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搜尋
Email
訂閱
首頁
網站導覽
前期電子報
提供學術訊息
Web Gis
Eng
:::
首頁
網站導覽
前期電子報
RSS
訂閱
訂閱
提供學術訊息
搜尋
關鍵字搜尋
搜尋
Eng
:::
首頁
>
第133期 2017-01-01
>
研討會訊息
研討會訊息
第207期2023-03-01
第206期2023-02-01
第205期2023-01-01
第204期2022-12-01
第203期2022-11-01
第202期2022-10-01
第201期2022-09-01
第200期2022-08-01
第199期2022-07-01
第198期2022-06-01
第197期2022-05-01
第196期2022-04-01
第195期2022-03-01
第194期2022-02-01
第193期2022-01-01
第192期2021-12-01
第191期2021-11-01
第190期2021-10-01
第189期2021-09-01
第188期2021-08-01
第187期2021-07-01
第186期2021-06-01
第185期2021-05-01
第184期2021-04-01
第183期2021-03-01
第182期2021-02-01
第181期2021-01-01
第180期2020-12-01
第179期2020-11-01
第178期2020-10-01
第177期2020-09-01
第176期2020-08-01
第175期2020-07-01
第174期2020-06-01
第173期2020-05-01
第172期2020-04-01
第171期2020-03-01
第170期2020-02-01
第169期2020-01-01
第168期2019-12-01
第167期2019-11-01
第166期2019-10-01
第165期2019-09-01
第164期2019-08-01
第163期2019-07-01
第162期2019-06-01
第161期2019-05-01
第160期2019-04-01
第159期2019-03-01
第158期2019-02-01
第157期2019-01-01
第156期2018-12-01
第155期2018-11-01
第154期2018-10-01
第153期2018-09-01
第152期2018-08-01
第151期2018-07-01
第150期2018-06-01
第149期2018-05-01
第148期2018-04-01
第147期2018-03-01
第146期2018-02-01
第145期2018-01-01
第144期2017-12-01
第143期2017-11-01
第142期2017-10-01
第141期2017-09-01
第140期2017-08-01
第139期2017-07-01
第138期2017-06-01
第137期2017-05-01
第136期2017-04-01
第135期2017-03-01
第134期2017-02-01
第133期2017-01-01
第132期2016-12-01
第131期2016-11-01
第130期2016-10-01
第129期2016-09-01
第128期2016-08-01
第127期2016-07-01
第126期2016-06-01
第125期2016-05-01
第124期2016-04-01
第123期2016-03-01
第122期2016-02-01
第121期2016-01-01
第120期2015-12-01
第119期2015-11-01
第118期2015-10-01
第117期2015-09-01
第116期2015-08-01
第115期2015-07-01
第114期2015-06-01
第113期2015-05-01
第112期2015-04-01
第111期2015-03-01
第110期2015-02-01
第109期2015-01-01
第108期2014-12-01
第107期2014-11-01
第106期2014-10-01
第105期2014-09-01
第104期2014-08-01
第103期2014-07-01
第102期2014-06-01
第101期2014-05-01
第100期2014-04-01
第99期2014-03-01
第98期2014-02-01
