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事務

國家圖書館將於臺北國際書展推出「寄給時間的漂流記」明信片展

國家圖書館將於臺北國際書展推出「寄給時間的漂流記」明信片展

標題:

國家圖書館將於臺北國際書展推出「寄給時間的漂流記」明信片展

時間:

2014年2月5至10日

內容簡介:

為推動文化創意加值與授權國內優質藝術產業發展,國家圖書館繼2012年以「悠遊天下——明代文人的樂活方式」為題,挑選近40餘部明代珍貴善本古籍參與綠色生活主題館展覽,獲得國內外讀者熱烈迴響,今年特與民間優秀視覺設計公司合作策畫,以早期明信片為主題,在文化部專案支持下,於今年臺北國際書展首度推出「寄給時間的漂流記」明信片展,展出三百餘件臺灣、大陸珍貴明信片。

明信片這個快要被大家遺忘的老朋友,現在似乎只有當觀光客才會購買的產品,從1869年首度在奧匈帝國出現,原本只是單純做為通信之用,後因為設計精美、藝術價值高,而且圖像內容豐富,於是逐漸在世界各地流行。至於臺灣本地的明信片,到1905年以後隨日本統治時期官方推動流通,「繪葉書」也就是明信片,也開始大量在臺灣發行,蔚為風潮。本館在十餘年前就注意到明信片對於歷史、近代社會庶民生活研究的價值,因此積極購得萬餘張明信片,包括臺灣明信片4800張,大陸明信片8800張。這些圖像製作者多為日本官方與民間書商、會社,主題非常多樣,如風景名勝、人物寫真、城鄉建築、重大災害、歷史事件紀念、動植物、藝術作品、風俗民情,具有高度價值,可以幫助我們瞭解過去,透過圖像體驗時光之旅。

「寄給時間的漂流記」明信片展,即從國家圖書館館藏文獻中,精選三百餘張原件與數位複刻版,主題涵蓋臺灣與大陸風俗、港灣與都市建設、風景名勝,以及人物容顏寫真等大類。圖像年代,有的製作發行迄今已有將近90年歷史,最年輕也有將近60年以上。其中是取用當時名家的手繪風景,如吉田初三郎繪製的臺灣各地鳥瞰圖,矢崎千代二、立石鐵臣、石川寅治等繪畫的臺灣風景名勝。當然,也有饒富趣味的充滿臺灣味的攝影明信片,如日月潭邵族杵歌、曾赴日表演的蓬萊歌舞團、艋舺青山宮的神明出巡、臺灣志士謝文達環臺飛行紀念,以及1920年代行銷觀光最有名《臺灣八景》系列。

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博士表示,近年來國圖致力於推動閱讀領導品牌的建立,除了國內閱讀活動,兩年來更在海外地區持續推動「博雅-閱讀古人生活美學古籍文獻展」以及「千古風流人物——蘇東坡」系列活動,成功將臺灣重視古典閱讀的形象行銷到國外。今年為了讓更多精緻館藏能被運用與研究,國圖基於鼓勵,提供願意投入文化創意產業的藝術工作者利用館藏,加上文化部與臺北書展基金會的支持,因此促成這項展覽。這些圖像相信必能勾起民眾的鄉土思維,展覽也希望透過這些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歷史記憶,一方面能引領我們穿梭兩岸時空,另外也讓社會大眾思考臺灣本土文化多元風貌。展覽將自2月5日至2月10日於臺北世貿一館主題館舉行,歡迎各界同道與讀者蒞臨參觀。

日期:2014年2月5至10日

時間:請參見2014年臺北國際書展公告http://www.tibe.org.tw

地點:臺北世界貿易中心展覽一館

地址:臺北市信義路五段五號一樓

※本次展覽入館須購票入場,購票資訊請參見http://www.tibe.org.tw

系統號:

O-002730

【徵才】政治大學中文學系徵聘教師

標題:

【徵才】政治大學中文學系徵聘教師

時間:

2014年2月7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學術專長:
(一) 古典、現代文學領域
(二) 語言學與傳統小學領域
(三) 經學與義理思想領域

二、名額:專任教師二名

三、應徵資格:
(一)如尚未領有教師證書者,將依教育部「專科以上學校教師資格審定辦法」之規定,辦理教師資格審查
(二)具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中國文學或相關學門助理教授證書以上者,於受聘前5年間(98年8月1日起至103月7月31日止),須符合以下任一條件:
1.至少獲得3項國科會計畫
2.或發表經審查並正式出版之學術論文3篇
3.或出版學術專門著作1本

四、申請截止日:即日起至2014年2月7日(週五)止(以郵戳為憑)

