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中研院近史所雷祥麟研究員續任該所所長

標題:

中研院近史所雷祥麟研究員續任該所所長

內容簡介:

中研院近史所雷祥麟研究員奉核定繼續兼任所長,聘期自113年10月1日起至116年9月30止。雷祥麟教授係美國芝加哥大學科學史博士,研究領域為傳統醫療與公共衛生史(近代中國與台灣)、科學史與身體史、科技與社會研究等。

系統號:

H-025367

中研院臺史所張隆志副研究員續任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標題:

中研院臺史所張隆志副研究員續任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內容簡介:

中研院臺史所張隆志副研究員奉核定自113年8月1日起至115年7月31日止,續借調至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擔任館長。張隆志教授係美國哈佛大學歷史與東亞語言研究所博士,研究領域為臺灣社會文化史、平埔族群史、比較殖民史等。

系統號:

H-025368

中研院文哲所陳相因副研究員升等為研究員

標題:

中研院文哲所陳相因副研究員升等為研究員

內容簡介:

中研院文哲所陳相因副研究員奉核定為研究員,聘期自113年7月30日起至128年6月30日止。陳相因教授係英國劍橋大學斯拉夫研究系與東方研究系兩系博士,研究領域為中國現當代文學、 俄羅斯與蘇聯文學、 比較文學、 電影研究等。

系統號:

H-025366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齊偉先副研究員升等為研究員

標題: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齊偉先副研究員升等為研究員

內容簡介:

中研院社會學研究所齊偉先副研究員奉核定為研究員,聘期自113年7月30日起至124年2月28日止。齊偉先教授係德國畢勒費爾德大學社會學博士,研究領域為宗教社會學、文化社會學、醫療社會學、藝術社會學、社會學理論等。

系統號:

H-025365

中研院近史所陳建守助研究員升等為副研究員

標題:

中研院近史所陳建守助研究員升等為副研究員

內容簡介:

中研院近史所陳建守助研究員奉核定為副研究員,聘期自113年7月30日起至135年9月30日止。蘇聖雄教授係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研究領域為近代中國思想文化史、概念史與詞彙史、當代歐美史學理論等。

系統號:

H-025364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吳有能教授榮任該系系主任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吳有能教授榮任該系系主任

標題: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吳有能教授榮任該系系主任

報導者:

李文珠

內容簡介:

吳有能教授獲選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第19任系主任,任期自2024年8月1日至2026年7月31日止。吳有能教授係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專攻中國思想以及比較宗教學。其論著範圍在宋明理學,近現代儒學及佛教,發表台灣新儒學,道教,民間信仰及台灣佛教史;近年關注歷史與記憶,以及環境與動物的議題等。簡歷及學術著作請參見: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f7Vi38sN9KgSCD1cjLx3bcieX-aW5Dw5ytxkTVTSb50/edit

系統號:

H-025250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陳健文副教授榮升教授

標題: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陳健文副教授榮升教授

報導者:

李文珠

內容簡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陳健文副教授於2024年8月1日榮升為教授,陳健文教授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研究領域為中亞及北亞史,東西交通史、秦漢史等。簡歷及學術著作請參考: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_a4g3iXqlJsFL1T5tqFvUXKbamRnFWq_MWwuKauaUXQ/edit

系統號:

H-025251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皮國立副教授榮升教授

標題: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皮國立副教授榮升教授

內容簡介: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皮國立副教授榮升教授。皮國立教授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研究領域為中國現代史、中國醫療社會史、疾病史、中國近代戰爭與科技等。

系統號:

H-025430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蔣竹山副教授榮升教授

標題:

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蔣竹山副教授榮升教授

內容簡介: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蔣竹山副教授榮升教授。蔣竹山教授係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研究領域為明清醫療史、新文化史、全球史、公眾史學、影視史學等。

系統號:

H-025431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傅揚助理教授榮升副教授

標題:

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傅揚助理教授榮升副教授

內容簡介: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傅揚助理教授自 2024年8月1日起通過副教授升等。傅揚教授係英國劍橋大學東亞系博士,研究領域為先秦思想史、漢晉唐政治文化、近現代學術史等。簡歷及學術著作請參考:https://homepage.ntu.edu.tw/~history/c_members_fulltime.html

