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臺灣漢學講座邀請劉紀蕙教授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演講

臺灣漢學講座邀請劉紀蕙教授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演講

標題:

臺灣漢學講座邀請劉紀蕙教授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演講

時間:

2019年8月

內容簡介:

國家圖書館本年度第8場「臺灣漢學講座」,邀請國立交通大學劉紀蕙教授,於洛杉磯時間2019年10月24日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圖書館舉辦演講,講題為:「Aestheticization of Neoliberal Capitalism versus the Politics of Aesthetics: On the Artistic Intervention by Xu Bing and Chen Chieh-Jen(新自由主義資本邏輯美學化及其反制:論徐冰與陳界仁的藝術介入)」。

本場講座為國家圖書館與UCLA自2017年簽訂「臺灣漢學研究資源中心」(Taiwan Research Center on Chinese Studies)合作協議後,首次於該校辦理學術活動。本場講座由UCLA東亞圖書館館長陳肅、亞洲語言文化系兼中國研究中心主任白睿文教授(Prof. Michael Berry)與本館漢學研究中心共同策畫,協辦單位亞太中心主任周敏主持、我駐洛杉磯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長朱文祥、教育組長藍先茜亦出席本場講座。

劉教授於本場講座中說明「新自由主義資本邏輯美學化」的概念,並透過徐冰和陳界仁的作品,討論藝術家如何反思當前社會的問題,如何以藝術介入社會,如何開啟政治性等思考空間。其中,劉教授以「新自由主義資本邏輯美學化」解釋當前地景的快速改變。無論是都市中高聳的摩天大樓,集散港口密集的貨櫃倉儲,移動在各個角落離鄉背井的外籍勞工,都是新自由主義競爭邏輯之下帶來的變化。在背後驅動這些變化的不再只是國家的理性意志,也不只是來自於資本移動的外在力量,而更受到了主體慾望的牽動,而在各地自發地運作。

本場講座吸引美國洛杉磯地區不少關心華文與文化研究者參與,包括擔任該校亞洲語言文化系教授同時也是漢學研究中心指導委員史書美教授等多位學者蒞臨。許多聽眾並於會後發問,與劉紀蕙教授熱烈交流。藍先茜組長表示「國圖與UCLA的合作,除了提供臺灣的出版品之外,更讓臺灣學者有機會在這裡分享最新的研究想法。」這樣的精神,正是國家圖書館與漢學中心於世界各地建置「臺灣漢學研究資源中心」,推廣國際漢學研究的目標,也是本年度圓滿落幕之「臺灣漢學講座」最好的註解。

照片說明:藍先茜組長(左起)、史書美教授、劉紀蕙教授、朱文祥處長、周敏教授、白睿文教授、陳肅館長

系統號:

CCS-014855

臺灣漢學講座邀請中央研究院鄭毓瑜院士於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演講

臺灣漢學講座邀請中央研究院鄭毓瑜院士於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演講

標題:

臺灣漢學講座邀請中央研究院鄭毓瑜院士於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演講

時間:

2019年8月

內容簡介:

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本年度(2019)第7場「臺灣漢學講座」,邀請中央研究院鄭毓瑜院士,於10月15日假馬來西亞馬來亞大學(University of Malaya),主講「『可發聲性』與『可體現性』──詩國革命的漢語脈絡(“Utterability” and “Embodiment”: The Contexts of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Poetic and Literary Revolutions)」。

本場講座由馬來亞大學中文系主任潘碧華教授,以及高級講師張惠思博士主持,主講人鄭毓瑜院士為國立臺灣大學講座教授,擅長結合中西人文思潮,為古典文學開拓具有前瞻性與跨領域的視野,其中關於「空間」、「身體」與「抒情傳統」的論述尤為海內外注目,近年來也致力於探討近現代知識經驗與文學表述的新關係。

本次講座中,鄭院士以「詩界革命」、「文學革命」以來的漢語詩論述向聽眾說明漢語詩的「現代」轉向。鄭院士自清末詩人黃遵憲的生平與作品開始,向聽眾循序漸進的介紹,並說明本次講座的主題「詩國革命」的意義。鄭院士更指出,漢語詩在二十世紀初期開始展現出的由「可發聲性」,模擬往復力動的心聲意態,並同步由「可體現性」,展現物我「相感」至於「相對」的存有變動。這個不能被當代語言學所設定,而必須由身體自我來進行重設的語言現象,實際上正宣告了漢語詩自己的「現代」轉向。

