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活動

【演講】曹逢甫:從中英詩結構的比較談起承轉合的原則

標題:

【演講】曹逢甫:從中英詩結構的比較談起承轉合的原則

時間:

2013年5月1日(週三)10:20

地點:

臺灣大學中文系會議室(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

主講人:

曹逢甫(清華大學語言所榮退教授)

內容簡介:

主持人:蔡瑜(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系統號:

A-000994

【演講】徐國能:飲食‧文學

【演講】徐國能:飲食‧文學

標題:

【演講】徐國能:飲食‧文學

時間:

2013年5月1日(週三)10:10-12:00

地點:

臺灣海洋大學第一演講廳(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2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通識中心

主講人:

徐國能(作家,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副教授)

系統號:

A-000999

【演講】潘宗億:文化記憶「所繫之處」:一個3+1D的觀點

標題:

【演講】潘宗億:文化記憶「所繫之處」:一個3+1D的觀點

時間:

2013年5月1日(週三)10:10-12:00

地點:

臺灣師範大學勤大樓4樓歷史學系視聽教室(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主講人:

潘宗億(東華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聯絡人:

邱藍萍,Tel: 02-77341507;E-mail: naphing@ntnu.edu.tw

報導者: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內容簡介:

主持人:鄧世安(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歡迎各界人士蒞臨聽講

系統號:

A-001021

【演講】吳俊輝、陳睿宏:生與死:宇宙 vs. 易學的對話

標題:

【演講】吳俊輝、陳睿宏:生與死:宇宙 vs. 易學的對話

時間:

2013年5月1日(週三)14:00

地點:

政治大學文學院百年樓330309室(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主辦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

聯絡人:

Tel: 886-2-2939-3091#62301~62303

內容簡介:

★與談人:
吳俊輝(國立臺灣大學物理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
陳睿宏(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主持人:
陳睿宏(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生與死,是人生必經的歷程。然而,如何理解生死?卻是個既重要,但仍有待深化的課題。因此,政大中文研究生學會特別邀請現代宇宙學專家吳俊輝教授、易學專家陳睿宏教授蒞臨,透過宇宙vs.易學的跨領域對話,討論學術與生命交會的可能,引領我們深入生命的軌跡,一探生死的奧秘。

吳俊輝教授小檔案
最高學歷:劍橋大學宇宙學博士
專業:現代宇宙學。
現職:臺大物理系暨天文物理研究所教授、中央研究院天文暨天文物理研究所合聘研究員等。
詳見:http://www.phys.ntu.edu.tw/member/main1.aspx?mem_id=62&skey=A

陳睿宏教授小檔案
最高學歷: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
專業:周易、經學史、韓非子、孫子兵法、中國思想史
詳見:http://www.chinese.nccu.edu.tw/people/bio.php?PID=51694

系統號:

A-000995

【演講】湯熙勇:20世紀臺灣人的海外移動

標題:

【演講】湯熙勇:20世紀臺灣人的海外移動

時間:

2013年5月1日(週三)15:10-18:00

地點:

暨南國際大學人文學院206會議室(南投縣埔里鎮大學路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系

主講人:

湯熙勇(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研究中心研究員)

系統號:

A-001003

【演講】舒志翔:The Fine Structure of Focus-sensitivity

標題:

【演講】舒志翔:The Fine Structure of Focus-sensitivity

時間:

2013年5月2日(週四)10:00

地點:

清華大學人社院C519室(新竹市光復路二段10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清華大學語言所

主講人:

舒志翔(中央研究院語言所助研究員)

內容簡介:

In this talk I present a novel syntactic account for certain left-periphery expressions. Previous studies of left-periphery expressions have generally focused on the hierarchy of functional heads (Rizzi 1997, Cinque 1999, inter alia). These analyses say very little about focus-sensitive expressions, and when they do, they paradoxically acknowledge that functional heads can be focus-sensitive but also treat this property as irrelevant. On the other hand, previous studies of focus-sensitive expressions (Bayer 1996, Horvath 2007) also suffer from various theoretical problems and are ill-equipped to account for a wider range of empirical facts. The state of affairs calls for not only the study of the fine structure of left-periphery, but also the fine structure of focus-sensitivity. I demonstrate what we can gain by this line of research by teasing apart the syntactic components of sentence adverbs, focus movement, and exclamative clauses. Furthermore, I argue that the Agree theory (Chomsky 2000 et seq) is better equipped to account for focus-sensitivity than those adopted by previous studies.

系統號:

A-001079

【演講】蔡登山:「盧家仁」追求張幼儀:論中國現代史料的運用與辨別

標題:

【演講】蔡登山:「盧家仁」追求張幼儀:論中國現代史料的運用與辨別

時間:

2013年5月2日(週四)14:00-16:00

地點:

政治大學季陶樓340414教室(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主辦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

主講人:

蔡登山(作家)

內容簡介:

講者簡介
蔡登山,一九五四年生。曾任高職教師、電視臺編劇,年代及春暉電影公司企劃經理、行銷部總經理。沉迷于電影及現代文學史料之間。達三十餘年。

主要著作有:《電影問題·問題電影》、《往事已蒼老》、《人間四月天》、《許我一個未來》、《人間花草太匆匆》、《人間但有真情在》、《傳奇未完——張愛玲》、《百年記憶》、《魯迅愛過的人》、《另眼看作家》。編著有:《徐志摩情書集》、《柔情裹著我的心——徐志摩的情詩與情話》、《消逝的虹影——王世瑛文集》。

系統號:

A-000996

【演講】趙德胤、王興洪、吳可熙:緬甸、泰國與臺灣的流轉——趙德胤電影座談

【演講】趙德胤、王興洪、吳可熙:緬甸、泰國與臺灣的流轉——趙德胤電影座談

標題:

【演講】趙德胤、王興洪、吳可熙:緬甸、泰國與臺灣的流轉——趙德胤電影座談

時間:

2013年5月2日(週四)12:00-14: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第三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研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主講人:

趙德胤(導演)、王興洪(演員)、吳可熙(演員)

聯絡人:

陳儀芳,Tel: (02) 2651-6862;E-mail: erinyfc@gate.sinica.edu.tw

內容簡介:

主持人:張雯勤(人社中心亞太區域專題研究中心副研究員)

報名方式:敬請於5月1日(三)中午12點前填覆報名表,以利資料與餐點準備。

地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報名E-mail:capasreg@gate.sinica.edu.tw

或至相關網頁下載報名表。

※以email報名者,敬請留意是否收到「報名成功」確認信函;如有任何問題,敬請來電告知;如若報名兩次不出席且沒有事先告知者,將取消報名資格。

系統號:

A-000978

【演講】杜潤德:近二十年來西方學者的《史記》研究

標題:

【演講】杜潤德:近二十年來西方學者的《史記》研究

時間:

2013年5月2日(週四)15:30

地點:

臺灣大學中文系會議室(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

主講人:

杜潤德(美國奧勒岡大學東亞系教授)

內容簡介:

主持人:李偉泰(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兼任教授)

系統號:

A-001064

【演講】黃春明:臺灣文學的未來展望

【演講】黃春明:臺灣文學的未來展望

標題:

【演講】黃春明:臺灣文學的未來展望

時間:

2013年5月2日(週四)15:20

地點:

靜宜大學靜安樓101演講廳(臺中市沙鹿區臺灣大道七段200號)

主辦單位:

靜宜大學臺灣文學系

主講人:

黃春明(知名作家、黃大魚兒童劇團創辦人)

聯絡人:

Tel: (04)2632-8001#17031

內容簡介:

主持人:張靜茹(靜宜大學臺灣文學系系主任)

系統號:

A-001016

【演講】白璧玲:明清時期導河策略於豫東黃泛區文化景觀之形塑與變易——以開封府為主的探討

標題:

【演講】白璧玲:明清時期導河策略於豫東黃泛區文化景觀之形塑與變易——以開封府為主的探討

時間:

2013年5月2日(週四)15:00-17:00

地點: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學務處會議室(彰化縣彰化市進德路1號)

主辦單位: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歷史所

主講人:

白璧玲(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科學中心博士後研究)

系統號:

A-001019

【演講】Edward L. Farmer:Ethnicity and Empire: Ming China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標題:

【演講】Edward L. Farmer:Ethnicity and Empire: Ming China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時間:

2013年5月2日(週四)14:00-16:00

地點: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勤大樓4樓歷史學系視聽教室(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主講人:

Edward L. Farmer(范德,美國明尼蘇達大學歷史系教授)

聯絡人:

邱藍萍,Tel: 02-77341507;E-mail: naphing@ntnu.edu.tw

內容簡介:

主持人:林麗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歡迎各界人士蒞臨聽講

系統號:

A-001023

【演講】楊龍:中國大陸區域發展戰略調整及其對府際關係的影響

標題:

【演講】楊龍:中國大陸區域發展戰略調整及其對府際關係的影響

時間:

2013年5月2日(週四)18:30-20:30

地點: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第四會議室綜合大樓一樓(臺北市徐州路2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主講人:

楊龍(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教授)

內容簡介:

主持人:趙永茂(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報名:一律以線上報名,請email至 governance@ntu.edu.tw,供餐採登記制,請註明葷素。(本次演講提供公務人員學習時數登錄2小時)

系統號:

A-001063

【演講】陳明:吸毒石與早期東西方藥物的流動

【演講】陳明:吸毒石與早期東西方藥物的流動

標題:

【演講】陳明:吸毒石與早期東西方藥物的流動

時間:

2013年5月3日(週五)10:00-12:00

地點:

東華大學人社一館文A207會議室(花蓮縣壽豐鄉志學村大學路二段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東華大學歷史學系

主講人:

陳明(北京大學南亞學系教授,政治大學歷史系客座教授)

系統號:

A-001067

【演講】黃克武:文字奇功——嶺南才子梁啟超

【演講】黃克武:文字奇功——嶺南才子梁啟超

標題:

【演講】黃克武:文字奇功——嶺南才子梁啟超

時間:

2013年5月3日(週五)14:00-16:00

地點:

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主辦單位:

國史館

主講人:

黃克武(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聯絡人:

國史館采集處推廣科,Tel: 02-2316-1055

內容簡介:

我研究近代思想史三十餘年,如果有人問我近代人物中我最欣賞的是誰?我會毫不猶豫地說:「梁啟超」。胡適說讀他的著作「使人鼓舞、使人掉淚、使人感激奮發」;毛澤東也對之著迷,說任公的著作他「讀了又讀,直到可以背出來」。本次演講我將與聽眾一起分享梁啟超的魅力、解析他的生命歷程與著作對當前的啟示。

※教師及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可核發研習時數2小時
※活動結束後,可獲得「國史館文化饗宴」集點貼紙1張

系統號:

A-000991

【演講】汪榮祖:胡適與蔣介石

【演講】汪榮祖:胡適與蔣介石

標題:

【演講】汪榮祖:胡適與蔣介石

時間:

2013年5月4日(週六)10:30-12: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胡適紀念館特展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胡適紀念館

主講人:

汪榮祖(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講座教授、中研院近史所兼任研究員)

內容簡介:

主持人:雷祥麟(胡適紀念館主任)

報名人數:30 人

報名期限:即日起至5月3日15:30,請逕至相關網址線上報名

線上報名活動辦法:
1.本次講座提供線上預約報名30名 (額滿截止報名)。
2.凡當日參加本次活動者,即致贈紀念品一份。
3.數量有限,送完為止。

系統號:

A-000971

【演講】李孝悌:上海的京劇改革

標題:

【演講】李孝悌:上海的京劇改革

時間:

2013年5月6日(週一)10: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文物館5樓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

主講人:

李孝悌(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研究員)

系統號:

A-001085

【演講】范雲:誰是積極份子?中國北京與雲南婦女NGO參與者的比較研究

標題:

【演講】范雲:誰是積極份子?中國北京與雲南婦女NGO參與者的比較研究

時間:

2013年5月6日(週一)12:20-14:00

地點:

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第二會議室綜合大樓一樓(臺北市徐州路2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

主講人:

范雲(國立臺灣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聯絡人:

陳聿伶,2351-9641#271

內容簡介:

主持人:陶儀芬(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

★有意參加者一律至官網線上報名,請於5月5日之前完成報名。

★本演講因經費拮据與歷次報名卻未出席人數眾多所造成的浪費,取消提供便當,歡迎自備午餐出席演講。

★本系碩班學生如需登錄演講時數,請於演講簽到表簽名,將由系辦統一處理登錄演講時數。

★若需學術演講參加證明,請至官網下載。填妥相關資料後印出,於演講當天確認無誤後核章。若採事後補發證明,將以當天出席簽到記錄為準,若無簽到記錄,則不補發。

系統號:

A-001075

【演講】Frédéric KECK:Simulation of Epidemics in Hong Kong

標題:

【演講】Frédéric KECK:Simulation of Epidemics in Hong Kong

時間:

2013年5月6日(週一) 14:30-16:30

地點: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第三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主講人:

Dr. Frédéric KECK (National Centre for Scientific Research (CNRS), France)

聯絡人:

李佩珊,Tel: 2652-3324

內容簡介:

Among the many techniques that aim at preparing for a coming pandemic, such as sentinel devices or stockpiling masks and vaccines, is the organization of simulations. Based on scenarios of past epidemics, they can be organized as roundtable exercises in offices or as real-time drills in public spaces. By following the scenario, the actors, the media, I will ask if these simulations can be considered as performances or as rituals. The question that must be raised is that of the efficacy of simulations: do they build capacities and competences, or do they simply perform the power of public health? Beyond this interrogation is a more general reflection on the relations between fiction and reality in the anticipation of coming pandemics.

系統號:

A-001014

【演講】鄭永昌:故宮典藏清宮軍機檔奏摺所附輿圖的認識與運用

標題:

【演講】鄭永昌:故宮典藏清宮軍機檔奏摺所附輿圖的認識與運用

時間:

2013年5月7日(週二)12:00-14:00

地點:

臺灣師範大學勤大樓4樓歷史學系視聽教室(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主講人:

鄭永昌(故宮博物院副研究員)

聯絡人:

邱藍萍,Tel: 02-77341507;E-mail: naphing@ntnu.edu.tw

報導者: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內容簡介:

主持人:石蘭梅副教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系統號:

A-001055

【演講】張秀蓉:臺大醫學院1945-1950

【演講】張秀蓉:臺大醫學院1945-1950

標題:

【演講】張秀蓉:臺大醫學院1945-1950

時間:

2013年5月7日(週二)12:30-14:00

地點: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會議室(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主講人:

張秀蓉(臺大歷史系退休教授)

內容簡介:

1945年至1950年是臺灣大學重要的轉型期。然而,這段時期許多珍貴的史料,卻在紛亂的情勢中,或被銷毀、或被封存在記憶的底層。本系張秀蓉教授自從退休後,全力投入臺大醫學院文獻整理工作。藉由史料搜集整理、考證分析、以及注釋編輯,新近出版《臺大醫學院1945-1950》一書,完整呈現這五年間臺大醫學院的沿革。此書不僅為臺灣醫學教育發展相關領域的研究,提供珍貴史料;也為臺大校史的書寫,提供寶貴的研究編輯成果。

本演講一方面歡迎張秀蓉老師重回過去熟悉的母系與師生重聚,分享她近年來寶貴的研究心得;一方面也歡迎社會各界一起藉由討論這本新書的內容,共同來思考,二戰之後臺灣科學智識史書寫的相關問題。歡迎各位與會參加。

主持人:花亦芬(臺大歷史系教授)

系統號:

A-000929

【演講】陳玨:漢學史中的世變

標題:

【演講】陳玨:漢學史中的世變

時間:

2013年5月7日(週二)14:00-16:30

地點:

中央大學文二館二樓C2-212教室(桃園縣中壢市中大路300號)

主辦單位:

國立中央大學國際合作前瞻計畫「世變下的中國知識分子與文化」

主講人:

陳玨(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暨歷史所教授)

系統號:

A-001080

【演講】林聖智:墓葬文化中的漢晉轉折

標題:

【演講】林聖智:墓葬文化中的漢晉轉折

時間:

2013年5月7日(週二)14:00-16:00

地點:

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A316研討室(新竹市光復路二段10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主講人:

林聖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聯絡人:

許凱翔,Tel: 03-5727128

報導者:

呂明善

系統號:

A-001054

【演講】聞天祥:精簡與綿長:以李安的「斷背山」與「色戒」為例

標題:

【演講】聞天祥:精簡與綿長:以李安的「斷背山」與「色戒」為例

時間:

2013年5月7日(週二)18:30

地點: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弘道館四樓視聽教室(彰化縣彰化市進德路1號)

主辦單位: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

主講人:

聞天祥(知名影評人,金馬影展執委會執行長)

系統號:

A-001084

【演講】Hansjoerg Mixdorff:Acoustic and visual correlates of prominence

標題:

【演講】Hansjoerg Mixdorff:Acoustic and visual correlates of prominence

時間:

2013年5月8日(週三)10:30-12: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資創中心122演講廳(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語言所

主講人:

Prof. Hansjoerg Mixdorff (TFH Berlin - 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聯絡人:

許穎燕,Tel: 02-26525000#6143;E-mail: ehuks305@phslab.ling.sinica.edu.tw

內容簡介:

In this talk I will present result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ceptual prominence and correlates in the acoustic and visual channels. Since the meaning of an utterance changes with the relative saliency assigned to the syllables or words of which it consists, it is an important topic of research how cues in the acoustic as well as the visual signals are employed to emphasize or tone down parts of a message. I discuss this topic based on earlier and recent results of perceptual studies, also with a view to A/V synthesis and cross- language aspects.

