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事務

國家圖書館與立陶宛維爾紐斯大學合作建置「臺灣漢學資源中心」

國家圖書館與立陶宛維爾紐斯大學合作建置「臺灣漢學資源中心」

標題:

國家圖書館與立陶宛維爾紐斯大學合作建置「臺灣漢學資源中心」

內容簡介:

國家圖書館曾淑賢館長於本(110)年5月5日與立陶宛維爾紐斯大學(Vilnius University)副校長Artūras Vasiliauskas博士簽署「臺灣漢學資源中心」合作協議、並完成COVID-19疫情下落實執行合作之安排;此為國圖正式完成簽署的第35個「臺灣漢學資源中心」合作協議。

曾淑賢館長表示,各國疫情嚴重之下,拓展國際交流和合作實屬不易;國圖仍積極努力,克服各種困難,推動臺灣漢學資源中心之拓點工作。儘管世界上疫情嚴峻,立陶宛的郵務也暫停中,但國圖與海外學界的合作案洽談,透過積極推廣研究資源,讓國際合作的拓展與學術資源的交流分享,不因疫情而停歇。於此世界性疫情阻困之現實中,新建立的此國際學術合作關係,尤屬珍貴。

立陶宛共和國一般簡稱之為立陶宛,位於歐洲東北部,是波羅的海三國之一。本次簽署合作協議的合作單位,即位在其首都、以首都名稱為名的維爾紐斯大學。國圖與維爾紐斯大學的合作,緣起於我國前駐立陶宛的金星代表,於2020年6月前往拜訪維爾紐斯大學的校長教授Rimvydas Petrauskas,提議合作建置「臺灣漢學資源中心」,引介國圖與維爾紐斯大學之間的後續互動交流;對於雙方合作之建立,甚具關鍵性。現任黃鈞耀代表指出,維爾紐斯大學是已有四百多年歷史之名校,創校於1579年。其又是立陶宛全國規模最大的大學,也是波羅的海三國中最古老的大學。國圖與該大學合作建置的「臺灣漢學資源中心」預定陳列處位在大學圖書館的東亞研究閱覽室內;對於不易取得中文書刊研究資源的該大學,可高度嘉惠其亞洲與跨文化之研究與教學。

曾館長指出,國圖自2012年起於海外設立「臺灣漢學資源中心」,以廣泛布局於全球各大洲、以及均衡設置於不同國家為原則。因為世界圖書館之間的「館際互借」,是資源共享的崇高理念與實踐;國圖的均衡布局,可讓鄰近的大學與國家,於必要進行館際間的圖書互借時,向就近的圖書館、就近的國家提出申請,以縮短圖書取得的等待時間。曾館長並強調,國圖均衡設置「臺灣漢學資源中心」,實質上不僅是將資源與服務分享予合作的大學;這些「臺灣漢學資源中心」也有機會成為進一步散播資源的助力;此對於臺灣可貴學術成果的傳播,將發揮無形的重要效益,嘉惠全球學界中的漢學與臺灣研究。因為此分享理念與實際具有高效能的服務與實踐,國圖此「臺灣漢學資源中心」的永續專案計畫,於2015年獲美國圖書館協會頒予國際創新服務獎之殊榮。

國圖與「臺灣漢學資源中心」合作夥伴單位的合作關係,著眼於長久永續與互惠的合作。除了國圖透過「臺灣漢學資源中心」分享資源,於簽署的合作協議中,合作的夥伴機構亦承諾將協助國圖蒐集其國家所出版的臺灣與漢學研究相關資源之資訊,以及合作辦理相關講座和展覽。除了讓傑出臺灣學者得以在國際學界嶄露才學,國圖也得以蒐集當地的出版資訊,甚至進一步得以進行合作古籍數位化,蒐集海外遺珍;是成功的學術交流典範計畫。

系統號:

O-018203

【徵才】臺灣大學中文系徵求專任教師

標題:

【徵才】臺灣大學中文系徵求專任教師

時間:

2021年8月25日截止

報導者:

臺灣大學中文系唐助教

內容簡介:

一、聘用單位:文學院中國文學系
二、職稱:專任教師(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
三、名額:2至3名,國籍不限
四、應徵時間:即日起至民國110年8月25日止
五、預定起聘時間:民國111年8月1日起聘
六、資格:
(一)學經歷:
1、博士學位(須取得正式博士學位證書[國、內外中國文學或相關系所畢業])。
2、曾任專任教授(或研究員)二年(含)以上,始得申請教授。
曾任專任副教授(或副研究員)二年(含)以上,始得申請副教授。
3、申請人如其最高學歷為本校授予,須於博士畢業後在其他單位從事與教學、研究相關之工作2年(含)以上,始得申請助理教授。惟具有特殊專長或優異表現且經本系教師甄選委員會認定者,不在此限。
4、上述特殊專長或優異表現認定標準為:(1)以期刊論文為代表作者,代表作與參考作中應有一級期刊論文3篇(含)以上,且至少1篇與學位論文內容不重複。(2)以專書或博士論文為代表作者,參考作中至少1篇一級期刊,且與代表作內容不重複。
(二)專長領域:研究專業領域屬下列其中一項者:
1、語言學、聲韻學、訓詁學
2、古典文學(古文、文學批評優先)
3、經學、學術思想(先秦兩漢優先)
4、現代文學
七、工作項目:教學、研究、服務
教授科目:1.國文課程
2.國際學生學士班課程
3.專業課程
4.其他本系須開設之課程。
以上由本系課程委員會排定
八、地點: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應檢具資料下載與郵寄,請參照官網。
聯絡人:唐凰禎助教
電話:(02)33664001
傳真:(02)23635647
Email:chinlit@ntu.edu.tw

系統號:

O-018326

【徵才】中研院史語所徵聘中國制度史或宗教史領域專任研究人員

標題:

【徵才】中研院史語所徵聘中國制度史或宗教史領域專任研究人員

時間:

2021年7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職位:助研究員、副研究員或研究員
二、專業領域:中國制度史或宗教史,各1名
三、申請資格:
1. 申請「助研究員」職級者:具教育部認定之國內、外博士學位者;或預定2021年12月30日以前取得國內、外相關領域博士學位者。
2. 申請「副研究員」職級者:須於國內公立或教育部立案之私立大學或獨立學院,或國外大學或獨立學院擔任副教授,或任助理教授至少一年。
3. 申請「研究員」職級者,須於國內公立或教育部立案之私立大學或獨立學院,或國外大學或獨立學院擔任教授,或任副教授至少一年。

四、應備資料:
1. 申請表(請見下方「附件下載」)
2. 完整履歷及學術著作目錄
3. 博士學位證書影本(若尚未取得證書,必須提供博士論文通過口試或指導教授出具口試日期之證明文件)
4. 未來研究構想(2-3頁)
5. 近五年重要代表著作各1份:
(1) 「助研究員」職級至多3件〔如以博士論文為代表作,請務必提供完整論文;若使用中、英文以外之文字,請附中、英文摘要(三千字以上)〕。
(2) 「副研究員」以上職級至多6件。
(3) 博論以外之代表作,以經過學術審查之著作為主。若為已審查通過但尚未刊登之論文,請加附「通過刊登證明」文件。
(4) 代表作若為合著,請另填「多人合著學術著作--個人貢獻說明書」表格。
6. 推薦信2封(由推薦人直接郵寄至本所)

五、截止日期:2021年7月31日,以臺灣郵戳為憑。

六、應徵者請將「應備資料」第1-5項紙本及電子檔(電郵、光碟或隨身碟),於收件截止日前寄至:台北市南港區 (115201) 研究院路二段128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秘書室[請註明「應徵專任研究人員」]。

相關資訊請洽詢秘書室陳小姐:Tel: 886-2-2782-9555#240;Email: bihp2@asihp.net

系統號:

O-018107

【徵才】臺灣大學歷史系徵求專任教師

標題:

【徵才】臺灣大學歷史系徵求專任教師

時間:

2021年7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徵聘領域:
世界史範疇:以「中世紀史、近現代歐洲史、美洲史」為優先。
中國史範疇:以「明清史、近現代史、遼金元史」為優先。
臺灣史範疇:以「早期臺灣史、戰後臺灣史」為優先。

二、申請資格:
(一)具備國內外歷史學博士學位者(如最高學歷為本校授予,遞件申請時須於離校後在本校以外機關〔構〕學校從事與教學、研究相關之工作兩年以上)
(二)任職國內外各大學或學術研究機構之專職教學或研究人員