五、起聘日期:2014年8月1日起

六、注意事項
應徵者請附以下資料
(一)、徵聘教師基本資料表一份(請見附檔表格,未使用本系制式履歷者,將退件重填)
(二)、教師證書、現職聘書、最高學位證書影本各一份
(三)、代表著作需為近三年之著作(100年8月1日~103年7月31日內刊登發表)一式三份 (請選擇乙篇或乙本與應徵專長相符之著作為代表著作,並在著作上以標籤註明)
(四)、參考著作為近五年(98年8月1日~103年7月31日刊登發表)之學術著作、最高學位論文各一式三份(參考著作限與應徵專長相關,依重要性排序,並在著作上以標籤註明);外文著作另附中文摘要五千字左右
(五). 履歷表中之參考著作,必須附上著作以供審查。與應徵著作無關之相關資料,請勿檢附。
(六). 請附上已填具清楚之【徵聘教師基本資料表】光碟片
(七)、應徵資料恕不退件,如要索回,請附上與應徵文件相當之紙箱,以便本系【對方付費之宅急便方式】寄送。勾選不寄回之應徵資料,本系將在應聘程序完成後銷毀
(八)、初審通過者,將另行通知來系演講,旅費自理
(九)、獲聘者,每學期需開設「中國語文通識」課程。

聯絡人:吾家珍 助教
郵寄地址:116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政治大學中文系收(請註明應徵教師)
電話:(02)29387042

系統號:

O-002731

【徵才】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徵聘專任教師

標題:

【徵才】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徵聘專任教師

時間:

2014年2月11日截止

內容簡介:

職位:專任助理教授(含)以上教師1名

資格:
一、具有國內外臺灣文學或相關領域之博士學位(須取得正式博士學位證書,應屆畢業者應於103年1月31日前通過口考),資深教學者不受此限。

二、研究專業或學術專長:臺灣文學、語言與文化相關研究。

工作內容:
一、開設研究所必選修課程、大學部通識。
二、開設臺灣研究學程課程(可英語授課者請註明)。
三、研究生論文指導。
四、協助本所相關業務。
五、其他悉依校方規定。

應徵資料:
一、博士學位證書影本7份。
二、最高學歷歷年成績單7份。
三、身分證正反面影本2份。
四、個人學經歷表7份(須填電話或傳真號碼或E-mail)。
五、歷年著作目錄7份(個人學經歷及歷年著作目錄表請至本所網頁下載http://www.gitl.ntu.edu.tw/)。
六、5年內代表作一式7份(1.學術專書一本或期刊論文兩篇,須是98年8月以後出版者2.近三年內取得博士學位者,得以博士論文為代表作3.中文著作,請附五百字以內提要;外文著作,請附五千字左右之中文概述及五百字以內中文提要。)
七、7年內參考著作各7份(1.至多5種2.須是96年8月以後出版者3.內容不得與代表作或博士論文重複)。
八、可開授課程之中英文授課大綱一式7份。(含本所必修、選修及臺灣研究學程各一門)
九、曾任教於大專院校及研究機關者,請附教師證書及歷年聘書影本各7份,其他規定請至本所網頁「最新消息」欄查詢。
十、上述應徵資料,如需退件,請於接獲通知後20日內至本所辦公室取回。

截止日期:
2014年2月11日下午五時以前(資料寄達日期),以掛號寄達(106)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辦公室收(封面務請註明應徵者姓名及「應徵臺文所教師」字樣)。逾期不予受理。

起聘日期:
預定辦2014年8月1日。

附註:
一、初審通過者,本所將另行通知來所訪談(旅費自理),若未克參加,視同放棄應徵。

二、
洽詢電話:02-33664780
傳真電話:02-33664778
聯絡人:趙詠萱 幹事
E-mail:ntugitl@ntu.edu.tw

系統號:

O-002732

【徵才】中研院民族所徵求所長

標題:

【徵才】中研院民族所徵求所長

時間:

2014年3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公開徵求所長,初聘任期三年,得連任一次,所長並兼研究員或特聘研究員職銜。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致力於社會或文化人類學及其相關領域之研究。

應徵者須具備中文溝通能力,並 (1)具哲學博士學位,(2)學術成就卓越,(3)具大學教授或相當教授資格三年以上之經驗。

應徵者須填妥申請表,並提供三封推薦信,於2014年3月31日前(以郵戳為憑),郵寄至臺灣臺北巿11529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研究所「所長遴選委員會」;申請表格請自行下載。

系統號:

O-002706

【徵才】東海大學哲學系徵聘專任或約聘教師

標題:

【徵才】東海大學哲學系徵聘專任或約聘教師

時間:

2014年2月2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資格:
具教育部認可之博士學位或助理教授(含)以上資格。