系統號:

A-001059

【演講】蕭詩平:邊城堡壘:談新加坡隔壁的馬來西亞柔佛巴魯華人社會與學校

標題:

【演講】蕭詩平:邊城堡壘:談新加坡隔壁的馬來西亞柔佛巴魯華人社會與學校

時間:

2013年5月8日(週三)12:00-13:30

地點: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第三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主講人:

蕭詩平(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班‧民族所2012年度碩士論文寫作獎助生)

聯絡人:

林音秀,E-mail: world66@gate.sinica.edu.tw

報導者: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內容簡介:

柔佛巴魯(Johor Bahru)是馬來半島的最南端,有一座柔佛長堤跨海連接對岸的新加坡;柔佛巴魯做為鄰國新加坡的腹地而在數十年內快速都市化,成為馬來西亞第二大城。伴隨著都市化而來的問題有人口擁擠、物價上漲、治安敗壞、人才外流等情況,柔佛巴魯華人面對著這些問題,只能無奈?只能默默接受被邊緣化?或者可以藉由在地歷史傳統來處理自身的窘境?將自己從地理與政治上的邊緣,轉換成另一種優勢?

華人身為馬來西亞的少數民族,又要堅持華文教育,到底該如何生存?柔佛巴魯華人由學界、文化界帶頭,加上地方領袖的力挺,鞏固了「一山、一廟、一校是百年傳統」的論述;其中一校:寬柔中學,已發展成五所小學、二所中學、一所大學學院的八校規模,當地稱為寬柔學村。寬柔中學身為全馬第一所宣佈不接受改制的華文獨立中學,也是目前全馬六十所獨中裡學生人數最多的獨中,當地稱為華人文化的堡壘。本報告將從寬柔中學的發展經驗,檢視柔佛巴魯面對全球化與地方化現象的發展策略,思考柔佛巴魯華人如何從中爭取自己的利基。

系統號:

A-000961

【演講】張亞中:兩岸與國際關係

標題:

【演講】張亞中:兩岸與國際關係

時間:

2013年5月8日(週三)13:10-15:00

地點:

臺灣海洋大學海空大樓101視聽教室(基隆市中正區北寧路2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海洋大學通識中心

主講人:

張亞中(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

系統號:

A-001000

【演講】李瑞騰:臺灣文學的學科化及其開展

【演講】李瑞騰:臺灣文學的學科化及其開展

標題:

【演講】李瑞騰:臺灣文學的學科化及其開展

時間:

2013年5月8日(週三)15:00-17:00

地點:

臺灣大學臺文所324口譯教室(臺北市辛亥路三段30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臺文所、102文學院邁頂計畫

主講人:

李瑞騰(國立臺灣文學館館長)

聯絡人:

Tel: 02-33664781

內容簡介:

主持人:洪淑苓(臺大臺文所所長)

系統號:

A-001025

【演講】葉維廉:抒情的胸懷與弦動——氣的建構和氣的發放、氣的實踐美學:詩行的內在形狀,白話的變化、情弦情絮音樂的構築

【演講】葉維廉:抒情的胸懷與弦動——氣的建構和氣的發放、氣的實踐美學:詩行的內在形狀,白話的變化、情弦情絮音樂的構築

標題:

【演講】葉維廉:抒情的胸懷與弦動——氣的建構和氣的發放、氣的實踐美學:詩行的內在形狀,白話的變化、情弦情絮音樂的構築

時間:

2013年5月8日(週三)15:00-17:00

地點:

東華大學人社一館第二講堂(花蓮縣壽豐鄉志學村大學路二段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

主講人:

葉維廉(著名詩人)

內容簡介:

主持人:張梅芳(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助理教授)

講者簡介
葉維廉教授一度被美國詩人Jerome Rothenberg 稱為"美國(龐德系列的)現代主義與中國詩藝傳統的匯通者"。葉維廉是活躍在中美兩洲臺港大陸三地的雙語詩人,翻譯家,詩學美學理論家,對比較文學,比較詩學有突破性的貢獻。葉氏一九三七年生於廣東中山,先後畢業於臺大外文系,師大英語研究所,並獲愛荷華大學美學碩士及普林斯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在臺灣讀書時便以現代詩及現代詩論崛起,並數度獲獎,包括教育部文學獎及入選為十大傑出詩人。

葉氏興趣多元多樣,他的獨特處是他透過跨文化的角度長期創作詩與批評詩。在他的中文詩裏,他試圖溶合三四十年代的遺產,西方自象徵主義以來的表現策略和傳統中國詩獨有的呈現方式,在他的英文詩裏,他創造了一種可以兼容中西視野的靈活語法。他的理論和批評,尤其是他的比較文學理論和比較詩學,提出了破解單一文化理論設限的方針,打開中西文化互照互省的開放性的對話。他的中翻英,譬如他的王維和中國古典詩舉要,提供一種自由浮動的視覺,使西方詩人反思及重新調整他們的某些表現策略。他的英翻中,如他的荒原和眾樹歌唱,對新詩的視野和技巧有新的開拓。

系統號:

A-001038

【演講】劉釗:《馬王堆漢墓帛書.相馬經》研究

標題:

【演講】劉釗:《馬王堆漢墓帛書.相馬經》研究

時間:

2013年5月9日(週四)10:30

地點:

臺灣大學文學院會議室(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

主講人:

劉釗(復旦大學出土文獻與古文字研究中心主任)

內容簡介:

主持人:周鳳五(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教授)

系統號:

A-001065

【演講】柯榮三:臺灣歌仔冊中的「穿越」現象──以梁祝與北港媽祖為例

標題:

【演講】柯榮三:臺灣歌仔冊中的「穿越」現象──以梁祝與北港媽祖為例

時間:

2013年5月9日(週四)10:00-12:00

地點:

中正大學文學院201教室(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一段168號)

主辦單位:

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

主講人:

柯榮三(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漢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聯絡人:

Tel: 05-2720411#21101

系統號:

A-001078

【演講】湯淺邦弘:上博楚簡〈舉治王天下〉的古聖王傳承

【演講】湯淺邦弘:上博楚簡〈舉治王天下〉的古聖王傳承

標題:

【演講】湯淺邦弘:上博楚簡〈舉治王天下〉的古聖王傳承

時間:

2013年5月9日(週四)11:00-12:00

地點:

香港中文大學馮鏡禧樓(香港沙田崇基路信和樓)

主辦單位: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主講人:

湯淺邦弘(大阪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教授)

聯絡人:

陳小姐,Tel: 3943-7119

內容簡介:

本演講以日語進行,現場有中文口譯。

系統號:

A-000967

【演講】顏厥安:臺灣法理學研究的反思與展望

標題:

【演講】顏厥安:臺灣法理學研究的反思與展望

時間:

2013年5月9日(週日)14:00-16:00

地點:

臺灣師範大學勤大樓4樓歷史學系視聽教室(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主講人:

顏厥安(臺灣大學人權暨法理學研究中心主任)

聯絡人:

邱藍萍,Tel: 02-77341507;E-mail: naphing@ntnu.edu.tw

報導者: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內容簡介:

主持人:陳登武(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歡迎各界人士蒞臨聽講

系統號:

A-001022

【演講】王正華:城市與視覺商品:清代初中期蘇州版畫的商業面向

標題:

【演講】王正華:城市與視覺商品:清代初中期蘇州版畫的商業面向

時間:

2013年5月9日(週四)14:30-16:3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檔案館中型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

主講人:

王正華(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副研究員)

內容簡介:

評論人:馬孟晶(國立清華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與歷史學研究所合聘助理教授)

系統號:

A-001018

【演講】張素玢:從地上到地下,從上游到下游:濁水溪300年的一些考察

標題:

【演講】張素玢:從地上到地下,從上游到下游:濁水溪300年的一些考察

時間:

2013年5月10日(週五)10:30

地點: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研究大樓七樓703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

主講人:

張素玢(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

聯絡人:

許小姐,Tel: (02)2782-9555#675

內容簡介:

主持人:陳玉美(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副研究員)

※ 因名額有限,敬請於5月9日中午12:00前報名,以利彙整名單及午餐。謝謝!
報名請洽:cfas@gate.sinica.edu.tw(請提供:姓名/單位元/職稱/聯絡方式)。
洽詢電話:(02)2782-9555 分機 675c

系統號:

A-000973

【演講】蘇啟明:看得見的華夏歷史與文化

標題:

【演講】蘇啟明:看得見的華夏歷史與文化

時間:

2013年5月11日(週六)14:30-16:30

地點:

國立歷史博物館B1遵彭廳(臺北市中正區南海路49號)

主辦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主講人:

蘇啟明(國立歷史博物館教育推廣組組長)

內容簡介:

*本場演講原訂日期為5月18日,因故改期為5月11日,造成不便敬請見諒。(訊息來源:國立歷史博物館)

報名方式:一般民眾皆可參加。若需公務人員時數,可逕至公務人員終身學習入口網站登錄報名

系統號:

A-001030

【演講會】華北デルタ開拓シンポジウムー軍糧城と小站

標題:

【演講會】華北デルタ開拓シンポジウムー軍糧城と小站

時間:

2013年5月11日(週六)13:00-18:00

地點:

東京大学東洋文化研究所3階第二会議室(東京都文京区本郷7丁目3−1)

主辦單位:

天野本研究会

聯絡人:

田島俊雄教授,E-mail: tajima@iss.u-tokyo.ac.jp

內容簡介:

華北デルタの開発と稲作(原宗子,流通経済大学)

清末・民国期の小站開発と水利(馬場毅,愛知大学)

日治期華北における稲作と<小站米>ブランド(李海訓,東京大学大学院経済学研究科博士課程)

天津稲作之路」崔晶(天津農学院)

コメンテータ:渡部武(東海大学名誉教授)、田口宏二朗(大阪大学)、片山剛(大阪大学)

系統號:

A-000927

【演講】楊麗祝:從四月望雨到軍國曲調:1930年代的臺語流行歌壇

標題:

【演講】楊麗祝:從四月望雨到軍國曲調:1930年代的臺語流行歌壇

時間:

2013年5月11日 (週六)10:00-12:00

地點:

國立臺灣圖書館4樓4045教室(新北市中和區中安街85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圖書館

主講人:

楊麗祝(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文化事業發展學系副教授)

聯絡人:

陳先生,Tel: (02)29266888#4221

內容簡介:

有意參加此演講者,請逕至相關網址線上報名。

系統號:

A-000949

【演講】「中央研究院講座」邀請Prof. Quentin Skinner訪臺演講

【演講】「中央研究院講座」邀請Prof. Quentin Skinner訪臺演講

標題:

【演講】「中央研究院講座」邀請Prof. Quentin Skinner訪臺演講

時間:

2013年5月,共3場

地點:

中央研究院、國立臺灣大學(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

主講人:

Quentin Skinner (Barber Beaumone Professor of the Humanities, University of London)

內容簡介:

真理與史家(Truth and the Historian)
時間:2013年5月13日星期一15:00-16:30
地點: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第二會議室(3樓)

講題:自由的系譜(A Genealogy of Liberty)
時間:2013年5月15日星期三15:00-16:30
地點: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第二會議室(3樓)

連絡單位:中央研究院國際事務辦公室 (02) 2789-9895
活動網站:http://iao.sinica.edu.tw/chi/index_chi.html
上述兩場演講可至活動網站線上報名。

講題:國家的系譜(A Genealogy of the State)
時間:2013年5月16日星期四15:00-16:30
地點: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科學院國際會議廳(臺北市徐州路21號)

系統號:

A-001015

【演講】Paul Joseph Lim:Taiwan in Asia - EU Relations

標題:

【演講】Paul Joseph Lim:Taiwan in Asia - EU Relations

時間:

2013年5月14日(週二)10:00

地點:

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臺南市歸仁區長大路1號)

主辦單位:

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

主講人:

Paul Joseph Lim(比利時法語魯汶天主教大學政治系博士)

聯絡人:

Tel: (06)2785123#4011

系統號:

A-001026

【演講】浦忠成:從史前到現在——原住民文化與文學的發展歷程

【演講】浦忠成:從史前到現在——原住民文化與文學的發展歷程

標題:

【演講】浦忠成:從史前到現在——原住民文化與文學的發展歷程

時間:

20135月15日(週三)14:00-16:30

地點:

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主辦單位:

國史館

主講人:

浦忠成(考試委員)

聯絡人:

國史館采集處推廣科,Tel: 02-2316-1055

內容簡介:

〈臺灣原住民史專題計畫〉第三期合作協議簽約典禮暨〈從史前到現在--原住民文化與文學的發展歷程〉專題演講

活動流程:14:00~14:30簽約典禮/14:30~16:30專題演講

※教師全程參與者,可核發研習時數2.5小時
※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可核發研習時數3小時
※活動結束後,可獲得「國史館文化饗宴」集點貼紙1張

系統號:

A-000990

【演講】許文榮:臺灣女作家的南洋經歷與書寫:以蘇雪林、謝冰瑩及鍾梅音為研究個案

【演講】許文榮:臺灣女作家的南洋經歷與書寫:以蘇雪林、謝冰瑩及鍾梅音為研究個案

標題:

【演講】許文榮:臺灣女作家的南洋經歷與書寫:以蘇雪林、謝冰瑩及鍾梅音為研究個案

時間:

2013年5月17日(週五)15:00-17:00

地點:

國家圖書館行政區一樓188會議室(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主辦單位:

漢學研究中心

主講人:

許文榮(Khor Boon Eng,馬來西亞拉曼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 外交部「臺灣獎助金」學人 / 國立成功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中心訪問研究員)

聯絡人:

洪俊豪,Tel: 23619132#353;E-mail: ccsenews@ncl.edu.tw

內容簡介:

主持人:陳昌明(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有意參加者,請逕至國家圖書館活動報名網址(http://activity.ncl.edu.tw/)線上報名。

系統號:

A-001056

【演講】聶徳寧:吧國公堂(吧城華人公館)《公案簿》檔案的內容及其特點

標題:

【演講】聶徳寧:吧國公堂(吧城華人公館)《公案簿》檔案的內容及其特點

時間:

2013年5月17日(週五)10:00-11:45

地點:

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本館セミナー室4(京都府京都市左京區吉田本町)

主辦單位:

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附屬現代中國研究センター

主講人:

聶徳寧(廈門大學南洋研究院教授)

內容簡介:

本演講以中文進行。

系統號:

A-000950

【演講】朱雲漢:臺灣民主轉型經驗對中國大陸政治改革的意涵

【演講】朱雲漢:臺灣民主轉型經驗對中國大陸政治改革的意涵

標題:

【演講】朱雲漢:臺灣民主轉型經驗對中國大陸政治改革的意涵

時間:

2013年5月18日(週六)10:00-12:00

地點:

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主辦單位:

國史館

主講人:

朱雲漢(中央研究院院士)

聯絡人:

國史館修纂處,Tel: 02-2316-1072

內容簡介:

※教師及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可核發研習時數2小時
※活動結束後,可獲得「國史館文化饗宴」集點貼紙1張

系統號:

A-000989

【演講】劉志偉:美援年代的庶民記憶

【演講】劉志偉:美援年代的庶民記憶

標題:

【演講】劉志偉:美援年代的庶民記憶

時間:

2013年5月18日(週六)14:00-16:00

地點:

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主辦單位:

國史館

主講人:

劉志偉(財團法人臺北糧食協進會執行長、世新大學社會心理學系兼任助理教授)

聯絡人:

國史館采集處推廣科,Tel: 02-2316-1055

內容簡介:

「美援」對戰後初期臺灣的政經發展曾扮演關鍵性的角色,但「美援」對臺灣的影響不只是第七艦隊、羅斯福路或石門水庫,它同時帶來了歐羅肥、甜甜圈,和一部部讓人啼笑皆非的農業教育電影。〈美援年代的庶民記憶〉將從常民社會生活的角度出發,帶領我們重溫既荒謬又爆笑的美援年代。

※教師及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可核發研習時數2小時
※活動結束後,可獲得「國史館文化饗宴」集點貼紙1張

系統號:

A-000992

【演講】許雪姬:清代臺灣科舉中的「冒籍鎗替」

標題:

【演講】許雪姬:清代臺灣科舉中的「冒籍鎗替」

時間:

2013年5月21日(週二)14:00-16: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802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主講人:

許雪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系統號:

A-001086

【演講】耿一偉:身體的記憶——從《被縛的普羅米修斯》談悲劇的文化與價值

標題:

【演講】耿一偉:身體的記憶——從《被縛的普羅米修斯》談悲劇的文化與價值

時間:

2013年5月22日(週三) 15:00-17:00

地點:

中山大學蔣公行館(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主辦單位:

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

主講人:

耿一偉(臺北藝術節藝術總監、臺灣藝術大學戲劇系客座助理教授)

內容簡介:

以希臘導演Theodoros Terzopoulos執導的《被縛的普羅米修斯》出發,解析悲劇文本與身體的關係,進而探討西方悲劇蘊含之多元價值與倫理觀點,最後比較中國文化對圓或中道之偏愛,檢討悲劇思維在全球化時代所能做出的貢獻。

系統號:

A-000997

【演講】魏舒歌:租界區英文報與中國的國際宣傳

標題:

【演講】魏舒歌:租界區英文報與中國的國際宣傳

時間:

2013年5月22日(週三)16:10-18:00

地點:

政治大學季陶樓340423會議室(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主辦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

主講人:

魏舒歌(澳洲國立大學文化歷史語言學院研究員、世新大學舍我紀念館博士後研究員)

內容簡介:

※本演講題目為暫訂題名

系統號:

A-001024

【演講】Shuming Bao:Spatial Study with China Geo-Explorers: New Information, New Technology and New Directions

標題:

【演講】Shuming Bao:Spatial Study with China Geo-Explorers: New Information, New Technology and New Directions

時間:

2013年5月23日(週四)15:00-17:00

地點:

東京大学東洋文化研究所第一会議室(東京都文京区本郷7丁目3−1)

主辦單位:

東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所現代中國研究據點

主講人:

Shuming Bao(鲍曙明,Director of the China Data Cente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系統號:

A-000928

【演講】李貞瑩:宜蘭農校遺址之發掘

標題:

【演講】李貞瑩:宜蘭農校遺址之發掘

時間:

2013年5月24日(週五)10:30

地點: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文物陳列館5樓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考古學門

主講人:

李貞瑩(宜蘭縣政府文化局考古工作室專任助理)

聯絡人:

許小姐,Tel: (02)2782-9555#675;E-mail: cfas@gate.sinica.edu.tw

內容簡介:

主持人:陳玉美(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副研究員)

與談人:邱水金(宜蘭縣政府文化局考古工作室)

※ 因名額有限,敬請於5月23日中午12:00前報名,以利彙整名單及午餐。謝謝!

