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故宮文物月刊365期

故宮文物月刊365期

標題:

故宮文物月刊365期

時間:

2013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內容簡介:

同安船與臺灣(朱惠良)

漂泊異域――清代中國船的海難紀錄(劉序楓)

飄洋過海――清宮順風螺行跡(賴玉玲)

靖海寧邊――從院藏施琅奏疏看清初對臺政策(陳曉菁)

不愧天朝五等封――嘉慶朝水師名將邱良功(李其霖)

從亡命到歸降――朱濆、朱渥海盜集團的起落(吳彥儒)

渤澥乘風――醇親王海軍大閱與巡閱北洋海防圖(周維強)

巡閱北洋海防圖修護紀實(高宜君)

宋人畫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與十二星座圖(陳階晉)

感物吟志、莫非自然――談溯源與拓展:嶺南畫派特展(白宗仁)

陳樹人的花鳥畫與日本琳派(黃雯瑜)

故宮潮・彰化遊――科技與美學對話的新浪潮(徐詩雨、吳馥君)

系統號:

P-001729

法制史研究第23期

標題:

法制史研究第23期

時間:

2013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內容簡介:

【論著】
東亞傳統法文化的理想境界──「平」(高明士)

從秦《法經》到漢蕭何作《九章律》和傍章律──秦漢律典體系演進新論(鄭顯文)

禮刑之間──從供養有闕到遺棄尊親屬(黃源盛)

白居易〈百道判〉中的禮教思想(陳登武)

儒家思想與清朝法制──法制史考察觀點(陳惠馨)

清律中的死罪律目及各類死罪數量消長述析(閔冬芳)

【研究討論】
法律視野下的元代假寧制度研究(布慶榮)

《奏讞書》中的秦漢財產犯罪案件(張銘)

【學思歷程】
假設、立場與功能進路的困境──對瞿同祖研究方式的再思考(鄧建鵬、劉雄濤)

系統號:

P-001786

語言暨語言學第14卷第5期

語言暨語言學第14卷第5期

標題:

語言暨語言學第14卷第5期

時間:

2013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內容簡介:

子變韻和子變韻的形成構擬──以孟州方言為例(史艷鋒)

臺灣客家話動趨結構中與體貌有關的成分(江敏華)

近代漢語動趨式中的「將」(魏培泉)

重慶方言單字調的共時變異(梁磊、孟小淋)

系統號:

P-001650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30期

標題: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30期

時間:

2013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

內容簡介:

詮釋與意義的規範性(方萬全)

是摹擬還是創新?:範式衝突內的揚雄(馮樹勳)

精神分裂症與許密茲身體現象學(王心運)

由「欲」至「鬱」的內在結構:儒醫朱丹溪《格致餘論》之言說為核心(黃崇修)

「淡」與審美轉化:由現象學看山水畫(宋灝)

系統號:

P-001722

中山人文學報第35期

標題:

中山人文學報第35期

時間:

2013年7月

出版單位:

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

內容簡介:

【華語語系文學論述】
哇賽,那風萬里捲潮來:華語語系文學論述專號」前言(張錦忠)

Sinophone Studies: Rethinking Overseas Chinese Studies and Chinese Diaspora Studies(E. K. Tan)

At the Crossroads: Orphan of Asia, Postloyalism, and Sinophone Studies(Chien-hsin Tsai)

混血(語)化脈絡中的華語語系研究(洪子惠)

倫理的歸返、實踐與債務:黃錦樹的中文現代主義(劉淑貞)

《蕉風》的本土認同與家園想像初探(1955-1959)(賀淑芳)

雙向的混雜性:論冷戰時期泰華小說中的「泰化」(貝納子)

【回應與對話】
抒情的現代:言說自我的應然與困難(王智明)

現代中文的林中路:一個關於抒情方法論的思考、踐履與啟示(言叔夏)

【書評】
《華語語系研究批判讀本》書評(蘇穎欣)

系統號:

P-001777

早期中國史研究第5卷第1期

標題:

早期中國史研究第5卷第1期

時間:

2013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早期中國史研究會

內容簡介:

【譯稿】
論《老子想爾注》(麥谷邦夫撰,李龢書翻譯)

【札記】
高青陳莊有銘銅器墓研究概述(游逸飛)

試析西漢封侯詔書(鄭宗賢)

曹操的祠廟與祭祀(蔡宗憲)

魏晉南北朝詈詞中所見的民族關係(陳識仁)

梁蕭敷及王氏墓誌銘流傳考(吳修安)

唐代司法審判的若干問題——以「趙和斷錢」為例(楊曉宜)

【紀要】
第二次「東亞碑刻史料解讀」工作坊紀要(林楓玨)

【書評】
評Li Feng and David Branner, eds., Writing and Literacy in Early China(胡川安)

系統號:

P-001703

臺灣史研究第20卷第2期

標題:

臺灣史研究第20卷第2期

時間:

2013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內容簡介:

【研究論著】
清代臺灣的番屯制度與墾莊建構:以竹塹地區的九芎林莊為例(陳志豪)

依附抑合作?清末臺灣南部口岸買辦商人的雙重角色(1860-1895)(李佩蓁)

日治時期臺灣性病防治政策的展開(張曉旻)

復健、輔具與臺灣小兒麻痺病患生活經驗(1950s-1970s)(張淑卿)

【研究討論】
起初微小‧必會扎根:臺灣史研究在韓國,1945-2012(文明基)

2011年臺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楊秀菁、薛化元)

系統號:

P-001690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21期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21期

標題: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21期

時間:

2013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內容簡介:

【論著】
清代下層婦女與娘家的關係——以南部縣檔案為中心的研究(毛立平)
洄瀾花娘,後來居上——日治時期花蓮港遊廓的形成與發(陳姃湲)
性別民主與認同轉向——從兩本女性自傳談起(李淑君)

【史料介紹/分析】
《管理妻子法》(游鑑明)

【書評】
家政與近代中國的形塑(連玲玲)

系統號:

P-001655

臺大東亞文化研究第1期

標題:

臺大東亞文化研究第1期

時間:

2013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內容簡介:

【專題論文】
文化交流研究入門介紹(陳慧宏)

淺談和漢比較文學研究(曹景惠)

【研究論文】
跨國界的文化傳釋──試論朱舜水對科舉制的評價(徐興慶)

跨文化傳釋的「關鍵字」(古偉瀛)

與謝野晶子的和平思想(太田登)

論漢朝的「統治階級」──以西漢時期的變遷為中心(阿部幸信)

夏目漱石作品中呈現之東方與西方──以《三四郎》為例(范淑文)

愛情與禮教的衝突:論晚清翻譯小說《迦茵小傳》(潘少瑜)

【會議紀要】
A Brief Report on the Workshop “Reading Matters: Chinese and Western Traditions of Interpreting the Classics” at Leiden University (10th to 11th June, 2011) held by IIAS(鄭吉雄)

第二屆日中文化交流廣領域國際學術會議紀要(盧怡如)


【書文評介】
范淑文編,《日本近現代文学に内在する他者としての「中国」》(林慧君)

金文京,《漢文と東アジア:訓読の文化圏》(郭珮君)

河上麻由子,《古代アジア世界の対外交渉と仏教》(李志鴻)

吳一煥,《海路‧移民‧移民社會──以明清之際的中朝交往為中心》書介(李孟衡)

系統號:

P-001720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10卷第1期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10卷第1期

標題: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10卷第1期

時間:

2013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

內容簡介:

【專題論文】
情感、耶穌與斯多葛派的聖人(Terry G. Pence)

尼采與儒家倫理中「憤」的問題(Eric S. Nelson)

東亞哲學脈絡中安藤昌益的農業烏托邦思想(John A. Tucker)

海德格與西谷啟治論自然與技術(Graham Parkes)

張力的倫理學:一個佛教與後現代的倫理典範(Jin Y. Park)

【研究論著】
莊子與當代批判 ─ 工作、技術、壓力、遊戲(鍾振宇)

「報應論」抑或「功利論」?─ 荀子刑罰觀的哲學根據(林宏星)

泰戈爾與東方主義:聚焦於東西之辯的泰戈爾研究(李宥霆)

【研究討論】
利瑪竇研究的過往及思考:兼論幾本新著及利瑪竇史料(陳慧宏)

清代朝鮮人西洋觀的形成 ─ 以洪大容燕行為研究中心(羅樂然)

轉譯研究在臺灣的現況與發展(林賢璋、翁書偉、張劭聿)

【書評】
評謝和耐:《物之理:王夫之(1619-1692)哲學評論》(程艾藍)

系統號:

P-001678

漢語基督教學術論評第15期

漢語基督教學術論評第15期

標題:

漢語基督教學術論評第15期

時間:

2013年6月

出版單位:

桃園:中原大學

內容簡介:

Within and Without, or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Revolutionary Miracle (Roland Boer)

The Being of Truth: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Richard Rorty's Denial of Truth (Leonard P. Wessell)

無知財主的比喻與希羅道德勸誨的比較(楊硯)

論奧古斯丁意志概念的緣起(花威)

論美學與神學的會通及其意義(包兆會)

「感時憂國」與宗教關懷:再探穆旦詩歌的基督教意識(李章斌)

從基督宗教、儒家及演化論看利他主義(賴品超、王濤)

系統號:

P-001738

華語文教學研究第10卷第2期

標題:

華語文教學研究第10卷第2期

時間:

2013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

內容簡介:

形式語言學和最佳語言教學實踐(李艷惠)

比較日本學生與華語為母語者發華語帶鼻音韻母之聲學研究(鄭齊兒)

「吃」和「喫」的文字語義關係(陳菘霖)


臺灣過去三十年詞彙的衰退研究:從社會焦點的轉移及生活型態的改變談起(李子瑄)


