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演講】T. J. Pempel:拆解發展主義:日本、韓國與臺灣對全球化的回應

標題:

【演講】T. J. Pempel:拆解發展主義:日本、韓國與臺灣對全球化的回應

時間:

2016年12月1日(週四)14:00

地點:

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館北棟五樓會議室B(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政治所

主講人:

Prof. T. J. Pempel(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

系統號:

A-008649

【演講】咸朱妍:比較日治臺灣和朝鮮的婚姻制度

標題:

【演講】咸朱妍:比較日治臺灣和朝鮮的婚姻制度

時間:

2016年12月2日(週五)10:00-12:00

地點:

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大樓一樓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研院近史所東亞區域研究群

主講人:

咸朱妍(Jooyeon HAHM,美國賓州大學歷史學系博士候選人)

系統號:

A-008696

【演講】黃寬重:傳承與創新──宋史研究在臺灣

標題:

【演講】黃寬重:傳承與創新──宋史研究在臺灣

時間:

2016年12月2日(週五)15:00

地點:

臺灣大學文學院2樓會議室(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

主講人:

黃寬重(長庚大學人文及社會醫學科講座教授)

內容簡介:

主持人:梁庚堯(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名譽教授)

主講人簡介:
黃寬重,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系博士。曾任國家圖書館館長、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所所長、國立中興大學副校長、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所長。現任長庚大學講座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南宋史,近期專書著作有:《南宋地方武力:地方軍與民間自衛武力的探討》、《宋代的家族與社會》、《政策.對策:宋代政治史探索》。

系統號:

A-008605

【演講】洪淑苓:創作中的孤獨與美

【演講】洪淑苓:創作中的孤獨與美

標題:

【演講】洪淑苓:創作中的孤獨與美

時間:

2016年12月5日(週一)14:00~16:00

地點:

中山大學文學院4樓文LA4001(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主辦單位:

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

主講人:

洪淑苓(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報導者:

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

內容簡介:

【名家講座】
主持人:蔡振念(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系統號:

A-008691

【演講】黃宣衛:為什麼是池上?為什麼是醮典?從一篇撰寫中的文稿談起

標題:

【演講】黃宣衛:為什麼是池上?為什麼是醮典?從一篇撰寫中的文稿談起

時間:

2016年12月5日(週一)10:00-12: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舊館三樓第一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主講人:

黃宣衛(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聯絡人:

陶曉萱,Tel: 02-2652-3324;e-mail: hsiaotao@gate.sinica.edu.tw

內容簡介:

池上位於花東縱穀中段,是東臺灣多元族群共存的典型鄉鎮之一。稻作與觀光是目前的主要產業。

「醮典與地方社會發展:臺東縣池上鄉兩次建醮的初步分析」以1991年與2000年的兩次建醮為切入點,試圖探討當地人地方感的形塑過程。本次演講將從此文出發,說明長期在池上研究的原因,以及未來的研究構想。

對談人:林瑋嬪(臺灣大學人類學系教授)

系統號:

A-008602

【演講】「歷史、記憶、影像」系列活動:從一部紀錄片看殖民統治與戰爭的遺緒

【演講】「歷史、記憶、影像」系列活動:從一部紀錄片看殖民統治與戰爭的遺緒

標題:

【演講】「歷史、記憶、影像」系列活動:從一部紀錄片看殖民統治與戰爭的遺緒

時間:

2016年12月5至6日

地點:

政治大學(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主辦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及傳播學院

主講人:

小林千代美、殿平善彥

內容簡介:

在日本帝國的殖民統治下,在二戰期間有數十萬的朝鮮人被強制動員至日本工作;其中有十多萬人被分配到北海道,甚至不幸葬身於異國。在戰後,這段歷史受到刻意的遺忘;直到1960年代,才逐漸的成爲歷史記憶討論的議題。

從1970年代開始,北海道的公民團體開始發掘埋葬在當地的朝鮮人遺骨。2015年9月,由日本和韓國的民間團體共同參與,將在北海道挖掘出來的115具朝鮮人遺骨送回韓國。歷經了70多年,這些曾經受到殖民和戰爭雙重傷害的朝鮮人,終於回到了自己的故鄉。這段「遺骨奉還」的過程,透過人類學家的視角被拍攝成爲一部紀錄片,在2016年10月完成。我們特別自北海道邀請了參與這項活動長達40年的公民團體的負責人,來跟大家分享這部紀錄片,同時探討「歷史記憶」、「公民參與」、「影像記錄」、「和解」等議題,進而對照思考與臺灣相關的歷史經驗。

12月5日
13:30-16:00
►季陶樓340423
【演講】
公民團體與歷史和解(小林千代美,前日本衆議院議員、NPO東アジア市民ネットワーク(東亞公民網絡)事務局長)

12月6日
10:00-13:00
►傳院劇場,傳播學院二樓
A.
【紀錄片放映】
「So Long Asleep」(2016,片長約60分鐘)
美國伊利諾大學名譽教授David W. Plath製作

【演講】
由公民所孕育的和解與和平:將二戰期間強制勞動犧牲者的遺骨從日本歸還給韓國遺族的嘗試(殿平善彥,強制労働犠牲者追悼・遺骨還委員会共同代表、NPO東アジア市民ネットワーク(東亞公民網絡)代表、净土真宗本願寺派一乗寺住職)

*演講以日文進行,現場有中文口譯;紀錄片爲日/韓/英文發音,配有英文字幕

系統號:

A-008614

【演講】陳捷:關於十九世紀後半葉日藏漢籍回流中國的商業管道

標題:

【演講】陳捷:關於十九世紀後半葉日藏漢籍回流中國的商業管道

時間:

2016年12月5日(週一)10:00-12:00

地點:

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中型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2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文哲所

主講人:

陳捷(日本國文學研究資料館教授)

內容簡介:

主持人:呂妙芬(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所長)

系統號:

A-008693

【演講】蔡長林:從祭仲形象之轉變看公羊學「經權說」的歷史際遇

標題:

【演講】蔡長林:從祭仲形象之轉變看公羊學「經權說」的歷史際遇

時間:

2016年12月5日(週一)10:00-12:00

地點:

中研院文哲所二樓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文哲所

主講人:

蔡長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內容簡介:

主持人:蔣秋華(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

系統號:

A-008694

【演講】段宏慶:隙間の中国メディアと言論の自由

標題:

【演講】段宏慶:隙間の中国メディアと言論の自由

時間:

2016年12月5日(週一)14:55-16:40

地點:

東京大学東洋文化研究所3階303号室大会議室(東京都文京区本郷7丁目3−1)

主辦單位:

東京大学東洋文化研究所 「中国法研究における固有法史研究、近代法史研究及び現代法研究の総合の試み」研究班

主講人:

段宏慶(香港〈鳳凰周刊〉副主編、律師、東京大学東洋文化研究所訪問研究員)

聯絡人:

高見澤磨教授,E-mail: takamiza@ioc.u-tokyo.ac.jp

內容簡介:

中国が改革・開放の政策に移行して以来得られた社会の進歩は、言論統制の緩和や情報の透明化とは無関係ではなく、重要な社会政策の改革ごとに、その背後に世論の推進力があり、メディアは大きな働きを示してきた。

しかし、メデイアが果たそうとしている世論への働きや権力に対する監督の困難さは、外部からは想像できなほどである。近年この困難さは度を増し、将来を憂う声もある。メデイアの世界にいるものとして中国の言論の自由の現状と未来とについて参加者とともに考えたい。
1.なぜメディアの世界に身を置くのか(弁護士と記者)
2.メディアの世界に身を置くつらさと誇り(エイズの村から最高法院)
3.中国メディアにとっての3つの難関(政治権力、ビジネス上の誘惑、自らの力量)
4.未来への道(時代の趨勢や新技術)

【附記】
参加申し込み不要。その他の問い合わせは、高見澤takamiza@ioc.u-tokyo.ac.jpにお願いします。
なお報告・討論は中国語で行います。通訳はつきません。

系統號:

A-008537

【演講】陳捷:和刻本的另一種面貌:清末流入中國的日本版片及其中國印本

標題:

【演講】陳捷:和刻本的另一種面貌:清末流入中國的日本版片及其中國印本

時間:

2016年12月6日(週二)10:00

地點:

臺灣大學文學院會議室(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主講人:

陳捷(日本國文學研究資料館研究部教授)

內容簡介: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學術專題演講】

主持人:廖肇亨(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系統號:

A-008698

【演講】第八屆余英時先生歷史講座

【演講】第八屆余英時先生歷史講座

標題:

【演講】第八屆余英時先生歷史講座

時間:

2016年12月,共2場

地點:

香港中文大學祖堯堂、香港歷史博物館地下演講廳(香港沙田崇基路信和樓)

主辦單位:

香港中文大學余英時先生歷史講座委員會、香港歷史博物館

主講人:

Hoyt C. Tillman(田浩,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國際語言文化學院教授)

聯絡人:

Tel: 3943-7610

內容簡介:

12月6日(週二)16:00
►香港中文大學祖堯堂
主持人:梁元生(香港中文大學歷史學講座教授暨文學院院長)
第一講:在應對危機中不斷發展單一行政權力:911之後一個美國人思考中國政治制度的皇權

12月9日(週日) 16:30
►香港歷史博物館地下演講廳
主持人:張曉宇(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第二講:中國歷史文化中「忠」與「孝」的衝突

