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58期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58期

標題:

中國文化研究所學報第58期

時間:

2014年1月

出版單位: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

報導者: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論文】
閱讀「鶉之奔奔」:《詩經》引用與注解的多層詮釋(范麗梅)

論漢儒對宋伯姬的評論(楊兆貴)

小文臣與大宦官:范仲淹與仁宗朝權閹閻文應之交鋒(何冠環)

北宋西北沿邊堡寨金湯城探微(梁偉基)

重整冠裳:洪武時期的服飾改革(張佳)

徐福東渡傳說在德川思想史的意義(吳偉明)

《石頭記》的敘述層次及其功能與意義(周建渝)

從鑑戒到取法:清嘉道間對明代士習風俗的評論與再定位(張瑞龍)

嚴復〈民約平議〉文本來源及其撰文目的再議:兼論赫胥黎在嚴復思想中的位置(承紅磊)

1947至1948 年于子三慘案與國共兩黨、竺可楨三方的各自對策(賀江楓)

Women’s Salvation and Collective Order: A Penitential Ritual for Deliverance from the Lake of Blood Performed in Hong Kong (Neky Tak-ching Cheung)

【書評論文】
The Prince and His Poet: Xiao Tong, Liu Xiaochuo, and New Directions
in Southern Dynasties Literary Studies
Alice W. Cheang

【書評】
Considering the End: Mortality in Early Medieval Chinese Poetic Representation. By Timothy Wai Keung Chan (Robert Ford Campany)

Cultural Authority and Political Culture in China: Exploring Issues with the Zhongyong and the Daotong during the Song, Jin and Yuan Dynasties. By Christian Soffel and Hoyt Cleveland Tillman (On-cho Ng)

Contemporary Confucian Political Philosophy: Toward Progressive Confucianism. By Stephen C. Angle (Sébastien Billioud)

Overt & Covert Treasures: Essays on the Sources for Chinese Women’s History.
Edited by Clara Wing-chung Ho (Beverly Bossler)

Dimensions of Originality: Essays on Seventeenth-Century Chinese Art Theory and Criticism. By Katharine P. Burnett (Anne Burkus-Chasson)

Renewal: The Chinese State and the New Global History. By Wang Gungwu (Q. Edward Wang)

Scribes of Gastronomy: Representations of Food and Drink in Imperial Chinese Literature. Edited by Isaac Yue and Siufu Tang (Hugh D R Baker)

The First Chinese American: The Remarkable Life of Wong Chin Foo. By Scott D. Seligman (L. Ling-chi Wang)

The Lius of Shanghai. By Sherman Cochran and Andrew Hsieh (Wen-hsin Yeh)

China’s Contested Capital: Architecture, Ritual, and Response in Nanjing.
By Charles D. Musgrove (Kristin Stapleton)

系統號:

P-002708

漢學研究第31卷第4期

漢學研究第31卷第4期

標題:

漢學研究第31卷第4期

時間:

2013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漢學研究中心

內容簡介:

【專論】
有關先秦句末語氣詞的若干思考(劉承慧)

諸家禪僧詮釋曹洞宗〈寶鏡三昧〉十六字偈之檢討——兼論覺浪道盛的特殊宗論及其三教論(蔡振豐)

山水正名與賦體問對——柳宗元〈愚溪對〉及其相關續衍的書寫變創與賦學觀照(許東海)

思與天下之士,皆為周孔之徒——徂徠石介道統論述之建構、特色及其核心精神(林保全)

朱子之鬼神論述義(吳展良)

宋元禪師對「趙州勘婆」公案的接受與多重闡釋(黃敬家)

直那一死——明代的河豚文化(謝忠志)

務窮後世之變——論潘耒《類音》的音學思想與設計理念(王松木)

馬一浮六藝互攝論析論——以詩教和易教為中心(劉樂恒)

Gender-Based Differences in Hakka Complaint Realization(客語抱怨行為的性別差異)(Wu Jui-chun(吳睿純))

【書評論文】
「託物寓言」與「旁引曲證」——評余國藩譯《西遊記》修訂版(Anthony C. Yu, trans. and ed., The Journey to the West)(李奭學)

【書評】
評Alvyn Austin, China’s Millions: The China Inland Mission and Late Qing Society, 1832-1905(中國億萬:中國內地會與晚清社會,1832-1905)(王成勉)

評Benjamin Penny, The Religion of Falun Gong(法輪功的宗教)(吳政哲)

系統號:

P-002710

新史學第24卷第4期

標題:

新史學第24卷第4期

時間:

2013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新史學》雜誌社

內容簡介:

【論著】
「舊俗」與「新風」——試論宋代巫覡信仰的特色(林富士)

儒家子,道者師——金元之際全真教團中的入道士人(王錦萍)

名勝志或旅遊書——明《西湖遊覽志》的出版歷程與杭州旅遊文化(馬孟晶)

海登‧懷特對於克羅齊評價的轉變(陳信治)

【書評】
評皮國立,《「氣」與「細菌」的近代中國醫療史——外感熱病的知識轉型與日常生活》(高愷謙)

評金觀濤、劉青峰,《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韓承樺)

系統號:

P-002633

臺灣史研究第20卷第4期

標題:

臺灣史研究第20卷第4期

時間:

2013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內容簡介:

【研究論著】
清代臺灣邊區社會秩序之考察:以濁水溪、烏溪中游之「亢五租」為中心(洪麗完)

1920 年代臺中士紳蔡蓮舫的家庭生活(李毓嵐)

臺灣基層金融體制的型構:從臺灣產業組合聯合會到合作金庫(1942-1949)(洪紹洋)

臺灣本土黑豬產業在南部六堆地區的傳承與發展(曾純純、朱有田)

【資料介紹】
籾山衣洲日記〉初探:日治初期在臺日人社會與日臺交流(1898-1904)(許時嘉)

系統號:

P-002669

漢語基督教學術論評第16期

漢語基督教學術論評第16期

標題:

漢語基督教學術論評第16期

時間:

2013年12月

出版單位:

桃園:中原大學

內容簡介:

The Christ-Centered Anthropology of Ignatius of Loyola and His Approach of Spirtual Formation in the Spiritual Exercises(伍潘怡蓉)

YMCA and the Anti-illiteracy Movement for the Chinese Laborers in France(周東華)

宗教當作音樂:一個類比觀點(蔡彥仁)

從清教徒倫理檢審墨家與資本主義精神(張俊)

瑪拿西與十七世紀中葉英國千禧年思想(趙星皓)

當代保羅復興的政治神學圖景(葛體標)

系統號:

P-002673

文與哲第23期

標題:

文與哲第23期

時間:

2013年12月

出版單位:

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

內容簡介:

《易經》《詩經》動植物象徵義涵與兩書互動關係比較研究(黃忠天)

論「子玉馳之」(劉文強)

《禮》與柳宗元古文(王基倫)

來唐新羅詩人崔致遠生平著作交遊考(蔡振念)

王充耘《讀書管見》析論(姜龍翔、蔡根祥)

晚明藝文《十六觀》系列的話語唱和與經驗觀想(曹淑娟)

因數明理──論陳藎謨《皇極圖韻》的理數思想與韻圖設計(王松木)

《紅樓夢》中啟悟歷程的原型分析──以賈寶玉為中心(歐麗娟)

論章法學「三觀」體系之建構(陳滿銘)

朱利安與莊子相遇於「渾沌」之地──中、西「跨文化」交流的方法反思──(賴錫三)

系統號:

P-002749

故宮學術季刊第31卷第2期

標題:

故宮學術季刊第31卷第2期

時間:

2013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內容簡介:

屠本畯《茗笈》萬曆本的成書與刊印(徐光臺)

清宮春曉:乾隆朝畫院中的〈漢宮春曉圖〉(秦曉磊)

點宮齋石印書局及其舉業用書的生產活動(沈俊平)

清中葉迄民初的毛皮貿易與京城消費(賴惠敏、王士銘)

書畫傷損之之類型、鑑識與修復——以故宮典藏為核心之研究(劉芳如)

系統號:

P-002703

臺大佛學研究第26期

標題:

臺大佛學研究第26期

時間:

2013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佛學研究中心

內容簡介:

法深為真如所顯——論《能斷金剛般若波羅密多經釋》對於法身的界定(耿晴)

法相宗「轉依」之「依」義研究(趙東明)

唯識學「所知障」概念:釋詞評議、研究檢討、部派溯源及東亞展望(金濤)

系統號:

P-002702

清華中文學報第10期

標題:

清華中文學報第10期

時間:

2013年12月

出版單位:

新竹: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

內容簡介:

【跨界行旅:近現代文類轉型與視野變化專題論文】
《黔書》的治書框架與西南審美經驗(胡曉真)

雜混、獵奇與翻轉——論何迥《獅子血》「支那哥倫波」的形塑(顏健富)

跨文化行旅,跨媒介翻譯:從《林恩東鎮》(East Lynne)到《空谷蘭》,1861-1935(黃雪蕾)

中國近代文教趨勢與《水滸傳》的商業出版(1919-1949)(郭璉謙)

清末民初「純」和「通俗」文學的大分歧(胡志德著,趙家琦翻譯)

周瘦鵑與紫羅蘭——文本建構與民國時期愛情、婚姻與家庭(陳建華)

1920年代上海的畫家、知識份子與裸體視覺文化——以張競生〈裸體研究〉為中心(孫麗瑩)

【一般論文】
明說漁洋,意在滄浪——錢鍾書「王士禛論」及其壓在紙背後的真相(賴位政)

朱子《易》學的動靜觀:從經學與理學的交涉談起(周欣婷)

【研究回顧】
當代西方對宋元以後內丹研究之回顧(謝世維)

系統號:

P-002695

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第48期

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第48期

標題:

國立歷史博物館學報第48期

時間:

2013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

內容簡介:

【藝術史研究】
館藏繪繡文物「白緞彩繡垂帘」探析(黃璧珍)

國立歷史博物館典藏王鐸臨顏真卿帖檢視筆記(蔡耀慶)

淺談玉具劍飾器文化與時代意涵(郭祐麟)

莫內早期的花園繪畫(賴貞儀)

【文化研究】
「南張北溥」即席合作畫與史博館館藏《寶島長春圖》卷其創作形成的異同敘略(郭長江)

逸筆儒風——溥心畬山水藝事述略(黃崇鐵)

臺灣傳統木家具椅凳風格發展與當代工藝設計之展現與實踐(陳勇成)

【博物館理論與實踐】
定位與轉變——從國立歷史博物館建館到特展加入與發展(林仲如)

博物館展示風格變遷與展望——以國立歷史博物館為例(黃文美)

國立歷史博物館新進志工參與動機與教育訓練探討(倩佩)

體驗行銷運用於博物館之研究——以巧克力共和國博物館為例(李素真)

博物館文化創意產業的理想與實現(韓慧泉)

系統號:

P-002689

臺大文史哲學報第79期

標題:

臺大文史哲學報第79期

時間:

2013年11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

內容簡介:

王嗣槐《太極圖說論》研究(呂妙芬)

袁枚《隨園詩話》編刻與版本考(黃一農)

朝向「後人類詩」——陳克華詩的科幻視域(劉正忠)