從聽覺感知探討第二語言口語流暢度及腔調(吳貞慧)


《華語文教材分級研制原理之建構》書評(陳劍飛)

系統號:

P-001679

東吳歷史學報第29期

標題:

東吳歷史學報第29期

時間:

2013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東吳大學歷史學系

內容簡介:

【論文】
明代帝王與觀音信仰——以永樂與萬曆朝編纂的兩本觀音經典為例(徐一智)

民國時期的農村社會與地方強人——傅柏翠與閩西地區(陳耀煌)

近30年中國大陸「本土化」思潮的縮影——錢穆的身份認同與錢穆敘事的變遷(李長銀)

跨越性別的界線:十八至十九世紀英國女性與男性的變裝行為(李佩璟)

【書評】
評 Sabine Fruhstuck, Uneasy Warriors: Gender, Memory, and Popular Culture in the Japanese Army(林柏州)

系統號:

P-001702

高雄文獻第3卷第2期

高雄文獻第3卷第2期

標題:

高雄文獻第3卷第2期

時間:

2013年6月

出版單位:

高雄: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內容簡介:

【專題——民間信仰】
六堆及其周邊地區媽祖信仰的文化底蘊(林淑鈴)

論神明與地方關係的建立與發展——以高雄地區的保生大帝信仰為例(謝貴文)

【論述】
澎湖宿儒陳錫如的志業(林明璋)

日治時期高雄愛國婦人會的研究(楊玉姿)

【田野現場】
2012年高雄市玫瑰天主堂「復活節三日慶節」禮儀紀實(楊嘉欽)

六班長清庄事件(李禮仁)

臺南府小北門?鳳山舊城北門?一張清朝城門風景照花落高雄(游永福)

尋與巡——林園鳳芸宮媽祖海上巡香踏查(林良憲、邱偉欣)

【文獻編譯】
高雄中學首任臺籍校長林景元事蹟紀略(三)(林身振、林炳炎)

系統號:

P-001683

藝術教育研究第25期

藝術教育研究第25期

標題:

藝術教育研究第25期

時間:

2013年5月

出版單位:

臺北:藝術教育研究顧問委員會

內容簡介:

社區大學MV流行熱舞融入式課程實踐經驗之個案研究(徐敏雄)

大學戲劇通識課程對非藝術科系大學生戲劇知識、涉入程度與觀賞行為之影響(游志青、王子駿)

視覺故事感特徵與讀者感受之探討(黃啟梧、莊妙仙)

全觀性美感體驗對學校教學意涵之探究(陳玲璋)

系統號:

P-001654

民族學界第31期

標題:

民族學界第31期

時間:

2013年4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

內容簡介:

【千千岩助太郎專輯】
千々岩助太郎の建築觀と原住民族建築調查(足立崇)

運用千千岩助太郎著作「臺灣高砂族之住家」輔助自立造屋設計之研究——(楊詩弘等)

透過千千岩助太郎調查資料剖析日治後期阿美族的「改良蕃屋」(吳昱瑩)

溯源與新生:千千岩助太郎臺灣原住民族建築史料分類與應用研究(黃儀婷、黃志弘)

千千岩助太郎生平年表(廖彥琦)

【論文】
從天幕到宮殿——成吉思汗廟及成吉思汗陵的殖民化作用(楊海英)

田代安定にみる恆春と八重山——「牡丹社事件」熱帶植物殖育場設置の關連を中心に(大浜郁子)

【研究回顧】
臺灣漢系傳統音樂六十年來的研究(陳鄭港)

原住民族發展的研究趨勢——環繞在原住民族身分與民族語言兩個政策的分析(伊萬納威)

【書評】
東洋學の系譜(蔡長廷)

系統號:

P-001656

興大人文學報第50期

標題:

興大人文學報第50期

時間:

2013年3月

出版單位:

臺中:國立中興大學文學院

內容簡介:

【主題論文:跨文化言談行為比較】
Compliment Exchanges in Taiwan TV Programs(陳泱璉、何德華)

間接抱怨反應行為跨文化影響之研究(余明忠)

Internal Modifications in Apology Realization: A Need for a Multi-leveled Categorization(林玉惠、何博欽)

Politeness of Japanese Learners in Cross-Cultural Mandarin Classrooms(陳春美)


【一般論文】
《水滸傳》英雄的求生與再生――以女性為切入點(徐培晃)

臺灣傳統文人林玉書之詞作探析(李名媛)

小說家之外的孟瑤――從「女性散文」與「孟瑤三史」論其文學史定位(羅秀美)

從分身到重複――黑澤清《分身》與高達的《新浪潮》(應雄)

On the Connection of the Cults of Historical Persons and Baojuan Storytelling: with "Baojuan of the Small King of Thousand Sages" of the Changshu Area of Jiangsu Province as an Example (Rostislav Berezkin)

系統號:

P-001648

師大臺灣史學報第5期

師大臺灣史學報第5期

標題:

師大臺灣史學報第5期

時間:

2012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內容簡介:

日治初期的臺灣博物學會――日本博物學家與臺灣自然史的建構(范燕秋)

地方美食與臺灣肉品市場的供需關係(張素玢)

臨時臺灣糖務局時期原料採取區域制度之施行(1904-1911)(莊天賜)

日治時期臺灣資源調查令之頒佈與實施(林佩欣)

《恆春縣志》地圖中的清丈屐痕(謝維倫)

系統號:

P-001647

歷史教育第19期

標題:

歷史教育第19期

時間:

2012年12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內容簡介:

【教材教法】
國中歷史課堂中的創造思考與情意教學--以「印度古文明」單元為例(劉慧蘭)

創造思考與情意教學理論在國中歷史教學課堂上的實踐--以「埃及古文明」單元為例(許珮甄)

國中生影視教學課程設計與實踐--以《愛在波蘭戰火時》為例(廖羽晨)

【教學評量】
傳統、能力與方法:大學入學考試中的歷史科解釋性試題分析(1990年-2011年)(莊德仁)

【歷史專論】
清初忠君觀--以陳鼎《留溪外傳》為例(丘文豪)

【研究回顧】
戰後臺灣婦女史研究回顧--以國內各大學歷史系所學位論文為中心(1987-2011)(張秀卿)

系統號:

P-001657

中国研究集刊第56號

中国研究集刊第56號

標題:

中国研究集刊第56號

時間:

2013年6月

出版單位:

大阪:大阪大学中国学会

內容簡介:

【特集一 学会時評】
先秦~秦漢時代(近藤浩之・西信康)
三国六朝~隋唐代(佐野大介)
宋~明代(吾妻重二)
清~現代(横久保義洋)
       
【特集二 中国出土文献研究】
上博楚簡『舉治王天下』の古聖王伝承(湯浅邦弘)
清華簡『楚居』の劃線・墨線の配列(竹田健二)
清華簡『良臣』初探(黑田秀教)
『上海博物館蔵戦国楚竹書(九)』について(草野友子)
『精華大学蔵戦国竹簡[叁]』所収文献概要(金城未来)
章炳麟「五朝法律索隠」の歴史的位置(小林武)
『紅楼夢』脂硯斎批評語「囫圇語」小考(栗原順子)
山片蟠桃『夢ノ代』雑書篇訳注(三)(岸田知子)
陳士元『夢占逸旨』内篇訳注(七・了)(清水洋子)

系統號:

P-001705

中國現代文學制度研究

中國現代文學制度研究

標題:

中國現代文學制度研究

時間:

2013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

作者:

王本朝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文學制度與中國現代文學
一、文學制度的現代性
二、文學的制度寫作
三、文學制度的意義

第二章 文學制度的社會背景
一、知識分層與新式教育
二、大眾媒介與都市文化

第三章 文學制度的歷史進程
一、從晚清到五四:文學制度的形成
二、30、40年代:文學制度的發展與完善

第四章 文學社團與組織制度
一、在文學與非文學之間:社團的崛起
二、作家與社團的分分合合

第五章 文學論爭與批評制度
一、文學批評與文學意義
二、文學論爭與文學秩序
三、文學批評家與作家作品

第六章 文學媒介與傳播制度
一、報刊與中國現代文學
二、出版與中國現代文學
三、文學刊物與作家創作

第七章 文學審查與評獎
一、文學的編輯群體
二、文學的審查制度
三、文學的獎勵機制

第八章 文學的接受與反應
一、從作家到讀者本位
二、青年學生與中國現代文學
三、社會市民與中國現代文學

作者簡介
王本朝,西南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理事、中國魯迅研究會理事,中國老舍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郭沫若研究會理事,重慶市現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西南大學學術委員會委員。已出版學術專著6部,發表論文170多篇。主要從事中國現當代文學和美學研究。

系統號:

P-001674

中國大陸當代詩學

中國大陸當代詩學

標題:

中國大陸當代詩學

時間:

2013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

內容簡介:

上編 古典與民間詩學的復興──20世紀50至60年代的詩學

第一章 詩歌創作的轉換和詩學理論的嬗變──50至60年代詩學的創作背景和發展概況
第二章 核心理念:在古典與民歌的基礎上發展新詩──毛澤東的詩學思想及其理論影響
第三章 回歸傳統:對新詩格律的再度探索──新詩形式討論中的詩學問題
第四章 走向民間:對民間詩歌的極度推崇──新民歌討論中的詩學問題

下編 「現代」與「後現代」詩學的崛起──20世紀70至80年代的詩學

第一章 詩歌創作的復甦和詩學問題的凸現──70至80年代詩學的創作背景和發展概況
第二章 核心理念:藝術革新和詩歌的現代化──70至80年代詩學的焦點問題和主導思想
第三章 重塑詩魂:對新的美學原則的追尋──新潮詩歌的詩學問題
第四章 再造詩心:對生命存在之詩的體認──「後新潮」詩歌的詩學問題

