南的起始
三、越南華文文學的由來
四、越南華僑學習中文的環境
第三節:越南華僑子弟中文學習環境
一、社會環境
二、僑校環境
三、華文報社之發行與影響
四、小結

第二章 越南華文現代詩社
第一節:詩社文藝社簡介
存在詩社
風笛詩社
水手詩社
海韻文社
風車文藝
筆壘文刊
沙城文友會
其他詩文社
第二節:詩社文藝社的宗旨與特色
第三節:詩刊與文藝刊物之詩作剖析
一、風車創刊登載的現代詩作品
二、文藝文社登載的現代詩作品
《序幕》(第一輯)
《時代的琢磨》(第二輯)
《愛與希望》(第三輯)
詩作
三、筆壘文刊登載的現代詩作品
四、水之湄文刊(第一卷)登載的現代詩作品
五、小結
第四節:越華第一本詩輯與第一本現代詩刊的誕生歷史與影響
像巖谷詩頁
十二人詩輯
第五節:詩人拾遺
前輩詩人葉傳華教授
前輩詩人馬禾里
詩人徐達光
詩人凌至江
詩人王貽高
詩人黃廣基
詩人心水
三棲作家謝振煜

第三章 臺灣與香港詩壇對越華詩壇的影響
第一節:臺灣現代詩壇對越華現代詩人之影響
一、臺灣的現代詩運動及其詩社之主張
藍星詩社
創世紀詩社
現代詩社
二、臺灣現代詩刊對越華詩人的影響與互動
創世紀詩刊與越華詩人的影響與互動
笠詩刊與越華詩人的影響與互動
龍族詩刊與越華詩人的影響與互動
藍星詩刊與越華詩人的影響與互動
秋水詩刊與越華詩人的影響與互動
三、臺灣三位詩人洛夫、吳望堯、瘂弦對越華詩壇的直接影響
第二節:香港詩刊對越華詩人的影響與互動
一、詩風月刊歷史
二、詩風月刊與越華詩人的影響與互動

第四章 越華傑出現代詩人
第一節:詩人生平及其作品摘錄
詩人銀髮生平及其作品
詩人徐卓英生平及其作品
詩人藥河生平及其作品
一、藥河遺作兩首(患病期間作品)
二、藥河一九六○年代詩作
詩人雪夫生平及其作品
詩人我門生平及其作品
第二節:詩作評析
一、語言的馳騁
二、戰爭鄉愁美學
三、虛無存在與困境的哀愁

第五章 反映時代悲劇的越華戰爭詩
戰爭詩評析
藥河戰爭詩
心水戰爭詩
銀髮戰爭詩
凌至江戰爭詩
夕夜戰爭詩
黎啟鏗戰爭詩
李志成戰爭詩
古弦戰爭詩
我門戰爭詩
鄭華海戰爭詩
陳慶全戰爭詩
亞夫戰爭詩
方明戰爭詩

系統號:

P-003970

讀史懷人存稿

讀史懷人存稿

標題:

讀史懷人存稿

時間:

2014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作者:

李學銘 著

內容簡介:

甲輯 讀史雜著
從漢字看中國古代社會生活
宋至道三年避真宗諱考
論王國維先生的屈子情懷
清宮診病制度與一個地方醫生應詔北行的短期生活
—薛寶田《北行日記》讀後

乙輯 陳援庵先生之學
陳援庵先生論貨利
陳援庵先生論語文教學
陳援庵先生的體例歸納
陳援庵先生「通史致用」析論
陳援庵先生與史書要刪
陳援庵先生藝文考略

丙輯 新亞與南來學人
中國書院教育精神與新亞

系統號:

P-003971

《莊子.天下篇》研究

《莊子.天下篇》研究

標題:

《莊子.天下篇》研究

時間:

2014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作者:

楊日出 著

內容簡介:

緒論
第一章 天下篇之地位
第一節 天下篇在莊子書中之地位
第二節 天下篇與莊子書之關係
第三節 天下篇在道家以及諸子中之地位

第二章 天下篇之作者暨其產生時代
第一節 作者問題之討論
第二節 作者及其時代之商榷

第三章 天下篇之分析與比較
第一節 天下篇立論所自及有關問題之分析
第二節 注家所見天下篇之分析
第三節 第三節天下篇與周末、秦漢間各家論列諸子之比較

第四章 天下篇對後世學術思想之影響
第一節 「內聖外王」觀念之形成
第二節 若干謬誤之澄清

結語

系統號:

P-003989

聖母瑪利亞在中國

聖母瑪利亞在中國

標題:

聖母瑪利亞在中國

時間:

2014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橄欖華宣出版公司

作者:

代國慶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瑪利亞神學形象的起源與構建
一、《依撒意亞升天記》和《所羅門頌歌》
二、《雅各第一福音》
三、《多默福音》與《偽瑪竇福音》
四、《瑪利亞升天記》
五、《金色傳奇》

第二章 多明我會的聖母崇拜及東方傳佈
一、聖母蔭庇精修之會
二、西班牙的聖母崇拜以及海外傳播
三、玫瑰聖母省的創建與多明我會士東方佈道
四、瑪利亞海外形象變異之途

第三章 瑪利亞的中國初容
一、唐代景教:瑪利亞的首次入華
二、蒙元也里可溫:揚州聖母
三、明清之際天主教:瑪利亞第三次入華

第四章 大航海時代的土堡與神明
一、嘉靖海患與甘棠立堡
二、西班牙多明我會閩東開教
三、甘棠堡對中西神明的容納與拒斥

第五章 從基督教民間化的視野來看
閩東女神崇拜
一、太姥與天冠
二、通天聖母:臨水夫人陳靖姑
三、天上聖母:天后媽祖
四、酬神劇:中西諸神之爭的舞臺

第六章 閩東天主教通俗信仰
以聖母瑪利亞崇拜為例
一、閩地宗教嬗變中的天主教
二、聖名「瑪利亞」與「瑪利亞世代」
三、瑪利亞童貞與守貞女

結語

系統號:

P-004009

對中國文化的鄉愁——日本著名學者看中國

對中國文化的鄉愁——日本著名學者看中國

標題:

對中國文化的鄉愁——日本著名學者看中國

時間:

2014年8月

出版單位:

香港:香港中和出版公司

作者:

青木正兒等 合著

內容簡介:

【青木正兒】
夜裡香
茴香
用匙吃飯考
白樂天的早酒詩
中華文人的生活

【石田幹之助】
長安盛夏小景
當壚的胡姬
驪山溫泉

【宮崎市定】
科舉和關節

家常飯好吃
中國的近現代繪畫

【倉石武四郎】
錢玄同和黎錦熙
燕京大學的落成儀式

【吉川幸次郎】
中國文學與杜甫
對中國文化的鄉愁
無神的文明和有神的文明
帕斯卡的蘆葦
艾兹拉.龐德
文明的三極
來薰閣琴書店—琉璃廠雜記
杜跡行

【湯川秀樹】
莊子
薊與馬
知魚樂

【小川環樹】
蘇東坡
中國的春與秋
中國的點心與茶
留學的追憶--魯迅的印象及其他
湯川秀樹的隨想

系統號:

P-004028

崑曲研究新集

崑曲研究新集

標題:

崑曲研究新集

時間:

2014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秀威資訊公司

作者:

吳新雷 著,洪惟助 編

內容簡介:

第一輯
關於崑劇研究的世紀回顧
孔尚任和《桃花扇》研究的世紀回顧--為《桃花扇》問世三百周年而作
近三十年來崑曲研究之概略回顧
六十年來江蘇崑曲研究的概略回顧

第二輯
論玉山雅集在崑山腔形成中的聲藝融合作用
明刻本《樂府紅珊》和《樂府名詞》中的魏良輔曲論
吳梅遺稿《霜崖曲話》的發現及探究
為繼承發揚吳梅曲學的優良傳統而努力──錢南揚先生在南京大學喜結碩果的教研之路

第三輯
論宋元南戲與明清傳奇的界說
南戲《琵琶記‧糟糠自厭》(〈吃糠〉)鑒賞
傳奇《牡丹亭‧遊園》鑒賞
《桃花扇》批語發微

第四輯
程硯秋先生的崑曲演唱和曲學成就
花落誰家──程硯秋「玉霜簃藏曲」的最終歸宿
《馬得崑曲畫集》題跋
為崑曲藝術插上發揚光大的翅膀──在國家崑曲藝術搶救、保護和扶持工程表彰大會上的講話

第五輯
青春版《牡丹亭》的獨特創意和傑出成就
赴美參加崑曲《牡丹亭》學術研討會的經歷
中國和美國:全球化時代崑曲的發展──採訪白先勇的對話錄
崑劇「青春版《牡丹亭》」訪美巡演的多重意義

第六輯
《牡丹亭》崑曲工尺譜全印本的探究
《牡丹亭》臺本〈道場〉和〈魂遊〉的探究
蘇南道家樂曲與崑曲的關係
《紫釵記》的傳譜形態及臺本工尺譜的新發現

第七輯
關於《長生殿》全本工尺譜的印行本
《審音鑒古錄》的道光刊本和咸豐刊本
關於崑曲《霓裳新詠譜》的兩種抄本
崑曲折子戲選集《霓裳文藝全譜》初探
崑山腔形成期的顧堅與顧瑛

系統號:

P-004029

書海驪珠: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珍藏專輯

書海驪珠: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珍藏專輯

標題:

書海驪珠: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珍藏專輯

時間:

2014年9月

出版單位: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作者:

鄒穎文 主編

報導者:

中文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深信讓書海珍籍廣為流傳,是守護圖書上善方法,故乘二零一三年大學五十周年校慶之際,舉辦展覽,輯錄《書海驪珠: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珍藏專輯》,與社會各界分享大學圖書館過去搜求、採購所得珍貴館藏,以期向公衆介紹典籍文獻、播揚學術文化。《專輯》收錄東西語文珍藏一百二十種,藏品年代跨越三千五百年,有商代甲骨、十三世紀及以後古籍善本、二十世紀現當代書刊、清朝以至近代名家書畫、手稿及信函。中文書籍涵蓋經史子集四部,有雕板墨色印刷、套印、活字以至現當代技術所印製書刊,部分為粵東、香港著述,較著者有元刻本《易本義附錄纂疏》,及現存朝鮮漢文《大藏經》最早版本《高麗藏》。西文古籍有十五世紀自手稿過渡至印刷本之搖籃本,即醫學權威塞爾蘇西所著《醫學論》,及其他拉丁文、法文、英文要籍,當中有古希臘、羅馬時期醫學、建築名著,並有清末西方傳教士與漢學家遊歷亞洲,包括中國及香港紀實之作。

系統號:

P-004070

異鄉情願:臺灣作家的香港書寫

異鄉情願:臺灣作家的香港書寫

標題:

異鄉情願:臺灣作家的香港書寫

時間:

2014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獨立作家

作者:

黃冠翔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第二節 為什麼香港?──研究香港與臺灣文學關係之重要性
一、香港與臺灣文學之關係
二、香港的特殊性
第三節 前人研究成果概況
一、臺灣的臺港文學研究概況
二、香港與中國大陸對臺灣作家的香港書寫之研究概況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一、研究範圍
二、研究方法
第五節 論文架構與章節安排

第二章 過客與難民──一九五○至六○年代臺灣作家的香港書寫
第一節 要坐下去嗎?──夏濟安〈香港 ─ 一九五○〉
第二節 避風港,也是深淵──邱永漢〈香港〉
第三節 人性與社會之控訴──趙滋蕃的《半下流社會》與《半上流社會》

第三章 一九七○至八○年代臺灣作家的香港書寫
第一節 中國結‧臺灣結‧香港結──余光中七○至八○年代的「香港」創作
一、余光中與他的「情人」
二、北望‧文革‧中國結
三、東顧‧觀音‧臺灣結
四、西看‧沙田‧香港結
五、余光中的中國結‧臺灣結‧香港結
第二節 追尋‧探親‧新移民──八○年代的香港社會景況
一、「香港熱」與九七預言
二、兩岸開放的時代見證──朱天文的〈世夢〉和〈帶我去吧,月光〉
三、香港浮世繪──施叔青筆下八○年代香港的上層社會與下層社會

第四章 香港九七回歸前臺灣作家的末日狂想
第一節 悲情與慾望──施叔青「香港三部曲」的歷史重構與香港末世空間
一、悲情城市──天災、疾病與殖民者
二、慾望城市──性與權力
第二節 回歸的陣痛與過渡
一、回歸前的陣痛──以易之臨《世紀末風情──香港文化寫真》為中心
二、回歸時刻的香港景況

第五章 九七後臺灣作家的香港建構
第一節 庶民文化與香港精神
第二節 香港味覺景觀與記憶認同──蔡珠兒的另類建構
一、香港味覺景觀
二、飲食與地方認同

第六章 結論
一、總體特徵與定位評價
二、相關研究之未來展望

系統號:

P-003972

廢墟上的狂歡:「文革文學」的敘述研究

廢墟上的狂歡:「文革文學」的敘述研究

標題:

廢墟上的狂歡:「文革文學」的敘述研究

時間:

2014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秀威資訊公司

作者:

黃擎 著

內容簡介:

導論  政治凹凸鏡下的「文革文學」
一、「文革文學」的發展脈流:彰顯文學史的「反規律性」研究價值
二、「文革文學」的研究現狀:告別反思的靜默與研究的蒼白
三、「文革文學」的敘述研究:時代政治規範極度迫近的敘述風貌

第一章 敘述話語與集體抒寫
第一節 中國製造:顯性與隱性集體創作方式的悄然合流
一、演繹輝煌歷程的集體抒寫
二、標彰主流話語的顯性集體創作
三、個性化稀薄的隱性集體創作
第二節 敘述視點:「我們」對「我」的全面置換
一、宏大敘述與全知視點
二、凸顯意識形態性的敘述立場
三、敘述眼光與敘述聲音的形異實同
第三節 集體語碼:敘述語言與人物語言的時代銘紋
一、迴響國家權力話語的時代強音
二、情感滲透與敘述干預
三、戰爭文化心理的深重烙印