三、起聘日期:2022年8月1日

四、應徵資料:
(一)必備資料:
1. 應徵申請表(表格請自本系網頁下載)
2. 個人履歷(含完整著作目錄)
3. 最高學位證書影本(或已通過論文口試,確定可於2022年7月31日前取得學位,則得先繳校方權責單位開具之臨時學位證明正本)
4. 修讀碩、博士學位之成績單(無成績單者,請附校方開具之修業證明)
5. 推薦信兩封
6. 擬開基礎課程與專門科目各一門之課程大綱
7. 研究旨趣與教學理念之說明
8. 代表著作2至3篇,三份(必須為2017年8月以後出版)
(二)重要參考資料:
1. 參考著作,三份(必須為2015年8月以後出版)
2. 經歷證件影本
3. 教師證書影本
(三)通過第一階段徵選者,須再寄送代表著作與參考著作各一式四份。
五、通過第一階段徵選者,本系將另行安排演講,大約在2021年12月中旬(旅費尚請自理);若未克參加,視同放棄應徵。
六、申請截止日期:2021年7月31日止
務請於申請截止日前以掛號寄達,逾期不予受理。

七、郵寄地點:(10617)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封面務請註明應徵者姓名及應徵歷史學系專任教師字樣)
本系網址:http://homepage.ntu.edu.tw/~history/電子信箱:jhhwang@ntu.edu.tw
聯絡人:李文良主任
電話:+886 2-33664703;傳真:+886 2-23620028

系統號:

O-018157

【徵才】政治大學民族系誠徵助理教授以上專任教師

標題:

【徵才】政治大學民族系誠徵助理教授以上專任教師

時間:

2021年8月16日截止

內容簡介:

專長:民族學、人類學及相關人文社會學科領域
資格:具有國內外相關領域之博士學位或助理教授以上資格

一、起聘日期:民國111年2月1日。
二、應徵資料:
1、個人履歷表(需含學經歷、專長領域、研究方向)。
2、學經歷證件影本
(1)若有教育部核發之教師證書,務請提供。
(2)國外學歷證件請先於駐外館辦妥認證。
3、最高學位成績單(申請副教授以上者免附)
4、研究著作目錄。
5、五年內已出版代表著作一種(惟以博士論文為代表作申請助理教授職等者,不受出版與否限制)、以及七年內參考著作。(請盡量提供,審畢後歸還)
6、可開授至少三門課程之授課計畫書(其中至少含一門英語授課課程。若能提供一門「研究方法與設計」、學士班的「民族經濟」、「民族理論」為佳)
7、推薦信至少兩封。

三、聯絡電話:(02)29393091轉分機 50551 張助教

系統號:

O-018187

【徵才】政治大學宗教所徵求專任教師

標題:

【徵才】政治大學宗教所徵求專任教師

時間:

2021年8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專長:宗教理論、跨宗教領域研究 ; 具備實地田野調查經驗,及宗教經典語言能力優先,並能以中英文發表論著及授課之能力者為佳。
名額:1 名
資格:有國內外宗教學或其他相關領域之博士學位。國籍不拘,有教學經驗者優先考慮。

起聘日期:2022年2月1日
申請截止日期:2021年8月31日(以郵戳為憑)

請檢具以下紙本及電子檔文件:
1、個人履歷表暨研究著作目錄(電子檔)
2、碩、博士學位證書(掃描檔) (國外學歷需經駐外館辦妥驗證)
3、碩、博士班成績單(掃描檔) (國外學歷需經駐外館辦妥驗證)
4、碩、博士論文(電子檔+紙本)
5、教師証書(掃描檔)(尚未取得教師證書者免附)
6、現職證明正本
7、著作(電子檔+紙本)(五年內代表著作及七年內參考著作最多五份)
8、擬開設四門課程之授課大綱(電子檔)
9、推薦函至少二封(可由推薦人郵寄或寄至本所電郵信箱)

聯絡方式:
請檢具上述紙本文件及電子檔光碟,掛號寄至:
116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收
請於信封上註明「應徵專任教師」
聯絡人:林榮萍小姐
電話:02-29387730
傳真:02-29387731
電郵信箱:religionnccu1@gmail.com