「病體中國」的時局隱喻與治療淬鍊──論晚清小說的身體/國體想像(顏健富)

誰不是文藝復興人文學者?(花亦芬)

系統號:

P-002656

歷史臺灣第6期

歷史臺灣第6期

標題:

歷史臺灣第6期

時間:

2013年11月

出版單位:

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內容簡介:

【臺灣涉外關係專刊】
【論文】
17世紀後半的漳州海商與通事(翁佳音)

從臺灣的鄰島到鄰國:西方古地圖中的「巴丹(Batan)」島與「巴士(Bashe)」海峽名稱考(李毓中)

李仙得略傳(John Shufelt撰,林淑琴翻譯)

閒談1650年前後留下旅臺見聞與遊記的歐洲人士(康培德)

是誰遇見誰?從異文化主題展看臺灣文獻的展覽運用(吳佳霓)

【新書介紹】
李仙得《臺灣紀行》(林欣宜)

尤漢那‧諾姆斯《福爾摩沙圍城悲劇》(石文誠)

何內‧科邦《北圻回憶錄:清法戰爭與福爾摩沙》(林孟欣)

系統號:

P-002687

古今論衡第25期

古今論衡第25期

標題:

古今論衡第25期

時間:

2013年11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內容簡介:

【研究討論】
另類醫療史研究20年――史家與醫家對話的臺灣經驗(杜正勝)
匈奴語「比鞮」、「卑鞮侯」(卓鴻澤)
甲骨文與公眾考古學(臧振華)

【文獻輯存】
唱新聞、說時事――聽聽一二八淞滬戰役景事(湯蔓媛)
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藏秦漢碑拓初探(張忠煒)

【讀書札記】
近世中國焚書或反印刷言論的若干斷想(王汎森)

【研究專論】
中國地質學及史前學發展初期之國際性格――從德日進寄至法國的一張餐卡看起(戴麗娟)

系統號:

P-002727

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第23期

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第23期

標題:

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第23期

時間:

2013年11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內容簡介:

海南島民間信仰踏查記(張珣)

馬祖莒光花蛤節:邊境島嶼如何探索未來(曹以勳、林瑋嬪)

系統號:

P-002632

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4卷第4期

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4卷第4期

標題:

遠景基金會季刊第14卷第4期

時間:

2013年10月

出版單位:

臺北: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

內容簡介:

歐盟擴張對於歐盟國家吸引外人直接投資效果之研究(林祖嘉、譚瑾瑜)

十八大後習近平掌軍執政的前景(由冀)

2012年香港立法會選舉候選人之競選文宣策略(鈕則勳)

中國大陸政府與市場驅動的兩岸產業分工轉變:以手機產業為例(蔡青蓉、李志強)

系統號:

P-002639

成大中文學報第42期

標題:

成大中文學報第42期

時間:

2013年9月

出版單位:

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

內容簡介:

墨家兼愛思想之嬗變——從「兼」字涵義談起(劉文清)

嵇喜〈嵇康傳〉作意蠡測(江建俊)

南國行旅與物我對話——李德裕罷相時期的辭賦書寫及其困境隱喻(許東海)

從宋代(10-13世紀)禪師擬寒山詩論「寒山體」的內涵轉變(黃敬家)

藍鼎元傳記資料考述——兼論其〈紀水沙連〉之內容與意涵(顧敏耀)

南溟、離散、地方感:楊雲史與使節漢詩(高嘉謙)

怕死不來番:海南族群《過番歌》研究(蘇慶華)

臺灣虎姑婆故事之深層結構——以自然與文化二元對立觀之(簡齊儒)

系統號:

P-002649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14期

標題:

臺北大學中文學報第14期

時間:

2013年9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北大學中國文學系

內容簡介:

因果邏輯與章法結構(陳滿銘)

毛子水《論語今註今譯》析論(陳金木)

未去殖下的大歷史書寫:反思1990年代香港文學讀與寫的困局(陳潔儀、余非)

博學高才,卓犖不羈――金代趙可詞之情感意涵及創作心態析論(陶子珍)

從〈報任安書〉看司馬遷對生命的終極關懷(李秋蘭)

論王安石崇尚周公人臣之勇――以《詩經新義》為本(廖育菁)

劉師培〈報任安書〉析探(吳聲佑)

系統號:

P-002654

歷史研究2013年第5期(總第345期)

歷史研究2013年第5期(總第345期)

標題:

歷史研究2013年第5期(總第345期)

時間:

2013年10月

出版單位: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

內容簡介:

【專題研究】
當代史學思潮與流派系列反思──後現代主義與當代中國史學(于沛)

後現代主義和歷史認識理論(約翰‧扎米托)

後現代主義與中國「新史學」的碰撞(黃進興)

敘事主義史學理論概說(彭剛)

後現代主義之後的歷史理性與史學實踐(董立河)

【專題研究】
中書、尚書省劄子與宋代皇權運作(張禕)

元朝太廟演變考——以室次為中心(馬曉林)

晚清時期條約關係觀念的演變(李育民)

清末預備立憲中的外方因素:有賀長雄一脈(孫宏雲)

一九三○年代經濟危機中的銀行改組——以中國、交通銀行為中心(潘曉霞)

盧梭的病:醫學與史學的綜合解讀(徐前進)

十九世紀英國強制接種天花疫苗引發的爭端(王廣坤)

【讀史札記】
秦襄公、文公年代事蹟考(程平山)

革命黨人戢翼翬重要史實述考(范鐵權、孔祥吉)

系統號:

P-002640

敦煌研究2013年第5期(總第141期)

敦煌研究2013年第5期(總第141期)

標題:

敦煌研究2013年第5期(總第141期)

時間:

2013年10月

出版單位:

蘭州:敦煌研究編輯部

內容簡介:

【石窟考古與藝術】
敦煌石窟摩利支天曼荼羅圖像解說(劉永增)

佛像的衣著種類及安陀會、偏衫問題(費泳)

莫高窟第361窟與周邊中唐洞窟之關係——莫高窟第361窟研究之九(趙曉星)

莫高窟祥瑞白狼塑像考察(張景峰)

莫高窟天王堂圖像辨識(阮麗)

敦煌壁畫西方淨土變與藥師淨土變對置成因分析(米德昉)

西藏西部東嘎1號窟法界語自在曼荼羅圖像與文本(王瑞雷)

【敦煌文獻】
大谷文書中十三則《千字文》殘片之定名與綴合(張新朋)

關於《浙藏敦煌文獻》中的古筆題最澄書(王宏理)

武威藏西夏文《五更轉》考釋(梁繼紅)

《古小說鉤沉》徵引敦煌類書殘卷考實(陽清)

敦煌道經詞語例釋(田啟濤)

德藏吐魯番出土Ch.1635文書研究(翟旻昊)

【史地研究】
《肩水金關漢簡(壹)紀年簡考釋》(羅見今、關守義)

漢居延置所在置喙——以居延里程簡E.P.T59:582為中心(高啟安、沈渭顯)

北魏沙門統曇曜地位喪失的再探討——兼與石松日奈子商榷(陳開穎)

系統號:

P-002666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2013年第5期(總165期)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2013年第5期(總165期)

標題:

古籍整理研究學刊第2013年第5期(總165期)

時間:

2013年9月

出版單位:

長春: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古籍整理研究所

內容簡介:

從兩條引文看牛女傳說研究中的文獻問題(趙逵夫)

【文獻研究】
岳麓書院藏秦簡《數》釋文勘補(梅顯懋)

《理法器撮要》的作偽意圖及其價值探析(趙繼寧)

俞樾《群經平議‧儀禮》訓釋特色(程浩)

《李白資料彙編(唐宋之部)》補遺(孫鴻博)

【古籍輯佚】
《程瑤田全集》補遺(彭林、徐到穩)

紀昀致朝鮮使臣書信四通緝考(張升)

顧太清《紅樓夢影》中的佚詩佚詞(胥洪泉)

宋本《本事詩》輯考(董希平)

【人物研究】
東漢末荊州外來士人考論(唐小芳)

文彥博家世續考(申利)

從王守仁作《山東鄉試錄》談明代鄉會試錄的作者問題(上)(詹康)

清初戲曲家鄭瑜生平及其著述獻疑(何光濤)

【語言文字】
《奉天通志》所見清末民初奉天方言(汪銀峰、陶娥)

論清代兩部《爾雅》啟蒙著作——李拔式的《爾雅蒙求》和姚正父的《爾雅啟蒙》(王其和)

談花東甲骨中「」的含義(引號內為一古文字)(方稚松)

論「姨」(閆麗)

【博士論壇】
西王母的神格發展與漢代西王母崇拜(張影、鄔曉東)

仇兆鰲評註杜甫文賦張弘韜(張弘韜)

《天宮大戰》與《恩切布庫》之比較研究(邵麗坤)

楊慎對焦竑之影響考釋(韓偉)

「蕉園詩社」首倡者顧之瓊考論(鄧妙慈)

【世紀學人】
詹子慶先生的禮學研究(潘斌)

系統號:

P-002667

筑波中國文化論叢第32期

標題:

筑波中國文化論叢第32期

時間:

2013年10月

出版單位:

つくぼ市:筑波大學中國文學研究室

內容簡介:

【論考】
陶淵明の「息」字と「憩」字について(宇賀神秀一)

李賀「傷心行」の「落照」と「飛蛾」について(小田健太)

王漁洋の「神韻」考──陳子龍の詩詞を中心に(荒井禮)

【釋注】
《文選集注》江淹「雜體詩」釋注(四)(荒井禮)

王漁洋《花草蒙拾》釋注(二)(荒井禮)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毛詩正義」釋注(重野宏一)

系統號:

P-002634

新竹風城二二八

新竹風城二二八

標題:

新竹風城二二八

時間:

2014年2月

出版單位:

臺北:吳三連臺灣史料基金會

作者:

張炎憲等 採訪記錄

內容簡介:

新竹地區在228事件中,是比較平靜的地區,涉及範圍較小,傷亡人數較少,受難者大多為一般庶民,沒有顯赫事功。所以在228事件的討論中,常被忽視,認為不足與其他地區相提並論。但歷史意義不能以死亡多寡、涉及範圍大小來論斷;生命價值更不能以出身、地位、財富之不同而有高低。

新竹地區228事件,以往雖有零星報導,但是缺乏整體研究報告。本書依據個案一一尋訪受難者及其家屬,收錄新竹地區11位見證者,18位受難者的228事件證言。口述歷史紀錄的可貴是保留受訪者的觀點、感情和經歷,描繪出當時的情境。這些記憶可能因為年代久遠而記憶不清,或因個人因素而有隱晦膨脹,未必能呈現真正史實。但其庶民性格和民間觀點,卻能突破官方說法,聽到不同於官方記載的聲音,而凸顯歷史的多面性及意義。

系統號:

P-002720

中國鄉村:論19世紀的帝國控制

中國鄉村:論19世紀的帝國控制

標題:

中國鄉村:論19世紀的帝國控制

時間:

2014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作者:

蕭公權 原著,張皓、張升 翻譯

內容簡介:

本書英文書名為"Rural China: Imperial Control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

