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圖書館於法國語言與文化學術圖書館設置全球首座臺灣學術數位資源中心
標題:
國家圖書館於法國語言與文化學術圖書館設置全球首座臺灣學術數位資源中心
內容簡介:
為宣揚臺灣數位研究資源,體現人文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國家圖書館與位於法國巴黎的語言與文化學術圖書館(Bibliothèque universitaires des langues et civilizations, 簡稱BULAC)共同成立全球首座「臺灣學術數位資源中心」(Taiwan Academic Digital Resource Center),雙方並於2023年11月13日在該校完成簽署與啟用。簽約儀式由該館Marie-Lise Tsagouria館長與國家圖書館曾淑賢館長共同主持,我國駐法代表處吳志中大使與教育組陸美珍組長也出席見證這場活動。
曾淑賢館長表示,這是國圖自2012年捐贈圖書519冊共同捐贈給BULAC之後雙方再度相聚交流,而更有意義的是,這次是國圖以「臺灣學術數位資源中心」作為線上服務(online service )方式,在國際學術界推動新的服務品牌,藉此提供國際知名學術機構臺灣優質的數位研究資源。不同於過去臺灣漢學資源中心以提供實體書籍合作方式,新的品牌是以線上服務方式整理臺灣數位資源清單,提供本館與臺灣學術機構或商業開發之數位研究資源,以及電子書等。我們希望建立永續、實質且更具制度的營運方式,使海外合作機構實質受益,進而推展學術交流,帶動文化行銷,增加臺灣學術研究成果的能見度。
本次與國圖合作的BULAC,它的中文資料館藏包括約43,000餘種 (70,000餘冊)書刊,900種期刊,另外還有1千多本於1911年以前出版的舊籍,對於教學及研究而言相當重要,在法國可說是首屈一指。本次該館與國圖簽約後,對其數位資源服務可說是如虎添翼,不僅讓BULAC實體館藏的發揮效益,更讓法國與其他國際人士,瞭解臺灣國內公私機構過去20餘年來持續以漢學研究、臺灣研究、數位人文、電子書為主題,發展數位資源的重要成果。未來,國圖將持續提供BULAC更多數位資源,而BULAC也將共同舉辦相關主題講座,以推廣臺灣研究資源,增進雙方交流。
另外,本次兩館也進行簽署國圖所建置的「中文古籍聯合目錄」合作協議。國圖自2005年以來,已與多所世界知名大學圖書館及國家圖書館進行合作數位化,相關成果都已在「古籍與特藏文獻資源系統」開放研究與公眾使用。而各館古籍目錄則上傳至系統項下之「中文古籍聯合目錄」,目前已有92個合作單位加入此一聯合目錄。
最後,為了見證此次合作。國圖也致贈該館兩種經典的書籍,一套是具有八百年歷史的國寶級古籍復刻書《註東坡先生詩》,另一本是《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期盼透過贈送這兩種經典書籍,豐富BULAC的館藏,並見證本次合作歷史性的一刻,為未來合作開啟契機。
完整報導請參見:https://www.ncl.edu.tw/information_236_15227.html#
系統號:
O-023818
打造一個全民愛閱讀的學習型臺灣:112年臺灣閱讀節12/2-3盛大登場
標題:
打造一個全民愛閱讀的學習型臺灣:112年臺灣閱讀節12/2-3盛大登場