第97期2014-01-01
第96期2013-12-01
第95期2013-11-01
第94期2013-10-01
第93期2013-09-01
第92期2013-08-01
第91期2013-07-01
第90期2013-06-01
第89期2013-05-01
第88期2013-04-01
第87期2013-03-01
第86期2013-02-01
第85期2013-01-01
第84期2012-12-01
標題
「虎爺暨動物神祇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
2017文化研究年會:鬥.陣.行(Struggle.Alliance.Action)
「海上絲綢之路的漢語研究」國際論壇
2017臺灣文化學術研討會
第19屆中區文字學學術研討會
2017第15屆國際暨第35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
第八屆「區域史地暨應用史學」學術研討會
語言、文學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世界史中的中華婦女」學術研討會
第五屆南瀛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臺灣政治經濟文化核心的建立:早期南瀛(10-18世紀)
「虎爺暨動物神祇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虎爺暨動物神祇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7年1月6日至7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觀興學苑/大觀音亭興濟宮會議室、成功大學文學院演講廳及中文系視聽敎室(臺南市北區成功路86號)
主辦單位:
臺南市臺疆祖廟大觀音亭暨祀典興濟宮、國立成功大學人文社會科學中心
聯絡人:
李姿瑩,E-mail: twxm2010@gmail.com
內容簡介:
1月6日
13:00-15:00
►觀興學苑
主持人:林茂賢(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府城祀典興濟宮虎爺信仰研究(林培雅,中山醫學大學)
討論人:蔡武晃(華梵大學人文教育中心)
臺灣虎爺信仰傳承與發展——以新港奉天宮為例(林伯奇,新港奉天宮)
討論人:林茂賢
越南虎爺文化初探(范文俊,越南漢喃研究院)
討論人:羅景文(國立中山大學)
►大觀音亭興濟宮會議室
主持人:謝國興(中央研究院)
版話瑞虎躍寶島:清季臺閩雕版印刷虎畫遺珍舉隅(楊永智,天津大學)
討論人:魯瑞菁(靜宜大學)
博物館裡的宗教收藏:以臺史博典藏的虎爺及相關動物神祇為例(陳靜寬、張淑卿、丘世馨,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討論人:謝國興
義勇的威靈——臺灣客家族群的虎爺信仰初探(劉惠萍,國立東華大學)
討論人:簡榮聰(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15:20-17:20
►觀興學苑
主持人:蔡相煇(新北市公民終身教育推廣協會)
臺灣虎爺信仰的文化傳承——數位資源之教學與文創應用(林盈鈞,國立臺北商業大學)
討論人:江寶釵(國立中正大學)
從諺語「蔴園寮老虎」探析新港奉天宮的虎爺信仰(劉淑娟,吳鳳科技大學)
討論人:蔡相煇
新加坡的虎爺信仰與其華人記憶與轉變(黃文車,國立屏東大學)
討論人:洪淑苓(國立臺灣大學)
►大觀音亭興濟宮會議室
主持人:蕭登福(國立臺中科技大學)
澎湖法教中的虎信仰(周舜瑾,國立東華大學)
討論人:蕭登福
女神與神異動物:漢畫西王母龍虎座圖像再探討(高莉芬,國立政治大學)
討論人:劉惠萍(國立東華大學)
論集安高句麗四神墓藻井的虎圖像(魯瑞菁,靜宜大學)
討論人:楊永智(天津大學)
1月7日
8:40-10:00
►成功大學文學院演講廳
主持人:廖美玉(逢甲大學)
情媒與姻緣:古小說老虎信仰傳說深論(簡齊儒,國立臺東大學)
討論人:顏美娟(國立高雄師範大學)
花蓮地區虎爺信仰及其相關傳說研究(彭衍綸,國立東華大學)
討論人:江帆(遼寧大學)
►成功大學中文系3樓視聽教室
淺談日本社會的「虎」——文化的過濾功能(何彬,首都大學東京)
討論人:廖肇亨(中央研究院)