系統號:

H-025257

臺灣大學歷史系新聘吳俊瑩助理教授

標題:

臺灣大學歷史系新聘吳俊瑩助理教授

內容簡介: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自113學年度起新聘吳俊瑩博士為助理教授,吳俊瑩教授畢業於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專長領域為臺灣史、臺灣法律史、二二八事件與戰後臺灣政治案件研究。簡歷及學術著作請參考:https://homepage.ntu.edu.tw/~history/c_members_fulltime.html

系統號:

H-025256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新聘盧省言助理教授

標題: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新聘盧省言助理教授

報導者:

李文珠

內容簡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於2024年8月1日起新聘盧省言助理教授。盧省言助理教授係英國倫敦大學歷史高等研究院歷史博士,研究領域為歐洲中古史、英格蘭婦女史、英國法律史、西方男性史、中古英格蘭婦女之財產權等。簡歷及學術著作請參見:https://docs.google.com/document/d/1RRmaRnn1lkp1by3Ho9NfZqitpbHKZXq-7oUcplliw8I/edit

系統號:

H-025253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邱燮友退休教授逝世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邱燮友退休教授逝世

標題:

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邱燮友退休教授逝世

內容簡介:

本系退休教授邱燮友先生,慟於113年6月30日逝世,享耆壽94歲。

邱燮友教授出生於福建龍巖,筆名「童山」,研究專長:文學史、樂府詩、中國詩學,自民國48年受聘到民國86年退休,期間長期指導師大「噴泉詩社」新詩朗誦及「南廬吟社」古詩吟唱,並於民國79-81年擔任國文學系所長兼系主任。

本則消息內容轉錄自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官網。

系統號:

H-025409

醫師暨客家詩人曾貴海逝世

醫師暨客家詩人曾貴海逝世

標題:

醫師暨客家詩人曾貴海逝世

內容簡介:

醫師及客語詩人曾貴海今(6)日凌晨辭世,享壽78歲。文化部長李遠聞訊表示,「對於他的離開,感到很悲傷。」李遠說,曾貴海醫生用他的一生來捍衛臺灣的自由民主和環境保育。臺灣的河川、綠地都是他最珍惜的。我們常常在一些社會運動關鍵時刻,看到他默默的站出來,就是一種無法撼動也無法摧毀的力量。「他的一生就像他自己寫的詩一樣,那麼純潔無瑕,那麼溫柔,但是卻堅毅如山。」文化部將呈請總統明令褒揚。

曾貴海畢業於高雄醫學院醫學系,1973至1976年任職於臺北榮總,1976年轉任省立高雄醫院,定居高雄。其以華、客、台語三種語言寫作,包括詩、散文、文論、歌詞等,創作手法多元又富變化,作品融合敘述抒情及短詩等多樣風格。著有《浪濤上的島國》、《畫面》、《浮游》、《白鳥之歌》、《航向自由》等。曾獲吳濁流文學新詩獎、賴和醫療服務獎、高雄市文藝獎、臺灣文學家牛津獎、客家終身貢獻獎、臺灣醫療典範獎等,並於2022年獲得「厄瓜多惠夜基國際詩歌節」第15屆Ileana Espinel Cedeño國際詩歌獎,為獎項首次授予亞洲詩人。

為推廣臺灣文學,曾貴海1966年與江自得、蔡豐吉、王永哲、吳重慶等人創立「阿米巴詩社」、1982年與葉石濤、鄭炯明、陳坤崙、許振江、彭瑞金等友人創辦南臺灣第一本臺灣文學雜誌《文學界》;1983年出版第一本詩集《鯨魚的祭典》;1991年7月創辦《文學臺灣》季刊並擔任社長。2000年出版客語詩集《原鄉.夜合》,是他深層的「客家意識」甦醒之後,書寫精神上的尋根之旅,其擁有客家人、福佬人及平埔族血統,以身世見證臺灣民族大融合的事實。