二、專業領域:
應徵者應具備哲學之專長。

三、起聘日期:
2014年8月1日起聘。

四、應徵所需資料:
1.申請信函。
2.履歷表。
3.學經歷證明文件影本(含博士學位證書、教師證書等)。
4.碩、博士論文及三年內代表著作各1份,學位論文需附口試委員名單。
5.可開授課程之教學大綱。

五、應徵時間及寄件方式:
1.即日起至2014年2月21日前以掛號信將應徵資料寄達本校人事室,逾期恕不受理。
2.寄件地址:臺中市407西屯區臺灣大道四段1727號東海大學人事室收。
3.請於信封上註明應徵科系。
4.應徵資料恕不退件。

六、聯絡方式:
哲學系電話:(04)23590733。
哲學系傳真:(04)23594459。
E-mail:philo@thu.edu.tw。

七、本徵聘之獲准發佈日期為2013年11月28日。

系統號:

O-002733

【獎助】國史館「國史研究獎勵出版」接受申請

標題:

【獎助】國史館「國史研究獎勵出版」接受申請

時間:

2014年2月底截止

內容簡介:

國史館為鼓勵撰寫中華民國史與臺灣史相關論著,以培養國史研究人才,特訂定「國史研究獎勵出版作業要點」,辦理獎勵出版作業,鼓勵相關系所暨單位踴躍申請。

【申請資格】
1.取得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院校博、碩士學位論文。
2.申請出版之學位論文以未曾出版為限。
3.申請者論文須與中華民國史及臺灣史相關。
4.每人每年以申請一冊為限。

【受理申請時間】
每年12月1日於本館網站公告,接受申請,至翌年2月底截止,以郵戳為憑,7月30日於國史館網站公布錄取名單。

【申請辦法】
申請人需檢具下列資料:
1.申請表及切結書紙本及電子檔各一份。
2.提要表一份,學位論文一式三份;電子檔各一份。
請將上列資料寄至10048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國史館國史研究獎勵出版審查委員會」,聯絡人:廖文碩(02)2316-1053;論文及提要表電子檔請寄至history@drnh.gov.tw。

【獎勵名額】
每年錄取至多十名。

【受獎義務與出版權責】
1.應接受國史館安排,就其著作及研究心得在國史館發表學術報告。
2.應自國史館公告受獎起六個月內完成著作之修改,送交該館出版。
3.受獎著作之序頁、簡介、索引編製及校對等事項皆由受獎人負責,不另支稿費及相關費用。
4.著作封面、內頁版型設計、印刷出版及發行,由國史館負責,每冊以新臺幣十二萬元為上限。
5.再授權其他第三人出版時,應於首頁註明:「本書獲國史館國史研究獎勵出版」等字樣,並送三冊予國史館存參。

【其他注意事項】
1.申請日期截止前逾五年完成之學位論文,應配合提出修改說明。
2.學位論文須以中文撰寫;字數以十萬至二十萬字為限。
3.受獎人於出版前應簽署未侵犯第三人著作權之切結書;如有侵權情事發生,國史館應撤銷其受獎資格,受獎人應賠償所有印製費用,並負一切法律責任。
4.受理申請及評選結果公告,皆以國史館網站及總統府公報為準。

系統號:

O-002734

【獎助】中研院2014年第2梯次「博士後研究人員」開始受理申請

標題:

【獎助】中研院2014年第2梯次「博士後研究人員」開始受理申請

時間:

2014年3月3日截止

內容簡介:

本院2014年第2梯次「博士後研究人員」自2014年1月15日起至3月3日止受理申請,逾期恕不受理。本案採電腦線上申請方式,不需要另送紙本,網址:http://db3n2u.sinica.edu.tw/~textdb/program

本計畫延聘之博士後研究人員分二種:「中央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學者」(傑出)及「一般博士後研究學者」。數理組與生命組之申請人,申請時需勾選類別;若希望兩類博士後研究皆有機會爭取,必須同時勾選。人文社會科學組之博士後研究,申請時無區分,由審議的結果決定類別。

申請人若尚未拿到畢業證書,則必須上傳指導教授證明信函,說明在起聘日前可順利拿到博士學位之證書。本梯次博士後研究人員聘期自103年7月1日至105年6月30日。

申請人文社會科學組或「中央研究院博士後研究學者」之博士後申請者需獨立撰寫研究計畫書,務請具體說明計畫內容(含計畫目的與價值、文獻評述、方法與預期成果等);若過於簡略,將影響評審結果。