內容簡介:
112年臺灣閱讀節將於12月2至3日連續2日在中正紀念堂園區登場,將舉辦「歡樂故事村」、「幼幼聽書趣」、「泡泡的多重宇宙」、「世界交享閱」、「乘著古風尋寶趣」、「好書交換趣」等活動,邀請大小朋友一起創造美好的閱讀時光,本次活動特別針對國小學生設計3款學習單,歡迎家長、老師及學生至活動官網(https://trf.ncl.edu.tw/2023)下載或至活動現場服務臺索取進行現場集章,完成指定任務,即可兌換精美紀念品。
活動記者會於112年11月20(星期一)上午10時,於國家圖書館藝文中心1樓118展覽廳舉行。記者會邀請行政院鄭文燦副院長與教育部林明裕次長蒞臨,圖書館界及各合辦單位貴賓與會,同時民間團體及企業聯合捐贈圖書給全國的公共圖書館與大專院校圖書館,舉行贈書儀式表達感謝。
鄭副院長表示,臺灣閱讀節對提升全民閱讀力發揮很大的影響力,感謝教育部的支持以及國家圖書館持續辦理閱讀節活動,打造臺灣成為愛閱讀國家的形象。而本次民間企業慷慨捐贈圖書給全國公共圖書館及大專院校圖書館的行動,更讚譽捐贈者以捐書積極行動響應推動全民閱讀,挹注圖書館的閱讀資源,鼓勵民眾多閱讀,提升知識力。
林次長表示,臺灣閱讀節是一項全國性的閱讀節慶活動,聯合三個國立圖書館、各縣市圖書館、學校、政府文教機關、出版社、民間團體駐臺單位等共同合作推動閱讀,每年以不同的策略、創新的內容、多元的風貌帶動全民的閱讀風潮,不僅引發全國響應的全民閱讀運動,各縣市紛紛自辦縣市專屬閱讀節活動,而從每年的臺灣閱讀風貌及全民閱讀力報告公共圖書館的「進館總人次」、「辦證總人次」、「借閱圖書總冊數」都是逐年提升,顯見臺灣閱讀節推動全民閱讀已具良好成效,讓民眾喜歡圖書館,閱讀成為民眾的生活日常。在今天的臺灣閱讀節記者會同時舉行一項意義非凡贈書儀式,由民間團體及企業共同捐贈總統府蕭新煌資政的著作《檢驗公共知識分子》給全國的公共圖書館及大專院校圖書館,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也親自出席感謝蕭新煌資政及捐贈者共同重視閱讀與國民知識力,為提升國民閱讀力與國家競爭力,盡一份心力。所捐贈圖書將於12月寄送給各圖書館,民眾與大學生屆時可以在圖書館借閱這本書。
國家圖書館曾淑賢館長說明,閱讀素養是衡量國家競爭力的重要指標,歐美先進國家均高度重視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並以設置閱讀節或讀書節引領全國民眾重視閱讀的重要性。國圖承教育部指導自民國102年開始建立屬於臺灣的閱讀品牌--臺灣閱讀節(Taiwan Reading Festival),期望打造一個全民愛閱讀的學習型臺灣。臺灣閱讀節今年邁入第十一年,國圖籌劃的主軸活動-「臺灣閱讀節歡樂閱讀嘉年華」每年都有創新且多元的閱讀活動,今年12月2日及3日連續兩日活動首次在中正念堂園區舉行,除與國家發展委員會合作辦理,打造雙語元素活動情境,邀請亞洲國家的圖書館--新加坡國家圖書館管理局、馬來西亞國家圖書館、越南國家圖館設置活動攤位,將國外圖書館的閱讀活動與民眾分享交流,14個駐臺單位比利時、法國、捷克、波蘭、瑞士、加拿大、墨西哥、聖文森及格,瑞那丁、貝里斯、聖露西亞、歐盟、德國、印度、日本等也積極參與,活動涵蓋新課綱精神、STEAM領域、語言學習、國際文化、繪本故事及早期素養,逾260場閱讀活動適合全家一起來體驗!
