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圖曾淑賢館長參訪大洋洲漢學研究重鎮——中華全球研究中心
標題:
國圖曾淑賢館長參訪大洋洲漢學研究重鎮——中華全球研究中心
內容簡介:
本(2014)年2月25日至28日,國家圖書館曾淑賢館長應邀至澳洲坎培拉參加第22屆亞洲大洋洲國家圖書館館長會議,特別由我駐澳洲代表處教育組遲耀宗組長安排於2月28日上午拜訪澳洲國立大學亞太研究學院中華全球研究中心(Australian Centre on China in the World,簡稱CIW),由該中心主任白傑明教授(Professor Geremie R. Barme)、副主任Dr. Benjamin Penny及另外兩位教授、一位博士生熱誠接待。2012年6月8日Dr. Benjamin Penny曾來館參訪,拜會曾淑賢館長,以及與漢學研究中心同仁交流。此次曾館長回訪,在愉快的氣氛中,就強化雙方學術合作交換意見,也取得了未來進一步交流的多項共識,針對設置臺灣漢學資源中心,以及今後舉辦臺灣漢學講座和展覽等事宜交換意見,該中心並邀請本館派員於明年一月參加該中心舉辦的研討會,介紹臺灣漢學研究資源。此外,白傑明主任並贈送曾館長一冊由該中心出版的《中華文明》做為開啟雙方合作的紀念。
CIW是創立於2010年的综合性研究機構,中心成立的目的是:強化中華的創新研究和教學,強化澳洲人以全球視野瞭解中華文化,持續促進中華研究相關成果在澳洲及國際的能見度。澳洲前總理陸克文(Hon Kevin Rudd)於2010年4月23日曾在第70次莫理循講座(70th George E Morrison Lecture)上進行「澳大利亞中國與世界」的演講,當中提到,「……澳洲國立大學在開展中國研究领域,不論是在國内還是國際上都具有獨一無二的優勢。澳大能够通過充滿持久活力的實踐,將研究、教育、培訓和公共參與融於一體。澳大同時還有經過數十年積累的,可以追溯到費子智教授時代的圖書館資源。因此,我今天欣喜地宣布Australian Centre on China in the World 成立。用中文說,這就是“中華全球研究中心”。 該中心將加強澳洲國立大學的固有實力,營造一個經過整合的,居於世界領先地位的研究機構。國內和國際學者將在這個研究中心彙聚一堂。研究中心也將和國內外的其它大學和研究中心在相關專業領域進行交流。…我們會為研究中心專門設計一座新的建築,新的建築物將是一個現代的學術中心,並將成為大學的焦點。」
為瞭解、蒐羅、分析和傳播關於中國種種有份量的敘述,CIW建置“The China Story”(中國的故事) 網站www.TheChinaStory.org,網站內容視野概不分地緣,既不限於中國大陸、香港、澳門及臺灣,抑或華僑界,亦不排除在華外籍人員之見地。凡是有建樹和研究價值的資訊和闡述,此網站將對之力求兼容並包。
洽談合作事項後,曾館長同時參觀CIW的圖書館及展示室,尤其看到接近完工的中心新建築非常具有中國風,更是眼睛一亮;感覺中西文化交流也將在此新建築產生對話的力量,據說這棟新建築是由曾經師事貝聿銘與貝氏建築設計事務所的首席建築師 Gerald Szeto (杰拉德‧司徒)所設計。
為推動海內外漢學學術交流,本館兼辦的漢學研究中心三十多年來積極加強與各國重要漢學研究單位合作,從靜態的學術刊物編印、發行電子報、建置專題資料庫,到動態的獎勵海外學人來臺研究、參加國際書展、辦理寰宇漢學講座及舉辦國際研討會。2011年起更將觸角延伸至海外,與美國著名大學和圖書館共同舉辦臺灣漢學講座及古籍文獻展覽,2012年起於海外重點大學或研究機構設置「臺灣漢學資源中心」(Taiwan Resource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簡稱TRCCS),讓臺灣漢學學術成果,跨越時空,與國際漢學研究人士充分交流。相信未來本館將進一步和CIW共同開展更具全球意義的中華文化研究,建立更廣泛的漢學研究視角。
本則消息圖說:中華全球研究中心主任白傑明教授贈送曾館長《中華文明》一書
系統號:
O-003036
【徵才】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徵聘專任教師
標題:
【徵才】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徵聘專任教師
時間:
2014年3月7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資格:具國內外大學人文相關學門博士學位,或曾任助理教授(含)以上職級者。
二、徵聘名額及專長:
(一)文學類2名:
1、六朝與唐代文、賦;
2、宋代詩、文;
3、古典小說;
4、戲曲。
(二)小學類1名。
三、檢附資料:
1、個人履歷一份,內含學經歷、研究領域、學術著作目錄、曾任教課程、教學及研究計畫、最高學歷證明影本、本校新聘教師送審專門著作一覽表(請至本校人事室網頁下載:http://www.ncu.edu.tw/~ncu7060/tables/T32.doc)。如已具大學校院教師資格者,請附教師證書影本。
2、與應徵專長相關之代表著作、參考著作。
(1)檢附資料需與本校新聘教師送審專門著作一覽表填寫內容一致。
(2)助理教授職級請備一式四份,副教授、教授職級請備一式七份;外文著作附五千字左右之中文摘要。
(3)代表著作應為送審人取得前一等級教師資格後及送審前五年內之著作(2009年8月1日起至2014月7月31日止);參考著作應為送審人取得前一等級教師資格後及送審前七年內之著作(2007年8月1日起至2014月7月31日止)。但送審人曾於前述期限內懷孕或生產者,得延長前述年限二年。
3、個人履歷、本校新聘教師送審專門著作一覽表電子檔,請於收件截止日期前,E-mail至本系公務信箱ncu3100@ncu.edu.tw,主旨請註明「應徵類別-職級-姓名」。
四、起聘日期:103學年度第1學期(2014年8月1日)
五、收件截止日期:民國2014年3月7日(星期五)前送達。
六、退件方式:本系將於徵聘程序完成後,通知退件訊息,並以【對方付費之宅急便方式】寄送。
電話:03-4267163、4267164
傳真:03-4229294
E-mail:ncu3100@ncu.edu.tw
聯絡人:馮曉蘋行政專員
系統號:
O-002961
【徵才】中研院文哲所徵求專任研究人員
標題:
【徵才】中研院文哲所徵求專任研究人員
時間:
2014年6月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職缺:本所編制內研究人員1名
二、資格:具有博士學位者
三、專業領域:古典文學
四、應備資料:各一式六份(含學術著作)
(一)詳細履歷
(二)博士學位證書影本(有教師資格證書者請加附影本)
(三)未來三年研究計畫
(四)歷年學術著作目錄
(五)重要學術著作(1-3種,含學位論文),以外文撰寫者,請附中文摘要。
五、受理方式:請於6月1日前,備齊上述資料,寄至臺北市南港區(115)研究院路二段128號,中研院文哲所秘書室收,洽詢電話:02-2789-5713黃先生;E-mail:hopperan@sinica.edu.tw;傳真02-2788-3132
系統號:
O-002962
【徵才】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中國文學遴選系主任
標題:
【徵才】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中國文學遴選系主任
報導者:
東吳大學中文系劉思怡秘書
內容簡介:
東吳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中國文學系主任遴選委員會公告
公告事項:
一、被遴選人資格:應具教育部頒發之教授或副教授證書。
二、系主任任期:自103學年度起,任期三年;任期屆滿,有意願續任者,經系務會議同意,送院長報請校長聘任後,得續任一次。
三、推薦方式:依東吳大學學系主任遴選辦法第七條之規定,被遴選人推薦方式如下
(一)自我推薦。