第二章 敘述功能與理想人格
第一節 人物設置:成熟型與成長型理想形象的烘托映襯
一、「扁形人物」與「同向合成」
二、正面人物形象體系的建構
第二節 行進路徑:先行者與同行者理想化軌跡的形質同一
一、毛澤東思想的宣教:先進思想和正確路線的保障
二、歷史記憶的時代闡釋:痛說家史與戰鬥故事的激勵作用
第三節 理想人格:官方意識形態與民間審美憧憬的兩相契合
一、正面人物英雄化和英雄人物理想化的時代趨向
二、政治意圖與民間憬悟合力打造的理想人格

第三章 敘述情境與社會環境
第一節 意象構築:精心營造的革命氛圍
一、高度政治性提純的意象表現
二、映現話語權力等級秩序的意象設置
三、渲染基調昂揚明朗的積極情境
第二節 文本語境:簡約呈現的時代影像
一、與政治身份簡單對等的人物言行思想
二、時代氛圍畢現的文本場景
第三節 非此即彼:機械二元對立的「文革」思維
一、「文革文學」的社會學特徵解析
二、政治視角的恣意侵入
三、戰爭思維的不當延展

第四章 敘述策略與政治需要
第一節 塑造「輝煌」:「三突出」等依托衍化的敘述策略
一、至高無上的「文藝憲法」
二、政治典範與權欲跳板
第二節 建構「經典」:主流意識形態直接美學化的敘述模式
一、文化生產與政治權力聯姻的「樣板」
二、敘述模式與「形式的意識形態性」
第三節 圍剿「毒草」:敘述策略的「偏誤出軌」與時代印痕
一、遊弋於主流文藝規範邊緣的尷尬處境
二、帶著政治鐐銬的時代文藝之舞

結語  畸變與鏡鑑
一、內外交困的文藝生態窘況
二、多重語碼並存的複雜境狀

系統號:

P-003974

紅樓夢何夢:小說的自我敘事與治療

紅樓夢何夢:小說的自我敘事與治療

標題:

紅樓夢何夢:小說的自我敘事與治療

時間:

2014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里仁書局

作者:

林素玟 著

內容簡介:

本書題名《紅樓夢何夢》,一指《紅樓夢》乃作者歷經人世滄桑與心理創傷之後,所述說「人生如夢」的文學作品;二指作者所書寫的三十多個「到頭一『夢』」,其 思想內涵為儒釋道者何?三指世間男女情感與富貴繁華,終歸「紅塵如夢」;四指《紅樓》愛好者,從小說文本的敘事中,「紅樓猜夢」所得的人生哲理究竟為何?

作者簡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現任華梵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兼系主任。因受華梵創辦人曉雲法師「覺之教育」的感召,近年來從佛法及治療學角度研究《紅樓夢》,發表有關《紅樓夢》敘事治療與書寫治療等學術論文十多篇。

系統號:

P-003975

從文學到視聽:中國當代小說的影視改編與傳播

從文學到視聽:中國當代小說的影視改編與傳播

標題:

從文學到視聽:中國當代小說的影視改編與傳播

時間:

2014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新銳文創

作者:

王鳴劍 著

內容簡介:

緒論 文學與影視的互動
一、小說與影視關係的歷史沿革
(一)小說的電影改編「前史」
(二)當代小說電影改編的理論與實踐
(三)當代電視改編的進程
二、影視改編觀念的歷史演進
(一)外國電影改編觀念的歷史與實踐溯源
(二)中國電影改編觀念的變化與發展
三、小說的影視改編方法
四、小說與影視的聯姻

第一章 《芙蓉鎮》
一、劇情簡介
二、從小說到電影
(一)改編緣起:從「茅盾文學獎」到「一個時代的經典」
(二)主題:堅持走真實的現實主義道路
(三)人物:「講感情,把自己燒進去」
(四)情節:脫胎於小說,適當增刪
(五)敍事結構:尊重原著,創新不斷
三、「謝晉模式」的是與非

第二章 《紅高粱》《高粱酒》與《紅高粱》
一、劇情簡介
二、從小說到電影
(一)小說與電影的聯姻:相得益彰
(二)大刀闊斧地刪改:主題、情節、人物、場景和敍事方式
1、主題:單一明確
2、情節:主次調整
3、人物和場景:儘量簡化
4、敍事方式:化繁為簡
三、小說《紅高粱》、《高粱酒》改編為電影《紅高粱》的得失

第三章 《妻妾成群》與《大紅燈籠高高掛》
一、劇情簡介
二、從小說到電影
(一)改編原因:解讀歷史的視角引發共鳴
(二)主題:從自由多樣性到相對簡單和明確化
(三)情節:從繁到簡,集中展示
(四)敍事方式:視角和結構
1、敍事視角:從單個的主觀到全景的客觀
2、敍事結構:從顯隱結構並進到單線索展開
三、《妻妾成群》改編為《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得失

第四章 《霸王別姬》
一、劇情簡介
二、從小說到電影
(一)敍事方式:視角與結構
1、敍事視角:從全知全能到「影像+字幕」
2、敍事結構:從時間線到三個單元
(二)敍事策略:情節和主題
1、情節:圍繞主題改變和增刪
2、主題:從個人運命與歷史沉浮到對民族精神層次的思索與領悟
(三)文化、京韻:從香港西化文化到內地主體文化
三、《霸王別姬》改編的得失

第五章 《活著》
一、劇情簡介
二、從小說到電影
(一)敍事視角:從「雙重」第一人稱到福貴為焦點的視點鏡頭
(二)主題:從「忍受」到「擔當」
(三)情節:圍繞「造型」和主題改變來增刪
(四)人物:在時代的烙印裏一步步走來
三、《活著》改編的得失

第六章 《婦女生活》與《茉莉花開》
一、劇情簡介 
二、從小說到電影
(一)敍事方式:視角與結構
(二)敍事策略:情節與主題
(三)敍事風格:沉重與輕鬆
三、《婦女生活》改編為《茉莉花開》的得失

第七章 《尋找》與《雲水謠》
一、劇情簡介
二、從劇本到電影
(一)創作契機:從「真人真事」到「愛情傳奇」
(二)主題:從單一的愛情到雙重的愛情和愛國
(三)故事線索和敍事策略
三 、傑出的蒙太奇手法和全面採用 DI(數位中間片)技術
四、《尋找》改編為《雲水謠》的得失

第八章 《天鵝絨》到《太陽照常升起》
一、劇情簡介
二、從《天鵝絨》到《太陽照常升起》
(一)改編緣起
(二)主題:從自尊的喪失到情欲的毀滅
(三)情節:從寫實到幻化
(四)敍事:結構從完整到分段,方式從順敘到倒敍
1、敍事結構:從完整統一的封閉式結構到分段敍事的開放式結局
2、敍事方式:從順敘到倒敍
三、《天鵝絨》改編為《太陽照常升起》的得失