此外,11月至12月期間各縣市公共圖書館推出臺灣閱讀節系列活動,包含講座、書展、表演、說故事、桌遊及各類型創新閱讀活動等,其中新北市、桃園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基隆市、新竹縣、苗栗縣、彰化縣、雲林縣、嘉義縣、屏東縣、宜蘭縣、花蓮縣、臺東縣及澎湖縣等16個縣市公共圖書館,推出70場「全國性活動--小小愛書人」,以0-6歲嬰幼兒及家長為對象,透過「聽、說、讀、寫、玩」的活動設計,協助家長透過閱讀,培養嬰幼兒早期素養。
112年臺灣閱讀節規劃豐富精彩的閱讀活動,歡迎大家一同來探索閱讀、體驗閱讀的樂趣,展開探索閱讀之旅。全國各縣市公共圖書館活動資訊請至活動專屬網站查詢。
本年度臺灣閱讀節活動內容,請參見官網:https://trf2023.ncl.taipei/
系統號:
O-023549
國家圖書館於拉脫維亞里加市立圖書館設置Taiwan Corner促進兩國人民了解
標題:
國家圖書館於拉脫維亞里加市立圖書館設置Taiwan Corner促進兩國人民了解
內容簡介:
為讓海外民眾認識臺灣人文與自然之美、促進國際文化交流,增進文化互動。國家圖書館曾淑賢館長於2023年11月10日在北歐拉脫維亞首都里加市立圖書館總館(Riga Central library)捐贈Taiwan Corner ,該館由Dzidra Šmita館長代表受贈。我駐拉脫維亞代表處劉倍碩秘書、駐波蘭代表處教育組陳美芬組長、拉脫維亞國家圖書館顧問Viktorija Piščikova女士也應邀出席見證兩館文化交流。
曾淑賢館長表示,Taiwan Corner是國圖為了深化國際交流,促進雙方人民了解,向全世界推展臺灣形象的重要品牌。它的規劃理念著重於推展臺灣歷史、風土、行銷人文意象與臺灣相關知識,而且國圖也會因地制宜,挑選主題適切、多元的出版品,非常適合作為海外民眾在當地重要圖書館裡認識臺灣的起點。本次受贈單位里加市立圖書館不僅擁有豐富的發展歷史,早在1906年就開始設置公共閱覽室和圖書館,也是世界各國公共圖書館發展的先驅之一,近年來在國際圖書館界交流也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國圖藉由在拉脫維亞國家圖書館舉辦學術研討會之際,除了與學術界互動,我們也希望透過設置Taiwan Corner ,提供一些優質出版品,讓本地民眾更親近臺灣、認識臺灣。因此,本次國圖贈書包括兒童繪本、立體書和臺灣地圖,以及涵蓋臺灣多元主題的書籍,如臺灣歷史、風俗習慣;圖書與博物館藏品包括古籍、文物、繪畫和書法作品;臺灣的自然環境;當代臺灣文學和藝術等等。
里加市立圖書館經營使命係以提供安全可靠的資訊以確保自由和平等的訪問,支持教育和終身學習、發展閱讀技能、數位素養和媒體素養,促進社會對文學和閱讀的興趣、關注本地文化遺產的保護,同時將圖書館發展成為一個「第三空間」——一個自由開放的社區聚會場所,個人可以在這裡超越傳統生活空間,如家庭和工作場所,進行社交互動。這些觀念跟近年來臺灣不少公共圖書館發展不謀而合,也顯示兩地在自由民主的體制下對於圖書館發展方向,理念相通,有助於未來作為雙邊文化交流之基礎。
捐贈儀式之後曾淑賢館長等人隨即在Dzidra Šmita館長親自帶領下參觀該館,瞭解該館在新舊館與分館在空間規畫、閱讀推廣、數位資源,以及服務面向之發展,並就圖書館經營實務交換意見。
完整報導請參見:https://www.ncl.edu.tw/information_236_15223.html
系統號:
O-023550
【徵才】中央大學藝術所徵聘專任教師
標題:
時間:
2023年12月8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領域:藝術史。
二、職級:助理教授(含)以上。
三、資格:具藝術史或相關領域博士學位(以中國、亞洲藝術史為佳)。
聯絡人:姜姵君,電話:(03) 4227151轉33650,電子信箱:ncu3650@ncu.edu.tw 。
其他事項請參照官網
系統號:
O-023401
【徵才】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暨族群與文化碩士班徵聘專任教師
標題:
【徵才】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暨族群與文化碩士班徵聘專任教師
時間:
2023年12月15日截止
內容簡介: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暨族群與文化碩士班擬徵聘人文社會領域專任師資1-2名。本系以培養具有跨學科思考與社會實踐的人文社會領域人才為教育目標,也是一個以族群與客家相關議題為主的研究與教學單位,師資現以人類學、社會學與歷史學為主。歡迎符合以下資格者提出申請。