作者簡介
於可訓,男,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出生於中國湖北黃梅,著名文學評論家與文藝理論家。武漢大學文學院教授。現為中國寫作學會會長、湖北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湖北省文藝理論家協會主席、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作家協會文學理論批評委員會委員。著有專著《中國當代文學概論》、《當代文學:建構與闡釋》、《王蒙傳論》、《新詩體藝術論》、《當代詩學》、《小說的新變》、《批評的視界》、《新詩史論與小說批評》,主編《中國文學編年史‧現代卷》、《中國文學編年史‧當代卷》、《小說家檔案》等著作,影響巨大。

系統號:

P-001675

身體政治──解讀二十世紀的中國文學

身體政治──解讀二十世紀的中國文學

標題:

身體政治──解讀二十世紀的中國文學

時間:

2013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

作者:

葛紅兵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身:中國思想的原初立場
一、漢語思想:奠基於貴身論
二、貴身論是否是漢語思想的一個根本信念
三、「身」:漢語言始原思想的核心命義及現代價值
四、身:一個被遺忘的命題

第二章 政治的身體:在古代希臘及現代西方世界
一、 實在論身體觀、虛在論身體觀:產生、消解及其動機
二、身心二分法:一個主流身體觀念的產生
三、論生成:解釋身和世界的一個方法
四、尼采的超越
五、福柯:身體的「現代性」

第三章 「五四」新文化革命中的「身體」觀念
一、作為近代政治場域的「身體」
二、頭髮:辛亥政治的身體標記物
三、身體解放:「人性論」作為一個身體政治概念
四、病重的中國:文化診斷中的身體隱喻

第四章 階級的身體:革命時代的身體意識形態
一、革命敘事中的衣著
二、知識分子的身體
三、勞動者的體質

第五章 身體寫作:啟蒙敘事、革命敘事之後──身體的後現代處境
一、解慾望化及其所指
二、大寫的身體:表述什麼,怎樣表述
三、「下半身」

第六章 饑餓的文化政治學
一、饑餓、饑餓感、永恆饑餓
二、饑餓感與政治革命:從「反饑餓」到「反壓迫」
三、饑餓政治學的完型:翻身樂
四、饑餓政治學:「饑餓」的控制

第七章 性政治
一、男性書寫中的性邏輯
二、徵用、奴役
三、授受政治
四、婚姻:性政治的人類學圖譜

第八章 病中的身體
一、醫學專制與罪惡隱喻
二、疼痛中的身體
三、死亡隱喻

第九章 身的在世狀態:論窮愁、悔恨、陶醉、孤獨
一、窮愁
二、悔恨
三、陶醉
四、孤獨

第十章 身體倫理學:倫理奠基於身體之上是否可能?
一、未來的倫理學
二、身的倫理學意義
三、身體倫理學:一個信念

系統號:

P-001676

語言、文化與文學研究論集

語言、文化與文學研究論集

標題:

語言、文化與文學研究論集

時間:

2013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秀威資訊科技公司

作者:

高玉 著

內容簡介:

中國現代文論的歷史過程和語言邏輯——論80年代新名詞「大爆炸」與90年代新話語現象

話語復古主義的語言學迷誤——論中國現代文論的現狀及其趨向

80年代新名詞與90年代新話語現象語言文化論

中西文化交流與現代漢語體系的形成

「字思維」語言學辨論

漢字‧漢語‧漢文化

重審中國近現代「啟蒙」話語

「啟蒙」與「救亡」關係之再認識

文學翻譯研究與外國文學學科建設

人文精神討論中的文學理論批評述評

學術大視野與文化建設

讀古書與現代知識份子

也談新時期為何未能產生大師級作家

社會科學的經濟力量

重談亨廷頓的「文化衝突」理論

劉勰「風骨」理論通詮

金庸武俠小說的版本考論

論「修改」對金庸武俠小說的經典化意義

論「神示蒼生三部曲」的藝術特色

葛昌永散文散論

第四代「文革」文學——評何志平長篇小說《心》

系統號:

P-001677

懸崖上的花園:太平洋戰爭時期上海文學場域(1942-1945)

懸崖上的花園:太平洋戰爭時期上海文學場域(1942-1945)

標題:

懸崖上的花園:太平洋戰爭時期上海文學場域(1942-1945)

時間:

2013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作者:

楊佳嫻 著

內容簡介:

在讀者心目中擁有明星般地位、深刻浸染了臺灣戰後寫作者的張愛玲,幾乎已經成為舊上海的代名詞。但是,她成名的上海,是什麼時代的上海?她崛起的文壇,又是什麼樣的文壇?哪些作家和她一起活動?她那些膾炙人口的小說與散文,又是發表在什麼樣的文學雜誌上?

張愛玲是1940年代太平洋戰爭時期上海文壇最重要的作家。當時上海籠罩在戰爭的陰影中,租界逐漸取消,受汪精衛政府管轄,而背後又存在著日本的力量。生死存亡之際,忠奸難辨之時,在時代的懸崖邊上,上海文人們做出了怎樣的選擇?在文學寫作與文壇活動上,是否也折射了他們困窘的狀態?而年輕的張愛玲,對此又有何回應?那些比她年長、成名更早的寫作者,或者與她同時期崛起的青年寫作者,情形又是如何?世代、性別、文類,是否都有影響?

本書鎖定太平洋戰爭發動後,1942-1945年間的上海文壇,運用布迪厄(P. Bourdieu)的文化場域說(cultural field),針對當時當地發行的文學期刊,從中探索刊物風格走向與文人群體之活動情況,以及重要作家作品,進而勾勒文學場域的運作。

作者簡介
楊佳嫻,臺灣高雄人。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為國立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著有詩集《屏息的文明》、《你的聲音充滿時間》、《少女維特》,散文集《海風野火花》、《雲和》、《瑪德蓮》,編有《臺灣成長小說選》、《青春無敵早點詩》(與鯨向海合編)、《靈魂的領地:國民散文讀本》(與凌性傑合編)。

系統號:

P-001764

殷海光全集補遺

殷海光全集補遺

標題:

殷海光全集補遺

時間:

2013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作者:

殷海光 原著,林正弘等 合編

內容簡介:

臺大版《殷海光全集》蒐羅殷海光先生所有中英文著作、文章、譯作、書序、隨筆、書信,是殷先生所撰文字最完整的紀錄。殷海光畢生筆耕不輟,或以筆言志,或藉紙抒懷,他的眾多文字遺產,既是自身思想言行的展現,也是後人理解探討他的生命思想的最主要依據。

正因為殷海光先生的撰述繁多,清查檢索,好似永無止境的學術工程。機緣巧合,編者從各種管道陸續發現殷海光的著述,尚未匯編,故特編印《殷海光全集‧補遺》,以彌補前此的闕失,履踐讓臺大版《殷海光全集》總匯殷海光之一切著述的期望。我們更誠懇希望,學界方家繼續提供助力,讓臺大版《殷海光全集》愈趨理想之境。

本書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補遺」。收錄新始發現之殷海光先生著作,包括十五篇中文著作、兩篇英文著作及三封殷海光致夏君璐之書信;整理編輯之原則,率皆依循前例。
第二部分「殷海光先生著述目錄」。依初次發表年排序,編錄殷海光先生生平著作。發表時間相同者,依文章篇名筆畫順序排列;僅知發表年代、未知月日者,置於該年最末;僅知發表年月、未知日者,置於該年該月最末;撰作時間不詳者,置於本篇最末。
第三部分「《殷海光全集》簡目」。依序展列臺大版《殷海光全集》各卷目錄,以便查詢對照。


序╱殷夏君璐
編者的話
編輯凡例
《殷海光全集˙補遺》編輯說明

【補遺】
邏輯學底基本性質
三位一體論
現代算理哲學概觀
自由與理智宣言
請勿胡亂作媒
靜僻的角落:二次世界大戰中的一頁日記
美國援華與世界和平
中國當前變亂底分析
殷海光底啟事
楊朱派底人生觀
評介「史學講話」
一點邏輯問題的討論
說我們自己的話
知識分子的責任
我對中國哲學的看法
How I Have Been Forced to Leave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The Anatomy of An Appendage
殷夏書信
一九四七年十月十二日
一九四八年二月十六日
一九五五年一月二十六日

【殷海光先生著述目錄】
【《殷海光全集》簡目】

系統號:

P-001765

民國才女林徽因和她的時代

民國才女林徽因和她的時代

標題:

民國才女林徽因和她的時代

時間:

2013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作者:

岳南 著

內容簡介:

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爆發揭開中國變奏曲的序幕,梁思成、林徽因及身邊的一批文化名人,如傅斯年、李濟、董作賓、梁思永、金岳霖、陶孟和、夏鼐……被迫攜家帶眷、離鄉背井,從北京、南京等地流亡至長沙、昆明,最後輾轉到達四川李莊。坎坷動盪的大時代,他們與祖國同呼吸共患難,無畏於現境的艱困與物質的蹇促,孜孜矻矻地專注執著於學術事業、致力於文化的傳承。梁思成、林徽因的《中國建築史》就是在李莊完成的。抗戰勝利,他們雖得以重返內地,但接下來的時代巨變──國共內戰,讓他們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旅程,從此天隔一方,甚至是天人永別。

《南渡北歸》暢銷作家岳南的《民國才女林徽因和她的時代》通過豐富的史料、生動的圖片,對於這段歷史背後鮮為人知的真實細節進行了細膩且完整的再現。同時,岳南更以當代獨特的視角,對林徽因與徐志摩、金岳霖的情感糾葛,傅斯年與吳文藻、費孝通等人間的學派紛爭,林徽因與冰心間的是非恩怨等,進行了田野式的調查,多方深入訪察與比對資料分析,讓沉積在歷史風塵中的人物與事件,再度以鮮活的形象與映射,栩栩如生的重現在世人面前。

