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事務

百年教育文獻資源合作數位化及臺灣記憶系統共建共享計畫簽約儀式暨感恩會

百年教育文獻資源合作數位化及臺灣記憶系統共建共享計畫簽約儀式暨感恩會

標題:

百年教育文獻資源合作數位化及臺灣記憶系統共建共享計畫簽約儀式暨感恩會

內容簡介:

國家圖書館與建國中學、虎尾高中、中山女中、臺南一中、臺南二中、臺南女中、臺中女中、高雄中學、屏東高中、屏東女中、新竹高中、基隆女中、成功高中、臺南高商、花蓮女中、嘉義女中、彰化女中及新竹女中等18所高中(職) 合作「百年教育文獻資源合作數位化及臺灣記憶系統共建共享計畫」1月14日於國家圖書館188會議室舉行簽約儀式暨感恩會。

活動在展示初期參與合作的5校圖書館所典藏之1949年前舊籍數位化成果中揭開序幕,國家圖書館曾淑賢館長及教育部國教署彭富源署長分別致詞;曾館長對加入合作計畫的學校表示感謝,並表示國圖蒐集典藏了相當豐富的臺灣文獻史料,如日治時期臺灣明信片、各地老照片、舊籍、地方志、古書契、家譜、碑碣拓片等,為妥善保存臺灣歷史記憶,配合數位化發展,已建置了「臺灣記憶Taiwan Memory」系統及「臺灣華文電子書庫」,藉此系統完善保存有關臺灣百年歷史文獻資料。而「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意味教育是國家百年大計,人才是立國的根本,在臺灣有超過80所的百年學校,每所學校都保有珍貴的教育文獻史料資料,這些教育文獻資源真實記錄著百年教育發展成就,為此國家圖書館希望透過與學校合作,特別是在臺灣教育史及校園生活記憶方面,廣徵1949年前的圖書舊籍、學校照片以及日治時期畢業紀念冊等文獻資源,共同建立一包羅實體與虛擬資源的資料庫,提供更廣泛的線上利用,使其成為認識臺灣古今的知識地圖。未來像臺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已提供的畢業紀念冊,包括有歷年校友白先勇、盧修一、關中等名人,高中時期畢業照也將典藏於國家圖書館「臺灣記憶系統」中。彭富源署長致詞時表示感謝國圖及各高中合作數位化,以共建共享方式將珍貴教育歷史相關文獻資源保存於國圖建置的系統,未來不論是教育界人士或社會大眾都可以透過此系統瀏覽,如同走進臺灣教育發展的時光隧道,實為佳舉,期待未來有更多百年教育文獻資源皆可入藏。

由曾館長代表國圖和與會高中校長共同啟動合作學校簽約儀式,建國高級中學徐建國校長致贈國圖該校圖書館珍貴舊籍,簽約儀式後國圖致贈各校感謝狀,接著與會者彼此交流,由建國中學及虎尾高中分別分享合作經驗。建中徐建國校長表示各學校普遍面臨雖擁有珍貴的百年教育文獻資源,然這些文獻因臺灣地區溫、濕度偏高,學校可能因缺乏人力及良好保存環境未能善加整理保存進而利用,在國圖邀集下,讓這些文物史料得以妥善保存,對於學校而言彷若荒漠甘泉,此次合作契機使實體文獻資源得以延長保存壽命且活化利用。虎尾高中圖書館吳清海主任同樣表示感謝國圖的努力及在每個細節把關的工作人員,看到電子書呈現眼前,時光掉到了從前,舊藉又有了新生命,如果企業有社會責任,學校的責任便是鐵肩擔道義,雙臂展教育;這次的參與,有機會讓虎高的學生明白,所謂的貢獻不只是金錢,地處偏遠之地也不代表沒有機會或不如別人。每個人提供自己能力中的資源給國圖,資源便可源源不絕。共享中看到自己,找回自信。牽起人與人之間的情,這是教育,學生透過這活動的參與,出校園後把共享精神帶入企業,懂得分享、了解合作意義,社會會朝向善的循環和正能量的發展。

國圖對於加入合作數位化的典藏資料,提供各校選擇以贈送移轉或寄存方式,未來皆可完善典藏於國圖南部分館設置的「全國聯合典藏中心」,後續亦提供調閱服務,更進一步可與國圖合作利用數位化資源進行策展及教學。活動中同時由知識服務組城菁汝博士向與會貴賓介紹與該項合作計畫相關的「臺灣記憶系統」、「臺灣華文電子書庫」及「當代名人手稿典藏系統」等數位典藏資料庫。