一、 申請專長學術領域:
人類學、社會學、歷史學、文學或其他人文社會相關專長。
二、 徵聘職位:助理教授(含)以上。
三、 起聘日期:2024年8月1日起聘。
四、 申請資格:
1、 具備國內外相關領域之博士學位。
2、 任職於國內外各大學或研究機構之專職教學或研究人員。
詳情請參見官網。
系統號:
O-023372
【徵才】中興大學臺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徵聘專任教師
標題:
時間:
2023年12月15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資格:
1、具有教育部頒發之助理教授以上證書,或於聘任前獲得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各大學博士學位者(男性須役畢)。
2、具臺灣文學與文化研究專長,或新媒體研究、數位製作、影視產業與製作、文學創作、出版編輯之相關領域。
二、擬起聘時間:113年8月1日起。
三、擬聘名額:專任助理教授(含)以上1名。
應聘所需資料請參見官網。
聯絡方式: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
1、電話:04-22840671、22875723 (分機13) 許小姐
2、地址:40227臺中市南區興大路145號(人文大樓713室)
2、網站:http://taiwan.nchu.edu.tw
3、e-mail: taiwan@dragon.nchu.edu.tw
系統號:
O-023373
【徵才】中正大學歷史學系112學年度徵聘專任教師啟事
標題:
時間:
2023年12月2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本系擬於112學年度徵聘專任教師,113年8月1日起聘,應聘人必須:
1、資格:已具有教育部認可之國內外大學或獨立學院博士學位。
2、徵聘條件:台灣史
任用資格視應聘人資歷及著作,得為助理教授、副教授或教授。
二、申請文件:
1、應徵教師履歷資料表,如網址;如另有詳細之履歷亦可一併附上。
2、著作目錄。
3、擬開設課程之授課大綱三門(大學部台灣史相關課程)。
4、五年內之代表著作(請加標示)及其他著作、博士論文(外文論著請附中文摘要)各乙份。
5、博士學位證書影本(國外證書請附駐外單位驗證)及經歷證明書影本。
以上1、2、3項請附中文。
三、申請時間:即日起至民國112年12月21日截止(寄達)。
四、寄件地址:621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168號國立中正大學歷史系系主任收(請註明應徵資料)。
網址:http://depthis.ccu.edu.tw(應徵教師履歷資料表可供下載)
電話:05-2720411轉21302 江先生
五、如有必要將邀請應聘者到本系面談、演講。
六、應徵資料恕不寄還,若需要寄還者,請附回郵。
系統號:
O-023371
【徵才】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徵聘專任教師
標題:
時間:
2024年1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名額:1名
專長領域:世界史(歐洲史優先)
資格:
1.具歷史或相關系所博士學位者(以通華語為原則,並依本校要求,於6-8年內限期升等)
2.應徵截止日前5年內,具備以下條件至少一項:
(1) 經審查並正式出版或已被接受且出具證明將定期發表之論文。
(2) 經審查正式出版,並檢附審查及公開發行證明之專門著作。
申請文件:請參見官網
聯絡地址:116
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電話:02-29393091轉62351張助教
電郵:nccuhistorypo@gmail.com
截止日期:2024年1月31日前送達本系
預定起聘日期:2024年8月1日
※申請文件請擇一方式提供:
1.以電子郵件寄送電子檔。
2.以電子郵件寄送可供下載之電子檔雲端連結。
3.以掛號郵件寄送電子檔之USB等儲存設備。
上述申請資料,請主動與本系承辦人員確認是否收訖;相關資料一律不退件;進入第二階段甄選者,請優先參加實體面試,因故無法參加時,得經本系同意以視訊方式參與;參加實體面試、演講之旅費請自理。
系統號:
O-023615
【徵才】中研院臺史所徵聘專任研究人員
標題:
時間:
2024年1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資格:
(一)具備國內外相關學門各大學或獨立學院博士學位者。
(二)任職於國內外各大學或研究機構之專職教學或研究人員。