本書以一代才女林徽因為中心,卻不侷限於林徽因一人,整體記錄從抗戰爆發直到上世紀八○年代這半個世紀巨變中一代中國知識分子的命運。那段操宰中國命運的時代,是一個輝煌的時代、一個無法言喻的時代,這些人揮灑出了一個群星閃耀的浩瀚星空。透過岳南細膩而立體的書寫筆法,引領著我們為那樣一批生命、那樣一批靈魂而震動、而驚嘆,也為那樣一個時代糟蹋了這樣一批傑出的生命感到遺憾和悲哀,一個大時代美麗而雋永的悲歌。

作者簡介
原名岳玉明,一九六二年生,山東諸城人,畢業於解放軍藝術學院文學系、北京師範大學魯迅文學院文藝學研究生班,獲文學碩士學位。目前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華考古文學協會副會長,臺灣新竹清華大學駐校作家。現居北京。

自八○年代中期開始關注中國自由知識分子,並著重於中央研究院、中國營造學社、北京大學、清華大學、西南聯大等著名學府中,那群人文知識分子在學術精神及人生歷程的研究。著有以知識分子人生命運、情感歷程、學術精神與成就為主體脈絡的《南渡北歸.南渡.傷別離》、《從蔡元培到胡適》、《陳寅恪與傅斯年》、《之後再無大師》等紀實文學十部。
並著有考古、歷史題材紀實文學作品《復活的軍團》、《風雪定陵》(合著)、《千古學案》、《尋找「北京人」》等十二部著作。其中《風雪定陵》、《千古學案》等十餘部作品被翻譯為英、法、德、義、日、韓等文字在海外出版,全球銷量已達數百萬冊,為中國最具全球影響力的當代著名作家之一。

系統號:

P-001661

軍艦旗下 :臺灣海軍特別志願兵(1943-1945)

軍艦旗下 :臺灣海軍特別志願兵(1943-1945)

標題:

軍艦旗下 :臺灣海軍特別志願兵(1943-1945)

時間:

2013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史館

作者:

陳柏棕 著

內容簡介:

日軍在日本時間1941年12月8日,發動對美國珍珠港的襲擊,揭開太平洋戰爭的序幕,太平洋近半的幅員頓時落入日本的版圖。然自1942年中起,戰事出現轉折,在6月及8月展開的中途島之戰與瓜達康納爾戰役中,日本海軍大敗而歸,戰力幾乎被消耗殆盡,因此面臨增員需求,終在1943?5月,宣佈在臺灣和朝鮮實施「海軍特別志願兵制度」,以吸收正規兵員。合計在臺灣共募集六期海軍特別志願兵,除第一期招募1,000名外,其餘五期各為2,000名,共11,000人。本書旨在論述臺灣海軍志願兵的從軍歷程,由制度實施背景、殖民當局的動員行動,到其受訓、出征與復員,試以建構臺灣人配合日本軍事動員下,參與戰爭的一個面向。

系統號:

P-001673

東亞世界中的日本與臺灣

東亞世界中的日本與臺灣

標題:

東亞世界中的日本與臺灣

時間:

2013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作者:

黃自進 主編

內容簡介:

社会研究にはなぜ「比較」が必要なのか?(豬木武德)

日本人研究者による中国青銅器の製作技術研究(內田純子)

《重訂解體新書》對三譯原則的運用(張哲嘉)

日本古代天皇制度の成立と二人の皇子(倉本一宏)

「亞洲主義」的思想病源(姜克實)

經濟高度成長初期的日本外交:池田勇人「貿易立國」的戰略思想(1960–1964)(黃自進)

帝国日本の政策連鎖――内務官僚の植民地への移入と「地方改良運動」(松田利彦)

植民地統治と個人崇拝――日本とドイツの植民地における銅像(サーラ・スヴェン)

志賀直哉とラフカディオ・ハーン――文体上の影響に関する考察(郭南燕)

現代日本人のレジャー活動とその影響(周玉慧)

系統號:

P-001714

日治時期臺灣的教育財政——以初等教育費為探討中心

日治時期臺灣的教育財政——以初等教育費為探討中心

標題:

日治時期臺灣的教育財政——以初等教育費為探討中心

時間:

2013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作者:

李鎧揚 著

內容簡介:

本書探討時間為日本統治時期,在史料上主要利用《臺灣總督府學事年報》、地方州廳報等,討論臺灣總督府如何在兼顧合理經費支出下,整合傳統資源、輔以財務法規,因地制宜制定公學校經費收支的過程。由於日治前期臺灣地方不具備完整地方行政組織,總督府一方面致力傳統資源整合,並設計出「協議費」與「學費」等財源作為學校收入。歷經統治初期財務不穩情況後,總督府逐步修正經費支出規定,使公學校成為財源自主的財團法人,能夠獨立維持運作。

大正9年(1920)地方成立公共團體後,鑒於地方取得獨立財源,府方將初等教育事務委任給地方市街庄,初等教育也成為地方行政的一環。但由於公共團體負擔事務過多,地方財政在1930年代開始出現問題,地方也普遍出現就學困難的情況。1930年代中期為因應人力需求,府方開始以國庫補助地方教育費,也在實施義務教育的前一年確立以國庫補助初等教育的措施。殖民地教育經費構造也由原先的「州廳—市街庄」二級制改為「國庫—州廳—市街庄」三級制,更為趨向日本本土的教育經費制度設計。

系統號:

P-001719

補上一頁欠缺的歷史:蔣介石夫婦的基督教信仰

補上一頁欠缺的歷史:蔣介石夫婦的基督教信仰

標題:

補上一頁欠缺的歷史:蔣介石夫婦的基督教信仰

時間:

2013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宇宙光出版社

作者:

王成勉 主編

內容簡介:

一、座談會主辦人導言

二、論文
宗教決定政治:探討先總統蔣公對於抗戰勝利後接收東北之決策/邵玉銘
蔣夫人宋美齡女士的屬靈生活與民族的新生:基督信仰本色化面向的考察/孫若怡
輔大董事長蔣夫人畢業贈言呈現的基督信仰/陳方中
蔣介石的基督教信仰:「史迪威事件」關鍵時期的探討/王成勉

三、特約演講
蔣公夫婦的基督教信仰/周聯華
真心虔信.濟世助人/嚴倬雲
蔣夫人、蔣家與基督教信仰/蔣方智怡
FAITH OF OUR MOTHERS/ Leo Soong
蔣夫人和她的信仰(譯文)/宋仲虎

四、來賓發言
蔣公向軍中傳福音/雷學
蔣夫人一句重要的話/林惠英

五、附錄
座談會參與人基本資料
「蔣中正總統與蔣宋美齡夫人基督教信仰座談會」議程

六、照片集
(一)、座談會活動剪影
(二)、國史館珍藏檔案照片
(三)、婦聯會珍藏照片
(四)、倪太夫人畫像 (宋仲虎提供)
(五)、輔仁大學珍藏照片 (陳方中提供)
(六)、蔣中正總統手改聖經聖詠譯稿
(七)、國防部版《荒漠甘泉》(雷學明提供)

系統號:

P-001730

福爾摩沙圍城悲劇

福爾摩沙圍城悲劇

標題:

福爾摩沙圍城悲劇

時間:

2013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南: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作者:

Johannes Nomsz 原著,王文萱 中譯,陳瑢真 導讀,翁佳音 校註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劇本,由J. Nomsz所寫,1796年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出版。此書講述荷蘭人治臺的最後階段,特別是關於新教牧師韓布魯(A. Hambroek)的事蹟。標題處說明這是一齣悲劇(Treurspel)。韓布魯牧師在鄭成功圍攻熱蘭遮城時,被派往熱蘭遮城勸降,不過他反倒激勵他的荷蘭同胞繼續奮戰,最後仍回到鄭成功軍營,並被殺害。此後,韓布魯牧師的英勇事蹟,一直為歐洲人所津津樂道。

系統號:

P-001760

受苦人的講述:驥村歷史與一種文明的邏輯

受苦人的講述:驥村歷史與一種文明的邏輯

標題:

受苦人的講述:驥村歷史與一種文明的邏輯

時間:

2013年7月

出版單位: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作者:

郭于華 著

內容簡介:

本書通過對陝北「驥村」村民長達15年的田野訪談,結合其他史誌資料的記載,重新講述了土地改革、農業集體化、四清運動、文化大革命、包產到戶等「大歷史」下的普通村民的個人、家庭、社區的生活史及其演變,並由此考察和解釋農民與國家、民間社會與國家權力的複雜動態關係,由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理解共產主義文明的過程和邏輯。

本書的理論架構鮮明,全書論述緊貼底層社會研究理論和斯科特(James Scott)關於農民的道義經濟學理論這兩條思路進行。豐富的第一手材料與第一人稱的引述編排,在社會學與人類學的研究著作中獨樹一幟。

作者簡介
郭于華,北京清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獲博士學位;曾於美國哈佛大學人類學系做博士後研究。主要關注社會轉型過程中的國家與社會關係、農民工權益保護、社會公正和公民社會建設等問題。著有《傾聽底層:我們如何講述苦難》、《死的困擾與生的執著—中國民間喪葬儀禮與傳統生死觀》、《儀式與社會變遷》(主編)等作品。

系統號:

P-001774

文革前的鄧小平:毛澤東的「副帥」(1956–1966)

文革前的鄧小平:毛澤東的「副帥」(1956–1966)

標題:

文革前的鄧小平:毛澤東的「副帥」(1956–1966)

時間:

2013年6月

出版單位: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作者:

鍾延麟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擔任中央總書記的背景原因與組織角色

第二章 具體部署全黨整風、督導實行「反右派」(1957)

第三章 領導軍隊整風(1958)