(二)經本系專任教師三人以上推薦。
(三)經國內外學術機構或團體所屬教授、副教授或研究員、副研究員五人以上推薦。
(四)經遴選委員會二人以上推薦。
(五)前述第二、三、四項之推薦方式,應具被推薦人之同意書。
四、檢附資料:自我推薦者或被推薦參與遴選者應同時提出下列文件、資料乙式三份
(一)身分證明文件影本。
(二)教育部教授或副教授證書影本。
(三)學位證書影本。
(四)學術經歷與著作。
(五)自傳。
(六)系務發展理念與方針。
(七)推薦書(可向中國文學系辦公室索取或自本系網頁下載使用;自我推薦者免繳)
(八)其他相關文件、資料。
五、遴選程序:
(一)推薦截止日期後,由遴選委員會逐一評審被遴選人之文件資料,於必要時邀請被遴選人面談。
(二)審查與瞭解被遴選人之文件資料與有關事項,進行遴選討論。
(三)遴選一至三人為主任建議人選。
(四)將主任建議人選送請院長陳報校長圈選。
六、被遴選人若為本系專任教師,因學經歷及著作目錄皆可上網查詢,故於2014年4月17日(四)以前公告其系務發展理念與方針,供全系師生參考。
被遴選人若非本系專任教師,其學術經歷及著作目錄將存放於系辦公室供本系專任教師查閱,但不得攜離系辦公室,另於2014年4月17日(四)以前公告其系務發展理念與方針,供全系師生參考。
七、推薦期限:自2014年3月24日(一)起至2014年4月14日(一)下午17時截止收件(郵寄以郵戳為憑)。
八、收件及聯絡方式:
地址:臺北市士林區11102臨溪路70號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辦公室
電話:(02)28819471轉6132
傳真:(02)28881437
聯絡人:劉思怡秘書
系統號:
O-003053
【徵才】中研院史語所徵聘中國歷史學專任研究人員
標題:
【徵才】中研院史語所徵聘中國歷史學專任研究人員
時間:
2014年6月30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職位:助研究員、副研究員或研究員,1名
二、專業領域:中國明代以前歷史(不含明代)
三、申請資格:
1. 具教育部認定之國內、外博士學位者(尚未取得證書者,必須提供博士論文通過口試或審查之證明文件)。
2. 申請「副研究員」職級者,須於國內公立或私立大學擔任副教授至少三年。
3. 申請「研究員」職級者,須於國內公立或私立大學擔任教授至少三年。
四、應備資料:
1. 申請表[請見下方檔案下載處]
2. 學術著作目錄
3. 博士學位證書影本(或博士論文通過口試/審查之證明文件)
4. 未來研究構想(2-3頁)
5. 近五年重要代表著作各1份(申請「助研究員」職級至多3件;「副研究員」以上職級至多6件)〔如以博士論文為代表作,請務必提供完整論文〕
6. 推薦信2封(由推薦人直接郵寄至本所)
五、截止日期:2014年6月30日,以郵戳為憑。
六、應徵者請檢具上述應備資料,寄送至臺北市南港區 (11529) 研究院路二段128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請註明「應徵專任研究人員」]。
相關資訊請洽詢秘書室陳小姐:
Tel: 886-2-2782- 9555#240;Email: bihp2@asihp.net。
※有意應徵此職缺者,請至官網下載相關表格。
系統號:
O-002963
【徵才】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徵聘助理教授以上教師若干名
標題:
【徵才】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徵聘助理教授以上教師若干名
時間:
2014年4月15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 職級及名額:助理教授(含)以上教師若干名。
二、 資格:
1、具博士學位,學術專長為臺灣史、世界史、歷史教育領域者。
2、應徵者除獲有博士學位之初任教師外,應具有下列條件之一:
(1)3年內有正式出版之專書,並檢附審查意見及通過出版之相關證明。
(2)最近3年平均每年應有1篇論文發表(相當於SCI、SSCI、TSSCI、EI、A&HCI、THCI Core等級或經本校各學院院務會議通過認可並經校教評會備查之學術期刊)。
(3) 最近3年至少主持1個國科會研究計畫。
(4) 傑出專業實務表現,並檢附相關證明。
3、其最高學歷若為本校授與者,應具有其他公私立大專院校(研究機構)相關教學、研究資歷。
三、應繳資料:
1、自傳、履歷、學位證書影本(持國外學歷而無教師證書者,國外學歷證件及歷年成績單須經駐外單位驗證,並附中文譯本各一份)。
2、代表著作及近三年相關論著各三份,並附中文摘要。
3、著作目錄及博士修業成績單。
4、擬開課程名稱及課程綱要。
四、申請時間:自即日起至2014年4月15日(星期二)止。(以郵戳為憑)
五、聯絡地址:10610臺北市和平東路1段162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網址:www.his.ntnu.edu.tw
電話:(02)7734-1506
傳真:(02)2363-3032
E-Mail: t23028@ntnu.edu.tw
連絡人:李文珠小姐
系統號:
O-003062
【徵才】臺灣大學哲學系「漢傳佛學研究室」徵選博士後研究員
標題:
【徵才】臺灣大學哲學系「漢傳佛學研究室」徵選博士後研究員
時間:
2014年5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漢傳佛學研究室」2014年度徵選「博士後研究人員」1名。自2014年3月1日起,至2014年5月31日止(以申請資料正確送達承辦單位臺灣大學哲學系為準),受理申請,逾期恕不受理。
徵選辦法、申請表,詳如附加檔案。或請至「漢傳佛學研究室」網頁http://homepage.ntu.edu.tw/~d01124001/index.html 下載
申請人若尚未取得博士學位證書,須上傳指導教授親筆所寫證明信函,敘明申請人可於起聘日前取得博士學位證書。
本年度博士後研究人員的聘期為2014年8月1日至2015年7月31日。
申請人如為大陸地區學歷,務請自行確認是否為臺灣教育部所承認,請參附件「大陸地區高等學校認可名冊」。
相關行政事宜,請洽「漢傳佛學研究室」助理:李明書 k74132@hotmail.com,電話:0958655115
系統號:
O-002989
【獎助】2014年教育部文藝創作獎開始徵件
標題:
【獎助】2014年教育部文藝創作獎開始徵件
時間:
2014年4月9日截止
內容簡介:
◎徵件時間:2014年3月5日起至同年4月9日止。
◎徵選組別與項目:
(一)教師組(具中華民國國籍之公私立各級學校專、兼任及退休教師):現代及兒童戲劇劇本、短篇小說、散文、新詩、童話。
(二)學生組(具中華民國國籍之國內外各級學校在學學生):現代及兒童戲劇劇本、短篇小說、散文、新詩。
◎報名方式:線上報名後以掛號郵寄送件(線上報名系統將於4/9下午5:00關閉!郵寄以郵戳為憑),繳交文件格式請務必詳閱報名專區/注意事項。
◎洽詢電話:02-23110574分機233
系統號:
O-003006
【獎助】2014年度國立歷史博物館「郭雪湖臺灣藝術發展研究獎」
標題:
【獎助】2014年度國立歷史博物館「郭雪湖臺灣藝術發展研究獎」
時間:
2014年10月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宗旨
為感謝名書家郭雪湖先生捐贈新臺幣壹佰萬元,並獎助、培育臺灣藝術發展及研究優良人才,特設置本研究獎金。
二、獎金來源
由郭雪湖先生捐出行政院文化獎獎金與個人積蓄,合計新臺幣壹佰萬元為基金,並以其孳息發放研究獎金。本項基金並得接受熱心人士捐贈,以擴大其母金與孳息。
三、組織
本研究獎金設管理委員會管理之,置委員3至5人,由國立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本館」)聘請之。每屆聘期2至3年,除本館館長兼管理委員會主任委員外,其他委員就藝術界資深人士及社會公正人士聘請之。