二、研究專長:臺灣史。
三、名額:1名。
四、應備資料:
(一)個人詳細履歷表,並請檢附學經歷證明文件。(含博士學位證明影本)。
(二)送審著作目錄(申請助研究員職級者,博論應為送審代表作之一)。
(三)近五年內著作目錄。
(四)綜述研究成果暨未來研究構想。
(五)曾參與之學術活動及公共服務。
(一)至(五)項請依本所新聘案送審資料格式填寫
(六)送審著作(紙本各1式4份)
(七)推薦信二封(由推薦人直接寄達鍾淑敏所長)。
五、截止日期: 2024年1月31日止。
六、應徵者請備妥送審著作和應備資料紙本各1式4份,逕寄「115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林詩倫女士收」。如有任何問題,請聯絡行政室林女士。Tel: 02-2652-5377 E-mail: taipoet@gate.sinica.edu.tw
系統號:
O-023518
【徵才】中研院中國文哲所哲學組徵聘專任研究人員
標題:
時間:
2024年2月20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職缺:本所編制內助研究員或副研究員 1 名
二、資格:具有博士學位者
三、專業領域:中國哲學、中西比較哲學
四、應備資料:各一式六份(含學術著作)
(一)詳細履歷(請註明碩、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授及五年內博士後研究期間之指導教授姓名)
(二)博士學位證書影本,或博士論文通過證明
(有教師資格證書者請加附影本)
(三)未來三年研究計畫
(四)歷年學術著作目錄
(五)重要學術著作(1至3種。應徵助研究員者,須提供博士學位論文;應徵副研究員者,請提供近五年代表著作)。以外文撰寫者,請附中文摘要。
(六)推薦函(至少需有 1 封)
五、受理方式:請於 2024年2月20日前,備齊上述資料,寄至台北市南港區(115)研究院路二段128號,中研院文哲所秘書室收,洽詢電話:02-27895713 黃先生;E-mail: hopperan@sinica.edu.tw
系統號:
O-023459
【徵才】臺灣大學中文系徵聘專任教師
標題:
時間:
2024年3月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聘用單位:文學院中國文學系
二、職稱:專任教師(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
三、名額:2至3名,國籍不限
四、應徵時間:即日起至民國113年3月1日止
五、預定起聘時間:民國114年2月1日起聘
六、資格:
(一)學經歷:
1、博士學位(國、內外中國文學或相關系所畢業,並取得正式博士學位證書)。
2、曾任專任教授(或研究員)二年(含)以上,始得申請教授。
曾任專任副教授(或副研究員)二年(含)以上,始得申請副教授。
3、申請人如其最高學歷為本校授予,須於博士畢業後在其他單位從事與教學、研究相關之工作2年(含)以上,始得申請助理教授。惟具有特殊專長或優異表現且經本系教師甄選委員會認定者,不在此限。
4、上述特殊專長或優異表現認定標準為:(1)以期刊論文為代表作者,代表作與參考作中應有一級期刊論文3篇(含)以上,且至少1篇與學位論文內容不重複。(2)以專書或博士論文為代表作者,參考作中至少1篇一級期刊,且與代表作內容不重複。
(二)專長領域:研究專業領域屬下列其中一項者:
1、聲韻學、訓詁學、語言學
2、古典文學(古文、文學批評優先)
3、經學、學術思想(先秦兩漢優先)
4、近現代文學
七、工作項目:教學、研究、服務
教授科目:
1、國文課程
2、國際學生學士班課程
3、專業課程
4、其他本系須開設之課程。
以上由本系課程委員會排定
八、地點: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九、應檢具資料:(各項資料請分別檢附,單面列印,切勿裝訂成冊。未依規定檢附者,恕不受理。如需退件,請於接獲通知函後依規定期限內至系取回)
(一)個人學經歷表2份。
(二)送審著作目錄2份。
(三)歷年著作目錄2份。(第一至三項表格請至本系網頁http://www.cl.ntu.edu.tw下載)。
(四)博士學位證書影本及博士班歷年成績單各2份。
(五)曾任職於大專院校或研究機關者,請附教師證書及近五年聘書影本(若於同一單位任職多年者,請檢附該單位服務證明即可)。
(六)5年內代表作(含專書或A級期刊論文[THCI Core,TSSCI或國科會人文及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評比一級期刊;A&HCI或不在以上所列標準者由本系新聘教師甄選委員會認定]2至3篇)一式7份。
1、民國109年2月(含)以後已出版者。