國家圖書館與馬來亞大學自2015年簽訂「臺灣漢學資源中心(Taiwan Resourse Center on Chinese Studies)」合作協議後,向有密切有相當學術交流互動。由於鄭院士學術聲譽遍及海內外,故本場講座出席人數近150人,場面相當熱烈。我國駐馬來西亞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教育組張佳琳組長亦應邀出席,並於講座開場致詞,強調華文教育、科學研究,以及漢學研究的重要性,並期許國圖與馬大能夠在未來能夠有更豐富的合作交流。本館特藏文獻組張圍東主任亦於會場播放「臺灣漢學資源中心」介紹影片,並發送「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臺灣獎助金」等宣傳摺頁,藉以鼓勵更多優秀的外籍學者申請來臺研究,進一步提升臺灣研究的量能。

系統號:

CCS-014713

臺灣漢學講座邀請中研院近史所林滿紅研究員於荷蘭萊頓大學演講

臺灣漢學講座邀請中研院近史所林滿紅研究員於荷蘭萊頓大學演講

標題:

臺灣漢學講座邀請中研院近史所林滿紅研究員於荷蘭萊頓大學演講

時間:

2019年8月

內容簡介:

本(108)年10月9日,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與本館臺灣漢學資源中心合作夥伴荷蘭萊頓大學(Leiden University)合作,假該校圖書館Vossius Room舉辦「臺灣漢學講座(Taiwan Lectures on Chinese Studies)」。邀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林滿紅研究員,主講「逐漸浮現的太平洋──我的海洋史研究(The Gradually Emerging Pacific—My Maritime History Studies)」。本館由國際合作組繁運豐主任出訪辦理本次學術活動。

林滿紅教授於1989年於哈佛大學取得博士,主修歷史學。目前為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她曾於2008年至2010年間擔任中華民國國史館館長。她的研究主要是十七世紀迄今的東亞經濟史,其中包括臺灣與中國、臺灣與日本或美國的歷史關係。萊頓大學為國際知名漢學研究重鎮,與臺灣歷史研究淵源甚深,因此在講座開始之前,萊頓大學中文研究圖書館員兼中文善本特藏部主任(Subject Librarian Chinese Studies & Curator of Chinese Special Collections, Leiden University Libraries) 馬日新(Marc Gilbert )博士特別調出該校圖書館典藏幾件與臺灣有關的特藏,包括明鄭時期與荷蘭人的正式函件、足立栗園於1898年撰寫的臺灣史稿的手稿等與臺灣有關的文獻,並向林滿紅教授請益有關這些文獻的歷史內涵。

本場講座從下午3點15分開始,林教授從她過去40年研究所累積的6部著作談起,勾勒出太平洋興起的輪廓。她於演講中指出,到目前為止,全球知識界主要仍以大西洋為分析近代世界歷史變遷的中心舞臺,即便是鄰近太平洋的國家,也往往忽略太平洋對其本身歷史的重要性。以林教授自身的學思歷程而言,雖然她的研究一直以臺灣或中國的對外貿易為主軸,但一直到很晚近的研究中,才出現了具體的太平洋意象。其中,林教授提到她在對臺灣與香港關係(1895─1945)的研究中,發現20世紀上半葉,太平洋在串連亞洲與更廣闊世界中的地位明顯崛起。這個觀察對林教授之後在2008年至2018年間出版有關臺灣、釣魚台和南海的法律地位的研究,有著關鍵性的影響。講座最後,林教授更呼應時勢,以她的區域經濟史研究經驗,對目前的東亞安全議題提出自身之省思。

參與本次講座的貴賓包括萊頓大學歷史系歐亞關係史教授包樂史(Dr. Leonard Blusse)、阿姆斯特丹大學人類學系教授L. M. Douw、萊頓大學區域研究中心講師林凡等,以及現場聽眾共近30名參與聆聽。荷蘭萊頓大學與本館一向有相當熱絡的學術交流互動,本場講座後的問答時間有許多聽眾發問與林滿紅教授交流,包括印度洋的角色、太平洋國家的發展模式、以及香港在太平洋的發展等問題,場面相當熱烈。活動亦於會場播放「臺灣漢學研究資源中心」介紹影片,並發送「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臺灣獎助金」等宣傳摺頁,藉以鼓勵更多優秀的外籍學者申請來臺研究,進一步提升臺灣研究的量能。

系統號:

CCS-014801

黑田明伸教授寰宇漢學講座報導

黑田明伸教授寰宇漢學講座報導

標題:

黑田明伸教授寰宇漢學講座報導

內容簡介:

漢學研究中心於2019年10月9日下午舉辦寰宇漢學講座,邀請本中心「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學人,日本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黑田明伸(Akinobu KURODA)教授分享研究成果,並邀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何漢威研究員擔任主持。

黑田教授演講主題為「中國貨幣史上的用銀轉變──切片、秤重、入帳的白銀」貨幣的功用大致可分為交易媒介、價值儲藏及記帳單位等三種。歷史上一個國家同時有兩種貨幣分別在市場上流通,另作遠距離貿易或儲值之用的互補情形,並不罕見,中國通貨系統中的銀兩(yinliang),在古代帝國時期的國際貿易上扮演絲綢的輔助品。元代發行的紙鈔面額為銅錢,但以銀的重量為計價標準。銀在明代成為稅收計算的標準,16世紀來自日本石見、秘魯波托西兩地的豐富銀礦供應,使得切成小片的銀片廣為地方貿易使用。在華南地區,家家戶戶從未嘗見過銀子,到人人都隨身備有將銀子切片的小道具。

18世紀中葉大量銅錢(乾隆通寶)的發行,甚至連土地買賣也可用銅錢完成交易,導致銀在地區性交易使用量下滑。本地貿易使用的銅錢和跨地區貿易使用的銀兩之間,產生互補性。19世紀之交,華南地區開始發行不計重而計量的銀元,接著各行業紛紛因應需求使用外國銀元作為專用貨幣。秤重、切片的用銀方式逐漸消失,1933年國民政府正式宣布廢除銀兩制度。黑田教授指出,與現代普遍認知不同的是,中國的用銀方式有其優點,首先,計重用銀避免貶值帶來的通貨膨脹;其次,地方商人在過帳時使用虛銀兩為單位免除了使用現金的麻煩;最後,地區性貿易仍由銅錢主導,穩定地方經濟,使其不受動盪的區際貿易所影響。

系統號:

CCS-014777

夏海教授寰宇漢學講座報導

夏海教授寰宇漢學講座報導

標題:

夏海教授寰宇漢學講座報導

內容簡介:

漢學研究中心於2019年10月3日下午舉辦寰宇漢學講座,邀請本中心獎助訪問學人,以色列海法大學亞洲研究系夏海(Shakhar Rahav)副教授分享研究成果「中共誕生前的人民公社(1919-1921)」,並邀請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連玲玲研究員擔任主持。

一次世界大戰後,部分中國激進派的知識份子嘗試建立小規模的社群組織。例如1919年由鄧中夏組織的曦園,1920年武昌的利群書社,以及由李大釗、蔡元培、陳獨秀、胡適等人出資創辦的工讀互助團等。不少日後中國各政黨要人如毛澤東、戴濟陶、左舜生等人也加入過此類團體。它們的共通點是嘗試著將工作、學習和團體生活融為一體。儘管這些嘗試皆短命而終,但其中許多術語如「小團體」、「互助」等在日後再度現蹤於中國共產黨的政策裡。並為1950年代的中共掌權後推動的人民公社政策,提供了靈感來源。

夏海教授在本次演講中追索這些試探性的組織的誕生,將它們與同時段內全球各國發生的類似運動相比較。夏教授指出,群眾政黨(Mass Party)的出現,正值工業革命、第二次工業革命和民族主義帶來的全球轉型時期。其發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達到頂峰。現在群眾政黨。但在現今中共領導人將自身權力擴張到極大之際,群眾政黨似乎已經漸漸消逝。

系統號:

CCS-014776

漢學研究中心2020年「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錄取名單

標題:

漢學研究中心2020年「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錄取名單

內容簡介:

漢學研究中心2020年「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錄取名單已告確定。此次申請獎助者共計107人,審查會議於2019年8月15日下午召開,由曾淑賢館長主持,參加審查之學者專家共計6人。經過熱烈討論與審慎評選,最後決定錄取20名,備取23名。(包含25個國家)茲將錄取學人之簡介分述如下(正取、備取皆依國籍英文字母順序排列)

1.Cheng, Wen Yin(程文尹),加拿大籍,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東亞研究系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Artefacts and Artisan’s Societies: Reflecting the Shang Social Organization through Bronze Vessel Production(文物與工匠:由青銅器鑄作和手工藝來看商代的社會),研究期間:3個月。