四、參加資格
國內大專院校之文、史、藝術或教育等相關科系學生、教師或社會人士皆可申請。已獲得其他獎金之論文,不得申請本研究獎金。
五、獎助時間、名額與金額
本研究獎金每2至4年遴選一次,得獎者壹名,頒發獎金新臺幣參萬元整。(第一屆於2010年開始)
六、論文範圍
以臺灣藝術教育研究為範圍,論文題目自定。
七、論文形式
1、文言、白話不拘,以學術論文格式撰寫,每篇論文以6千至2萬字為原則,並附600字以內摘要。
2、論文配圖須取得合法版權,如有抄襲、代筆、使用譯稿或其他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之情況,本館將取消其獲選資格並追回研究獎金,有關法律責任由論文著作人自行負責。
八、發表方式
本館有權無償刊登獲選論文於本館相關出版刊物,並加註獲得「郭雪湖臺灣藝術發展研究獎」字樣;獲選論文不得發表於本館以外之其他刊物。
九、申請方式
一律採取通訊報名,請以掛號郵件逕寄100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國立歷史博物館研究組收(並註明參加「郭雪湖臺灣藝術發展研究獎」論文申請)。
十、申請資料
(一)研究獎金申請表乙份。(請至官網下載)
(二)論文紙本與電子檔各乙份。(獲選與否均不退回)
(三)紙本規格:
1.採A4直式橫印,文字自左至右編排,每行中文35字細明體,每頁不超過30行。
2.內容依序包括封面、書名頁(同封面)、摘要、目次(包括正文與圖版)、正文、附錄、封底等,並加註頁碼,繕打裝訂成冊。
3.封面應載明「郭雪湖臺灣藝術發展研究獎」論文(16級楷書體於左上角)、論文主題(20級楷書體於第8行處居中)與申請人(16級楷書體於第20行處居中)。
4.電子檔採Word(*.doc)檔。
十一、截稿日期:2014年10月01日(以郵戳為憑)。
十二、公佈得獎:2014年11月中旬公佈獲獎名單,並於本館館慶時公開頒獎。
系統號:
O-003024
【獎助】2014臺南研究博碩士論文獎學金
標題:
【獎助】2014臺南研究博碩士論文獎學金
時間:
2014年4月30日截止
內容簡介:
2014臺南研究博碩士論文獎學金將於2014年2月1日至4月30日進行徵稿,歡迎國內外大專院校有志於從事臺南研究之碩博士生參與。
有意申請此獎助者,請至官網下載中、英文實施要點。
系統號:
O-003101
【徵稿】《東吳哲學學報》第30期徵稿
標題:
【徵稿】《東吳哲學學報》第30期徵稿
時間:
2014年3月10日截止
內容簡介:
《東吳哲學學報》自1996年3月迄今已出版至第29期,且本刊自第8期起,從年刊更改為半年刊。過去承蒙各方學界賜稿與指正,本刊才能日益豐富而嚴謹。
目前正籌備學報第30期,預定在2014年3月10日截稿,2014年8月出刊。凡有意投稿者,請參閱本刊投稿簡約暨撰稿凡例(如附件),並懇祈於截稿日前能收到大作,以利審查與編務之進行。無論來稿是否通過審查,本刊皆會通知結果。
【東吳哲學學報投稿簡約】
《東吳哲學學報》為哲學及其相關領域之學術刊物,歡迎有關哲學之學術論文與專業書評投稿。
注意事項
1.本刊自第八期起改為半年刊,每年預定於二月及八月出刊。
2.來稿請用電腦打字,並請提供列印稿與磁碟片,頁碼按序標明,以利作業。檔案請用Microsoft Word編輯,並註明檔名。本刊亦接受由電子郵件附加檔投稿之方式。
3.文稿以未曾在他處刊出者為限。
4.本刊接受中文(繁體字)、英文稿件。論文以不超過兩萬字、專業書評以不超過五千字為原則。
5.來稿格式請依本刊撰稿凡例。
6.本刊設有外審制度,來稿以匿名方式送相關學者專家審閱,故文中請勿出現足以辨識作者身份之資訊。
7.經決定採用之稿件,本刊有權更改格式。若有其他必需修改之處,請作者依編輯委員會之建議處理。
8.本刊不支付稿酬。稿件刊登後,致贈作者本刊兩本及抽印本三十本。
9.文稿如發生抄襲侵犯他人著作權或引起糾紛等情事,責任由作者自負。
