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事務

文學界與音樂界齊心說演新詩名曲,創意淋漓,廣獲好評

文學界與音樂界齊心說演新詩名曲,創意淋漓,廣獲好評

標題:

文學界與音樂界齊心說演新詩名曲,創意淋漓,廣獲好評

內容簡介:

101年起,「趨勢文學展演劇場」連續兩年轟動演出【東坡在路上】、【杜甫夢李白】之文學盛宴後,國家圖書館與趨勢教育基金會今年再度合作推出【趨勢文學說演劇場】,結合演講、音樂、戲劇、舞蹈等表演元素,以豐富多元的面向,活潑呈現文學跨域音樂之深度與廣度。

5月25日下午,梅雨季節中少見的好時光,詩人向陽老師偕同李葭儀、葉青青等音樂名家,應邀在國家圖書館演講廳以【跳躍在音符上的詩情】為題,探討作曲家以詩入樂的各種巧思,不僅為大家帶來暖暖陽光,更有引人入勝的新詩好詞與天籟之音,吸引熱愛藝文音樂之各界人士踴躍參加。

向陽老師從十三歲跌入詩的深淵,二十一歲開始,努力通過現代詩寫出對臺灣土地與人民深沉的愛。他在今天的活動中與女高音李葭儀老師、名鋼琴家葉青青老師為聽眾們說詩道樂,藉由詩人學者、聲樂家及演奏家之精采解析與優質演出,開啟聆賞詞曲皆美的文學之旅,深深打動每一個人的心。

本次活動始於向陽老師對新詩與音樂關係進行鞭辟入裡之分析,搭配時而朗讀,時而吟唱的隨興演出,一開場就征服400位觀眾的五味感覺。葉青青老師接著以淺顯語詞介紹詩樂交融的四個層次,完整提煉出說演劇場之精華元素,為廣大聽眾鋪陳妥當欣賞每一首名詩名曲之基礎知識。

今天下午的聽眾是最有福氣的一群人,他們除了在溫煦氣候陪伴下進入國家圖書館外,更能享受到三首名詩名曲一次全部演出之盛宴;包括路寒袖【畫眉】(賴德和作曲)、蔣勳【水中花】(馬水龍、張炫文分別作曲)、向陽【世界恬靜落來的時】(潘皇龍、陳瓊瑜、賴德和分別作曲)等,皆因為得到每種形式創作者之授權而能順利表演。

近兩個月來的臺灣社會一直紛擾不安,國家圖書館與藝文界之學者雅士攜手合作,發揮優質文學的力量,為廣大民眾掃除心中積累多時的鬱悶,展現人性之光輝與美學文化之底蘊,同時有益於閱讀經典作品習慣之培養。我們歡迎大家繼續報名【趨勢文學說演劇場】接下來的叫好叫座活動,將能從各種面向賞析多元作品的深度與廣度,培養更具品味的閱讀素養。

6月28日:從(西夏旅館)到(蝴蝶書),報名網址:
http://activity.ncl.edu.tw/p_Event.aspx?event_id=519

8月23日:我的小說.我的魔幻鄉土之路,報名網址:
http://activity.ncl.edu.tw/p_Event.aspx?event_id=520

9月20日:向大師致敬-楊牧詩歌展演,預計7月開放報名

系統號:

O-003468

【徵才】臺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徵聘專任教師

標題:

【徵才】臺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徵聘專任教師

時間:

2014年6月26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職級:助理教授、副教授或教授。

二、名額:壹名。

三、應徵資格:須具有國內外語言學或認知科學(專攻語言相關研究)之相關博士資格,並取得正式博士學位證書。

四、學術專長:以第一語言習得、兒童語言、語言發展為主,實驗導向為優先考量,與語言學相關之其他跨領域研究者亦所歡迎。申請者必須具獨立研究與跨領域研究之能力,富有教學熱誠,並能積極參與團隊合作。

五、工作內容:開授研究所及大學部課程、擔任導師、指導研究生學位論文、協助本所與校方事務等。

六、聘任日期:預計民國2015年2月1日起聘。

七、檢附資料:
1.博士學位證書影本三份。
2.博士班歷年成績單三份。
3.個人詳細學經歷表三份(須填電話號碼及電子郵件地址)。
4.歷年著作目錄三份(需含博士論文題目、著作目錄表必須將著作分類,譬如:期刊論文、專書、專書論文、會議論文)。
5.代表作一式六份(須是2010年2月以後出版者)。
6.參考著作各六份(須是2008年2月以後出版者)。
7.三封推薦信。
8.曾任教於大專院校及研究機關者,請附教師證書及歷年聘書影本各一份。
八、應徵者請備妥前述資料,於民國2014年6月26日前(以郵戳為憑)寄至: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國立臺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 收」,並請於信封上註明「申請教職」。上述應徵資料如需退件,請於審查結果通知後十日內至本所辦公室取回。