第一編 鄉村地區的組織
第一章 村莊、市集與城鎮
控制的問題
中國鄉村的輪廓
村莊的物質面貌
市集與城鎮

第二章 基層行政組織:保甲及里甲
保甲組織
里甲組織
保甲與里甲之間的關係
作為鄉村單位的社

第二編 鄉村控制
第三章 治安監控:保甲體系
保甲體系的理論與實踐
鄉村紳士與保甲
保甲體系試評

第四章 鄉村稅收:里甲體系
里甲在稅款攤派和登記中的角色
清朝的賦役制度
里甲與「黃冊」的編製
賦役合併對里甲的影響
里甲作為登記輔助工具的效用
里甲在稅收上所扮演的角色
對里甲體系的總評價
稅收問題
鄉紳與稅收制度
不法行為對清朝稅收的影響

第五章 饑荒控制:社倉及其他糧倉
清朝的糧倉體系
地方糧倉的組織和運行
常平倉
義倉
社倉
鄉村糧倉體系的敗壞
糧倉體系面臨的困難
存糧之取得
存糧之分發
糧倉之監督
社長之任命
紳士與鄉村糧倉
摘要與結論

第六章 思想控制:鄉約及其他制度
鄉約宣講體系
宣講的內容
宣講體系的範圍
鄉約的運作
講約體系的評價
鄉約的變質
鄉飲酒及其他敬老的方法
老民和老農
鄉飲酒
祠祀:地方祭祀
官方祭祀的目的與形式
宗教控制的效果與困難
「邪教」
鄉學
書院、社學與義學
作為控制工具的地方學校
控制鄉村生活的效果
鄉村控制的局限

第三編 控制的效果
第七章 村莊控制的效果
作為共同體的村莊
村莊領導
村莊領袖的種類
領袖的挑選
村莊活動
宗教活動
經濟活動
與地方秩序相關的活動
地方防衛
村際活動
村民的合作活動
紳士在村莊中的角色
總結

第八章 宗族與鄉村控制
宗族與村莊
成員與領導
宗族活動
族譜
「祭祖」
福利事業
族人的教育
秩序與道德
自衛
茶坑──一個19世紀的單族村莊
政府對宗族的控制
宗族組織的衰落

第九章 鄉村對控制的反應(一)
鄉村居民的一般特點
鄉村環境
經濟條件
政府與土地問題
鄉村的衰敗
西方對鄉村環境的衝擊

第十章 鄉村對控制的反應(二)
「良民」
「莠民」
爭鬥
暴動
盜匪
造反
西方的衝擊
一般影響
排外暴動
紳士與文人在排外暴動中的角色
與西方列強的戰爭

第十一章 總結與後敘
鄉村控制的合理性與效果
專制統治的局限
農民的角色

附錄一 里甲組織的變異
附錄二 清代以前的糧倉體系
附錄三 「耆老」

系統號:

P-002612

宋‧吳說、張即之墨跡

宋‧吳說、張即之墨跡

標題:

宋‧吳說、張即之墨跡

時間:

2014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作者:

林莉娜等 合編

內容簡介:

法書漢墨為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重要文物之一,如同其他院藏文物,主要源自歷代宮廷收藏外,亦含近數十年之捐贈與購藏。此套《故宮法書》經多次再版複印,圖版已漸失真;再者,學術研究推陳出新,原書內容說明需另增補。緣於此,本院重新出版,以原書選件及分輯為基礎,全書圖版改為彩色精印,歷代名家墨寶,逐年編印出版。本院所藏書法墨蹟之精華,大抵盡萃於此,為書法藝術喜好者提供鑑賞範本。

系統號:

P-002630

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

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

標題:

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

時間:

2014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作者:

余英時 著

內容簡介:

代序:中國軸心突破及其歷史進程

引 論

軸心突破與禮樂傳統

天人關係的新轉向

從巫傳統到氣化宇宙論

孔子與巫傳統

「天人合一」的歷史演變

結局:內向超越

作者簡介
余英時,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師從錢穆先生、楊聯陞先生。曾任密西根大學、哈佛大學、耶魯大學教授、香港新亞書院院長兼中文大學副校長,現任普林斯頓大學講座教授。著作等身,作育英才無數。2006年獲頒有「人文學諾貝爾獎」之稱的克魯格獎(Kluge Prize)。

系統號:

P-002674

蔣介石、毛澤東的談打與決戰

蔣介石、毛澤東的談打與決戰

標題:

蔣介石、毛澤東的談打與決戰

時間:

2014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作者:

蔣永敬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重慶會談
一、 戰不利和為貴
二、 毛澤東志在華北與東北
三、 爭執的焦點:解放區與軍隊問題
四、 蔣毛八次面談未能化異為同

第二章 先安關內再圖關外
一、 重慶會談後國共大動干戈
二、 蘇聯幫助中共控制東北
三、 蔣介石先安關內再圖關外
四、 毛澤東說:「蔣介石來勢很兇」
五、 蘇聯、中共態度由硬而軟

第三章 美馬調停三大協議
一、 美國馬歇爾來華調停
二、 停戰協議馬助蔣介石先圖關外
三、 政治協商結果國共反應不同
四、 整軍方案中共另有「暗盤」

第四章 協議無效以戰逼和
一、 東北蘇軍延不撤退
二、 中共「東北同志」主張強硬
三、 東北停戰協議戰而不停
四、 國共美三方面對東北問題的意見
五、 蔣介石決定動武
六、 拖延戰術逼和失效

第五章 邊打邊談談判破裂
一、 回頭再安關內
二、 為宣傳而談判
三、 馬歇爾八上廬山
四、 周恩來斥責馬歇爾
五、 第三方面最後奔走的失敗
六、 和談決裂原因之檢討與評析

第六章 只打不談挫折頻仍
一、邊打邊談的戰果
二、國共雙方兵力概況
三、國軍魯南戰場之受挫
四、東北共軍五次攻勢
五、 動員戡亂全面動亂
六、通貨膨脹與經濟恐慌
七、 中共的「第二戰場」
八、政治之腐化與惡化
八、 士氣低落與軍紀敗壞

第七章 內外夾攻全面崩潰
一、 毛澤東估計還有一年可獲成功
二、 國方軍事走向崩潰
三、 毀滅性的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
四、 金融崩潰
五、 國民黨內訌蔣氏下野
六、 結論

附錄 從「抗日反蔣」到「擁蔣抗日」
一、 前言
二、 「抗日反蔣」的意義與目的
三、 中共與張楊的西北大聯合
四、 配合兩廣事件效果未彰
五、 張學良幫中共「逼蔣抗日」
六、 從「聯蔣抗日」到「擁蔣抗日」
七、 結論

系統號:

P-002675

後現代教育與發展

後現代教育與發展

標題:

後現代教育與發展

時間:

2014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臺灣高等教育出版社

作者:

湯志民 主編

內容簡介:

第一章 後現代主義教育領導:回顧與展望

第二章 後現代教育行政

第三章 後現代社會的高等教育評鑑

第四章 後現代的課程教學:以開平餐飲學校為例

第五章 後現代教育哲學對教育學的啟示

第六章 後現代教育史學

第七章 後現代教育心理學:心理學在教育上的應用

第八章 後現代輔導諮商:理論取向、實踐場域與專業範疇的對看

第九章 後現代校園建築

系統號:

P-002676

當代臺灣宗教研究精粹論集:詮釋建構者群像

當代臺灣宗教研究精粹論集:詮釋建構者群像

標題:

當代臺灣宗教研究精粹論集:詮釋建構者群像

時間:

2014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博揚文化公司

作者:

江燦騰 主編

報導者:

江燦騰教授

內容簡介:

第一輯
1.當代臺灣佛教史學論述及其思想詮釋衝突(江燦騰)
2.人類學視野下的臺灣宗教與性別研究(張珣)
3.宗教社會學視野中的臺灣新興宗教:歷史概述與理論反省(丁仁傑)
4.臺灣媽祖研究新論:清代媽祖封「天后」的由來(王見川)

第二輯
1.當代臺灣「佛教文學研究」的詮釋建構者群像及其相關論述(丁敏)
2.當代臺灣漢傳佛教轉型史學的詮釋建構者:江燦騰的研究特色及其方法學的相關檢討(侯坤宏)
3.當代臺灣宗教社會學的開創者:瞿海源的研究特色及其方法學的相關檢討(林本炫)
4. 臺灣人類學宗教研究的二位典範學者:劉枝萬和李亦園的研究特色及其方法學的相關檢討(張珣)

第三輯
1.當代臺灣本土宗教的文化史詮釋:童乩儀式裝扮的新探(林富士)
2.關於撰述當代《臺灣道教史》的詮釋建構試探:兼論臺灣本土世業道壇與道法傳承譜系的相關研究突破問題(謝聰輝)
3.當代臺灣學術性佛教多元哲學研究的詮釋建構者:林鎮國的研究特色及其方法學的相關檢討(劉宇光、趙東明)
4.臺灣基督教研究之內部研究:以基督教歷史與神學為主要探討範例(梁唯真)

第四輯
1.當代臺灣新儒學宗教向度的多元詮釋與建構者:楊儒賓教授的研究特色和方法學的檢討(林永勝、賴錫三)
2.臺灣新興宗教理論建構的檢討和反省(林本炫)
3.當代臺灣天主教的宗教交談:歷史–現況–展望(黃懷秋)
4.當代臺灣道教文化詮釋的典範學者:李豐楙的研究特色及其方法學的相關檢討(張超然)

第五輯
1.當代臺灣道教研究回顧(謝世維)
2.戰後臺灣學界對於日本武士道精神文化研究的學術史概述(江燦騰)
3.西學東進、生根臺灣:基督教百年學術進程,以學術建制與出版研究為例(梁唯真)
4.臺灣張天師研究新論:有關六十三代天師張恩溥及其後繼者的紛爭商榷(王見川)

附錄
1從清代水師領航員到現代陸上王爺的蛻變研究導論:金門蘇王爺信仰的歷史傳播與當代變革的新探索(蔡淑慧、江燦騰)
2.《臺灣一貫道的思想和禮儀》略評:兼論研究的新動向(江燦騰)

系統號:

P-002694

民主臺灣:後威權時代的社會運動與文化政治

民主臺灣:後威權時代的社會運動與文化政治

標題:

民主臺灣:後威權時代的社會運動與文化政治

時間:

2014年1月

出版單位: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作者:

莊雅仲 著

報導者:

中文大學出版社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解嚴後二十五年,民主已經成為每個臺灣人的日常生活,臺灣也已經從威權社會轉型為亞洲一個獨特的民主範式。國家體制和法律系統重構的同時,市民社會逐漸成型,基進政治文化日趨成熟。臺灣人類學家莊雅仲十餘年來密切關注民主生活的種種日常片段,檢視自由、平等、自治、獨立、集體、反抗權威等等抽象理念的具體在地實踐。他認為這些日常生活中的文化政治和集體行動是臺灣政治異質多元的展現,豐富了過去各種執政主權論述下的政治體系。

本書正是從社會運動團體和地方社群的角度出發,探討後威權時代臺灣的民主發展。作者親身參與環保運動、社區保育等基層行動,近距離觀察勞工和女性組織的運作結構和少數族裔的身份抗爭。基於這些深入細緻的民族誌調查,他記錄一般民眾和社運人士的行動與反思,剖析「公共」、「本土」與「地方」三個構建臺灣民主論述與實踐的關鍵概念,幫助我們深入了解這個不斷前行但仍矛盾重重的民主時代。

