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訊息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8本第2分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8本第2分

標題: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88本第2分

時間:

2017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內容簡介: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唐人〈毛詩並毛詩正義大雅殘卷〉正名及考論(程蘇東)

唐宋四大吉時的理論來源、變化及其實踐(吳羽)

復仇大義與南宋後期對外政策的轉變(方震華)

乾隆朝初通巴達克山考──兼論準噶爾遺產與清朝中亞外交之初建(馬子木)

系統號:

P-010289

臺灣人類學刊第15卷第1期

標題:

臺灣人類學刊第15卷第1期

時間:

2017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內容簡介:

【研究論文】
末婆、嬤嬤、娘娘與我:反思壯族儀式研究的田野經驗與知識生產(高雅寧)
從田野到視野:跨性別/肉身的體現、重置與挑戰(林文玲)
非正式標準化與道德經濟:深圳工廠對全球標準的因應與協商(方怡潔)

【書評】
Language Choice and Identity Politics in Taiwan(P. Kerim Friedman(傅可恩))
Cannibal Metaphysics(鄭瑋寧)


系統號:

P-010290

臺大歷史學報第59期

臺大歷史學報第59期

標題:

臺大歷史學報第59期

時間:

2017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系統號:

P-010291

國史館館刊第52期

國史館館刊第52期

標題:

國史館館刊第52期

時間:

2017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史館

內容簡介:

【論文】
清乾隆年間南臺灣的邊防整備與社會發展(李文良)

戰爭與糧食:二戰期間臺灣糧食管理體制的建構(1939-1945)(黃仁姿)

臺北帝國大學工學部之創設(葉碧苓)

系統號:

P-010292

東吳歷史學報第37期

標題:

東吳歷史學報第37期

時間:

2017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東吳大學歷史學系

內容簡介:

從《宋書.蠻傳》看蠻人的歷史敘事(王萬雋)

清律「原毆傷輕,因風身死」例的成立與變化(吳靜芳)

清代熱河總管的職權及其功能(許富翔)

1946年重慶「較場口事件」:戰後初期國、共與第三勢力關係的探析(顧立民)

系統號:

P-010293

東華漢學第25期

標題:

東華漢學第25期

時間:

2017年6月

出版單位:

花蓮:國立東華大學中文系、華文系

內容簡介:

《左傳》文詞釋讀五則(黃聖松)

韋昭《吳書》之國族本位與人物書寫(陳俊偉)

林栗《周易經傳集解》八卦用象的卦象觀(陳睿宏)

汪廷訥《勸懲故事》之成書及其東傳影響之研究(林桂如)

曾永義先生戲曲研究的學術淵源與轉化開創(游宗蓉)

在移動中尋路:從劉克襄的香港書寫論港台環境意識之對話與想像(黃宗潔)

良心與良知(張亨)

論「內聖外王」(張亨)

樂學博通,成一家之言--顏崑陽教授的學術性格與知識體系

系統號:

P-010294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47期

標題: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47期

時間:

2017年5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內容簡介:

中國傳統醫籍中的乳廱、性別與經驗(金仕起)

唐代霍山的神話與祭祀--兼論霍山中鎮地位的確立(蔡宗憲)

豐臣秀吉侵略朝鮮:日、朝、明三國軍中之疾疫、情蒐與通訊(羅麗馨)

北伐後期以降的中英互動與海盜問題交涉(1928-1929)(應俊豪)

系統號:

P-010295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95期

標題: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95期

時間:

2017年3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內容簡介:

【論文】
近代中國寺廟破壞運動的空間特徵──以江南都市為重心(康豹)

城市、避暑與海濱休旅:晚清至1930年代的北戴河(潘淑華)

城市指南與近代青島的空間變遷(1898-1949)(馬樹華、趙成國)

系統號:

P-010296

東洋文化研究19號

標題:

東洋文化研究19號

時間:

2017年3月

出版單位:

東京:学習院大学東洋文化研究所

內容簡介:

【論?】
唐代?牧令?復元????唐代?交通体系(河野保博)

辛亥革命?服部宇之吉????「孔子教」論?成立(水野博太)