洽詢電話:02-33664104#301
傳真電話:02-23635358
聯絡人:劉美玲助教
E-mail: hpliu@ntu.edu.tw

系統號:

O-003427

【徵才】中研院史語所徵聘中國歷史學專任研究人員

標題:

【徵才】中研院史語所徵聘中國歷史學專任研究人員

時間:

2014年6月30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職位:助研究員、副研究員或研究員,1名

二、專業領域:中國明代以前歷史(不含明代)

三、申請資格:
1. 具教育部認定之國內、外博士學位者(尚未取得證書者,必須提供博士論文通過口試或審查之證明文件)。

2. 申請「副研究員」職級者,須於國內公立或私立大學擔任副教授至少三年。

3. 申請「研究員」職級者,須於國內公立或私立大學擔任教授至少三年。

四、應備資料:
1. 申請表[請見下方檔案下載處]

2. 學術著作目錄

3. 博士學位證書影本(或博士論文通過口試/審查之證明文件)

4. 未來研究構想(2-3頁)

5. 近五年重要代表著作各1份(申請「助研究員」職級至多3件;「副研究員」以上職級至多6件)〔如以博士論文為代表作,請務必提供完整論文〕

6. 推薦信2封(由推薦人直接郵寄至本所)

五、截止日期:2014年6月30日,以郵戳為憑。

六、應徵者請檢具上述應備資料,寄送至臺北市南港區 (11529) 研究院路二段128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請註明「應徵專任研究人員」]。

相關資訊請洽詢秘書室陳小姐:
Tel: 886-2-2782- 9555#240;Email: bihp2@asihp.net。

※有意應徵此職缺者,請至官網下載相關表格。

系統號:

O-003308

【獎助】2014臺灣文學獎徵獎

標題:

【獎助】2014臺灣文學獎徵獎

時間:

2014年5月25日至8月1日止

內容簡介:

壹、宗旨:
本獎旨在鼓勵文學創作,並甄選各類金典作品,激勵、活化文壇生態,以國家級機構,推動、建構臺灣文學經典,進而與世界文壇接軌。

貳、徵獎類別:
一、圖書類:包括1.長篇小說、2.散文兩項。
二、創作類:包括1.劇本、2.臺語新詩兩項。

參、參選者資格:
具中華民國國籍者

肆、獎名/獎額:
一、圖書類:
1. 長篇小說金典獎,取一名,獎金100萬,獎座一座。
2. 散文金典獎,取一名,獎金30萬,獎座一座。
二、創作類:
1. 劇本創作金典獎,取一名,獎金30萬,獎座一座。
2. 臺語新詩創作金典獎,取一名,獎金20萬,獎座一座。

伍、參選作品具備條件:
一、圖書類
(一)作品必須由國內出版社出版之作品,含自費出版,惟須有國家圖書館預行編目及國際書碼(ISBN),長篇小說:出版日期限2013年8月1日至2014年7月31日;散文:出版日期限2012年8月1日至2014年7月31日。
(二)必須由一個作者完成,並以印刷形式呈現之華文或本土母語寫作之著作。(三)參選者每人每項限投1部作品;進入決審者,頒予入圍證書一紙。本類獎項之獎金、獎座及證書皆歸著作者所有。
(四)長篇小說參選作品必須十萬字以上;散文參選作品字數須七萬字以上。

二、創作類
(一)、主題不限,惟劇本創作需是現代舞臺劇劇本,以華文或本土母語書寫,可上演90分鐘;臺語新詩創作字數限70行以內(一首或組詩成一首)。
(二)、參選者每人每類限投1篇作品;進入決審者,贈予入圍證書一紙。
(三)、參選作品須未在任何地方以任何媒體形式(含網路)發表過之作品,且該作品不能同時參加其他徵文活動或文學補助申請案,違反本項規定者,將撒銷得獎資格並追回得獎者獎金、獎座。