系統號:

O-018132

【徵才】愛知大学現代中国学部専任教育職員「中国語学、中国語教育学」の公募について

標題:

【徵才】愛知大学現代中国学部専任教育職員「中国語学、中国語教育学」の公募について

時間:

2021年7月30日截止

內容簡介:

研究分野:中国語学、中国語教育学
担当予定科目:「基礎中国語Ⅰ~Ⅴ」「中国語文法論」「中国語語彙論」「中国語学概説」「専門演習Ⅰ~Ⅳ」など
※その他関連科目、共通教育科目、大学院の科目をご担当いただくことがあります。
所属:現代中国学部 現代中国学科

提出期限:2021年7月30日(金)(必着)
お問い合わせ先:愛知大学 名古屋教務課(担当:伊藤)
TEL:(052)564-6112

系統號:

O-018154

【徵才】愛知大学ICCS研究員(文化、社会、歴史分野)の公募について

標題:

【徵才】愛知大学ICCS研究員(文化、社会、歴史分野)の公募について

時間:

2021年6月25日截止

內容簡介:

愛知大学「国際中国学研究センター(ICCS)」では、研究教育活動の円滑化を図るとともに、若手研究者を育成することを目的とし、優秀な若手研究者をICCS研究員として公募します。詳細は以下の募集要項をご確認ください。

募集人数 1名
研究分野 中国の文化、社会、歴史

※提出期限:2021年6月25日(金)必着

系統號:

O-018155

【獎助】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研究獎助學金

標題:

【獎助】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研究獎助學金

時間:

2021年6月15日截止

內容簡介:

「國立政治大學羅家倫國際漢學講座研究獎助學金」即日起至110年6月15日止開放申請。獎助領域以國際漢學研究為主,獎助對象為相關學系碩、博士研究生。

獎助方式及獎助期限如下:(一) 碩士生每月新臺幣3萬元;博士生每月新臺幣5萬元。(二) 獎助期限最少3個月,至多6個月。本次公告開放110年9月至111 年8月來校研究者申請。(三) 在國外之研究生,另補助經濟艙來回機票乙趟。

申請表電子檔及其他資訊,請至 http://sinology.nccu.edu.tw/PageDoc?fid=6733 下載。

系統號:

O-018121

【獎助】2021臺灣文學傑出博碩士論文獎

標題:

【獎助】2021臺灣文學傑出博碩士論文獎

時間:

2021年7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為鼓勵臺灣文學研究風氣,國立臺灣文學館特訂定「臺灣文學傑出博碩士論文獎作業要點」,針對優秀論文提供獎金,博士論文8萬元,碩士論文5萬元,歡迎具有中華民國國籍,且為教育部立案之公私立大學校院畢業之博碩士,以臺灣文學為主題之學位論文(不包含以文學作品替代之學位論文)提出申請,今(2021)年度申請期間為7月1日起至7月31日止。

臺文館蘇碩斌館長表示,這項作業要點是從行之多年的補助論文撰寫計畫轉型,也是館方徵詢各界意見、取得共識後所作的努力,希望藉此更能鼓勵國內致力臺灣文學研究的博碩士生完成優秀論文,並有助其繼續升學或就業。獎助名額每年以博士2名、碩士5名為原則,並得增列佳作若干名,致贈獎狀乙紙。除了高額獎金之外,獲獎者將安排於「全國臺灣文學研究生學術論文研討會」接受頒獎,並發表論文創見。

根據「臺灣文學傑出博碩士論文獎作業要點」,提出申請之博、碩士論文必須以申請期限截止日(7月31日)前2年內完成者為限,範疇包括古典文學、現代詩、散文、小說、戲劇、兒童文學、報導文學、民間文學、文學史、文學批評、文化研究、文學與電影、文學與媒體等與臺灣文學相關主題。詳細情形請上臺灣文學館官網瀏覽(最新消息→徵稿訊息)。

系統號:

O-018198

【獎助】2021年「胡適獎學金」

標題:

【獎助】2021年「胡適獎學金」

時間:

2021年7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以下簡稱本館)為鼓勵國內碩、博士學生從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以與胡適暨自由主義研究相關課題為優先),自2012年起,設置「胡適獎學金」,歡迎資格符合者申請。

系統號:

O-018108

【獎助】2021年臺灣史與海洋史博碩士論文出版徵件

【獎助】2021年臺灣史與海洋史博碩士論文出版徵件

標題:

【獎助】2021年臺灣史與海洋史博碩士論文出版徵件

時間:

2021年7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 宗旨
財團法人曹永和文教基金會,為延續曹永和院士對東亞海洋史及臺灣島史的學術研究與宣揚,鼓勵年輕學者進行臺灣史和海洋史相關研究,因而特訂本辦法,以獎助臺灣史和海洋史博碩士論文之出版。

二、 申請資格
於最近五年內完成之國內外公私立大學博碩士中文論文,且申請截止日前已通過論文口試取得學位,未曾出版者,均得以申請。

三、 研究範圍
凡以臺灣史及海洋史做為研究主題之國內外大學院校博碩士中文論文,皆可申請。

本出版獎助,每年辦理一次。收件時間自5月1日起至當年7月31日止(以郵戳為憑)。

系統號:

O-018228

【獎助】2021後山文學獎

【獎助】2021後山文學獎

標題:

【獎助】2021後山文學獎

時間:

2021年7月30日截止

內容簡介:

為鼓勵文學創作,深耕文學土壤,推廣文學欣賞及寫作風氣,發掘和培植文學人才,建立後山文學特色。「2021後山文學獎」創作獎徵件自即日起至2021年7月30日止;「2021後山文學年度新人獎」徵件自即日起至2021年7月5日止,歡迎踴躍報名參賽。

詳情請至活動官網(網址: https://2021
hsla.com.tw/)查詢。

系統號:

O-018197

【獎助】第十一屆臺南文學獎

【獎助】第十一屆臺南文學獎

標題:

【獎助】第十一屆臺南文學獎

時間:

2021年7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2021第十一屆臺南文學獎」徵文活動分紙本投稿及線上投稿,徵選文類有:
(一)一般組:臺語散文丶臺語短篇小說丶華語現代詩丶華語散文丶古典詩丶兒童文學丶劇本等七類,其中臺語創作丶古典詩丶劇本類不限資格,凡具有中華民國國籍者均可參賽;華語創作類凡具有中華民國國籍且出生地臺南市或曾經(目前)就業丶就學丶設籍臺南市其中一項即可。
(二)青少年組:新詩丶散文二類,凡具中華民國國籍12歲以上未滿18 歲,出生地臺南市或在臺南市就業或在學學生其中一項即可。
(三)臺南鹹酸甜組:書寫臺南日常生活,文類不拘,不限國籍。

收件日期自即日起至2021年7月31日截止,報名表單請至「臺南文學獎」徵件官網:https://culture.tainan.gov.tw/tnla/ 下載或點選。

系統號:

O-018115

【獎助】2021年「蘭陽文學叢書作家作品集」徵選

標題:

【獎助】2021年「蘭陽文學叢書作家作品集」徵選

時間:

2021年7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2021年「蘭陽文學叢書作家作品集」活動徵選類別以散文、詩、小說、報導文學、兒童文學創作、劇本、文藝評論(含書評)等現代文學作品之創作為主。詩以四十至六十首或一千至一千五百行為原則。其餘各類篇數不拘,總字數五萬至八萬字之間為原則。入選作品提供獎金新臺幣三至五萬元。

二、收件時間自即日起至2021年7月31日止,以郵戳為憑。請於信封上加註「宜蘭縣作家作品集徵集」字樣,以掛號郵寄或親送文化局文學及圖書資訊科。

三、報名簡章可至文化局官網下載(http://www.ilccb.gov.tw)。

系統號:

O-018177

【獎助】國立歷史博物館藝術獎學金

標題:

【獎助】國立歷史博物館藝術獎學金

時間:

2021年8月截止

內容簡介:

「國立歷史博物館藝術獎學金」為國內第一座由博物館辦理之統合性藝術類獎學金,具紀念臺灣前輩藝術家及推動多元藝術發展之目標。

110年度辦理「林玉山獎 / 臺灣美術史及美術教育相關論文」及「郭雪湖獎 / 臺灣文化與民俗藝術、工藝史等相關跨域研究論文」兩類獎項。

(陳進獎今年暫停辦理)