朝鮮後期????「九義士」成立??緯──?明義理論?展開?即??(木村拓)

朝鮮?督府?教育政策????漢字?漢文─小倉進平??資料?中心?(?大和)

【資料紹介】
朝鮮開化初期????被教育者?呼?????(?谷祐一)

【未公開資料朝鮮?督府?係者?音記?(18)】
東洋文化研究所所? 友邦文庫
朝鮮?水?業
監修:宮田節子 校註:宮本正明、通堂???、?大和
【解?】朝鮮?水?業(金秀?)
朝鮮?水?業????第一講(1962.1.10)
朝鮮?水?業????第二講(1962.2.21)
朝鮮水?業????(1967.5.19)

【解?】朝鮮?督府初期?日本人官吏──形成過程?構造?心性…松田利?
?督府時代??古??(1959.10.14)
寺??督時代施政??際??事??(1963.11.06)
寺??督時代?回顧(1)(1965.10.21)
寺??督時代?回顧(2)(1965.11.18)

【東洋文化講座「????化????研究」講演?】
?習院大???????????世界─????化?????(村松弘一)

韓??????????????利用(田中福太郎)

東日本大震災?????宮城?取組(菊地正)

【論?】

「持?可能性?教育」?韓??日本?????校教育??導入(諏訪哲郎、元鍾彬)

大南公司??時期?????民族運動:?領??????生??????主義企業(武?房司)

隋代弘農楊氏?研究─隋唐政?形成期?「門閥」(堀井裕之)

系統號:

P-010298

東洋研究

標題:

東洋研究

時間:

2017年1月

出版單位:

東京:大東文化大學東洋研究所

內容簡介:

『漢書』「王莽伝」?述作目的(小林春樹)
橋?記憶──幻??????慶長五年竣工?多摩六?橋(相田?)
女田??旦開野?「?」?「肖像」──『南?里見八犬伝』第六輯?頭口??「兔」「雀」(?中???)
中?????朝鮮???再評?(伊藤一?)
西安事??周恩?(中)──??和平的解決?決定(岡?邦?)
大連都市交通株式?社?「?洲?」投資(柴田善雅)

系統號:

P-010299

臺灣旅行寫真照片(1920-1930)

臺灣旅行寫真照片(1920-1930)

標題:

臺灣旅行寫真照片(1920-1930)

時間:

2017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博揚文化事業公司

作者:

闞正宗、張益碩 導讀

系統號:

P-010300

臺灣市街電車夢

臺灣市街電車夢

標題:

臺灣市街電車夢

時間:

2017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玉山社

作者:

楊啟正 著

系統號:

P-010301

論莫言:紅高粱上飛翔的自由精靈

論莫言:紅高粱上飛翔的自由精靈

標題:

論莫言:紅高粱上飛翔的自由精靈

時間:

2017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秀威資訊公司

作者:

張志忠 著

系統號:

P-010302

紙上銀幕:民初的影戲小說

紙上銀幕:民初的影戲小說

標題:

紙上銀幕:民初的影戲小說

時間:

2017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秀威資訊公司

作者:

邵棟 著

系統號:

P-010303

「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修訂版)

「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修訂版)

標題:

「去日本化」「再中國化」: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修訂版)

時間:

2017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麥田出版

作者:

黃英哲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國民政府的台灣文化重建

第二章
言語秩序的重整──台灣省國語推行委員會

第三章
媒體統制──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宣傳委員會

第四章
教育.文化內容再編──台灣省編譯館

第五章
新文化體制的確立──台灣文化協進會

第六章
魯迅思想與戰後台灣文化動建

第七章
魯迅思想傳播的另一章──黃榮燦

第八章
台灣人對文化重建的反應

結論

系統號:

P-010304

帝國下的權力與親密:殖民地台灣小說中的種族關係

帝國下的權力與親密:殖民地台灣小說中的種族關係

標題:

帝國下的權力與親密:殖民地台灣小說中的種族關係

時間:

2017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麥田出版

作者:

朱惠足 著

內容簡介:

序章
「翻譯」帝國/國族主體

第一章
「文明」的規訓與教化:殖民地台灣小說中的警民關係

第二章
異種族「仇恨」與「親密」:日治時期日本人作家的台灣原住民抗日事件再現

第三章
左翼人道主義、南方想像與幻象顯影:「大東亞共榮圈」下的殖民地台灣友情

第四章
國族與性別的邊界協商:殖民地台灣小說中的台日通婚

第五章
性別化的國族「血統」想像:殖民地台灣小說中的台日混血兒

終章
未進行的去帝國與去殖民

系統號:

P-010305

東亞醫療史:殖民、性別與現代性

東亞醫療史:殖民、性別與現代性

標題:

東亞醫療史:殖民、性別與現代性

時間:

2017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作者:

劉士永、王文基 編著

系統號:

P-010306

台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論集(二版)

台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論集(二版)

標題:

台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論集(二版)

時間:

2017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允晨文化

作者:

林瑞明 著

內容簡介:

賴和 (一八九四~一九四三) 是台灣日本統治時期,最重要的文化人。出生第二年,日本即佔領台灣,一生有「我生不幸為俘囚」的強烈感嘆。出身台灣總督府醫學校,長年於彰化地區懸壺濟世,仁心仁術,夙有仁醫之美譽,民間甚至以「彰化媽祖」稱之。終其一生,以文化抵抗的方式,堅決反對日本的殖民統治,表現在文學上,使他成為台灣文學抗議精神的代表性作家;表現在政治上,則是社會運動的中堅人物之一。《台灣文學與時代精神——賴和研究論集》,著重探討賴和在台灣新文學運動與社會運動兩個領域中的貢獻,廣泛從文化、政治、社會運動關係,考察其在台灣近代史上所處的位置。

系統號:

P-010307

道沿聖以傳經:《文心雕龍》反饋《周易》關係研究

道沿聖以傳經:《文心雕龍》反饋《周易》關係研究

標題:

道沿聖以傳經:《文心雕龍》反饋《周易》關係研究

時間:

2017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元華文創公司

作者:

洪增宏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緒論
第二章 劉勰之生平考述
第三章 《文心雕龍》之創作動機及文化淵源
第四章 《文心雕龍》援引《周易》考論
第五章 《文心雕龍》引《易》體例之析論
第六章 《文心雕龍》之文學理論與《周易》
第七章 《文心雕龍》對研治《易》之啟發
第八章 結論

系統號:

P-010308

唐詩的多維視野

唐詩的多維視野

標題:

唐詩的多維視野

時間:

2017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作者:

歐麗娟 著

系統號:

P-010309

宮廷與海洋的交匯

宮廷與海洋的交匯

標題:

宮廷與海洋的交匯

時間:

2017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淡江大學出版中心

作者:

李其霖 著

系統號:

P-010310

探索丁玲:日本女性研究者論集

探索丁玲:日本女性研究者論集

標題:

探索丁玲:日本女性研究者論集

時間:

2017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人間出版社

作者:

秋山洋子、江上幸子、前山加奈子、田畑佐和子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 緒論:絳樹兩歌──《紅樓夢》研究的新方向

第二章 青埂與幻境──《紅樓夢》的兩種起源

第三章 少年與成人──《紅樓夢》的兩種世界

第四章 天命與意外──《紅樓夢》的兩種記憶

第五章 可親與應憐──《紅樓夢》的兩種中國

第六章 意淫與肉淫──《紅樓夢》的兩種耽溺

第七章 兼美與警幻──《紅樓夢》的兩種平衡

第八章 真情與假義──《紅樓夢》的兩種本體

第九章 逃禪與日常──《紅樓夢》的兩種禪宗

第十章 覺迷與致命──《紅樓夢》的兩種誘惑

第十一章 今聖與後王──《紅樓夢》的雙重視野

第十二章 結論:黃華二牘──《紅樓夢》與身分認同

系統號:

P-010311

守住泰雅的聲音:司馬庫斯的媒介化故事

守住泰雅的聲音:司馬庫斯的媒介化故事

標題:

守住泰雅的聲音:司馬庫斯的媒介化故事

時間:

2017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作者:

曹琬凌 著

系統號:

P-010312

從舞臺邊緣走向中央:美國在中國抗戰初期外交視野中的轉變1937-1941

從舞臺邊緣走向中央:美國在中國抗戰初期外交視野中的轉變1937-1941

標題:

從舞臺邊緣走向中央:美國在中國抗戰初期外交視野中的轉變1937-1941

時間:

2017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作者:

齊錫生 著

系統號:

P-010313

帝國的慰安婦:殖民統治與記憶政治

帝國的慰安婦:殖民統治與記憶政治

標題:

帝國的慰安婦:殖民統治與記憶政治

時間:

2017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玉山社

作者:

朴裕河 著,劉夏如 翻譯

系統號:

P-010314

劫後「天堂」:抗戰淪陷後的蘇州城市生活

劫後「天堂」:抗戰淪陷後的蘇州城市生活

標題:

劫後「天堂」:抗戰淪陷後的蘇州城市生活

時間:

2017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作者:

巫仁恕 著

系統號:

P-010315

福音演義:晚清漢語基督教小說的書寫

福音演義:晚清漢語基督教小說的書寫

標題:

福音演義:晚清漢語基督教小說的書寫

時間:

2017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作者:

黎子鵬 著

系統號:

P-010316

從漢城到燕京:朝鮮使者眼中的東亞世界

從漢城到燕京:朝鮮使者眼中的東亞世界

標題:

從漢城到燕京:朝鮮使者眼中的東亞世界

時間:

2017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秀威資訊公司

作者:

吳政緯 著

系統號:

P-010318

另一個世界:瑞典漢學家林西莉眼中的中國1961-1962

另一個世界:瑞典漢學家林西莉眼中的中國1961-1962

標題:

另一個世界:瑞典漢學家林西莉眼中的中國1961-1962

時間:

2017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貓頭鷹出版社

作者:

林西莉(Cecilia Lindqvist) 著,李之義 翻譯

系統號:

P-010319

臺灣美術新思路:框架、批評、美學

臺灣美術新思路:框架、批評、美學

標題:

臺灣美術新思路:框架、批評、美學

時間:

2017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作者:

廖新田 著

系統號:

P-010320

八十自述:珍惜臺灣南島語言的人

八十自述:珍惜臺灣南島語言的人

標題:

八十自述:珍惜臺灣南島語言的人

時間:

2017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作者:

李壬葵 著

系統號:

P-010321

文化資產中的古物研究與鑑定:臺南瑰寶大揭密

文化資產中的古物研究與鑑定:臺南瑰寶大揭密

標題:

文化資產中的古物研究與鑑定:臺南瑰寶大揭密

時間:

2017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五南圖書公司

作者:

盧泰康 著

系統號:

P-010322

若莊子說法語

若莊子說法語

標題:

若莊子說法語

時間:

2017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作者:

何乏筆(Fabian Heubel) 編

系統號:

P-010323

《列子》的語言與編著年代

《列子》的語言與編著年代

標題:

《列子》的語言與編著年代

時間:

2017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作者:

魏培泉 著

內容簡介:

《列子》一書是否先秦著作是千百年來聚訟紛紜的問題。正反雙方在攻防之間曾經舉出各種例證,其中最有效的證據應該還是語言證據,但這類證據過去所知較為有限而且也尚未得到應有的重視。

雖然過去的研究在《列子》的語言證偽上已達到相當的水平,前人也提出若干證據來證明《列子》中含有一些未見於先秦文獻的詞語(本書的「詞語」兼指詞與詞組,包括實詞與語法構式、虛詞),但我們發現《列子》中的這類詞語其實還有不少是未經指出的,其例至少是數倍於前人已經指出的。

本書對《列子》的語言作了一個全盤的檢視,以確定其中所含的先秦以後的語言成分到底有多少,並從而重新評估《列子》實際的著作年代。《列子》書中有不少章節和其他的上古文獻有重疊之處,我們認為這個部分無助於我們去了解《列子》語言的特色以及它反映的時代性,因此本書把研究的焦點放在與上古文獻沒有重疊的文段上。