2.Rusk, Bruce (阮思德),加拿大籍,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亞洲研究系副教授,研究主題:The Imaginary Censers of the Xuande Emperor(宣德鑪的多次再造),研究期間:6個月。

3.Joachim, Boittout(白錦麟),法國籍,法國國立社會科學高等學院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Individual Torments and Collective Passions in Republican China. Literature in Classical Language and the Formation of an Emotional Public Sphere (1903-1918)(清末民初文人的個人折磨與集體激情:文言文寫作與情感的公共領域之形成 (1903年至1918年)),研究期間:5個月。

4.Mozias, Ilia(莫一山),以色列籍,以色列希伯來大學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Sexual Alchemy and Ritual(陰陽雙修與道教儀式),研究期間:6個月。

5.Renata, Vinci(海風),義大利籍,義大利羅馬第三大學博士後研究,研究主題:Western Fiction in Translation in the Shenbao 申報 (1872-1919):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Chinese Press to the Advent of Literary Modernity in China(《申報》外國小說翻譯傳播對中國文學現代化的影響 (1872-1919)),研究期間:3個月。

6.Lopes, Helena F. S.(羅愛蓮),葡萄牙籍,英國牛津大學現代東亞史學系助理教授,研究主題:Sino-Portuguese Relations during the Early Cold War Period(冷戰前期的中葡關係),研究期間:2個月。

7.Shapiro, Roman(羅子毅),俄羅斯籍,俄羅斯國立人文大學副教授,研究主題:Roots and Evolution of Southern Min Puppet Drama in Taiwan(臺灣閩南木偶戲的來源與演變),研究期間:6個月。

8.Chan, Ying-kit(陳英傑),新加坡籍,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系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Converts and Tigers: Harry R. Caldwell and Natural History in Twentieth-Century China(哈裡•考德威爾與二十世紀中國的自然歷史),研究期間:3個月。

9.Tan, Xi Zhe(陳晞哲),新加坡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民主浮沉:臺灣新文學的記憶政治,研究期間:3個月。

10.Gustavsson, Rickard(李文昊),瑞典籍,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Cosmology, Politics, and Philology in Northern Song Lexicography(北宋小學中的宇宙、政治和文字學),研究期間:5個月。

11.Svensson, Victor Bogren,瑞典籍,瑞典隆德大學語文中心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A Study of Adverbial Verbs in Bunun(關於布農語狀語動詞的分析及研究),研究期間:5個月。

12.Srisupha, Ruchhira (劉麗君),泰國籍,泰國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助理教授,研究主題:A Comparative Study of Poetry Translation Strategies between Taiwan and Thailand(臺灣與泰國籤詩翻譯策略對比研究),研究期間:1個月。

13.Walden, Lauren(勞倫),英國籍,英國赫特福德大學(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博士後研究,研究主題:Surrealism in China: A Covert Modernism(中國超現實主義:隱秘的現代主義),研究期間:3個月。

14.Dawley, Evan(戴維理),美國籍,美國古徹(Goucher College)學院副教授,研究主題:The International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Nationalism during the 20th Century, through ROC Government Policies toward, and Interactions with, Overseas Chinese in Japan, Vietnam, Singapore, and the United States(20世紀的中國民族認同的創造過程,從民國政府的僑務政策的研究角度,特別重視民國政府跟日本越南星加坡美國的僑民的關係。),研究期間:2個月。

15.Guy, Nancy(蓋南茜),美國籍,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音樂系教授,研究主題:Western Art Music Performance and Education in Mid-20th Century Taiwan: A View from the Studio of the "Mother of Taiwan Violin Education"(20世紀中葉的臺灣西方藝術音樂表演與教育:從「臺灣小提琴教母」工作室來看),研究期間:3個月。

16.Shields, Anna(田安),美國籍,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系教授,研究主題:Research into Yuan-Qing Editions of Tang Anecdote Collections for New Book, Writing the Tang,研究期間:2個月。

17. Stewart, Spencer(邵學儒),美國籍,美國芝加哥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The Fabric of War: Cotton Science and Rural Reform in Wartime China, 1937-1945(戰時中國的棉花科學與鄉村社會改革(1937-1945)),研究期間:6個月。

18. Weiner, Benno(魏本岩),美國籍,美國卡內基美隆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研究主題:Liberation Postponed: Conflict and Accommodation on the Ethnic Margins of Early Maoist China(延遲的解放:1940-50年代民族邊疆上的衝突和互讓),研究期間:3個月。