※兩場演講均以英語進行,僅香港中文大學場次需要事先預約。


系統號:

A-008600

【演講】吳宗憲:臺灣動物保護與公共政策的對話

標題:

【演講】吳宗憲:臺灣動物保護與公共政策的對話

時間:

2016年12月6日(週二)14:00-17:00

地點:

成功大學文學院修齊大樓b1修齊講堂(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

主講人:

吳宗憲(臺南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副教授)

內容簡介:

【通識認證講座】

系統號:

A-008697

【演講】黃一農:e考據與文史研究的新機遇

標題:

【演講】黃一農:e考據與文史研究的新機遇

時間:

2016年12月7日(週三)14:00

地點: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大樓七樓704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考古學門

主講人:

黃一農(國立清華大學歷史所教授、中研院院士)

內容簡介:

主持人:林富士(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研究員兼數位文化中心召集人)

系統號:

A-008558

【演講】朱立元:當代中國美學的歷史、現狀與未來展望

標題:

【演講】朱立元:當代中國美學的歷史、現狀與未來展望

時間:

2016年12月7日(週三)15:30

地點:

臺灣大學中文系會議室(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主講人:

朱立元(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內容簡介: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學術專題演講】

主持人:陳昭瑛(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系統號:

A-008695

【演講】中研院史語所歷史學門獎助博士生年度報告

標題:

【演講】中研院史語所歷史學門獎助博士生年度報告

時間:

2016年12月8日(週四)15:00-17:00

地點: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大樓七樓701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

主講人:

高震寰、黃怡君(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班)

內容簡介: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歷史學門獎助博士生年度報告】
主持人:張穀銘(中研院史語所歷史學門召集人)

第一場:秦及漢初各級刑徒的管理(高震寰,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班)

第二場:《漢書.百官公卿表》與東漢的官制書寫(黃怡君,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班)

本演講不需報名,請自由入座

系統號:

A-008637

【演講】賴惠敏:清代烏裡雅蘇臺衙門與商號

標題:

【演講】賴惠敏:清代烏裡雅蘇臺衙門與商號

時間:

2016年12月8日(週四)14:30-16:30

地點:

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第二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主講人:

賴惠敏(中央研究院近史所研究員)

內容簡介:

評論人:定宜莊(中國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政治大學民族系客座教授)

系統號:

A-008661

【演講】游靜:珠江風月的內需與外銷

標題:

【演講】游靜:珠江風月的內需與外銷

時間:

2016年12月8日(週四)14:00-15:40

地點:

國家圖書館行政區一樓188會議室(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主辦單位:

漢學研究中心

主講人:

游靜(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

聯絡人:

洪先生,Tel: 23619132#353;E-mail: ccsenews@ncl.edu.tw

內容簡介:

【寰宇漢學講座】
12月8日
14:00-15:40
主講人:游靜(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副教授)
講題:珠江風月的內需與外銷
主持人:馮品佳(國立交通大學外文系講座教授)

雖然「珠江風月也無邊,不讓吳娘只棹船」,但曾與秦淮風月、揚州畫舫、海上花魁分庭抗禮的珠江風月一直比較少學者研究。慕名而來珠江游玩的中國各地文人雅士對於「窄袖輕衫裝束新,珠江風月漾胡塵」別有特色的景緻與地方習俗,偶有微言。本次講座透過研讀十九世紀末至二十世紀初中國報刊中對珠江地區風月文化、習俗及治理的書寫再現,企圖重新檢視性別、殖民、民/種族政治與華南現代性的關係。

廣州在《南京條約》前為中國最早對外開放的通商口岸(Canton System),香港在《南京條約》後成為英國殖民地。由於當時不少廣州、香港及澳門女性與外國官兵水手及商人接觸後患上性病,中國人稱梅毒為「廣瘡」。1857年,英國以「傳染病條例」(Contagious Diseases Ordinance)在香港變相設立公娼制度,為整個帝國的管治版圖中最早通過該條例的地方,比起英國本土(1864年,並只限於軍營地區 )與其他殖民地如印度(1868年)等都要早。英國早期女性主義者抨擊這實施近八十年的公娼制度為野蠻落後,經過數十年抗爭,最終在1932年立法廢娼。民國廢娼運動在自詡為革命發源地的廣東,引起不少討論。珠江三角洲人口流動不絕,廢娼後風月產業被地下化,又製造了新的性別階序。

講者簡介
游靜(Yau Ching),美國籍,倫敦大學皇家郝露威學院(Royal Holloway College)媒體系博士,夏威夷大學洛克菲勒基金會獎助人文學科博士後。游教授曾任教於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及密西根大學等,現任職於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亦為香港電影資料館特約研究學者。著有Filming Margins: Tang Shu Shuen, a Frgotten Hong Kong Woman Director(2004)、《性/別光影:香港電影中的性與性別文化研究》(2005), 編有As Normal as Possible: Negotiating Sexuality and Gender in Mainland China and Hong Kong(2016)等書。今年獲得漢學研究中心「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來臺研究主題為「1903-1945年間華南報刊上的『神女』」。

有意參加者,請至國家圖書館活動報名系統(http://activity.ncl.edu.tw/)線上報名。

系統號:

A-008680

【演講】陳永發:忠於黨.忠於革命.忠於毛澤東:延安整風審幹和鋤奸的再思考

【演講】陳永發:忠於黨.忠於革命.忠於毛澤東:延安整風審幹和鋤奸的再思考

標題:

【演講】陳永發:忠於黨.忠於革命.忠於毛澤東:延安整風審幹和鋤奸的再思考

時間:

2016年12月8日(四)14:20-16:20

地點:

臺灣師範大學勤大樓4樓歷史學系視聽教室(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主講人:

陳永發(中央研究院院士)

聯絡人:

歐詠芝,Tel: (02)77341507;E-mail: yungchihou@ntnu.edu.tw

報導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內容簡介:

主持人:陳惠芬(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系統號:

A-008688

【演講】Eli Alberts:《過山榜》:帝國象徵的南疆操弄

標題:

【演講】Eli Alberts:《過山榜》:帝國象徵的南疆操弄

時間:

2016年12月8日(週四)15:50-17:30

地點:

國家圖書館行政區一樓188會議室(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主辦單位:

漢學研究中心

主講人:

伊萊(Eli Alberts,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聯絡人:

洪先生,Tel: 23619132#353;E-mail: ccsenews@ncl.edu.tw

內容簡介:

【寰宇漢學講座】
15:50-17:30
主講人:伊萊(Eli Alberts,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講題:《過山榜》:帝國象徵的南疆操弄
主持人:賀大衛(David HOLM,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教授)

《過山榜》又名《評皇券牒》,是中國南部邊陲地帶的一種文書。它們被當地人口最多且居住地帶最廣的少數民族瑤族、Iu Mien或盤瑤所傳抄並保存,其歷史至少可上溯至清初。20世紀以降,中國學者和官員蒐集百餘種《過山榜》,將它們從散佈於湖南、廣東、廣西交界的村落,帶到廣西,更遠的雲南以至於更南邊的泰國北部。

《過山榜》不僅形似皇帝的詔書,在最常見的說法中,它是西元1260年由宋理宗頒佈給瑤族,以保障瑤族的某些權利,包括免除稅賦,以及在山區過自治生活的自由。

《過山榜》是否真由朝廷所頒佈呢?我的演講將以此為討論主題。雖然這個論點根據的是關於瑤族和朝廷接觸的歷史記載,以及官方認可的某些瑤族領袖的地位,但是有跡象顯示榜文乃是由在地瑤民自行製作,因此應該把榜文視為瑤族對於自宋以降朝廷意圖整合邊陲地區為帝國的一部分,並使帝國的影響深入邊陲地區人心的政策的對應和利用。

講者簡介
伊萊(Eli Alberts),美國籍,美國賓州大學東亞語言及文明系博士,現為科羅拉多州立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依萊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為宗教文化史,特別是少數民族如瑤族的書寫文化。本年獲得漢學研究中心「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研究主題為「評皇券牒以及晚明小說」。

有意參加者,請至國家圖書館活動報名系統(http://activity.ncl.edu.tw/)線上報名。

系統號:

A-008686

【演講】奈倉京子:中国政府の文化外交と華人ネットワークの関わり

標題:

【演講】奈倉京子:中国政府の文化外交と華人ネットワークの関わり

時間:

2016年12月10日(週六)15:00-16:30

地點:

愛知大学名古屋校舎厚生棟3階W31会議室(名古屋市中村区平池町4-60-6 )

主辦單位:

愛知大学国際中国学研究センター(ICCS)

主講人:

奈倉京子(静岡県立大学国際関係学部講師)

聯絡人:

愛知大学国際中国学研究センター(ICCS),E-mail: iccs-sympo@ml.aichi-u.ac.jp

內容簡介:

【2016年度第3回ICCS文化班研究会】
主持人:周星(愛知大学国際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学部教授)

本演講免費入場。

系統號:

A-008645

【演講】顏世鉉:論成語「罄竹難書」的感情色彩和使用規範

標題:

【演講】顏世鉉:論成語「罄竹難書」的感情色彩和使用規範

時間:

2016年12月12日(週一)10:00

地點:

中研院史語所文物陳列館五樓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主講人:

顏世鉉(中央研究院史語所助研究員)

內容簡介: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2016年度第八次學術講論會】

系統號:

A-008692

【演講】桐穀征一:天臺山國清寺新發現的隋唐石刻

標題:

【演講】桐穀征一:天臺山國清寺新發現的隋唐石刻

時間:

2016年12月12日(週三)14:30-16:30

地點: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大樓七樓701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主講人:

桐谷征一(立正大學教授)

內容簡介: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禮俗宗教研究室專題演講】

系統號:

A-008593

【演講】李宜澤:南勢阿美族之儀式地景變遷:以裡漏部落巫師祭與喪禮活動後的禁忌解除活動談起​

標題:

【演講】李宜澤:南勢阿美族之儀式地景變遷:以裡漏部落巫師祭與喪禮活動後的禁忌解除活動談起​

時間:

2016年12月13日(週二)11:00-13:00

地點:

中研院臺史所817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中研院民族所區域研究與區域治理研究群

主講人:

李宜澤(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學系助理教授)

內容簡介:

【族群史與社會經濟史專題演講】

報名網址:http://www.ith.sinica.edu.tw/academic_online.php?no=598

系統號:

A-008660

【演講】Prashant Kumar Singh:New Southbound Policy: A New Horizon for India-Taiwan Relations

標題:

【演講】Prashant Kumar Singh:New Southbound Policy: A New Horizon for India-Taiwan Relations

時間:

2016年12月13日(週二)9:50-11:30

地點:

國家圖書館行政區一樓188會議室(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主辦單位:

漢學研究中心

主講人:

辛柏山(Prashant Kumar Singh,印度國防分析研究所(IDSA)副研究員)

聯絡人:

洪先生,Tel: 23619132#353;E-mail: ccsenews@ncl.edu.tw

內容簡介:

【寰宇漢學講座】
12月13日
主講人:辛柏山(Prashant Kumar Singh,印度國防分析研究所(IDSA)副研究員)
講題:New Southbound Policy: A New Horizon for India-Taiwan Relations
主持人:王高成(淡江大學國際研究學院院長)

Dr. Prashant Kumar Singh points out how a convergence between President Tsai Ing-wen’s New Southbound policy and Prime Minister Narendra Modi’s economy-oriented foreign policy may lead India-Taiwan relations towards a new phase: a phase of strong people-to-people 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He argues that India-Taiwan relations have the potential to become a model for Taiwan’s functional relations throughout the countries of the world.

講者簡介
辛柏山(Prashant Kumar Singh),印度籍,印度賈瓦哈拉爾.尼赫魯大學(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博士,現為印度國防分析研究所副研究員。辛教授的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大陸的外交、國家安全、軍事政策等。今年獲得漢學研究中心「外籍學人來臺研究漢學獎助」,來臺研究主題為「Xi Jinping’s Fight against Corruption: Political Reforms or Consolidation?」。

有意參加者,請至國家圖書館活動報名系統(http://activity.ncl.edu.tw/)線上報名。

系統號:

A-008681

【演講】許小青:中國現代文化史上的北大派與南高派

標題:

【演講】許小青:中國現代文化史上的北大派與南高派

時間:

2016年12月13日(週四)15:00-17:00

地點:

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大樓一樓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胡適研究群、蔣介石研究群、「邁向和解之路:中日戰爭的再省思」研究計畫

主講人:

許小青(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近代史研究所教授)

系統號:

A-008700

【演講】熊倉潤:新疆少數民族菁英之研究

標題:

【演講】熊倉潤:新疆少數民族菁英之研究

時間:

2016年12月13日(週二)16:10-18:00

地點:

政治大學綜合院館北棟270306教室(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主辦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中國大陸研究中心

主講人:

熊倉潤(日本東京大學國際政治學博士、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客座研究員)

聯絡人:

何德隆,E-mail: ethnos@nccu.edu.tw

內容簡介:

【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暨中國大陸研究中心聯合演講】

本活動毋須報名。

系統號:

A-008668

【演講會】外交部「臺灣獎助金」2016年第4次學人研究成果發表會

標題:

【演講會】外交部「臺灣獎助金」2016年第4次學人研究成果發表會

時間:

2016年12月13日(週二)12:10-14:10

地點:

國家圖書館一樓簡報室(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主辦單位:

漢學研究中心、外交部

聯絡人:

吳億萱,Tel: 23619132#318;E-mail: twjob@ncl.edu.tw

內容簡介:

The Lessons to be Learnt from Taiwan’s Implementation of its NHI Smart Card(Mr. Paulo Duarte,比利時天主教魯汶大學博士生)

When the Short Leash Starts to Choke. Freeing Capital in Taiwan (ROC) and China as Political Crisis Management(Dr. Mikhail Karpov,俄羅斯高等經濟大學亞洲研究所副教授)

Applying Hybrid Media System Theory to Case Studies of Activism in Taiwan: Opportunities, Issues and Challenges(Ms. Shiau Ching Wong(黃曉清),澳洲墨爾本大學博士候選人)

Imagined Communities across Virtual Borders? Echoes of the Baodiao Movement on the Internet in Taiwan(Mr. Davide Vacatello,義大利羅馬大學博士候選人)

外交部「臺灣獎助金」自2010年開辦,一直委由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辦理行政業務與接待事宜。2014年度起在國家圖書館公開舉辦學人成果發表會,本(2016)年預定舉辦4次,有意參加者,請至國家圖書館活動報名系統(http://activity.ncl.edu.tw/)報名。

系統號:

A-008685

【演講】陳玫妏:歌中的他者:中國南方勉瑤支系的歌謠與性別文化

標題:

【演講】陳玫妏:歌中的他者:中國南方勉瑤支系的歌謠與性別文化

時間:

2016年12月14日(週三)12:00-13:30

地點: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舊館三樓第一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主講人:

陳玫妏(輔仁大學宗教學系助理教授,中央研究院103年人文社會科學博士候選人)

聯絡人:

林音秀,E-mail: world66@gate.sinica.edu.tw

內容簡介:

摘要:本演講結合歷史古籍、民間文獻與田野考察的分析,針對中國南方的瑤人—其中說勉語(mien),他稱為「盤瑤」與「藍靛瑤」的支系,在反思帝國化(imperialization)論述的脈絡下,重新界定瑤人的歌謠傳統與性別文化,及其對理解瑤社會建構邏輯的新啟示。

注意事項:
1.http://www.ioe.sinica.edu.tw/(一律從「民族所網頁」報名)
2.即日起至12/4(週日)23:00為止。
3.餐點提供:由於餐點數量有限,本所保留提供餐點與否的權利。
4.錄取通知:於12/7(週三)前統一回覆錄取通知,並告知是否提供餐點。
5.演講於當日12:00開始,會場於12:15前提供餐點。
6.請自備環保餐具。
7.如若報名兩次不出席且沒有事先告知者,將取消報名資格。
8.請留意是否收到報名回覆信函,並確認是否錄取,謝謝。
9.聯絡資訊:林音秀小姐 E-mail: world66@gate.sinica.edu.tw

系統號:

A-008640

【演講】:葉德平、邱逸:鄉土‧ 非遺──從遷界說到新界,客家的前世今世

標題:

【演講】:葉德平、邱逸:鄉土‧ 非遺──從遷界說到新界,客家的前世今世

時間:

2016年12月14日(週三)19:00

地點:

中華書局油麻地分局(九龍油麻地彌敦道450號)

主辦單位:

香港中華書局

主講人:

葉德平(香港歷史文化研究會副會長)、邱逸(香港大學哲學博士)

聯絡人:

Tel: 2137-2348

內容簡介:

客家先民千年來多次遷徙,把中原文化、人情風俗帶到了贛閩粵臺一帶,與當地風情文化交融,形成了獨有的客家文化藝術。香港的客家族群是原居民重要的組成部分,他們在香港的生活數百年來經歷多次變遷,兩位講者將會在講座一一細說。

參加名額:50
截止報名:2016年12月14日12:00

系統號:

A-008708

【演講】Christian Robert Soffel:歐洲漢學

【演講】Christian Robert Soffel:歐洲漢學

標題:

【演講】Christian Robert Soffel:歐洲漢學

時間:

2016年12月19日(週一)14:00-16:00

地點:

中山大學文學院文LA4001(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主辦單位:

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

主講人:

Prof. Christian Robert Soffel(蘇費翔,德國特裡爾大學漢學系系主任)

內容簡介:

主持人:蔡振念(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本演講以中文進行。

系統號:

A-008652

【演講會】順天時報の会.2016年度第5回例会

標題:

【演講會】順天時報の会.2016年度第5回例会

時間:

2016年12月18日(週日)16:00-18:00

地點:

東洋文化研究所(東京都文京区本郷 7-3-1)

主辦單位:

順天時報の会

主講人:

殷晴(東京大学大学院)

聯絡人:

E-mail: aoyamah@asia-u.ac.jp

內容簡介:

邸報と清朝の情報伝達(殷晴,東京大学大学院)

評論人:阿部由美子(東京大学大学院)

※初めて参加される方は事前に下記の連絡先までご一報ください。

順天時報の会
世話人:青山治世・関智英
連絡先:aoyamah@asia-u.ac.jp

系統號:

A-008536

【演講會】神奈川大學非文字資料研究センター海外神社班研究会

【演講會】神奈川大學非文字資料研究センター海外神社班研究会

標題:

【演講會】神奈川大學非文字資料研究センター海外神社班研究会

時間:

2016年12月17日(週日)13:30-17:40

地點:

神奈川大学横浜キャンパス1号館301会議室(〒221-8624神奈川県横浜市神奈川区六角橋3-27-1)

主辦單位:

神奈川大學非文字資料研究センター海外神社班

主講人:

詳見內容

聯絡人:

Tel: 045-481-5661#3532

內容簡介:

フイリピンの神社跡地調査報告(稲宮康人,研究協力者)
旧満州開拓団神社跡地調査報告(津田良樹,研究員)
私の研究課題──満蒙開拓と宗教(レリンソン・エドワール,研究協力者、フランス国立東洋言語文化研究所・日本研究センター博士課程)
来季からの共同研究について──海外神社の〈前史〉、琉球・沖縄の神社(後田多敦,研究員)

系統號:

A-008646

【演講】李威宜:公民與鬼神該如何共存?檳城遺產場域的觀察

標題:

【演講】李威宜:公民與鬼神該如何共存?檳城遺產場域的觀察

時間:

2016年12月19日(週一)10:00-12: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舊館三樓第一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主講人:

李威宜(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所副教授)

聯絡人:

陶曉萱,Tel: 02-2652-3324;E-mail: hsiaotao@gate.sinica.edu.tw

內容簡介:

對談人:王舒俐(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檳城成為世界文化遺產城市的過程,有其值得觀察的各種社會力量的參與。本演講首先說明公民對遺產場域之形成的介入方式,從集體財的視角,分析其行動網絡的意義。然後,根據遺產登錄項目從有形古蹟到無形文化的轉變時刻的民族誌材料,解釋多元文化主義的公民行動者,在面對活文化,特別是宗教生活遺產化的操作時,所發展的幾種路線。可是,世俗公民的文化實踐,離信徒公民的世界,依然遙遠,甚至平行。當世界文化遺產的普世價值,遇上傳統人鬼神階序結構的再生產時,我們該如何思考其可能的互動?

本場演講毋須報名

系統號:

A-008735

【演講】2016傅斯年講座:商史三題

標題:

【演講】2016傅斯年講座:商史三題

時間:

2016年12月,共3場

地點: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B1演講廳(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

主講人:

林澐(吉林大學文學院考古學系教授)

內容簡介:

【2016傅斯年講座】
主題:商史三題

第一場:商代的國家形成
時間:2016年12月20日(週二)10:00(演講前頒發「傅斯年獎學金」)

第二場:商王國的社會結構
時 間:2016年12月21日(週三)10:00

第三場:商王的權力
時間:2016年12月22日(週四)15:00

系統號:

A-008636

【演講】商偉:西洋鏡、透視滅點與大觀園圖像

標題:

【演講】商偉:西洋鏡、透視滅點與大觀園圖像

時間:

2016年12月20日(週二)15:30

地點:

臺灣大學中文系會議室(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科技部人社中心「情感與意象」標竿計畫

主講人:

商偉(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系教授)

內容簡介:

【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學術專題演講】

主持人:鄭毓瑜(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

系統號:

A-008737

【演講】徐文彬:改革開放初期(1979-1989年)閩南地區民間信仰的復興論略

標題:

【演講】徐文彬:改革開放初期(1979-1989年)閩南地區民間信仰的復興論略

時間:

2016年12月21日(週三)12:00-13:30

地點: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舊館三樓第一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民族所

主講人:

徐文彬(福建師範大學副教授,中研院民族所訪問學人)

聯絡人:

林音秀,E-mail: world66@gate.sinica.edu.tw

內容簡介:

本演講內容主要是探討改革開放初期閩南民間信仰的復興歷程。透過文獻資料的爬梳以及田野調查,筆者發現僑鄉網絡與兩岸互動的深層影響。換言之,閩南民間信仰的復興,主要是基於民間自發行爲,以及地方當局基於諸多考量對此採取較爲靈活的應對策略。

注意事項:
1.http://www.ioe.sinica.edu.tw/(一律從「民族所網頁」報名)
2.即日起至12/11(週日)23:00為止。
3.餐點提供:由於餐點數量有限,本所保留提供餐點與否的權利。
4.錄取通知:於12/14(週三)前統一回覆錄取通知,並告知是否提供餐點。
5.演講於當日12:00開始,會場於12:15前提供餐點。
6.請自備環保餐具。
7.如若報名兩次不出席且沒有事先告知者,將取消報名資格。
8.請留意是否收到報名回覆信函,並確認是否錄取,謝謝。
9.聯絡資訊:林音秀 小姐 E-mail: world66@gate.sinica.edu.tw

系統號:

A-008699

【演講】鄭毓瑜:「文」的譬喻與文學研究

【演講】鄭毓瑜:「文」的譬喻與文學研究

標題:

【演講】鄭毓瑜:「文」的譬喻與文學研究

時間:

2016年12月21日(週三)14:10-16:00

地點:

中山大學文學院文LA7006(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主辦單位:

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宋代文學史料研究室

主講人:

鄭毓瑜(國立臺灣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

內容簡介:

主持人:蔡振念(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系統號:

A-008653

【演講】戴麗娟:展示自然:上海亞洲文會博物院及其科普活動(1874-1952)

【演講】戴麗娟:展示自然:上海亞洲文會博物院及其科普活動(1874-1952)

標題:

【演講】戴麗娟:展示自然:上海亞洲文會博物院及其科普活動(1874-1952)

時間:

2016年12月22日(週四)14:20-16:20

地點:

臺灣師範大學勤大樓4樓歷史學系視聽教室(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主講人:

戴麗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聯絡人:

歐詠芝,Tel: (02)77341507;E-mail: yungchihou@ntnu.edu.tw

報導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內容簡介:

主持人:陳惠芬(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系統號:

A-008687

【演講】陳劍鍠:從人間佛教的傳承到人間淨土的開展

【演講】陳劍鍠:從人間佛教的傳承到人間淨土的開展

標題:

【演講】陳劍鍠:從人間佛教的傳承到人間淨土的開展

時間:

2016年12月22日(週四)14:10-16:00

地點:

中山大學文學院文LA2004(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主辦單位:

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宋代文學史料研究室

主講人:

陳劍鍠(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中心主任)

內容簡介:

主持人:蔡振念(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系統號:

A-008651

【演講】李育民:近代中外條約研究的進程及趨向

標題:

【演講】李育民:近代中外條約研究的進程及趨向

時間:

2016年12月26日(週四)15:00-17:00

地點:

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大樓一樓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蔣介石研究群、胡適研究群、「邁向和解之路:中日戰爭的再省思」研究計畫

主講人:

李育民(湖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系統號:

A-008712

【演講】Svensson, Ma-Li:從PISA國際評比看傳統文化對當代教育及數學素養之影響

標題:

【演講】Svensson, Ma-Li:從PISA國際評比看傳統文化對當代教育及數學素養之影響

時間:

2017年1月4日(週三)15:00-17:00

地點:

國家圖書館行政區一樓188會議室(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主辦單位:

漢學研究中心

主講人:

馬瑮(Svensson, Ma-Li,挪威教育研究院(Norwegian Academy of Education)教授)

聯絡人:

洪先生,Tel: 23619132#353;E-mail: ccsenews@ncl.edu.tw

內容簡介:

【寰宇漢學講座】
講題:從PISA國際評比看傳統文化對當代教育及數學素養之影響
主講人:馬瑮(Svensson, Ma-Li,挪威教育研究院(Norwegian Academy of Education)教授)
主持人:傅大為(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

有意參加者,請至國家圖書館活動報名系統(http://activity.ncl.edu.tw/)線上報名。

系統號:

A-008826

【演講】Robert Hymes:Dangerous Belief? Xin(信)in Occult Anecdotes in Tang and Song China

標題:

【演講】Robert Hymes:Dangerous Belief? Xin(信)in Occult Anecdotes in Tang and Song China

時間:

2017年4月6日(週四)17:00-19:00

地點:

Stephens Hall, Geballe Room 220, U. C. Berkeley(Stephens Hall, Berkeley, CA 94720,USA)

主辦單位:

Berkeley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Religion, U. C. Berkeley

主講人:

Prof. Robert Hymes (Carpentier Professor of Oriental Studies, Columbia University)

內容簡介:

【Berkeley Public Theology Lecture】

Speaker Bio
Robert Hymes received his B.A. from Columbia College (1972), and his M.A. (1976) and Ph.D. (1979) from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His work so far has focused on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 of middle period and early modern China, drawing questions and sometimes data from cultural anthropology as well as history, and using the methods of the local historian to study elite culture, family and kinship, medicine, religion, gender, and (currently) the changing role and form of Chinese social networks from the tenth through the seventeenth centuries. His publications include Statesmen & Gentlemen: The Elite of Fu-chou, Chiang-hsi, in Northern & Southern Sung (Cambridge, 1987); Ordering the World: Approaches to State & Society in Sung Dynasty China (Berkeley, 1993, co-edited with Conrad Schirokauer); and Way and Byway: Taoism, Local Religion, and Models of Divinity in Sung and Modern China. Both Statesmen and Gentlemen and Way and Byway won the Joseph Levenson Prize of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for the best book on pre-1900 China in their years of publication.