研究人員(計畫主持人)申請博士後研究之員額不受限制,但每一計畫以補助1名「一般博士後研究學者」為原則。

研究人員(計畫主持人)請務必於申請截止日前將申請案送出至學術事務組,否則不予受理。博士後申請人於申請截止前,請確認三封推薦書已傳送至學術事務組。

本院博士後研究人員之權利義務,依據本院人事室約聘僱人員之相關規定,http://hro.sinica.edu.tw/cbemployee/cbemployee.html,並依據主持人之規劃,參與研究計畫之執行;所屬單位得依據學科特殊需要訂定管理細則。博士後研究人員需簽訂工作契約及具結書(聲明本人非屬進用時之機關首長、單位主管或計畫(共同)主持人之配偶及三親等以內血親、姻親)。

相關事宜請洽學術事務組承辦人:
數理組:彭靖文女士 chingswt@gate.sinica.edu.tw 電話:02-27898067
生命組:簡玫秀女士 mhchien@gate.sinica.edu.tw 電話:02-27899676
人文組:宋述玲女士 ssl53@gate.sinica.edu.tw 電話:02-2789-8051

系統號:

O-002681

【獎助】胡適紀念館第二屆「胡適研究」獎學金

標題:

【獎助】胡適紀念館第二屆「胡適研究」獎學金

時間:

2014年7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主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以下簡稱本館)為鼓勵國內碩、博士學生研究胡適,培養以胡適為研究主題之學術人才,設置「胡適研究」獎學金,自2012年起,連續5年,歡迎資格符合者申請。

二、申請資格:
凡中華民國公私立大學或學院碩士、博士研究生,以胡適或與「胡適研究」密切相關者之學位論文皆可申請。

三、受理申請時間:
每年1-4月在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及胡適紀念館網站發布,接受申請,至當年7月31日截止。以掛號郵戳為憑。

四、申請辦法:凡有意申請本獎學金者,請備妥下列相關文件、資料以掛號郵寄,並於信封上註明「胡適研究獎學金申請」字樣。
(一)申請人須檢具「申請表」一份(表格下載)。
(二)論文全稿及摘要一式五份,須為當年7 月 31 日前通過考試。
(三)國民身分證正、反面影印本一份。
(四)學生證正、反面影印本一份。
(五)上述資料,請寄到 11529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收。聯絡人:莊小姐 02-2782-1147。E-mail: hushih@gate.sinica.edu.tw。
(六)申請資料及附件,不予退還。

五、獎勵名額與獎學金額
(一)碩士論文每篇獎勵新臺幣參萬元整,若干名。
(二)博士論文每篇獎勵新臺幣陸萬元整,若干名。

六、評選結果
(一)每年於10月31日前,於近代史研究所及本館網站公布,並以書面通知申請者;
(二)每年12月31日以前頒發獎學金。

七、注意事項
(一)獲獎論文出版或發表時,應註明「本論文獲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獎助」字樣。
(二)如有侵權情事發生,本館應撤銷獎助,得獎人應繳回獎學金,並負一切法律責任。

※有意申請此獎助金者,請逕至官網下載申請書。

系統號:

O-002682

【獎助】2014年度日本交流協會經費資助

標題:

【獎助】2014年度日本交流協會經費資助

內容簡介:

公益財團法人日本交流協會針對「①日本和臺灣的研究者等在日本或臺灣舉辦法學、經濟、社會、文學等相關領域的演講會、研習會②在日本或臺灣舉辦的國際會議、研討會③為介紹日本文化而在臺灣舉辦的展覽活動④為介紹日本文化而在臺灣舉辦的戲劇、音樂、舞蹈、傳統藝能等公演」,提供部分經費資助。上述相關申請案件,本協會將在審查後以書面方式通知審查結果。其申請辦法規定如下:

1.宗旨
目的是希望透過日本與臺湾之間的學術交流以及介紹日本文化,協助推動日臺間的學術文化交流。

2.對象
(1)在日本或臺灣舉辦法學、經濟、社會、文學等相關領域的演講會、研習會、國際會議、研討會等。(但以自然科學領域為主題之活動、營利活動、宗教活動、政治活動、選舉運動等,均不在本項資助對象內)。
(2)為介紹日本文化而在臺灣舉辦的展覽活動或戲劇、音樂、舞蹈、傳統藝能等的臺灣公演(以營利為目的者不在本項資助對象內)。

3.申請資格
(1)日本或臺灣的大學、研究中心等的研究.教育機關以及非營利團體。
(2)日本或臺灣的美術館、劇團等主辦單位,或舉辦展覽、公演的日本團體。
(3)不跨年度,能在同一年度內實施並結束之活動。
※原則上不受理前一年度已獲得本協會資助之同一活動申請。

4.申請日期
(1)於2014年4月至9月之間舉辦的活動,請於2014年2月14日(五)前提出申請。(郵戳為憑)。
(2)於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之間舉辦的活動,請於2014年8月15日(五)前提出申請(郵戳為憑)。
※使用中文或日文填妥本協會規定之各式申請表格。使用中文者,請另行提出日文摘要。若申請機票費用補助,請務必附上經濟艙票價之估價單。
(1) 國際會議、研討會(封面x1、申請書x6、報告書x6、收據x1)
(2) 展覽、公演(封面x1、申請書x6、報告書x5、收據x1)