即日起開始徵件至今年8月31日截止,兩個獎項各遴選1名,林玉山獎將頒發新臺幣6萬元及獎牌乙座,郭雪湖獎將新臺幣5萬元及獎牌乙座,崇高的榮譽與優渥的獎金,歡迎大家踴躍投件。

系統號:

O-018084

【徵稿】《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33期「台灣文學中的災難議題研究」專題徵稿

標題:

【徵稿】《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33期「台灣文學中的災難議題研究」專題徵稿

時間:

2021年6月30日截止

內容簡介:

台灣因著地理條件的特殊性,例如處在環太平洋地震帶,因此文學作品中不乏有關地震、颶風的書寫。隨著人為不當開發、氣候變遷、生態破壞等問題日益嚴重,許多書寫者也透過文學之筆提出針砭與反思。

當我們凝視災難,將不難發現,蔓延四周的盡是創痛、記憶、修復、救贖的論述。而在台灣文學史發展中,從原住民的口傳文學、古典漢文學到新文學以降、民間文學、兒童文學,文人透過報導紀實、創作、吟唱、圖文並陳等方式,為台灣及相涉的世界,留下災難的紀錄。

本次專題以「災難」為議題,徵求的不只是描述災難,也包括與災難相關的現實與抽象的處境及情感,物質與精神層面的災難,也是研究的範疇。
建議以下子題,但不限於此:
1.各文類的災難書寫
2.災難相關議題的理論分析
3.災難主題的文本研究分析與文化思考
4.與災難相生的創傷、記憶、修復、復原等論述
5.其他相關議題

系統號:

O-018133

【徵稿】《東吳中文學報》第42期徵稿

標題:

【徵稿】《東吳中文學報》第42期徵稿

時間:

即日起至2021年6月30日當日下午11:59截止

報導者:

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

內容簡介:

各位學術界先進,您好:
《東吳中文學報》第42期自即日起到2021年6月30日止,開放投稿。本刊通過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暨核心期刊收錄」,為THCI 核心期刊。稿約請參見官網,如有合適論文,歡迎惠賜 鴻文。不合稿約規定者,本系得予以退稿。

「投稿論文撰稿格式」、「投稿人個人資料表」與「授權同意書」,可於東吳中文學報官網下載,敬請投稿人按稿約規定撰稿並填寫相關資料。

學報投稿信箱:scujcs@scu.edu.tw,郵寄紙本地址:111002 台北市士林區臨溪路70號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 東吳中文學報編輯委員會 收。

本學報投稿方式除郵寄論文電子檔與投稿人個人資料表外,並請另外郵寄論文紙本三份,以便提送審稿學者進行審查。
若您有其他問題,可來電詢問東吳中文系卓秘書,電話:02-28819471分機6142 或 bohan@scu.edu.tw

學報網址:http://www.scu.edu.tw/chinese(東吳中文系官網)-->【學術研究】-->【東吳中文學報】
提醒投稿學者,本學報採【匿名審稿】,請勿於論文中揭露個人姓名、任教學校等訊息;論文字數亦請勿超過28,000字(以電腦字數統計器為準)。

聯絡電話:(02)28819471轉6142
投稿信箱:scujcs@scu.edu.tw

系統號:

O-018171

【徵稿】《臺灣文學史料集刊》徵稿啟事

標題:

【徵稿】《臺灣文學史料集刊》徵稿啟事

時間:

2021年10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本刊徵求以重要且稀有之臺灣文學史料物件為對象之引介、述評、詮釋、探討等稿件,預計10月31日截稿,12月底出版。

歡迎符合下列內容者投寄,文長以6千至1萬2千字為原則:
臺灣文學重要史料之研究及論述。
新出土文獻之引介、研究及論述。
絕版文獻之重刊及詮釋。
文學刊物團體之發展史料、關鍵憶述。
既有文學史著之正舛補闕、版本校勘。
其他有助於理解文學現象之臺灣文學相關人、事、書等史料述評。來稿經本集刊編輯委員會審查通過後刊登,必要時得依委員意見修改。經錄用之文章,須授權國立臺灣文學館依著作權法規定利用。

投稿請寄電子檔至huapin@nmtl.gov.tw,主旨注明:《臺灣文學史料集刊》編輯委員會收。聯絡電話:06-2217201分機2208,周先生。

系統號:

O-0181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