系統號:

A-008552

【工作坊】Princeton Workshop On Chinese Religious Poetry

標題:

【工作坊】Princeton Workshop On Chinese Religious Poetry

時間:

2016年12月2日至3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PNI A02, Neuroscience, Princeton University(Washington Road,Princeton, NJ 08544,USA)

主辦單位:

East Asian Studies Program, Princeton University

主講人:

詳見內容

聯絡人:

E-mail: tmazanec@princeton.edu

內容簡介:

12月2日
9:00–10:15
【Panel 1】
Jia Dao: Religious Poet? (Thomas Mazanec)
What Was Good Writing in Eleventh-Century China?: Rethinking Guwen and Its Relations to Daoxue (Hsiao-wen Cheng)

10:45–12:00
【Panel 2】
Claiming the Spiritual Self in New Modernist Uyghur Poetry (Darren Byler)
Technocrat’s Faith: A Bannerman’s Poetry on Religious Practice (Kaijun Chen

13:30–14:45
【Panel 3】
Versifying Sacred Bodies: The Poetic Representation of Inner Divinities in Early Daoism (Jonathan E.E. Pettit)

Contextualizing the Religious: Chapter 64 of Xiyou ji (Kangni Huang)

15:15–17:00
【Panel 4】
The ‘Pacing the Void Songs’ 步虛辭 of Yu Xin (513-581) (Yiyi Luo)
Ritual Invocation as Religious Poetry: Weiling zhou 微靈咒 in Daoist Offering (jiao 醮) Ritual Manuscripts (Tyler Feezell)

17:15–18:15
【Reception】

12月3日
9:00–10:15
【Panel 5】
T193, a Piece of Chinese Kāvya: The Canto of the Women (Diego Loukota Sanclemente)
Poetic Narration of Catholic Bible in Ming-Qing China (Yanrong Chen)

10:45–12:00
【Panel 6】
Overcoming Separation: Zhi Dun’s Poetic Sequence on the Eight Precepts Fast (Graham Chamness)
Saying Farewell on the Way Back Home: The Parting Poems of Chan Master Hongzhi Zhengjue as Buddhist Gāthā (Christopher Byrne)

系統號:

A-008551

【工作坊】似近若遠的關係:當代沖繩與琉球研究國際工作坊

【工作坊】似近若遠的關係:當代沖繩與琉球研究國際工作坊

標題:

【工作坊】似近若遠的關係:當代沖繩與琉球研究國際工作坊

時間:

2016年12月9日(週五)

地點:

中研院社會所802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聯絡人:

李毓珊,Tel: 02-2652-5160;E-mail: trt20160903@gmail.com

內容簡介:

14:15-15:35
【Session I: The roots of a hegemony】
主持人:張茂桂(中研院社會所)
Contemporary Okinawa so close yet so far from Taiwanor common problems between two ‘empires’?(彭保羅(Paul Jobin),中研院社會所)
回應人:蕭新煌(中研院社會所)

15:55-17:15
【Session II: The current sociopolitical dynamic】
主持人:吳介民(中研院社會所)
The Current ‘All Okinawa Movement’ or the Socio-political Struggle against Tokyo and Washingto(Eiichi Hoshino,琉球大學)
回應人:何明修(臺灣大學社會系)

17:15-18:00
【Session III: Conclusion and Comparison】
主持人:蕭新煌(中研院社會所)
發表人:彭保羅(Paul Jobin),中研院社會所)

系統號:

A-008643

【研習營】第26屆歷史研習營:「世界史視野中的匯流:思想、文化、人群、工藝與制度」

【研習營】第26屆歷史研習營:「世界史視野中的匯流:思想、文化、人群、工藝與制度」

標題:

【研習營】第26屆歷史研習營:「世界史視野中的匯流:思想、文化、人群、工藝與制度」

時間:

2017年1月20日至23日(週五至週一)

地點: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聯絡人:

陳小姐,Tel: (02)2782-9555#286;E-mail: ihpcamp@asihp.net

內容簡介:

【報名資訊】
報名資格:歷史學或相關系所大學部三年級以上、碩士、博士班學生
報名方式:一律以電子郵件報名,請至活動網站下載報名表
報名電郵:ihpcamp@asihp.net
(如在三日內未收到我們的回覆確認信,請聯絡羅小姐)
報名期限:即日起至2016年11月15日止
報名費:新臺幣1,500元整。另函電郵通知錄取者繳交報名費。
錄取名單公佈日:預計2016年11月下旬

報名須知:
1.
2.無法全程參加者,請勿報名。
3.研習期間全體學員須住宿於中央研究院活動中心,膳宿費由本所負責。
4.本次活動場地並非全屬無障礙設施空間,欲報名者請注意。
5.未開放大陸學校學生個別報名。
6.未錄取者恕不通知。
7.主辦單位保有活動變更及最終錄取學員之權利,如有未盡事宜得隨時修正之,並於活動網站公告。

【講師及暫訂講題介紹】
受困的思想:臺灣重返世界(吳叡人,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二十世紀初的世界文明病:重探東亞神經衰弱文化的興衰(巫毓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重訪「新史學」(杜正勝,長榮大學臺灣研究所/中央研究院院士)
Philology: 西方、日本與史語所(張穀銘,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專制(陳正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蒙元與中亞、東亞之藝術交流案例(陳韻如,國立故宮博物院)
重探衛生現代性──醫學史與現代東亞的形成(雷祥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清宮金屬工藝的技術和傳播(賴惠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皇家亞洲文會北中國支會:西學東漸與東學西漸的重鎮(戴麗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系統號:

A-008532

【展覽】文明的印記——圖書的奇幻旅程

【展覽】文明的印記——圖書的奇幻旅程

標題:

【展覽】文明的印記——圖書的奇幻旅程

時間:

2016年10月18日至12月15日

地點:

6th Floor, Ars Librorum, National Széchényi Library(Budapest, Szent György tér 4-5-6., 1014,Hungry)

主辦單位:

國家圖書館、漢學研究中心、中華民國外交部、匈牙利國家圖書館

聯絡人:

阮小姐,Tel: 02-2361-9132#402;E-mail: cljuan@ncl.edu.tw

內容簡介:

為拓展與世界級國家圖書館及重要文化機構的合作交流,國家圖書館繼2015年與匈牙利國家圖書館(National Széchényi Library)簽訂合作協議後,今年雙方合作辦理「文明的印記——圖書的奇幻旅程」特展。共展出包括甲骨刻辭、金文全形拓片、石刻拓片、寫本等91種展品。現場並有手工書裝書實作、互動電子明信片、活字版印刷術體驗等活動。這也是兩館透過聯合出版品、文化活動與展覽來展示與介紹兩國文化、歷史與對當今文化挑戰的應對等多項合作計畫的第一個成果展示。

本展覽結合藏品及文字詮釋,融入展覽所欲呈現的故事,將主題「文明的印記」以大眾化、清晰化、簡單化、活潑化的展示手法,搭配複製圖書及實物,除讓民眾瞭解中國古書的發展外,更期望藉此達到推廣圖書教育及增進兩國文化交流的目的。

系統號:

A-008518

【展覽】公主的雅集:蒙元皇室與書畫鑑藏文化

【展覽】公主的雅集:蒙元皇室與書畫鑑藏文化

標題:

【展覽】公主的雅集:蒙元皇室與書畫鑑藏文化

時間:

2016年10月6日至12月26日

地點:

國立故宮博物院202、208、210、212陳列室(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故宮博物院

聯絡人:

Tel: 886-(2)-28812021

內容簡介:

元朝至治三年(1323)三月二十三日,蒙古公主祥哥剌吉(Sengge Lagi)在大都(今北京)城南的天慶寺主辦了一場雅集。這場雅集由秘書監丞李師魯負責,並有公主王府人員協同辦理。雅集活動中,公主將她所藏的書畫作品提供參與雅集的人欣賞,並請他們為作品題跋。這場雅集被認為是宣示蒙古皇族參與中國書畫藝術鑑賞活動的重要事件,學者利用其收藏印「皇姊圖書」,整理出一批公主收藏的書畫清單,藉此從文化史角度分析蒙古皇室的收藏新品味。

公主祥哥剌吉是忽必烈的曾孫女,祖父為真金太子,父親是答剌麻八剌。蒙元皇室中不只有公主參與書畫的收藏活動,公主的女婿元文宗(圖帖睦爾)成立了奎章閣,與學士文臣們觀覽圖籍、參與藝術鑑藏,使用「天曆」、「奎章」收藏印。元順帝(妥歡貼睦爾)也有「宣文閣寶」印,都曾有重要的宋元書畫收藏。

此次特展將展出四十三件書畫,多屬宋元時代的精品,部分為限展作品,將分前後期展出。除展示這三位蒙元皇室成員的書畫收藏作品,也希望在介紹元代皇室收藏作品清單之際,能從蒙元文化的角度進一步解讀蒙古皇室參與中國書畫藝術的文化意義。相較過去強調蒙元皇室書畫鑑藏活動的漢化意涵,此次的特展則是更積極地呈現蒙元時代的多族文化互動成果,向觀眾提出一個能夠呈現出「包容兼納」的文化新視野。

本展覽全年開放,8:30-18:30,夜間延長開放時段:每週五、週六18:30-21:00,國人憑身分證件可免費參觀。

系統號:

A-008519

【展覽】流轉的騎跡──臺灣民生與腳踏車特展

【展覽】流轉的騎跡──臺灣民生與腳踏車特展

標題:

【展覽】流轉的騎跡──臺灣民生與腳踏車特展

時間:

2016年10月4日至2017年2月12日

地點:

國立臺灣博物館1樓101、102展覽室(臺北市中正區100襄陽路2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自行車暨健康科技工業研究發展中心、中衛發展中心.太平洋自行車博物館