作者簡介
莊雅仲,臺灣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副教授,講授人類學與文化理論,曾在諸多中外文期刊發表有關臺灣民主、社會運動與地方政治的論文,最新著作是 Democracy on Trial: Social Movements and Cultural Politics in Postauthoritarian Taiwan(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3年)。

系統號:

P-002709

富強之路:從慈禧開始的長征

富強之路:從慈禧開始的長征

標題:

富強之路:從慈禧開始的長征

時間:

2014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八旗文化

作者:

Orville Schell(夏偉)、John Delury(魯樂漢) 合著,潘勛 翻譯

內容簡介:

本書原文書名為"Wealth and Power: China's Long March to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一八四二年至今,在中國追求復興的漫漫長征中,魏源、馮桂芬、慈禧太后、梁啟超、孫中山、陳獨秀、蔣介石、毛澤東、鄧小平、朱鎔基和劉曉波,這十一位具有象徵意義的知識分子、思想家、政界領袖、維新派、革命者、異議人士,被召喚出場,擔任嚮導,他們都是這齣中國追求富國強兵的現代化大戲裡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一八四二年是官方版中國近代史的元年。在過去一個半世紀裡,中國的失敗屈辱一直是凝聚中國民族主義的粘著劑,即便到了今天,中國已經坐擁三萬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但仍未能治癒第一次鴉片戰爭中被英國擊潰的心理創傷。

在《富強之路:從慈禧開始的長征》這部顛覆性和開創性的著作裡,作者指出,中國跌跌撞撞地走過帝王統治、軍閥割據、共和制和共產主義已經有一個半世紀,而其領導人的統治思想也歷經封建主義、法西斯主義、極權主義和資本主義,但這些相互衝突的體制和意識形態都未能定義這中國。在中國的近現代史中,唯一永恆不變的價值,就是追求「富強」這一法家箴言、尋求偉大復興。

十一個富有代表性的人物,因此被作者召喚出來,輪番出場,接力走完中國追求現代性復興大戲的漫漫長征。他們分別是魏源、馮桂芬、慈禧太后、梁啟超、孫中山、陳獨秀、蔣介石、毛澤東、鄧小平、朱鎔基和劉曉波。

這十一人中,既有「龍夫人」(慈禧)、自強派思想家、也有革命者、共產黨和異議分子。他們在作者筆下,面貌栩栩如生,各自有不同的使命、責任和熱情,既呼應了自己的時代,也顛覆了自己的時代。他們之間也彼此顛覆,前後對立。然而這些人在更大的目的論和方法論上,竟然出奇的一致。那就是致力於使中國再度富(wealth)強(power)。

這本書,在另外一層意義上也像是一本十九和二十世紀中國精英的肖像畫冊,每一章都是他們的精彩傳記。本書既比較了這些人物的異同,如慈禧和鄧小平:前者在決策錯誤致使義和拳亂後,竟然打開紫禁城的巨大紅門,歡迎國外公使進去參觀,推動自強和立憲,後者在天安門事件的全球封鎖下,靠南巡繼續推動開放,讓中國「入世」。本書也顛覆了很多歷史既定的看法。比如慈禧,她被嚴重的污名化,原因來自兩種力量,一種是巴恪思(《太后與我》一書作者)這樣的西方漢學家,他們帶著東方神秘主義的眼鏡,把慈禧塗抹成淫蕩的龍夫人;一種是漢文化儒家男人沙文思想,因此她變成惡女人,背負腐敗亡國的罪名。但另外一面,她更是清末自強、立憲運動的幕后決策和推動者。

作者最後指出,這十一個人,雖然下場淒涼悲慘,但其思想遺產卻沉澱在現代中國宏圖大略的核心。至今,中國似乎已經崛起,一百餘年追求的富強目標似乎達成,然而,儒家理論敗退後似乎也留下了一個道德真空。這是一條和西方不盡相同的路徑。賦予西方塑造現代性的「自由、平等、博愛」,換到形塑現代中國,則變成了「富有、強大、榮耀」。因此,這個務實的、講究手段的國家,在取得富強後,會把自己的國家力量投射到何方?這令全球關注。換言之,從慈禧開始的、邁向真正現代又偉大的國家的長征,何時會抵達終點?在本書結尾,作者丟給讀者這個巨大的疑問。

系統號:

P-002721

荀子禮治思想的淵源與戰國諸子之研究

荀子禮治思想的淵源與戰國諸子之研究

標題:

荀子禮治思想的淵源與戰國諸子之研究

時間:

2014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作者:

佐藤將之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統治天下人民的帝王:《墨子》的「兼」與《荀子》
序言
第一節 〈兼愛〉的主題是否為「兼愛」?
第二節 戰國早期文獻中的「兼」
第三節 墨家的「兼」與「兼愛」:治理「天下」之君德
第四節 《荀子》的「兼」
小結

第二章 天人之間的帝王:《莊子》的「道德」與《荀子》
序言
第一節 過去對《荀子》與「道家」思想關係之研究
第二節 《莊子》和《荀子》之間的思想關係與「道德」
第三節 《史記》中的「道德」和司馬遷對莊荀思想的評論
第四節 《論語》、《孟子》及《郭店老子》中的「德」概念
第五節 《莊子》「德」概念之特色
第六節 《荀子》「德」和「道德」概念的特質與《莊子》
附論 定州竹簡《文子》「道德」概念的思想特質
小結

第三章 教化人民的帝王:《管子》「經言」諸篇的「禮論」與《荀子》
序言
第一節 過去研究對現本《管子》及其與《荀子》之間的思想關係之主要見解與問題
第二節 創造「能自律自規」的人民:〈牧民〉的思想特質與《荀子》
第三節 君王的境界與條件:〈形勢〉的思想特質與《荀子》
第四節 人民的管理與教化:〈權修〉的思想特質與《荀子》
第五節 從「一國之制」到「天下之制」:〈立政〉的思想特質與《荀子》
第六節 作為達成資源的公正分配之朝廷:〈乘馬〉的思想特質與《荀子》
小結

第四章 具備神明的帝王:《管子》諸篇中的禮論與《荀子》
序言
第一節 《管子》禮論的整體特色
第二節 《管子》中〈君臣上〉和〈君臣下〉的政治思想與《荀子》的禮治思想
小結

第五章 效法天地秩序和體現文明秩序的帝王:《呂氏春秋》的「理義」與《荀子》的「禮義」
序言
第一節 過去《呂氏春秋》和《荀子》「理」的研究評述
第二節 《呂氏春秋》的「理」和「理義」
第三節 《荀子》的「理」概念與「禮義」
小結

第六章 《荀子》的「性」論與《韓非子》的人論
序言
第一節 當代學者針對荀子與韓非之間關係的觀點
第二節 《荀子》與《韓非子》的「性」概念
第三節 《荀子》及《韓非子》的「人」觀
第四節 韓非「人趨利避害」的思想來源
小結

結論

系統號:

P-002722

遲來的後殖民──再論解嚴以來臺灣小說

遲來的後殖民──再論解嚴以來臺灣小說

標題:

遲來的後殖民──再論解嚴以來臺灣小說

時間:

2014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作者:

劉亮雅 著

內容簡介:

導論:再思臺灣後殖民

第一部分:重寫臺灣國家歷史
施叔青《行過洛津》中的歷史書寫與鄉土想像
施叔青《風前塵埃》中的另類歷史想像

第二部分:原住民書寫與自然書寫
田雅各短篇小說中的自我另類民族志表達與文化翻譯
對神祕與現代的曖昧矛盾:吳明益的短篇小說

第三部分:女性鄉土想像的新貌
鄉土想像的新貌:陳雪的《橋上的孩子》、《陳春天》裡的地方、性別、記憶
女性、鄉土、國族:以賴香吟的〈島〉與〈熱蘭遮〉以及李昂的《看得見的鬼》為例

第四部分:國族與性別的交纏交錯
陳玉慧《海神家族》裡的另類歷史想像:跨國流動中的國族與性別
遲來的後殖民:賴香吟解嚴小說中的知識菁英和底層人民

系統號:

P-002723

畏天愛人極論:王徵天主教文獻集

畏天愛人極論:王徵天主教文獻集

標題:

畏天愛人極論:王徵天主教文獻集

時間:

2014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橄欖華宣出版社

作者:

王徵 原著,毛瑞方 編注

報導者:

張瑋哲

內容簡介:

原書作者王徵(1571–1644),廁身於晚明第一批受洗接受天主教的儒士,其信仰歷經儒家、佛教、道教最終至天主教的轉換歷程,思想廣闊而中西貫通。其一生交友廣泛,與徐光啟、楊廷筠、李之藻並稱晚明四賢,也與湯若望、龐迪我、金尼閣等東來中國的傳教士互動密切。

本書輯錄了晚明第一批受洗接受天主教的儒士王徵其涉及天主教思想的文獻,共十四部作品,其中以《畏天愛人極論》為首,為王徵闡發天主教思想的語錄體專著,體現了「畏天愛人」思想形成與發展的過程。

另收錄《仁會約》、《杜奧定先生東來渡海苦跡》、《崇一堂日記隨筆》、〈《兩理略》選〉、〈序跋選〉、原書作者王徵(1571 – 1644),廁身於晚明第一批受洗接受天主教的儒士,其信仰歷經儒家、佛教、道教最終至天主教的轉換歷程,思想廣闊而中西貫通。

其一生交友廣泛,與徐光啟、楊廷筠、李之藻並稱晚明四賢,也與湯若望、龐迪我、金尼閣等東來中國的傳教士互動密切。本書為每部作品進行標點、分段和註釋的工作,在註釋中盡可能詳列相關人物、典故、古籍出處,以利讀者對照及閱讀。

本書集錄的作品如下:
《畏天愛人極論》成於崇禎元年(1628),為王徵闡發天主教思想的語錄體專著,內文體現了王徵進一步豐富、深化以及融合儒學和天學的歷程。

《仁會約》為王徵於崇禎七年(1634)記述所創辦之仁會的核心宗旨以及仁會所行之會規、條款。於本書中,王徵以「愛天主在於萬物之上」與「愛人如己」概括了西方天主教思想。

《杜奧定先生東來渡海苦跡》為崇禎十年(1637)由法國傳教士方德望口述,王徵紀錄而成。內文記述義大利傳教士杜奧定(Augustin Tudeschini, 1598–1643)來華的見聞實錄,是中國最早介紹非洲莫三比克的中西交通史文獻,同時也旨在成為一部宣揚天主教士敬天忘我精神的教本。

《崇一堂日記隨筆》為王徵於崇禎十一年(1638)整理而成。本書講述與湯若望(Johann Adam Schall von Bell, 1591–1666)談話中有關會士苦修事蹟的隨筆。通過列舉十四位聖人事蹟,說明只要人人能苦修、克欲,盡奉天主、遵師命,即能獲受天主的庇佑。

〈《兩理略》選〉由成書於崇禎九年(1636)的《兩理略》選編而成,輯錄了王徵為官時期的重大事件,而集中體現了他任官時的曲折經歷和政治思想,內涵重要的史料與思想價值。

