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2017春天讀詩節——「春江花月夜——敘事詩中的世界」系列講座

2017春天讀詩節——「春江花月夜——敘事詩中的世界」系列講座

標題:

2017春天讀詩節——「春江花月夜——敘事詩中的世界」系列講座

時間:

2017年2月18日至4月29日,共7場

地點:

國家圖書館文教區3樓國際會議廳(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主辦單位:

國家圖書館

聯絡人:

歐陽小姐,02-2361-9132#725

內容簡介:

春天是起點,季節的起點,人生的起點,如歌德所言每天應該讀一首好詩。2017春天讀詩節春季閱讀講座將以「春江花月夜──敘事詩中的世界」為主題,於2017年2月18日至4月29日舉行七場講座,由相關領域專家學者鄭毓瑜、陳昌明、顏崑陽、廖美玉、胡曉真、陳芳明和廖咸浩教授帶領賞析古詩/樂府、民歌/魏晉詩、長慶體、梅村體、彈詞體、現代詩、西洋史詩中,經詩人所紀錄下來每個時代動人的故事、生活起伏與情感轉折。並於2月8日下午一點至兩點國際書展國家圖書館展位舉行春詩朗讀抽獎活動,歡迎踴躍報名。

本系列演講場次辦理時間、主講人及講題資訊:
►演講時間均為週六14:00-16:30
3月4日
元白以詩歌演唱社會新聞與感人的故事:讓我們一起來閱讀元稹、白居易「長慶體」的敘事詩(顏崑陽,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講座教授)

3月18日
一代紅粧照汗青:吳梅村〈圓圓曲〉的身世記憶(廖美玉,逢甲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3月25日
弄筆最宜春寂寂:清代女性彈詞中的生命、情感與想像(胡曉真,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4月15日
楊牧詩中的季節(陳芳明,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系研究所講座教授)

4月29日
春天與冬天的糾纏:西洋史詩中的愛與死(廖咸浩,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

※各場次全程參與者,本館將核發3小時公務人員與教師研習時數,有意參加者請至國圖活動報名網頁(http://activity.ncl.edu.tw/)線上報名。

系統號:

A-009327

【演講】哈戰榮:延安時期是否存在毛澤東的個人崇拜

標題:

【演講】哈戰榮:延安時期是否存在毛澤東的個人崇拜

時間:

2017年3月1日(週三)10:00-12:00

地點:

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大樓一樓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研院近史所蔣介石研究群、胡適研究群、「邁向和解之路:中日戰爭的再省思」研究計畫

主講人:

哈戰榮(北京中央財經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系統號:

A-009073

【演講】吉浦羅(François Gipouloux)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演講

【演講】吉浦羅(François Gipouloux)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演講

標題:

【演講】吉浦羅(François Gipouloux)教授香港中文大學演講

時間:

2017年3月1日及3日,共兩場

地點:

香港中文大學馮鏡禧樓101室(香港沙田崇基路信和樓)

主辦單位: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主講人:

吉浦羅(François Gipouloux,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教授)

聯絡人:

Tel: 3943-8541

內容簡介:

3月1日(週三)
10:00-11:30
講題:Traders and Smugglers: Risks and Rewards of Overseas Trade in Late Ming Dynasty

3月3日
(週五)
10:00-11:30
講題:Late Ming Chinese Cartography: Economic and Geopolitical Dimensions

兩場演講均以英語進行。

系統號:

A-009152

【演講】陳啟佑:渡也談渡也

【演講】陳啟佑:渡也談渡也

標題:

【演講】陳啟佑:渡也談渡也

時間:

2017年3月1日(週三)14:00-16:00

地點:

中山大學文學院4樓文LA4002(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主辦單位:

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

主講人:

陳啟佑(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系退休教授)

報導者:

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

內容簡介:

【名家講座】
主持人:蔡振念(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系統號:

A-009127

【演講】曹樹基:中國人口數據庫:1393-1953年

【演講】曹樹基:中國人口數據庫:1393-1953年

標題:

【演講】曹樹基:中國人口數據庫:1393-1953年

時間:

2017年3月2日(週四)16:30-18:00

地點:

香港中文大學馮鏡禧樓221A室(香港沙田崇基路信和樓)

主辦單位: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

主講人:

曹樹基(上海交通大學歷史系教授)

聯絡人:

Tel: 3943-8541

內容簡介:

本場演講以普通話進行。

系統號:

A-009153

【演講】第30屆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

【演講】第30屆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

標題:

【演講】第30屆錢賓四先生學術文化講座

時間:

2017年3月,共3場

地點: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沙田崇基路信和樓)

主辦單位: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文及文學系、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香港中央圖書館

主講人:

艾爾曼(Benjamin A. Elman,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及歷史學教授)

聯絡人:

Tel: 3943-7609

內容簡介:

第1講
2017年3月3日(週五)
11:30
朝鮮鴻儒金正喜(1786-1856)與清朝乾嘉學術
主持:黃乃正(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教授)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邵逸夫堂

第2講
2017年3月4日(週六)
15:00
大逆轉:前近代世界中的中、日、韓(1590-1890)
主持:梁元生(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講座教授)
地點: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演講廳
※本場次由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及香港公共圖書館聯合舉辦

第3講
2017年3月8日(週三)
16:30
意在言外:十八世紀日本與中國對皇侃《論語義疏》之再認識
地點:香港中文大學康本國際學術園二號演講廳
※本講座由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及歷史學系聯合舉辦

所有講座以英語講述,歡迎聽講。

系統號:

A-009155

【演講】朱鎮五:教科書的書寫與歷史真相的辯證──以韓國「國編版歷史教科書」對光州事件的描述為例

【演講】朱鎮五:教科書的書寫與歷史真相的辯證──以韓國「國編版歷史教科書」對光州事件的描述為例

標題:

【演講】朱鎮五:教科書的書寫與歷史真相的辯證──以韓國「國編版歷史教科書」對光州事件的描述為例

時間:

2017年3月3日(週五)10:20-12:10

地點:

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誠大樓B1會議室(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

主講人:

朱鎮五(韓國祥明大學歷史學系教授、首爾市教育廳「民主社會歷史教育委員會」委員長)

聯絡人:

吳麗冠,Tel: 7734-1472, e-mail: lan1001@ntnu.edu.tw

報導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

內容簡介:

主持人:陳登武(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歷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
與談人:朱立熙(知韓文化協會執行長)

系統號:

A-009157

【演講】Ling Zhang:An Environmental Economy during China’s “Medieval Economic Revolution”

標題:

【演講】Ling Zhang:An Environmental Economy during China’s “Medieval Economic Revolution”

時間:

2017年3月3日(週五)12:00-13:30

地點:

Room 204, Henry R. Luce Hall(34 Hillhouse Avenue New Haven, CT 06511,USA)

主辦單位:

Council on East Asian Studies, Yale University

主講人:

Prof. Ling Zhang (Assistant Professor of History, Boston College)

內容簡介:

【CEAS Colloquium Series】
This talk contemplates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about Song-period China. If only certain parts of China experienced a “Medieval Economic Revolution,” can we view such revolution as a common feature of entire “China”? If other parts of China experienced a significant economic downturn, how did such downturn interact with or offset the revolutionary growth elsewhere? Much of the regional downturn was associated with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much of the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both resulted from and led to the furthering of regional disparity, unequal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strategic considerations of the imperial state. To assess the overall economic situation of China, we must take into account important yet long neglected issues including regional differences, developmental bias, environmental change, “green GDP,” hidden transaction costs, political intervention, institutional appropriation, and short-term gain vs. long-term loss. Classic analyses in the existing scholarship that focus on the “supply” side of the economy have produced a partial, overly positive, and somehow misleading understanding of the economic reality. From perspectives of political ecology and political economy and with insights from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and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this talk seeks to reveal a less romantic, more complex image of the economic reality of Song-period China.

Speaker Bio
Ling Zhang is an Assistant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Boston College. Ling received her doctorate from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She was a Ziff Environmental Fellow at the Harvard University Center for the Environment and a postdoctoral fellow in Agrarian Studies at Yale University. She received multiple research grants from the Chiang Ching-Kuo Foundation for International Scholarly Exchange. Ling is an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historian of premodern China. Her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Chinese history, regional studies, political economy, political ecology, environmental justice, and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and ethics. Ling’s first book, The River, the Plain, and the State: An Environmental Drama in Northern Song China, 1048-1128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6), is awarded the George Perkins Marsh Prize as the best book in environmental history in 2017 by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Environmental History. Ling is currently preparing two book manuscripts, “North China during the Medieval Economic Revolution” and “China’s Sorrow or the Yellow River ‘s Sorrow: Environmental Biographies of a Water Zomia.” As an associate researcher at Harvard University Fairbank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Ling convenes the Center’s research series “Environment in Asia.”