日本虎文化研究(翁雅琴,東方設計學院)
討論人:荒木達雄(櫻橋外語學院)
10:20-12:20
►成功大學文學院演講廳
主持人:鍾宗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老虎崇拜及其報恩故事探析(林登順,國立臺南大學)
討論人:鍾宗憲
符號隱喻與文化邏輯建構:中國東北滿族口頭敘事中的虎形象解析(江帆,遼寧大學)
討論人:鄭文惠(國立政治大學)
山西省虎神信仰調查與研究(李奎,山西師範大學)
討論人:溫宗翰(靜宜大學)
►成功大學中文系3樓視聽教室
主持人:林明德(中華民俗藝術基金會)
淺談泉州地區的動物神祇信仰(王亦錚,閩南師範大學)
討論人:林仁昱(國立中興大學)
嘉義太保牛將軍廟的信仰、祭祀與相關傳說試析(柯榮三,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討論人:黃哲永(東石郡文史工作室)
港澳地區民間信仰中的老虎藝術型像(何偉傑,澳門文獻信息學會)
討論人:林明德
13:30-15:30
►成功大學文學院演講廳
主持人:林美容(慈濟大學)
神、鬼與標準化:臺灣虎爺信仰的一種觀察(謝貴文,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
討論人:鄭道聰(臺南市文獻委員會)
臺灣虎爺信仰作為「地方精靈」及其「崇高美學」的義涵——以新竹地區為例(陳惠齡,國立清華大學)
討論人:徐秀榮(里仁書局)
從生活具象到形象意象的臺灣動物神信仰——以義犬信仰與虎爺信仰為例(高佩英,國立暨南大學)
討論人:林美容
►成功大學中文系3樓視聽教室
主持人:陳益源(國立成功大學)
新馬華人地區的虎爺信仰與打小人儀式(邱彩韻,馬來西亞新紀元學院)
討論人:唐蕙韻(國立金門大學)
越南母神四府信仰之中祭祀虎神之研究(裴光雄,國立高雄大學)
討論人:陳益源
「財神爺的使者:黑虎、金孔雀」——動物神祇傳說及信仰研究(李淑如,國立成功大學)
討論人:劉秀美(國立東華大學)
15:50-16:50
【綜合討論】
主持人:陳益源、許忠欽
系統號:
C-008739
2017文化研究年會:鬥.陣.行(Struggle.Alliance.Action)
標題:
2017文化研究年會:鬥.陣.行(Struggle.Alliance.Action)
時間:
2017年3月11日(週六)
地點:
淡江大學(新北市淡水區英專路151號)
主辦單位:
文化研究學會
聯絡人:
E-mail: csa.taiwan@gmail.com
內容簡介:
2017文化研究年會將探究「鬥陣」的多層意涵,詰問「鬥陣」的集結與行動方式。「鬥」(struggle)之於內,可以是文學藝術創作者或運動者,跟形式、素材、禁忌、傳統的內在爭鬥。「鬥」之於外,是國族、社群集聚與分離之間的張力、文藝流派陣線的競合、社會運動中的路線和群我關係、行動的選項和結果。「鬥陣」這個主題,不但意味著個人或集體的作戰選項,亦提供了對「同在一起」(together-ness) 與聯盟(alliance)的想像反思、也呼應了數位文化裡跨形式、媒介「混雜裝配」之聚合(aggregation)。不管是文學與美學路線之爭,跨國社會運動,集體政治的暴力,網路與實體的集結發聲,新公民運動,性別多樣性的衝突,勞動權的抗爭,多元成家伴侶議題,人與物件、與動物的共處同行,皆開啟了鬥陣的多元詮釋與行動可能。這當中,鬥陣行不行、鬥陣如何行、能行到何處,都有其當代的新意義與開展。
子議題包括:
1.文學、美學中之連結與抵抗
2.人文及社會學科的危機與轉機
3.性別研究與酷兒多樣性
4.文化資產的政治與經濟
5.動物研究與實踐
6.物質文化研究
7.生態論述的新舊典範轉移
8.影像、音樂、跨美學、藝術行動
9.勞動、抵抗與新社會運動方式
10.災難、危機與公民行動
11.身體性、身心障礙、障礙社運
12.旅行書寫的行動與文化越界
論文全文截稿日期:通過審查之投稿者,請於2017年1月06日(星期日)前將全文(至少5000字)寄至csa.conf2017@gmail.com。
若有任何問題,請與文化學會秘書處(csa.taiwan@gmail.com)聯繫,或上文化研究學會臉書私訊留言。關於本學會其他相關資訊請上官網:www.csat.org.tw
系統號:
C-008741
「海上絲綢之路的漢語研究」國際論壇
標題:
「海上絲綢之路的漢語研究」國際論壇
時間:
2017年4月7至8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香港中文大學(香港沙田崇基路信和樓)