〈序跋選〉收錄了〈《西儒耳目資》敘〉、〈《遠西奇器圖說最》自序〉、《額辣濟亞造諸器圖說》、以及〈《代疑篇》序〉。內容分別是王徵為與金尼閣合作的音韻學專著、與鄧玉函合作翻譯的西方機械工程學著書、王徵自著的機械工程學著作以及為楊廷筠的天主教論著所作之序文。

〈詩文選〉收錄了〈簡而文自記〉、〈山居自詠〉、〈和陶靖節先生歸去來辭〉、〈即事〉和對聯十則。內文多表達了王徵遭遇人生重大挫折後,對現實的無奈與心懷,而文中亦多處流露王徵對天主教堅定不移的真誠信仰。

系統號:

P-002724

她的審判:近代中國國族與性別意義下的忠奸之辨

她的審判:近代中國國族與性別意義下的忠奸之辨

標題:

她的審判:近代中國國族與性別意義下的忠奸之辨

時間:

2013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作者:

羅久蓉 著

內容簡介:

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羅久蓉副研究員新著《她的審判:近代中國國族與性別意義下的忠奸之辨》一書已出版,並列入該所專刊。

本書以五位女性的戰爭故事為主軸,以性別、國族為經緯,透過夾議夾敘的書寫手法,從法律、政治、社會、經濟等不同角度,呈現近代中國女性面對日益高漲的政治意識型態,接受政治審判與社會審判的歷程。在「忠誠」與「背叛」交織的人生中,她們的女性意識受到壓抑,但也各自透過不同方式獲得釋放。

本書各篇在結構上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層敘述五位女子的傳奇故事,第二層則從國族與性別的角度,解讀這些故事背後的時代意義,第三層將她們的故事放回近代中國「忠奸之辨」的脈絡之中加以檢視。除了漢奸審判,本書也試圖透過這個議題豐富的延展性,探討國族與性別論述中所涉及的忠誠與背叛問題。有關五位女性的生命書寫,提醒我們在思考忠奸之辨時,不僅須注意制度面的問題,更應該多一些從人的角度與以人為主體的反思。(消息內容引自中研院近史所)

系統號:

P-002631

光復臺灣與戰後警政:「臺灣警察幹部訓練班」口述訪談紀錄

光復臺灣與戰後警政:「臺灣警察幹部訓練班」口述訪談紀錄

標題:

光復臺灣與戰後警政:「臺灣警察幹部訓練班」口述訪談紀錄

時間:

2013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作者:

蔡慧玉 訪問,吳美慧 記錄

內容簡介:

「臺灣警察幹部訓練班」屬中央警官學校特科,計分四個班:講習班、學員班、學生班、初幹班,由於成立目的為接收臺灣地區的警政,招收對象以能說閩南語、客家話者為主。本書主題包括受訪者參與該班的個人動機、來臺接收警政的歷史背景、戰後臺灣的警政運作,尤其是戶政制度的施行要點,乃至對「二二八事件」的敘述,都為那個時代的觀點留下歷史紀錄。

系統號:

P-002658

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2012年度

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2012年度

標題:

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2012年度

時間:

2013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作者:

林玉茹等 合編

內容簡介:

面對近年來臺灣史研究出版物質量的迅速增長,如何適時提供正確的出版資訊與完整的文獻書目,進而建立兼具累積性和前瞻性的學術批評傳統,實為深化二十一世紀臺灣史研究的重要課題和基礎工作。有鑑於此,本所於2004年7月正式成立後,便積極規劃《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的編輯出版,期能提供學界較完整的臺灣史研究資訊。

《臺灣史研究文獻類目》,以年度為範圍,蒐集具有歷史研究取向與學術規範的專書與論文書目。每年出版前一年度的研究成果,2012年度為本書第九集。

為便於讀者檢索利用,本書目分為總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史料等六大類。每個類別,再依據所研究的時期分為通論、史前與早期、清代、日治、戰後等五個時期。本年度收錄書目包含專書339筆,論文769篇,學位論文245篇,合計1,353筆。

系統號:

P-002659

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古代庶民社會

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古代庶民社會

標題:

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古代庶民社會

時間:

2013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

作者:

邢義田、劉增貴 主編

內容簡介:

「齊民」之不齊——一份兩千多年前司法文書揭示的社會(杜正勝)

「萬里同風」——帝制中國初期「移風易俗」的歷史意義(王健文)

秦漢基層社會單元「里」的結構與功能(王子今)

長沙走馬樓吳簡「嘉禾六年(廣成鄉)弦里吏民人名年紀口食簿」集成研究——三世紀初江南鄉里管理一瞥(侯旭東)

漢代結僤習俗考(初山明)

漢代的麻布及相關問題探討(馬怡)

秦漢平民的讀寫能力——史料解讀篇之一(邢義田)

庶民的識字能力與文字傳達的效用(富谷至)

漢代之信仰、想像、與幸福之追求(蒲慕州)

漢代葬俗中的時日信仰(劉增貴)

東漢建初四年「序寧簡」考釋(下倉涉)

一粟居讀簡記(四)(王輝)

清華簡〈繫年〉所記西周史事考(朱鳳瀚)

清華簡〈耆夜〉初讀及其相關問題(李峰)

試說簡牘文獻的年代梯次(陳偉)

談戰國文字的特殊形構――承繼與創新(林素清)

六朝《毛詩》異文所見經師傳承與歷史層次――以陸德明《毛詩音義》為例(虞萬里)

九店56號楚墓第1–3號簡考釋(林清源)

嶽麓秦簡〈占夢書〉的文字特徵試論(陳松長)

阜陽雙古堆漢簡〈說類雜事〉研究(胡平生)

系統號:

P-002680

臺灣客家聚落之信仰調查:變與不變——義民爺信仰之擴張與演變

臺灣客家聚落之信仰調查:變與不變——義民爺信仰之擴張與演變

標題:

臺灣客家聚落之信仰調查:變與不變——義民爺信仰之擴張與演變

時間:

2013年10月

出版單位:

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作者:

吳學明、林柔辰 合編

內容簡介:

本書《臺灣客家聚落之信仰調查:變與不變——義民爺信仰之擴張與演變》為臺灣客家研究專題計畫主題委託案成果之一,以作者之一吳學明教授過去研究歷程所涉新埔枋寮義民爺信仰之議題為基礎,透過文獻建構信仰形成背景,並調查全臺以枋寮義民爺為主神的分香廟,歸納該信仰於各時期、各分香廟的建立與發展,及與新聚落居民的聯結情形,以全面性地分析義民爺信仰的演變,來說明發展過程「變與不變」的多元化現象,期能深入呈現臺灣客家義民爺信仰史實,形塑出其多樣風貌,及形成的背景知識和所體現的時代意義。

系統號:

P-002647

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跨越海洋的交換

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跨越海洋的交換

標題:

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跨越海洋的交換

時間:

2013年11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

作者:

朱德蘭 主編

內容簡介:

【交流與媒介】
17世紀初九州中部海港與閩南海商網絡:肥後地域之明人墓與唐人町(中島樂章)

清代的中日貿易與唐通事(劉序楓)

【人員移動】
港市與華人:晚明東亞貿易商埠形成之華人因素(鄭永常)

19世紀中葉巴達維亞的華人新移民:以吧城華人公館(吧國公堂)檔案資料為中心的分析(聶德寧)

【商品交換】
Packing for Success: Sago in Eighteenth Century Chinese Trade(Paul Van Dyke(范岱克))

臺灣與日本之間米與海產品的交換:長崎華商泰益號的跨越海洋網絡(1901–1910)(辛德蘭)

系統號:

P-002714

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信仰、實踐與文化調適(上、下)

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信仰、實踐與文化調適(上、下)

標題:

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信仰、實踐與文化調適(上、下)

時間:

2013年10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

作者:

康豹、劉淑芬 主編

內容簡介:

【佛教與社會】
空王・空王佛・大空王佛―北朝末・隋・唐時期尊格的展開(手島一真)

The Legacy of the Tantric Angels(Meir Shahar(夏維明))

Searching For a Better Return: Premortem Death Rituals (nixiu 逆修 , yuxiu預修)in Medieval Chinese Buddhism and Society(James Robson(羅柏松))

A History of the Bathhouse in Chinese Buddhist Monasteries(John Kieschnick(柯嘉豪))

中國的聖僧信仰和儀式(四至十三世紀)(劉淑芬)

【宗教藝術】
十王地藏信仰圖像源流演變(張總)

佛教藝術與唐朝宮廷──綴織當麻曼荼羅圖管窺(大西磨希子)

佛教造像緣起與瑞像的發展(嚴娟英)

盛唐四川地區的道教摩崖造像──以安岳玄妙觀為主的考察(林聖智)

【道教】
道經之河──從四個道教實例發現容納與流變、淘汰與自淨的現象(李豐楙)

「祝由」醫學與道教的關係──以《聖濟總錄.符禁門》為主的討論(林富士)

Scriptures New and Old: Lu Xiujing and Mastery (Stephen R. Bokenkamp(柏夷))

Wuchang Exorcisms: An Ethno-historical Interpretation (John Lagerwey(勞格文))

【中國近代宗教──挑戰、應變與創舉】
近代中國的扶乩、慈善與「迷信」──以印光文鈔為考查線索(王見川)

A Question of Control: Licensing Local Ritual Specialists, 1850-1950 (Vincent Goossaert(高萬桑))

"Superstition" and its Discontents – On the Impact of Temple Destruction Campaigns in China, 1898-1948 (Paul R. Katz(康豹))

The Politics of Redemption: Redemptive Societies and the Chinese State i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History(David Ownby(王大為))

系統號:

P-002728

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東亞考古的新發現

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東亞考古的新發現

標題:

第四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東亞考古的新發現

時間:

2013年10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

作者:

陳光祖、臧振華 主編

內容簡介:

晚商王朝的族氏與族氏政治(黃銘崇)

文化‧記憶‧傳記──新石器時代至西周時期玉璜及串飾(黃翠梅)

良渚文化的神人獸面像──玉器時代觀念形態和美術形式的個案研究(方向明)

臺灣史前時代玉器製造與資源控制(劉益昌)

Rethinking Tapenkeng Culture in the Early Neolithic Taiwan and the Issue Relating to Austronesian Homeland(李匡悌)

從中國東南沿海到太平洋──由考古學新證據看南島語族史前史(洪曉純)

中國嶺南地區的舊石器(謝光茂)

福建舊石器考古新進展(范雪春)

八仙洞考古的新發現兼論臺灣舊石器文化的年代與類緣問題(臧振華)

系統號:

P-002729

年輕世代與客家社會、文化之研究:以雲林詔安客家族群為例

年輕世代與客家社會、文化之研究:以雲林詔安客家族群為例

標題:

年輕世代與客家社會、文化之研究:以雲林詔安客家族群為例

時間:

2013年9月

出版單位:

南投: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作者:

陳逸君、顏祁貞 合編

內容簡介:

本書《年輕世代與客家社會、文化之研究:以雲林詔安客家族群為例》為臺灣客家研究專題計畫主題委託案成果之一,以雲林縣境內的詔安客家族群為例,討論其年輕世代對族群社會、文化的認同現況,包括調查培育其認同意識的家庭及社群,以及形構其認同的各種文化資源等面向;希望藉由本項從族群人類學觀點的研究,提供詔安客家的族群敘事,進而分析詔安客家的認同機制,並比較呈顯出其年輕世代對自身族群社會、文化認同的現況。

系統號:

P-002646

南社詩話考述

南社詩話考述

標題:

南社詩話考述

時間:

2013年9月

出版單位:

臺北:里仁書局

作者:

林香伶 著

內容簡介:

南社(1909-1923)為數千人,社員以傳統舊詩為創作主體,並於報刊、別集等處發表百部以上的詩話,實乃近代文學重要資產之一。本書為第一部以南社成員詩話考掘為本的專書,經作者長年收集而成,不拘於傳統詩學或近代新詩等內容,且不受南社活動時間所限。以作者簡介、版本館藏、內容提要、研究資料為綱,共收錄58位作者、105部詩話,書末並附「南社詩話編年簡表」,可概見南社詩話發展脈絡。

作者簡介
林香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現任東海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教學資源中心主任、中國近代文學學會南社與柳亞子研究分會名譽理事、蘇州南社研究會顧問等職。著有專書《南社文學綜論》、《反思.追索與新脈:南社研究外編》(以上兩本書已由本書局出版)、《以詩為劍──唐代游俠詩歌研究》,以及〈時代的悲吟與創憶──晚清敘事詩研究〉、〈沿襲與新創:論晚清敘事詩長歌當哭現象及其敘事模式〉等學術論文。

系統號:

P-002652

反思、追索與新脈:南社研究外編

反思、追索與新脈:南社研究外編

標題:

反思、追索與新脈:南社研究外編

時間:

2013年9月

出版單位:

臺北:里仁書局

作者:

林香伶 著

內容簡介:

南社(1909-1923),乃匯聚近代革命菁英千人以上的社團。本書共分:「南社研究檢視與反思」、「南明書寫與歷史記憶」、「從晚清新小說到《莽男兒》」、「近代詩話外一章:南社詩話散論」四編、十二個子題。分別就南社研究方法、現象進行思辯,並援以歷史記憶、現代性、敘事學、創傷、離散等視角,析論柳亞子、陳去病、高旭、林庚白、甯調元、雷鐵厓等人從事史傳、小說、詩話書寫之意涵,期能開闢一條南社研究的新路徑。

作者簡介
林香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博士,現任東海大學中文系副教授、教學資源中心主任、中國近代文學學會南社與柳亞子研究分會名譽理事、蘇州南社研究會顧問等職。著有專書《南社文學綜論》、《反思.追索與新脈:南社研究外編》(以上兩本書已由本書局出版)、《以詩為劍──唐代游俠詩歌研究》,以及〈時代的悲吟與創憶──晚清敘事詩研究〉、〈沿襲與新創:論晚清敘事詩長歌當哭現象及其敘事模式〉等學術論文。

系統號:

P-002653

先秦墨家學說研究

先秦墨家學說研究

標題:

先秦墨家學說研究

時間:

2013年9月

出版單位:

臺北:文津出版社

作者:

湯智君 著

內容簡介:

本書擷選八篇論文,第壹、貳兩篇探討儒、墨兩家論辯相爭的議題,和兩家思維取向與方法的差異。第叁、肆兩篇探討墨家「非攻」卻贊成義戰,戰國末葉衰微後,除了轉型為名家,部分墨家後學歸隱於鄉野任俠,墨家的義勇精神也形成我中華俠義文化傳統。第伍、陸兩篇探討墨家方法論和在光學與機械學的科學思想。附錄兩篇在釐清墨家非「攻」與備「守」的堅持,及其科學實踐。

作者簡介
湯智君,現任國立聯合大學華語文學系專任助理教授。著有《墨學之「義」之考察》(收錄於林慶彰主編《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第十編)、《墨子、韓非子研究論集》等專書。另著有〈墨、韓二子思想關係研究〉、〈墨子的施教與影響析論〉、〈先秦墨子喪葬思想初探〉、〈孔、墨「命」說之異同研究──從「知天命」和「非命」二說談起〉等二十餘篇墨學與法家韓非子學相關論文於國內期刊或學報。

系統號:

P-002716

唐前歌舞

唐前歌舞

標題:

唐前歌舞

時間:

2013年9月

出版單位:

臺北:文津出版社

作者:

葉桂桐 著

內容簡介:

《唐前歌舞》是一部試圖解決唐前中國歌舞演進歷程中的若干重大疑難問題,探討唐前中國戲劇演進歷史以及若干重大戲劇理論問題的專著。

《詩經》中歌與舞之關係,六詩之次第、演變及其美學特徵,四言詩與周樂之關係,漢魏六朝記譜方法,六朝道曲遺曲,漢魏六朝的聲辭系統與唱法,千古之謎《公莫舞》等樂府古辭,《孔雀東南飛》演唱方式,中國戲劇成熟較晚的原因,唐代戲劇在中國戲劇史上的地位,王國維與任半塘先生的戲劇理論之異同等等學術難題,都有所突破或推進,為中國音樂史、舞蹈史、文學史、戲劇史、語音史、文化史等學科的研究提供了新視角、新觀點、新資料、新依據。

作者簡介
葉桂桐,山東省萊州市人,1969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1987——1989年在北京師範大學作訪問學者,師從鍾敬文、張紫晨先生學習民俗學與民間文藝學。後入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師從蔣和森先生學習研治明清小說,獲文學博士學位。原為魯東大學教授,現為山東外事翻譯學院教授。研究領域為中國傳統文化,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古代詩歌與中國古代小說。代表性著作為《論金瓶梅》(博士論文)、《中國詩律學》、《中國古代小說概論》、《中國古代小說戲曲詩歌的互動》等。公開發表學術論文近百篇。《論〈公莫舞〉非演出劇本腳本考》(《文藝研究》1999年第6期)獲2000年山東省優秀社科論文一等獎。

系統號:

P-002717

清代文學跨域研究

清代文學跨域研究

標題:

清代文學跨域研究

時間:

2013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文津出版社

作者:

王力堅 著

內容簡介:

本書分上編,下編與外編。上編為(男性)主流研究,分別從「錯位尊體」與「本位尊體」的表現討論順康年間的詞學;從「窮而後工」到「達而後工」的演變討論清初的文論;從黃遵憲南洋詩的異域詩境,看新馬華人社會及南洋自然景觀。下編與外編為(女性)邊緣研究。下編從型態分類、主題及人物等角度,探討清代女性《紅樓夢》題詠的現象;外編從更大的範圍,更多元的角度,討論清代女性《紅樓夢》接受史及其研究史的相關問題。

作者簡介
王力堅,原籍廣西博白,現為新加坡國籍。廣州暨南大學學士(1983年)及碩士學位(1986年),新加坡國立大學博士學位(1994年)。曾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任教逾10年,現為臺灣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出版專書有《六朝唯美詩學》、《由山水到宮體——南朝的唯美詩風》、《魏晉詩歌的審美觀照》、《中古文學的文化思考》、《古典新詮——中國古典詩詞賞析文集》、《清代才媛文學之文化考察》、《回眸青春——中國知青文學》、《天地間的影子——記憶與省思》、《清代才媛沈善寶研究》、《新加坡客家會館與文化研究》等,並在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及新加坡、美國、義大利等地刊物發表過學術論文逾百篇。

系統號:

P-002718

青銅器與西周史論集

青銅器與西周史論集

標題:

青銅器與西周史論集

時間:

2013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文津出版社

作者:

何樹環 著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論文8篇,依性質區分,有單獨針對銘文文字、詞義進行討論者;有結合銘文與銅器年代探研者;有排比銅器之考古材料,進而對其地域、時代、器主身分等級綜論者;有將傳世文獻、銅器銘文、考古發現與分析三者綜合考察者。8篇論文之旨趣皆遵從「二重證據法」,並盡可能多角度地發掘新材料的意義與價值,以期對青銅器暨銘文、西周史之研究能有所裨益。

作者簡介
何樹環,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為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專任副教授。教授文字學、古文字學、銅器銘文、訓詁學、中國上古史等課程。長期以來專注於銅器、銘文、歷史間的對比與綜合研究。著有專書《西周土地所有權研究》、《西周對外經略研究》、《西周錫命銘文新研》,及會議、期刊論文近三十篇。

系統號:

P-002719

中国が世界に深く入りはじめたとき:思想からみた現代中国

中国が世界に深く入りはじめたとき:思想からみた現代中国

標題:

中国が世界に深く入りはじめたとき:思想からみた現代中国

時間:

2014年1月

出版單位:

東京:青土社

作者:

賀照田 著,鈴木将久 翻譯

內容簡介:

第1部 中国政治を考察して(中国の現代史と思想と政治;中国が世界に深く入りはじめたとき―ナンディと中国の歴史的ターニングポイント)

第2部 中国思想を考察して(中国学術思想界を制約するいくつかの問題;貧弱な論争 意図せざる結果;現代中国思想論争の歴史的意義と学術的意義)

第3部 中国社会を考察して(時代の要請と中国人文思想の再出発;中産階級の夢の浮沈と中国の未来―近年のネット流行語から見る中国知識青年の経済的・社会心理的境遇)

系統號:

P-002677

開学百周年記念:佛教大学附属図書館所蔵貴重古典籍目録

開学百周年記念:佛教大学附属図書館所蔵貴重古典籍目録

標題:

開学百周年記念:佛教大学附属図書館所蔵貴重古典籍目録

時間:

2013年12月

出版單位:

京都:思文閣出版

作者:

佛教大学附属図書館 編

內容簡介:

I 和書の部
宗教
 神道
 仏教 仏教総記/仏教教理/史伝/経および経疏/律および律疏/論および論疏/寺院・法要・布教/仏教芸術・仏教文学/各宗
 基督教・その他
教育・言語
 教訓・往来物
 音韻・辞書
文学
 和歌・謡曲・俗曲
 連歌・俳諧・俳文
 物語・随筆等
 浮世草子等
 漢詩文
歴史・地理
 歴史
 地理・地誌
 風俗・習慣等
 系譜・伝記
芸術・諸芸等
天文・和算・本草
書誌・叢書
 書目
 叢書

Ⅱ 漢籍・朝鮮古籍の部
漢籍
 経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朝鮮古籍
 經部
 史部
 子部
 集部

Ⅲ 一枚物の部
仏教関係
 法然上人関係
 曼荼羅図等
 双六・人生道中図等
 寺院図・巡礼道中図
地図
版画・瓦版・暦等

Ⅳ 洋書の部
洋書凡例
洋書目次

系統號:

P-002678

日中関係史:確固たる視座を得るために

日中関係史:確固たる視座を得るために

標題:

日中関係史:確固たる視座を得るために

時間:

2013年12月

出版單位:

東京:有斐閣

作者:

国分良成等 合著

內容簡介:

序章 1949年以前の日中関係──競存と対立の間

第1章 1950年代の日中関係──「二つの中国」との関係の形成

第2章 1960年代の日中関係──「二つの中国」の狭間で

第3章 1970年代の日中関係──国際政治と日中関係の再編

第4章 1980年代の日中関係──大いなる発展と諸問題の表出

第5章 1990年代の日中関係──中国の臺頭と摩擦の増大

第6章 21世紀初頭の日中関係──戦略的互恵関係への険しい道のり

系統號:

P-002679

Beyond Sinology: Chinese Writing and the Scripts of Culture

Beyond Sinology: Chinese Writing and the Scripts of Culture

標題:

Beyond Sinology: Chinese Writing and the Scripts of Culture

時間:

January, 2014

出版單位: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Andrea Bachner

內容簡介:

New communi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provide distinct challenges and possibilities for the Chinese script, which, unlike alphabetic or other phonetic scripts, relies on multiple signifying principles. In recent decades, this multiplicity has generated a rich corpus of reflection and experimentation in literature, film, visual and performance art, and design and architecture, within both China and different parts of the West.