聯絡人:

Tel: (02)2382-2566

內容簡介:

為展現臺灣人記憶中的老鐵馬故事及產業發展的脈絡,本展規劃「一項19世紀重要的發明」、「自轉車與日治時期臺灣常民生活」、「戰後臺灣人的腳踏車故事」、「當代臺灣自行車產業發展的轉型與突破」、「從現在騎向未來」等五大單元,展示各式腳踏車及相關配件,輔以文獻、報章雜誌、藝術作品與紀實攝影等多元形式,呈現腳踏車的發明軌跡及在各時代的故事。
從概念的構思、發明、改良到創新車款,可騎乘上路的腳踏車於19世紀問世至今有二百餘年的歷史,無論時代如何變遷,腳踏車作為交通代步、工作之用、運動競技、休閒活動等,都以創新的技術豐富人類的生活。腳踏車在日治時期引進來臺,隨著社會變遷,腳踏車的工藝與科技技術的演變,影響人們的生活與文化發展,是連結與再現土地、人民生活記憶的重要物件之一,此展述說了腳踏車產業脈絡、歷史意義及美學內涵,期望能連結不同時代人們的情感,喚醒民眾對臺灣常民生活的記憶。

從日治時期迄今,腳踏車承載了人們無數的生活記憶與故事,臺灣自行車產業的轉型與突破,紀錄了70年來代工、外銷、研發、設計的發展過程;如今,全球環保意識高漲,腳踏車又重新穿梭在臺灣人的日常生活中,人們也將載著歷史記憶從現在騎向未來。

開館時間:週二至週日:上午9點30分到下午5點,國定假日及連續假期則照常開館。

休館時間:除夕及春節初一休館,週一休館。

系統號:

A-008520

【展覽】明清時期民窯青花瓷特展

【展覽】明清時期民窯青花瓷特展

標題:

【展覽】明清時期民窯青花瓷特展

時間:

2016年9月22日至12月22日

地點:

臺灣大學總圖書館一樓中廳(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

聯絡人:

Tel: 02-3366-4220;E-mail: artcy@ntu.edu.tw

內容簡介: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收藏有數百件亞洲古陶瓷以及近千件中國窯址採集標本,以作為教學和研究之用。在展示方面,本所在2006年與本校圖書館首次合作規劃「漢唐陶俑特展」,之後陸續推出「宋代茶盞特展」(2006)、「漢代陶器特展」(2007)、「唐代陶瓷特展」(2010)等四次展覽。此次利用所藏作品,再次籌劃「明清時期民窯青花瓷特展」,展期自2016年9月22日至12月22日於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一樓中廳展出,邀請各界人士前來欣賞。

「青花瓷」誕生在14世紀蒙元帝國統治下的中國,是指在淘洗精細的潔白瓷胎上,以氧化鈷青料繪製裝飾圖案,再施以透明釉後在1200度以上的高溫下一次燒成,呈現藍白對比視覺效果的硬瓷。除了在中國本地流行之外,青花瓷也是風靡全球的商品,在東西文化交流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有些中國紋飾隨著青花瓷進入歐洲、西亞等地,而歐洲的寫實畫風有的也隨著訂單稿樣傳入中國。在歐洲,青花瓷帶起了中國風;在中國,青花瓷率先帶動了西洋風。隨著青花瓷的大量輸出,“China”成為了瓷器的名詞,這股藍與白的時尚也促使世界各地掀起了仿燒青花瓷的潮流。

本次策展團隊根據窯址和墓葬、居住遺址、沉船等相關考古報告中出土相似的作品,並參照有紀年銘的官窯器,為本展覽沒有紀年銘的民窯青花瓷進行定年和產地推測。這些展品大多數是中國庶民用器,但也包括一部分輸出貿易品,其雖然沒有宮廷官窯精美,卻另有一番自然不造作的樸實風味。這些展品也是考察中國地方民窯制瓷工藝技術、理解當時民間的生活物質文化最直接的歷史證據。

※本展覽開放時間請參見:http://www.lib.ntu.edu.tw/hours

系統號:

A-008521

【展覽】華夏藝術中的自然觀——唐獎故宮文物選萃特展

【展覽】華夏藝術中的自然觀——唐獎故宮文物選萃特展

標題:

【展覽】華夏藝術中的自然觀——唐獎故宮文物選萃特展

時間:

2016年9月22日至12月22日

地點:

國立故宮博物院105、107陳列室(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故宮博物院

聯絡人:

Tel: 886-(2)-28812021

內容簡介:

華夏藝術中所表現的自然觀豐富且多樣,最早由對天地的觀察與自然的描繪開始,在認知過程中與萬物不斷地互動協調,衍生出各種觀點與想像,逐漸形成富有特色的藝術樣貌,成為中華文化中相當獨特的一環。第二屆唐獎歡迎酒會選定於國立故宮博物院舉辦,為共襄此全球之盛事,本院特別規劃推出「華夏藝術中的自然觀──唐獎故宮文物選萃特展」。唐獎的設立宗旨是希望發揚盛唐精神,並以數千年中華文化的涵養,期許世人從嶄新的視野與思維,探索永續發展的各種可能性。獎助領域分別為「永續發展」、「生技醫藥」、「漢學」及「法治」四大項,藉以激勵各地人才發揮所長,致力於為世界帶來創新與改變,成為時代進步的動力。

本項特展依主題規劃為五個單元:「自然的啟示」、「實景的描繪」、「以季節為題材」、「想像的世界」和「人與自然」。遠古時期人們從自然得到啟發,對於環境除了觀察、模仿與互動外,也逐漸探索發展出屬於他們的藝術語言與創作。實景的描繪是華夏藝術表現中的重要題材,知名者如西湖、虎丘等景點,歷代藝術家均留有豐富作品,展現出人們對自然環境的領會與悸動。至於以季節為題材,則體現出古人如何觀察氣候變化,掌握四季脈動,進而創造出因應的觀點與描繪方式。古人不僅運用豐富的想像力來詮釋未知的自然界,也以吉祥寓意或是文學手法來處理自然題材,這些都將呈現在「想像的世界」單元中。第五單元「人與自然」,從中可觀察古人與自然共處的模式,如何學習、轉換並融合於日常生活中,凸顯出他們的智慧與開創力。

藉由本次特展質量均佳的展品,除了具體而微地呈顯華夏藝術中的自然觀,也反映了不同時代人類面對大自然的態度,以及如何與環境和諧互動,甚至讓自然走進生活中。透過這些珍貴文物所隱含的哲學與智慧,現代觀眾在欣賞讚嘆之餘,或許也能從中領悟出人類與自然達成平衡的永續發展之道。

本展覽全年開放,8:30-18:30,夜間延長開放時段:每週五、週六18:30-21:00,國人憑身分證件可免費參觀。

系統號:

A-008522

【展覽】道法萬象——道教信仰文化特展

【展覽】道法萬象——道教信仰文化特展

標題:

【展覽】道法萬象——道教信仰文化特展

時間:

2016年4月29日至2017年2月19日

地點:

鄭成功文物館(臺南市中西區開山路152號)

主辦單位: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聯絡人:

Tel: (06)213-6207

報導者:

臺南市政府文化局

內容簡介:

在宗教文物的領域中,道教文物雖非最熱門,在漢人社會生活中卻最讓民眾感到親切;無論公、私領域的儀式都有道、法信仰文化成分。道士、法師作為儀式專家,主持儀節具有主位觀點(emic)的認知,對道、法自有一套專業的宗教知識;一般民眾則常以客位觀點(etic)來旁觀,因道、法與習俗混而為一,滲入日常生活反而不易感知。所以道、法不只是「民族宗教」,更是「生活宗教」。

第二期展覽從前一期由在地出發的「道法在臺灣」,進一步溯源至「壇場科儀與丹道養生」,以便先後互證、今古同參。一樓展場除了展出南方俗民物質資料館、臺灣首廟天壇、鄭成功文物館、新化玄武堂所提供的道法信仰、宮廟文化相關文物之外,更特別邀請日本道觀共襄盛舉,提供養生、丹道、神仙信仰方面的相關文物。二樓展場則分為「祈福求祥」、「生命禮儀」、「傳遞天人」、「丹道仙機」、「禳災袪邪」、「神仙譜系」等六大文化主題;以李豐楙教授私人收藏的文物為主,並請鄭燦山教授、張文政道長共同參展。歡迎大家前往參觀。

【展覽期間】
第一期:2016年4月29日至2016年10月2日
第二期:2016年11月5日至2017年2月19日

開放時間:09:00-17:00,每週一休館

系統號:

A-008523

【展覽】貴似晨星——清宮傳世12至14世紀青瓷特展

【展覽】貴似晨星——清宮傳世12至14世紀青瓷特展

標題:

【展覽】貴似晨星——清宮傳世12至14世紀青瓷特展

時間:

2015年12月25日至2017年4月18日

地點:

國立故宮博物院203陳列室(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故宮博物院

聯絡人:

Tel: 886-(2)-28812021

內容簡介:

乾隆皇帝的御製詩中,常以「少貴似晨星」、「晨星真可貴」等,形容文物的珍貴稀有。尤其有「趙宋官窯晨星看」一句,可知乾隆皇帝珍視如寶貝的文物正是宋朝官窯瓷器。

所謂宋朝官窯,藉由文獻的記載,可知是指北宋官窯,南宋修內司和郊壇下官窯。近人對於南宋官窯的探索與研究,可以溯至1930年代中、日學者的採集與調查。雖然當時還未能分辨南宋官窯的真正內涵,但是從中醞釀而出的青瓷鑑賞趣味,以及想要解開謎團的意圖,一直持續至今。尤其是浙江省杭州市老虎洞窯址發現之後,多數學者因此接受郊壇下和老虎洞正是文獻記載中的兩個南宋官窯。至於北宋官窯,除了根據文獻的記載之外,亦有學者參考了乾隆皇帝的御製詩和河南省寶豐縣清涼寺窯址的出土狀況,思考汝窯作為北宋官窯的可能性。

國立故宮博物院收藏的清宮傳世青瓷,數量甚夥,不僅件件可以追溯出原來存放的處所;而且透過鐫刻其上的御製詩,亦呈現乾隆皇帝爬梳文獻的心得,以及十八世紀的官窯概念與分類。以古鑑今,當下的我們究竟應該如何看待這批傳世珍藏呢?此一展覽一方面回溯清宮收藏的脈絡,另一方面也整合當今陶瓷史研究的觀點,重新檢視個別作品的產地、燒製時間與問題所在。展覽分成「汝窯與北宋官窯」、「南宋官窯」、「青瓷碎器」和「鑑賞與發現」四個單元,期望通過傳世實物、文獻記載與考古材料的連結,展現十二至十四世紀青瓷的燒製背景、鑑賞風情與作品特徵。

本展覽全年開放,8:30-18:30,夜間延長開放時段:每週五、週六18:30-21:00,國人憑身分證件可免費參觀。

系統號:

A-008524

【展覽】尋找東方金銀島:荷蘭人遇見臺灣東部村社

【展覽】尋找東方金銀島:荷蘭人遇見臺灣東部村社

標題:

【展覽】尋找東方金銀島:荷蘭人遇見臺灣東部村社

時間:

2016年1月26日至12月18日

地點: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第四特展室(臺東市博物館路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聯絡人:

Tel: 089-381166

內容簡介:

17世紀的大航海時代,西方國家不遠千里來到東方,意圖取得珍貴的香料、黃金等物品,此時的臺灣、中國及日本皆成為他們尋求貿易合作的對象。1624年,荷蘭人於臺南建立熱蘭遮城之據點後,更以臺灣作為東亞貿易的據點,積極蒐集臺灣地區資源。

為尋求更多貿易資本,荷蘭人在1638年開始踏上東部尋金之路。本次特展將藉由充滿動力之尋金主軸,帶領您由大航海時代出發,逐步瞭解當時東亞貿易情形,進而從荷蘭人的眼光看見17世紀東部史前文化及原住民聚落文化。

本展覽開放時間:星期二至星期日,上午9:00至下午5:00。

休館時間:每星期一(遇國定假日、補假日、選舉日則照常開放)、農曆除夕、年初一。必要之停止開放另行公告。

系統號:

A-008528

【展覽】縈青繚白──安陽隋唐墓瓷器特展

【展覽】縈青繚白──安陽隋唐墓瓷器特展

標題:

【展覽】縈青繚白──安陽隋唐墓瓷器特展

時間:

2016年10月29日起

地點: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2樓特展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聯絡人:

Tel: (02) 2652-3180

內容簡介:

歷史語言研究所於一九二八至一九三七年間,在河南安陽殷墟進行了十五次考古工作,發掘隋唐墓172座。這些墓葬分佈排列有序、數量眾多且年代集中,出土遺物達兩千多件,有陶器、瓷器、陶俑、鐵器、銅錢、墓誌,是研究隋唐墓葬很好的材料。

北朝進入隋代後,北方地區在鉛釉陶的傳統及南方青瓷燒造技術上,開啟白色陶瓷器燒造的新頁。各窯口燒製鉛釉陶及青釉、醬釉瓷器的同時,因北方胎土色淺,釉層薄而透明,加上化妝土的使用,製作出接近白色的低溫鉛釉器與高溫釉瓷器,如河北邢窯、磁州窯系;河南鞏義白河窯、安陽相州窯、靈芝窯等。目前學界對白瓷始燒時間點與窯址尚有不同的見解,但最遲在隋代已成功燒製高溫白瓷,形成唐代以後瓷器生產「南青北白」的局面。

在嘗試燒製白瓷的過程中,各窯口因為胎土、釉藥及燒製技術的不同,呈現出不同的面貌。隋代晚期西安附近貴族墓出土的白瓷,已臻胎土潔白、薄可透光的境地,同時期的安陽相州窯製品,胎灰白色或夾雜黑、褐色雜質,釉色白中閃青或呈乳濁白。本次展件中的白瓷器,可以看見陶工在製造技術不純熟階段所作的嘗試,也見證了早期白瓷燒造的過程。

安陽小屯隋唐墓地的墓葬規模雖小,但出土陶瓷器數量非常多,與其他地區的隋墓明顯不同,可能與鄰近安陽相州窯有關。除了數量多,品項也很多元,包含罐、杯、碗、盤、甕、盤口壺、小瓶、香爐、硯、燭臺、屋宇模型、鎮墓俑等。本次展品多出土於YM243號墓,部分瓷器細緻精美,在白瓷始燒階段,堪為少見的珍品。

開館時間:固定開館時間為每週三及週六09:30-16:30。
開館日逢選舉日、國定假日及連續假期不開放(以本館網頁公告為準)。

系統號:

A-008530

【展覽】皇帝的第一道與最後一道命令

【展覽】皇帝的第一道與最後一道命令

標題:

【展覽】皇帝的第一道與最後一道命令

時間:

2016年10月22日起

地點: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2樓內閣大庫檔案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聯絡人:

Tel: (02) 2652-3180

內容簡介:

一、清代詔書製作、皇權繼承與歷史書寫
清朝以皇帝之名頒布的命令,主要有制、詔、誥、敕等形式。其中詔書的目的乃向天下臣民佈告國政或是垂示彝憲。其書寫格式例以「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開宗,用「佈告中外/天下,鹹使聞知」結尾。詔書多由內閣撰擬,再呈請皇帝欽定。舉凡即位、親政、賓天、加封徽號等事皆需昭告天下。清代定制的詔書是黃紙墨書、滿漢文合璧,並在年月日與紙張接粘等處,鈐蓋「皇帝之寶」寶印,故又稱寶詔;同時交禮部照式刊刻,黃紙印刷,是為謄黃,以為頒布全國之用。

在皇帝頒布天下的詔書中,最重要者莫過於即位之初的登極恩詔,以及賓天之際的大行遺詔。首尾兩份詔書皆攸關皇位之繼承、天命之授受與國祚之綿延。朝廷透過這兩道詔書明白宣示皇權的轉移與政統的賡續:舊主雖已賓天,新君但將承命,是以帝制的運作如常,而國祚的延綿無虞。崇德八年(1643)八月,世祖於盛京即位之初,即以滿文詔書昭告遐邇。迨清軍入關,在其揮軍南下的檄文中,更嚴辭指控南明政權:既未奉得崇禎遺詔,實非承天應命之正統。換言之,既無遺詔,朝隨君亡,天命當由終得天下者承統繼祧。

不論是第一道命令或最後一道命令,在頒布天下之時,其實已是皇權轉移既成定局之後。前者藉由施恩赦罪,展布政治新象;後者則回顧歷年功業(過),謀求青史定案。若兩相對比,清代歷朝的登極恩詔內容大多因循制式,承命的新君鮮有別出心裁之舉;至於大行遺詔則頗有出入,各具特色,並且具體而微地反映出:從早期皇權對國家機器的掌控,漸轉成後半葉國家機器對皇帝的鉗制。清初諸帝或親自酌定詔稿,或於生前預擬藍本:如順治以罪己之姿痛自列舉弊政,以期懲前毖後;康熙著眼於自我歷史定位,儼然是自傳式的墓誌銘;雍正則關注過去章程的審酌與未來政治的佈局。乾隆禪位於嘉慶,所欽定的傳位詔既總結一朝政績,復宣示皇權繼承,內容格式實有如「乾隆朝」之遺詔。嘉慶之後,皇帝的遺詔則多於死後由臣工摭拾過去上諭,或概括地總結其在位期間的國情與政績,已然不見皇帝個人掌控歷史解釋權的任何企圖。在逐漸常規化的製作過程中,皇帝個人的色彩完全黯然褪蝕在格式套語之中。早期皇帝在制度上的酌定或更張,積累而成祖宗家法,中葉之後皇帝多在祖宗家法的枷鎖下難得伸展。國家典制層建累構,越演越繁,皇帝個人的威權卻在敷衍格套中愈形支絀。

二、從中央到地方與藩邦:詔書的頒布與傳播
詔書既奉皇帝之名擬定,先是在北京中央舉行隆重的頒布儀式,隨即便透過各種管道昭告天下。除了正本鈐有皇帝寶印的寶詔之外,禮部並製作若干複本的謄黃詔書。齎詔官攜帶一份正本詔書以及若干複本謄黃,前往指定地點宣讀,隨後再將詔書齎回中央。康熙四十二年(1703)議准因應路程遠近,明定禮部齎詔官分赴各地頒詔當恪遵往返的時限。乾隆十七年(1752)更對分赴各省頒詔的齎詔官、所攜帶謄黃數目與負責分頒之處,皆有詳細的規定。此後並有增減的調整。不過,道光十五年﹙1835)對派遣齎詔官赴各地頒詔的方式進行重要的改革,從此詔書透過驛站轉發各地,齎詔官的委派至此廢除。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地方的發展,中央在詔書的頒發上,亦有相應增減的調整。例如臺灣總兵官原本僅接奉皇帝詔書的謄黃複本,逮至光緒十一年(1885)臺灣開始設置巡撫,兩年(1887)後,朝廷更正式加頒正本的寶詔,臺灣地位越形重要,由此亦可窺見一二。