系統號:

A-009039

【演講】黃冠閔:裡仁為美:感通共同體的現象學構想

標題:

【演講】黃冠閔:裡仁為美:感通共同體的現象學構想

時間:

2017年3月6日(週一)10:00-12:00

地點:

中研院文哲所二樓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主講人:

黃冠閔(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副研究員)

內容簡介:

主持人:林維傑(中研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兼副所長)


系統號:

A-009082

【演講】石守謙:明朝宮廷中的山水畫與觀眾

標題:

【演講】石守謙:明朝宮廷中的山水畫與觀眾

時間:

2017年3月6日(週一)10:00

地點:

中研院史語所文物陳列館五樓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

主講人:

石守謙(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特聘研究員)

內容簡介:

【2017年度第五次學術講論會】

系統號:

A-009119

【演講】蔣志純:文學/科學:金剛經與無明感

【演講】蔣志純:文學/科學:金剛經與無明感

標題:

【演講】蔣志純:文學/科學:金剛經與無明感

時間:

2017年3月6日(週一)14:00-16:00

地點:

中山大學文學院4樓文LA4001(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主辦單位:

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

主講人:

蔣志純(中山大學物理系退休教授)

報導者:

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

內容簡介:

【名家講座】
與談人:越建東(國立中山大學哲學所及通識中心合聘副教授)
主持人:蔡振念(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系統號:

A-009126

【演講】戴維理:現代臺灣人為什麼熱衷拜拜?在日本殖民統治之下建構臺灣人認同

標題:

【演講】戴維理:現代臺灣人為什麼熱衷拜拜?在日本殖民統治之下建構臺灣人認同

時間:

2017年3月7日(週二)10:00-13:00

地點:

政治大學季陶樓34108教室(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主辦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

主講人:

戴維理(美國哈佛大學歷史學博士、Goucher College助理教授、中研院臺史所訪問學人)

系統號:

A-009141

【演講】羅貴祥:原始的呼喚?聲音與中國的少數民族「生態電影」

標題:

【演講】羅貴祥:原始的呼喚?聲音與中國的少數民族「生態電影」

時間:

2017年3月7日(週二)12:00-13:30

地點: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舊館三樓第一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主講人:

羅貴祥(香港浸會大學人文及創作系教授)

聯絡人:

林音秀,E-mail: world66@gate.sinica.edu.tw

內容簡介:

中國大陸近年流行「生態電影」,或「原生態電影」,不少作品都與少數民族地區、環境保護有關。我將「生態電影」的概念,擴展到1950年代以降有關少數民族地域生態環境現代化的官方電影,論述中國政府如何以現代化經濟發展、改造少數民族地區生態,來建立管治少數民族的合法性。這個討論以電影聲響的角度,探究有關中國少數民族的生態電影所帶出的一些問題。

如果說近年的生態電影是藉少數民族的聲音,對自然環境的惡化提出批判、控訴,五、六十年代的電影則以改變或改善少數民族地域的惡劣環境,作為一種拯救,以國家的話語吸納少數民族的發聲。兩者表面看似不同,但相互卻有微妙的辯證關係。兩個時代的生態電影,都某程度上視少數民族為自然、原始的聲音,呼召或啟迪著(以漢人為主導的)國家、社會如何往前走的抉擇與方向:一個年代是義無反顧的全面現代化,另一個年代是傳統文化與自然環境的保育。當然兩者不一定有矛盾,但在少數民族的仲介下,就如電影畫面上的音響,既是影像與聲音的統一結合,也是兩者的分崩離析,構成了迴響認同與困惑迷離的複雜狀態。

注意事項:
1.餐點提供:
(1)因經費有限,自2017年元月起,午餐提供對象僅限本所研究與行政人員、訪問研究者、助理,以及主持人和演講者推薦之人士。
(2)其他有興趣者毋需報名,歡迎自備午餐參與。
2.http://www.ioe.sinica.edu.tw/ (一律從「民族所網頁」報名)
3.00為止,餐點提供通知於3/2(週四)前統一回覆。
4.如若報名兩次不出席且沒有事先告知者,將取消日後報名資格。
5.演講於當日12:00開始,會場於12:15前提供餐點,請自備環保餐具。
6.聯絡資訊:林音秀小姐 E-mail: world66@gate.sinica.edu.tw

系統號:

A-009059

【演講】林宏佳:說「懿」

標題:

【演講】林宏佳:說「懿」

時間:

2017年3月8日(週三)15:30

地點:

臺灣大學中文系會議室(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主講人:

林宏佳(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內容簡介: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第366次學術討論會】
主持人:蔡振豐(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討論人:丁亮(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副教授)

系統號:

A-009183

【演講】陳世局:褒揚令人物研究:1958年孔德成赴南越祭孔

【演講】陳世局:褒揚令人物研究:1958年孔德成赴南越祭孔

標題:

【演講】陳世局:褒揚令人物研究:1958年孔德成赴南越祭孔

時間:

2017年3月9日(週四)14:00-16:00

地點:

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主辦單位:

國史館

主講人:

陳世局(國史館修纂處助修)

聯絡人:

國史館采集處推廣科,Tel: 02-2316-1055

內容簡介:

【「檔案與歷史研究」演講系列(5)】
1949年奉祀官孔德成隨中華民國政府播遷來臺,1957年受邀至日本演講及祭孔,是為海外祭孔之濫觴,之後更獲邀至南越、南韓及美國等地祭孔。目前這方面史料較為少見;唯本館典藏之外交部檔案,有較完整的記錄孔德成於1958年獲邀至南越祭孔的情形。在冷戰氛圍下,中越兩國雖同為反共盟邦,但吳廷琰主政下的南越,展開一連串華人越化政策,造成中越兩國外交關係的緊張。此時,南越主動邀請孔德成祭孔,對中越兩國邦交產生較為正面的影響。

※教師及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可核發研習時數2小時

系統號:

A-009078

【演講】林育生:宗教、邪教、還是天道?位——佛教泰國中一貫道的定

【演講】林育生:宗教、邪教、還是天道?位——佛教泰國中一貫道的定

標題:

【演講】林育生:宗教、邪教、還是天道?位——佛教泰國中一貫道的定

時間:

2017年3月9日(週四)12:00-14: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第三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研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主講人:

林育生(京都大學亞非地域研究科博士後期課程、中研院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訪問學員)

聯絡人:

林淑慧,Tel: (02) 2782-2191;E-mail: capas@gate.sinica.edu.tw

內容簡介:

【亞太新視域——亞太社會變遷系列演講】
主持人:張雯勤(中研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研究員)

報名方式:敬請於3月8日(三)前 填覆報名表(官網可下載),以利資料及餐點之準備;請留意是否收到報名回覆信函,並確認是否錄取,謝謝。

地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報名E-mail:capasreg@gate.sinica.edu.tw

※以email報名者,敬請留意是否收到「報名成功」確認信函;如有任何問題,敬請來電告知;如若報名兩次不出席且沒有事先告知者,將取消報名資格。

系統號:

A-009130

【演講】張哲嘉:康熙皇帝的健康教育課本:《格體全錄》的成立與流傳

標題:

【演講】張哲嘉:康熙皇帝的健康教育課本:《格體全錄》的成立與流傳

時間:

2017年3月9日(週四)14:30-16:30

地點:

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第二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主講人:

張哲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系統號:

A-009177

【演講】紀大偉:戒嚴體制與同志文學

標題:

【演講】紀大偉:戒嚴體制與同志文學

時間:

2017年3月9日(週四)12:20-14:00

地點:

臺大社會科學院713討論室(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政治系

主講人:

紀大偉(國立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聯絡人:

陳聿伶,Tel: (02)3366-8450

內容簡介:

【2017年3月9日政治學系午餐演講】
主持人:黃長玲教授(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一律線上報名,請於3/8中午之前完成報名。
★本演講因經費拮据與歷次報名卻未出席人數眾多所造成的浪費,取消提供便當,歡迎自備午餐出席演講。
★本系碩班學生如需登錄演講時數,請於演講簽到表簽名,將由系辦統一處理登錄演講時數。
★ 若需學術演講參加證明,請按此下載。填妥相關資料後印出,於演講當天確認無誤後核章。若採事後補發證明,將以當天出席簽到記錄為準,若無簽到記錄,則不補發。

系統號:

A-009184

【演講】黃樹民:毒品、永續農業與文化複製:一個泰北華人社區的民族誌

【演講】黃樹民:毒品、永續農業與文化複製:一個泰北華人社區的民族誌

標題:

【演講】黃樹民:毒品、永續農業與文化複製:一個泰北華人社區的民族誌

時間:

2017年3月11日(週六)14:00-16:00

地點:

中研院學術活動中心2樓第1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

主講人:

黃樹民(中研院院士/民族學研究所通信研究員、國立清華大學侯金堆講座教授兼人類學研究所所長)

聯絡人:

中研院秘書處公關科,Tel: (02)2789-9872

內容簡介:

【中研院王世傑故院長講座】
主持人:黃進興(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時間:2017年3月11日(星期六)14:00-16:00
影音直播網址: http://app.sinica.edu.tw/videosrv/online.php

請於3月9日前,以下列方式報名:
1.曾以網路報名本活動者,於接獲本院邀請函後,點選連結即可進入個人專屬網址報名;報名截止日前,個人資料如有異動,請至該網址更新。
2.第1次參加者,請至網址:https://conference.iis.sinica.edu.tw/servlet/Register?ConferenceID=19 報名。
3.會後備有茶點,歡迎院內外人士及高中生以上同學報名參加。

★凡參加本活動可獲得公務人員終身學習認證時數2小時。
★學生憑證至報到處可領《科學人》雜誌過刊,每人1本,送完為止。





系統號:

A-009070

【演講】黃自進:敵友之間的三角習題:蔣介石與日本、中共

【演講】黃自進:敵友之間的三角習題:蔣介石與日本、中共

標題:

【演講】黃自進:敵友之間的三角習題:蔣介石與日本、中共

時間:

2017年3月11日(週六)14:00-16:00

地點:

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主辦單位:

國史館

主講人:

黃自進(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聯絡人:

國史館采集處推廣科,Tel: 02-2316-1055

內容簡介:

【「檔案與歷史研究」演講系列(6)】
以蔣介石、日本與中共的三角互動關係為研究線索,探討蔣在北伐成功,擔任國家領導中樞以後,在面對中共與日本兩大強敵之際,他的建國藍圖與抗敵方針。 尤其是蔣與中共的關係,何時生變又為何生變?北伐期間的清共過程中,日本扮演何種關鍵性角色?北伐期間蔣與日本的關係,為何會從友變敵?九一八事變以後,蔣的「反共撫日」政策又應如何評價?最後,蔣介石、日本與中共的恩怨敵友關係,在盧溝橋事變爆發後,何以走到國共合作、舉國同仇抗日之形勢?

※教師及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可核發研習時數2小時

系統號:

A-009079

【演講】松田良孝:從臺灣到沖繩八重山的移民——以日治時代為中心

標題:

【演講】松田良孝:從臺灣到沖繩八重山的移民——以日治時代為中心

時間:

2017年3月13日(週一)10:00-12:00

地點:

中研院人社中心第一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研院人社中心「地理資訊專題研究中心歷史人口」研究計畫

主講人:

松田良孝(日本八重山毎日新聞編集局記者、《八重山的臺灣人》作者)

聯絡人:

黃先生,Tel: 2652-3364

內容簡介:

本演講以日文進行,有即時翻譯。

系統號:

A-009142

【演講】Robert Bickers:Out of China: How the Chinese Ended the Era of Foreign Domination

標題:

【演講】Robert Bickers:Out of China: How the Chinese Ended the Era of Foreign Domination

時間:

2017年3月13日(週一)17:00-19:00

地點:

Room G3, Russell Square: College Building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1012Russell Square, Bloomsbury, London WC1B 5lF,UK
)

主辦單位:

SOAS China Institute

主講人:

Prof. Robert Bickers (University of Bristol)

聯絡人:

E-mail: sci@soas.ac.uk

內容簡介:

It's only eighteen years since the end of the era of the Chinese 'treaty ports'. In 1999 the last foreign-controlled outpost, Macao -- the first to have been detached from Chinese control -- was formally returned. In this talk Robert Bickers will draw on his new book, Out of China, to highlight key moments in the history of the decline of foreign power in China, its awkward persistence into the 1990s, and its enduring legacies.

Biography
Robert Bickers is Professor of History at the University of Bristol. He first arrived at SOAS as an undergraduate in 1983, and was awarded his PhD here in 1999.

系統號:

A-009036

【演講】鄭邦鎮:臺灣文學史的新腳印

標題:

【演講】鄭邦鎮:臺灣文學史的新腳印

時間:

2017年3月15日(週三)14:00-17:00

地點:

國立臺灣文學館2F第一會議室(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主講人:

鄭邦鎮(國立臺灣大學文學博士、國立臺灣文學館前館長、臺南市政府教育局前局長)

聯絡人:

黃小姐,Tel: 06-2217201分機2506

內容簡介:

本館為推廣「臺灣文學史」,將臺南的「西拉雅文學」、「安平文學」、「新移民文學」介紹給大眾,內容並包括教師與新住民的培力,期能透過教育講座方式推廣臺灣的文學教育資源,進一步與民眾的生活、學習經驗結合。

一、臺灣文學,已有許多作品、著作與論辨;已正名,已進入臺灣高等教育的體制,設立了許多臺灣文學系及研究所,已培育了許多臺灣文學語文的教師、學者;也成立了世界各國少見的國立臺灣文學館,並設置臺灣文學相關的獎項,不但彌補了褔爾摩莎美麗島的歷史缺憾,更已帶動寫作、出版、閱讀、教學的風氣。

二、值得關注的是,在上述各項歷程的軌跡上,臺灣文學最近又呈現哪些最新的「腳印」,能證明臺灣文學果然是在呼吸,在行進,在繼續茁壯,多元發展,而且時時都在滋養、健壯臺灣的人文素養?尤其,這場演講正要聚焦於誕生在臺南的「西拉雅文學」、「安平文學」、「新移民文學」等三個足以進入「臺灣文學史」的「新腳印」。

三、歡迎好學深思的朋友,一起欣賞這些風釆,研習者亦可在教學工作上應用與共鳴。

※本活動無須索票,人數以80人為限。全程參加者核予公務人員終身學習時數、教師研習時數3小時。活動依現場及本館網站公告為準,或電06-2217201分機2506黃小姐。

系統號:

A-009112

【演講】青木敦:再論全球化觀點下的近世論──從比較史的觀點來看中國的近世

標題:

【演講】青木敦:再論全球化觀點下的近世論──從比較史的觀點來看中國的近世

時間:

2017年3月15日(週三)15:00

地點:

臺灣大學文學院2樓會議室(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

主講人:

青木敦(日本青山學院大學教授)

內容簡介:

主持人:方震華(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
時 間:2017年3月15日(週三)下午3:00
地 點:臺大歷史系會議室
主辦單位:臺大歷史系、宋史座談會

系統號:

A-009182

【演講】張隆志:「人人都是自己的歷史學家!」:公眾史學與當代臺灣

【演講】張隆志:「人人都是自己的歷史學家!」:公眾史學與當代臺灣

標題:

【演講】張隆志:「人人都是自己的歷史學家!」:公眾史學與當代臺灣

時間:

2017年3月16日(週四)14:00-16:00

地點:

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主辦單位:

國史館

主講人:

張隆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聯絡人:

國史館采集處推廣科,Tel: 02-2316-1055

內容簡介:

【「歷史教育」講座(3)】
從納粹反串到灣生造假事件,當代臺灣為何充滿了關於歷史的爭議?教科書、博物館與網路媒介,如何影響我們的日常生活與歷史意識?臺灣史研究在上世紀末,隨著政治民主化與公民社會興起而蔚為風潮。進入21世紀後,島嶼歷史的書寫與討論,更與人群認同和集體記憶等課題相互交織激盪。

本次演講將從當代臺灣對於公眾史學的不同理解與應用實例出發,回顧1990年代社區營造與地方文史運動以來,歷史普及化的重要發展趨勢及成果。並從知識生產傳播與流通的觀點,重新思考「人人都是史家」此一流行口號的意義與內涵。

※教師及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可核發研習時數2小時

系統號:

A-009080

【演講】黃寬重:背海立國、人文化成:南宋政權與士人文化

標題:

【演講】黃寬重:背海立國、人文化成:南宋政權與士人文化

時間:

2017 年3月16日(週四)14:20-16:20

地點:

臺灣師範大學勤大樓4樓歷史學系視聽教室(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主講人:

黃寬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兼任研究員、長庚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講座教授、科技部人文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歷史學門召集人、長庚大學頂尖大學人文社會領域召集人)

聯絡人:

歐詠芝,Tel: (02)77341507;E-mail: yungchihou@ntnu.edu.tw

報導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內容簡介:

主持人:陳惠芬(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系統號:

A-009159

【演講】朗宓榭:「小道」有理:淺談中國命理學的人文意義及國際漢學界的相關研究

【演講】朗宓榭:「小道」有理:淺談中國命理學的人文意義及國際漢學界的相關研究

標題:

【演講】朗宓榭:「小道」有理:淺談中國命理學的人文意義及國際漢學界的相關研究

時間:

2017年3月16日(週四)15:00-17:00

地點:

國家圖書館行政區一樓188會議室(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主辦單位:

漢學研究中心

主講人:

朗宓榭(Michael Lackner,德國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漢學系講座教授、2016年科技部「杜聰明獎」得主)

聯絡人:

洪先生,Tel: 23619132#353;E-mail: ccsenews@ncl.edu.tw

內容簡介:

【寰宇漢學講座】
主持人:祝平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科技部自2006年起設立杜聰明獎,進一步將推動全國科技發展之任務,轉換成為在臺灣之世界級學術研究『認證』機構。本獎定位為我中華民國授予外籍學者之最高學術性獎項,以表揚其研究卓越並對社會之貢獻。經於2006年09月27日與德國宏博基金會簽署合作協議,共同設立「杜聰明-宏博研究獎(Tsungming Tu - Alexander von Humboldt Research Award)」,透過交互頒獎,鼓勵獲獎人至對方國家進行合作研究,以提升雙方研究品質與價值。

主講人簡介
朗宓榭教授自1983年獲得慕尼黑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此後一直在漢學領域耕耘,曾任德國哥廷根大學漢學系教授、瑞士日內瓦大學漢學系講座教授等職,並在法國巴黎高等社會科學院、美國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德國柏林高等研究院、日本關西大學、澳大利亞雪梨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復旦大學、臺灣大學等地學術機構擔任客座教授。

線上報名網址:http://activity.ncl.edu.tw/

系統號:

A-009129

【演講】2016-17年度中華貨殖論壇

標題:

【演講】2016-17年度中華貨殖論壇

時間:

2017年3月16至23日,共2場

地點:

香港中央圖書館地下演講廳(香港銅鑼灣高士威道 66 號)

主辦單位:

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香港中文大學比較及公眾歷史研究中心、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公共圖書館

主講人:

何漢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卜永堅(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聯絡人:

Tel: (852) 3943-7119

內容簡介:

2017年3月16日(週四)
19:00-20:30
主講人:何漢威(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講題:清末廣東的賭博及其一些相關問題
主持人:梁元生(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教授)
※本場演講以粵語進行

2017年3月23日(週四)
19:00-20:30
主講人:卜永堅(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
講題:並行而不相悖?中西近一千年經濟史之回顧
主持人:黎明釗(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歷史研究中心主任、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
※本演講以粵語進行

本講座免收報名費,有意參加者,可撥打聯絡電話或至相關網址處線上報名。

系統號:

A-009154

【演講】內田純子:殷墟西北岡大墓的斷代與社會考古學研究

標題:

【演講】內田純子:殷墟西北岡大墓的斷代與社會考古學研究

時間:

2017年3月20日(週一)10:00

地點:

中研院史語所文物陳列館五樓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主辦單位:

中研院史語所

主講人:

內田純子(中研院史語所副研究員)

內容簡介: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2017年度第6次學術講論會】

系統號:

A-009220

【演講】Charles I-hsin Chen:Finger Crossed for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標題:

【演講】Charles I-hsin Chen:Finger Crossed for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時間:

2017年3月20日(週一)17:00-19:00

地點:

Room G3, Russell Square: College Buildings,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1012Russell Square, Bloomsbury, London WC1B 5lF,UK
)

主辦單位:

SOAS China Institute

主講人:

Dr. Charles I-hsin Chen (SOAS)

聯絡人:

E-mail: sci@soas.ac.uk

內容簡介: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enjoyed an unprecedented golden period of normal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under President Ma Ying-jeou, whose rapprochement policy culminated in the historic meeting with his Chinese counterpart President Xi Jinping in Singapore in the final months of his presidency. Yet the relations soured soon after President Tsai Ing-wen came to power, who promised to ‘maintain the status quo’ in campaign but failed to deliver it in office. The nature of the relations is sensitive and fragile. A tiny incident coming from nowhere may spark a nationalist or populist confrontation between people of the two sides and make a rapid deterioration in the relations. The official channel for regular dialogues lost its function for the mutual trust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was gone. It would be much more difficult for both sides to tackle incidents in order to defuse potential tension in the future. When the unexpected can be expected in the cross-Strait relations, unfortunately, the headache of Taiwan problem will soon return to Washington.

Biography
Dr Charles I-hsin Chen is a research associate in the Centre of Taiwan Studies at SOAS, University of London. Before joining the centre, he was the spokesman of the Presidential Office in Taiwan, after the spokesman and the director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of the ruling Kuomintang party. He works on academic issues of Taiwan’s party politics, cross-Strait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lations, and currently the maritime disput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His writings of editorials, columns, commentaries and letters are often published on Taiwan and foreign newspapers. He received his BA in politics from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MSc in development studies and PhD in economics from SOAS. His doctoral thesis identifies the driving force of Chinese privatization from the late 1990s.

系統號:

A-009037

【演講】伊恩:One China, Two Taiwans: The geopolitics of cross-Strait tourism

標題:

【演講】伊恩:One China, Two Taiwans: The geopolitics of cross-Strait tourism

時間:

2017年3月22日(週三)12:00-13:30

地點: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新館三樓2319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主講人:

伊恩(Ian Rowen,中央研究院博士後研究,法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兼任研究員)

聯絡人:

林音秀,E-mail: world66@gate.sinica.edu.tw

內容簡介:

This talk examines the cultural and territorial politics of the rapid growth in tourism from China to Taiwan after 2008. What is the impact of the so-called「陸客」(Mainland Chinese tourist) on Taiwanese society, on China-Taiwan relations, and on cultural and geopolitical spaces and imaginaries on both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

Drawing from theoretical threads in political and cultural geography, anthropology, sociology, and critical tourism studies, I present an argument that tourism should be viewed as a technology of state territorialization; that is, as a mode of social and spatial ordering that produces tourists and state territory as inherently unstable effects of power.

Based on interviews and ethnographic fieldwork conducted in Taiwan and China between 2012 and 2015, I explore the engagement of Chinese tourists with Taiwanese hosts, political representations of Taiwan and China, the territorializing effects of tourism, and the production of multiple and contradictory sensations of stateness within Taiwan.

I conclude that tourism has aggravated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different territorial programs of China and Taiwan, in terms of guest and host interactions, and also in wider arenas of politics and policy making.

注意事項:
1.餐點提供:
(1)因經費有限,自2017年元月起,午餐提供對象僅限本所研究與行政人員、訪問研究者、助理,以及主持人和演講者推薦之人士。
(2)其他有興趣者毋需報名,歡迎自備午餐參與。
2.http://www.ioe.sinica.edu.tw/ (一律從「民族所網頁」報名)
3.00為止,餐點提供通知於3/15(週三)前統一回覆。
4.如若報名兩次不出席且沒有事先告知者,將取消日後報名資格。
5.演講於當日12:00開始,會場於12:15前提供餐點,請自備環保餐具。
6.聯絡資訊:林音秀小姐 E-mail: world66@gate.sinica.edu.tw

系統號:

A-009224

【演講】黃聖修:正史概念下的儒林纂修――清修〈儒林傳〉與清代學術研究

標題:

【演講】黃聖修:正史概念下的儒林纂修――清修〈儒林傳〉與清代學術研究

時間:

2017年3月23日(週四)14:30-16:30

地點:

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第二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主講人:

黃聖修(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內容簡介:

評論人:楊正顯(國立海洋大學海洋中心教授)

系統號:

A-009178

【演講】許宏彬:一個小鎮醫生的行醫人生:二戰前後吳新榮的醫業、往診與開業術

標題:

【演講】許宏彬:一個小鎮醫生的行醫人生:二戰前後吳新榮的醫業、往診與開業術

時間:

2017年3月23日(週四)14:00-16:00

地點: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大樓7樓703會議室 
(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生命醫療史研究室

主講人:

許宏彬(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內容簡介: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2017年度第6次學術講論會】
主持人:李尚仁(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
※ 本演講無須報名,歡迎自由參加。

系統號:

A-009221

【演講】郭美芬:澳洲華商對二十世紀中國政治的影響──以編撰《陳潔如回憶錄》的李氏兄弟為例

標題:

【演講】郭美芬:澳洲華商對二十世紀中國政治的影響──以編撰《陳潔如回憶錄》的李氏兄弟為例

時間:

2017年3月27日(週一)10:00-12:00

地點:

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大樓一樓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研院近史所蔣介石研究群、胡適研究群、「邁向和解之路:中日戰爭的再省思」研究計畫

主講人:

郭美芬(澳洲研究委員會DECRA研究員)

系統號:

A-009179

【演講】勞格文:道學與道教:明代的雙正統

【演講】勞格文:道學與道教:明代的雙正統

標題:

【演講】勞格文:道學與道教:明代的雙正統

時間:

2017年3月28日(週二)9:00-11:00

地點:

政治大學文學院百年樓1樓演講廳(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主辦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

主講人:

勞格文(John Lagerwey,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中心講座教授)

聯絡人:

Tel: 02-29387730;E-mail: religion@nccu.edu.tw

報導者:

國立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及華人宗教研究中心

內容簡介:

【國立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歷史與當代地方道教研究」系列講座】
主持人:林振源(國立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

系統號:

A-009185

【演講】鍾淑敏:被拘押在印度集中營的臺灣人(1941-1946)

標題:

【演講】鍾淑敏:被拘押在印度集中營的臺灣人(1941-1946)

時間:

2017年3月28日(週二)14:00-16:00

地點:

中研院臺史所802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臺史所

主講人:

鍾淑敏(中央研究院臺史所副研究員)

內容簡介:

主持人:詹素娟(中央研究院臺史所研究員)
與談人:藍適齊(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系統號:

A-009181

【演講】謝國興:後殖民?臺灣民間信仰中的日本記憶

【演講】謝國興:後殖民?臺灣民間信仰中的日本記憶

標題:

【演講】謝國興:後殖民?臺灣民間信仰中的日本記憶

時間:

2017年3月28日(週二)19:00-21:00

地點:

中研院學術活動中心2樓第1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主講人:

謝國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兼所長)

聯絡人:

吳宗訓秘書,Tel: 2789-9875

內容簡介:

主持人:黃進興(中央研究院副院長)
影音直播網址:http://app.sinica.edu.tw/videosrv/online.php

請於3月23日前報名:
1.曾以網路報名本活動者,於接獲本院邀請函後,點選連結即可進入個人專屬網址報名;報名截止日前,個人資料如有異動,請至該網址更新。
2.首次參加者,請至網址:https://conference.iis.sinica.edu.tw/servlet/Register?ConferenceID=19 報名。
3.網路報名參加餐會者敬請於下午6時10分前完成報到並繳付新臺幣100元,逾時歉難保留用餐權利,敬請配合。
4.現場臨時報名餐會者,將於6時10分後視用餐人數情況始決定是否開放報名。
5.如需免換證進入本院停車者,請主動告知大門警衛。

★ 凡參加本活動可獲得公務人員終身學習認證時數2小時。

系統號:

A-009222

【演講】游鑑明: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的過去與未來

【演講】游鑑明: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的過去與未來

標題:

【演講】游鑑明: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的過去與未來

時間:

2017年3月30日(週四)14:20-16:20

地點:

臺灣師範大學勤大樓4樓歷史學系視聽教室(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主講人:

游鑑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員)

聯絡人:

歐詠芝,Tel: (02)77341507;e-mail: yungchihou@ntnu.edu.tw

報導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內容簡介:

主持人:陳惠芬(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系統號:

A-009131

【演講】王明珂:隱藏的情緒、情感與意義

標題:

【演講】王明珂:隱藏的情緒、情感與意義

時間:

2017年5月11日(週四)14:20-16:20

地點: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視聽教室(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

主講人:

王明珂(中央研究院院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講座教授)

聯絡人:

歐詠芝,Tel: (02)77341507;E-mail: yungchihou@ntnu.edu.tw

報導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

內容簡介:

【105-2研究生講座(六)】
主持人:陳惠芬(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兼系主任)

系統號:

A-009273

【演講】Robert Hymes:Dangerous Belief? Xin(信)in Occult Anecdotes in Tang and Song China

標題:

【演講】Robert Hymes:Dangerous Belief? Xin(信)in Occult Anecdotes in Tang and Song China

時間:

2017年4月6日(週四)17:00-19:00

地點:

Stephens Hall, Geballe Room 220,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Stephens Hall, Berkeley, CA 94720,USA)

主辦單位:

Berkeley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Religio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主講人:

Prof. Robert Hymes (Carpentier Professor of Oriental Studies, Columbia University)

內容簡介:

【Berkeley Public Theology Lecture】

Speaker Bio
Robert Hymes received his B.A. from Columbia College (1972), and his M.A. (1976) and Ph.D. (1979) from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His work so far has focused o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middle period and early modern China, drawing questions and sometimes data from cultural anthropology as well as history, and using the methods of the local historian to study elite culture, family and kinship, medicine, religion, gender, and (currently) the changing role and form of Chinese social networks from the tenth through the seventeenth centuries. His publications include Statesmen & Gentlemen: The Elite of Fu-chou, Chiang-hsi, in Northern & Southern Sung (Cambridge, 1987); Ordering the World: Approaches to State & Society in Sung Dynasty China (Berkeley, 1993, co-edited with Conrad Schirokauer); and Way and Byway: Taoism, Local Religion, and Models of Divinity in Sung and Modern China. Both Statesmen and Gentlemen and Way and Byway won the Joseph Levenson Prize of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for the best book on pre-1900 China in their years of publication.

系統號:

A-009038

【演講】林桶法:從檔案看蔣介石與將領的戰略分歧問題

【演講】林桶法:從檔案看蔣介石與將領的戰略分歧問題

標題:

【演講】林桶法:從檔案看蔣介石與將領的戰略分歧問題

時間:

2017年4月15日(週四)14:00-16:00

地點:

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主辦單位:

國史館

主講人:

林桶法(輔仁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聯絡人:

國史館采集處推廣科,Tel: 02-2316-1055

內容簡介:

【「檔案與歷史研究」演講系列(8)】
一、檔案與軍事史研究:擬就民國軍事史研究的幾個困境、臺灣地區典藏軍事史相關檔案的運用問題。
二、蔣介石與將領間戰略分歧的案例:擬以蔣介石與國共內戰期間與白崇禧、杜聿明、胡宗南等將領在東北戰場及西南戰場的分歧為例進行介紹。
三、蔣介石與將領間戰略分歧原因:擬分析為何發生戰略分歧的原因。

※教師及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可核發研習時數2小時

系統號:

A-009081

【演講】廖文碩:從國史館館藏檔案看印度獨立前後對華政策的轉變

【演講】廖文碩:從國史館館藏檔案看印度獨立前後對華政策的轉變

標題:

【演講】廖文碩:從國史館館藏檔案看印度獨立前後對華政策的轉變

時間:

2017年4月13日(週四)14:00-16:00

地點:

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主辦單位:

國史館

主講人:

廖文碩(國史館修纂處協修)

內容簡介:

【「檔案與歷史研究」演講系列(7)】
太平洋戰爭期間,蔣中正與尼赫魯先後完成重要著作,闡揚亞洲民族自決與國家主權獨立。戰時雙方互倡合作,戰後中印兩國升格為大使級關係;1947年印度獨立前夕,國民政府派員參加印度舉辦亞洲各國關係會議,競逐領導權。1949年12月尼赫魯宣布承認新中國,次月印度共和國成立。究竟尼赫魯是否如蔣所說的背信忘義?印度獨立如何影響其對華政策?本次演講引用多種檔案史料,嘗試對1946至1950年間中印與美蘇多邊關係的複雜連動,進行描述與評價。

※教師及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可核發研習時數2小時

系統號:

A-009214

【演講】戴寶村:歷史知識體系的實驗室:臺灣

【演講】戴寶村:歷史知識體系的實驗室:臺灣

標題:

【演講】戴寶村:歷史知識體系的實驗室:臺灣

時間:

2017年4月20日(週四)14:00-16:00

地點:

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主辦單位:

國史館

主講人:

戴寶村(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教授)

聯絡人:

國史館采集處推廣科,Tel: 02-2316-1055

內容簡介:

【「歷史教育」講座(4)】
歷史是人們認識自我與我群而形塑共同體意識,也認識他者而瞭解互動,是現代公民應具備的涵養,歷史學是人文社會科學的基礎學門,也是有高度經世實用之學,臺灣史與當下臺灣更有其空間、社群的歸屬性,更可以作為歷史學知識體系的探索驗證領域,本次演講核心要旨為歷史之構成、臺灣歷史之特質、臺灣史發展歷程與臺灣史知識的實踐等,其要點如下:
一、 歷史的構成
二、 臺灣歷史的特質
三、 海島臺灣風土文化
四、 南島語族原住民
五、 異時異質移民
六、 政權更迭歷經及殖民性
七、 國民國家到世界公民
八、 臺灣史研究發展歷程
九、 臺灣史的研究與實用
※教師及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可核發研習時數2小時