2、中文著作,請附500字以內提要;外文著作,請附5,000字左右之中文概述及500字以內之中文提要。
(七)7年內參考作(1至3種)一式7份(民國107年2月[含]以後已出版者)。
(八)請提供隨身碟1個,內附:個人學經歷表(Word檔)、送審著作目錄(Word檔)、歷年著作目錄(Word檔);代表作及參考作之個別著作電子檔(PDF檔)。
(九)歷年重要著作(至多3種)1份(除代表作及參考作之外,即:其他參考資料。僅提供紙本或抽印本即可,電子檔略附)。
(十)「研究計畫」及「教學規畫」(含1.大學國文一、大學國文二2.本系必修或群組必修課程[全年]3.國際學生學士班必修課程[全年]),每項均以不超過4張A4為限(研究計畫格式不限;教學規畫表請由本系網頁http://www.cl.ntu.edu.tw下載)。
十、郵寄地點收件人:民國113年3月1日(週五)以前(限以紙本郵寄、郵戳為憑),以掛號寄至(106)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臺大中文系主任辦公室(封面務請註明應徵者姓名及應徵中文系專任教師字樣)。逾期不予受理。
十一、應徵注意事項:
1、 (1)申請人若曾以相同期刊論文當代表作送審,須至少新增一篇期刊論文;(2)若以相同學位論文或專書當代表作送審,則必須修改並附修改對照表,並新增一篇期刊論文。(3)若送審著作全部與前次應徵相同,僅只代表作與參考作互換,則不予受理。
2、申請人之資格,由本系新聘教師甄選委員會認定;申請人之專業領域屬本系急需者優先考慮。
3、初審通過者,本系將另行通知來系訪談(旅費自理),若未克參加,視同放棄應徵。
十二、聯絡人:鄭雅平助教,電話:(02)33664009、傳真:(02)23635647、Email: jad@ntu.edu.tw
系統號:
O-023803
【徵才】中研院中國文哲所徵聘專任研究人員
標題:
時間:
2024年3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職缺:本所編制內助研究員 1 名
二、資格:具有博士學位者
三、專業領域:現當代華語文學研究
四、應備資料:各一式六份(含學術著作)
(一)詳細履歷
(請註明碩、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授及五年內博士後研究期間之指導教授姓名)
(二)博士學位證書影本,或博士論文通過證明。(有教師資格證書者請加附影本)
(三)未來三年研究計畫
(四)歷年學術著作目錄
(五)重要學術著作(1至3種,含博士學位論文),以外文撰寫者,請附中文摘要。
(六)推薦函(至少需有1封)
五、受理方式:請於2024年3月31日前,備齊上述資料,寄至台北市南港區(115)研究院路二段128號,中研院文哲所秘書室收,
洽詢電話: 黃先生,02-27895713;E-mail:hopperan@sinica.edu.tw
系統號:
O-023365
【徵才】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徵求教師
標題:
時間:
2023年12月31日截止
報導者:
香港中文大學
內容簡介:
香港中文大學
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教授 / 副校授 / 助理教授
(參考編號: 2300037Z)(截止日期:2023年12月31日)
中國語言及文學系隸屬於香港中文大學文學院,自1963年成立以來,以「結合傳統與現代,融會中國與西方」為使命,培育既具專精知識又有處世智慧的人才。本系定位為「立足亞洲,放眼國際」,銳意結合傳統與現代,在弘揚傳統文化同時,面向未來。本系研究範疇分別為語言文字學、古代文獻、古典文學和現代文學,並設有四個研究中心,積極推動語文教學、語言及文學方面的研究。本系詳情,請參閱網頁:http://www.chi.cuhk.edu.hk/。
本系現誠聘古典文學助理教授/副教授/教授,學術領域為中國古典詩學及文學批評者優先考慮。
應徵者須 (i) 持中國文學博士學位;(ii) 研究領域能配合本系發展需要;(iii) 學術著作發表表現出色,並具研究資助申請能力;(iv) 具古典文學教學經驗。資歷優異者,可獲聘任副教授/教授職級。
受聘人將 (i) 任教本科及研究院課程;(ii) 指導研究生;(iii) 申請校外競爭性研究經費;及 (iv) 參與系內行政事務。
職位先以合約形式聘用,預計二零二四年八月到任,初始任期可達三年。受聘人如表現良好,約滿經雙方同意,有機會轉以較長合約或長職續聘。
如有疑問,請電郵本系< chi-dapc@cuhk.edu.hk>查詢。
申請程序
應徵者請於12月31日或以前經網上提交申請表格,並上載下列文件:(i) 應徵信及個人履歷;(ii) 學術著作一種;(iii) 研究計劃;(iv) 教學理念陳述及教學表現評估文件。另外,應徵助理教授職位者須提交推薦信三封;應徵副教授/教授職位者則須提供三位諮詢人的電郵聯絡資料。