第四章 「大躍進」前期高揚紅旗(1958–1959)

第五章 「大躍進」後期續揚紅旗(1959–1960)

第六章 參與管理中共的黨對黨外交(1956–1966)

第七章 「大躍進」後緊跟不上毛澤東(1961–1966)

結論 從毛的「副帥」到「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

系統號:

P-001622

女性,戰爭與回憶:三十五位重慶婦女的抗戰講述

女性,戰爭與回憶:三十五位重慶婦女的抗戰講述

標題:

女性,戰爭與回憶:三十五位重慶婦女的抗戰講述

時間:

2013年6月

出版單位: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作者:

李丹柯 著

內容簡介:

1937年,重慶被國民黨政府列為陪都後,躍然成為戰時中國政治中心之一。生活在這裏的女性忽然發現,戰爭從遙遠的新聞變為難以逃避的生活狀態。響徹城市上空的警報、擁擠的防空洞、飛漲的物價、流落街頭的孤兒,以及潮水般湧入的難民,都成為她們的集體回憶。

作者走訪了五十多位當年生活在重慶的女性,記錄她們生命故事的同時,更聚焦女性的戰爭體驗和私人經歷,探究戰爭在女性的生命中打下何種烙印,而女性又如何通過抗爭和忍耐來抵抗戰爭的殘酷。

作者簡介
李丹柯,美國美田大學(Fairfield University)歷史系教授。美國密西根大學歷史系博士。研究領域為抗戰時期的中國婦女、中國婦女教育、女性環保主義。

系統號:

P-001623

順風相送--院藏清代海洋史料特展

順風相送--院藏清代海洋史料特展

標題:

順風相送--院藏清代海洋史料特展

時間:

2013年5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作者:

陳龍貴、周維強 合編

內容簡介:

「順風相送--院藏清代海洋史料特展」共分為四個單元:第一單元為「萬里海防」,透過圖籍文獻,講述帝王的海洋觀,並以水師、砲臺和海洋人才等主題,勾勒清王朝的海防視野和規模。第二單元為「七海揚帆」,以介紹海船和海上爭霸為主。第三單元為「殊域周咨」,講述國人對於域外奇風異俗的認識,以及清代與各藩屬之間的朝貢貿易關係。第四單元為「移風變俗」,講述沿海城市的發展和沿海各地宗教、商貿、漁鹽之利的種種社會生活。

系統號:

P-001684

康藏地區的紛爭與角逐(1912~1939)

康藏地區的紛爭與角逐(1912~1939)

標題:

康藏地區的紛爭與角逐(1912~1939)

時間:

2013年7月

出版單位: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作者:

王海兵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尹昌衡西征與1912年的康藏局勢變遷

第三章 康、藏劃界問題:康藏糾紛的難解癥結

第四章 1917~1918年的康、藏戰爭與藏案談判的重啟

第五章 1930年代的康、青、藏戰事與康藏局勢的演變

第六章 班禪返藏及旅京康巴勢力對康藏局勢的影響

第七章 西康建省進程中的力量角逐(1927~1939)

結 語

系統號:

P-001706

南京國民政府對西南邊疆的治理研究

南京國民政府對西南邊疆的治理研究

標題:

南京國民政府對西南邊疆的治理研究

時間:

2013年07月

出版單位: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作者:

段金生 著

內容簡介:

緒 論

第一章 南京國民政府政治視野中的西南邊疆

第二章 南京國民政府與雲南、廣西地方實力派的關係

第三章 南京國民政府與西藏地方關係及其政治實踐

第四章 南京國民政府關於西南邊疆農業發展的規劃與政策

第五章 南京國民政府對西南邊疆的實業發展規劃與實踐

第六章 南京國民政府關於西南邊疆的交通發展規劃與實踐

第七章 南京國民政府對西南邊疆的教育規劃與實踐

余 論 西南邊疆的內部差異及南京國民政府治策的調整

系統號:

P-001707

高家村:共和國農村生活素描

高家村:共和國農村生活素描

標題:

高家村:共和國農村生活素描

時間:

2013年7月

出版單位: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作者:

高默波(Mobo Gao)原著,章少泉、喻峰平 翻譯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以自己的故鄉高家村作為研究對象,近距離深描了這個江西的普通農村從1949年到1990年代中期各方面的情況和變遷。作者刻意回避宏大敘事而回歸個體經驗,力求站在高家村人的立場上,書寫底層農民在這數十年間的真正經歷和感受。作者本就來自農村,因此他的平民立場格外地自發自然,筆下的農民和農村也尤具說服力。

在書中,作者展現了一幅迥異於國內外主流論述所塑造的農村圖景。因此全書雖是白描式的日常敘述,卻始終處在一種無形的論辯中。本書在還未進入中文世界之前,就已引起中國知識界的激烈論爭,足見其背後蘊含的巨大衝擊力。

作者簡介
高默波,澳大利亞阿德萊得大學講座教授,孔子學院院長。1973年作為工農兵學員就讀廈門大學,畢業後選派到英國留學,就讀威爾士大學、劍橋大學、西敏寺大學和埃塞克斯大學。後移民澳大利亞,先後曾在格裡菲斯大學和塔斯瑪尼亞大學任教。發表了數部專著,包括The Battle for China’s Past: Mao an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Mandarin Chinese: An Introduction,Gao Village: A Portrait of Rural Life in Modern China 等。

系統號:

P-001773

佛教史研究的方法與前景

佛教史研究的方法與前景

標題:

佛教史研究的方法與前景

時間:

2013年6月

出版單位:

北京:中華書局

作者: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 編

內容簡介:

2008年中國大陸佛教研究方法論討論(黃夏年)

護法與鎮墓:唐陵禮儀空間中的石獅(李星明)

德國佛教藝術史研究方法舉隅:以九色鹿故事為例(劉震)

敘事、隱喻與象征:中國佛教中的動物(陳懷宇)

明代漢譯藏傳密教文獻和西域僧團——兼談漢藏佛教史研究的語文學方法(沈衛榮、安海燕)

在佛教研究之邊界上——東亞佛教研究中概念和方法論的轉型(James Robson)

漢語學界唯識學研究一甲子回顧:1949-2011年(劉宇光)

日本的禪學研究和禪宗思想史的課題(土屋太佑)

隋及唐初的親王與地方僧團之關系(孫英剛)

系統號:

P-001685

民族認同與歷史意識:審視近現代日本與中國的歷史學與現代性

民族認同與歷史意識:審視近現代日本與中國的歷史學與現代性

標題:

民族認同與歷史意識:審視近現代日本與中國的歷史學與現代性

時間:

2013年5月

出版單位:

北京:中華書局

作者: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 編

內容簡介:

東亞:時間與歷史的界定(Stefan Tanaka撰,唐勉嘉、范佳妮翻譯)

國體:「牧領」和民族自覺(酒井直樹撰,范佳妮翻譯)

內藤湖南的史學:如何擺脫對「統」的追求(中島隆博撰,李春園翻譯)

福澤諭吉與官崎滔天:全球資本主義時代中一對怪異組合的黑白像(Christian Uhl撰,華蕾翻譯)

為何「Mr.Science」的中文叫「科學」?——挽救中國史上的格致學,1750-1925(Benjamin A. Elman撰,朱坤容翻譯)

「言」和「文」的「真理」表述——章太炎的語言實踐,或者哲學話語方式(石井剛)

魏特夫與近代中國學術界(李孝遷)

「歷史的意義」:略論晚清中國對「歷史」的認知和閱讀(章清)

典範與方法:侯外廬與作為現代學科的「中國哲學史」研究(彭國翔)

文化民族主義與東亞現代性:尋找當代儒學的跨文化視野(何乏筆)

中國農民的再想像:關於大躍進的歷史敘事(魏格林撰,范佳妮翻譯)

日本戰後民眾史研究中的「現代性」問題(孫歌)

重寫中國近代史:20世紀90年代早期對現代性的回應(Elsvan Dongen撰,諸穎政翻譯)

歷史創傷、知識分子政治轉向與主體一致性——吉本隆明的「1945年情結」(Rikki Kersten撰,朱坤容翻譯)

西方學術話語與東方史學脈絡:以「Medieval」為例(孫英剛)

東亞的未來(1937-1945):「大東亞」概念對中日關係的重新審視(U. Matthias Zachmann撰,李若愚、張丹翻譯)

邊關何處?-19、20世紀之交日本「滿蒙回藏鮮」學的興起及其背景(葛兆光)

章太炎在明治佛教哲學語境下的莊子式平等觀(慕唯仁撰,范佳妮翻譯)

系統號:

P-001686

牖啟戶明

牖啟戶明

標題:

牖啟戶明

時間:

2013年5月

出版單位:

北京:中華書局

作者:

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 編

內容簡介:

明清時期書籍的流通
演講人:大木康
主持人:陳正宏
時間:2009年6月17日

西域胡語與西域文明
演講人:榮新江
主持人:葛兆光
時間:2009年10月20日

當代西方人對「正名」的解釋:胡適的影響多大?
演講人:戴卡琳(Carine Defoort)
主持人:章清
時間:2009年11月9日

明鄭家族與大航海時代的臺灣
演講人:黃一農
主持人:朱維錚
時間:2009年11月20日

作為「唐虞三代」之西洋:中國學術對「明治維新」的影響
演講人:渡邊浩
主持人:葛兆光
時間:2009年11月23日

尋找香格里拉──妖魔化和神話化西藏的背後
演講人:沈衛榮
主持人:芮傳明
時間:2010年3月9日

才子與佳人──唐傳奇《李娃傳》的考古詮釋
演講人:齊東方
主持人:李星明
時間:2010年4月12日

引路菩薩與引魂明使
演講人:馬小鶴
主持人:芮傳明
時間:2010年5月14日

系統號:

P-001687

百代之中:中唐的詩歌史意義

百代之中:中唐的詩歌史意義

標題:

百代之中:中唐的詩歌史意義

時間:

2013年5月

出版單位: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

蔣寅 著

內容簡介:

前言:中唐在文學史上影響深遠的變化

一、 中唐:變革與開拓的詩史時段
(一) 大曆詩風
(二) 大曆詩壇到元和詩壇的過渡
(三) 求奇復古的韓孟詩派
(四) 「舍官樣而就家常」的元白詩派

二、 孟郊創作的詩歌史意義
(一) 中唐詩壇的復古先鋒
(二) 自我意識的強化和深化
(三) 主觀化的藝術表現

三、 權德輿早期詩作的心態史意義
(一) 心理成長的記錄
(二) 早期詩作的玄言色彩
(三) 輕綺詩風與青春期心理

四、 權德輿與唐代的贈內詩
(一) 妻子形象的缺席
(二) 作為題材的妻子
(三) 作為讀者的妻子

五、 權德輿與唐代贈序文體之確立
(一) 權德輿別序寫作與職務的關係
(二) 權德輿別序與贈別對象
(三) 權德輿與贈序文體的確立
(四) 權德輿別序的寫作技巧與語言

六、 賈島與中晚唐詩歌的意象化進程
(一) 近體時代的偶像
(二) 苦吟何為
(三) 意象化的努力
(四) 意象與「取境」

七、 姚合「武功體」對「吏隱」主題的開拓
(一) 姚合與「武功體」
(二) 「武功體」與吏隱
(三) 吏隱主題的拓展
(四) 《武功作》的回聲

八、 李賀詩歌的藝術精神
(一) 通感與「代語」
(二) 是感覺還是修辭?
(三) 過度修辭與「師心」

九、 韓愈七古的聲調分析

十、 韓愈詩風變革的美學意義
(一) 韓愈詩歌評價的戲劇性變化
(二) 韓愈詩歌的生澀感
(三) 韓詩取材對「雅」的顛覆
(四) 韓詩聲律的反和諧傾向
(五) 韓詩語言的反傳統特徵
(六) 審美意識的變異與韓詩的劃時代意義
(七) 追溯中國文學的「現代性」

附錄20世紀唐代文學研究概述
(一) 民國年間的唐代文學研究
(二) 建國後三十年的唐代文學研究
(三) 1980年代以來的唐代文學研究
(四) 唐代文學研究的主要成果
(五) 臺港澳地區的唐代文學研究
(六) 日本、韓國的唐代文學研究
(七) 歐美國家的唐代文學研究

系統號:

P-001688

論語における孔子の教育思想と楽

論語における孔子の教育思想と楽

標題:

論語における孔子の教育思想と楽

時間:

2013年8月

出版單位:

福岡:中国書店

作者:

荒木雪葉 著

內容簡介:

序 章 孔子とは何者か

第一章 楽に関する諸問題

第二章 述而篇「子在斉聞韶楽」――孔子の音楽観の原点

第三章 孔子の教育――人格の完成

第四章 音楽による修養の完成――「成於楽」と<和>

第五章 先進篇「由之鼓瑟」章について――楽器演奏に関する教育

第六章 詩と舞に関する教育

終 章 現代社会と孔子の音楽教育理論

系統號:

P-001699

沖縄と「満洲」:「満洲一般開拓団」の記録

沖縄と「満洲」:「満洲一般開拓団」の記録

標題:

沖縄と「満洲」:「満洲一般開拓団」の記録

時間:

2013年8月

出版單位:

東京:明石書店

作者:

沖縄女性史を考える会 編

內容簡介:

戦前日本の代表的な移民送出県だった沖縄。沖縄から「満洲一般開拓団」として中国東北部にわたった沖縄県人の現地での生活、苦難の逃避行、などを当事者への聞き書きを軸に丹念に掘り起こした貴重な記録。「沖縄」「満洲」それぞれの苦難の歩みを現代に伝える。

系統號:

P-001757

中華人民共和国史(新版)

中華人民共和国史(新版)

標題:

中華人民共和国史(新版)

時間:

2013年8月

出版單位:

東京:岩波書店

作者:

天児慧 著

內容簡介:

序 章
中華人民共和国前史

第一章
新中国の誕生と国造りの模索

第二章
中国独自の社会主義建設の挑戦と挫折

第三章
プロレタリア文化大革命

第四章
曲折する近代化への転換

第五章
改革開放路線と第二次天安門事件

第六章
ポストトウ小平と富強大国への挑戦

第七章
「中華民族の偉大な復興」への邁進

終 章
中国はどこへ行く

系統號:

P-001761

[証言]日中映画興亡史

[証言]日中映画興亡史

標題:

[証言]日中映画興亡史

時間:

2013年7月

出版單位:

東京:蒼蒼社

作者:

植草信和等 合編

內容簡介:

はじめに 日中のへだたりと映画交流(玉腰辰己)

証言1 中国映画の歩み(佐藤忠男)

証言2 二十一世紀の中国映画界(坂口英明)

証言3 中国映画の中の日本人(門間貴志)

証言4 初期の日中合作と中国政治の影(佐藤純彌)

証言5 東光徳間と中国映画祭(鈴木一)

証言6 素顔の中国映画監督たち(水野衛子)

証言7 活字とフィルムをとおして知った中国映画(植草信和)

証言8 中国圏映画からアジア映画へ(暉峻創三)

証言9 始皇帝暗殺から東アジア合作まで (井関惺)

証言10 現代の中国映画を創る(牛山拓二)

系統號:

P-001700

現代日本漢語の探究

現代日本漢語の探究

標題:

現代日本漢語の探究

時間:

2013年7月

出版單位:

東京:東京堂出版

作者:

野村雅昭 編

內容簡介:

[序章]現代日本漢語研究の展望
現代日本漢語研究の展望(野村雅昭) 
現代日本漢語の輪郭(野村雅昭)
現代日本漢語研究の課題(野村雅昭)   

[本編]漢語の海
造語の単位と機能
 日中字音語基の造語機能の対照(荒川清秀)
 接辞性字音形態素の造語機能(山下喜代)
 字音語基の造語力(中川秀太)
 品詞性による字音複合語基の分類(野村雅昭) 
 臨時的な四字漢語の形成——文章論的な視点から(石井正彦)
 基本漢語の多義性——「簡単」とその類義語の意味分析(宮田公治)

Ⅱ 近現代日本語と漢語
 近代英和辞書の訳語と漢語——『附音挿圖英和字彙』(1873)と『増補訂正英和字彙』(1882)を中心に(李慈鎬)
 近現代の漢語副詞の成立(趙英姫) 
 新語辞典と漢語(木村義之)
 漢語表記のゆれ(笹原宏之)

Ⅲ 東アジアにおける語彙交流
 近代日本漢語の形成と中国語——漢訳『万国公法』から和訳『国際法』へ(陳力衛)
 中国語に借用された明治期の漢語——清末の4新聞を資料とした場合(朱京偉)
 東アジアにおける専門用語と漢語——韓国語の場合を中心に(宋永彬)

系統號:

P-001762

ニセチャイナ

ニセチャイナ

標題:

ニセチャイナ

時間:

2013年6月

出版單位:

東京:社會評論社

作者:

広中一成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満洲国(満洲帝国)

第二章 蒙古聯合自治政府(蒙疆政権)

第三章 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冀東政権)

第四章 中華民国臨時政府(華北政務委員会)

特集 新民会とは何だったのか:元中華民国新民会職員・岡田春生インタビュ

第五章 中華民国維新政府

第六章 中華民国国民政府(汪兆銘政権)

傀儡政権関係人物略歴

傀儡政権関係年表

系統號:

P-001701

満洲国と内モンゴル:満蒙政策から興安省統治へ

満洲国と内モンゴル:満蒙政策から興安省統治へ

標題:

満洲国と内モンゴル:満蒙政策から興安省統治へ

時間:

2013年5月

出版單位:

東京:明石書店

作者:

鈴木仁麗 著

內容簡介:

序章

[第一部]東部内モンゴルと日本――満洲国建国への道
第一章 近代日本外交と東部内モンゴル
第二章 日本陸軍のモンゴル認識と東部内モンゴルの諸相
第三章 東部内モンゴル政策の決定過程とその初期理念
第四章 国民政府と満洲事変期の東部内モンゴル

[第二部]満洲国の興安省政策
第五章 興安局の創設
第六章 「旗制」と満洲国の地方統治
第七章 興安省の自治問題
第八章 興安省の疆域――初期構想の挫折とその転換

補論 菊竹實蔵と『経蒙談義』について

終章

系統號:

P-001758

アジアの宗教とソーシャル・キャピタル

アジアの宗教とソーシャル・キャピタル

標題:

アジアの宗教とソーシャル・キャピタル

時間:

2012年12月

出版單位:

東京:明石書店

作者:

櫻井義秀、濱田陽 合編

內容簡介:

総説 ソーシャル・キャピタル論の射程(櫻井義秀)

I 宗教研究とソーシャル・キャピタル
第一章 ソーシャル・キャピタルと宗教(櫻井義秀)
第二章 現代日本における伝統仏教と社会活動への参加――全国調査データの計量分析(寺沢重法)

II 宗教による社会貢献の諸相
第三章 賀川豊彦の孤独と協同組合――自然・宗教から社会関係資本へ(濱田陽)
第四章 軍事組織における宗教と聖職者(石川明人)
第五章 中国政府の宗教政策と「公益」活動――チベット系仏学院の震災救援活動を通じて(川田進)