陸、收件:
一、收件日期:2014年5月25日至8月1日止,以郵戳為憑。
二、收件方式:
(一)依照本館提供之各類報名表格及相關規範逐項填寫報名。
(二)報名表格及徵獎簡章可至本館網頁http://www.nmtl.gov.tw下載。
(三)郵件務必以掛號寄出,於信封上註明應徵「2014臺灣文學獎 」,並註明「徵獎類別」。收件地址:「700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國立臺灣文學館公服組」。

三、繳交資料:
(一)圖書類
1. 參選作品一式10本;
2. 申請表一式,內含報名表、聲明書及同意書各1份。
(二)創作類
1. 參選作品:(1)劇本一式10份,(2)臺語新詩一式10份;
2. 申請表一式,內含報名表、聲明書及同意書各1份;
3. 電子檔一份,請以Word格式及PDF檔格式儲存在光碟片。

柒、
審作業分為初審、複審及決審。初審由本館就其格式、資格作初步審查。複審及決審由本館聘請專家學者、作家、評論人等組成評審委員會進行審查工作。評審委員之聘任細則,另參見「臺灣文學獎評審委員會設置要點」。

捌、其他注意事項:
一、所有參選作品,一律不退回。
二、參選者所送作品格式有疑義時,由評審委員會合議認定之。
三、為擴大文藝推廣成效,創作類之獲獎作品,參選者保有其著作人格權,其著作財產權需授權本館得以任何形式無償使用於各項非營利之研究、展示及推廣教育。
四、為擴大文藝推廣成效,創作類之獲獎作品,參選者保有其著作人格權,其著作財產權需授權本館得以任何形式無償使用於各項非營利之研究、展示及推廣教育。
五、圖書類參選作品,一經得獎後,該圖書封面需加上由本館提供或出版社自行印製的「本書榮獲2014臺灣文學獎:長篇小說金典獎」、「本書榮獲2014臺灣文學獎:散文金典獎」等字樣的貼紙,俾利推廣宣傳。

玖、迴避原則:
一、各類之評審委員擔任本獎評審委員期間,均不得參選。
二、評審過程,評審委員如遇自身參與編輯或出版之作品,應全程迴避該作品之討論與評審過程,以示公允。
三、本館館員不得參加本獎項之競選,以示超然。

系統號:

O-003357

【獎助】中研院史語所2014年「文字學門獎助博(碩)士生計畫」開放申請

標題:

【獎助】中研院史語所2014年「文字學門獎助博(碩)士生計畫」開放申請

時間:

2014年6月20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申請對象:
以古文字學為研究主題之本國籍博(碩)士研究生(未取得博士候選人資格亦可)。

二、獎助期間:自通過之日起至2014年12月31日止。

三、獎助金額:博士生每月獎助金以新臺幣24,000元為上限。
碩士生每月獎助金以新臺幣12,000元為上限。
獲獎助者於獎助期間不得重複領取其他補助;辦理休學者即不符合獎助資格。

四、權利義務:
獲獎助者須機動支援文字學門推動之學術業務及參與學術活動。
博士生獲獎助者於獎助結束前須進行一次公開演講。(不限於論文發表,博士論文構想或問題探討均可。)

五、申請需附文件:
申請表。(請自行於下方「附件下載」處下載)
學生證影印本。(加蓋註冊章戳)
碩、博士歷年成績單。
研究計畫書。五頁以內,含:
(1)博(碩)士生之前的學思經歷。
(2)博(碩)士論文之研究主題及計畫。

5. 簡歷、著作目錄。(碩士生免附著作目錄)

6. 代表著作。(最多3種,碩士生免附)

六、申請時間:即日起至2014年6月20日止。(以郵戳為憑)

七、有意申請者,請將有關文件寄達:11529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2段130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文字學門廖彩惠小姐收。

系統號:

O-003515

【獎助】2014年度國立歷史博物館「郭雪湖臺灣藝術發展研究獎」

標題:

【獎助】2014年度國立歷史博物館「郭雪湖臺灣藝術發展研究獎」

時間:

2014年10月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宗旨
為感謝名書家郭雪湖先生捐贈新臺幣壹佰萬元,並獎助、培育臺灣藝術發展及研究優良人才,特設置本研究獎金。

二、獎金來源
由郭雪湖先生捐出行政院文化獎獎金與個人積蓄,合計新臺幣壹佰萬元為基金,並以其孳息發放研究獎金。本項基金並得接受熱心人士捐贈,以擴大其母金與孳息。

三、組織
本研究獎金設管理委員會管理之,置委員3至5人,由國立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本館」)聘請之。每屆聘期2至3年,除本館館長兼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外,其他委員就藝術界資深人士及社會公正人士聘請之。