彭署長與曾館長也和與會校長及圖書館主任就未來的數位化典藏合作以及保存維護協助方面進行意見交換,彭署長最後表示教育部將會積極支持本計畫後續相關建置事宜,國圖曾館長亦表達國圖樂意在百年教育文獻數位典藏與保存維護的專業資訊與服務上提供各校相關協助。與會貴賓們紛紛在象徵本項國家級合作計畫的簽名板上留下歷史性的見證,以為支持與鼓勵,最後活動在大家熱烈討論互動與期許中圓滿完成。

國圖本次與百年高中合作是一個保存歷史教育文獻的開端,將延續到百年小學等,積極廣徵各級學校合作圖書舊籍、老照片及畢業紀念冊等文獻資源之數位化,讓更多具價值的珍貴文獻與館藏得以良善保存與傳播。

※照片說明:彭署長、曾館長和各高中校長合影

系統號:

O-015621

斯洛維尼亞國家圖書館館長Mr. Viljem Leban應邀來臺並於國圖專題演講

斯洛維尼亞國家圖書館館長Mr. Viljem Leban應邀來臺並於國圖專題演講

標題:

斯洛維尼亞國家圖書館館長Mr. Viljem Leban應邀來臺並於國圖專題演講

內容簡介:

斯洛維尼亞國家圖書館館長Mr. ViljemLeban應國家圖書館邀請,專程來臺,並於1月15日上午於國圖3樓國際會議廳進行專題演講,講題是: “Public lending right (PLR) in Slovenia and therules of it's implementation & Plans for the New National and UniversityLibrary Building in Ljubljana, Slovenia.” (斯洛維尼亞公共出借權之實施及國家與大學圖書館新館建築計畫介紹 )。國圖曾淑賢館長致詞時提到國圖與該館於2017年簽訂合作協議,很榮幸可以邀請Leban館長於百忙之中訪臺,分享寶貴的實務經驗,對於臺灣於今年一月起試辦三年的「公共出借權」,以及國圖南部分館建設與近年來其他大型圖書館的建設,更可以切合需求,提供借鏡。

Leban館長首先解釋公共出借權的源起及斯洛維尼亞相關法案,主要演講內容分為數量與質量兩個面向:首先說明斯洛維尼亞公共出借權的執行原則,以及根據公共圖書館於合作線上書目系統與服務的借閱數據之支付系統。斯洛維尼亞圖書館的補償金是對於作者的支持,主要目的在於提昇各文化領域創作者的創造力,而這些領域是圖書館資料創造之地,並符合公共利益。斯洛維尼亞圖書館補償金共有2種執行形式,各佔50%:(1)從公共圖書館借出的資料在世的作者之補償金,借閱數量以COBISS(Co-operative OnlineBibliographic Systems and Services)呈現的數量為準,圖書頁數多寡會影響借閱量的計算,借閱量亦根據不同類型設定上下限,每次借閱的價值為提供各類型作者的資金除以符合公共出借權之作者的借閱量(2)鼓勵創作者的獎金,針對小說、翻譯作品、插畫與攝影、音樂、電影五大類進行徵選。

接著,說明新國家與大學圖書館的建築草案,以及近來對於計畫所做的概念改變。2012年斯洛維尼亞建築與空間規劃商會及「教育、科學、文化和體育部」為國家圖書館新建築籌畫了國際建築與城市的競賽,稱為NUK2。來自盧比亞納的Bevk Perovic Architects贏得競賽。專案計畫的完成以及建築執照的取得預期在2020年。由於已經超過7年的時間過去,NUK 2工作小組對於計畫做了一些緊急的修正。與世界上大學圖書館的發展一致的概念上的改變,導致密閉式儲藏設備空間的減少,以及學習空間的擴展。NUK2 圖書館將設計成主要為支持大學及其它研究機構之教學與研究的現代大學圖書館。

根據讀者的提問,Leban館長並展示COBISS系統,說明該國公共圖書館僅扮演提供數據資料的角色,作者可透過註冊的方式,獲知借閱量數據與補償金多寡。補償金總量亦會根據經濟情勢作調整,進而影響每一作者可領取的金額。

系統號:

O-015622

【徵才】中研院中國文哲所徵聘專任研究人員

標題:

【徵才】中研院中國文哲所徵聘專任研究人員

時間:

2020年7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中研院中國文哲所徵聘專任研究人員

一、職缺:本所編制內助研究員 1 名
二、資格:具有博士學位者
三、專業領域:中國古典文學
四、應備資料:各一式六份(含學術著作)
(一)詳細履歷
(二)博士學位證書影本,或博士論文通過證明。
(有教師資格證書者請加附影本)
(三)未來三年研究計畫
(四)歷年學術著作目錄
(五)重要學術著作(1-3 種,含博士學位論文),以外文撰寫者,請附中文摘要。
五、受理方式:請於 2020年7月31日前,備齊上述資料,寄至台北市南港區(115) 研究院路二段 128 號,中研院文哲所秘書室收,洽詢電話:02-27895713 黃先生;E-mail: hopperan@sinica.edu.tw

系統號:

O-015663

【徵才】中研院語言所徵才

標題:

【徵才】中研院語言所徵才

時間:

2020年3月25日截止

內容簡介:

徵才說明:
1.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誠徵編制內助研究員以上之研究人員,歡迎已獲或將獲博士學位之本國籍語言學研究人才應徵,研究專長不拘,惟以語音學領域為優先。
2.主要工作為學術研究,不需授課。另須參與所內或院內之相關學術服務,資深者亦需參與指導年輕學者。
3.本院工作環境優良,有新進研究人員福利;本所亦將提供新進研究人員充裕之研究資源及相關經費,以利啟動研究工作。

申請程序:
本次申請期間為109年2月4日-3月25日止,有意申請者請備妥申請函、中英文個人履歷、中英文學術著作目錄及近五年內代表著作(申請助研究員者須檢具博士論文或完整博士論文初稿)、研究成果、未來五年中、英文研究計畫
及三位推薦人姓名及聯絡方式。

請將上述文件PDF檔寄至ilsecretariat@sinica.edu.tw,並將紙本資料寄至
11529 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中央研究院
語言學研究所 林若望 所長收

系統號:

O-015563

【徵才】臺師大華語文教學系學士班誠徵專任教師

標題:

【徵才】臺師大華語文教學系學士班誠徵專任教師

時間:

2020年4月30日截止

報導者:

臺師大華語文教學系學士班國際華語與文化組

內容簡介:

一、聘任說明:本系學士班國際華語與文化組僅招收國際學生,提供華語文教育及專業領域之華語教學。

二、職級名額:助理教授(含)以上專任教師貳名(本校徵才流程依本校教師評審辦法規定須先經核定員額,故本次徵才尚需俟本校核給教師員額後,始能依核定人數擇優聘之。)

三、起聘日期:2021年2月1日

四、學術專長:符合以下資格之一,可全英語教學者尤佳,歡迎申請。
(一)華語文教學
(二)應用語言學
(三)第二語言習得
(四)跨文化研究
(五)雙語教學
(六)中外語言對比分析

五、申請資格:
(一)具有國內、外大學博士學位證書,並具國內外大學華語教學經驗及外語能力者。
(二)據本校新聘專任教師資格條件規定,除取得博士學位兩年內之初任教師外,新聘專任教師應具有下列條件之一:
1. 三年內(自徵聘公告日溯算)有正式出版之專書,並檢附審查意見及通過出版之相關證明。
2. 最近三年(自徵聘公告日溯算)應發表二篇 SCI、SSCI、TSSCI、EI、A&HCI、民國一百零五年新制 THCI(原 THCI Core)等級之期刊論文,且為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可與第3點相互折抵。
3. 最近三年(自徵聘公告日溯算)至少應主持二個科技部(原國科會)研究計畫。
前述(第二點)期刊論文及(第三點)科技部(原國科會)研究計畫,得相互折抵。
※應徵者請先上本校人事室徵才系統完成登錄應徵。網址:
http://pms.itc.ntnu.edu.tw/HireApp/ (若未完成登錄,將無法進入初審)

六、申請資料:應徵者應檢附下列資料,請依順序檢附
(一)個人資料表(請至本系網頁下載)
(二)相關證明影本(含碩、博士學位證書、教師證書、博士班成績單、學術獲獎證明等)
(三)自傳一份
(四)可供諮詢之三位推薦人(請列姓名、專任單位、職等、手機與電郵)
(五)可任教之科目名稱及課綱大綱,至少三門(請至本系網頁下載)