報名請洽:cfas@gate.sinica.edu.tw(請提供:姓名、單位元、職稱、聯絡方式)

洽詢電話:(02)2782-9555 分機 675 許小姐

系統號:

A-001031

【演講】溫振華:平埔族的分類與遷徙

標題:

【演講】溫振華:平埔族的分類與遷徙

時間:

2013年5月24日(週五)13:00-15:00

地點:

中興大學歷史系605影視教室(臺中市南區國光路250號)

主辦單位:

中興大學歷史學系

主講人:

溫振華(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系統號:

A-000980

【演講】Shigehisa Kuriyama:The History of Distraction

標題:

【演講】Shigehisa Kuriyama:The History of Distraction

時間:

2013年5月27日(週一)14:30-16:30

地點: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新館三樓2319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研院民族所

主講人:

Shigehisa Kuriyama(栗山茂久,哈佛大學東亞系教授)

聯絡人:

李佩珊,Tel: 2652-3324

內容簡介:

What is the history of distraction? Is it true, as is often suggested today, that the Internet has made us distracted in a way that we never were before? Any serious study of such questions must ponder how global trade in the sixteenth through nineteenth centuries transformed perceptions of the valuable and the real. Shigehisa Kuriyama will highlight, on the one hand, how the theme of distraction offers fresh perspectives on the cultural history of Edo Japa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China and Europe. And he will urge, on the other hand, that this early history of distractedness in East Asia offers important insight into the logic and meaning of our own distractions here and now.

系統號:

A-000981

【演講】冼玉儀:十九世紀華人出洋與香港

標題:

【演講】冼玉儀:十九世紀華人出洋與香港

時間:

2013年6月8日(週六)15:00-17:00

地點:

香港歷史博物館地下演講廳(香港九龍尖沙咀漆咸道南100號)

主辦單位:

香港歷史博物館

主講人:

冼玉儀(香港大學香港人文社會研究所名譽副教授)

聯絡人:

Tel: (852) 2724-9042

內容簡介:

本演講以粵語進行,免費入場。

系統號:

A-001029

【工作坊】宋代新出土史料文書工作坊——以徐謂禮文書為中心

標題:

【工作坊】宋代新出土史料文書工作坊——以徐謂禮文書為中心

時間:

2013年5月1至2日(週三至週四)

地點:

臺灣大學文學院會議室(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主辦單位:

長庚大學醫學系、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聯絡人:

林楓玨,E-mail: d99123006@ntu.edu.tw

內容簡介:

5月1日(週三)
9:50-11:50
主持人:李如鈞
徐謂禮文書簡介暨第1-20則釋文與討論(包偉民)

13:10-15:10
主持人:邱佳慧
徐謂禮文書第21-40則釋文與討論(鄧小南)

15:30-17:30
主持人:鄭丞良
淺論宋代敕授告身──以妙應真人告詞與徐謂禮告身為例(林煌達)

5月2日(週四)
9:00-10:20
主持人:洪麗珠
徐謂禮文書第41-60則釋文與討論(張禕)

10:40-12:00
主持人:鄭銘德
徐謂禮文書第61-80則釋文與討論(魏峰)

12:00-12:30
主持人:梁庚堯
綜合討論

系統號:

A-000993

【研習營】第三屆「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晉城:中國社會的長程歷史」

標題:

【研習營】第三屆「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晉城:中國社會的長程歷史」

時間:

2013年8月8日至18日

地點:

山西晉城(中國山西省晉城市)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

聯絡人:

張小姐,Tel: (02) 2782-9555#351;E-mail: alyosha@asihp.net

內容簡介:

本計畫預計於2013年8月8日至8月18日,於山西晉城舉辦第三屆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預計招收兩岸本地與留學國外的文史科系、及研究領域相關科系的博士生與年輕大學教師40人。計畫的基本目的有二:一在培養臺灣研究中國歷史、文化的博士生和年輕學者前往中國大陸作田野調查的興趣與習慣,並希望透過實際的田野考察和地方視角,對文獻有深刻而新鮮的體認與解讀。二在促進兩岸文史科系的博士生和年輕學者深入而密集的知識交流與激盪。

延續前兩屆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的基本設想,我們一方面強調文獻閱讀和田野考察的結合,一方面也希望從不同的學術視野和學科訓練來瞭解晉東南的社會與文化。因此,在課程的規劃上,我們邀請了研究不同歷史時期及對晉東南歷史文化特色素有研究的一流學者進行授課,希望能在一個「大歷史」的背景下理解晉東南地方社會與文化的原有複雜面貌。

【招生對象】
兩岸本地及留學國外的文史科系、以及研究相關領域之博士生(含)以上學人學者及年輕大學教師。

【研習費用】
活動期間於當地之研習考察、食宿交通費用由主辦單位負擔。另補助學員往返上海之交通費用,詳情請見招生簡章或活動辦法。

【報名期限】
臺灣學員:即日起至2013年5月15日(週三)17:00 止
大陸學員:即日起至2013年5月20日(週一)17:00 止

【招生人數】
臺灣及大陸各正取20人,備取若干名

有意報名本研習營者,請至官網下載報名表及簡章。

系統號:

A-000947

【研習班】閱讀中國翻譯史:第三屆中國翻譯史研究暑期班

【研習班】閱讀中國翻譯史:第三屆中國翻譯史研究暑期班

標題:

【研習班】閱讀中國翻譯史:第三屆中國翻譯史研究暑期班

時間:

2013年7月1至5日(週一至週五)

地點:

北京外國語大學(北京市海澱區西三環北路2號)

主辦單位: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翻譯研究中心、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外語教育研究中心

聯絡人:

呂匯思,E-mail: translationhistory@cuhk.edu.hk

報導者:

呂匯思(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翻譯研究中心)

內容簡介:

日期:2013年7月1日至7月5日

主講學者:
胡志德(Theodore Huters,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黃克武(臺灣中央研究院)
沈國威(日本關西大學)
王克非(北京外國語大學)
王宏志(香港中文大學)

語言:普通話

報名資格:以中國翻譯史或相關課題作論文題目之碩士及博士研究生

費用:暑期班不收任何費用,住宿由主辦單位提供,交通及膳食由學員自行負責。

名額:30

報名手續:請於香港中文大學翻譯研究中心網頁(http://www.cuhk.edu.hk/rct/ts/summer_school.html)下載報名表格。填妥後連同一篇有關中國翻譯史的文章(已發表或未發表均可)電郵至translationhistory@cuhk.edu.hk,呂滙思小姐收。

截止日期:2013年4月30日

通知日期:2013年5月15日

系統號:

A-000982

【研習班】2013年國際圖書館專業館員研習班:特藏文獻及檔案維護與創新

標題:

【研習班】2013年國際圖書館專業館員研習班:特藏文獻及檔案維護與創新

時間:

2013年10月14至19日(週一至週六)

地點:

國家圖書館(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主辦單位:

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

聯絡人:

鄭基田,Tel: 23619132#166;E-mail: robin0909@ncl.edu.tw

內容簡介:

一、緣起:
國家圖書館與全球東亞圖書館及漢學研究機構交流密切,瞭解其對漢學研究資源運用之需求甚殷。有鑒於此,本館2009年辦理「國外圖書館專業館員工作坊: 漢學研究文獻運用及服務」,2011年辦理「國際圖書館專業館員研習班: 漢學研究資源及服務」,提供國際東亞圖書館專業館員報名參加研修。今(2013) 年,將辦理為期6天之研習班,開放各國東亞圖書館專業館員報名,邀請學者專家授課,預計招收30名館員。除研習課程外,並安排參觀相關圖書館及文化景點。

二、指導單位:教育部
主辦單位: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

三、課程內容包括:
( 一) 專題講座:授課主軸為
1. 古籍文獻保存維護與加值創新
2. 檔案文獻保存維護與加值創新
3. 古籍編目
4. 古籍提要
( 二) 漢學研究與臺灣研究資源簡介:
1. 相關出版品之採購與徵集
2. 電子資料庫介紹
( 三) 參訪:國家圖書館、大學圖書館、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中央研究院、國史館等

四、學員:以招收國際東亞圖書館專業館員為主

五、時間及地點:
2013年10月14日至19日(週一至週六);地點:國家圖書館

六、費用說明:免收研習費用,由學員自付機票、食宿及交通費

七、語言:以中文為主

八、申請方式:
名額有限,請於2013年5月1日前將申請表填妥寄回
郵寄:臺灣臺北市中山南路20 號
國家圖書館國際合作組
鄭基田先生:+886 2 23619132#166
傳真:+886 2 23820747
電郵:robin0909@ncl.edu.tw