19. Wooldridge, Chuck(吳克強),美國籍,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利曼學院、哥倫比亞大學東亞所副研究員,研究主題:Cultures of Maintenance and Repair in Northern Taiwan: A Study of Temples and Religious Practice(臺灣北區維修文化:寺廟與宗教實踐之研究),研究期間:2個月。

20. Dinh, Khac Thuan(丁克順),越南籍,越南社會科學院漢喃研究所研究員,研究主題:Vietnamese Buddhist Bell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XVIII Century(十八世紀之前的越南佛教銅鐘),研究期間:3個月。

備取
1. Ting, Caroline(丁小雨),巴西籍,巴西里約熱內盧州立大學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Collecting Chinese Art in Macau at the Turn of the 19th into the 20th Century,研究期間:6個月。

2. Blahota, Martin(馬金),捷克籍,捷克查理士大學漢學系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Jue Qing’s Modernist Literature and Japanese Colonialism in Taiwan and Korea,研究期間:5個月。

3. Meyers, Karen A. F.,史瓦帝尼籍,史瓦帝尼大學遠距教育學院高級講師,研究主題:Comparative Analysis of Representative Eurpean (Amelie Nothomb), North-African (Nina Bouraoui) and Central-African (Calixthe Beyala) and Taiwanese Autofictional Feminine Literary Works,研究期間:5個月。

4. Schillinger, Nicolas,德國籍,德國柏林自由大學漢學系副教授,研究主題:Scientific Warfare in Modern China(近代中國科學戰爭),研究期間:3個月。

5. Sahoo, Sudhasmita(向禾),印度籍,印度烏特卡爾大學(Utkal university)漢學系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Language and Ethnic Identity in Taiwan: A Study of Decreasing Native Language and Its Impact on the Present Generation,研究期間:6個月。

6. Neri, Corrado(柯漢東),法國籍,法國里昂第三大學副教授,研究主題:Crime and Punishment in Taiwan Cinema: Politics and Aesthetics of Murder(罪與罰:在臺灣電影中殺人時間再現的政治與美學),研究期間:4個月。

7. Iwatani, Nobu(岩谷將),日本籍,日本北海道大學教授,研究主題:中日戰爭的再檢討,研究期間:4個月。

8. Jeon, Jaewoong (全在雄),美國籍,美國芝加哥大學歷史系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Learning Liberation: Emergence of Capitalism in Korea and Taiwan(臺灣與韓國資本主義之出現),研究期間:4個月。

9. Oh, Soon Bang(吳淳邦),韓國籍,韓國崇實大學中語中文學科教授,研究主題:翻譯、報刊、小說啟蒙、文學革命:戊戌變法到五四新文化運動期間小說、文體的轉型研究,研究期間:6個月。

10. Dunajevs, Georgijs(葛思語),德國籍,德國烏茲堡大學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Work with the Editions of the Taiping Guangji(太平廣記版本考證),研究期間:5個月。

11. Zavala-Pelayo, Edgar,墨西哥籍,墨西哥學院助理教授,研究主題:Why and How to Govern: A Genealogy of the Missionary Governmentality of the Presbyterian Church in Taiwan(為何與如何治理: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的傳教治理之系譜學),研究期間:6個月。

12. Bai, Limin(白莉民),紐西蘭籍,紐西蘭威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副教授,研究主題:Building Modern Education in China: Portraits of an Intellectual Network in Shanghai, 1890 – 1911(晚清知識分子與中國現代教育的構建:以上海為中心的研究, 1890-1911),研究期間:6個月。

13. Mansilla Grippa Ana Gabriela(安伯佳),祕魯籍,祕魯聖馬可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助理教授,研究主題:Government Strategies of Foreign Investment Manufacturing Sector Carried Out by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hina) that Affected Its Economic Takeoff in the Global Economy during the Period 1980-2016,研究期間:6個月。

14. Li, Jia(李佳),新加坡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國家教育研究院助理教授,研究主題:文學教育與文學經典的建構——臺灣中等國文教育對新加坡華文文學教材的影響,研究期間:1個月。

15. Tan, Ying Jia(陳穎佳),美國籍,美國衛斯理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研究主題:Hydrocarbon Bonds: Plastic and the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East Asia,研究期間:3個月。

16. Herranz Rodrigo, Dario,西班牙籍,西班牙哈恩大學(University of Jaén)博士候選人,研究主題:Zooarchaeology and Taphonomy. New Approaches to Taiwanese Palaeolithic(動物考古學和埋藏學:臺灣舊石器時代的新方法),研究期間:5個月。