四、參加資格
國內大專院校之文、史、藝術或教育等相關科系學生、教師或社會人士皆可申請。已獲得其他獎金之論文,不得申請本研究獎金。

五、獎助時間、名額與金額
本研究獎金每2至4年遴選一次,得獎者壹名,頒發獎金新臺幣參萬元整。(第一屆於2010年開始)

六、論文範圍
以臺灣藝術教育研究為範圍,論文題目自定。

七、論文形式
1、文言、白話不拘,以學術論文格式撰寫,每篇論文以6千至2萬字為原則,並附600字以內摘要。
2、論文配圖須取得合法版權,如有抄襲、代筆、使用譯稿或其他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之情況,本館將取消其獲選資格並追回研究獎金,有關法律責任由論文著作人自行負責。

八、發表方式
本館有權無償刊登獲選論文於本館相關出版刊物,並加註獲得「郭雪湖臺灣藝術發展研究獎」字樣;獲選論文不得發表於本館以外之其他刊物。

九、申請方式
一律採取通訊報名,請以掛號郵件逕寄100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國立歷史博物館研究組收(並註明參加「郭雪湖臺灣藝術發展研究獎」論文申請)。

十、申請資料
(一)研究獎金申請表乙份。(請至官網下載)
(二)論文紙本與電子檔各乙份。(獲選與否均不退回)
(三)紙本規格:
1.採A4直式橫印,文字自左至右編排,每行中文35字細明體,每頁不超過30行。
2.內容依序包括封面、書名頁(同封面)、摘要、目次(包括正文與圖版)、正文、附錄、封底等,並加註頁碼,繕打裝訂成冊。
3.封面應載明「郭雪湖臺灣藝術發展研究獎」論文(16級楷書體於左上角)、論文主題(20級楷書體於第8行處居中)與申請人(16級楷書體於第20行處居中)。
4.電子檔採Word(*.doc)檔。

十一、截稿日期:2014年10月01日(以郵戳為憑)。

十二、公佈得獎:2014年11月中旬公佈獲獎名單,並於本館館慶時公開頒獎。

系統號:

O-003309

【獎助】2014第四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

標題:

【獎助】2014第四屆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

時間:

2014年8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申請資格】
海內外從事文學創作之作家,不限國籍、地域,凡以華(中)文書寫者皆有參選資格。

【獎項類別】
貢獻獎:採主動遴選方式,並接受推薦。獎勵乙名在文學上有累積性、超越性成就者,獎金100萬元。
創作獎:
1.歷史小說:字數10至15萬,取三名,首獎100萬元,二獎80萬元,三獎50萬元。
2.報導文學:字數2至3萬之間,取三名,首獎20萬元,二獎15萬元,三獎10萬元。
3.人間佛教散文:字數3至5千,取10名,獎金5萬元。

【收件期間】
2014年7月1日至2014年8月31日截止收件,逾時恕不受理。

【相關辦法及報名表下載】
http://www.vmhytrust.org.tw/news/32

主辦單位:公益信託星雲大師教育基金
承辦單位:全球華文文學星雲獎評議委員會
洽詢電話:+886-2-2762 9118
地址:11087臺北市信義區松隆路327號10樓
e-mail:purelandshw2011@gmail.com
網址:www.vmhytrust.org.tw

系統號:

O-003310

【獎助】第四屆臺南文學獎徵件

【獎助】第四屆臺南文學獎徵件

標題:

【獎助】第四屆臺南文學獎徵件

時間:

2014年6月15日截止

內容簡介:

為推動城市文學創作風氣,鼓勵年輕世代閱讀寫作,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即將於5月15日起展開「第四屆臺南文學獎」徵件,今年並將首度推出「青少年組」徵文,邀請本市青少年寫手前來逗陣,共同競逐第四屆臺南文學獎的桂冠。

臺南向來文風鼎盛,作家輩出,為承繼傳統,推展閱讀與創作深入校園,普及大眾,使文學風氣活躍,打造臺南成為臺灣文學之城,「臺南文學獎」自成立以來即多元鼓勵文學創作,除了陸續推出成人組臺語創作及華語創作徵選獎項,今年更推出青少年組徵文,藉此培育新生代作家。第四屆「臺南文學獎」徵文類別將增為8類,包括成人組臺語創作部分有臺語短篇小說、臺語詩、臺語散文3類,華語創作部分則有短篇小說、報導文學、兒童文學等3類,青少年組則有新詩、小品文2類。