III アジアの諸宗教がつくるソーシャル・キャピタル
第六章 中国と東南アジアの華人社会――民間信仰と結びついた慈善団体「善堂」(玉置充子)
第七章 イスラームとソーシャル・キャピタル(高尾賢一郎)
第八章 ヒンドゥー教と福祉(岡光信子)
第九章 「開発」のなかの仏教僧侶と社会活動――タイ東北地方スリン県の「開発僧」ナーン比丘の事例研究(泉経武)

系統號:

P-001759

Anglophone Literatures in the Asian Diaspora: Literary Transnationalism and Translingual Migrations

Anglophone Literatures in the Asian Diaspora: Literary Transnationalism and Translingual Migrations

標題:

Anglophone Literatures in the Asian Diaspora: Literary Transnationalism and Translingual Migrations

時間:

October, 2013

出版單位:

Amherst: Cambria Press

作者:

Karen An-hwei Lee

內容簡介:

Conversant in critical and creative modes of thought, this book examines the uses of translation in Asian and Anglophone literatures to bridge discontinuous subjectivities in Eurasian transnational identities and translingual hybridizations of literary Modernism. Anglophone Literatures in the Asian Diaspora: Literary Transnationalism and Translingual Migrations focuses on the roles of mysticism and language in Dictée's poetic deconstruction of empire, engaging metaphysical issues salient in the histo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 to describe how Theresa Cha and four other authors––Sui Sin Far, Chuang Hua, Kazuo Ishiguro, and Virginia Woolf––used figurative and actual translations to bridge discontinuous subjectivities. The author Karen Lee’s explorations of linguistic politics and poetics in this eclectic group of writers concentrates on the play of innovative language deployed to negotiate divided or multiple consciousness.

Over the past decade, emerging scholarship on transnationalism and writers of Asian heritage has focused primarily on diasporic Asian literary production on American soil. For instance, Rachel Lee’s seminal publication, The Americas of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Gendered Fictions of Nation and Transnation (1999), examines how Asian American feminist literary criticism is shaped by global-local influences in the United States. Additionally, Transnational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Sites and Transits (2006), edited by Shirley Lim, et al., explores the transnational aspects of Asian literature in America, analyzing a discursive globalized imaginary as American writers Asian of heritage move within and across national boundaries. Following Lim’s anthology, Lan Dong’s Transnationalism and the Asian American Heroine (2010) concerns the representations of women transposed from Asian oral traditions of “women warriors” to the United States.

However, less scholarship on the Anglophone literatures of Asia and the Americas has focused on Asian writers within broader comparative frameworks of global perspectives outside Asian American literature and in comparison to Asian British literature, or aside from the parameters of specific Asia-to-America tropes such as the aforementioned “woman warrior,” as in Sheng-mei Ma’s Immigrant Subjectivities in Asian American and Asian Diaspora Literatures (1998), or Kandice Chuh and Karen Shimakawa’s Orientations: Mapping Studies in the Asian Diaspora (2001). Uniquely situated among these discussions, Lee’s book extends current lines of inquiry by including the oeuvres of diasporic Asian writers in Asia, America, and abroad, presenting their works within the contexts of transnationalism via the dual lenses of translation and translingual migration.

As new scholarship, this book foregrounds literary transnationalism and translingual migrations in a context of East to West as a study of representative Anglophone literatures in the Asian diaspora. Anglophone Literatures in the Asian Diaspora: Literary Transnationalism and Translingual Migrations is highly relevant to university teaching audiences in postcolonial literature, Asian American studies, Anglophone writers of the Asian diaspora, cultural feminism, Eurasian studie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About the Author
Karen An-hwei Lee is Professor of English and department chair at Vanguard University. She holds a PhD in Brit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 from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and an MFA from Brown University. The recipient of a National Endowment for the Arts Grant, Dr. Lee is the author of Phyla of Joy, Ardor, and In Medias Res, winner of the Norma Farber First Book Award from the Poetry Society of America. Her translations, essays, and poetry appear in Journal of Feminist Studies and Religion, Poetry Magazine, Kenyon Review, Virginia Quarterly Review, Meridians: feminism, race, transnationalism, and IMAGE: Art, Faith, Mystery.

系統號:

P-001696

Youth and Internet Addiction in China

Youth and Internet Addiction in China

標題:

Youth and Internet Addiction in China

時間:

August, 2013

出版單位:

London: Routledge

作者:

Trent Bax

內容簡介:

A form of 'electronic opium' is how some people have characterised young people’s internet use in China. The problem of 'internet addiction' (wangyin) is seen by some parents as so severe that they have sought psychiatric help for their children. This book, which is based on extensive original research, including discussions with psychiatrists, parents and 'internet-addicted' young people, explores the conflicting attitudes which this issue reveals. It contrasts the views of young people who see internet use, especially gaming, as a welcome escape from the dehumanising pressures of contemporary Chinese life, with the approach of those such as their parents, who medicalise internet overuse and insist that working hard for good school grades is the correct way to progress. The author shows that these contrasting attitudes lead to battles which are often fierce and violent, and argues that the greater problem may in fact lie with parents and other authority figures, who misguidedly apply high pressure to enforce young people to conform to the empty values of a modern, dehumanised consumer-oriented society.

About the Author
Trent Bax is in the Department of Sociology at Ewha Womans University, South Korea.

系統號:

P-001739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Search of Spiritual Meaning and Ultimate Heal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Search of Spiritual Meaning and Ultimate Health

標題: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Search of Spiritual Meaning and Ultimate Health

時間:

June, 2013

出版單位:

New York: Lexington Books

作者:

Emily S. Wu

內容簡介: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 originated from the traditional medical system in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 with influences from the Daoist and Chinese folk traditions in bodily cultivation and longevity techniques. In the past few decades, TCM has become one of the leading alternative medical systems in the United States. This book demonstrates the fluidity of a medical ideological system with a rich history of methodological development and internal theoretical conflicts, continuing to transform in our postmodern world where people and ideas transcend geographic, ethnic, and linguistic limitations. The unique historical trajectories and cultural dynamics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are precious nutrients for the localization of TCM, while the constant traffic of travelers and immigrants foster the globalizing tendency of TCM. The practitioners in this book therefore represent an incredible range of clinical applications, personal styles, theoretical rationalizations, and business models. What really unifies all these practitioners is not their practices, but the goal of these practices. The shared goal is to strive for health, not just health in terms of the lack of illness, but the ultimate health of achieving perfect balance in every aspect of the being of a person—physically, mentally, spiritually, and energetically.

About the Author
Emily S. Wu has a Ph.D in Cultural and Historical Studies of Religions from the Graduate Theological Union in Berkeley, with specialization in Chinese folk religions and Daoism. Her current research primarily focuses on Chinese and Chinese American religious practices and beliefs that intersect with medicine, healing, and understandings of the human body. As a college instructor in the San Francisco Bay Area, she also teaches undergraduate and graduate courses in Asian religions and cultures.

系統號:

P-001694

Dragon in Ambush: The Art of War in the Poems of Mao Zedong

Dragon in Ambush: The Art of War in the Poems of Mao Zedong

標題:

Dragon in Ambush: The Art of War in the Poems of Mao Zedong

時間:

May, 2013

出版單位:

New York: Lexington Books

作者:

Jeremy Ingalls

內容簡介:

Dragon in Ambush by Jeremy Ingalls is a critique and new translation of the first twenty poems of Mao Zedong’s published poetry. This seminal work stands out from previous translations of Mao’s poems in seeing them as an expression of his core political beliefs, rather than for their poetic effect. Instead, Dr. Ingalls shows in consummate detail that Mao was careful and deliberate in employing imagery in his poetry to lay out procedures for political supremacy in which the central drive was his will to psychological domination. That is, domination of the minds of others is the unifying theme of Mao’s verse-sequence.

The crux of Prof. Ingalls’ work lies in her focus on the symbolism in the poems. The poems are, in Mao’s use of them as a means of communication, meaningless on their surface. No image, however seemingly commonplace, is ever employed for merely lyrical or aesthetic description. Every image functions as a factor in an entirely political calculus. According to Dr. Ingalls, “When Mao mentions streams or mountains, suns or moons, clouds or winds or icicles, horses, elephants, snakes, tigers, leopards or bears, specifies kinds of trees or birds or fish, flies, brooms, mats or bridges, these and all his other images have, as their primary function, neither happenstance descriptions nor whimsical metaphor. They all have politically symbolic functions in Mao’s algebra of versified political discourse.”

Furthermore, in her analysis, Prof. Ingalls downplays the significance of Marxism-Leninism in the Thought of Mao Zedong. She shows that throughout his career, Mao regarded Marxism-Leninism as a political convenience, not as a doctrine permanently essential to his master-plan. Just as Mao used the Nationalists of Chiang Kai-shek and Stalin’s Soviet Union as means to further his own political ambitions, so did he manipulate Marxist-Leninist ideology to hoodwink and attract, at home and abroad, professional revolutionaries to help do his bidding. Mao’s aims express, in their worldviews, an entirely Chinese tradition. In his poems Mao’s dialectics, his materialism, and his authoritarianism all take their points of reference from within the Chinese cultural order. Dragon in Ambush is a thoroughly unique and revolutionary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the Mind of Mao Zedong.

About the Author
Mildred Dodge Jeremy Ingalls was a well-known American poet, scholar, editor, and translator. She was born April 2, 1911, in Gloucester, Massachusetts, where she attended Tufts University earning a B.A. (1932) and an M.A. (1933). She was awarded an honorary Doctor of Literature and Letters (Litt.D.) from Tufts University in 1965. Dr. Ingalls carried out post-graduate studies at the Oriental Institute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45-47. Throughout the 1940s and 50s she taught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Western College in Oxford, Ohio, and at Rockford College, Illinois, where she was Resident Poet, Professor of Asian Studies, and eventually head of its English Department, 1953-60. She retired 1960 and moved to Tucson, Arizona to become a full-time writer and researcher.