第九章 《亮劍》
一、劇情簡介
二、從小說到電視劇
(一)改編緣起
(二)合理取捨情節、大膽提煉主題
1、擷取小說中的代表性事件,來刻畫人物和表現主題
2、添加新的情節,完善主題和人物形象的塑造
3、更改人物經歷和人物之間的關係,使劇情更加驚險、曲折和動人
(三)敍事策略:從「敍事蒙太奇」到歷史真實與虛構相交織
(四)人物形象:從英雄的悲壯到軍人的陽剛
(五)「亮劍」精神,契合了時代精神
1、還原了歷史真實
2、拓展了軍事題材
三、《亮劍》改編的得失

第十章 《暗算》
一、劇情簡介
二、從小說到電視劇
(一)敍事方式
(二)敍事策略
(三)時空設置
三、《暗算》改編的得失

系統號:

P-003976

法句經今註今譯(一套2冊)

法句經今註今譯(一套2冊)

標題:

法句經今註今譯(一套2冊)

時間:

2014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作者:

屈大成 著

內容簡介:

《法句經》內容樸質親切,娓娓道出釋迦本懷,屬最古層的佛經之一,傳誦甚廣;今以巴利語本的現代譯本,風行於世。本經古有4種漢譯本,支謙本出於孫吳時代,部份偈頌見於巴梵等語本,可作跨語本的對勘對讀。本書為支謙本的白話譯寫,注出相對應的巴梵語字詞及其含意,並附導論、各語本偈頌對照表、譯語索引等,除望能協助理解經文外,還期有補於初傳漢譯佛典之研究。

系統號:

P-004148

跨界對話──漢學、比較文學與物質文化研究

跨界對話──漢學、比較文學與物質文化研究

標題:

跨界對話──漢學、比較文學與物質文化研究

時間:

2014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萬卷樓圖書公司

作者:

陳玨 主編

內容簡介:

本書所跨越的「漢學」、「比較文學」和「物質文化」三大領域,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漢學是當今國際學界的顯學,比較文學也是當今國際學界的顯學。橫看成嶺側成峰,漢學與比較文學,互相包容。往往在漢學界看來,比較文學是漢學的一部分,而在比較文學界看來,漢學卻又是比較文學的一部分。兩岸的漢學與比較文學,則長期以來,交錯分處在外文和中文學門中,風格傳統,互有異同。雙方雖多年來「雞犬之聲相聞」,往來不絕,卻鮮有結合「漢學」的專門性正面交流。臺灣的「物質文化」研究,在中文世界居於領先地位,在此進一步涉入「跨界」,與「漢學」和「比較文學」三足鼎立,眾聲喧嘩。 本書的主體部分,由去年四月在臺北召開的兩場會議所「催生」:一場是「漢學與比較文學‧ 比較文學與漢學」兩岸「七人談」會議,另一場則是「新漢學視野中的比較文學與物質文化」兩岸「跨界」學術交流會。這兩場會議,都是由科技部和國立清華大學的大型研究計畫合力推動的,邀請到十位兩岸相關領域的「一線」專家參與,內容涉及到「漢學」、「比較文學」和「物質文化」研究等三個大領域,產生一種名副其實的「跨界」對話。各位撰稿人都是「大手筆」,而這跨領域的十多篇文章編為一集後,竟自然構成了一個前後呼應的整體。 普林斯頓大學柯馬丁(Martin Kern) 講座教授、京都大學道坂昭廣教授以及香港城市大學張隆溪講座教授等國際知名學者強力推薦本書,評語使用英文、日文(中文大意,見編後記)和中文三種語言,列於封底,以饗讀者。

系統號:

P-003967

孔子人道思想的開展:結合傳世文獻與出土簡牘的比較分析

孔子人道思想的開展:結合傳世文獻與出土簡牘的比較分析

標題:

孔子人道思想的開展:結合傳世文獻與出土簡牘的比較分析

時間:

2014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文津出版社

作者:

朱心怡 著

內容簡介:

子曰:「仁者,人也。」又曰「道不遠人。人之為道而遠人不可以為道」說明孔子所謂「道」是「人道」其內涵就是「仁」。故孟子云:「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儒家成人之道,是由「己」開始,推己及人,乃至成為仁人的無間修養。本書《孔子人道思想的開展》,結合傳世文獻與出土簡牘,進行比較分析,討論戰國儒者在孔子人道思想的基礎上,如何進一步詮釋天、命、人的關係,向內心深入探究人性的本質;如何看待禮樂的興起與形成,向外建立禮樂教化的理論體系,以完整孔子所開創的內聖外王的成人之道。

系統號:

P-003990

與香港藝術對話:1960-1979

與香港藝術對話:1960-1979

標題:

與香港藝術對話:1960-1979

時間:

2014年6月

出版單位:

香港:香港三聯書店

作者:

黎明海、劉智鵬 合著

內容簡介:

本書以口述歷史形式集結整理香港藝術發展的歷程和面貌,將十五位活躍於二十世紀五十至七十年代香港藝術圈人士之簡歷及訪談輯錄成書,並著意保留問答形式,只解釋證據、檢查考證,在訪談者與受訪者有意識的互動中,填補文獻檔案記載,印證現存香港藝術史料的可靠性,讓當年在藝壇擔當不同崗位的受訪者各自表述見證舊事之餘,分享他們對香港藝術發展的獨到見解。

作者簡介
黎明海,英國利物浦大學教育學士,英國皇家藝術學院文學(繪畫)碩士及英國蘭卡斯特大學哲學博士。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副教授,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藝術館專家顧問,香港及海外多所大專院校藝術課程校外考試委員等。自1988年起黎氏曾於香港及海外獲邀舉辦17場個人繪畫展覽及參與超過50多個聯展。歷年出版個人畫冊14本;作品為香港及海外藝術館、畫廊及私人收藏。

劉智鵬,香港大學文學士、哲學碩士,美國華盛頓大學哲學博士,主修中國歷史。嶺南大學歷史系副教授、香港與華南歷史研究部主任,香港地方志基金會秘書長。曾任屯門區議員、屯門區議會副主席、古物諮詢委員會委員、博物館委員會委員,現任城市規劃委員會委員、活化歷史建築諮詢委員會委員、衛奕信勳爵文物信託理事會成員、歷史博物館諮詢委員會委員、市政事務上訴委員會委員、香港電臺節目顧問團成員、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博物館專家、鄉議局執行委員。

系統號:

P-004040

穿越五條港:府城文學路線踏查

穿越五條港:府城文學路線踏查

標題:

穿越五條港:府城文學路線踏查

時間:

2014年5月

出版單位:

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

作者:

覃子君 主編

內容簡介:

本書以臺南府城的五條港為範圍,從《全臺詩》1-30冊及《區域與城市:臺灣古典詩選注1》中蒐集相關的作品,再配合地景挑出淺顯易懂,又能具體呈現昔日五條港風貌的詩作。最後選錄出14首古典詩,選詩內容涵蓋五條港的歷史遺跡、商業經濟、姓氏宗族、生活實景四大面向,並由臺灣古典文學及歷史專家學者薛建蓉、陳曉怡、曾國棟、張麗芬撰文解析,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施懿琳教授審訂,國立臺灣文學館編印,是值得一讀的府城文學旅遊書。