Approaching this history from a variety of alternative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Beyond Sinology reflects on the Chinese script to pinpoint the multiple connections between languages, scripts, and medial expressions and cultural and national identities. Through a complex study of inter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exchanges, and tensions, the text focuses on the concrete “scripting” of identity and alterity, advancing a new understanding of the links between identity and medium and a critique of articulations that rely on single, monolithic, and univocal definitions of writing.

Chinese writing—with its history of divergent readings in Chinese and non-Chinese contexts, with its current reinvention in the age of new media and globalization—can teach us how to read and construct mediality and cultural identity in interculturally responsible ways and also how to scrutinize, critique, and yet appreciate and enjoy the powerful multi-medial creativity embodied in writing.

About the Author
Andrea Bachner i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t Cornell University.

系統號:

P-002618

The West As the Other: A Genealogy of Chinese Occidentalism

The West As the Other: A Genealogy of Chinese Occidentalism

標題:

The West As the Other: A Genealogy of Chinese Occidentalism

時間:

January, 2014

出版單位:

Hong Kong: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Mingming Wang

報導者:

The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內容簡介:

About the Book
Long before the Europeans reached the East, the ancient Chinese had elaborate and meaningful perspectives of the West. In this groundbreaking book, Wang explores their view of the West as other by locating it in the classical and imperial China, leading the reader through the history of Chinese geo-cosmologies and world-scapes. Wang also delves into the historical records of Chinese “world activities,” journeys that began from the Central Kingdom and reached towards the “outer regions.” Such analysis helps distinguish illusory geographies from realistic ones, while drawing attention to their interconnected natures.

Wang challenges an extensive number of critical studies of Orientalist narratives (including Edward Said’s Orientalism), and reframes such studies from the directionological perspectives of an “Oriental” civilization. Most significantly, the author offers a fundamental reimagining of the standard concept of the other, with critical implications not only for anthropology, but for philosophy, literature, history, and other interrelated disciplines as well.

About the Author
MINGMING WANG is Professor of Anthropology at Peking University. He was trained in archaeology, ethno-history, and anthropology, and has a PhD from the University of London. He is the author of numerous works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on Chinese anthropology, history, and sociology, including Grassroots Charisma (co-authored with Stephan Feuchtwang, Routledge, 2001), Empire and Local Worlds: A Chinese Model for Long-Term Historical Anthropology (Left Coast Press, 2009), and Histories of Complete Lives and Anthropology (SDX Joint Publishing Company, 2010, in Chinese).

系統號:

P-002707

Chinese Religious Art

Chinese Religious Art

標題:

Chinese Religious Art

時間:

December, 2013

出版單位:

New York: Lexington Books

作者:

Patricia Eichenbaum Karetzky

內容簡介:

Part 1: The Beginnings of Chinese Religious Art
Chapter 1: Neolithic Period to Shang Dynasty
Chapter 2: Ceremonial Art of the Zhou Dynasty
Chapter 3: The Religious Art of the Chu Culture
Chapter 4: The First Emperor Qin Shihuangdi

Part 2: Confucian Art
Chapter 5: The Development of Confucianism in the Han (206 bce -220 ce)
Chapter 6: Confucian Art in Medieval China Six Dynasties to Song Dynasty ( 221-1279)
Chapter 7: Confucian Art Yuan to Qing Dynasties (1279-1911)
Chapter 8: Confucian Temples

Part 3: Daoist Art
Chapter 9: Daoist Art of the Han Dynasty (206 bce -220 ce)
Chapter 10: Daoist Art of the Medieval Period,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618-1279)
Chapter 11: Daoist Art of the Yuan,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1279-1911)
Chapter 12: Daoist Ritual and Temples

Part 4: Buddhist Art
Chapter 13: Early Buddhist Chinese Art 1-23 (386-618)
Chapter 14: Buddhist Art of the Tang Dynasty (618-907)
Chapter 15: Later Buddhist Art 1-41 (Song- Qing Dynasties (960-1911)
Chapter 16: Buddhist Temples

系統號:

P-002662

Chinese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s' Dreams: Autonomy, Agency, and Voice

Chinese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s' Dreams: Autonomy, Agency, and Voice

標題:

Chinese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s' Dreams: Autonomy, Agency, and Voice

時間:

December, 2013

出版單位:

New York: Lexington Books

作者:

Edited by Marina Svensson; Elin Sæther and Zhi’an Zhang

內容簡介:

Chapter 1: Agency, Autonomy and Voice among Chinese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s: Rethinking the Role of Journalism, Marina Svensson, Elin Sæther, and Zhi’an Zhang

Part I: Mapping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Voices and Demographics
Chapter 2: Speaking for the Weak? Perspectives on Voice Relating to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in China, Elin Sæther

Chapter 3: The Identities and Demographics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s in China: Findings from a survey, Fei Shen and Zhi’an Zhang

Part II: Socialisation Processes: Values, Identities and Structures
Chapter 4: Chinese Journalism Students: Balancing competing values, Laura Dombernowsky

Chapter 5: Between Advocacy and Objectivity: New role models among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s, Hongyi Bai

Chapter 6: Gendering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Norms and practice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newsroom, Marina Svensson and Haiyan Wang

Part III: Agency, Autonomy and Strategies: Relations to State, Society and Businesses
Chapter 7: Chinese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s’ Coping Tactics in a Restrictive Media Environment, Maria Repnikova

Chapter 8: Self-censorship in News Production: Findings from reports on the ‘toxic milk powder’ scandal, Zhi’an Zhang

Chapter 9: Reporting on Law and Justice: Investigative journalists and the legal system, Marina Svensson

Part IV: Geographical Scales and Variations: Place and Media Cultures
Chapter 10: The Development of Investigative Reporting and Journalistic Professionalism in Southern Weekend, Li-Fung Cho

Chapter 11: Local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Understanding the Background, Context and Trajectories of Investigative Journalism in Dahe Daily and Southern Metropolis Daily, Jingrong Tong

系統號:

P-002663

Chinese vs. Western: Perspectives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China

Chinese vs. Western: Perspectives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China

標題:

Chinese vs. Western: Perspectives Understanding Contemporary China

時間:

December, 2013

出版單位:

New York: Lexington Books

作者:

Jinghao Zhou

內容簡介:

1. Roots of Contemporary China

2. Chinese Family

3.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4. Status of Chinese Women

5. Globalization and Chinese Women

6. Chinese Economy

7. China’ Rise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8.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9. Rampant Corruption and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10. Traditional Chinese Religions

11. Chinese Christianity in the Post-Mao Era

12. Will Confucianism Be Able to Help China’s Democratization?

13. Marxism and Maoism

14. Media in China: Internet and Chinese Cinema

15. U.S.-China Relations

16. Does China’s Rise Threaten the United States?

17. Finding Common Ground for Chinese and Western Perspectives

18. Future of China: Undemocratic China Cannot Rule the World

系統號:

P-002664

Cold Peace: China–India Rivalr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Cold Peace: China–India Rivalr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標題:

Cold Peace: China–India Rivalry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時間:

December, 2013

出版單位:

New York: Lexington Books

作者:

Jeff M. Smith

內容簡介:

Section 1: Threat Perceptions
1 A Civil Rivalry

Section 2: Territory
2 Defining the Dispute
3 Return to Rivalry
4 The Elusive Settlement

Section 3: Tawang and Tibet
5 Tawang
6 Tibet
7 The Rise of the Sikyong and the Succession of the Dalai Lama

Section 4: Third Parties
8 The United States in China-India Relations
9 Sweeter than Honey: Pakistan in China-India Relations

Section 5: Turf
10 China and the Indian Ocean: A Quest for Energy Security
11 Securing India’s Ocean: The Andaman and Nicobar Islands
12 India Looking East: Freedom of Navigation and the South China Sea

Section 6: Trade
13 Trade and the Global Commons
14 Summary of Conclusions

系統號:

P-002665

Migration to and From Taiwan

Migration to and From Taiwan

標題:

Migration to and From Taiwan

時間:

December, 2013

出版單位:

London: Routledge

作者:

Edited by Kuei-fen Chiu, Dafydd Fell, Lin Ping

內容簡介:

Migration has transformed Taiwanese society in the last 20 years. The main inflows have been temporary workers from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and female spouses from Southeast Asia and China marrying Taiwanese husbands. The main outflow has been migration to China, as a result of increased economic integration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These changes have significantly altered Taiwan’s ethnic structure and have profound social and political implications for this new democracy. As large numbers of these migrants take Taiwanese citizenship and their offspring gain voting rights, the impact of these "new Taiwanese" will continue to increase.

This book showcases some of the leading researchers working on migration to and from Taiwan. The chapters approach migration from a range of disciplinary perspectives, including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sociology, social work, film studies, political science, gender studies, geography and political economy and so the book has great appeal to scholars and students interested in the politics of Taiwan, Taiwanese society and ethnic identity as well as those focusing on migration in East Asia and comparative migration studies.

系統號:

P-002743

A Change in Worlds on the Sino-Tibetan Borderlands Politics, Economies, and Environments in Northern Sichuan

A Change in Worlds on the Sino-Tibetan Borderlands Politics, Economies, and Environments in Northern Sichuan

標題:

A Change in Worlds on the Sino-Tibetan Borderlands Politics, Economies, and Environments in Northern Sichuan

時間:

December, 2013

出版單位:

New York: Lexington Books

作者:

Jack Patrick Hayes

內容簡介:

A Change in Worlds explores the environmenta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history of the Sino-Tibetan Songpan region of northern Sichuan from the late imperial Qing Dynasty to the early 21st century. A historically Tibetan region on the eastern edge of the Tibetan Plateau, with significant Han and Muslim Chinese populations, Songpan played important rol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and modern China’s ethnic relations policies, forestry sector, grasslands and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and recent developments in eco- and ethnic tourism as part of various Chinese states. However, in spite of close associations with various Tibetan and Chinese regimes, the region also has a rich history of local independence and resilient nomadic, semi-nomadic and agricultural populations and identities. The Sino-Tibetan diversity in Songpan, partly formed by unique ecological conditions, conditioned all attempts to incorporate the region into larger and more centralized state homogenizing structures.