10稿件經刊登,製版權即歸本刊所有,非經本刊之書面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轉載。本刊經外審同意刊登之稿件,將先行郵寄著作授權同意書予作者,作者若不予回覆或未能於期限內回覆,則本刊將不予刊登該稿件。本刊得授權國家圖書館及其他學術研究機構以電子出版品方式發行該著作,供學術研究相關目的之利用。
來稿請寄:臺北市士林區(11102)臨溪路70號 東吳大學哲學系
收件人請註明《東吳哲學學報》編輯委員會收
或寄電子郵件至phstudies@webmail.scu.edu.tw
系統號:
O-002980
【徵稿】2014臺灣大學出版中心《中國思想史研究叢書》徵求專書著作
標題:
【徵稿】2014臺灣大學出版中心《中國思想史研究叢書》徵求專書著作
時間:
2014年8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叢書主編】
鄭吉雄(香港教育學院文化史講座教授,臺灣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
伍安祖(美國賓州州立大學歷史系教授)
近一世紀以來海內外「中國思想史」之研究,名家輩出,勝義紛起,尤其近年來隨著出土文獻的刊佈,在此一領域包括文獻、方法、觀念各方面的研究,更有日趨蓬勃之勢。臺大出版中心成立《中國思想史研究叢書》,延邀鄭吉雄教授及伍安祖教授擔任主編,出版以「中國思想史」為研究範疇的高品質學術著作。研究主題包括:
1.以傳統文獻或出土文獻為基礎的中國思想史的研究
2.中國思想史全程、斷代、或專門課題之研究
3.從中西比較觀點考察或解釋中國思想史之研究
4.中國思想史重要原典或研究文獻的譯著
(以中文或英文撰寫之論著均所歡迎,但不含介紹性或入門讀物。)
本叢書設有嚴謹而客觀的學術審查機制,與專業而完整的編輯服務,為中國思想史研究者提供一開放、優良的出版途徑。歡迎東西方學術界賢達踴躍賜作。
長期徵稿,全年收稿。
賜稿請填寫投稿者個人資料表,註明作者姓名、服務單位、職稱、通訊地址、電話、E-mail信箱,以便聯繫。書稿審查通過後,由出版中心與作者簽訂「出版契約書」,進入編輯出版流程。
※敬請作者備妥書稿紙本或電子檔,寄至:
臺大出版中心編輯部
紀淑玲
地址: 10087 臺北市中正區思源街18號澄思樓2樓(國立臺灣大學水源校區)
E-mail: lisachi@ntu.edu.tw(主旨請註明「中國思想史研究叢書投稿」)
洽詢電話: 02-33669983
系統號:
O-003243
【徵稿】《華岡哲學學報》第6期徵稿
標題:
【徵稿】《華岡哲學學報》第6期徵稿
時間:
2014年3月31日
內容簡介:
《華岡哲學學報》為哲學學術性年刊,第六期將在2014年6月出刊。稿件隨到隨審,第六期稿件將以2014年3月底為收稿期限。凡屬哲學領域及與哲學相關之研究論文與書評,皆歡迎投稿。
投稿文字請以正體中文或英文撰寫,依本刊撰稿體例,以WORD電子檔投稿;如有特殊字型符號等文件請另附紙本或PDF檔,以維護投稿人權益。論文(含註釋)中文字數上限二萬,英文30頁;書評中文字數上限三千,英文5頁。稿件將送相關專家學者審閱,以外審為原則。
在本刊登載之文稿作者自負文責,不得一稿多投;由作者保有著作權,本刊不限制作者對文稿之再利用,唯如重新出版,須註明該文稿曾於本刊登載。若著作人投稿 於本刊經收錄後,同意授權本刊得再授權其他資料庫業者,進行重製、透過網路提供服務、授權用戶下載、列印、瀏覽等行為。並得為符合各資料庫之需求,酌作格式之修改。
凡經本刊登載之文稿,奉寄當期《華岡哲學學報》2冊予作者。
來稿請寄:
Email:hwakang.ph@gmail.com
郵寄:11114
臺北市陽明山華岡路55號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華岡哲學學報》編輯委員會收。
收件截止時間:2014年3月31日
系統號:
O-002981
【徵稿】《臺灣師大歷史學報》徵稿
標題:
【徵稿】《臺灣師大歷史學報》徵稿
時間:
長期徵稿