主辦單位: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中國語言及文學系
內容簡介:
「海上絲綢之路的漢語研究國際論壇」將於2017年4月7至8日在香港中文大學召開,慶祝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成立五十周年。這個論壇由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中國語言及文學系聯合主辦,全球中國研究計劃、香港中文大學圖書館協辦,新亞書院贊助。論壇誠意邀請海內外從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家和地區的華語、漢語方言、語言習得、語言接觸等語言學研究的專家學者參加。謹將會議詳情奉告如下:
論文提要事宜
會議歡迎提交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家和地區的華語和漢語方言的音韻學、詞匯學、語法學、語言習得、社會語言學、語言與文化等相關研究的論文,探討海外華語和漢語方言的語言特點。每篇論文報告時間暫訂為20分鐘,討論時間10分鐘。
1) 論文提要可用中文或英文撰寫,不超過一頁A4紙。電腦打字請用新細明體或宋體12點。
2) 請提交不署名的論文提要一份。提要請按指示上傳到「Easy Chair」(Easy Chair只有英文界面,敬請注意),網址是:
https://easychair.org/conferences/?conf=msrchinese2017
。
3) 上傳到「Easy Chair」的附件,必須是PDF檔。摘要一旦通過Easy Chair系統提交,就不能修改或更替。該系統並不允許多次提交的功能。
4) 提交論文提要時,請填妥網頁的表格,注明:(1)聯絡地址;(2)作者名字;(3)作者姓氏;(4)電郵地址;(5)國家或地區;(6)所屬單位;(7)論文題目;(8)摘要的TXT文字版;(9)至少三個關鍵詞;(10)稱謂。每個人最多只能提交一篇單獨撰寫的摘要和一篇合寫的摘要。
5) 論文提要須經匿名評審,通過評審後始能在研討會上報告。
6) 重要日期:
論文提要投寄截止日期:2017年1月9日(星期一)
提要評審結果公佈日期 :2017年2月13日(星期一)
部分發表的論文經過評審通過後,刊登於由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吳多泰中國語文研究中心出版的《中國語文通訊》(ISSN 1726-9245)專號,錄取原則以論文學術水平為衡量標準,最後結果由編委會決定。
系統號:
C-008742
2017臺灣文化學術研討會
標題:
2017臺灣文化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7年4月29日(週六)
地點:
臺南大學(臺南市中西區樹林街二段33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
聯絡人:
方淑玲,Tel: 06-2133111#751;E-mail: ashleyfang@mail.nutn.edu.tw
內容簡介:
一、緣起:
臺灣文化的研究雖然範圍包羅萬象,但卻是最貼近臺灣這塊土地與人民生活一個重要區塊,舉凡臺灣庶民的信仰及儀式行為如祖先崇拜、神靈信仰、歲時祭儀、時間觀念、空間觀念、符咒法事以及鎮煞厭勝等;文化生活中的禮俗如婚喪喜慶中所尊奉的傳統儀式,乃至入厝、遷居等生活細節觀念;族群關係與互動往來、地區開發過程與聚落形成、傳統藝術等都涵納其中,使得臺灣文化擁有歷史、地理、文化、族群、宗教、信俗等多元化與跨領域議題研討的意涵與最佳條件,透過「2017臺灣文化學術研討會」,讓各方學者與民間文史與文化工作者得以齊聚一堂,共同探討臺灣的歷史發展、文化內涵、社會現象、地理環境、宗教信仰、傳統藝術等跨領域的多元議題,不但可分享彼此研究成果,更可激發本土情懷與本土認同感,重視在地的歷史文化與文化資源。誠摯的邀請您踴躍賜稿。
二、徵稿主題:
(一)臺灣歷史、地理、族群、文化、思潮等議題。
(二)臺灣宗教信仰、歷史建築、傳統藝術等議題。
(三)臺灣聚落發展、產業研究、多元文化等議題。
三、時程:
1.全文徵稿截止日期:2017年3月29日止。
2.研討會舉辦日期:2017年4月29日(星期六)
四、徵稿格式:
1.字數:以3萬字為上限。
2.附中文摘要(以不超過500字為限)、關鍵字2至5個。
3.其餘照學術論文規格。
五、繳交稿件:紙本及電子檔
1.基本資料表「紙本」及全文「紙本」:
請以郵寄方式寄至
70005臺南市中西區樹林街二段33號「國立臺南大學 臺灣文化研究所」收
請註名「投稿2017臺灣文化學術研討會」。
2.基本資料表「word電子檔」及全文「word電子檔」:
請e-mail至 ashleyfang@mail.nutn.edu.tw
六、審查方式:由本所專兼任教師及聘請校內外相關領域專家學者擔任審查工作。
七、繳交稿件:論文請勿一稿兩投,經本所錄用之論文,請授權本所發行。
系統號:
C-008743
第19屆中區文字學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19屆中區文字學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7年5月(詳細日期待定)
地點:
靜宜大學(臺中市沙鹿區臺灣大道七段200號)
主辦單位:
東海大學中文系
聯絡人:
E-mail: cltso@thu.edu.tw
內容簡介:
壹、緣起
為鼓勵全國研究文字學之同好對談及交流,擬於2017年5月於靜宜大學舉辦「第十九屆中區文字學學術研討會」,歡迎學者、教師、研究生及相關人士踴躍參與。
貳、論文主題:
(一)古文字學
(二)說文學
(三)華語文漢字教學
(四)其他與文字學相關之論題
參、徵稿須知:
(一)論文提要繳交日期:2017年2月20日23:59分前請依附件之格式繕打,E-mail寄送至cltso@thu.edu.tw 檔名格式為「19th中區提要_姓名」,如「19th中區提要_梅友仁」。
(二)論文提要評審結果通知日期:2017年3月1日前(公布於網頁)
(三)論文全文完稿收件日期:2017年4月20日23:59分前
(四)注意事項:
1.繳交之論文及其他相關資料恕不退件,請自留底本。
2.論文中凡涉及版權部分,請事先取得原著者或出版社書面同意。本編輯不負版權責任。
3.本次會議不印製論文集。來稿論文一經採用,得置於「中區文字學學術研討會網站」供與會人士下載。
肆、會議日期及地點:
(一)預定會議日期:2017年5月份(確定後發布)
(二)會議地點:靜宜大學
系統號:
C-008831
2017第15屆國際暨第35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
標題:
2017第15屆國際暨第35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7年5月19至20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3樓(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中華民國聲韻學學會
聯絡人:
林秀蓮,Tel: 02-26525000#6137
內容簡介:
會議時間:2017年5月19-20日
會議地點: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人文館)3樓
會議主題:時空的對話:漢語音韻學的多元發展
會議子題:
漢語音韻學通論
漢語音韻學個別歷史階段研究(上古音、中古音、近代音)
漢藏語比較研究
漢語方言及語音演變
聲韻學相關議題
聲韻學與文學、經學及語文教學的關係
摘要截稿日期:已截止
公佈摘要通過日期:已於9月20日寄發審查結果通知予投稿者
全文截稿日期:2017年3月31日(五)
會議語言:華語與英語
※本研討會發表者需為聲韻學會會員,詳情請參見官網。
系統號:
C-008744
第八屆「區域史地暨應用史學」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八屆「區域史地暨應用史學」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7年6月2日至3日(週五及週六)
地點:
嘉義大學民雄校區圖書館國際會議廳(嘉義縣民雄鄉文隆村85號)
主辦單位:
國立嘉義大學應用歷史學系
聯絡人:
秦孝芬,Tel: 05-2263411#2001-2002;E-mail: joun_ncyuhg@mail.ncyu.edu.tw
內容簡介:
一、研討會目的