有關本年度徵選對象,成人組的臺語創作類別不限資格,凡年滿18歲具有我國國籍的國人均可參賽;華語創作類別則是凡年滿18歲具有我國國籍且符合「本籍或出生地臺南市者」或者「曾經或目前就業、就學、設籍臺南市者並持有證明」其中一項即可報名。青少年組部分,則凡具中華民國國籍12歲以上至未滿18歲者,且符合「本籍或出生地臺南市者」或「在臺南市就業或在學學生」兩者其中一項即可報名。成人組臺語創作「短篇小說」字數限1萬2千字以內,「現代詩」限投1首(50行以內),「散文」限5千字以內,以臺灣閩南語寫作。華語創作組別,「短篇小說」限1萬2千字以內;「報導文學(與臺南市相關之在地書寫)」限5千字以內;「兒童文學(童話)」,限5千字以內。各組皆取首獎1名、優等1名、佳作3名,短篇小說首獎將獲最高額的10萬元獎金。青少年組「新詩」1首20行以內,「小品文」600至1000字,各取前三名各1名,佳作各3名,第一名可獲1萬2千元獎金。各組獎勵內容及簡章可上文化局網站http://culture.tainan.gov.tw下載。

系統號:

O-003359

【獎助】臺灣歷史小說獎

【獎助】臺灣歷史小說獎

標題:

【獎助】臺灣歷史小說獎

時間:

2015年9月1日至30日

內容簡介:

壹、主辦單位:財團法人新臺灣和平基金會

貳、宗旨:本獎旨在培養書寫臺灣歷史小說的創作人才,孕育和激發臺灣人對於斯土斯民的歷史情感與想像,深化臺灣人的土地認同和文化認同。

參、徵獎類別:長篇歷史小說

肆、參選者資格:不分海內外的創作者皆可參賽,惟作品須以華文提交審評。

伍、獎額:
一、首獎一名,獎金新臺幣一百二十萬元及獎座一座。
二、佳作二名,總獎金新臺幣伍十萬元(獎額分配由評審委員會決定)及獎座各一座。

陸、參選作品具備條件:
一、參選作品必須十萬字以上,以臺灣的歷史人物或時代背景為主軸,讓讀者透過故事,自然地親近臺灣的歷史和人物。
二、參選作品須為全新創作,作品之局部或全部皆不得包含曾於任何平臺(報刊、雜誌、網站、部落格...等),以任何形式(文字、影像、戲劇演出...等)發表過之內容。
三、必須以印刷形式呈現之華文作品。
四、參選作品禁止抄襲,並不得同時參加其他徵文活動或補助申請案,違反本項規定者,將撒銷參賽及得獎資格,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柒、收件:
一、收件日期:2015年9月1日至9月30日止,以郵戳為憑。
二、收件方式:
1、依照本會提供之報名表格及相關規範填寫報名。
2、報名表格及簡章可至本會官方網站之活動專頁(http://www.twpeace.org.tw)下載。
3、參選作品須以電腦列印正體中文稿(單面、12級細明體)一式三份。並附上填寫完畢之報名表投寄。格式不符、資料不足者概不受理。
4、所有參選作品概不退件,請自留底稿。
5、來稿一律掛號郵寄「10469臺北市民權東路二段42號3樓新臺灣和平基金會收」,信封上請註明「應徵臺灣歷史小說獎」。

捌、評審:
一、本會收件後,即刻編號,分初審、複審、決審三個階段。初審由本會就其格式、資格作初步審查。複審及決審由本會特聘知名作家、專家學者及資深編輯組成評審委員會進行評審。
二、評審結果於12月下旬公佈。

玖、其他注意事項:
一、獎項從缺或增列佳作,得由評審委員會視作品水準決定。
二、所有得獎作品,本會保有三年內之優先改作權。
三、所有得獎作品,得獎者需配合本會進行相關之推廣、宣傳活動。
四、得獎獎金均須依法由主辦單位先行代為扣除應繳稅額後給付。
五、本辦法如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正公布。

系統號:

O-003378

【徵稿】2014臺灣大學出版中心《中國思想史研究叢書》徵求專書著作

標題:

【徵稿】2014臺灣大學出版中心《中國思想史研究叢書》徵求專書著作

時間:

2014年8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叢書主編】
鄭吉雄(香港教育學院文化史講座教授,臺灣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
伍安祖(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歷史系教授)

近一世紀以來海內外「中國思想史」之研究,名家輩出,勝義紛起,尤其近年來隨著出土文獻的刊佈,在此一領域包括文獻、方法、觀念各方面的研究,更有日趨蓬勃之勢。臺大出版中心成立《中國思想史研究叢書》,延邀鄭吉雄教授及伍安祖教授擔任主編,出版以「中國思想史」為研究範疇的高品質學術著作。研究主題包括:
1.以傳統文獻或出土文獻為基礎的中國思想史的研究
2.中國思想史全程、斷代、或專門課題之研究
3.從中西比較觀點考察或解釋中國思想史之研究
4.中國思想史重要原典或研究文獻的譯著
(以中文或英文撰寫之論著均所歡迎,但不含介紹性或入門讀物。)

本叢書設有嚴謹而客觀的學術審查機制,與專業而完整的編輯服務,為中國思想史研究者提供一開放、優良的出版途徑。歡迎東西方學術界賢達踴躍賜作。

長期徵稿,全年收稿。

賜稿請填寫投稿者個人資料表,註明作者姓名、服務單位、職稱、通訊地址、電話、E-mail信箱,以便聯繫。書稿審查通過後,由出版中心與作者簽訂「出版契約書」,進入編輯出版流程。

※敬請作者備妥書稿紙本或電子檔,寄至:
臺大出版中心編輯部
紀淑玲
地址: 10087 臺北市中正區思源街18號澄思樓2樓(國立臺灣大學水源校區)
E-mail: lisachi@ntu.edu.tw(主旨請註明「中國思想史研究叢書投稿」)
洽詢電話: 02-33669983

系統號:

O-003311

《中國文學研究》第39期徵稿

標題:

《中國文學研究》第39期徵稿

時間:

2014年8月5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本刊為純學術性刊物,專門發表中文研究所涉獵範圍之學術論文。

二、本刊為半年刊,第39期於103年8月5日截稿;半年刊之截稿時間約為每年1/31及7/31(遇重大假日則延後截稿日期,詳參該期稿約)。本刊全年隨時接受稿件,依照編委會處理時程將來稿分別派入不同期別。

三、園地公開,歡迎各校研究生投稿;唯翻譯類或已發表、已出版之稿件概不受理(已通過之學位論文及網路文章皆視同已發表)。

四、本刊稿件限用中文撰寫,文體不拘,來文字數需一萬字以上,不超過二萬五千字為原則﹙以電腦字元計,含空白及注釋;不含摘要、關鍵詞及參考書目,唯參考書目請控制在兩頁以下﹚。

五、本刊版式採橫排,為便利編輯作業,務請依照本刊撰稿格式(詳見次頁)書寫,並依word預設之格式寫作,避免不必要之格式設定,格式差距過大本刊得不受理來稿。

五、稿件中涉及版權部分(如:圖片及較長之引文),請事先徵得原作者或出版者之書面同意,本刊不負版權責任。

六、本刊由臺大中文所所長聘請主編及編輯委員成立編輯委員會,處理集稿、審稿、編印及其他與出版有關之事宜;如有爭議事項為本約所未盡者,概由編輯委員會商議決定之。

七、本刊論文,須經兩階段審查,本刊編輯委員會於截稿後將商議淘汰部份投稿稿件(恕不退稿,請自行留底);送審稿件經兩位專家審查通過後刊登;為維持審查公平性,論文中請勿感謝寫作過程所得之助益。

八、編輯委員會得要求撰稿人對其稿件作適當之修訂。

九、獲刊登者每一撰稿人致送本刊兩本、抽印本二十份,不另致酬。

十、來稿經本刊接受刊登後,作者同意將著作財產權讓與本刊,作者享有著作人格權;日後除作者本人將其個人著作集結出版外,凡任何人任何目的之重製、轉載(包括網路)、翻譯等皆須事先徵得本刊同意,始得為之。

十一、本刊論文均將授權國家圖書館及臺大出版中心建置期刊資料庫,並於本系網頁發行電子期刊,作者若不能配合授權,本刊亦得不予刊登。

十二、來稿請以word或純文字檔儲存之電子檔案(電子檔請一律以E-mail的方式交寄,電子檔內請勿出現作者姓名),寄發至電子郵件信箱:sicl.ntucl@gmail.com。郵件標題格式須為:[投稿]〈篇名〉姓名;有特殊圖檔者可另寄文件稿兩份(姓名資料另紙書寫,論文本身請勿具名),至:106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中國文學研究信箱」。經審查通過刊登後,需簽署著作財產權讓與同意書一份,逕寄本刊編輯委員會,由本刊編輯委員會留存。