系統號:

A-009253

【演講】張中復:中國伊斯蘭的歷史發展特性及其當代挑戰

【演講】張中復:中國伊斯蘭的歷史發展特性及其當代挑戰

標題:

【演講】張中復:中國伊斯蘭的歷史發展特性及其當代挑戰

時間:

2017 年4月20日(週四)14:20-16:20

地點:

臺灣師範大學勤大樓4樓歷史學系視聽教室(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主講人:

張中復(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

聯絡人:

歐詠芝,Tel: (02)77341507;E-mail: yungchihou@ntnu.edu.tw

內容簡介:

主持人:陳惠芬(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系統號:

A-009160

【演講】黃季平:無形文化資產與臺灣原住民族的口述傳統

【演講】黃季平:無形文化資產與臺灣原住民族的口述傳統

標題:

【演講】黃季平:無形文化資產與臺灣原住民族的口述傳統

時間:

2017年4月27日(週四)14:00-16:00

地點:

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主辦單位:

國史館

主講人:

黃季平(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副教授兼原住民族研究中心主任)

聯絡人:

國史館采集處推廣科,Tel: 02-2316-1055

內容簡介:

【臺灣原住民史系列專題演講(33)】
※教師及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可核發研習時數2小時

系統號:

A-009258

【演講】周婉窈:以臺灣為主體的歷史書寫:理念與實踐

標題:

【演講】周婉窈:以臺灣為主體的歷史書寫:理念與實踐

時間:

2017年5月4日(週四)14:20-16:20

地點:

臺灣師範大學勤大樓4樓歷史學系視聽教室(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主講人:

周婉窈(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聯絡人:

歐詠芝,Tel: (02)77341507;e-mail: yungchihou@ntnu.edu.tw

內容簡介:

主持人:陳惠芬(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系統號:

A-009254

【演講】周樑楷:歷史教育的下一步

【演講】周樑楷:歷史教育的下一步

標題:

【演講】周樑楷:歷史教育的下一步

時間:

2017年5月4日(週四)14:00-16:00

地點:

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主辦單位:

國史館

主講人:

周樑楷(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兼任教授)

聯絡人:

國史館采集處推廣科,Tel: 02-2316-1055

內容簡介:

【「歷史教育」講座(5)】
臺灣高中歷史教育於1999年曾經有次重大的突破。從那一年起開始執行的88課綱以及之後的95暫綱,歷史學門由一綱一本改成一綱多本。同時,教學目標從「正典式的」、定於一尊的史觀,轉向為「啓發式的」歴史思維和多元史觀。

隨著世局和史學思想的演變趨勢,歷史教育的下一步必須再次突破。在配合十二年國教、加強選修課程的基礎上,我們應該積極邁向多元「觀點式的」、公民「參與式的」、以及深度「反思式的」教學取向。同時,確定教學的目標,是為了培養每位公民都有建構自主性國史論述和世界史觀的能力。

※教師及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可核發研習時數2小時

系統號:

A-009256

【工作坊】State, Religion, and Authority in the Post-Mongol Persianate World and Beyond

標題:

【工作坊】State, Religion, and Authority in the Post-Mongol Persianate World and Beyond

時間:

2017年3月19日(週日)10:30-18:00

地點:

Room 303,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ies on Asia, The University of Tokyo(日本〒113-0033 Tokyo, Bunkyo, 本郷7丁目3-1)

聯絡人:

Kazuo Morimoto, E-mail: morikazu@ioc.u-tokyo.ac.jp

內容簡介:

【Session 1: Aspects and Manifestations of Political Authority in Mongol and Post-Mongol Periods (13th-15th c.)】
10:40-11:25
Solving the Ottoman Genealogical Puzzle (Hiroyuki Ogasawara, Kyushu University)

11:30-12:15
The Qaraqoyunlu, Shiʿism, and the Idea of Confessional Ambiguity (İlker Evrim Binbaş, The University of Bonn)

13:30-14:15
Spiritual Authority, Political Hierarchy, and Social Order in the Works of Rashīd al-Dīn (Judith Pfeiffer, The University of Bonn)

14:15-14:45
【Discussion】
chaired by Kazuo Morimoto,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Session 2: Confessionalization in Global Context: The Ottoman Empire, Europe, and Japan】
15:25-16:10
The Uses and Limits of the Confesionalization Paradigm in Making Sense of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History of Islam in the Early Modern Ottoman Empire (Derin Terzioğlu, Boğaziçi University/Freie Universität Berlin)

16:15-17:00
Confessionalization and Religious Minorities in Early Modern Europe and Tokugawa Japan (Confessionalization and Religious Minorities in Early Modern Europe and Tokugawa Japan Tomoji Odori (Musashi University))

17:15-18:00
Another Case of Confessionalization?: Ottoman Armenians in the 18th Century (Masayuki Ueno (Osaka City University))

18:00-18:30
Discussion (Chaired by Jun Akiba, Chiba University)

系統號:

A-009061

【系列演講】國立臺灣文學館2017年上半年「府城講壇」

標題:

【系列演講】國立臺灣文學館2017年上半年「府城講壇」

時間:

2017年1月至6月,共6場

地點:

國立臺灣文學館演講廳(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聯絡人:

Tel: 06-2217201

內容簡介:

【2017年「府城講壇」:文學迴音.臺灣之歌】
本系列演講時間均為週六的14:30-17:00,共有網路登記及事先索票等兩種報名方式,有意參加者請洽詢官網。

本系列演講2017年3月至6月場次內容如下:
3月11日
吾鄉之歌:臺灣流行音樂中的本土與故鄉(張鐵志)

4月8日
民謠的再意義化(鍾永豐)

5月6日
南方觀點vs.臺灣音樂史(吳榮順)

6月10日
落腳四方──羅思容的歌詩圖像(羅思容)

系統號:

A-009111

【展覽】228.七O:我們的二二八特展

【展覽】228.七O:我們的二二八特展

標題:

【展覽】228.七O:我們的二二八特展

時間:

2016年11月29日至2017年5月21日

地點: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示教育大樓4樓特展室(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聯絡人:

Tel: (06)3568889#8103

內容簡介:

二二八事件將近七十年,在歷史的長河裡也許不算久遠,對多數人而言也許不那麼切身,然而作為開展臺灣近代政治發展的關鍵事件,它深深地在臺灣社會留下烙印,影響著下一代、下下一代的我們。而今,親身經歷事件的人都已是八、九十歲了,身為臺灣社會主幹的我們,是怎樣理解、認識,而在這樣的理解與認識之上,又如何建構讓我們得以共榮共存的社會呢?

這個展覽,起於對二二八事件的追思與紀念,彙整長期以來相關議題的成果,希望在這些文獻、文物的面前,我們認真地面對歷史,並從真相與記憶的對話中—找到自己。

本展覽開放時間為每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入館時間至下午4時30分)。春節期間開館日另有公布,請參見官網(http://www.nmth.gov.tw/)

系統號:

A-009240

【展覽】好好吃:臺灣飲食文化特展

【展覽】好好吃:臺灣飲食文化特展

標題:

【展覽】好好吃:臺灣飲食文化特展

時間:

2016年12月27日至2017年9月3日

地點: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1特展室(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聯絡人:

Tel: (06)3568889#8103

內容簡介:

「吃」,是生物的本能,除了飽足身體的飢渴、提供營養、滿足口味外,也蘊含、象徵甚至延伸出豐富重要的無形意義。

讓我們跟著特展一起穿梭時空,探索史前時代到當代,臺灣島上各不同群體從食材生產環境、菜市場、廚房到餐桌間,大、小傳統交織的飲食文化故事,同時關注爭議食物和新型態食物生產思維對社會生活和生態環境的影響,看看臺灣人到底吃什麼、怎麼吃,而食物又如何回過頭轉化了文化。

本展覽開放時間為每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入館時間至下午4時30分)。春節期間開館日另有公布,請參見官網(http://www.nmth.gov.tw/)

系統號:

A-009242

【展覽】航向浩瀚:臺灣海洋文學特展

【展覽】航向浩瀚:臺灣海洋文學特展

標題:

【展覽】航向浩瀚:臺灣海洋文學特展

時間:

2016年10月20日至2017年4月30日

地點:

國立臺灣文學館一樓展覽室B(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聯絡人:

Tel: (06)221-7201

內容簡介:

海——魚群鯨豚的故鄉、洋流繞行的居所,是地表四分之三大的面積,也是大地之外的延伸。海洋,連結了陸地與陸地,牽引著人類歷史上的遷徙和移動。海洋,也隔離了不同民族和國家的距離,形塑出殊異的文化性格。

海的本質、海的隔離,海的想像,如波光般折射出文學家筆下的海洋書寫。作家對海的詠嘆、畏懼、發現,因海而生的思念、憂傷和期盼,以及從海而延伸的希望和開闊,鋪陳出海洋文學的風貌。

海洋文學,一如大海,散發出多變、深邃、富饒的樣貌,以及迥異於大地的價值觀,從古至今,吸引著文學家探究和思索,也開啟臺灣文學更多元的視野。

本展為本館常設展「臺灣文學的內在世界」之延伸主題特展,藉由海洋文學主題展示,為常設展提供更豐富而深化的展示論述,搭配文物、圖像與實體器物、多媒體影音資料,使參觀者在親切環境中感受臺灣海洋文學的活力與魅力。

本展覽開放時間請參見:http://www.nmtl.gov.tw/content_125.html

系統號:

A-009052

【展覽】「臺灣風:行旅紀念物」特展

【展覽】「臺灣風:行旅紀念物」特展

標題:

【展覽】「臺灣風:行旅紀念物」特展

時間:

2016年9月13日至2017年4月30日

地點: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示教育大樓1樓大廳(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聯絡人:

Tel: (06)3568889#8103

內容簡介:

觀光旅遊帶動了消費經濟發展,購買地方特產品作為行旅紀念物或伴手禮,是旅遊中不可或缺的安排。臺灣觀光旅遊產業發展於日本時代,因交通設備完善,制度完備,活絡了島內與島外旅遊活動,促進各地特產品製造與消費。

各地特產往往是地方形象的代名詞,傳達地方的風土人情。隨著觀光時代的來臨,為了迎合旅客,臺灣的自然風景、人文景觀、物產等被包裝、設計、製造成紀念商品,展現臺灣意象與文化內涵,透過觀光資訊傳布、行銷宣傳,成為知名地方特產,大受旅客青睞。從日本時代迄今,臺灣地方特產結合地方農產品、食品、手工藝品等在地元素,承襲傳統文化,融合現代技法,形塑出「臺灣風」行旅紀念物。

我們期望藉由行旅紀念物的展示,回首臺灣地方特產被選擇與製造的歷程,同時展現臺灣人的創意與巧思,原為旅客而創造的商品,逐漸成為地方所認同的文化資源與象徵。

本展覽開放時間為每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入館時間至下午4時30分)。春節期間開館日另有公布,請參見官網(http://www.nmth.gov.tw/)

系統號:

A-009053

【展覽】翠綠邊地──清季西南邊界條約及輿圖

【展覽】翠綠邊地──清季西南邊界條約及輿圖

標題:

【展覽】翠綠邊地──清季西南邊界條約及輿圖

時間:

2016年12月10日至2017年6月18日

地點:

國立故宮博物院104陳列室(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故宮博物院

聯絡人:

Tel: 886-(2)-28812021

內容簡介:

邊界係劃分不同政權地理範圍的分界線,也是最易滋生國際事端的區域。中越、中緬邊境全長踰三千六百公里,自清季以來即衝突不斷。外交部寄存本院之前清總理各國事務衙門與民初北洋政府外務部檔案、輿圖,內含不少清代中國與法國、英國所簽有關越南、緬甸邊界的條約,以及劃定粵越、桂越、滇越、滇緬等地區的地圖;由於事涉邊境糾紛問題,極具爭議性及敏感性,一直以機密等級註記,未曾公開。民國九十年(2001),外交部將之寄存本院,由圖書文獻處代為進行數位典藏;九十六年(2007),復同意將之解密,製作圖文資料庫供各界參閱,並據以策畫展覽。繼之,本院於九十九年(2010)及一○○年(2011)分別推出「失落的疆域──清季西北邊界變遷條約輿圖」與「百年傳承.走出活路──中華民國外交史料」二項特展,將上述史料作專題性佈陳,頗獲國內外觀眾好評。

越南位於中南半島東部,北鄰廣東、廣西、雲南三省;緬甸地處中南半島西部,國土與雲南交界長二千一百餘公里。有清一代,越南及緬甸為中國藩屬;既為藩屬,清廷即未曾與之訂約劃界,是以當時中國的西南邊界較為含渾。直到光緒年間中法戰爭,兩國簽訂「中法會訂越南條約十款」,越南與清朝的藩屬關係斷絕,劃界之議遂啟。自光緒十一年至二十二年間(1885-1896),雙方經由談判,進而劃界立碑,總計訂立界約十餘種。英國則於光緒十一年入侵緬甸北部,隨後發生三次英緬戰爭,將之完全掌控。十二年(1886),清廷與英國簽訂「中英緬甸條款」,約定派員勘查劃定滇緬邊界。二十年(1894),兩國再簽訂「中英續議滇緬界務商務條約」,確定滇緬中段及南段邊界基本走向;然而,滇緬邊界問題甚夥,直到民國時期仍糾紛不斷。

本特展分「清中期前的西南邊界」、「桂越、粵越段勘界」、「廣西東、西路中越界牌」,以及「滇越段勘界」、「滇緬段勘界」五單元;除展出外交部珍藏西南邊界條約、地圖外,亦呈現院藏清季西南邊界檔案及輿圖。此次獲選佈陳之件,均屬首次公開展示。

本展覽全年開放,8:30-18:30,夜間延長開放時段:每週五、週六18:30-21:00,國人憑身分證件可免費參觀。

系統號:

A-009068

【展覽】覺翁書畫──傅狷夫先生家族捐贈文物特展

標題:

【展覽】覺翁書畫──傅狷夫先生家族捐贈文物特展

時間:

2017年1月25日至2017年4月25日

地點:

國立故宮博物院105、107陳列室(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故宮博物院

聯絡人:

Tel: 886-(2)-28812021

內容簡介:

傅狷夫先生(1910-2007),原名抱青,後為避傅抱石之名,改號狷夫。亦號雪華邨人,七十歲後又號覺翁。浙江杭州人。其書畫造詣固深,1949年來臺後更創新局,發展出獨特的「連綿草」書體,並以臺灣山岳、雲海、浪濤等題材入畫,而有「臺灣山水的代言人」之譽。書畫雙絕,桃李滿門,今日藝壇中堅多出自其門下,對當代書畫界影響深遠。

傅狷夫先生家族於民國99年至101年間,慨然捐贈先生相關書畫134件,含書法63件與繪畫71件,及所用印章100方,由本院永久典藏。內中除先生親筆書畫,還包括其師王仁治(1869-1932)、尊翁傅御(1880-1959)與夫人席德芳(1916-)之作,以及藝壇友人于右任(1879-1964)、溥心畬(1896-1963)等為其畫室所題寫的榜額。印章則多出自王壯為(1909-1998)、吳平(1920-)等當代篆刻名家之手。這批作品是展現先生師承、家學、交誼與藝術成就的珍貴寶藏,不僅豐富了本院收藏,使故宮與臺灣本土藝壇的連結益發緊密,更可據此以見傳統水墨畫於當代的轉變樞機。

為感謝傅狷夫先生家族的盛情高誼,本院特舉辦「覺翁書畫──傅狷夫先生家族捐贈文物特展」,精選78件書畫作品與53方印章展陳,以茲紀念。展出作品橫跨先生藝事創作的各個時期,分「西泠遊子」、「大草連綿」、「山水臺灣」、「神契海嶽」、「耄耋墨境」、「心香傳芳」等六個單元,冀能完整呈現先生之藝術與生活面向。適值先生逝世十周年,亦藉此展覽向傅狷夫先生致敬。

本展覽全年開放,8:30-18:30,夜間延長開放時段:每週五、週六18:30-21:00,國人憑身分證件可免費參觀。

系統號:

A-009069

【展覽】酉年大吉──畫雞名品特展

【展覽】酉年大吉──畫雞名品特展

標題:

【展覽】酉年大吉──畫雞名品特展

時間:

2017年1月1日至3月25日

地點:

國立故宮博物院212陳列室(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故宮博物院

聯絡人:

Tel: 886-(2)-28812021

內容簡介:

今年歲次丁酉,生肖屬雞,因此又稱雞年。「雞」的發音與「吉」字相近,公雞的「公」與「功」,雞「冠」與「官」,雞「鳴」與「名」又恰是諧音,因此古人常以雞的形象兆示吉慶,也以雞寓意「功名」或「封官進爵」。