17. Tongtagorn, Chanokphorn (楊明玉),泰國籍,泰國正大管理學院博士後研究,研究主題:The Influence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to Political Security of Indochina Countries(「一帶一路」倡議對印度支那國家政治安全之影響),研究期間:4個月。

18. Dashchenko, Hanna,烏克蘭籍,烏克蘭第聶伯彼得羅夫斯克國立大學(Oles’ Honchar Dnipro National University)副教授,研究主題:Three different XX Centuries: Reception of Li Qingzhao’s Writing in Taiwan, China and Soviet Union(三個不同的20世紀:李清照作文及其接受史 (臺灣, 中國和蘇聯)),研究期間:5個月。

19. Heinrich, Ari Larissa(韓瑞),美國籍,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副教授,研究主題:Taiwan Science Fiction, Past and Present,研究期間:2個月。

20. Kleeman, Terry(祁泰履),美國籍,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教授,研究主題:The Evolution of Daoist Rites of Salvation through Refinement in Later Celestial Master Daoism(天師道與道教鍊度儀之演變),研究期間:4個月。

21. Scott, Gregory(葛思平),美國籍,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東亞研究學系助理教授,研究主題:“A Farrago of Miraculous Events”?: Journey to the Western Seas and the “Subcelestia Narrative”(「侈談怪異, 專尚荒唐」?:「三寶太監西洋記」與「天下敘事文」),研究期間:2個月。

22. Shih, Evelyn,美國籍,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助理教授,研究主題:Cold War Comic: Power and Laughter in Taiwan and South Korea(冷戰笑應:臺灣與南韓的喜劇文化),研究期間:3個月。

23. Zarrow, Peter(沙培德),美國籍,美國康乃迪克大學歷史系教授,研究主題:The Heritage of Monarch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ational Identity(帝制遺產之新國家認同建構),研究期間:5個月。

系統號:

CCS-014714

外籍訪問學人應邀參加2019年度雙十國慶酒會

外籍訪問學人應邀參加2019年度雙十國慶酒會

標題:

外籍訪問學人應邀參加2019年度雙十國慶酒會

內容簡介:

邀請在臺國際學人參與國慶活動是我中華民國每年外交文化盛事之一,本(108)年國慶酒會活動循例於10月10日假臺北賓館舉行。為加強國際學人交流,本館由曾淑賢館長率團,安排漢學研究中心「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及外交部「臺灣獎助金」訪問學人及其眷屬出席盛宴。

近年來我政府不僅積極對外為臺灣尋找在國際新秩序中的位置,對內於在臺學術國際交流的推動,也透過學術獎助、支持,透過自由、開放的學術環境,與國際學人建立更緊密的關係和連結。因此,來自的世界各國學人們對於本次獲邀參加皆深感榮幸,尤其臺北賓館是國家禮賓重要典禮場所,因此更顯機會難得。今年出席國慶酒會的學人及眷屬共計超過26國43人。

活動主辦單位在會場除配合今年國慶主軸「攜手世界 台灣耀飛」布置,並安排魔術表演、造型氣球、相關音樂以及跨域結合科技進行多元表演型態,吸引學人駐足欣賞,也與表演者互動。場內也常有穿著特色傳統服飾嘉賓出席。另外,能在此見到國家政經界首長,以及駐臺使節代表等,各國學者都感到榮幸;學人們也藉此與各方人士交流,暢談來臺灣經驗,留下難得的回憶與情誼。會後學人也聯袂步行至場外,欣賞「世界同行‧台灣耀飛─中華民國108年國慶總統府建築光雕展演」。

系統號:

CCS-014800

漢學研究通訊電子報FB專頁成立

標題:

漢學研究通訊電子報FB專頁成立

內容簡介:

敬愛的讀者:
感謝您長期以來對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的支持。本中心「漢學研究通訊電子報」(https://ccsnews.ncl.edu.tw/)自2018年元月改版以來,結合地理資訊系統與檢索功能,傳播國內外漢學與臺灣文史哲研究的訊息,充分發揮動態報導的特性。為擴大學術活動訊息傳播,已於成立漢學研究通訊電子報Facebook專頁。歡迎追蹤並與您周遭的學界同好分享。

系統號:

CCS-014715

《漢學研究通訊》園地公開,歡迎海內外學者賜稿

《漢學研究通訊》園地公開,歡迎海內外學者賜稿

標題:

《漢學研究通訊》園地公開,歡迎海內外學者賜稿

內容簡介:

《漢學研究通訊》園地公開,歡迎海內外學者賜稿

一、《漢學研究通訊》辦刊宗旨在於報導國內外漢學研究的動態。報導內容包括:(1)漢學相關學科研究成果綜述;(2)漢學研究新視野及計畫;(3)國際漢學機構介紹;(4)中外著名漢學家傳略、業績與貢獻;(5)學人訪談;(6)外文新刊書評或簡介等。

二、本刊專論刊載以中文稿為原則(含譯著),文長以一萬字左右為度,最長不得超過一萬五千字;外文新書評介稿以中文書寫,一千五百字為原則。

三、本刊為季刊,每年二、五、八、十一月出版。電子版於紙本出版後在「漢學研究中心資訊網」(http://ccs.ncl.edu.tw)中刊出。

四、來稿均經送請專家學者評審,審查採雙匿名制。一經採用,即按相關規定致贈稿酬。

五、投稿請寄送 10001 臺北市中山南路 20 號《漢學研究通訊》編輯部,或寄電子郵件至:ccsnews@ncl.edu.tw。

系統號:

CCS-014716

本中心建置「國際漢學研究數位資源」系統

本中心建置「國際漢學研究數位資源」系統

標題:

本中心建置「國際漢學研究數位資源」系統

內容簡介:

為建立漢學研究優良環境,提昇國內研究水準,及鼓勵海外漢學家來台研究,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自民國70年成立以來,蒐集漢學資料即為首要工作之一。在國家圖書館的典藏基礎上,本中心制定蒐集方針,加強重點式蒐藏國內外漢學研究資料。近年來為提供國內外學者較為完整之漢學數位資源訊息,本中心於2004年編印《國際漢學研究數位資源選介》,2007年修訂重編,2010年重新修訂增補。

有鑑於網路資源的變動性極大,需即時更新網站資源,才能提供最新資訊。本中心於本館「漢學研究資訊網」(http://ccs.ncl.edu.tw/)網路資源項下,建置「國際漢學研究數位資源網站」,以提供讀者及學術研究人員更豐富及新穎的漢學研究數位資源資訊。本網站內容以國內外中國文化研究之人文學科數位建置成果為主,暫不包含論壇及個人部落格網站。所收錄網站/資料庫部分需取得授權、付費或加入會員方可使用。為便利讀者及研究人員參考檢索,網站內容有12分項,分別為:綜合性資源、古籍文獻、社經/民族、 哲學/宗教、歷史/地理、史料/古文書、傳記/族譜、文物考古、語言/文學、藝術、科技及中醫等,其下再依收錄內容細分若干小類,有關多面向主題的資料,於相關類目之下互著之。本網站提供關鍵字搜尋,搜尋欄位包括網站/資料庫名稱、分類及建置者等。歡迎各界繼續推薦優質國際漢學研究網站,以分享海內外漢學研究人員。

系統號:

CCS-014816

國家圖書館網路資源介紹

標題:

國家圖書館網路資源介紹

內容簡介:

臺灣的國家圖書館擁有豐富學術研究資源,並已開發功能完善的各項資訊服務系統及各項知識支援服務工程,可滿足各領域的學者及專家之資訊需求。您無論身處全球何地,如有資訊需求時,請直接連結國家圖書館之網站,即可順利運用及取得您所需的資訊,更有效率地完成計畫。為協助各界運用本館網站之重要服務,特別就網站(www.ncl.edu.tw)之重要資源,簡要如下,歡迎使用:

壹、綜合性網站:適合各專業領域使用(網站名稱、網址、簡介)
一、「臺灣期刊論文索引系統」(http://readopac.ncl.edu.tw/nclJournal/):
收錄臺灣1970以來重要期刊資源,可查詢最新的、熱門的主題及資訊。約4800種,逾220萬筆資料。(本系統有部分作者授權,可透過網路免費列印全文)

二、「臺灣博碩士論文知識加值系統」(http://ndltd.ncl.edu.tw/cgi-bin/gs32/gsweb.cgi/login?o=dwebmge&cache=1286195528687):
為國家級之完整學位論文總書目庫與資訊整合平台,可查詢完整的臺灣學位論文資訊。(本系統有部分作者授權,可透過網路免費列印全文)

三、「政府公報資訊網」(http://gaz.ncl.edu.tw/):
可查詢政府公報、統計、施政查詢、政府出版品、公務出國報告及館藏政府出版品選輯。(本系統可透過網路免費列印全文)