系統號:

P-004034

藝術史中的漢晉與唐宋之變

藝術史中的漢晉與唐宋之變

標題:

藝術史中的漢晉與唐宋之變

時間:

2014年4月

出版單位:

臺北:石頭出版公司

作者:

顏娟英、石守謙 合編

內容簡介:

導論 從追求神仙到佛土世界──漢唐之際圖象的變遷(顏娟英)

導論 「繪畫」的覺醒──唐宋間圖象呈現方式的新發展(石守謙)

I.仙馬、天馬與車馬──漢鏡紋飾流變拾遺(曾藍瑩)

II.漢晉之間劾鬼術的嬗變和鬼神畫的源流(來國龍)

III.吐魯番吐峪溝石窟考古新發現──試論五世紀高昌佛教圖象(李裕群)

IV.由墓闕到浮圖──四川綿陽平楊府君闕研究(林聖智)

V.雲氣紋的進化與意義(肥田路美)

VI.七、八世紀觀音造像的繁衍(王靜芬)

VII.一字佛頂輪王與熾盛光佛──佛教星宿信仰圖象的唐宋之變(賴依縵)

VIII.復原唐代繪畫之研究──以屏風壁畫為焦點(板倉聖哲)

IX.唐代護法神式鎮墓俑試析(李星明)

X.墓主像與唐宋墓葬風氣之變──以五代十國時期的考古發現為中心(李清泉)

XI.八至十一世紀的花鳥畫之變(陳韻如)

XII.唐宋時期佛教版畫中所見的媒介轉化與子模設計(黃士珊)

系統號:

P-004039

早期印度佛教的知識論

早期印度佛教的知識論

標題:

早期印度佛教的知識論

時間:

2014年4月

出版單位: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作者:

吳汝鈞、陳森田 合著

內容簡介:

此書研究初期印度佛教的知識論。研究的方式以解讀有關文獻敘述及知識論問題的文字為主。另外也包含一篇綜論性質的論文。此中的有關文獻包括《雜阿含經》、《放光般若經》、《解深密經》、《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俱舍論》、《成實論》、《瑜伽師地論》、《辯中邊論》、《觀所緣緣論》和《成唯識論》。大體上,我們依文獻學方法與哲學分析方法的雙軌並重的方式來進行研究;嚴格地選錄可靠的文獻的文字以進行哲學的分析,向讀者提供一完整的早期印度佛教中所流行的知識哲學的面貌,而尤集中於前五識亦即是感識的認知機能方面。

對於佛教知識論的研究,在印度、日本及歐美各國都相當興旺,也獲致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在中、港、臺的中文學界,此書是首次的嘗試。我們希望藉此可以吸引到中文學界的注意,在注重佛教的實踐、解脫方法之餘,也多一些了解有關印度佛教的理論、概念,特別是對知識問題的看法。

系統號:

P-004042

荀子再探

荀子再探

標題:

荀子再探

時間:

2014年3月

出版單位: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作者:

何淑靜 著

內容簡介:

這不是一本以孟子的角度來論斷荀子的書,也不是從思想史的立場來看荀子的書;它乃經過西方哲學的嚴格訓練後,重新反省、思考荀學,扣緊《荀子》文本,就荀子的學思本身來深入了解、分析與論究荀子觀點的一本學術專書。一般對荀子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其「心性論」,鮮少詳論其「功夫論」;即使研究,也都單就其「虛壹靜」或單就「為學」來論其與時代背景之關係,甚少學者用心考察荀子「工夫論」或「為學」或「成聖之道」的詳細內容及其論點間的關係和所蘊函的問題。作者早期對荀子的研究也都集中在「心性論」上。但在完成〈論荀子對「性善說」的看法〉後,意識到其「心性論」與「修養論」間存在著一些問題,於是開始轉往其「工夫論」,尤其注意於荀學非常重要卻又常為學者所忽略的上述方面的問題。本書所收錄的就是這過程中所完成的五篇文章及一篇附錄。

系統號:

P-003991

共性與殊性:明清等韻的涵融與衍異

共性與殊性:明清等韻的涵融與衍異

標題:

共性與殊性:明清等韻的涵融與衍異

時間:

2014年3月

出版單位: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作者:

宋韻珊 著

內容簡介:

本書採取「主題式」論述方式,就明清等韻對宋元等韻在繼承的同質性與變革的異質性上進行開展與討論,並佐以明清語料相互印證。明代部份重點放在呼名和介音的探索上,除了綜合分析明代三部韻圖裡呼名訂定所採用之標準與條件外,也就明代呼名的實質內涵以及介音在音節結構中對聲母和韻母的影響著眼,試圖釐析明代呼名設立的條件與原因以及介音的歸屬問題。清代部份則以三部語料為例,探索韻圖與方音間的關係以及當時編纂韻書韻圖的內因外緣,說明編圖者的想法勢必影響成品之形塑,而學術思潮與政府政策對於韻書韻圖的編纂和出版,也具有影響力。

作者簡介
宋韻珊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曾任私立靜宜大學中文系、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專任助理教授及《聲韻論叢》主編,現任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專任助理教授。專攻明清等韻學,講授聲韻學、語言學概論、語言與文化、語音學等課程。著有專書《韻法直圖與韻法橫圖音系研究》、《剔弊增廣分韻五方元音音系研究》以及〈漢語方言中的〔uei〕韻母研究──以官話區為研究對象〉、〈揚雄《方言》裡的齊魯方言──從詞義角度觀察〉、〈明代韻書韻圖的編纂與出版傳播〉、〈韻圖與方言──論清代的河南與山東方言〉等多篇學術專論。

系統號:

P-004044

中国モダニズム文学の世界:一九二〇、三〇年代上海のリアリティ

中国モダニズム文学の世界:一九二〇、三〇年代上海のリアリティ

標題:

中国モダニズム文学の世界:一九二〇、三〇年代上海のリアリティ

時間:

2014年10月

出版單位:

東京:勉誠出版

作者:

城山拓也 著

內容簡介:

序章 中国モダニズム文学研究の可能性

第一章 張資平と憧れの近代―『資平小説集』と『資平自選集』

第二章 劉吶鴎の出版事業―第一線書店から水沫書店までの歩み

第三章 戴望舒と詩のイリュージョン―『私の記憶』から『望舒草』へ 

第四章 穆時英にみる小説の可能性―『南北極』、『公墓』、『プラチナの女体模型』を中心に

第五章 郭建英と文学のファッション化―一九三四年の『婦人画報』 

終章 中国モダニズム文学の変容―『小説』、『文芸画報』、『六芸』をめぐって

系統號:

P-004106

入唐僧恵蕚と東アジア(附恵蕚関連史料集)

入唐僧恵蕚と東アジア(附恵蕚関連史料集)

標題:

入唐僧恵蕚と東アジア(附恵蕚関連史料集)

時間:

2014年9月

出版單位:

東京:勉誠出版

作者:

田中史生 編

內容簡介:

最後の遣唐使帰国直後、太皇太后橘嘉智子の命により商船に乗り渡唐した日本僧、恵蕚。
彼は中国四大聖山の一つ「普陀山」を開基し、また、在唐新羅人や唐人との親交を深めながら、五臺山を度々訪れ、唐から初めて禅僧を招聘し、また、平安朝文学に大きな影響を与えた『白氏文集』の将来にも大きな役割を果たすなど、東アジア交流に大きな足跡を残した人物である。

本書では、日中に分散し全貌のつかみづらかった恵蕚に関する史料三十六種を集成、また、恵蕚と恵蕚を取り巻く唐・新羅の人々を追うことで多元的で広がりのある歴史世界を描き出す論考三本を収載。東アジアの政治史、仏教史、文化史、海域史などの諸分野に新たな研究素材と視点を提供する。

系統號:

P-004104

ジェノサイドと文化大革命:内モンゴルの民族問題

ジェノサイドと文化大革命:内モンゴルの民族問題

標題:

ジェノサイドと文化大革命:内モンゴルの民族問題

時間:

2014年9月

出版單位:

東京:勉誠出版

作者:

楊海英 編

內容簡介:

序章 隠されたジェノサイド
1 隠されつづけているモンゴル人ジェノサイド
2 モンゴル人ジェノサイドの原因
3 共産党中央委員会と同時進行した前門飯店会議
4 ジェノサイドの確証

第一章 ジェノサイドを煽動する共産党のヘイト・スピーチ
1 流氓政治
2 優秀な流氓の発声
3 北京からのジェノサイドの号砲
4 大量虐殺の目的を説く
5 中国人対モンゴル人の戦争
6 虐殺の急先鋒
7 情勢の変化と虐殺者の政治的臭覚
8 「民族の消滅」を実現させたヘイト・スピーチ

第二章 受難するモンゴル人の指導者ウラーンフー
1 モンゴル人指導者を粛清する戦略
2 ウラーンフーというモンゴル人政治家を研究する意義
3 中国共産党が描く「ウラーンフー同志」
4 中国周縁部に住むウラーンフー
5 中国共産党華北局前門飯店会議
6 「反大漢族主義運動」に対する清算

第三章 粛清される民族自決の内モンゴル人民革命党員たち
1 内モンゴル人民革命党粛清事件とその性質
2 仕掛けられた「モンゴル人同士の内紛」
3 中国政府が矮小化するウラーンフーと内モンゴル人民革命党
4 造反派領袖の経験
5 欧米が認識する内モンゴルの中国文化大革命
6 第一次資料が語る内モンゴル人民革命党粛清運動
7 大量虐殺に利用された民族自決の歴史
8 虐殺をはたらいた側からの報告
9 大量虐殺後の政府政策と矛先の転換
10 虐殺後の戦争動員
11 陰謀のための「名誉回復」と未解決の民族問題
12 モンゴル人ジェノサイドの性質

第四章 倒されていくエリートたち
1 生き残った人たちの回想
2 中国政府公文書が伝える大量虐殺の推進方法
3 被害者と加害者側の記録
4 公文書が語るあるモンゴル人将校の殺害
5 内モンゴル軍区の加害者たち
6 師団長以上の座談会

第五章 ジェノサイドのコミューン
1 中国政府の公的な資料が伝える大量虐殺と謀略的前後
2 大量虐殺の部分的停止と謀略的処理
3 自治区における政策の制定と伝達
4 四家堯人民公社の被害状況
5 四家堯人民公社におけるモンゴル人の粛清方法
6 被害を訴える陳情書と証明書
7 名誉にならない「名誉回復」
8 国際社会に訴えるべき人道に対する犯罪
9 自治区全体における被害状況の推算

終章 モンゴル人学生運動と「地方民族主義者」が語る中国文化大革命
1 大量虐殺の後史としての学生運動
2 近代史の曙は東から

系統號:

P-004105

近代中国の在外領事とアジア

近代中国の在外領事とアジア

標題:

近代中国の在外領事とアジア

時間:

2014年9月

出版單位:

名古屋:名古屋大学出版会

作者:

青山治世 著

內容簡介:

序章 領事制度と近代中国

第Ⅰ部 華人保護論の展開と在外領事拡大論議
第1章 在外領事像の模索——領事派遣開始前後の設置論
第2章 南洋華人調査の背景と西洋諸国との摩擦
第3章 南洋華人調査の実——華人保護と領事設置の予備調査
第4章 清朝政府の領事拡大論議——在外領事と華人保護の有益性をめぐって
第5章 駐英公使薛福成の領事設置活動とその挫折——総理衙門との論争を中心に

第Ⅱ部 中国の在外領事裁判と東アジア
第6章 双務的領事裁判権をめぐる日清交渉
第7章 清朝の在朝鮮領事裁判規定の成立と変容——〈宗属・片務〉関係から〈対等・双務〉 関係への転換
第8章 日本・朝鮮における清朝領事裁判の実態と変容
第9章 在ベトナム領事の設置をめぐる対仏交渉——清朝による領事裁判権要求と「属邦」論
第10章 近代日中の“交錯”と“分岐”の軌跡——領事裁判権をめぐって

終章 近代アジア国際関係史への新たな視座——華人保護と領事裁判権から見た 「近代」 的変容

系統號:

P-004119

西海固の人々:中国最貧地区に住む回族の暮らし

西海固の人々:中国最貧地区に住む回族の暮らし

標題:

西海固の人々:中国最貧地区に住む回族の暮らし

時間:

2014年9月

出版單位:

東京:勉誠出版

作者:

石舒清 著;徳間佳信 訳

內容簡介:

夏は猛暑、冬は極寒。土地は砂漠化し、降雨に恵まれないのに、農業以外の産業らしい産業がない。中国政府に「国家級貧国地区」と認定された、不毛の地に生きる中国最大のムスリム(イスラム教徒)民族集団・「回族」。巨大な帝国「中国」の抱える貧困問題や民族間の軋轢にさらされながら、感情豊かに、たくましく生きる人々の姿を、70枚の写真とエッセイで紡ぐ。

作者簡介
石舒清(シー・シュウチン),回族。寧夏作家協会主席。短篇『水の中のナイフ』で小説選刊賞と第2 回魯迅文学賞を受賞。短篇『清潔な日』『たそがれ』でそれぞれ第7回、第8回十月文学賞を受賞。短篇『果実の庭』で第3回人民文学賞を受賞。『苦土』『陰の力』でそれぞれ第5回、第8回の全国少数民族駿馬賞を受賞。作品はフランス語、日本語、ロシア語に翻訳されている。

系統號:

P-004014

東アジア世界の「知」と学問:伝統の継承と未来への展望

東アジア世界の「知」と学問:伝統の継承と未来への展望

標題:

東アジア世界の「知」と学問:伝統の継承と未来への展望

時間:

2014年9月

出版單位:

東京:勉誠出版

作者:

石舒清 著;徳間佳信 訳

內容簡介:

序言(小島康敬)

始めに心ありき――実心実学の認識論(小川晴久)

中国古代の「知」の性質と学問(張践)