七、申請日期:即日起至109年4月30日止(以郵戳為憑)。

八、申請方式:
(一) 請將紙本申請資料逕寄(以郵戳為憑):10610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系收(信封請註明「應徵教師_國際華語與文化組」),如需退還文件,請附足額之回郵信封。
(二) 申請資料中之「個人資料表」請同時E-mail至clc@ntnu.edu.tw。
(主旨請註明:應徵專任教師_姓名; 應徵資料請依照規定檔案格式,不符者不予錄用)。

九、聯絡電話:(02) 7749-5187;E-mail:clc@ntnu.edu.tw。
※未依規定於本校人事室徵才系統登錄資料及寄送資料者,恕不受理。

十、有關徵聘詳情請見本系網頁
http://www.tcsl.ntnu.edu.tw/index.php?inter=news&ncid=9&id=280#page_title

系統號:

O-015582

【徵才】政治大學臺史所徵聘專任教師

標題:

【徵才】政治大學臺史所徵聘專任教師

時間:

2020年8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徵專任教師公告

一、名額:1名
二、專長領域:台灣史相關
三、資格:具歷史或相關系所博士學位(以能夠聽、說、寫中文為基本語言要求)
四、申請文件:
1.博士學位證(明)書及學經歷證明書(持國外學歷者,須向我國駐外館處學歷認證)。
2.博士論文一式三份。
3.已具有助理教授以上教師證書之應徵者,尚應檢附應徵截止日前5年內,獲有科技部計畫或經審查並正式出版之論文合計2項,或經審查正式出版之專門著作1本,該專門著作或論文須檢附審查及公開發行證明。以上均一式三份。
4.博士班成績單(已擁有助理教授以上之教師證書者得免附;持國外學歷者,須向我國駐外館處學歷認證)。
5.教師證書(尚未取得教師證書者免附)。
6.簡歷。
7.著作目錄。
8.研究計畫。
9.擬開設課程及綱要至少2門。
10.代表作之中文摘要。

五、聯絡地址:116 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電話:02-29393091轉63691助教
電郵:formosa@nccu.edu.tw
六、截止日期:2020年8月31日前,郵戳為憑。

系統號:

O-015602

【獎助】中華民國聲韻學學會「2020全國大學暨碩士生聲韻學優秀論文獎」

標題:

【獎助】中華民國聲韻學學會「2020全國大學暨碩士生聲韻學優秀論文獎」

時間:

2020年3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 主辦單位:中華民國聲韻學學會

二、 論文主題:來稿不指定題目,任何與聲韻學相關之論文均歡迎

三、 徵稿對象:全國大學院校中文(國文)、語文等相關系所在學學生(含大學部、碩士班)。

四、 論文撰寫格式:請參考《聲韻論叢》格式撰寫,分段、標題、註釋、參考書目均應齊全,並以Word 2003以上軟體橫式繕打,並將檔案存為副檔名*.doc以及PDF檔(副檔名*.pdf),一式兩份檔案一併寄送。

五、 字數:五千字以上。

六、 截稿日期:2020年3月31日(以e-mail時間為憑)。

七、 公布審查結果日期:2020年4月24日前。

八、 評選方式:由本會聘請專家學者為評選委員遴選之。

九、 獎額:入選者除了受邀在聲韻學年會(2020年5月23、24日於東吳大學舉行)上接受贈獎外,全文並選刊於《聲韻學會通訊》第29期。
第一名:錄取乙名,致贈獎金壹萬元暨獎狀。
第二名:錄取乙名,致贈獎金伍仟元暨獎狀。
第三名:錄取乙名,致贈獎金叁仟元暨獎狀。

十、 報名及交稿辦法:請填寫以下所附二種報名表之一,並同論文一式兩份檔案寄至祕書處電子信箱:a.phonology@gmail.com
(一)教師推薦:請填報名表一 (二)個人報名:請填報名表二
*報名表格可於下列網址下載:https://reurl.cc/6gLLWO

十一、聯絡電話:(02)2881-9471 # 6159(祕書長:叢培凱教授)

十二、聯絡地址: [11102] 台北市士林區臨溪路70號
東吳大學 中國文學系 叢培凱教授

系統號:

O-015539

【獎助】中研院文哲所2020年「紀念劉理堂先生博士論文獎」

【獎助】中研院文哲所2020年「紀念劉理堂先生博士論文獎」

標題:

【獎助】中研院文哲所2020年「紀念劉理堂先生博士論文獎」

時間:

2020年3月31日

報導者:

中研院文哲所

內容簡介:

實施辦法:
1)獎助金額度:設置「紀念劉理堂先生博士論文獎」一名,獎金為新台幣拾萬元。
2)申請資格:畢業於中華民國中文、哲學或相關研究所(如歷史所、社會所、政治所、東亞所、國發所等)之博士,申請著作為畢業三年內之博士論文。研究主題以中國哲學、中外比較哲學為限。
3)申請者於每年三月底前,將申請書與博士論文(紙本一式三份與PDF光碟一份)、博士畢業證書影本、指導教授推薦函(說明該論文之學術價值與貢獻),寄交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紀念劉理堂先生博士論文獎評審委員會」。經評審委員會嚴格審查後,遴選出獲獎者,並於九月底前公告,頒發獎項與獎金。
4)評審委員會委員共七名,由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邀集國內外專門學者組成,負責遴選優秀論文,頒發獎項。

系統號:

O-015463

【獎助】淡大中文系「第10屆蔣國樑先生古典詩創作獎」徵選

【獎助】淡大中文系「第10屆蔣國樑先生古典詩創作獎」徵選

標題:

【獎助】淡大中文系「第10屆蔣國樑先生古典詩創作獎」徵選

時間:

2020年2月17日至4月7日截止

內容簡介:

參賽資格:中華民國大專院校在學學生(含研究所、進學班)。
徵選題目:以「行業」為範圍,自選主題(人事物皆可),創作四首七言絕句。限平聲韻,題目自訂,須符合格律。
收件日期:自2020年2月17日(一)至4月7日(二)截止(以郵戳為憑)。
收件方式:作品連同報名表一式一份,於截稿日前寄至
「25137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淡江大學中文系」

系統號:

O-015464

【獎助】杜正民教授獎提名徵求

標題:

【獎助】杜正民教授獎提名徵求

時間:

2020年3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杜正民教授獎(以下簡稱本獎)是法鼓文理學院為紀念已故杜正民教授(1952-2016)所設立,杜教授畢生致力於將豐富的中國佛教文化遺產數位化工作。杜教授是佛學網路資料庫(現為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DLMBS,現由國立台灣大學主辦)的創始成員之一,歷任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副主任委員,同時擔任佛教藏經目錄數位資料庫等多項專案計畫的主持人。

本獎之設立是為了表彰一位或多位學者在其學術生涯中為數位佛學領域所作出的傑出貢獻與其創意作品。該創作必須應用資訊科技,並應結合已發表、經同儕評鑑之研究成果與相關研究工具或資源。該獎項不僅用於表彰其卓越成就之作,也同時希望能鼓勵新計畫和新方法之開展。

本獎項每三年頒發一次,獲獎人需於頒獎儀式內發表演講。獎項包括獎金5000美元,與一次往返經濟艙機票。

本獎項即日起接受各界提名,欲提名者,請填妥提名表單,並述明準候選人之個人資料及其數位專案成就。本獎項也接受自我提名。學術界代表亦可直接聯繫本獎評選委員,推薦提名人選。

參選資格
個人或協作計畫皆符合申請資格。
審查中的計畫內容須藉由線上文件或網站來呈現。
該計畫不得為商業化之產品或服務。

獲獎條件
該獎項之頒發基於下述條件:
對佛學領域有創新貢獻。
提供佛學研究新的應用程式或方法。
提供佛學研究新資源。
提供數位人文科學新的見解。

開放提名時間將於 2020-3-31 截止,本獎評選委員將在四週內與被提名人聯絡,俾利於提交作品截止期限前完成提交作品,進行審查作業。

系統號:

O-015577

【獎助】2020臺南研究博碩士論文獎學金

【獎助】2020臺南研究博碩士論文獎學金

標題:

【獎助】2020臺南研究博碩士論文獎學金

時間:

2020年2月1日至5月31日止

內容簡介:

為鼓勵臺南研究,關懷鄉土與人文發展,臺南市政府文化局設立「臺南研究博碩士論文研究獎」,鼓勵博碩士候選人研究臺南地區的人文與社會科學,進而促成對鄉土的認同與愛護。本獎學金提供碩士生5萬元(共計5名)、博士生10萬元(共計2名),鼓勵國內外博碩士候選人針對臺南地區進行人文社會科學之學術研究。徵獎時間為2020年2月1日至5月31日止,詳情請至臺南市政府文化局網站及南瀛國際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網站查詢實施要點與報名表,歡迎投件。