5.資助項目
本協會資助總金額為該活動所需總經費之50%以內。(去年度採用案件之資助金額約為每件10萬日幣~50萬日幣左右)。超出資助範圍之經費請自行負擔。
①演講會、研習會
(1)資助對象往返日本-臺湾之國際機票費(經濟艙票價)。
(2)資助對象之住宿費(自會議前一日起至結束當日為止,最多7日為限)
a.若在日本舉辦,每日上限為17,800日幣。
b.若在臺灣舉辦,每日上限為20,600日幣。
※籌備期間之各項經費不在資助範圍內。
②國際會議、研討會
(1)為了演講、發表或研討而訪臺(或訪日)者之往返日本-臺灣國際機票(經濟艙票價)。
(2)為了演講、發表或研討而訪臺(或訪日)者之住宿費(等同前項演講會、研習會之待遇)。
(3)場地租借費
(4)會場佈置費
(5)口譯費
(6)宣傳資料製作費
(7)會議資料製作費
(8)報告書製作費
(9)臨時工作人員雇用費
(10)通訊費等
※籌備期間之各項經費不在資助範圍內。
③展覽活動
(1)作品運送費
(2)畫冊製作費
(3)作家及專家往返日本-臺灣之國際機票費(經濟艙票價)
(4)作家及專家之住宿費(每日上限為20,600日幣)
※事前調查經費和籌備期間之各項經費不在資助範圍內。
④公演活動
(1)公演相關人士往返日本-臺灣之國際機票(經濟艙票價)
(2)行李之國際運送費
※籌備期間之各項經費不在資助範圍內。

6.經費資助條件
(1)申請者務必在活動相關資料中註明本協會為贊助單位。此外,也請將海報、傳單等宣傳資料各2份交予本協會。
(2)申請者於申請當時所填寫之活動計畫若有變更,請即刻告知並取得本協會之同意。(3)請在活動結束後一個月內,將包含收支報告等的實施成果報告書(制式表格)寄達本協會。本協會資助之經費項目,務必附上相關收據正本(亦可影印後加蓋「與正本相符」之戳記)。機票部分,則請附上登機證票根(或航空公司發行的搭乘證明)。
(4)由申請者擔負舉辦該活動之所有相關活動。
(5)絕不從事政治活動或其他任何違反舉辦宗旨之活動。

7.經費資助方法
申請者提交報告書之後,經本協會會計核銷後支付相關經費。

8.申請.洽詢單位
依申請者所在地不同,申請地點分別為:
 ①日本
  日本交流協會東京本部
  〒106-0032 東京都港区六本木3丁目16番33号青葉六本木ビル7F
  TEL 03(5573)2608 FAX 03(5573)2611
 ② 臺灣
 (1)日本交流協會 臺北事務所 (北部及中部機關團體請洽詢臺北事務所。)
   10547 臺北市慶城街28號 通泰大樓
   TEL (02)2713-8000 FAX(02)2713-0541
 (2)日本交流協會 高雄事務所
   (雲林、嘉義、臺南、高雄、屏東、臺東、澎湖等機關團體請洽詢高雄事務所。)
   80272 高雄市苓雅區和平一路87號 南和和平大樓9樓 
   TEL (07)771-4008  FAX(07)771-2734

※有意申請此獎助者,請逕至官網下載申請書。

系統號:

O-002672

【獎助】Foreign Language & Area Studies (FLAS) Fellowships

標題:

【獎助】Foreign Language & Area Studies (FLAS) Fellowships

時間:

2014年3月3日截止

內容簡介:

【About FLAS Fellowships】
The Foreign Language and Area Studies (FLAS) Fellowships program provides allocations of academic year and summer fellowships to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or consortia of institutions of higher education to assist meritorious undergraduate students and graduate students undergoing training in modern foreign languages and related area 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or with the international aspects of professional or fields of study.

【The goals of the fellowship program are】
To assist in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resources, and trained personnel for modern foreign language and area 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To foster foreign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fluency.
To develop a domestic pool of international experts to meet national needs.
FLAS fellowships are funded by the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and administered by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s Title VI National Resource Centers to assist students in acquiring foreign language and either area 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competencies, including the international aspects of professional or other fields of study. FLAS awards are available only for specific languages, and are contingent on federal funding. Please direct any questions to the FLAS Coordinator of your chosen language.

Applicants must be U.S. citizens or permanent residents of the United States. Applications by students in professional fields are encouraged. Preference will be given to applicants with a high level of academic ability and with previous language training. Academic Year and Summer FLAS awards are two separate competitions requiring two complete and separate applications.