儒教文化圏における知の進展と退縮(金彦鍾)

フクシマと「倫理」の再興―熊沢蕃山とハイデガーにおける老荘的な脱Ge-stellへの道(大橋健二)

日本近世の琴学受容に見る「知」の動向―江戸後期の村井琴山を中心に(中尾友香梨)

渡辺崋山の学問観と教育思想―主に漢籍から得た学識と小関三英提供の蘭学情報との関連・異同について(別所興一)

実生活の学問と芸術―与謝野晶子にみる(古藤友子)

中国の反知性主義思想の淵源と成因についての考察―先秦時期の儒家・道家の知識論思想を基礎として(王傑)

中国思想の“徳性の知”を論ず(単純)

実学の視野からみる儒学知行学説(苗潤田)

「百工の知」と「士大夫の知」を論ず(汪哲)

「知の問題」と「哲学の合法性」との関連―東アジアの「近代知」の反省にあるべき一視点について(林美茂)

一七一一年の辛卯通信使行と加賀藩の学術交流―加賀藩文士・伊藤薪野を中心に(河宇鳳)

十八世紀郷村知識人の自我構成―存齋魏伯珪の場合(金文鎔)

朝鮮後期の女性性と「知」に関する問題―文字の問題を中心に(朴茂瑛)

儒教的な「教育・教化」論と「実践知」(韓睿嫄)

系統號:

P-004015

京大人文研漢籍セミナー3:清華の三巨頭

京大人文研漢籍セミナー3:清華の三巨頭

標題:

京大人文研漢籍セミナー3:清華の三巨頭

時間:

2014年9月

出版單位:

東京:研文出版

內容簡介:

王国維――過去に希望の火花をかきたてる(井波陵一)

陳寅恪――“教授の教授”その生き方(古勝隆一)

趙元任――見えざることばを描き出す(池田巧)

系統號:

P-004016

日中演劇交流の諸相:中国近代演劇の成立

日中演劇交流の諸相:中国近代演劇の成立

標題:

日中演劇交流の諸相:中国近代演劇の成立

時間:

2014年8月

出版單位:

京都:思文閣出版

作者:

陳凌虹 著

內容簡介:

序章

第一章 日中近代演劇の展開
 第一節 近代化と演劇改良
 第二節 新演劇の誕生
 第三節 新演劇の担い手と享受者

第二章 新演劇のネットワーク(一)――政治・戦争と演劇の蜜月
 第一節 新演劇と自由民権運動、日清戦争
 第二節 文明戯と維新変法、辛亥革命
 第三節 文明戯と京都―任天知進化団と静間小次郎一派の明治座興行

第三章 新演劇のネットワーク(二)――日中に咲くメロドラマの花
 第一節 日中に咲くメロドラマの花
 第二節 「椿姫」「茶花女」「新茶花」――日中における演劇「椿姫」の上演とその意味―
 第三節 「不如帰」と「家庭恩怨記」――そのメロドラマ的性格をめぐって

第四章 舞臺芸術としての新派と文明戯
 第一節 役者研究――「女形」と「男旦」
 第二節 劇場研究――近代新式劇場の登場
 第三節 新演劇の統合機関―東京新派俳優組合、新劇倶進会

第五章 文明戯と日本の新劇運動――春柳社と民衆戯劇社を中心に
 第一節 春柳社と新劇
 第二節 民衆戯劇社の自由劇場運動と日本

終章

系統號:

P-004017

中国近代開港場とキリスト教:洪仁玕がみた「洋」社会

中国近代開港場とキリスト教:洪仁玕がみた「洋」社会

標題:

中国近代開港場とキリスト教:洪仁玕がみた「洋」社会

時間:

2014年8月

出版單位:

東京:東京大学出版会

作者:

倉田明子 著

內容簡介:

序章 開港場の誕生――中国の中の「洋」社会

第1章 プロテスタント布教の開始と展開

第2章 洪仁カンとキリスト教

第3章 開港場知識人の誕生

第4章 『資政新篇』とキリスト教

第5章 洪仁カンと太平天国

第6章 開港場知識人の臺頭

終章 開港場と近代――中国への入口,西洋への窓口

系統號:

P-004035

日中間戦争と中国人文学者 郁達夫、柯霊、陸蠡らをめぐって

日中間戦争と中国人文学者 郁達夫、柯霊、陸蠡らをめぐって

標題:

日中間戦争と中国人文学者 郁達夫、柯霊、陸蠡らをめぐって

時間:

2014年8月

出版單位:

横浜:横浜市立大学学術研究会

作者:

鈴木正夫 著

內容簡介:

第Ⅰ部 郁達夫とその周辺の日中戦争
第1章 郁達夫と佐藤春夫−佐藤春夫の放送原稿「旧友に呼びかける」に即して
第2章 郁達夫被害に関する日中間の見解の相違について

第Ⅱ部 日中戦争期上海における柯霊
第1章 “孤島”上海の柯霊
第2章 抗日戦争期における柯霊の映画活動−上海の映画事情との関連で
第3章 淪陥期上海における柯霊の演劇活動と前期『万象』について
第4章 淪陥期上海における柯霊の『万象』の編集について
第5章 抗日戦勝利前後の柯霊−「獄中詩記」評釈、李健吾そして張愛玲

第Ⅲ部 その他日中間戦争と中国人文学者
第1章 魯迅と日本人特務−そして上海内山書店
第2章 『麦と兵隊』と『生きている兵隊』の中国における反響に関する覚え書
第3章 陸蠡 人と作品−その記念のために

系統號:

P-004066

日清戦争:近代日本初の対外戦争の実像

日清戦争:近代日本初の対外戦争の実像

標題:

日清戦争:近代日本初の対外戦争の実像

時間:

2014年6月

出版單位:

東京:中央公論新社

作者:

大谷正 著

內容簡介:

1894年の夏、日清両国が朝鮮の「支配」をめぐり開戦に至った日清戦争。朝鮮から満州を舞臺に戦われた近代日本初の国家間戦争である。清の講和受諾によっていったん終わりをみるが、割譲された臺湾では、なお泥沼の戦闘が続いた。本書は、開戦の経緯など通説に変更を迫りながら、平壌や旅順の戦いなど、各戦闘を詳述。兵士とほぼ同数の軍夫を動員、虐殺が散見され、前近代戦の様相を見せたこの戦争の全貌を描く。

系統號:

P-004067

From Comrades to Bodhisattvas: Moral Dimensions of Lay Buddhist Practi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From Comrades to Bodhisattvas: Moral Dimensions of Lay Buddhist Practi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標題:

From Comrades to Bodhisattvas: Moral Dimensions of Lay Buddhist Practice in Contemporary China

時間:

September, 2014

出版單位: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作者:

Gareth Fisher

內容簡介:

From Comrades to Bodhisattvas is the first book-length study of Han Chinese Buddhism in post-Mao China. Using an ethnographic approach supported by over a decade of field research, it provides an intimate portrait of lay Buddhist practitioners in Beijing who have recently embraced a religion that they were once socialized to see as harmful superstition. The book focuses on the lively discourses and debates that take place among these new practitioners in an unused courtyard of a Beijing temple. In this non-monastic space, which shrinks each year as the temple authorities expand their commercial activities, laypersons gather to distribute and exchange Buddhist-themed media, listen to the fiery sermons of charismatic preachers, and seek solutions to personal moral crises. Applying recent theories in the anthropology of morality and ethics, Gareth Fisher argues that the practitioners are attracted to the courtyard as a place where they can find ethical resources to re-make both themselves and others in a rapidly changing nation that they believe lacks a coherent moral direction. Spurred on by the lessons of the preachers and the stories in the media they share, these courtyard practitioners inventively combine moral elements from China’s recent Maoist past with Buddhist teachings on the workings of karma and the importance of universal compassion. Their aim is to articulate a moral antidote to what they see as blind obsession with consumption and wealth accumulation among twenty-first century Chinese. Often socially marginalized and sidelined from meaningful roles in China’s new economy, these former communist comrades look to their new moral roles along a bodhisattva path to rebuild their self-worth.

