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討會訊息

3E Journées d’Études Jeunes Chercheurs en Études Taïwanaises

3E Journées d’Études Jeunes Chercheurs en Études Taïwanaises

標題:

3E Journées d’Études Jeunes Chercheurs en Études Taïwanaises

時間:

2016年3月4至5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Salle Kant Avenue, Université Libre de Bruxelles(Avenue Franklin Roosevelt 50, 1050 Bruxelles,Belgium)

主辦單位:

organisées par l’AFET, le CEFC Taipei et l’Université Libre de Bruxelles

聯絡人:

E-mail: secretaire@etudes-taiwanaises.fr

內容簡介:

3月4日
12:15-13:45
Séminaire «Asie» de l’Université libre de Bruxelles Bilan et enjeux après l’élection taïwanaise (Barthélémy COURMONT, Université de Lille)

14:30-15:15
Ethnographie d’une association taïwanaise d’aide au développement pour les Austronésiens formosans (Agathe LEMAÎTRE, Université Aix-Marseille)

15:15-16:00
Obvier à l’entropie sociale au travers des récits dakota et paiwan (Fanny SCARULLI, Université Aix-Marseille)

16:30-17:15
Imaginer les Chinois en Asie : une étude des suppléments littéraires des journaux du KMT en 1950-1960 (WENG Chih-chi, EHESS)

17:15-18:00
Élaboration d’une mémoire nationale : l’ère de Chiang Kai-shek à Taïwan aujourd’hui (Vladimir STOLOJAN, Université Paris Diderot)

3月5日
9:15-10:00
Le rôle de la communication dans la relation USA-Taïwan sous Ma Ying-jeou (Stoyan NAJDOVSKI, 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

10:00-10:45
Diversité des processus mémoriels dans le cinéma de Hou Hsiao-hsien (Clément DUMAS, ENS Lyon)

10:45-11:30
La résistance du no-body dans Hua-Shan-Qiang de Su Yu-hsien (SHIH Wei-chu, Université Lyon 2)

12:30-13:15
Le panorama de la poésie au féminin à Taïwan et en France (1960-1980): une analyse comparative (YU Hsin-pei, Université Tamkang)

13:15-14:00
La littérature féminine contemporaine à Taïwan et en Chine continentale : affinités, disparités, modernités Coraline JORTAY (Université Libre de Bruxelles)

14:30
Remise du «Prix Christian Ricourt du Jeune Chercheur en études taïwanaises»

系統號:

C-007014

「佛教意識哲學:傳統與對話」國際研討會

標題:

「佛教意識哲學:傳統與對話」國際研討會

時間:

2016年3月11至12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政治大學文學院百年樓330106室(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主辦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研究所

聯絡人:

E-mail: django.hu@gmail.com

內容簡介:

3月11日
09:10-10:30
【Session One】
主持人:待定
Arthasaṃvedana and Svasaṃvedana in Buddhist Epistemological Tradition(桂紹隆,Emeritus, Hiroshima University, Japan)
The Genesis of *Svasaṃvitti-saṃvitti Reconsidered(船山徹,Kyoto University, Japan)

10:50-12:10
【Session Two】
主持人:待定
Self-Knowledge and Non-Self(Mark Siderits, Emeritus, University of Seoul, South Korea)
Self-awareness (svasaṃvedana) and Cognition of other minds (paracittajñāna)(護山真也,Shinshu University, Japan)

13:40-15:40
【Session Three】
主持人:待定
Phenomenology, Idealism, Both or Neither? Making sense of Yogācāra Vijñānavāda Arguments against External Objects(Birgit Kellner, University of Heidelberg, Germany)
Must I Be Aware That I Am Aware? Phenomenal Concepts and the Problem of Self-knowledge(Christian Coseru, Charleston College, U.S.A.)
Self-awareness and Higher-order Thought(何建興,Nanhua Univerity, Taiwan)、(鄭凱元,Yangming University, Taiwan)