各地方在接奉詔書之後,除了將詔書頒到日期以題本報部察覈,如有需要也會再行複製若干份詔書下傳到轄區各地。詔書頒布的對象不僅是中土臣民,更包括外邦藩屬。乾隆五十五年(1790)適值弘曆八旬大壽,特諭除朝鮮、蒙古之外,安南、琉球、暹羅等三國也一體頒發恩詔。在一般情形下,朝廷派遣正副使赴朝鮮頒詔,外藩蒙古諸部由理藩院委官齎詔前往。至於其餘諸國,則交由該國使臣自行齎回,或委由鄰近各國的地方督撫轉發:兩廣總督負責暹羅,廣西巡撫負責安南,雲貴總督負責緬甸,閩浙總督則負責琉球。透過上下遠近層層傳導,務使皇帝的詔令「佈告天下/中外,鹹使聞知」。

開館時間:固定開館時間為每週三及週六09:30-16:30。
開館日逢選舉日、國定假日及連續假期不開放(以本館網頁公告為準)。

系統號:

A-008531

【展覽】「臺灣風:行旅紀念物」特展

【展覽】「臺灣風:行旅紀念物」特展

標題:

【展覽】「臺灣風:行旅紀念物」特展

時間:

2016年9月13日至2017年4月30日

地點: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示教育大樓1樓大廳(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聯絡人:

Tel: (06)3568889#8103

內容簡介:

觀光旅遊帶動了消費經濟發展,購買地方特產品作為行旅紀念物或伴手禮,是旅遊中不可或缺的安排。臺灣觀光旅遊產業發展於日本時代,因交通設備完善,制度完備,活絡了島內與島外旅遊活動,促進各地特產品製造與消費。

各地特產往往是地方形象的代名詞,傳達地方的風土人情。隨著觀光時代的來臨,為了迎合旅客,臺灣的自然風景、人文景觀、物產等被包裝、設計、製造成紀念商品,展現臺灣意象與文化內涵,透過觀光資訊傳布、行銷宣傳,成為知名地方特產,大受旅客青睞。從日本時代迄今,臺灣地方特產結合地方農產品、食品、手工藝品等在地元素,承襲傳統文化,融合現代技法,形塑出「臺灣風」行旅紀念物。

我們期望藉由行旅紀念物的展示,回首臺灣地方特產被選擇與製造的歷程,同時展現臺灣人的創意與巧思,原為旅客而創造的商品,逐漸成為地方所認同的文化資源與象徵。

本展覽開放時間為每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入館時間至下午4時30分)。春節期間開館日另有公布,請參見官網(http://www.nmth.gov.tw/)

系統號:

A-008533

【展覽】獨樹一峯:林朝英家族風華特展

【展覽】獨樹一峯:林朝英家族風華特展

標題:

【展覽】獨樹一峯:林朝英家族風華特展

時間:

2016年4月13日至2017年2月12日

地點: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示教育大樓4樓特展室(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聯絡人:

Tel: (06)3568889#8103

內容簡介:

慈善家、藝術家、知名商人,這些都是坊間曾賦予清乾嘉年間府城文人林朝英(1739-1816)的稱號;然而,早期民間對於林朝英的認識,像是海寇蔡牽報恩,或是日本時代林朝英於三界壇埋金的傳聞,多有穿鑿附會。

本特展透過展出林朝英藝文作品、家族系譜及日常單據,及其家族後人林叔屏先生(1923-2014)所捐贈的印章、數字碼、契約等家族文物,帶領觀眾從藝文、家族傳衍、生活等各種面相,瞭解傳聞之外的林朝英與這個府城重要的文化家族如何投身於藝文、教育與慈善,化育鄉里君子之風。

本展覽開放時間為每週二至週日上午9時至下午5時(入館時間至下午4時30分)。春節期間開館日另有公布,請參見官網(http://www.nmth.gov.tw/)

系統號:

A-008534

【展覽】「團結.知識.力量.蔣渭水:臺灣近代人文的萌發」特展

標題:

【展覽】「團結.知識.力量.蔣渭水:臺灣近代人文的萌發」特展

時間:

2016年11月8日至12月25日

地點:

國家圖書館簡報室外穿堂(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主辦單位:

國家圖書館、中華民國文化資產維護學會、蔣渭水文化基金會

聯絡人:

張小姐,Tel: 2361-9132#235;E-mail: hychang@ncl.edu.tw

內容簡介:

今年適值蔣渭水先生(1891-1931)逝世85周年,也是蔣氏創立臺灣文化協會95周年、發表〈臨牀講義──關於名為臺灣的患者〉診斷書95周年、開辦大安醫院100周年。為了擴大紀念與宣揚蔣先生對臺灣的貢獻,國家圖書館與中華民國文化資產維護學會特別規劃「知識營養.文化力量──蔣渭水先生臨牀講義95周年紀念論壇」,訂於2016年11月30日(星期三)舉行。為配合論壇,國家圖書館也與蔣渭水文化基金會協作辦理「團結.知識.力量.蔣渭水:臺灣近代人文的萌發」特展,展期自2016年11月8日至12月25日止,歡迎各界人士蒞臨指導。

「團結.知識.力量.蔣渭水」特展以「人文萌發的年代」、「核心人物:蔣渭水」、「迴響與啟示」等單元,透過早期圖像及刊行文字等,回顧臺灣近代知識分子致力提升民族文化智識的歷程。展覽現場並設有「閱讀良方『抓藥』活動區」,提供來館參觀讀者,針對個人的閱讀需要,對症取用「讀藥」處方並蓋章留念。

近年文化界及影視界等,有不少早期懷舊的展覽或作品出現,引起民眾對1920至1930年代人文藝術活動的興趣。國家圖書館希望透過此展覽,呈現不一樣的蔣渭水,讓一般大眾了解他在致力抗衡日本殖民政府、爭取民主自由的政治運動以外,在提升民族智識方面的理念與實踐,以人文教化奠定社會改革基礎,更顯出其不凡的遠見與智慧。

本展覽開放時間:星期二至星期六9:00-21:00;星期日9:00-17:00

系統號:

A-008535

【展覽】航向浩瀚:臺灣海洋文學特展

【展覽】航向浩瀚:臺灣海洋文學特展

標題:

【展覽】航向浩瀚:臺灣海洋文學特展

時間:

2016年10月20日至2017年4月30日

地點:

國立臺灣文學館一樓展覽室B(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聯絡人:

Tel: (06)221-7201

內容簡介:

海——魚群鯨豚的故鄉、洋流繞行的居所,是地表四分之三大的面積,也是大地之外的延伸。海洋,連結了陸地與陸地,牽引著人類歷史上的遷徙和移動。海洋,也隔離了不同民族和國家的距離,形塑出殊異的文化性格。

海的本質、海的隔離,海的想像,如波光般折射出文學家筆下的海洋書寫。作家對海的詠嘆、畏懼、發現,因海而生的思念、憂傷和期盼,以及從海而延伸的希望和開闊,鋪陳出海洋文學的風貌。

海洋文學,一如大海,散發出多變、深邃、富饒的樣貌,以及迥異於大地的價值觀,從古至今,吸引著文學家探究和思索,也開啟臺灣文學更多元的視野。

本展為本館常設展「臺灣文學的內在世界」之延伸主題特展,藉由海洋文學主題展示,為常設展提供更豐富而深化的展示論述,搭配文物、圖像與實體器物、多媒體影音資料,使參觀者在親切環境中感受臺灣海洋文學的活力與魅力。

本展覽開放時間請參見:http://www.nmtl.gov.tw/content_125.html

系統號:

A-008582

【展覽】大唐王朝展

【展覽】大唐王朝展

標題:

【展覽】大唐王朝展

時間:

2016年9月17日至12月11日

地點:

白鶴美術館(神戸市東灘區住吉山手6丁目1-1)

主辦單位:

白鶴美術館

聯絡人:

Tel: 078-851-6001

內容簡介:

7世紀から10世紀にかけて中國に一大帝國を築いた唐。その影響は、広く日本や朝鮮半島といった東アジア地域だけでなく、中央アジア、中近東、果てはヨーロッパにまで及んだといわれます。唐時代には、巨大な統治力と東西交易をはじめとした政策による経済力を背景とし、他地域の要素を柔軟に受け入れ、消化することによって前後に類をみない獨自の文化が開花しました。唐文化の様相を現代の我々に示してくれるものが美術品です。それらには極めて精緻な作行きがみられ、その集積によって圧倒的な迫力が織り成されています。當白鶴美術館には、銀器や鏡、陶磁器など諸分野に亙り、唐時代作品の本質を端的に表す優品が多く所蔵されております。

本展覧會では、白鶴美術館が誇る、地域と時代を越えて人々を魅了し続けてきた唐王朝の美術品を大公開します。

開放時間為每日10:00-16:30,每週一休館

系統號:

A-008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