Each chapter focuses on a central trope in the courtyard practitioners’ projects to form new moral identities. The Chinese government’s restrictions on the spread of religious teachings in urban areas curtail these practitioners' ability to insert their moral visions into an emerging public sphere. Nevertheless, they succeed, at least partially, Fisher argues, in creating their own discursive space characterized by a morality of concern for fellow humans and animals and a recognition of the organizational abilities and pedagogical talents of its members that are unacknowledged in society at large. Moreover, as the later chapters of the book discuss, by writing, copying, and distributing Buddhist-themed materials, the practitioners participate in creating a religious network of fellow-Buddhists across the country, thereby forming a counter-cultural community within contemporary urban China.

Highly readable and full of engaging descriptions of the real lives of practicing lay Buddhists in contemporary China, From Comrades to Bodhisattvas will interest specialists in Chinese Buddhism, anthropologists of contemporary Asia, and all scholars interested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n and cultural change.

About the Author
Gareth Fisher i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religion and anthropology at Syracuse University.

系統號:

P-004103

China and Beyond in the Mediaeval Period: Cultural Crossings and Inter-Regional Connections

China and Beyond in the Mediaeval Period: Cultural Crossings and Inter-Regional Connections

標題:

China and Beyond in the Mediaeval Period: Cultural Crossings and Inter-Regional Connections

時間:

July, 2014

出版單位:

Amherst: Cambria Press

作者:

Edit by Dorothy C. Wong & Gustav Heldt

內容簡介:

Introduction: Cultural Crossings (Dorothy C. Wong and Gustav Heldt)

Part I. Networks of Exchange
Chapter 1: Crossing a Boundary: Where, When, How (Lewis Lancaster)

Chapter 2: Buddhism and the Maritime Crossings (Tansen Sen)

Chapter 3: An Agent of Cultural Transmission: Jianzhen’s Travels to Japan, 743–763 (Dorothy C. Wong)

Chapter 4: Dimensions of Endtime at Baoshan (Wendi L. Adamek)

Part II. Silk Road Crossings
Chapter 5: The Sogdian Experience in China: Sinicization or Accommodation? (Albert E. Dien)

Chapter 6: Chinese Filial Cannibalism: A Silk Road Import? (Keith N. Knapp)

Chapter 7: Images of Sun and Moon Gods in Dunhuang Murals between the Sixth and Tenth Centuries (Yuanlin Zhang)

Chapter 8: Islamic Silver for Carolingian Reforms and the Buddha-Image of Helgo: Rethinking Carolingian Connections with the East, 790–820 (Eric Ramírez-Weaver)

Chapter 9: From Hellenistic Scientific Device to Islamic Astrolabe: Transmission of a Non-Chinese Scientific Instrument in Late Mediaeval China (Kam-Wing Fung)

Part III. Textual Centres and Peripheries in China and Beyond
Chapter 10: Our Woman in Central Asia: Women Diplomats of the Han Court (Anne Behnke Kinney)

Chapter 11: Ominous Dress: Hufu (“Barbarian Clothing”) during the Tang Dynasty (618–907) (Suzanne Cahill)

Chapter 12: The Mother of Laozi and the Female Emperor Wu Zhao: From One Grand Dowager to Another (Norman Harry Rothschild)

Chapter 13: Tracking the Wa-Kan Dialectic at Nara (Joan R. Piggott)

Chapter 14: Literary Diplomacy in Early Nara: Prince Nagaya and the Verses for Envoys from Silla in Kaifuso (H. Mack Horton)

Chapter 15: Abe no Nakamaro at the End of the Silk Road (Gustav Heldt)

Part IV. Buddhist Art and Iconography
Chapter 16: Interstices of Compassion: The Bodhisattva Avalokitesvara in China and South and Southeast Asia, 5th–10th Century (Denise Patry Leidy)

Chapter 17: Avalokitesvara Images at Candi Borobudur (Takashi Koezuka)

Chapter 18: Saved by the Bell: The Six Kannon and Bonsho (Sherry Fowler)

Chapter 19: Dharani Pillars in China: Functions and Symbols (Liying Kuo)

Chapter 20: Notes on the Jewel Casket Sutra in Japan (Skt. Ratnakarandamudra sutra, J. Hokyoin kyo) (John M. Rosenfield)

Chapter 21: Concerning the Role and Iconography of the Astral Deity Sudrsti (Miaojian) in Esoteric Buddhism (Henrik H. Sorensen)

Epilogue: The Silk Road as Real Space (David Summers)

系統號:

P-004128

The Government Next Door: Neighborhood Politics in Urban China

The Government Next Door: Neighborhood Politics in Urban China

標題:

The Government Next Door: Neighborhood Politics in Urban China

時間:

July, 2014

出版單位: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Luigi Tomba

內容簡介:

Introduction: The Neighborhood Consensus

1. Social Clustering: Neighborhoods and the Governing of Social Distinction

2. Micro-Governing the Urban Crisis

3. Housing and Social Engineering

4. Contained Contention: Interests, Places, Community, and the State

5. A Contagious Civilization: Community, Exemplarism, and Suzhi

Conclusion: Arenas of Contention and Accommodation

系統號:

P-004130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uddhist Bibliography: Censorship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Tripitaka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uddhist Bibliography: Censorship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Tripitaka

標題: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uddhist Bibliography: Censorship and Transformation of the Tripitaka

時間:

March, 2014

出版單位:

Amherst: Cambria Press

作者:

Tanya Storch

內容簡介:

Chapter 1: Chinese Catalogs of Traditional (Non-Buddhist) Literature

Chapter 2: The Earliest Chinese Catalogs of Buddhist Literature

Chapter 3: Chinese Ideas about the Authenticity of the Buddhist Canon

Chapter 4: The New Position of Buddhism in China

Chapter 5: The Golden Age of Chinese Buddhism and the Catalogs of the Tang Dynasty

Chapter 6: Buddhist Catalogs and “Translators”

Chapter 7: Notes on the Use of Book Catalogs in Religious And Secular Contexts

Conclusion: Appendix A: A Table of Chinese Buddhist Scriptural Catalogues

系統號:

P-004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