16:00-18:00
【Session Four】
Should Mādhyamikas Resist the Idea of Consciousness?(Dan Arnold, University of Chicago, U.S.A.)
Nishida on Other Minds(出口康夫,Kyoto University, Japan)
Why Stipulating the Mental Consciousness that Arises Simultaneously
with the Five Sensory Consciousnesses?(耿晴,NCCU, Taiwan)

3月12日
09:00-10:20
【Session Five】
主持人:待定
Adhimukti, Meditative Praxis and Vijñaptimātratā(法光法師,Emeritus,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Knowing "Blue": Ābhidharmika Theories of the Immediacy of Sense Perception(Robert Sharf, UC Berkeley, U.S.A.)

10:40-12:00
【Session Six】
主持人:待定
On Vasubandhu’s Theory of Memory(林鎮國,NCCU, Taiwan)
Ten Moons: Reflections on the Structure of Consciousness in the Mirror of Dignāga's Ālambanaparīkṣā(Jay Garfield, Yale-NUS College, Singapore)

13:30-14:50
【Session Seven】
主持人:待定
Is Meditative Experience Nonconceptual?(Spackman, John G., Middlebury College)
Body, Mind and Consciousness: Comparative Reflections(姚治華,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15:10-16:30
【Session Eight】
主持人:Mark Siderits (Emeritus,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South Korea)
Turning Earth into Gold: The Early Yogācāra Understanding of Experience Following Non-Conceptual Knowledge(Roy Tzohar, Tel Aviv University, Israel)
Buddhist Approaches to Reality(關則富,Yuan Ze University, Taiwan)

系統號:

C-006993

「移動的空間——生活世界與人文科學」國際會議

「移動的空間——生活世界與人文科學」國際會議

標題:

「移動的空間——生活世界與人文科學」國際會議

時間:

2016年3月12至13日(週六至週日)

地點:

政治大學行政大樓7樓第1會議室(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主辦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文學院、國立政治大學外語學院、陳百年先生學術基金會、德國特里爾大學漢學系、德國特里爾大學歷史研究中心(HKFZ)

聯絡人:

陳政仁,E-mail: alinchen@nccu.edu.tw

內容簡介:

3月12日
9:30-10:30
【第一場】
主持人:張上冠(政治大學外語學院院長)
空間和移動在外來文化(蔡莫妮,政治大學歐文系副教授)
霍桑,梭羅,與荻瑾蓀作品中火車,空間與移動的關係(許立欣,政治大學英文系助理教授)
“Formation of the Place” as the Function of Fiction: Landscape, Imagination, Identity(Maria Litovskaia,政治大學斯拉夫語系教授)

10:40-11:40
【第二場】
主持人:賴盈銓(政治大學斯拉夫語系系主任)
House of Verse: an architectural reconstruction of poetic subject(AZAROVA,Natalia, Senior Reasearch Fellow,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of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
An isthmus of thousand miles: the apprehension of the spiritual space, East and West(NAKLÁDALOVÁ, Iveta, Postdoctoral Research Fellow, Universidad Autónoma de Barcelona)
“I” in the space of page and text(BOCHAVE R, Svetlana, Reasearch Fellow,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of Russian Academy of Sciences)、(Vladimir Feshchenko, Senior Research Fellow, Semiotics and Sign Systems Laboratory of Novosibirsk State University)

13:30-14:30
【第三場】
主持人:楊瓊瑩(政治大學歐語系系主任)
Chinese Overseas and the Depiction of Countries in Sinophone Literature
Au Dung und Y Hsiao Wu looking for China: Strategies of Dis-Orientation in W. H. Auden und Christopher Isherwood‘s Journey to a War (1939)
Wang Yangming's Travel Experience(SOFFEL, Christian, Full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Trier)