九、報名結果:將於6月1日前以E-mail及傳真通知

系統號:

A-000983

【系列演講】香港歷史博物館「科大人文新語」講座系列

標題:

【系列演講】香港歷史博物館「科大人文新語」講座系列

時間:

2013年4至6月,共6場

地點:

香港歷史博物館地下演講廳(香港九龍尖沙咀漆咸道南100號)

主辦單位:

香港歷史博物館

聯絡人:

Tel: (852) 2724-9042

內容簡介:

本演講5至6月場次如下:
5月25日(週六)
15:00-17:00
中西交流:從粵語中的英語借詞說起(姚玉敏,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教授)

6月1日(週六)
15:00-17:00
童言、流言、謠言:張愛玲的《小團圓》(普通話主講)(陳麗芬,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

6月22日(週六)
15:00-17:00
香港的西洋歌劇教育近況(盧思彥,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部教授)

※本系列講座免費入場,除特別註明外,所有講座均以粵語進行。講座內容並不代表博物館立場。

系統號:

A-001028

【系列演講】2013潘黃雅仙人文講座:紙上的知識份子

【系列演講】2013潘黃雅仙人文講座:紙上的知識份子

標題:

【系列演講】2013潘黃雅仙人文講座:紙上的知識份子

時間:

2013年5月,共3場

地點:

政治大學文學院百年樓330309室(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主辦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

主講人:

王堯(蘇州大學文學院院長)

聯絡人:

張月芳,Tel: 2939-3091#62302

內容簡介:

(一)莫言與中國當代文學
時間:5月3日(週五)10:10
主持人:張堂錡(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
講綱:
莫言作為近三十年中國大陸最重要的作家之一,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當之無愧。從魯迅到老舍再到沈從文,諾貝爾獎文學成為中國文化以及中國與世界關係的典型的文化符號,其中灌注了太多的寄託,也糾纏了太多的非文學的因素。如今當這個重要的國際獎項終於和中國作家莫言聯繫在一起時,曾經有過的歷史複雜性都在這個時候省略和簡化了。莫言的獲獎,不僅緩解了大陸知識界和民眾百年來的焦慮,也為重建中國文化與世界的對話關係帶來了新的可能。在某種意義上是對一種歷史的終結,是又一段歷史的開始;媒體上的種種反應是多年糾結的一種心態的釋放,而一些公共知識份子的反應則是現實困境的折射。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世人對中國文學與文化的認識,也為重新討論中國與的“世界”對話關係提供了新的可能。本講演試圖回到文學的莫言,在中國當代文學的整體框架中討論莫言的創作和觀點,揭示莫言所創造的文本與現實、世界的關係,分析莫言獲獎引發的爭議及其背後的複雜因素。

(二)關於當代文學的「思想狀況」
時間:5月6日(週一)10:10
主持人:林啟屏(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
講綱:
在重建文學與現實的聯繫時,文學的「思想狀況」受到關注並成為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八十年代的文學變革與思想解放運動互為影響,文學在走向思想前沿的同時也回到了自身。但八十年代文學的思想生產機制具有歷史轉折時期的特殊性,沒有形成足夠的思想資源以應對九十年代以後的變局。在文化轉型之後,文化與文學的形態、功能和價值等都呈現了錯綜複雜的「大融合」現象,作家介入現實的方式、思想的取向和價值判斷等也隨之發生變化。當我們把思想視為文學的一部分時,便發現文學與現實緊張關係鬆動、作家缺少反抗自我身份的意識,因此作家「內在資源」的缺乏成為當下文學的最大困境。九十年代文化結構的變化(多元、多樣抑或是無序),為人的發展和文學的發展創造了更多的可能性。當時間和空間敞開之後,文學從相對單一的文化體系中解放出來,而新的可能性相伴的是困頓的處境與寫作的難度。市場經濟在瓦解舊的意識形態的同時有可能敞開思想自由、精神獨立的空間,成為一種新的「想像」。知識份子在計劃經濟體制中生活得太久也遭遇太多束縛的,在不長的時間裡度過了“市場經濟什麼都好”的「幼稚時期」。生活在左右人,文化價值和倫理道德在物質、利益、欲望、狂歡以及後來被稱為消費主義意識形態的擠壓中逐漸陷落、瓦解和沉淪,八十年代的文學經驗不足以應對變化了九十年代。轉型時期的文化問題並非一一對應到文學,作為精英文化的文學置身在不同的文化衝突中所面臨的基本問題是,文學與主流文化或者主流意識形態的關係有了怎樣的新變,文學與大眾文化或者消費主義意識形態處於怎樣的狀態(緊張還是妥協),主流文化與大眾文化的微妙關係又對文學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三)「文革文學」與「新時期文學」關聯性研究
時間:5月10日(週五)10:10
主持人:宋如珊(文化大學中文系教授)
講綱:
「中國當代文學」通常劃分為「十七年文學」、「文革文學」和「新時期文學」三個階段,「新時期文學」已經有三十餘年,因此又被分為八十年代文學、九十年代文學和新世紀文學三個部分(這樣的劃分顯然過於瑣碎,但便於呈現研究物件和問題)。我在此關注的不是當代文學的分期問題,而是提出:如果按照這樣的劃分,文學史應當如何敘述這些階段之間的關係?無論是三分法(十七年、文革、新時期),還是兩分法(兩個三十年),都必須研究「文革文學」與「新時期文學」的關聯性問題。但這個問題長期以來被忽視了。從「文革」到「新時期」這一歷史渡階段,承上啟下地完成了當代中國的歷史轉折,並且對近三十年的中國產生了深遠影響。文學在這個階段的轉型,深刻地反映了當代中國思想文化在歷史轉折階段的基本問題。過渡階段的文學與思想文化充滿了尖銳的衝突並且具有前所未有的複雜性,決定了八十年代文學與思想文化基本面貌,也影響了知識份子在九十年代以後的道路選擇。簡化過渡階段的複雜性,只能使關於近三十年中國的論述流於膚淺和表層。

系統號:

A-001076

【系列演講】成功大學文學院戲劇系列講座

【系列演講】成功大學文學院戲劇系列講座

標題:

【系列演講】成功大學文學院戲劇系列講座

時間:

2013年3至5月,共3場

地點:

成功大學文學院演講廳、視聽教室(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主辦單位:

成功大學文學院

內容簡介:

本系列演講已於3月份舉行首場,5月份場次如下:

2013年5月6日(週一)15:00-17:00
說崑劇與薌劇(歌仔戲)(曾永義,國家講座教授)
地點:文學院學術演講廳

2013年5月6日(週一)19:30開始
漳州薌劇團巡演
地點:鳳凰樹劇場

2013年5月9日(週四)15:00-17:00
21世紀臺灣劇壇 《長生殿》傳奇的文化展演(蔡欣欣,臺灣戲曲學院副校長)
地點:文學院學術演講廳

系統號:

A-000902

【系列演講】「大眾文化與世代記憶」系列講座(V) ZERO年代的文學想像力

標題:

【系列演講】「大眾文化與世代記憶」系列講座(V) ZERO年代的文學想像力

時間:

2013年3至6月,共5場

地點:

中興大學綜合大樓904會議室(臺中市南區國光路250號)

主辦單位:

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暨「亞洲大眾文化與新興媒介研究室」

聯絡人:

Tel: 04-22840671#12

內容簡介:

本演講5至6月份場次如下:

講題:文學雜誌的內行讀法
主講:王聰威(聯合文學總編輯、小說家、「中時開卷十大好書獎」得主)
時間:2013年5月15日(週三)14:00-16:00

講題:邊陲摔角場:如何閱讀詩與詩壇
主講:楊佳嫻(詩人、散文家、清華大學中文系兼任助理教授暨駐校作家)
時間:2013年6月6日(週四)14:00-16:00

系統號:

A-000903

【系列演講】臺灣文學史課程系列演講

標題:

【系列演講】臺灣文學史課程系列演講

時間:

2013年3月及5月,共2場

地點:

中興大學綜合教學大樓9樓904會議室(臺中市南區國光路250號)

主辦單位:

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

聯絡人:

Tel: 04-22840671#12

內容簡介:

本課程講座分研究所及大學部兩系列,皆歡迎各界人士參加。

以下為研究所部分
5月2日(週四)
14:00-17:00
臺灣自然書寫的興起及發展(劉克襄,自然生態作家)
主持人:邱貴芬(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所特聘教授)

5月14日(週二)
10:00-12:00
華語語系文學:跨國‧馬華‧臺灣文學史(高嘉謙,臺灣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主持人:汪俊彥(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所助理教授)

以下為大學部部分
5月8日(週三)
10:10-12:00
身體說故事:臺灣劇場史概說(汪俊彥,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所助理教授)

演講主持人為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所廖振富所長。

系統號:

A-000904

【系列演講】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年「府城講壇」

標題:

【系列演講】國立臺灣文學館2013年「府城講壇」

時間:

2013年2月至6月,共6場

地點:

國立臺灣文學館演講廳(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聯絡人:

Tel: 06-2217201

內容簡介:

本系列演講時間均為週六的14:30-17:00,共有網路登記及現場索票等兩種報名方式,有意參加者洽詢官網。

本系列演講5至6月場次內容如下:
5月11日
土地的回音(蔡素芬,自由時報副刊主編)

6月8日
讀莊子話人生(王邦雄,中央大學哲研所前所長)

系統號:

A-000905

【系列演講】2013臺灣史前文化與南島民族系列講座

【系列演講】2013臺灣史前文化與南島民族系列講座

標題:

【系列演講】2013臺灣史前文化與南島民族系列講座

時間:

2013年3月至6月,共7場

地點:

中興大學教學大樓六樓605室(臺中市南區國光路250號)

主辦單位:

中興大學歷史系、靜宜大學南島民族研究中心

聯絡人:

Tel: (04)2287-0214

內容簡介:

5月24日(週五)
平埔族的分類與遷徙(溫振華,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5月31日(週五)
泰雅族的遷徙與生態觀(林益仁,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6月6日(週四)
人群性格與環境——以Basai人群為例(劉益昌)

6月13日(週四)
歷史書寫與土地倫理(劉益昌)

系統號:

A-000906

【系列演講】2013年海洋教育講座:「海貿、沈船、海難」

【系列演講】2013年海洋教育講座:「海貿、沈船、海難」

標題:

【系列演講】2013年海洋教育講座:「海貿、沈船、海難」

時間:

2013年4至6月,共6場

地點:

長榮海事博物館(臺北市中山南路11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海洋史研究專題中心、長榮海事博物館

聯絡人:

陳先生,Tel: 02-2351-6699#515

內容簡介:

本演講5至6月場次如下:
5月15日
清代環中國海域的海難事件(劉序楓,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兼執行秘書)

5月22日
老舊長袍的新式花邊:近代中國通商口岸的興起(劉石吉,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研究中心研究員)

6月5日
清代臺灣航海帆船之形制(李其霖,淡江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6月19日
海洋失事&水下考古與出水文物(陳國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有意參加者,請以電話或至相關網址線上報名。

系統號:

A-000926

【系列演講】臺北保安宮「2013年文化歷史系列講座」

標題:

【系列演講】臺北保安宮「2013年文化歷史系列講座」

時間:

2013年3至12月,共10場

地點:

大龍峒保安宮一樓雲衷廳(臺北市哈密街61號)

主辦單位:

臺北保安宮

聯絡人:

Tel: (02)2595-1676

內容簡介:

大龍峒在早期文風鼎盛,保有豐富宗教信仰文化,隨著時代改變及居民外移,已漸隱沒。為推廣宗教信仰文化,保安宮特別舉辦多場文化信仰講座,帶民眾深入探源。

演講時間:每月一次,均為週六14:30-16:30

5至12月場次及講題如下:
5月18日
有關寺廟藥籤或民間醫療文化方面,正確題目待定(宋錦秀,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6月15日
從生態心理學談地球與心靈的療癒(蔡怡佳,輔仁大學宗教系副教授)

7月20日
從區域人群的形成談臺灣的歷史過程(陳玉美,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8月17日
開臺聖王信仰的現時代意義(高致華,廈門大學國學院研究員)

9月21日
伊斯蘭在臺灣?(林長寬,國立政治大學阿拉伯文系/宗教研究所教師)

10月19日
靈驗的顯現:漢人靈驗文化面面觀(丁仁傑,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11月16日
龍王信仰在臺灣的歷史考察(蘇全正,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靜宜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12月21日
佛教信仰與生活世界展趨勢(林建德,慈濟大學宗教與人文研究所副教授)

系統號:

A-000984

【展覽】國家圖書館慶祝建館八十周年系列特展

【展覽】國家圖書館慶祝建館八十周年系列特展

標題:

【展覽】國家圖書館慶祝建館八十周年系列特展

時間:

2013年4月18日至6月16日

地點:

國家圖書館(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內容簡介:

【慶祝建館八十周年系列特展】
為慶祝本館建館八十周年,使社會各界了解本館在大時代歷史下對保存中華文化知識的貢獻、國際圖書館界的文創交流,以及二千年來承載人類知識的主要媒介-書的創造與變遷,藉以推廣知識服務,讓國內外熱愛知識的同道與知交,認識圖書館之美,愛上閱讀,支持本館在臺灣知識教育、文化傳播樞紐中扮演的角色,本館特規劃「慶祝建館八十周年系列特展」,於本館同時舉辦「淬鍊–國家圖書館建館八十週年館史展覽」、「世界國家圖書館巡禮」、「演化–書的歷史」等三項主題展覽。其中館史展呈現國圖自1933年籌備成立迄今重要館史事件,陳列早期圖書館文物,如舊館舍專室原懸掛匾額、鉛字排版打字機等,此外也展出與館史相關之新聞影音資料。「世界國家圖書館巡禮」展覽則著重於介紹各國重要圖書館,呈現國圖對外之交流,以及各館推動閱讀之概況。書的歷史展除了介紹書的演變,同時呈現東西方印刷術的演進,並介紹在書的歷史中具有代表性的館藏珍品,以趣味方式介紹大眾認識古籍。三大主軸的系列展覽,內容涵蓋中外古今,包羅萬象。展期自2013年4月18日至6月16日,地點為國家圖書館(10001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文教區一樓118展覽廳、118展覽廳前川堂、一樓簡報室前。

系統號:

A-001091

【展覽】金關丈夫教授文庫贈藏紀念展

【展覽】金關丈夫教授文庫贈藏紀念展

標題:

【展覽】金關丈夫教授文庫贈藏紀念展

時間:

2013年5月17日至6月20日

地點:

臺灣大學圖書館5樓特藏資料展覽區(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臺灣原住民族圖書資訊中心

聯絡人:

Tel: +886-2-3366-4551;E-mail: tulce@ntu.edu.tw

內容簡介:

金關丈夫教授(1897-1983),日本香川縣人,為解剖學暨考古、人類學者,1897年出生於日本香川縣,1923年畢業於京都帝國大學醫學部,1934年任臺北醫專教授,1936年任臺北帝國大學教授,1950年任九州大學教授,1957年退休後任鳥取大學、山口縣立醫科大學與帝塚山學院大學教授。日治時期,他曾對臺灣住民進行各種體質測量,留下珍貴的資料,開啟臺灣的體質人類學研究。並又在考古、文化、民俗等領域投注心力,對於臺灣史前源流等問題皆有重要論著。返回日本後,以研究日本彌生時代的人骨著稱,發表日本民族形成的重要理論。此外,他的見識淵博,對文學、美術亦頗多作品,堪稱是一位多才多藝的學者。

因廣泛探索學問之需,金關丈夫教授收集甚為大量的藏書。有鑑於臺灣除臺大因帝大時期設有土俗人種學講座之歷史緣由,有較具歷史的人類學系之外,其他大學有關人類學相關系所之設立,為時均晚;各校相關研究參考書籍資料之典藏規模,尚有待拓展。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爭取金關丈夫教授典藏圖書資料之贈藏,獲得家屬同意。該批藏書資料於2012年春運抵臺大,現已整理編目完成,並陳列於臺大圖書館5樓特藏組。今於臺大圖書館舉辦「臺灣體質人類學先聲──金關丈夫教授文庫贈藏展暨跨領域的南方考古學國際研討會」,以感謝金關教授家屬慨然贈送此珍貴典藏,並希周知學界,推廣利用,以期金關教授之研究熱忱與博學典範,再度引領國內外的研究學界,拓展耕耘與深化研究。

金關丈夫教授與國分直一教授同為戰後的留用教師;亦師亦友的此二位教授,各均畢生努力收集研究參考用圖書資料。臺大圖書館於2010年已爭取得國分直一教授的典藏入館,而今再添金關丈夫教授之豐富珍藏,相信此為國內最具規模的民俗學、人類學與考古學之研究參考資源,意義非凡;歡迎各界多加利用。

本展覽開放時間:週一至週五 8:20-19:00/ 週六 8:20-17:00

系統號:

A-001137

【展覽】金成旭映——清雍正琺瑯彩瓷特展

【展覽】金成旭映——清雍正琺瑯彩瓷特展

標題:

【展覽】金成旭映——清雍正琺瑯彩瓷特展

時間:

2012年12月1日至2013年10月30日

地點:

國立故宮博物院203陳列室(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故宮博物院

聯絡人:

Tel: 886-(2)-28812021

內容簡介:

琺瑯彩瓷,是指使用琺瑯彩料在瓷胎上彩繪裝飾紋樣的瓷器。在這個以雍正朝作為主題的展覽中,將從技術和裝飾紋樣兩個面向,一探琺瑯彩瓷在雍正朝的轉變與發展。

傳世琺瑯彩瓷絕大多數屬於清宮舊藏,加上器表紋樣極其精美細緻,故自紫禁城開放成為故宮博物院以來,即成為藏家鑑賞追逐的目標。坊間對於此類產品因而也出現「古月軒瓷」,由姓金名成,字旭映,或胡姓畫匠所畫的瓷器等多種說法。時至今日,檢閱相關文獻與檔案,可知幾乎傳世的所有琺瑯彩瓷自盛清後皆收藏於乾清宮中的庫房裡;不僅流傳有緒,而且甚至連同乾隆朝配製的楠木匣一起收貯,明顯地無「古月軒」典藏的史實,也無衍生的胡姓畫匠之說。