系統號:

O-015465

【獎助】2020年「胡適獎學金」

標題:

【獎助】2020年「胡適獎學金」

時間:

2020年7月31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紀念館(以下簡稱本館)為鼓勵國內碩、博士學生從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以與胡適暨自由主義研究相關課題為優先),自2012年起,設置「胡適獎學金」,歡迎資格符合者申請。

系統號:

O-015466

【獎助】Sheng Yen Education Foundation Postdoctoral Fellowship in Chinese Buddhism

標題:

【獎助】Sheng Yen Education Foundation Postdoctoral Fellowship in Chinese Buddhism

時間:

March 15, 2020

內容簡介:

The Department of Asian Studies,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Vancouver campus), invites applications for the Sheng Yen Education Foundation Postdoctoral Fellowship in Chinese Buddhism. The Postdoctoral Fellow will have opportunities to interact with UBC colleagues 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The Department of Asian Studies has strengths in a number of areas, including especially East Asian history, religion, literary culture and thought. Information about the Department and faculty research can be found on its website, www.asia.ubc.ca.

This postdoctoral position is generously funded by the Sheng Yen Education Foundation. It is a one-year position, commencing July 1, 2020, potentially renewable for an additional year subject to availability of funds, performance appraisal, and approval from the Department. Postdoctoral Fellow appointments, according to UBC Policy AP10 (UBC Policy on Postdoctoral Fellows), are intended to be temporary positions that begin within five years of being awarded the Ph.D. degree. The successful Fellow will be expected to teach two courses per year on topics related to Buddhism: one undergraduate course, and either an additional undergraduate course or a graduate seminar. The Fellow will be expected to conduct research in Chinese Buddhism, and such research may include Chinese Buddhism’s connections to other Buddhist traditions in Japan, Korea and Vietnam. Salary is commensurate with qualifications and experience.

The application dossier should include a letter of application, curriculum vitae, description of research program, a sample chapter or scholarly paper (maximum 30 pages), and evidence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 All application materials should be submitted online at https://asia.air.arts.ubc.ca/sheng-yen-postdoctoral-fellowship-2020/. Three confidential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are to be submitted online by the referees at https://asia.air.arts.ubc.ca/sheng-yen-postdoctoral-fellowship-2020-recommendation/. The deadline for the receipt of applications and letters of recommendation is March 15, 2020; however, the position will remain open until filled.

This position is subject to final budgetary approval. Equity and diversity are essential to academic excellence. An open and diverse community fosters the inclusion of voices that have been underrepresented or discouraged. We encourage applications from members of groups that have been marginalized on any grounds enumerated under the B.C. Human Rights Code, including sex, sexual orientation, gender identity or expression, racialization, disability, political belief, religion, marital or family status, age, and/or status as a First Nation, Métis, Inuit, or Indigenous person. All qualified persons are encouraged to apply.

系統號:

O-015467

【徵稿】《臺灣人類學刊》2020-2021年專號徵稿

標題:

【徵稿】《臺灣人類學刊》2020-2021年專號徵稿

內容簡介:

主題:國家治理的物質實作
責任編委/呂欣怡
出刊時程:2020年6月(截稿日:2020年3月)

主題:傳統領域與土地正義
責任編委/官大偉
出刊時程:2020年12月

主題:Why Taiwan
責任編委/余舜德
出刊時程:2021年6月(截稿日:2021年1月)

主題:環境人類學方法論
責任編委/李威宜
出刊時程:2021年12月(截稿日:2021年10月)

臺灣人類學刊仍保持接受其他非主題投稿之稿件,採隨到隨審。投稿主題專號的稿件,若經責任編委判定未符合專號性質,但稿件經外審通過後,將以一般研究論文類別刊登。來稿請註明投稿主題,稿件收受窗口:tja@gate.sinica.edu.tw。
聯絡人:林容如 02-26523300 #3321
相關訊息歡迎至https://www.ioe.sinica.edu.tw/ ,點選「臺灣人類學刊」參考。

系統號:

O-015689

【徵稿】《清華學報》徵稿

標題:

【徵稿】《清華學報》徵稿

內容簡介:

《清華學報》刊登文學、歷史、哲學、語言學、宗教等與漢學有關之中、英文學術論文,歡迎學術上有新意與獨特貢獻的論文。本刊為THCI綜合類一級期刊,並收錄於國際期刊資料庫EBSCO。

本刊全年收稿,隨到隨審,每年三、六、九及十二月出版。中文稿件字限三萬字,英文稿件二萬字。來稿請附︰中英文篇名、中英文摘要、中英文關鍵詞,文末請附「引用書目」。並請另檔註明中英文姓名、服務機構、職稱、通訊地址、電話、傳真號碼、email 等聯絡資料,以電子郵件寄至 thjour@my.nthu.edu.tw。

「徵稿簡章」及「撰稿格式」請參本刊網頁:http://thjcs.site.nthu.edu.tw/

系統號:

O-015487

【徵稿】《中大戲曲學刊》第3期徵稿啟事

標題:

【徵稿】《中大戲曲學刊》第3期徵稿啟事

時間:

2020年7月15日截止

內容簡介:

一.本刊為戲曲專業刊物,歡迎有關戲曲的相關論文、書評、劇評等投稿本刊發表。
二.來稿以一萬至三萬字(以電腦字元計,包括空白及註解)為上限,請提供繁體版。
三.本刊稿件一律送請學者專家審查,審查採匿名制;未獲採用者不予退稿。
四.編輯委員會得就審查意見綜合討論議決,要求撰稿人對其稿件作適當之修訂。本刊責任校對亦得根據「撰稿格式」作適當之校正。
五.每一撰稿人不另致酬。
六.來稿以未發表者為限;學位論文及網路文章視同已發表。
七.論文請標明中英文篇名、投稿者中英文姓名及職稱,三百字左右之中英文提要、五個以內之中英文關鍵詞,並請務必按本刊「撰稿格式」寫作,以利作業。「撰稿格式」請參考中央研究院學術論文撰稿格式。
八.來稿請將word或純文字檔儲存之電子檔案,E-mail至戲曲室電子信箱:ncu3125@gmail.com,主旨註明「投稿第三期《中大戲曲學刊》─作者姓名」。
九.來稿請務必填寫「《中大戲曲》作者基本資料表」與「著作授權書」,確實填寫個人簡介(註明所屬機構、學校及職稱),並附通訊地址、電話、傳真或電子郵件等聯絡資料,填寫完成之後,請於2020年7月15日前(以郵戳為憑),掛號郵寄:32001 臺灣桃園市中壢區五權里2鄰中大路300號 國立中央大學崑曲博物館,並請在信封上註明「中大戲曲學刊投稿」(請注意,必須將「《中大戲曲學刊》作者基本資料表」與「著作授權書」於截稿之前填寫寄回,才算完成投稿程序,未完成程序者,本刊將有權不予受理)。
十.來稿請務必填寫「著作授權書」。著作者享有著作人格權,本刊享有著作財產權;日後著作者本人結集出版,或翻印、轉載(包括網路)、翻譯等請說明出自本刊。
十一.若著作人投稿於本刊經收錄後,同意授權本刊得再授權國家圖書館「遠距圖書服務系統」或其他資料庫業者,進行重製、透過網路提供服務、授權用戶下載、列印、瀏覽等行為。並得為符合「遠距圖書服務系統」或其他資料庫之需求,酌作格式之修改。本刊有權出版相關論叢。
十二.來稿請勿發生侵害第三人權利之情事。如有抄襲、重製或侵害等情形發生時,概由投稿者負擔法律責任。
十三.第三期《中大戲曲學刊》截稿日期為2020年7月15日。
十四.如有任何疑問,請洽:國立中央大學崑曲博物館
十五.聯絡電話:(03)4262352

電子信箱:ncu3125@gmail.com(另請於信件主旨開頭標示「投稿第三期《中大戲曲學刊》」謝謝)

系統號:

O-015693

【徵稿】《政大中文學報》第33期專題「『理學』與『經學』:朱熹學術多層次、多維度考察」徵稿

標題:

【徵稿】《政大中文學報》第33期專題「『理學』與『經學』:朱熹學術多層次、多維度考察」徵稿

時間:

2020年3月截止

內容簡介:

朱熹學術影響深遠,人所共知,然而前人研究不免集中於理學考察,內容既以語錄為主,又往往在心學、理學對舉當中,檢覈朱熹義理思考,雖得見其精彩,卻隱然暗示朱熹學術未達究竟,理存於外,屬於支離學問。擴而及於歷史文獻考察,則是以宋代儒學發展,觀察朱熹學術進程,則又得見南宋不同學術社群當中,朱熹於道南、湖湘、金華、金谿諸家並起當中,援取批判,兼融而取,昂然而起,然而是否符合北宋以來儒學精神,則又不免存疑,對於朱熹學術之究竟,隱然存在不同角度的觀察,卻也有視野當中的盲點。然而近人何佑森教授〈朱子學與近世思想〉言:「朱子學博大精深,前後經歷了四個世紀,每當時代動亂,思想的發展有了偏差,唯一能補偏救弊的,則只有朱子一脈相傳的儒學。」則朱熹學術有益於世道人心,有救偏之助;晚近以東亞儒學視野,建構文化思想的觀察,更能發覺朱學已然擴散至朝鮮、日本、越南等,東亞儒學是在朱學基礎上,各自脈絡化的結果,則又可見空間上廣泛之影響。其中存在理解的落差,為求有進一步的澄清,以及學術更多維度的觀察,援以「『理學』與『經學』:朱熹學術多層次、多維度考察」為主題,期以徵集理學、經學當中,不同學術層面分析之論文,以多維角度深入朱熹學術究竟。

敬邀 學界惠賜文稿,預計 2020 年 3 月初截止收稿。

系統號:

O-015468

【徵稿】《語文集刊》第37期、38期徵稿公告

標題:

【徵稿】《語文集刊》第37期、38期徵稿公告

時間:

2020年9月30日截止

報導者:

陳乃慈助教

內容簡介: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37期、38期徵稿公告
1. 徵稿對象:相關論題之研究學者。
2. 本刊為半年刊,第37期截稿日期至2020年4月30日,同年7月出版;第38期截稿日期至2020年9月30日,同年12月出版。
3.來稿論文字數上限為2萬字(含附件及非文字之插圖、表格等),全文須以中文撰寫,論文格式請參照本刊所附之撰寫體例,論文以作者本名發表。
4. 編審委員會由校內、外學者組成,採雙向匿名審查。本學報刊載之論文,致贈作者當期集刊2冊及抽印本,不致稿酬。
5.聯絡信箱:lle@tea.ntue.edu.tw

系統號:

O-015469

【徵稿】《台灣文學學報》第36期徵稿啟事

標題:

【徵稿】《台灣文學學報》第36期徵稿啟事

時間:

2020年3月15日截止

內容簡介:

本所《台灣文學學報》第36期即日起開始徵稿,並於2020年3月15日截稿,歡迎台灣文學的學術研究論文投稿。

另,《台灣文學學報》與台灣文學學會合作,特闢「台灣與世界文學」專區,公開徵稿,希望挖掘相關議題,開拓台灣文學與世界文學的相關研究。

稿約說明及撰稿體例請詳附件。本學報自2008年至2019年已正式收錄「台灣人文及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人文學核心期刊(TCIcore-THCI,簡稱THCI)」(原名「台灣人文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THCI CORE)」),歡迎賜稿。

系統號:

O-015604

【徵稿】《臺灣文學史料集刊》徵稿啟事

標題:

【徵稿】《臺灣文學史料集刊》徵稿啟事

時間:

2020年6月30日截止

內容簡介:

《臺灣文學史料集刊》於2011年創刊,每年出版一輯,刊載臺灣文學重要史料之引介、述評、詮釋、探討等文章,以作為學術研究進一步挖掘、分析之基礎指引。本集刊預定每年12月出版,截稿日期為6月30日,歡迎符合下列內容者投寄,文長以6千至1萬2千字為原則:

臺灣文學重要史料之研究及論述。
新出土文獻之引介、研究及論述。
絕版文獻之重刊及詮釋。
文學刊物團體之發展史料、關鍵憶述。
既有文學史著之正舛補闕、版本校勘。
其他有助於理解文學現象之臺灣文學相關人、事、書等史料述評。

來稿經本集刊編輯委員會審查通過後刊登,必要時得依委員意見修改。經錄用之文章,須授權國立臺灣文學館依著作權法規定利用。

投稿請寄電子檔至huapin@nmtl.gov.tw,主旨注明:《臺灣文學史料集刊》編輯委員會收。聯絡電話:06-2217201分機2208。

系統號:

O-015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