報導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內容簡介: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稿約
一、本刊於每年六月及十二月出版,內容以史學專論、研究討論、書評為主,歡迎未出版之史學論著來稿。
二、請參照本刊撰稿格式撰寫,存普通文字檔。文長請勿超過三萬字,來稿請附英文篇名、中文摘要(三百至五百字)、英文摘要,與中、英文關鍵詞。
三、來稿由本刊編輯委員會約請相關專家學者審查,通過後刊載。
四、如經刊載,不付稿酬,致送作者當期學報三本、抽印本三十本。
五、本刊不負責來稿內容之版權問題(如圖、表及長引文等),請作者先行取得版權持有者之同意。
六、本刊與華藝數位藝術股份有限公司簽訂電子期刊合作出版計畫,來稿刊載後如同意收於該電子期刊,請附授權同意書。
七、來稿請繳交電腦文書處理後之稿件電子檔(如有特殊需要請另提供紙本),並附作者中文及英文姓名、服務單位、職稱、地址、電話或e-mail 等聯絡資料。
八、投稿或相關編輯事項之函件,請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辦公室。
地址:106 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 號
電話:(02)7734-1504
E-mail:ntnuhistory@gmail.com(主旨請註明「學報投稿稿件」)
系統號:
O-002982
【徵稿】《靜宜中文學報》第5期徵稿
標題:
【徵稿】《靜宜中文學報》第5期徵稿
時間:
2014年3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靜宜中文學報》(以下簡稱本學報)為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出版之純學術性刊物,以刊登國內外學者(「博士生以上」或「在大專以上學校擔任專兼任教職者」)未經發表或出版之學術論著為主,凡有關文學、經學、語言、文字、思想、藝術等相關論文,均歡迎踴躍賜稿。
二、本學報為半年刊,每年六月及十二月出版,三月三十一日及九月三十日為截稿期限。全年收稿,隨到隨審,審查通過後,立即發給審查及刊登證明。
三、來稿字數以每篇不超過二萬五千字為原則,並請附中英文之篇名、關鍵詞、作者姓名、服務單位、職稱及約三百字左右之論文摘要。
四、稿件請以Word軟體自行打字,並請附電子檔光碟及列印正式文稿兩份。撰寫格式請另參照「《靜宜中文學報》撰稿格式」。
五、請勿一稿兩投,任何侵害他人著作權益或有關剽竊情形之作品請勿投送,否則文責自負。來稿一經錄用,作者不得要求抽回,非經本學報編輯委員會同意,請勿在其他刊物發表或轉載。
六、所有賜稿均經編輯委員會送請二位(含)以上校外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匿名審查。通過審查之稿件,編輯委員會有權決定刊登優先順序。於刊登後將致贈當期學報一冊及作者論文抽印本二十冊,不另致酬。
七、賜稿若獲預審認定屬於本學報刊登之領域,需繳交論文審查費每篇兩仟元整(郵局匯款帳戶,戶名:靜宜中文系,局號:0141472,帳號:0012897)。
八、賜稿請填寫投稿者個人資料表,註明作者姓名、服務單位、職稱、通訊地址、電話、E-mail信箱,以便聯繫。
九、為便於文獻之留存與交流,賜稿請一併填具「著作授權聲明書」,同意著作財產權讓予靜宜大學中文系,但作者仍保有著作人格權,及未來自行集結出版、教學等個人使用權利。
十、賜稿請寄: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系(43301臺中市沙鹿區臺灣大道七段200號)靜宜中文學報編輯委員會收
電子郵件請寄至:puch000001@gmail.com
廖大期 助教 收
電話:(04)26328001轉分機17015
※有意投稿者請至官網下載資料表。
系統號:
O-002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