大學僅接受並考慮上述職位之網上申請。 欲了解更多詳情及網上申請,請瀏覽http://career.cuhk.edu.hk。
系統號:
O-023385
【徵才】Recruitmentof Associate Professor(s)/Assistant Professor(s) in Translation
標題:
【徵才】Recruitmentof Associate Professor(s)/Assistant Professor(s) in Translation
時間:
2024年1月5日截止
內容簡介:
Job Description
Associate Professor(s)/ Assistant Professor(s) - (2300032J)
Description
Department/ Unit: Department of Translation
Applicants should (i) possess a relevant PhD degree in translation or other related fields; (ii) specialize in one or more of the following areas: a) digital humanities (including corpus-based studies, psycholinguistics studies, and translation technology), b) interpreting studies, c)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referably (iii) have relevant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professional qualification(s). Priority consideration will be given to those with publications both of a scholarly nature and of actual translation.
The appointees will (a) teach undergraduate and/or postgraduate courses in the area(s) named above; (b) supervise research postgraduate students; (c) develop and participate in independent and/or collaborative research projects; and (d) undertake administrative duties.
Appointments will normally be made on contract basis for up to three years initially commencing August 2024, which, subject to mutual agreement, may lead to longer-term appointment or substantiation later.
For more information and to apply online, please visit https://reurl.cc/Zyz5y3
系統號:
O-023411
【獎助】第二屆「嶺南文化研究論文獎」
標題:
【獎助】第二屆「嶺南文化研究論文獎」
時間:
2023年12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嶺南文化研究論文獎」旨在推動國際嶺南文化學術研究,以鼓勵海內外在讀博士生及博士後研究員在嶺南文化領域進行深入研究。
參獎資格:
本論文獎接受在讀博士生及博士後研究員提交嶺南文化研究領域的優秀論文。論文內容可與古今文學、歷史、哲學、宗教、藝術、語言學、人類學等範疇相關。論文必須從未發表或出版,字數在三萬以內,中、英文皆可。
注意事項:
提交日期:2023年8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參獎者須填妥申請表,並連同論文以電郵附件方式一併發送至:ics-lingnan@cuhk.edu.hk,郵件標題為「第二屆嶺南文化研究論文獎(申請人全名)」。
獎項:
論文獎由北山堂基金贊助,設一等獎、二等獎與三等獎各一名,每名獎金分別為港幣一萬、八千及五千元;優秀獎五名,每名獎金為港幣三千元。獎項將於2024年初公佈。