「金成」、「旭映」,是雍正朝琺瑯彩瓷上經常出現的兩枚印章。尤其是畫有紅彩花卉的作品上,一定看得到這兩枚印文。事實上,從琺瑯彩瓷產燒背景的淵源脈絡來看,康熙朝時西洋畫琺瑯器與技術傳入清宮創燒之際,必須使用原施於金屬胎的琺瑯料施塗於瓷器上。康熙時造辦處尚未能自行提煉彩料,以致許多顏色必須仰賴進口,而透過不同色料的混合才能創造出更多的顏色。在以西洋技術為前導下,一類以金發色的金紅彩,因在清朝前所未見,遂對清宮造成極大的衝擊;康熙和雍正兩位皇帝持續不懈地試驗,冀望能開創出屬於清朝本土的紅色彩料。

雍正六年(1728)怡親王允祥在造辦處主持彩料提煉計畫,最後成功地提煉出十八種顏色,為雍正琺瑯彩瓷的產燒取得突破性的成果。但其中並未包含紅色顏料,致使雍正皇帝和怡親王仍然必須持續督促研發工作的進行。不過透過現在的顯微觀測,卻發現雍正朝其實已能掌握源自西洋以金發色的技術。此一傳承自康熙朝,從廣東一路到清宮,乃至拓展至景德鎮的金紅彩,其成就足以和古今中外相互輝映,應是此一展覽給予「金成」、「旭映」的詮釋。

同樣地,在裝飾紋樣上,由於雍正皇帝倡導「內廷恭造式樣」,親自發出「秀雅」、「細緻」的要求,也指定唐岱、戴恆、賀金昆、湯振基和郎世寧等院畫家為畫琺瑯器製作稿樣。影響所及,無論是滿飾紋樣或裝飾有詩、書、畫、印四種元素的組群,無不美輪美奐。

環顧海內外,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之雍正琺瑯彩瓷,無論質地和數量,均堪稱世界之冠。藉此展覽的推出,期待觀眾能與策展人一起透過實物檢證文獻記載,以更進一步認識雍正朝的琺瑯彩瓷。

本展覽全年開放,8:30-18:30,夜間延長開放時段:每週五、週六18:30-21:00,國人憑身分證件可免費參觀。

系統號:

A-000985

【展覽】通嚏輕揚——鼻煙壺文化特展

【展覽】通嚏輕揚——鼻煙壺文化特展

標題:

【展覽】通嚏輕揚——鼻煙壺文化特展

時間:

2012年7月25日至2013年6月20日

地點:

國立故宮博物院303陳列室(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故宮博物院

聯絡人:

Tel: 886-(2)-28812021

內容簡介:

鼻煙源自南美洲印第安部落,是將上等煙葉磨成細粉,加入花卉等香料,經發酵後密封陳化而成。不同於卷煙需點火燃燒,鼻煙是將粉末直接吸入鼻中,略帶刺激具嗆鼻與特殊香氣,有通嚏之功效。

十六世紀,具有療效之珍貴鼻煙傳入歐洲,迅速地為皇室、貴族、教會等統治階層接受;到了十七世紀,除了藥用功能外,吸聞鼻煙成為高尚的社交活動,法王路易十四時,形成一股時尚風潮,席捲整個歐洲。在此風潮下,用來儲存鼻煙的鼻煙盒,如同珠寶首飾,成為表徵身分地位及財富的奢侈裝飾,結合各種珍貴材質、技藝,具體呈現精緻奢華的歐洲時尚。

十七世紀後半葉,西方鼻煙潮流進入中國,「通嚏輕揚」的鼻煙及裝飾華麗的鼻煙盒作為外交禮品,藉由歐洲傳教士、使節及商賈進入清宮,受到清代皇帝喜愛。吸聞鼻煙成為新潮流。因氣候、習慣等因素,歐洲鼻煙盒在中國並不適用,僅成為收藏的珍玩。在康熙時,內府開始製作小口、廣腹附蓋匙之鼻煙壺,易攜帶且氣味不洩,成為清廷盛裝鼻煙的新容器。縱觀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將西方畫琺瑯、玻璃製造技術及各類紋飾巧妙融合,創製獨具特色的鼻煙壺。

乾隆朝之後,製作小巧精緻的鼻煙壺已蔚為風潮,將各類工藝展現於方寸之間,於材質、造型及技法皆極盡巧思。同時,鼻煙及鼻煙壺也成為清代社交活動不可少之物,無論家中陳設、或作為賞賜,或裝飾佩帶,乃至如煙漏、煙碟等小器具,皆成為彰顯身分地位及品味的象徵。此外,融合中西的中國鼻煙盒,及專為迎合中國皇室品味而作的鼻煙壺,則在器物材質製作上各自回應了鼻煙潮流。

展覽分成「西潮──歐洲鼻煙盒」、「新潮──清廷創製鼻煙壺」、「風潮──競相爭艷」、「迴瀾──品味交流」等四單元,展出院藏各類鼻煙盒、鼻煙壺及相關器具,呈現清代在歐洲鼻煙潮流下,所發展出特有的鼻煙壺文化,同時欣賞集中西工藝大成的鼻煙容器之美。

本展覽全年開放,8:30-18:30,夜間延長開放時段:每週五、週六18:30-21:00,國人憑身分證件可免費參觀。

系統號:

A-000986

【展覽】仙洲‧戰地‧曙光——金門馬祖文學特展

【展覽】仙洲‧戰地‧曙光——金門馬祖文學特展

標題:

【展覽】仙洲‧戰地‧曙光——金門馬祖文學特展

時間:

2013年1月25日至6月16日

地點:

國立臺灣文學館1F展覽室C(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聯絡人:

Tel: (06)221-7201

內容簡介:

「仙洲˙戰地˙曙光──金門馬祖文學特展」內容包括金門、馬祖兩地各時期之文學發展概況,呈現從傳統文學、戰地軍管時期到金馬解嚴以來的珍貴文物、文學作品等,並介紹數十位在地與旅外之金馬籍作家。本次展覽以文學作品為核心,探討兩地「離島」、「前線戰地」、「觀光島嶼」等殊異角色下的歷史變遷,透過文字還原不同階段下的島嶼命運與常民生活,藉由作家與作品的引領,偕同讀者穿越時空,照見神秘面紗下的繽紛容顏,並藉以共同思考金門、馬祖的未來走向。

本展覽開放時間:
每週二至週日9:00~21:00,每逢星期一、除夕、年初一固定休館

系統號:

A-000987

【展覽】順風相送:院藏清代海洋史料特展

【展覽】順風相送:院藏清代海洋史料特展

標題:

【展覽】順風相送:院藏清代海洋史料特展

時間:

2013年5月3日開始

地點:

國立故宮博物院104陳列室(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故宮博物院

聯絡人:

Tel: 886-(2)-28812021

內容簡介:

清代航行於東亞的船隻,多在船尾書有「順風相送」四字,以祈求航行的順利。東亞的季風,通常是夏至後的七、八、九月的西南季風和十月、十一月的東北季風。在季風吹拂下,船隻仰賴風帆,到各地進行貿易。唐宋以後,東亞的貿易活動日漸暢旺活絡;季風既是船舶的動力,也是經濟的動力,更是文明的動力。

海路開通之後,海防逐漸成為統治者不可忽略的問題。從明代開始,為了鞏固中國的國際政治聲望,結合政治與經濟雙重目的的朝貢制度,大大的促進了沿海貿易的進步。同時,在開放部分門戶之餘,為了防禦倭寇和海盜的侵擾,中國沿海的防禦體系逐漸成形;國人積極認識海洋,探索海洋,並經營海洋。海外貿易的高度發展,促進了造船和導航等航海科技的進步。隨著朝貢體系的建立,和貿易往來的頻繁,國人對於域外的認識日益增加,不但使國人開眼看世界,也加速了沿海社會的變化。

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了大量的海洋史料,其內容包括了各種清代沿海海圖、帝王的詔令、各地督撫的奏報和帝王的硃批、記載海防相關制度的官書與各種傳聞或親歷域外的檔案、沿海社會生活,以及百年前部分西方媒體對於中國沿海的報導。這些展件充分反映出清代海洋與政治、社會的密切關聯,以及清代海洋事務的多元性。

本展覽共分為四個單元:第一單元為「萬里海防」,透過圖籍文獻,講述帝王的海洋觀,並以水師、礮臺和水師將領等主題,勾勒清王朝的海防視野和規模。第二單元為「七海揚帆」,以介紹各種海船和航海科技為主。第三單元為「殊域周咨」,講述國人對於域外奇風異俗的認識,以及清代與各藩屬之間的朝貢貿易關係。第四單元為「移風變俗」,講述沿海城市的發展和沿海各地宗教、商貿、漁鹽之利的種種社會生活變遷。

※本展覽相關資訊將陸續更新於官網。

系統號:

A-000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