人與雞的共生關係,對人類的經濟與人文活動,均有深遠影響。考古學者考證中國境內的雞骨遺存,認為至遲在河南省安陽市的殷墟遺址中,已出現馴化的家雞。經過數千年的時間推移,雞從創世神話裡孵育萬有的原生物,化身成為驅鬼避邪的守護神,以及呼喚旭日東昇的太陽鳥。藉由雞的習性與形體,表達抽象的風俗信仰與象徵意涵,並依此闡釋宇宙運行的思維。爾後,雞更被尊崇為「德禽」,以其具有文、武、勇、仁、信等五德,更在風雨如晦的天候,堅貞不移其志,體現理想人格應有的良善品格。上述意象數經演變,也標誌著人類文明由原始信仰,發展出人文精神的曲折歷程。

本次特展以值年生肖作為歡慶新年的主題,遴選以雞為表現主題的歷代名品共計十七件,透過繪畫與織品的相互輝映,引領觀眾神馳於吉祥富貴的美好想像。

本展覽全年開放,8:30-18:30,夜間延長開放時段:每週五、週六18:30-21:00,每日下午4時30分起,國人憑身分證件可免費參觀。

系統號:

A-009172

【展覽】名品聚焦──清人鳥譜

【展覽】名品聚焦──清人鳥譜

標題:

【展覽】名品聚焦──清人鳥譜

時間:

2017年1月1日至3月25日

地點:

國立故宮博物院202陳列室(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故宮博物院

聯絡人:

Tel: 886-(2)-28812021

內容簡介:

〈鳥譜〉原名余省(1692-1767以後)、張為邦〈合摹蔣廷錫鳥譜〉,本次展出第一冊一至十三幅。每開右頁以工筆結合西洋技法,描繪各種鳥類,其中亦包含傳說中的鳥種。左頁以漢、滿兩種文字記述其名稱與生態習性等,具現代鳥類百科圖鑑的意味。此作採用花鳥畫的構圖和筆墨形式來呈現生態記錄,若單獨觀賞每一畫幅,均可成為一幅獨立的花鳥冊頁作品。如此特殊的創作概念和內涵,在歷代花鳥畫中誠屬少見,有其獨特藝術價值。

本展覽全年開放,8:30-18:30,夜間延長開放時段:每週五、週六18:30-21:00,每日下午4時30分起,國人憑身分證件可免費參觀。

系統號:

A-009173

【展覽】書畫家的幽默感

【展覽】書畫家的幽默感

標題:

【展覽】書畫家的幽默感

時間:

2017年1月1日至3月25日

地點:

國立故宮博物院202、208陳列室(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故宮博物院

聯絡人:

Tel: 886-(2)-28812021

內容簡介:

「幽默」一詞出現於《楚辭》〈九章.懷沙〉:「眴兮杳杳,孔靜幽默。」句中,意為靜寂無聲,但現今看到「幽默」二字,多意會的是,辭典中有趣而意味深長的解釋。此解讀源自國學大師林語堂(1895-1976),他以音譯方式,將英語單字「Humor」譯為「幽默」,並解釋:「凡善於幽默的人,其諧趣必愈幽隱;而善於鑒賞幽默的人,其欣賞尤在於內心靜默的理會,大有不可與外人道之滋味。與粗鄙顯露的笑話不同,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

幽默感則是理解並運用幽默的能力,表現出智慧、達觀的態度,以敏銳的觀察力和想像力,採用輕鬆、少壓力的聯想、比喻等方式,傳達對人生的體驗、思想觀點或是遊戲的趣味性,那自嘲、諧趣、調侃、諷刺等的機鋒,往往因出乎意料之外而讓人會心一笑。

本次展覽中,以歷代書畫家的十件作品為例,表現幽默主題,其中包含傳世佳作,亦有意趣小品。不論是朋輩間的戲謔,或以幽默造型呈現情態特色、顛覆形象,或勸世化人,或嘲諷世事,均各自發揮創意思考與手法,以不同的面貌,呈現箇中幽默的意趣。

本展覽全年開放,8:30-18:30,夜間延長開放時段:每週五、週六18:30-21:00,國人憑身分證件可免費參觀。

系統號:

A-009176

【展覽】縈青繚白──安陽隋唐墓瓷器特展

【展覽】縈青繚白──安陽隋唐墓瓷器特展

標題:

【展覽】縈青繚白──安陽隋唐墓瓷器特展

時間:

2016年10月29日起

地點: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2樓特展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聯絡人:

Tel: (02) 2652-3180

內容簡介:

歷史語言研究所於一九二八至一九三七年間,在河南安陽殷墟進行了十五次考古工作,發掘隋唐墓172座。這些墓葬分佈排列有序、數量眾多且年代集中,出土遺物達兩千多件,有陶器、瓷器、陶俑、鐵器、銅錢、墓誌,是研究隋唐墓葬很好的材料。

北朝進入隋代後,北方地區在鉛釉陶的傳統及南方青瓷燒造技術上,開啟白色陶瓷器燒造的新頁。各窯口燒製鉛釉陶及青釉、醬釉瓷器的同時,因北方胎土色淺,釉層薄而透明,加上化妝土的使用,製作出接近白色的低溫鉛釉器與高溫釉瓷器,如河北邢窯、磁州窯系;河南鞏義白河窯、安陽相州窯、靈芝窯等。目前學界對白瓷始燒時間點與窯址尚有不同的見解,但最遲在隋代已成功燒製高溫白瓷,形成唐代以後瓷器生產「南青北白」的局面。

在嘗試燒製白瓷的過程中,各窯口因為胎土、釉藥及燒製技術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面貌。隋代晚期西安附近貴族墓出土的白瓷,已臻胎土潔白、薄可透光的境地,同時期的安陽相州窯製品,胎灰白色或夾雜黑、褐色雜質,釉色白中閃青或呈乳濁白。本次展件中的白瓷器,可以看見陶工在製造技術不純熟階段所作的嘗試,也見證了早期白瓷燒造的過程。

安陽小屯隋唐墓地的墓葬規模雖小,但出土陶瓷器數量非常多,與其他地區的隋墓明顯不同,可能與鄰近安陽相州窯有關。除了數量多,品項也很多元,包含罐、杯、碗、盤、甕、盤口壺、小瓶、香爐、硯、燭臺、屋宇模型、鎮墓俑等。本次展品多出土於YM243號墓,部分瓷器細緻精美,在白瓷始燒階段,堪為少見的珍品。

開館時間:固定開館時間為每週三及週六09:30-16:30。
開館日逢選舉日、國定假日及連續假期不開放(以本館網頁公告為準)。

系統號:

A-009200

【展覽】藝進乎道:傳統民藝中的文學敘事(李豐楙教授民俗信仰文物展)

【展覽】藝進乎道:傳統民藝中的文學敘事(李豐楙教授民俗信仰文物展)

標題:

【展覽】藝進乎道:傳統民藝中的文學敘事(李豐楙教授民俗信仰文物展)

時間:

2017年3月10日至5月31日

地點:

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2樓文哲藝廊(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聯絡人:

Tel: (02) 1788-3620

內容簡介:

開館時間:週一至週五10:00-17:00。國定假日、例假日休館。

系統號:

A-009202

【展覽】江戸と北京--18世紀の都市と暮らし

【展覽】江戸と北京--18世紀の都市と暮らし

標題:

【展覽】江戸と北京--18世紀の都市と暮らし

時間:

2017年2月18日至4月9日

地點:

早稲田大學現代政治経済研究所會議室(早稲田大學早稲田キャンパス1號館2階)

主辦單位:

東京都歴史文化財団東京都江戸東京博物館、中國文物交流中心、故宮博物院、首都博物館、朝日新聞社

聯絡人:

Tel: 03-3626-9974

內容簡介:

江戸の人口が100萬人を超え、都市として発達を遂げた18世紀は、北京が清朝の首都として最も繁栄を極めた時代でもありました。日本と中國には文化交流の長い歴史があり、江戸時代の「鎖國下」においても中國貿易は公認され、長崎を窓口として、文物の流れが滯ることはありませんでした。

本展では、18世紀を中心に、江戸と北京のなりたちや生活、文化を展観し比較します。これまで清朝の芸術や宮廷文化に関する展覧會は數多くありましたが、北京の都市生活を江戸と比較する企畫は、今回が初めてです。展示を通じ両都市の共通性と差異を明らかにすることによって、友好と相互理解を深める契機にいたします。

開館時間:午前9時30分~午後5時30分

休館日:毎週月曜日

系統號:

A-009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