查詢:香港沙田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105室
電話: (852) 3943 7393
傳真: (852) 2603 5149
E-Mail: ics-lingnan@cuhk.edu.hk
系統號:
O-023369
【徵稿】《臺大歷史學報》「視覺性:現代藝術史與科學史之間的多重導體」專號徵稿
標題:
【徵稿】《臺大歷史學報》「視覺性:現代藝術史與科學史之間的多重導體」專號徵稿
時間:
2024年1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臺大歷史學報》計畫於2024年6月出版「視覺性:現代藝術史與科學史之間的多重導體」專號,由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劉巧楣教授籌劃主編。本專號歡迎學界方家賜稿,文稿以中、英文為主。投稿者請依本刊〈稿約〉和〈撰稿格式〉撰寫。
截稿日為2024年1月31日,投稿信箱 ntuhistin@ntu.edu.tw
※稿約說明請參見官網
系統號:
O-023520
【徵稿】《臺灣詩學學刊》第43期徵稿
標題:
時間:
2024年2月5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本刊是通過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評比之現代詩學術期刊,經審定認證為「文學一」類第三級。每年刊行兩期,逢五月、十一月出刊,園地公開,歡迎投稿,唯不接受任何已刊登之文章。
二、 本刊持續徵求以下各類中文稿件:
(一)專題論文:凡涉及「域外之眼看台灣詩」、「兩岸一九八〇、九〇世代詩人詩作論」、「散文詩」之研究主題皆可,兩萬五千字為限。
(二)一般論文:凡與現代詩研究相關之學術論文,兩萬字為限。
(三)深度書評:現代詩相關出版物之評論,五千字為限。
(四)詩學現場:現代詩活動報導及反思,四千字為限。
三、論文來稿請依「《臺灣詩學學刊》論文撰稿格式」撰寫。文章中牽涉著作權之處(如圖片及較長篇之引文),請事先取得原作者或出版者之書面同意書,本刊不負著作權責任。本刊接受撰寫中或已完成的學位論文之部份篇章,但同一本學位論文最多刊登其中一章,且必須於投稿論文註解中予以說明。
四、本刊之學術論文採匿名審稿制,論文稿件需經兩位以上專家學者審查通過後,方予刊登。論文來稿請以 Word 檔案格式儲存後,寄至本刊編輯部信箱:taiwanpoetryedit@gmail.com。
五、本刊隨時接受來稿,隨到隨審,並將儘速通知初步審查結果,刊登時間則依來稿先後、評審進度及本刊出版時間而定。投稿者若需相關投稿、審查通過與刊登證明,本刊可予以開列。經通過刊登的稿件,將致贈作者當期學刊兩本。著作權仍歸作者所有,但本刊得將部分內容或全文在《臺灣詩學學刊》相關網站、專頁與資料庫上公開。
六、如有任何投稿或刊稿問題,歡迎以電子郵件聯繫本刊編輯部。第四十三期截稿日為二〇二四年二月五日。
撰稿格式等相關資訊請參:https://reurl.cc/E13p6R
系統號:
O-023694
【徵稿】《漢學研究》「東亞佛教與道教文獻研究」專輯徵稿啟事
標題:
【徵稿】《漢學研究》「東亞佛教與道教文獻研究」專輯徵稿啟事
時間:
2024年2月28日截止
內容簡介:
《漢學研究》預定於2024年12月出版「東亞佛教與道教文獻研究」專輯。由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廖肇亨研究員、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謝世維教授籌畫主編。論文以中英文撰寫皆可,中文稿以不超過兩萬五千字,英文稿以30頁以內為原則。體例請參照本刊「稿約」與「寫作格式」,本專輯的規劃構想說明如下:
佛教與道教做為東亞宗教文化的基石,是漢字文化圈的精神生活來源,也是常民百姓日常的靈性依怙,有鑑於十多年來佛教與道教新出文獻的日新月異,從各種出土文獻、新發現的版本、新的經典、新公布的地方抄本,到數位資料庫的新增與擴充,佛教與道教的經典與文獻研究已經進入另一個嶄新的階段。新的文獻資料,同時也是學術研究的起點。廿世紀發現的敦煌文獻,對人文學科的衝擊至今仍然歷歷在目。有鑑於此,本刊特別規劃「東亞佛教與道教文獻研究」之專號,邀請學者可從不同歷史年代與主題,討論東亞佛教與道教的經典與文獻的內涵與傳布;自即日起歡迎學界方家賜稿,從各個角度予以析論。
※本專輯之截稿日為2024年2月28日
投稿信箱:chinesestudies@ncl.edu.tw
國家圖書館投審稿系統
https://journals.ncl.edu.tw
系統號:
O-0233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