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搜尋
Email
訂閱
首頁
網站導覽
前期電子報
提供學術訊息
Web Gis
Eng
:::
首頁
網站導覽
前期電子報
RSS
訂閱
訂閱
提供學術訊息
搜尋
關鍵字搜尋
搜尋
Eng
:::
首頁
>
第174期 2020-06-01
>
人事動態
人事動態
第207期2023-03-01
第206期2023-02-01
第205期2023-01-01
第204期2022-12-01
第203期2022-11-01
第202期2022-10-01
第201期2022-09-01
第200期2022-08-01
第199期2022-07-01
第198期2022-06-01
第197期2022-05-01
第196期2022-04-01
第195期2022-03-01
第194期2022-02-01
第193期2022-01-01
第192期2021-12-01
第191期2021-11-01
第190期2021-10-01
第189期2021-09-01
第188期2021-08-01
第187期2021-07-01
第186期2021-06-01
第185期2021-05-01
第184期2021-04-01
第183期2021-03-01
第182期2021-02-01
第181期2021-01-01
第180期2020-12-01
第179期2020-11-01
第178期2020-10-01
第177期2020-09-01
第176期2020-08-01
第175期2020-07-01
第174期2020-06-01
第173期2020-05-01
第172期2020-04-01
第171期2020-03-01
第170期2020-02-01
第169期2020-01-01
第168期2019-12-01
第167期2019-11-01
第166期2019-10-01
第165期2019-09-01
第164期2019-08-01
第163期2019-07-01
第162期2019-06-01
第161期2019-05-01
第160期2019-04-01
第159期2019-03-01
第158期2019-02-01
第157期2019-01-01
第156期2018-12-01
第155期2018-11-01
第154期2018-10-01
第153期2018-09-01
第152期2018-08-01
第151期2018-07-01
第150期2018-06-01
第149期2018-05-01
第148期2018-04-01
第147期2018-03-01
第146期2018-02-01
第145期2018-01-01
第144期2017-12-01
第143期2017-11-01
第142期2017-10-01
第141期2017-09-01
第140期2017-08-01
第139期2017-07-01
第138期2017-06-01
第137期2017-05-01
第136期2017-04-01
第135期2017-03-01
第134期2017-02-01
第133期2017-01-01
第132期2016-12-01
第131期2016-11-01
第130期2016-10-01
第129期2016-09-01
第128期2016-08-01
第127期2016-07-01
第126期2016-06-01
第125期2016-05-01
第124期2016-04-01
第123期2016-03-01
第122期2016-02-01
第121期2016-01-01
第120期2015-12-01
第119期2015-11-01
第118期2015-10-01
第117期2015-09-01
第116期2015-08-01
第115期2015-07-01
第114期2015-06-01
第113期2015-05-01
第112期2015-04-01
第111期2015-03-01
第110期2015-02-01
第109期2015-01-01
第108期2014-12-01
第107期2014-11-01
第106期2014-10-01
第105期2014-09-01
第104期2014-08-01
第103期2014-07-01
第102期2014-06-01
第101期2014-05-01
第100期2014-04-01
第99期2014-03-01
第98期2014-02-01
第97期2014-01-01
第96期2013-12-01
第95期2013-11-01
第94期2013-10-01
第93期2013-09-01
第92期2013-08-01
第91期2013-07-01
第90期2013-06-01
第89期2013-05-01
第88期2013-04-01
第87期2013-03-01
第86期2013-02-01
第85期2013-01-01
第84期2012-12-01
標題
中研院王德威院士獲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
臺灣大學歷史系李文良教授榮任該系系主任
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歐德芬副教授榮升教授
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彭妮絲副教授榮升教授