系統號:

O-003439

【徵稿】《臺灣師大歷史學報》徵稿

標題:

【徵稿】《臺灣師大歷史學報》徵稿

時間:

長期徵稿

報導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內容簡介: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稿約
一、本刊於每年六月及十二月出版,內容以史學專論、研究討論、書評為主,歡迎未出版之史學論著來稿。

二、請參照本刊撰稿格式撰寫,存普通文字檔。文長請勿超過三萬字,來稿請附英文篇名、中文摘要(三百至五百字)、英文摘要,與中、英文關鍵詞。

三、來稿由本刊編輯委員會約請相關專家學者審查,通過後刊載。

四、如經刊載,不付稿酬,致送作者當期學報三本、抽印本三十本。

五、本刊不負責來稿內容之版權問題(如圖、表及長引文等),請作者先行取得版權持有者之同意。

六、本刊與華藝數位藝術股份有限公司簽訂電子期刊合作出版計畫,來稿刊載後如同意收於該電子期刊,請附授權同意書。

七、來稿請繳交電腦文書處理後之稿件電子檔(如有特殊需要請另提供紙本),並附作者中文及英文姓名、服務單位、職稱、地址、電話或e-mail 等聯絡資料。

八、投稿或相關編輯事項之函件,請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辦公室。

地址:106 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 號
電話:(02)7734-1504
E-mail:ntnuhistory@gmail.com(主旨請註明「學報投稿稿件」)

系統號:

O-003312

【徵稿】《臺灣學誌》第11期徵稿啟事

標題:

【徵稿】《臺灣學誌》第11期徵稿啟事

時間:

2014年10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1.《臺灣學誌》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出版之學術期刊,訂於每年4月、10月出刊。舉凡有關臺灣文化、語言、文學、歷史、傳播、政治、社會變遷等臺灣研究領域之學術性論文,均歡迎賜稿。

2.徵稿類型包括:一般論文、專題論文、書評。

3.第11期專題:性別與臺灣文學、影像、文化(徵稿不限專題論文)

4.第11期發行時間:2015年4月。

5.第11期徵稿期限:即日起至2014年10月31日。

6.論文繳交須含紙本二份及電子檔一份。繳交內容包含:(一)論文全文;(二)投稿者資料表。

7.詳細徵稿訊息請務必參見本系網站「臺灣學誌」專區: http://www.tcll.ntnu.edu.tw/ad/super_pages.php?ID=ad2

系統號:

O-003313

【徵稿】《臺北大學中文學報》徵稿啟事

標題:

【徵稿】《臺北大學中文學報》徵稿啟事

時間:

長期徵稿

內容簡介:

一、本刊為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發行之學術刊物。

二、本刊以發表中國語文與中國思想及其相關領域之研究為主。

三、來稿以不超過兩萬字為原則,請參照「《臺北大學中文學報》撰稿格式」。

四、本刊稿件須通過兩位外審之匿名評審方能刊登。若屬於外稿,亦可交由一位校外專家與一位本系專任教師審查。

五、來稿一經刊登,致送本刊2本及抽印本50份,不支付稿費。

六、本刊不接受任何已刊登之論文,來稿請勿再投寄其他刊物。

七、本刊僅接受國內外大學專兼任教師的投稿。如有相當於同等級教師之專業人士投稿,此資格認定由本刊編輯審查委員會決定之。

八、本刊為半年刊,於每年3月及9月出刊,截稿日期分別為5月31日及11月30日。

九、寄件方式:檢附論文2份及個人資料表、著作權授權書(均含電子檔)寄到23741臺北縣三峽鎮大學路151號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編審委員會」收;聯絡方式:02-86746708,chinese@mail.ntpu.edu.tw

十、投稿著作所有列名作者皆同意其投稿之文章經本刊刊登後,即授權本刊單位以非專屬授權之方式再授權國家圖書館、凌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華藝數位股份有限公司等單位,收錄於「國圖遠距圖書服務系統」、「凌網科技HyRead平臺」、「中文電子期刊服務(CEPS)」或其他資料庫中,並得為重製、公開傳輸、授權用戶下載、列印等行為。為符合資料庫之需求,並得進行格式之變更。