In 1941, she won the prestigious Yale Series of Younger Poets Prize for her book, The Metaphysical Sword. She received a Guggenheim Fellowship (1943-44), an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Letters grant (1944-45), a classical Chinese research fellowship from the Republic of China, Taiwan (1945-47), a Shelley Memorial Award for Poetry (1950), a Lola Ridge Memorial Award for Poetry (1951, 1952), and a Ford Foundation faculty fellowship (1952-53). Other honors included a Fulbright professorship (1957-58) in American literature at Kobe University, Japan, a Rockefeller Foundation lectureship in Kyoto, Japan (1958), a Steinman Foundation lecturer on poetry (1960), and an Asian Foundation delegate to the Republic of (South) Korea in 1964. Jeremy Ingalls died on March 16, 2000, in Tucson, Arizona.

系統號:

P-001693

Classifier Structures in Mandarin Chinese

Classifier Structures in Mandarin Chinese

標題:

Classifier Structures in Mandarin Chinese

時間:

May, 2013

出版單位:

Berlin: Gruyter Mouton

作者:

Niina Ning Zhang(張寧)

內容簡介:

This monograph addresses fundamental syntactic issues of classifier constructions, based on a thorough study of a typical classifier language, Mandarin Chinese. It shows that the contrast between count and mass is not binary. Instead, there are two independently attested features: Numerability, the ability of a noun to combine with a numeral directly, and Delimitability, the ability of a noun to be modified by a delimitive modifier, such as size, shape, or boundary modifier. Although all nouns in Chinese are non-count nouns, there is still a mass/non-mass contrast, with mass nouns selected by individuating classifiers and non-mass nouns selected by individual classifiers. Some languages have the counterparts of Chinese individuating classifiers only, some languages have the counterparts of Chinese individual classifiers only, and some other languages have no counterpart of either individual or individuating classifiers of Chinese. The book also reports that unit plurality can be expressed by reduplicative classifiers in the language. Moreover, for the constituency of a numeral expression, an individual, individuating, or kind classifier combines with the noun first and then the numeral is integrated; but a partitive or collective classifier, like a measure word, combines with the numeral first, before the noun is integrated into the whole nominal structure. Furthermore, the book identifies the syntactic positions of various uses of classifiers in the language. A classifier is at a functional head position that has a dependency with a numeral, or a position that has a dependency with a generic or existential quantifier, or a position that represents the singular-plural contrast, or a position that licenses a delimitive modifier when the classifier occurs in a compound.

作者簡介
張寧,國立清華大學語言所教授。

系統號:

P-001750

Mobile Horizons: Dynamic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Mobile Horizons: Dynamic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標題:

Mobile Horizons: Dynamic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時間:

April, 2013

出版單位:

Berkeley: Institute of East Asian Studies

作者:

Edited by Wen-hsin Yeh(葉文心)

內容簡介:

Acknowledgments

Introduction: Of War and Peace: History and Perspectives (Wen-hsin Yeh)

1. What Drives the Cross-Strait Rapprochement? Political Competition, Globalization, and the Strategic Triangle (Yu-shan Wu and Lowell Dittmer)

2. Redefining “China”: From the China Inside to the China Outside — 48 (Shelley Rigger)

3. Shifting Frontiers: Cross-Strait Rel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Local Society (Michael Szonyi)

4. Underground at Sea: Fishing and Smuggling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1970s–1990s (Micah S. Muscolino)

5. The Religious Dynamics of Region and Nation across the Strait (Robert P. Weller)

6. Mobilizing Gender in Cross-Strait Marriages: Patrilineal Tensions, Care Work Expectations, and a Dependency Model of Marital Immigration (Sara L. Friedman)

7. Global Busines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The Case of the Taiwan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Company Limited (William C. Kirby)

8. Taiwanese Newspapers and Politics in China’s Shadow (Timothy B. Weston)

9. Complex Characters: Relearning Taiwan (Thomas B. Gold)

10. A Quiet Revolution: Oppositional Politics and the Writing of Taiwanese History (Wen-hsin Yeh)

系統號:

P-001734

Mr. Science and Chairman Mao's Cultural Revolu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Modern China

Mr. Science and Chairman Mao's Cultural Revolu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Modern China

標題:

Mr. Science and Chairman Mao's Cultural Revolu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Modern China

時間:

December, 2012

出版單位:

New York: Lexington Books

作者:

Edited by Chunjuan Nancy Wei & Darryl E. Brock

內容簡介:

PART I. INTRODUCTION
Chapter 1. Introduction: Reassessing the Great Proletarian Cultural Revolution by Darryl E. Brock and Chunjuan Nancy Wei
Chapter 2. The People’s Landscape: Mr. Science and the Mass Line by Darryl E. Brock

PART II. SCIENCE, SOCIETY AN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Chapter 3. Science Imperiled: Intellectuals an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by Cong Cao
Chapter 4. Screening the Maoist Mr. Science: Breaking with Old Ideas and Constructing the Post-Capitalist University by Michael A. Mikita

PART III. SCIENTIFIC DISCIPLINES AN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Chapter 5. Dialectics of Numbers: Marxism, Maoism, and the Calculus of Infinitesimals by Yibao Xu
Chapter 6. Ideology and Cosmology: Maoist Discussion on Physics an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by Yinghong Cheng
Chapter 7. Space for the People: China’s Aerospace Industry and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by Stacey Solomone
Chapter 8. Barefoot Doctors: The Legacy of Chairman Mao’s Healthcare by Chunjuan Nancy Wei
Chapter 9. Rural Agriculture: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during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by Dongping Han

PART IV. THE POST-MAO SPRINGTIME FOR SCIENCE
Chapter 10. Missile Science, Population Science: The Origins of China’s One-Child Policy by Susan Greenhalgh
Chapter 11. Worker Innovation: Did Maoist Promotion Contribute to China’s Present Technological and Economic Success? by Rudi Volti
Chapter 12. On the Appropriate Use of Rose-Colored Glasses: Reflections on Science in Socialist China by Sigrid Schmalzer

系統號:

P-001695

A Study of Two Classics: A Cultural Critique of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and The Water Margin

A Study of Two Classics: A Cultural Critique of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and The Water Margin

標題:

A Study of Two Classics: A Cultural Critique of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and The Water Margin

時間:

December, 2012

出版單位:

Amherst: Cambria Press

作者:

Liu Zaifu(劉再復)

內容簡介:

Ever since they were written in the fourteenth century,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and The Water Margin have been considered masterpiec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fiction. People from different social strata have read them and remembered their stories and characters.

Since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Chinese critics have regarded them as part and parcel of their country’s literary heritage, offering largely positive artistic assessments even as they criticize their feudal elements. In contemporary China the popularity of the two novels has made them logical choices for adaptation, resulting, for example, in a large number of films and TV dramas based on episodes in the two novels. Given their importanc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literature, these two classics have garnered a tremendous amount of critical attention from scholars. However, nearly all critics have treated them as literary works, failing to explore, in a concentrated manner, their cultural values even as they acknowledge their widespread social influence.

This book is not a work of literary criticism in the conventional sense. Rather, it is a cultural/ideological critique. Liu Zaifu’s interest lies not in the artistry of the two novels but in the cultural values they reflect and spread. In summing up the worship of violence as the ideal in The Water Margin and the worship of trickery as the ideal in The 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Liu Zaifu uses the two novels as windows to look into certain unhealthy aspects of Chinese culture, linking the novels’ enduring popularity and social impact to the Chinese national character. Liu also contrasts the two novels with other classics, such as The Classic of Mountains and Seas and The Dream of the Red Chamber, to demonstrate the multiplicity of Chinese culture. As he calls the two classics into question, he continues to carry the May Fourth critical spirit in contemporary China and expands the scope of cultural criticism.

A Study of Two Classics is the first book that focuses exclusively on the cultural values of the two classics. In addition, Liu Zaifu examines how traditional commentators like Jin Shengtan and Li Zhi promoted the cultural values embedded in the two classics and how these harmful values are received and reinforced in contemporary China. He draws inspiration from May Fourth intellectuals, particularly Lu Xun, and from a wide range of works by Western scholars. For instance, he uses Oswald Spengler’s notion of “pseudomorphosis” to explain the degeneration and falsification of certain values in Chinese culture. As he engages in cultural comparison either implicitly or explicitly he also asks questions about modernity and modernization. Liu’s style is essayistic, which allows him to bring both erudition and personal observation into play. Originally written for a Chinese audience, this highly anticipated translated work will help English-speaking readers understand the issues a leading contemporary Chinese critic tries to address.

This is a critical book for scholars and students in Asian studies and literature.

About the Author
Liu Zaifu is a noted contemporary Chinese critic who has published more than thirty books, including scholarly works and collections of essays, and has served as the director of the Institute of Literature at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and a visiting professor at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Stockholm, and the University of Colorado. He is currently a Fellow at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 and Honorary Professor at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系統號:

P-001697

Confucianism, Democratization, and Human Rights in Taiwan

Confucianism, Democratization, and Human Rights in Taiwan

標題:

Confucianism, Democratization, and Human Rights in Taiwan

時間:

October, 2012

出版單位:

New York: Lexington Books

作者:

Joel S. Fetzer & J. Christopher Soper

內容簡介:

Chapter 1. Confucianism and Democratization in East Asia

Chapter 2. Confucian Values and Elite Support for Liberal Democracy in Taiwan

Chapter 3. The Effect of Confucian Values on Public Support for Democratization and Human Rights in Taiwan

Chapter 4. The Treatment of Confucianism in Taiwanese Textbooks Before and After Democratization

Chapter 5. The Role of Confucianism in Taiwanese Legislative Debates over Democratization and Human Rights

Chapter 6. Toward a Liberal-Democratic Confucianism: Evidence from Taiwan

系統號:

P-001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