清華大學華文所蔣興立助理教授榮升副教授
中山大學中文系羅景文助理教授榮升副教授
「臺灣文學之母」鍾肇政辭世
臺灣本土詩人及兒童文學推廣者,趙天儀教授逝世
英國漢語教學先驅,SOAS佟秉正教授逝世
知名佛教學者,牛津大學左冠明教授逝世
日本《三國志》研究者,井波律子教授逝世
中研院王德威院士獲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
標題:
中研院王德威院士獲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
內容簡介:
中研院王德威院士於今(2020)年4月23日獲選為「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American Academy Arts & Sciences)」院士。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遴選當代於藝術、人文、商業、政治等領域最具影響力的研究者,並肯定王院士在華文文學研究的各種成就。
王院士長年致力於文學研究,研究範疇含括晚清至現代、當代的華文小說及比較文學理論。他提出「被壓抑的現代性」及「抒情傳統」概念,已成為當代文學研究者的重要理論論述,亦引起漢學界高度重視與討論。
此外,王院士亦積極推動華文文學的研究與翻譯,藉「臺灣現代華文文學」英譯計畫,將臺灣知名作家如黃春明、李喬、李永平、朱天文等人作品,推廣至世界文壇,於臺灣文學、華文文學的研究與理論建構,厥功甚偉。
王院士現為美國哈佛大學東亞系與比較文學系Edward C. Henderson講座教授,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文化系系主任、國立臺灣大學外文系副教授;曾獲國家文藝獎,並於2004年獲選為本院第25屆院士。
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創立於1780年,今年選出276名新科院士,其中包含了免疫學家、生物倫理學家、詩人、歌手、醫生、社會運動者等,獲選者代表在該領域有傑出成就或創新思考;該學院表示,將期待新任院士能為世界當前的困境與挑戰提出新的見解。
本則消息照片及文字均引自中研院。
系統號:
H-016052
臺灣大學歷史系李文良教授榮任該系系主任
標題:
臺灣大學歷史系李文良教授榮任該系系主任
內容簡介:
臺灣大學歷史系李文良教授,將擔任109至111學年度系主任。李文良教授係臺灣大學歷史博士,學術專長為臺灣史、日治時期山林史、清代臺灣社會史等。簡歷及學術著作請參考:
http://140.112.142.79/teacher/user-p.asp?teacher=wlli
系統號:
H-016102
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歐德芬副教授榮升教授
標題:
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歐德芬副教授榮升教授
內容簡介:
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歐德芬副教授榮升教授。歐德芬教授係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所博士,研究領域為華語教材教法、漢語語義學、華語語音、對比分析與錯誤分析等,簡歷及學術著作請參考:
https://uip.cycu.edu.tw/UIPWeb/wSite/ct?xItem=50162&ctNode=18361&mp=8700
系統號:
H-016043
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彭妮絲副教授榮升教授
標題:
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彭妮絲副教授榮升教授
內容簡介:
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彭妮絲副教授榮升教授。彭妮絲教授係臺中教育大學語文教育博士,研究領域為華語讀寫教學、閱讀心理、語言課程設計、語言教材教法等,簡歷及學術著作請參考:
https://uip.cycu.edu.tw/UIPWeb/wSite/ct?xItem=50162&ctNode=18361&mp=8700
系統號:
H-016044
清華大學華文所蔣興立助理教授榮升副教授
標題:
清華大學華文所蔣興立助理教授榮升副教授
內容簡介:
清華大學華文所蔣興立助理教授榮升副教授。蔣興立教授係輔仁大學中文博士,研究領域為現當代小說、大陸現當代文學、城市文學等,簡歷及學術著作請參考:
http://sinophone.site.nthu.edu.tw/p/406-1408-123788
,r6646.php?Lang=zh-tw
系統號:
H-016090
中山大學中文系羅景文助理教授榮升副教授
標題:
中山大學中文系羅景文助理教授榮升副教授
內容簡介:
中山大學中文系羅景文助理教授榮升副教授。羅景文教授係成功大學中文博士,研究領域為古典小說、東亞漢文小說、民間文學、民俗學等,簡歷及學術著作請參考:
http://www.chinese.nsysu.edu.tw/zh_tw/Department_introduction/Teacher