撰稿格式
一、來稿請依下列順序撰寫:中英文論文標題、作者的中英文姓名、完成論文時所屬之機關單位中英文名稱地址暨職稱、250字以內之中英文摘要、中英文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中文字體以12號新細明體,英文使用12號Times New Roman,1.5倍行距。

二、各章節使用符號,依一、(一)、1、(1)等順序標示。

三、請用新式標點:專書、期刊之標題一律採雙尖號︽︾,論文之標題一律採單尖號〈〉,書名與篇名連用時可省略篇名符號,如︽莊子.天下篇︾;引文請用「」表示;除破折號、刪節號各佔兩格外,其餘標點符號各佔一格。

四、正文每段第一行空兩格,獨立引文每行縮三格,不另加引號。

五、正文中註釋符號請用阿拉伯數字標示,號碼全文連續,如1、2、3...。註解置於每頁下方,以細黑線與正文分開。

六、引用專書或論文,請用下列格式:
(一)引用專書:作者,《書名》,出版地,出版者,頁碼。
(二)引用期刊論文:作者,〈篇名〉,收於《刊物名稱》卷期,西元年份,頁碼。
(三)引用論文集論文:作者,〈篇名〉,收於論文集編者,《論文集名稱》,出版地,出版者,西元年份,頁碼。
(四)用原版或影印版古籍,請註明版本與卷頁。
(五)引文年代及頁數請一律使用阿拉伯數字。

七、英文稿件之格式規定:根據最新版本之MLA Style Manual或MLA Handbook for Writing Research Papers論文格式規定。

八、正文後須有參考文獻,請先列中(日)文,再列英文。中文參考文獻依作者姓氏筆劃按序排列,英文參考文獻依作者姓氏字母順序排列,同一作者有兩本(篇)以上著作時,則依著作出版先後排列。

系統號:

O-003469

【徵稿】第18期《屏東文獻》徵稿

標題:

【徵稿】第18期《屏東文獻》徵稿

時間:

2014年8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屏東文獻》稿約

本刊以保存鄉土資料、帶動研究屏東風氣、提供發表園地為宗旨

一、有關屏東縣之下列稿件、資料、圖片,均歡迎各界人士踴躍投稿,來稿以未曾發表為限:
(一).學術論著、譯述
(二).文物史蹟、文獻資料之研究與介紹
(三).民情風俗、歌謠諺語、宗教信仰
(四).人物傳記、口述歷史
(五).有關屏東縣之書評、書目
(六).田野工作報導

二、下期主題:城鄉發展與地方文化觀光,截稿日期2014年8月31日。

三、學術性論述類稿件以論文格式撰寫,最多2萬字(含電子檔),可含照片,並附300字內中文摘要及至多5個關鍵字,論文格式規範統一為頁下註,參考書目以姓名筆畫排序;其他類型稿件以不超過1萬字為度,內容務必據實考證,切勿虛構事實或類似攻詰情事。

四、來稿引用其它資料,請於文末註明資料來源或參考書籍。照(圖)片之取得及使用權須註明出處且由作者負責。

五、譯稿請附原文,並註明作者及出處。

六、來稿除實質內容外,本刊有權修改;不願修改者,應於稿面註明。

七、來稿一經刊出,撰稿以每千字伍佰元致酬並贈送該刊5冊;圖片、照片一張貳佰元整,每篇稿件最多支應照(圖)片費新臺幣壹千元整。

八、來稿得用筆名,但請署真實姓名、通訊地址、聯絡電話及服務單位職稱。

九、文字稿件與圖片恕不退回,請作者自行留存底稿。

十、著作財產權及著作人格權屬著作者本人,第三者若欲轉載、翻印、翻譯,請先徵得著作者及本處同意後始得為之;另本處保有日後推行文教業務再刊登以及網路數位化之權,不另支稿酬。

十一、若著作人投稿於本刊經收錄後,同意授權本刊得再授權國家圖書館或其他資料庫業者,進行重製、透過網路提供服務、授權用戶下載、列印、瀏覽等行為。並得為符合各資料庫之需求,酌作格式之修改。

十二、來稿請檢附紙本及電子檔(可E-mail)各一份,郵寄屏東市大連路69號屏東縣政府文化處《屏東文獻》收。

電話:08-7360330-3轉2112或08-7385866張小姐

傳真:08-7385866

E-mail帳號: a001464@oa.pthg.gov.tw

系統號:

O-003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