Students receiving Academic Year Fellowships must be enrolled in full-time study for the duration of the FLAS award and must take one language course and one related area or international studies course each semester. Academic Year Fellows must be admitted to or enrolled in undergraduate, graduate, or professional programs at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FLAS awards may be used in some cases for students participating in official overseas language programs and in very limited cases for dissertators. Please see the FLAS FAQ page or contact the relevant FLAS Coordinator.

Summer Fellowships are for intensive language programs either domestically or abroad and require a separate application from the Academic Year Fellowship (minimum contact hours and duration of summer courses are outlined in the FLAS FAQ section).

【For More Information】
To learn more about FLAS, visit the FLAS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 page(https://www.sas.upenn.edu/flas/faq.html).

【Applying】
For instructions on how to apply, please see the Application & Instructions page(https://www.sas.upenn.edu/flas/instructions.html).

系統號:

O-002645

【徵稿】《東吳哲學學報》第30期徵稿

標題:

【徵稿】《東吳哲學學報》第30期徵稿

時間:

2014年3月10日截止

內容簡介:

《東吳哲學學報》自1996年3月迄今已出版至第29期,且本刊自第8期起,從年刊更改為半年刊。過去承蒙各方學界賜稿與指正,本刊才能日益豐富而嚴謹。

目前正籌備學報第30期,預定在2014年3月10日截稿,2014年8月出刊。凡有意投稿者,請參閱本刊投稿簡約暨撰稿凡例(如附件),並懇祈於截稿日前能收到大作,以利審查與編務之進行。無論來稿是否通過審查,本刊皆會通知結果。

【東吳哲學學報投稿簡約】
《東吳哲學學報》為哲學及其相關領域之學術刊物,歡迎有關哲學之學術論文與專業書評投稿。

注意事項
1.本刊自第八期起改為半年刊,每年預定於二月及八月出刊。

2.來稿請用電腦打字,並請提供列印稿與磁碟片,頁碼按序標明,以利作業。檔案請用Microsoft Word編輯,並註明檔名。本刊亦接受由電子郵件附加檔投稿之方式。

3.文稿以未曾在他處刊出者為限。

4.本刊接受中文(繁體字)、英文稿件。論文以不超過兩萬字、專業書評以不超過五千字為原則。

5.來稿格式請依本刊撰稿凡例。

6.本刊設有外審制度,來稿以匿名方式送相關學者專家審閱,故文中請勿出現足以辨識作者身份之資訊。

7.經決定採用之稿件,本刊有權更改格式。若有其他必需修改之處,請作者依編輯委員會之建議處理。

8.本刊不支付稿酬。稿件刊登後,致贈作者本刊兩本及抽印本三十本。

9.文稿如發生抄襲侵犯他人著作權或引起糾紛等情事,責任由作者自負。

10稿件經刊登,製版權即歸本刊所有,非經本刊之書面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轉載。本刊經外審同意刊登之稿件,將先行郵寄著作授權同意書予作者,作者若不予回覆或未能於期限內回覆,則本刊將不予刊登該稿件。本刊得授權國家圖書館及其他學術研究機構以電子出版品方式發行該著作,供學術研究相關目的之利用。

來稿請寄:臺北市士林區(11102)臨溪路70號 東吳大學哲學系
收件人請註明《東吳哲學學報》編輯委員會收
或寄電子郵件至phstudies@webmail.scu.edu.tw

系統號:

O-002735

【徵稿】《華岡哲學學報》第6期徵稿

標題:

【徵稿】《華岡哲學學報》第6期徵稿

時間:

2014年3月31日

內容簡介:

《華岡哲學學報》為哲學學術性年刊,第六期將在2014年6月出刊。稿件隨到隨審,第六期稿件將以2014年3月底為收稿期限。凡屬哲學領域及與哲學相關之研究論文與書評,皆歡迎投稿。

投稿文字請以正體中文或英文撰寫,依本刊撰稿體例,以WORD電子檔投稿;如有特殊字型符號等文件請另附紙本或PDF檔,以維護投稿人權益。論文(含註釋)中文字數上限二萬,英文30頁;書評中文字數上限三千,英文5頁。稿件將送相關專家學者審閱,以外審為原則。

在本刊登載之文稿作者自負文責,不得一稿多投;由作者保有著作權,本刊不限制作者對文稿之再利用,唯如重新出版,須註明該文稿曾於本刊登載。若著作人投稿 於本刊經收錄後,同意授權本刊得再授權其他資料庫業者,進行重製、透過網路提供服務、授權用戶下載、列印、瀏覽等行為。並得為符合各資料庫之需求,酌作格式之修改。
凡經本刊登載之文稿,奉寄當期《華岡哲學學報》2冊予作者。