系統號:
H-015933
「臺灣文學之母」鍾肇政辭世
標題:
「臺灣文學之母」鍾肇政辭世
內容簡介:
台灣客家文學大老鍾肇政今晚去世,享耆壽96歲。鍾肇政是創作力旺盛、產量豐富的客籍文學家,更是大河小說開山始祖,被稱為「台灣文學之母」,一生正是一部台灣文學史見證。
鍾肇政1925年生於桃園市龍潭區。排行第六的他是家裡的獨生子,日據時代畢業於淡水中學、彰化青年師範學校。畢業後被日本統治者徵召入伍,光復後就讀台灣大學中文系,後因耳疾休學。從事國小教職達40年之久。
鍾肇政在戰後決心苦讀中文,從「百家姓」、「三字經」學起,遇到不認識的字,便查閱「康熙字典」,後來,更涉獵中國古典文學名著和五四以來的新文學作品。起初他以日文擬草稿再譯成漢文,透過這種方式寫下最早的幾篇作品;後來才逐漸習慣用漢語構思,並直接寫作,經過好幾年的寫作經驗累積,終於寫下了許多長篇小說。
鍾肇政從1950年開始投稿,作品以小說為主,兼及翻譯。在1956出版第一本文集,1957創辦了一份可視為本土作家精神堡壘的刊物「文友通訊」,藉此集結戰後新生的本土作家互相鼓勵,共同致力於台灣文學的創作領域。
到了1960年更發表長篇小說「魯冰花」,展開他長篇寫作的階段,並陸續完成22部長篇小說、9本短篇小說集,堪稱戰後作品最豐富的本土小說家。他也在1956年至1964年間陸續完成了「濁流三部曲」,首開台灣大河小說寫作的先河。
到了1967年,陸續以十年的時間完成了「台灣人三部曲」,這部以台灣被日本殖民統治50年歷史為背景寫成的史詩,抵抗是其主題。鍾肇政的作品富含濃厚的人道精神,記錄了日本殖民時期台灣各階層的生活實況。
鍾肇政曾擔任報社主編,更以伙伴精神提攜後進、鼓舞台灣作家不遺餘力,而有「台灣文學之母」美稱。不少戰後第二代、第三代作家都曾獲得他的提攜,而他長期致力推動台灣客家運動,凝聚客家意識,更是貢獻巨大。
本則消息照片及文字來源為中央社: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005165008.aspx
系統號:
H-016114
臺灣本土詩人及兒童文學推廣者,趙天儀教授逝世
標題:
臺灣本土詩人及兒童文學推廣者,趙天儀教授逝世
內容簡介:
台灣本土詩人,台灣兒童文學重要推手趙天儀4月底辭世,享壽85歲。文化部長鄭麗君表達哀思並表示,趙天儀對台灣現代詩發展諸多貢獻,文化部將呈請總統明令褒揚。
趙天儀出生於1935年,筆名柳文哲,台灣台中人,台灣大學哲學系學士、碩士畢業,曾任台大哲學系教授及代理系主任、國立編譯館人文組編纂、中國新詩協會常務理事,台灣兒童文學學會理事長,靜宜大學生態所、台文系、中文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他並成立「趙天儀文學獎學金」,補助靜宜大學學生從事文學創作、台灣文學研究,2008年從靜宜大學台灣文學所講座教授榮退,作育台灣文學研究英才無數。
本則消息照片及文字來源為中央社:
https://www.cna.com.tw/news/acul/202005170047.aspx
系統號:
H-016050
英國漢語教學先驅,SOAS佟秉正教授逝世
標題:
英國漢語教學先驅,SOAS佟秉正教授逝世
內容簡介:
英國漢語教學先驅,倫敦大學亞非學院(SOAS)佟秉正(Mr. Ping-cheng T'ung)教授3月19日逝於倫敦,享壽81歲。佟教授1938年出生於北京,1950年隨叔父一家人移居臺灣。之後取得臺灣師範大學史地系學士,並且被選任為兼任助教,在新成立的國語教學中心輔導美國研究生。
系統號:
H-016053
知名佛教學者,牛津大學左冠明教授逝世
標題:
知名佛教學者,牛津大學左冠明教授逝世
內容簡介:
知名佛教學者及漢學家,沼田惠範佛學講座教授、牛津大學貝利奧爾學院的研究員左冠明(Stefano Zacchetti)老師,於今年4月29日逝世。他的研究興趣包括早期 (公元2-5世紀)漢譯佛典、梵文和漢文大乘佛典、漢譯佛典的歷史,以及中國佛教(特別是早期的中國佛教註疏)。簡歷及學術著作請參考:
https://www.orinst.ox.ac.uk/people/stefano-zacchetti
系統號:
H-016030
日本《三國志》研究者,井波律子教授逝世
標題:
日本《三國志》研究者,井波律子教授逝世
內容簡介:
日本著名「三國志」研究者,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国際日本文化研究センター)井波律子教授,因肺炎於5月13日逝世。井波教授1944年生於日本富山縣,1972年在京都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修畢博士課程,師從中國文學家吉川幸次郎。她曾任金澤大學教授、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現為紫式部文學獎評委。井波教授以研究《三國志》和翻譯《三國演義》聞名,著作有「三国志演義」(岩波新書)、「論語入門」(岩波新書)、「一陽来復」(岩波書店)等。
本則消息照片來源為京都新聞報導:
https://www.kyoto-np.co.jp/articles/gallery/250158?ph=1
系統號:
H-016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