This historical study analyzes the social force of markets and nature in the Songpan region in concert with the political and social conflicts and compromise at the heart of changing political regimes and the area’s ethnic groups. It presents new perspectives on the social transformation and economies of Tibetans and Han Chinese from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Mao era and contemporary western China. It not only allows for a new understanding of how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landscapes fit into the imagination of the Sino-Tibetan borderlands, it also figures in the challenges of negotiating ethnic and market relations among societies. The mix of complicated relations over natural environment, resources, politics and markets was at the heart of the region’s social and political infrastructures, with far-reaching implications for both historical and contemporary China.

About the Author
Jack Patrick Hayes is a lecturer in the Departments of History and Asian Studies at Kwantle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and Research Associate at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in Vancouver, BC.

系統號:

P-002744

Evolution of Power: China's Struggle, Survival, and Success

Evolution of Power: China's Struggle, Survival, and Success

標題:

Evolution of Power: China's Struggle, Survival, and Success

時間:

November, 2013

出版單位:

New York: Lexington Books

作者:

Edited by Xiaobing Li and Xiansheng Tian

內容簡介:

Introduction. Evolution of the CCP: Progress, Problems, and Prospects
by Xiaobing Li and Xiansheng Tian

Part One. Evolution and Revolution: From Mao to Deng
Chapter One. Local Revolution, Grassroots Mobilization and Wartime: Power Shift to the Rise of Communism
by Patrick Fuliang Shan

Chapter Two. Mao Zedong and the CCP: Adaptation, Centralization, and Succession
by Yi Sun and Xiaobing Li

Chapter Three. Mao's Death and Hua Guofeng's Tragedy
by Guangqiu Xu

Chapter Four. Personality and Politics: Deng Xiaoping's Return
by Jingyi Song

Part Two. Mountain Moving and Reconstruction: from Deng to Jiang
Chapter Five. Deng's Reform: Theory and Practice
by Enbao Wang

Chapter Six. Grooming the Titan: Deng and the PLA
by Sherman Xiaogang Lai

Chapter Seven. Freedom of Speech and China's Democratization
by Shuming Lu and Changfu Chang

Chapter Eight. Jiang Zemin: Technocrats vs. Bureaucratic System
by Liying Li and Denise Mowder

Part Three. Institution, Regulation, and Globalization: from Jiang to Hu
Chapter Nine. Mapping the Power-Capital Economy: Chinese Reform in Jiang's Era
by George Zhaohui Hong

Chapter Ten. Political Institutionalization and New Civil-Military Relations
by Pingchao Zhu

Chapter Eleven. Legal Reform Under Jiang
by Qiang Fang

Chapter Twelve. One System, Two Frames: News Reports on the WTO and SARS
by Changfu Chang

Chapter Thirteen. Hu Jintao's Rhetoric on Building a Modern Humane Government
by Shaorong Huang

Part Four. Struggle, Society, and Stability: from Hu to Xi
Chapter Fourteen. China's Evolving Civil Society and Grassroots Empowerment
by Jieli Li

Chapter Fifteen. Internet and Public Opinion: An Engine for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by Zhinuo Wang

Chapter Sixteen. When Congqing Challenges Beijing: The Bo Xilai Case
by Xiansheng Tian

Chapter Seventeen. The Unity and Stability: Xi Jinping's Promise and the CCP's Future
by Xiaoxiao Li

Conclusion. Chinese Characters—Transformation and Continuity
by Xiaobing Li and Xiansheng Tian

系統號:

P-002661

Brahman and Dao: Comparative Studies of Indian and Chinese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Brahman and Dao: Comparative Studies of Indian and Chinese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標題:

Brahman and Dao: Comparative Studies of Indian and Chinese Philosophy and Religion

時間:

November, 2013

出版單位:

New York: Lexington Books

作者:

Edited by Ithamar Theodor and Zhihua Yao

內容簡介:

Part One: Metaphysics and Soteriology
Chapter One: One, Water, and Cosmogony: Reflections on the Rgveda X.129 and the Taiyi sheng shui

Chapter Two: Exploring Parallels between the Philosophy of Upanisads and Daoism

Chapter Three: The Way of silent Realization: Ineffability and Rationality in the Philosophical Mysticisms of Sa?kara and Zhan Ruoshui

Chapter Four: Impermanence and Immortality: The concept of pañca-skandha in Buddhism and in Twofold Mystery Daoism

Section Two: Ethics
Chapter Five: Li and Dharma: Gandhi, Confucius and Virtue Aesthetics

Chapter Six: Ethics and Metaphysics in the Bhagavadgita and Classical Chinese Thought

Chapter Seven: Communal Moral Personhood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in the Analects and the Bhagavadgita

Chapter Eight: Ethics of Compassion: Buddhist Karu?a and Confucian Ren

Chapter Nine: Why “Besire” Is Not Bizarre: Moral Knowledge in Confucianism and Hinduism

Section Three: Body, Health and Spirituality
Chapter Ten: Yoga and Daoyin: History, Worldview, and Techniques

Chapter Eleven: The Emergence of Classical Medicine in Ancient China and India

Chapter Twelve: Health, Illness, and the Body in Buddhist and Daoist Self-Cultivation

Section Four: Language and Culture
Chapter Thirteen: Indic Influence on Chinese Language

Chapter Fourteen: Magical Alphabet in the Indian and Chinese Minds: From the Garland of Letters to Master Pu’an’s Siddham Mantra

Chapter Fifteen: Mixed up on “Matching Terms” (geyi): Confusions in Cross-cultural Translation

Chapter Sixteen: The Ludic Quality of Life: A Comparison of the Caitanaya-caritam?ta and the Zhuangzi

Chapter Seventeen: The Poet and the Historian: Criticism of the Modern Age by Rabindranath Tagore and Qian Mu

系統號:

P-002745

Breaking Down the Barriers: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Chinese Linguistics and Beyond

Breaking Down the Barriers: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Chinese Linguistics and Beyond

標題:

Breaking Down the Barriers: Interdisciplinary Studies in Chinese Linguistics and Beyond

時間:

September, 2013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作者:

曹廣順等 合編

內容簡介:

【Congition】
The Evolutionary Origin of Language Reconsidered(李訥)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Brain: An Evolutionary Perspective(王士元)

On Moving in Conceptual Space: Readers’ Responses to a Parallel Text in Chinese and English (Gisela Bruche-Schulz)

Encoding Motion Events in Taiwan Sign Language and Mandarin Chinese: Some Typological Implications(James H-Y. Tai,戴浩一)and (Shiou-fen Su,蘇秀芬)

Psycholinguistique comparative du traitement des phrases: reference speciale au chinois (Michele Kail)

【Modern Chinese】
Une des formes d’expression de la subjectivite en chinois mandarin: L’auxiliaire modal要yao(Viviane Alleton(艾樂桐))

Realisation syntaxique ou formation lexicale? Le statut grammatical des adjectifs formes par reduplication en chinois contemporain
Zhitang Yang-Drocourt(楊志棠)

說「還是」──祈願情態的浮現(方梅)

Reflexive Nominal Compounds (Ekkehard Konig)

Case, Tense and Clauses(Yen-Hui Audrey Li(李豔惠))

漢語句法的雙層式分析法:功能與形式的會聚(曹逢甫)

Verbal Reduplication and Verbal Classifiers in Chinese(Marie-Claude Paris(白梅麗))

Decoding the Multifunctional Usages of gen in Chinese(Yun-hsiang Chuang(莊雲翔)and Elizabeth Zeitoun(齊莉莎))

Are A-not-A Questions Alternative Questions or Wh-Questions? (Liejiong Xu(徐烈炯))

【Lexicon】
詞義演變三例(蔣紹愚)

試論與漢字相關的「言語錯誤」在漢語詞彙歷史演變中的作用(朱慶之)

Frequency Effects in Chinese Morphology: Diachronic Evidence from a Synchronic Corpus(Chao-Jan Chen(陳超然))

【Ancient and Classical Chinese】
Improper Subjects: Towards a Philosophical Grammar of Existence Predicates in Classical Chinese(Christoph Harbsmeier(何莫邪))

The Causative in Old and Middle Chinese(Tsu-Lin Mei(梅祖麟))

A Syntactic Analysis of Modal bi必: Auxiliary Verb or Adverb?(Barbara Meisterernst(梅思德))

【Medieval Chinese】
說「定知」:古漢語中的一種長距離副詞移位(李明)

中古以來表患病類詞語的搭配組合(方一新、王雲路)

Contact and Change in 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Hsiao-jung Yu(遇笑容))

【Early Mandarin Chinese】
元白話語言性質再研究(曹廣順)

也說「漢兒言語」(江藍生)

【Diachrony】
「完結短語」及漢語結果補語的語法化和完成體標記的演變過程(沈陽、玄玥)

Syntactic Change in Chinese and the Argument-Adjunct Asymmetry (Redouane Djamouri(羅端)、Waltraud Paul(包華莉)、John Whitman(魏德中))

Short Passives in Modern and Classical Chinese(馮勝利)

Chinese Resultative Verb Compounds: Lexicalization and Grammaticalization(孫朝奮)

近、現代漢語裡「給+VP」的形成(張伯江)
歷時與共時:起始類介詞的語意發展和多義現象(熊慧如)

試說「連X+都VP」構式的語法化(楊永龍)

【Classification】
Peut-on compter les langues? (Gerard Lenclud)

On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Language Classification(Katia Chirkova(齊卡佳))

The Classification of Sinitic Languages: What is “Chinese”?(Victor H. Mair(梅維恒))

【Language Contact, Typology and Chinese Dialects】
On Isomorphism and Formulas of Equivalence in Language Contact (Bernd Heine)

Pan-Sinitic Object Marking: Morphology and Syntax(Hilary Chappell(曹茜蕾))

The Development of VOC to VCO in Mai-Cantonese of Sanya in Hainan(Andy C. Chin(錢志安)and Benjamin K. Tsou(鄒嘉彥))

南方民族語言比較句語序的演變和變異(吳福祥)

Classifiers and Some Typological Considerations(徐丹、傅京起)

When Lexicalization Meets Grammatical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wang+path’ Adverbials in Northern Chinese(Christine Lamarre(柯理思))

再論「們」的來源(李藍)

Shape Classifiers in Earlier Southern Min Texts(連金發、邱力璟)

粵語「先」、「添」虛實兩用的跨域投射解釋(劉丹青)

Cantonese sin先and the Question of Microvariation and Macrovariation
釋(司馬翎)

湖南南部處置和被動同標記現象的再思考(伍雲姬)

【Script】
La marque du redoublement graphique en chinois archaique(Chrystelle Marechal(麥里筱))

Le developpement des livres de rimes en dictionnaires: Qieyun et K?nmiu b?qu? Qieyun(Francoise Bottero(蒲芳莎))

L’etymologie graphique et l’heritage des concepts fondamentaux de la culture chinoise(游順釗)

Graphic Designs: A New Approach to Palaeographic Analysis(高嶋謙一)

Palaeography Meets Linguistics: Analysis of and in the Oracle-Bone Inscriptions(余靄芹)

Radicals as Ontologies: Concept Derivation and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of Four-Hoofed Mammals as Semantic Symbols(黃居仁、楊雅君、陳聖怡)

【Diverse】
The Last Text of the Last Pazih Speaker(李壬癸)

Some Issue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Poetic Prosody(張洪明、宋晨清)

系統號:

P-002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