國立嘉義大學史地學系於2013年8月1日更名為「應用歷史學系」,成為全國第一所應用歷史學系所,一個以歷史為專業基礎,輔以環境與區域課程之學系。自設系以來,積極與當代社會需求連結,期待能將歷史專業、專長以有效運用在適合的工作領域之中,把歷史融入當前的生活議題,強化職能導向課程,結合文化產業與社區營造發展,協助提昇學生未來就業競爭力,期能培養歷史應用專業人才,達到學用合一之目的,因應社會及文化之發展,並滿足學生未來就業市場之需求。此次,延續過往舉辦七次區域史地研討會之經驗,以促進區域史地與史學應用之研究,希望能與國內外學者專家進行研討與經驗交流分享,爰再次規劃此一研討會,其宗旨如下:
(一)提倡區域之史地研究。
(二)促進史學應用之研究。
二、研討主題
本次研討會,除了將延續前七屆之傳統,即區域史研究與區域地理研究,繼續以立足地理學或歷史學的「區域研究」為主題,以期呈現豐富多彩的面貌並更順應應用歷史之發展;另為貼近時代脈絡及未來趨勢,著眼文化資產之歷史意義及永續經營,配合本系文化資產之發展特色,特規劃「文化資產與觀光」主題;此外,文化多樣性是臺灣豐富的文化資產,為了能夠打開更多族群文化問題之關注及視域的開展與交融,特加入「族群文化研究」主題。爰此,本次研討會的三大主題訂為:
(一)區域史地研究:研究某一地區歷史及地理事實之相關研究。
(二)文化資產與觀光:研究某一有形或無形文化資產及觀光之相關研究。
(三)族群文化研究:研究客家、原住民及新住民文化歷史之相關研究。
凡與「區域史地」、「文化資產與觀光」、「族群文化」等相關議題之研究,歡迎各位研究先進與同好踴躍投稿。
三、研討會日期、地點
日期:2017年6月2日、3日(週五及週六)
地點:嘉義大學民雄校區圖書館國際會議廳(嘉義縣民雄鄉文隆村85號)
四、主辦單位
國立嘉義大學應用歷史學系
五、論文摘要已截止收稿,將於2017年1月6日(週五)前通知摘要審查結果。
六、論文截稿日期
2017年4月21日(週五)
七、論文字數
中文字數至多3萬字、英文字數以不超過A4紙42面為原則(含中英文摘要,各不超過500字,包含題目、作者及3至5個關鍵字)。
※論文格式及字數等細節規定,可至嘉義大學應用歷史學系官網下載。
系統號:
C-008855
語言、文學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語言、文學暨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7年6月9日至10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臺中科技大學中商大樓二樓國際會議廳(臺中市北區三民路三段129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中科技大學應用中文系
聯絡人:
楊純瑋,Tel: 04-22196421
內容簡介:
一、研討會時間與地點:2017年6月9日(星期五)至10日(星期六)假本校中商大樓二樓國際會議廳舉行。
二、徵稿對象:全國各大專校院教師。
三、徵稿主題:凡與語言、文學與文化相關,包括─文本研究、比較 研究、傳播與影響研究、文化創意研究以及教學研究等皆可。
四、論文徵稿時程:
論文全文繳交日期:2017年5月7日(星期日)。
五、如有任何疑義,請逕洽本案聯絡人楊純瑋小姐,電話:04-22196421
系統號:
C-008745
「世界史中的中華婦女」學術研討會
標題:
「世界史中的中華婦女」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7年7月11至14日(週二至週四)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
聯絡人:
林秀娟,Tel: 886-2-27898202;E-mail: schuan@gate.sinica.edu.tw
內容簡介:
最近20多年來,中國婦女史研究有了很大的突破,從「父權壓迫」到「女性自主」,從「她的故事」到「性別建構」,中國婦女在歷史上的身影愈來愈清晰,她們所發出的也不再限於幽微的「無聲之聲」。不過正當婦女史的知識積累日益豐富而細緻,我們發現到,中國婦女史研究也出現相當的侷限性,特別是承襲著「中國」的框架。近代中國的女權發展無可避免地捲入民族國家的形成過程,也因此探討近代中國婦女史幾乎不可能繞過國族主義。然而,國家是否為婦女史研究的最重要關鍵?我們是否可能像十多年前杜贊奇(Prasenjit Duara)所提議的,「把婦女史從民族國家拯救出來」?