來稿請寄:
Email:hwakang.ph@gmail.com
郵寄:11114
臺北市陽明山華岡路55號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系《華岡哲學學報》編輯委員會收。

收件截止時間:2014年3月31日

系統號:

O-002736

【徵稿】《臺灣師大歷史學報》徵稿

標題:

【徵稿】《臺灣師大歷史學報》徵稿

時間:

長期徵稿

報導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內容簡介: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稿約
一、本刊於每年六月及十二月出版,內容以史學專論、研究討論、書評為主,歡迎未出版之史學論著來稿。

二、請參照本刊撰稿格式撰寫,存普通文字檔。文長請勿超過三萬字,來稿請附英文篇名、中文摘要(三百至五百字)、英文摘要,與中、英文關鍵詞。

三、來稿由本刊編輯委員會約請相關專家學者審查,通過後刊載。

四、如經刊載,不付稿酬,致送作者當期學報三本、抽印本三十本。

五、本刊不負責來稿內容之版權問題(如圖、表及長引文等),請作者先行取得版權持有者之同意。

六、本刊與華藝數位藝術股份有限公司簽訂電子期刊合作出版計畫,來稿刊載後如同意收於該電子期刊,請附授權同意書。

七、來稿請繳交電腦文書處理後之稿件電子檔(如有特殊需要請另提供紙本),並附作者中文及英文姓名、服務單位、職稱、地址、電話或e-mail 等聯絡資料。

八、投稿或相關編輯事項之函件,請寄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辦公室。

地址:106 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 號
電話:(02)7734-1504
E-mail:ntnuhistory@gmail.com(主旨請註明「學報投稿稿件」)

系統號:

O-002737

【徵稿】《清華中文學報》稿約

標題:

【徵稿】《清華中文學報》稿約

時間:

長期徵稿

報導者:

thjcl@my.nthu.edu.tw

內容簡介:

1.《清華中文學報》創立於2007年9月,是以中國文史哲及跨領域研究為主的學術刊物,園地公開,歡迎海內外學者賜稿。

2.本刊歡迎研究論文、書評、專題訪談、思想觀點評論、學術現況反思等各類稿件。同時,也期待任何活化中文領域研究的論述形式。

3.本刊為半年刊,每年六月及十二月出版,傳統卷冊和電子媒介雙軌並行,全年收稿。本刊採行「隨到隨審」制,審稿期約三個月。

4.來稿以未曾發表為限;已在網路上發表的文章,不予收錄。凡發現一稿兩投或侵害他人著作權者,日後本刊將不接受其稿件。

5.本刊以中、英、日文稿件為主。中文論文以不超過三萬字、英文論文以不超過A4紙30頁、日文論文以不超過A4紙55頁為原則,書評以三千字為限。特約稿件則不在此限。

6.本刊設編輯委員會,處理集稿、審稿、編印及其他與出版有關之事宜;來稿均經隱名審查人與編輯委員會審查,採用與否,將以書函通知。請自留底稿,來稿不再退還。

7.來稿格式請參考本刊所附之撰稿格式,以利作業。

8.文稿既接受刊登,來稿人應協助校稿,並有提供原始引用文獻以供檢覈之義務。

9.本刊不負責來稿內容之著作權問題(如圖、表、照片及長引文等),請作者先行取得著作權持有者之同意。來稿請勿發生侵害第三人權利之情事,如有抄襲、重製或侵害等情形發生時,概由來稿人承擔法律責任,與本學報無關。

10.本刊著作者享有著作人格權,本刊享有著作財產權;日後除著作者本人將其個人著作結集出版外,任何人基於任何目的之翻印、轉載、翻譯等皆須事先徵得本刊同意後,始得為之。

11.通過刊登之論文,作者同意授權本刊得以紙本、光碟及網路等出版方式發行;並同意授權本刊得再授權國家圖書館等資料庫業者,進行重製,透過網路提供授權用戶下載、列印、瀏覽等行為,並得視需要酌作格式之修改。若僅同意以紙本形式發表者,請特別註明。

12.來稿刊出後,一律贈送當期《清華中文學報》兩本,抽印本二十份,不另付稿酬。書評作者贈當期二冊,不另贈抽印本。

13.來稿連同檔案,一律請附︰中英文篇名、中英文摘要(限五百字以內)、中英文關鍵詞(三到六個),文末請附「引用書目」。並請另紙註明中英文姓名、服務機構、職稱、通訊地址、電話、傳真號碼、電子郵件帳號等聯絡資料,以便聯繫論文出版等事宜。

14.來稿請寄《清華中文學報》編輯委員會,地址:
•30013
新竹市光復路二段101 號
國立清華大學 中國文學系

•E-mail: thjcl@my.nthu.edu.tw

•線上期刊網址:http://www.cl.nthu.edu.tw/files/11-1278-7432.php

線上期刊網址:http://www.cl.nthu.edu.tw/files/11-1278-7432.php

系統號:

O-002738

【徵件】數位島嶼徵件活動:信仰的力量--臺灣信仰圖像

標題:

【徵件】數位島嶼徵件活動:信仰的力量--臺灣信仰圖像

時間:

2014年2月4日截止

內容簡介:

自古以來,人們對於未知力量總是又敬又怕,從宇宙存在的解釋,到對世界萬物的信念和追求,慢慢地形成一套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體現在宗教信仰上,常見的原住民傳統信仰、佛教、道教、臺灣民間信仰以及基督宗教等,除了是眾人的心靈寄託,透過教義中的靈魂觀念、神靈觀念、神性觀念等,更形成一套崇拜行為與禮儀規範。近年因為新移民、新興宗教進入臺灣社會,組成越趨多元,也讓臺灣的信仰圖像更加多樣。

這一回,數位島嶼和世界宗教博物館合作,徵求臺灣的信仰圖像。誠摯地邀請您,與我們分享用心觀察的影像,無論是原住民傳統信仰、基督宗教、伊斯蘭教、佛教、道教、臺灣民間信仰、日式神道教、印度教、猶太教…期待從虔誠的群像面容、莊嚴的宗教建物、崇敬的祭典儀式中,認識並珍視臺灣的信仰文化,也透過這些圖像,感受臺灣的生命脈動。

【參加規則】
即日起至2014年2月4日止,將您的作品(影像連同文字),上傳到數位島嶼網站。每人投稿件數不限,公開過的影像與文字,亦可參加徵件。拍攝期間不限,歡迎掃描或翻拍個人舊作。作品限交jpg格式,影像尺寸不小於1024*768pixel,解析度不小於72dpi。說明文字請包含:照片名稱、主題/關鍵字(約3-5個)、拍攝時間、拍攝地點、內容描述、拍攝者(可用暱稱或本名)在「比賽項目」下拉式選單區選擇「信仰的力量」,徵集小組才能搜尋到參加作品,若想了解各宗教信仰內涵請參考世界宗教博物館的介紹,更歡迎您親自前往世界宗教博物館參觀。
參與作品除於數位島嶼專區展示,亦將不定期於世界宗教博物館官網、粉絲專頁刊登。

【獎勵辦法】
我們將於2月21日前選出入圍作品,獲選入圍者將獲贈:
獎狀乙紙
數位島嶼 珍藏磨毛棒球帽 乙頂 (黑、紅、藍、卡其四色任選)
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百工》日誌 乙本

【注意事項】
下述所提作品含影像與文字
作品一經上傳分享,請不要從「數位島嶼」網站中刪除。
嚴禁盜用他人作品,違者取消得獎資格,違反著作權法之責任由參賽者自負,與主辦單位無關。
獲選作品,主辦單位可用以進行相關非商業性宣傳推廣、各種形式之展出等,因此主辦單位將可能依照展示需求重製。
凡參加本活動,視同承認主辦單位訂定之各項規定。
數位島嶼相簿設定與相片上傳說明請參見官網。
數位島嶼採用創用CC授權條款(Creative Commons,會員可從6種核心授權條款中選擇分享方式)。

【延伸閱讀】
除了令人讚嘆的影像,忠實記錄、敘述的文字更讓觀者進一步了解影像的資訊,因此數位島嶼的徵件活動一直以來皆鼓勵島民詳實描述拍攝內容,甚至歡迎將一張張的影像,串聯出一篇完整的故事,以素人策展的方式,與我們分享觀看臺灣的不同視野。

系統號:

O-002739

【徵稿】《臺灣學研究》半年刊徵稿啟事

標題:

【徵稿】《臺灣學研究》半年刊徵稿啟事

時間:

長期徵稿

內容簡介:

1.《臺灣學研究》半年刊第17期徵稿中,本期專題:臺灣文學與文學史。
投稿截止日期2014年3月31日,出刊日期2014年06月30日。

2.《臺灣學研究》半年刊第18期徵稿中,本期專題:閱讀、知識建構與出版。
投稿截止日期2014年9月30日,出刊日期2014年12月31日。


3.《臺灣學研究》半年刊第19期徵稿中,本期專題:帝國與殖民。
投稿截止日期2015年3月31日,出刊日期2015年06月30日。


4.《臺灣學研究》半年刊第20期徵稿中,本期專題:家族與地方學。
投稿截止日期2015年9月30日,出刊日期2015年12月31日。

註:投稿信箱:lot_ntl@mail.ntl.edu.tw

有意投稿者,請至官網下載各期線上期刊、稿約與撰稿體例、授權書。

系統號:

O-002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