曾貴海一生致力於支持臺灣本土文學運動與生態環境保護,曾任衛武營公園促進會召集人、高雄市綠色協會會長、臺灣南社社長、鍾理和文教基金會董事長等,2016年獲聘總統府國策顧問。散文長篇《被召喚的河流》、《留下一片森林》,是曾貴海投入「南方綠色革命」的環保運動之後的文學紀實。另有文論作品《憂國》、《戰後台灣反殖民與後殖民詩學》、《台灣文化臨床講義》。2017年其作品編製成《文學音樂劇場:築詩・逐詩》,在臺中國家歌劇院、臺北國家兩廳院、高雄衛武營國家藝術中心等場地演出。

文化部表示,2003年國立臺灣文學館成立時,曾貴海與《文學臺灣》雜誌社共同響應捐贈文物手稿作為館藏,如〈冬花夜開〉、〈夜合〉等。臺文館所出版的《臺灣詩人選集》系列、《臺灣詩人一百》等,都收錄曾貴海的作品。其在國家語言發展上,亦多所出力,創作融入臺灣各族群文化,詩作能以客語和台語朗誦、吟唱,其文學性、音樂性和文化樣貌都相當豐富。為其逝世,文化部表達深切悼念與敬意。

本則訊息文字引自文化部新聞稿,照片來源為客家委員會。

系統號:

H-025410

澳大利亞中國歷史學家,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譚若思(Ross Terrill)逝世

澳大利亞中國歷史學家,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譚若思(Ross Terrill)逝世

標題:

澳大利亞中國歷史學家,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譚若思(Ross Terrill)逝世

內容簡介:

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研究員譚若思(Ross Terrill,1938 – 2024)於本年8月2日逝世。譚教授曾任哈佛大學政治學與國際事務教授,費正清東亞研究中心研究員,《大西洋月刊》編委,美國政治學協會會員。其主要著作有《毛澤東》、《中國的形象》等。主要研究領域為政治學、毛澤東生平以及思想、中國當代政治等。

系統號:

H-025441

胡適研究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退休副所長耿雲志逝世

標題:

胡適研究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退休副所長耿雲志逝世

內容簡介:

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退休副所長耿雲志於8月2日在北京逝世,享壽85歲。耿雲志先生在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研究所內擔任研究員,後以副所長一職退休;一方面既是中國大陸胡適研究的先行者外,另一方面更屬該園地辛勤的園丁。他不僅進行研究,還參與主持、大量地編輯胡適相關檔案資料,諸如:《胡適年譜》、《胡適語萃》、《胡適遺稿及秘藏書信》、《胡適書信集》、《胡適全集》及《胡適論爭集》等,為後續研究胡適乃至中國近現代史學者鋪設一條平穩的康莊大道。除了胡適研究之外,有關清末立憲運動及中國近代文化轉型的趨向等課題,也都是耿先生極為關心的部分,且在這些領域上亦是成績斐然。

本則訊息文字來源節錄自胡適紀念館臉書粉絲專頁。

系統號:

H-025380

中亞歷史學者,大阪大學森安孝夫名譽教授逝世

標題:

中亞歷史學者,大阪大學森安孝夫名譽教授逝世

內容簡介:

日本大阪大學森安孝夫名譽教授於本年8月26日逝世。森安教授畢業於東京大學文學部東洋史學科,研究領域為敦煌、高昌區出土文書、蒙古高原的碑文類等,特別擅長以漢籍史料來進行伊斯蘭化以前的內亞史研究。主要著作有《絲路、遊牧民與唐帝國》、《回鶻-摩尼教史的研究》、《東西回鶻與中央歐亞》、編著《中亞出土文物論叢》、《從粟特到回鶻──絲路東部的民族與文化交流》。

系統號:

H-025455

日本近代史專家,匹茲堡大學歷史系榮譽教授Richard J. Smethurst逝世

標題:

日本近代史專家,匹茲堡大學歷史系榮譽教授Richard J. Smethurst逝世

內容簡介:

日本近代史專家,匹茲堡大學歷史系榮譽教授Richard J. Smethurst已於本年5月24日逝世。Smethurst教授係密西根大學歷史博士,對日本史有深度研究,包括能劇、畫家月岡耕漁等,其最主要的學術成果為日本軍國主義的崛起過程,以及在此過程中的重要人物。著有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Tenancy Disputes in Japan, 1870-1940 (Princeton, 1986)、From Foot Soldier to Finance Minister: Takahashi Korekiyo, Japan’s Keynes (Harvard, 2007)等專書。

系統號:

H-025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