四、「全國圖書書目資訊網」(http://nbinet.ncl.edu.tw/):收錄臺灣76個學術圖書館的館藏書目資料,可一次查詢完整的國家總書目資料庫。

五、「新書資訊網」、(http://isbn.ncl.edu.tw/NEW_ISBNNet/):
為臺灣所有新書出版的最前哨站,可查詢臺灣最新的出版相關資訊。

貳、專業性網站:適合特定專業使用(使用對象、網站名稱、網址)
一、文史研究者:「古籍文獻資訊網」http://rarebook.ncl.edu.tw/rbookod/
二、臺灣研究者:
1.「臺灣記憶」;2.「臺灣概覽」;3.「當代文學史料」
三、漢學研究者:「漢學研究資訊網」http://ccs.ncl.edu.tw/

參、知識支援之專業服務:取得複印全文之服務
一、館際合作之知識支援服務之專業窗口:
「ref@ncl.edu.tw」,會盡量為讀者取得複印全文之服務,滿足讀者之資訊需求。
二、專業服務的參考服務及學科專家窗口:請於開館時間來電洽詢:02-2361-9132轉分機250
三、未來本館也朝著開發大書目庫及整合多元系統資源的方向努力,持續提供優質服務。

Esteemed scholars and professionals:

Taiwan’s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is replete with academic research materials. What’s more, we’ve recently made available multi-functional data systems and knowledge support services for use by scholars and professionals in a variety of fields. Regardless of where you are in the world,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s websites are available to meet your needs and help you complete your projects in a more efficient manner. To help you become familiar with the important resources found on our website (www.ncl.edu.tw), a list of our most important services is provided below. Please feel free to stop by and make use of these at your convenience:

I. Comprehensive Websites: Ideal for all professions and fields
1. Index to Taiwan Periodical Literature System (readopac.ncl.edu.tw):
Contains approximately 4,800 important periodicals in Taiwan from 1970 onward; searches can be conducted on popular and new topics, with more than 2.2 million articles. (Some authors in the system have given full-access permission to their articles, allowing direct downloading from the website.)
2. National Digital Library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in Taiwan (ndltd.ncl.edu.tw):
The most comprehensive collection of theses and dissertations in Taiwan is contained in this integrated platform for your perusal. (Some authors in the system have given full-access permission to their articles, allowing direct downloading from the website.)
3.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Gazette Online (gaz.ncl.edu.tw):
Full search capabilities for government documents, statistics, policies, publications, reports of public officials trips abroad, and selected government publications in the NCL collections. (Full-text printing available free of charge.)
4. National Bibliographic Information Network (nbinet2.ncl.edu.tw):
Contains library catalog information for 76 Taiwan libraries. One search can cover the whole island.
5. ISBNnet (isbn.ncl.edu.tw):
The foremost authority on new publications in Taiwan, with search capabilities to find information related to new publications.

II. Websites for Professionals: Designed for professionals of certain disciplines
1.For researchers in literature and history: Rare Books and Documents Web
(rarebook.ncl.edu.tw)
2.For researchers in Taiwan studies: Taiwan Memory (memory.ncl.edu.tw); Taiwan Info (twinfo.ncl.edu.tw); and Contemporary Literature Archives
3.For researchers in sinology: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ccs.ncl.edu.tw)

III. Knowledge Support Services: Full-text and photocopying services
1.Interlibrary knowledge support services: Available through ref@ncl.edu.tw; specialists will strive to provide full-text copies if possible.
2.Professional reference services and discipline specialists: Please call 02-2361-9132 ext. 250 during regular library hours.
3.Future developments at the library will be the development of a meta-catalog and a synthesization of diverse system resources as we continue striving to provide the best level of service.

系統號:

CCS-014817

《漢學研究》更改投稿信箱

標題:

《漢學研究》更改投稿信箱

內容簡介:

漢學研究中心編印發行之《漢學研究》,自即日起,投稿信箱改為chinesestudies@ncl.edu.tw,本刊係以中國文史哲研究為主體之國際性學報,園地公開,歡迎學界惠賜有符合本刊性質之學術鴻篇。

本刊獲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補助編輯費用、參與「補助期刊審查專書書稿」業務。

本刊收入:科技部「臺灣人文學引文索引核心期刊」(THCI Core)、CEPS(華藝)、TJFD(碩亞)、HyRead(凌網)、聯合百科、CLISA(漢珍)、EBSCO出版公司 History Abstracts with Full text。

系統號:

CCS-01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