總結考察的結果,在《列子》一書中,上古文獻未見的詞語超過260項,西漢文獻始見的詞語近90項,先秦文獻罕見的詞語近40項,總共約390項。另外還有存疑而未作為確證的存疑項150餘項。若是只看出現的頻次,那麼此書未見於上古文獻的詞語有403次,西漢文獻始見的詞語有138次,先秦文獻罕見的詞語有181次,總共有722次。根據這些證據,我們研判今本《列子》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文字是東漢到魏晉間之人所作的。

在《列子》書中與先秦文獻沒有重疊的章節中,這些先秦未見或罕見的詞語不但數量龐大,而且只要是篇幅稍長的章節,大致上或多或少都有所發現,可以證明《列子》中與先秦文獻沒有重疊的章節大多數並非先秦著作。再看《列子》中的上古文獻未見詞語的分布,可以進而證明,《列子》一書中與上古文獻沒有重疊的章節大多數應為中古之作,而且分篇來看,各篇中的這一類章節也多數是屬於中古之作的。其中有些章節已可證明不早於西晉,也至少有一章應是東晉作品。

本書又指出,《列子》的八篇中有多篇本是獨立成卷的,而其原始編者或作者應該不止一人。我們進而推斷,《列子》的編者應是張湛的祖父張嶷,而編輯《列子》一書的主要材料是他從王家、張家以及其他親友那兒蒐集來的。又結合各種事證來推判,所謂的劉向〈列子新書目錄〉也應該是偽作。

系統號:

P-010324

殷虛發掘員工傳

殷虛發掘員工傳

標題:

殷虛發掘員工傳

時間:

2017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作者:

石璋如著,李永迪、馮忠美、丁瑞茂編校

系統號:

P-010325

蓪草與畫布:19世紀外貿畫與中國畫派

蓪草與畫布:19世紀外貿畫與中國畫派

標題:

蓪草與畫布:19世紀外貿畫與中國畫派

時間:

2017年5月

出版單位:

臺北:藝術家出版社

作者:

張錯 著

系統號:

P-010326

革命哲人:章太炎傳

革命哲人:章太炎傳

標題:

革命哲人:章太炎傳

時間:

2017年3月

出版單位:

臺北:思行文化傳播公司

作者:

陳永忠 著

系統號:

P-010327

崩落天朝的天國子民:義和團時期的直隸天主教會

崩落天朝的天國子民:義和團時期的直隸天主教會

標題:

崩落天朝的天國子民:義和團時期的直隸天主教會

時間:

2017年1月

出版單位:

臺北:光啟文化

作者:

陳方中 著

系統號:

P-010328

複製的藝術:文革期間的文化生產及實踐

複製的藝術:文革期間的文化生產及實踐

標題:

複製的藝術:文革期間的文化生產及實踐

時間:

2017年7月

出版單位: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作者:

彭麗君 著

內容簡介:

導論

(一)藝術、政治與經濟
第1章 毛式美學
第2章 文革的文化經濟:文學的生產與流通

(二)典範與複製品的文化
第3章 典範與複製品的藝術與文化
第4章 赤腳醫生與女性形象
第5章 跨地方文化的戲曲與移植
第6章 革命芭蕾舞的類型和形式
第7章 毛澤東作為社會道統
第8章 知識分子作為牛鬼蛇神

結語

系統號:

P-010329

日中戦争全史(共2冊)

日中戦争全史(共2冊)

標題:

日中戦争全史(共2冊)

時間:

2017年7月

出版單位:

東京:高文研

作者:

笠原十九司 著

系統號:

P-010330

近代日中語彙交流史:新漢語の生成と受容(新版)

近代日中語彙交流史:新漢語の生成と受容(新版)

標題:

近代日中語彙交流史:新漢語の生成と受容(新版)

時間:

2017年7月

出版單位:

東京:笠間書院

作者:

沈國威 著

系統號:

P-010331

清代台湾移住民社会の研究

清代台湾移住民社会の研究

標題:

清代台湾移住民社会の研究

時間:

2017年7月

出版單位:

東京:汲古書院

作者:

林淑美 著

內容簡介:

序章 清代台湾移住民社会史研究の回顧と展望――閩・粤関係を中心に

第一部 科挙受験と台湾本地人の創出
第一章 だれが「客」なのか、だれが「土著」なのか?
第二章 童試受験問題と〝本地人〟の創出
第三章 なぜ受験できないか?―― 一童試不法受験事件
第四章 移住民と王朝国家――科挙をめぐる族群関係

第二部 漢・番の境界地帯と 「番割」
第五章 「番割」と漢・番関係
第六章 閩粤械闘から見た「番割」と漢・番の境界
第七章 「番割」と「通事」の交錯――道光六年黄斗乃の閩粤械闘再考
第八章 なぜ、双渓口で起こったか?――牡丹社事件と「番割」

終章 新しい清代台湾移住民社会史研究へ向けて

系統號:

P-010332

正倉院鏡と東アジア世界

正倉院鏡と東アジア世界

標題:

正倉院鏡と東アジア世界

時間:

2017年7月

出版單位:

東京:汲古書院

作者:

川勝守 著

內容簡介:

第一部 正倉院鏡の研究
第一章 正倉院鏡のデータベース作成と正倉院鏡の問題提起
第二章 『国家珍宝帳』鏡記事と正倉院鏡の径長・重量数値
第三章 第17号雲鳥飛仙背円鏡・第18号山水花虫背円鏡の正倉院鏡の位置
第四章 正倉院宝物平螺鈿鏡について
第五章 正倉院宝物の宝飾多彩鏡について
第六章 正倉院の海獣葡萄鏡について
第七章 正倉院の海磯鏡について
第八章 正倉院鳥獣花文背鏡四種
第九章 正倉院儒教道教中国思想文背鏡
第十章 正倉院漫背鏡について
第十一章 正倉院鏡の蛍光エックス線分析による材質調査

第二部 正倉院鏡の源流を求めて中国出土鏡所蔵機関を訪問する
第一章 『考古』1959 年第1期以来、隋唐鏡の出土事例
第二章 『文物』1974年第1期~ 2016年第5期、隋唐鏡の出土事例
第三章 中国各地博物館銅鏡目録等における隋唐鏡の調査
第四章 近代日本における隋唐鏡蒐集の調査

第三部 正倉院鏡・隋唐鏡のその後─「唐宋変革と鏡」及び中華帝国の東アジア世界への拡散
第一章 『考古』1959 年第1期以来、五代宋遼金元明清鏡の出土事例
第二章 『文物』1974 年第1期~ 2016年第5期、五代宋遼金元明清鏡の調査
第三章 中国各地博物館銅鏡目録等における五代宋遼金元明清鏡の調査
第四章 沙元章著『遼金銅鏡』について
第五章 中世的世界への銅鏡文化の展開─「帝国と鏡」の議論の深化

結語/跋/索引/英文レジメ

系統號:

P-010333

蘇州花街散歩:山塘街の物語

蘇州花街散歩:山塘街の物語

標題:

蘇州花街散歩:山塘街の物語

時間:

2017年7月

出版單位:

東京:汲古書院

作者:

大木康 著

系統號:

P-010334

清末政治史の再構成——日清戦争から戊戌政変まで

清末政治史の再構成——日清戦争から戊戌政変まで

標題:

清末政治史の再構成——日清戦争から戊戌政変まで

時間:

2017年7月

出版單位:

東京:汲古書院

作者:

宮古文尋 著

系統號:

P-010335

抑圧されたモダニティ:清末小説新論

抑圧されたモダニティ:清末小説新論

標題:

抑圧されたモダニティ:清末小説新論

時間:

2017年6月

出版單位:

東京:東方書店

作者:

王德威 著,神谷まり子、上原かおり 翻譯

系統號:

P-010336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以日语为参考系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以日语为参考系

標題:

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以日语为参考系

時間:

2017年5月

出版單位:

東京:汲古書院

作者:

野口善敬、廣田宗玄 翻譯

系統號:

P-010337

異邦から/へのまなざし:見られる日本・見る日本

異邦から/へのまなざし:見られる日本・見る日本

標題:

異邦から/へのまなざし:見られる日本・見る日本

時間:

2017年5月

出版單位:

京都:思文閣出版

作者:

白幡洋三郎、劉建輝 編著

系統號:

P-010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