基於這樣的思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將於2017年7月11-14日召開「世界史中的中華婦女」國際學術研討會。以「中華婦女」為主題,即希望超越民族國家的界線來研究中國(包括華裔)婦女史,一方面把中華婦女放在世界歷史的舞臺上重新審視,例如:她們對「域外」的想像、書寫及經歷,她們與外國人之間的互動和理解(或誤解),中國與外國婦女的經驗異同比較等。另一方面,吾人正身處於「牽一髮而動全身」的地球村裡,許多區域性的政治動亂、經濟危機、環境變遷其實都是全球議題。不論我們是否同意「全球化」的命題,「全球性鏈結」儼然是認識區域文化的一把鑰匙。這種全球性鏈結與中華婦女有何關係?全球性的視野對於中國婦女史研究提供什麼樣的新觀點與洞見?至於時間跨度上,本次會議上溯古代,下至1970年代,意在提供長時段(longue durée)研究的對話機會。換言之,本次會議將從跨地域及跨時代的角度,重探中華婦女的歷史。
與會學者交通費請自理,大會將提供與會學者(大臺北地區以外)5天住宿,從2017年7月10日入住,15日退房。與會學者若擬延長停留時間,大會可以協助訂房,但須自行負擔費用。
系統號:
C-008746
第五屆南瀛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臺灣政治經濟文化核心的建立:早期南瀛(10-18世紀)
標題:
第五屆南瀛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臺灣政治經濟文化核心的建立:早期南瀛(10-18世紀)
時間:
2017年10月20至21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國立成功大學國際會議廳(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701號)
主辦單位:
南瀛國際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聯絡人:
溫勝智,Tel: 886-6-7212338;E-mail: ic.tahr@gmail.com
內容簡介:
「南瀛」泛指日治時期臺南州,是臺灣最早的政治、經濟、社會與文化中心。居住在這片土地的人民,擁有特有的生活型態與社會結構。本次會議論文以「臺灣政治經濟文化核心的建立:早期南瀛10-18世紀」為主題。內容以文化發展與社會變遷為主軸,說明當今南瀛區域文化的演變,包括史前與原住民社會、漢人移民到在地化過程等文化與社會議題。
一、論文主題
本會議論文主題,以研究南瀛地區的歷史、社會與文化,或研究回顧為主軸,主要針對以下課題進行討論:
1.主題:
(一)歷史:
1.考古與原住民歷史。
2.荷蘭到清中葉漢人社會形成與文化變遷
3.荷蘭到清中葉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變遷
(二)文化:
1.荷蘭東印度公司以及相關議題
2.南瀛社會文化的起源
3.鄭氏王朝及其國際網絡
(三)新史料、新研究:以10-18世紀南瀛地區為主的新翻譯或發掘之新史料進行的研究。
2.時間斷限:10-18世紀。
3.研究區域範圍:以南瀛地區為中心,並鼓勵比較研究。所謂的南瀛地區不限於今日的臺南市區,而是日治時期的大臺南州的範圍,換言之即包括雲林、嘉義以及臺南等地。
二、會議時間地點
時間:2017年10月20、21日(星期五、六)
地點:國立成功大學國際會議廳(最後場地位置,依實際公告為主)
三、論文截稿日期
2017年8月31日截稿
四、論文題目及摘要
2016年12月31日前請提交論文題目及500字中英文摘要,並附姓名、服務單位、職稱、聯絡資料等,經籌備委員認定符合本研討會主題後,即寄發撰稿體例及稿約事項等。題目及摘要請以下列方式寄達:
1.郵寄:臺南市佳里區六安里245號 南瀛國際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溫勝智先生收
2.電話:886-6-7212338
3.傳真:886-6-7212338
4.email:ic.tahr@gmail.com
5.「第五屆南瀛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籌備小組
南瀛國際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國立成功大學考古學研究所、國立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系統號:
C-008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