14:40-15:40
【第四場】
主持人:陳芳明(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講座教授)
解放漢字,從「性」開始——論漢字的心靈教學(洪燕梅,政治大學中文系副教授)
Modern Partner Dance Body and Urban Dancehall in Japanese Colonized Taiwan(張懿文,Critical Studies Instructor, AMDA College and Conservatory of the Performing Arts)
戰後臺日作家的臺灣書寫與歷史記憶——從女性作家觀點試論(吳佩珍,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副教授)

16:00-17:00
主持人:張臺麟(政治大學歐盟研究中心主任)
Cubicle shelter: public place for private use?(KILINA, Elena, PhD, Unicamp)
The final journey: lovers’ suicidal travel scenes (michiyuki) in early modern Japanese puppet plays(REGELSBERGER, Andreas,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Trier)
The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 Spaces - On the Display of Objects as Enacted Culture(VOGEL, Benedikt, Teaching Assistant, University of Trier)

3月13日
9:00-9:25
【專題演講】
主持人:林啟屏(政治大學文學院院長)
"A higher nervous organization." Media Sociology and the concept of Space(JAECKEL, Michael, PRESIDENT, University of Trier)

9:30-10:30
【第六場】
主持人:范銘如(政治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所長)
Chinese Woman in New York City: Transcultural Travel and Postsocialist Cosmopolitanism in Twenty-first Century China(王瑞,Research Fellow, University of St. Gallen)
19世紀殖民主義與民族學研究——Wilhelm Joest(1852-1897)與福爾摩沙的短暫邂逅(姚紹基,政治大學歐語系副教授)
Bosnia and Hercegovina as a Special Multicultural and Multireligious Region(Aleksandr V. Savchenko,政治大學斯拉夫語系交換助理教授)

10:40-12:00
【第七場】
主持人:SOFFEL, Christian(Full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Trier)
"Mirrorlike" transformation of space and metamorphosis of subject in the non-narrative poetry by Barbara Köhler(EVGRASHKINA, Ekaterina, Research Fellow, University of Trier)
Subject and Space in the Contemporary Political Poetry in Ukraine(GAVRYLIUK, Anna, Research Assistant, University of Trier)
Subject and Space in Political Viral Poetry concerning the Russia-Ukraine-Crisis(STAHL, Henrieke,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Trier)
從〈三代之愛〉〈到莫斯科去〉:論柯倫泰的嬲嫐、愛情與早期共產革命在蘇聯、日本與中國(陳相因,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副研究員)

13:30-14:50
【第八場】
主持人:蔡源林(政治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
孫綽〈遊天臺山賦〉與道教的遊觀(高振宏,政治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級約聘教學人員)
家庭空間中的宗教禮儀與日常生活:臺灣基督宗教神龕與家庭祖先牌位的結合(貝克定,東華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韓國漢文學研究之古地名解決之道——韓國鄉校與州縣結構互動關係之現地研究(簡錦松,中山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
胡應麟《詩藪》杜甫夔州以後詩批評研究(陳英傑,政治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系統號:

C-007042

跨越與實踐:2016戲曲表演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跨越與實踐:2016戲曲表演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6年3月17至18日(週四至週五)

地點:

中國文化大學曉峰紀念館國際會議廳(臺北市士林區華岡路55號)

主辦單位:

中國文化大學中國戲劇學系

聯絡人:

吳莉莉,Tel: (02)2861-0511#39505

報導者:

謝俐瑩

內容簡介:

◎研討會宗旨:
本研討會延續本系於2011年所舉辦的「跨越與實踐:2011戲曲表演藝術學術研討會」,及2013、2014年所舉辦的「跨越與實踐:2013戲曲表演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跨越與實踐:2014戲曲表演藝術國際學術研討會」的規模與傳承精神,於2016年再度舉辦國際型研討會。本次會議將針對「戲曲的傳播」作為主題,針對戲曲劇目的傳承、戲曲教學的傳承、戲曲推廣、戲曲在海外的流播、戲曲翻譯、戲曲影音資料的製作等課題,進行論文發表、座談等多元形式學術研討。有別於前三次主題較鎖定於戲曲表演與導演之理論及實務等課題,此次更開拓戲曲研究的視野,放眼世界。本次會議的論文將以「邀稿」及「徵稿」兩種面向:
一、邀稿:邀請已有多年研究經驗與成就,並累積一定學術成果與聲望的學者進行個人的最新研究成果。
二、徵稿:在網上及相關資訊平臺,對國內外進行徵稿。
希望藉此學術活動平臺,進行深度的討論與意見交換,俾使討論更多元,使彼此的研究能更深化豐富,並擴大研究視野與國際觀。

◎研討會主題:戲曲的傳播

◎研討會子題:
(一)戲曲教學的傳承
(二)戲曲劇目的傳承
(三)戲曲的推廣
(四)戲曲在海外的流播
(五)戲曲的翻譯
(六)戲曲影音資料的製作

◎徵稿辦法:
(一)本研討會論文採摘要審查制,摘要審查通過後,再後續提交論文全文。
(二)徵稿對象:各大專校院相關學系教師及其他對本研討會有興趣的各領域專兼任教師。
(三)論文摘要投稿:
1.論文摘要截稿已於9月中旬截止。
2.摘要審查結果:投稿者密切注意主辦單位回函,也謝謝您的投稿。
3.論文全文截止日期:2016年2月15日(週一)
4.摘要內容以600字為限。
5.若經審查通過安排發表,作者於研討會期間必須親自出席參與發表研討。

系統號:

C-007038

2016 AAS Annual Conference

標題:

2016 AAS Annual Conference

時間:

March 31 – April 3, 2016

地點:

Washington State Convention Center & Sheraton Seattle Hotel Seattle, Washington, U.S.A.(705 Pike St, Seattle, WA 98101,USA)

主辦單位: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AAS)

聯絡人:

Tel: (734) 665-2490

內容簡介:

Each spring,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AAS) holds a four-day conference devoted to planned programs of scholarly papers, roundtable discussions, workshops, and panel sessions on a wide range of issues in research and teaching, and on Asian affairs in general.

Connect with your colleagues at the largest gathering of Asianists, March 31–April 3, 2016, in Seattle.

Pre-Registration Deadline: Thursday, March 10, 2016

Whole program and panels, please see the web-site:http://www.asian-studies.org/Conferences/AAS-Annual-Conference-Program-Page

About the book exhibition floor plan, see the web-site:http://www.asian-studies.org/Conferences/AAS-Annual-Conference/Exhibitor-Listing

The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and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from Taiwan, together with the Chiang Ching-kuo Foundation for International Scholarly Exchange, corporately exhibit publications at the 2016 AAS Conference (booth number: 411 & 413).

系統號:

C-007052

第四屆臺灣客家語言及其教學研討會

標題:

第四屆臺灣客家語言及其教學研討會

時間:

2016年4月30日(週六)

地點:

新竹教育大學(新竹市東區南大路52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與語文教育研究所

聯絡人:

張純純,Tel: 03-5213132#3601;E-mail: nhcuehakka2016@gmail.com

內容簡介:

會議緣起
本會議由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主辦,希望鼓勵對客語研究和客語教學感興趣的在學學生、客語教師與研究人員一起投入臺灣客家語言研究及其教學相關問題探討。

會議主要探討議題:
1.客語語音、語法、構詞、語意等各個層面問題討論
2.客語次方言間和客語與其他方言間的互動演變
3.客語教學相關議題
4.客語語言研究應用與教學之實例探討

一、指導單位:客家委員會
二、主辦單位: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
三、協辦單位:國立聯合大學客家語言與傳播研究所
四、會議日期:2016年04月30日
五、摘要格式:
1.摘要需匿名,並以A4兩頁為限(含參考書目、例句),請以 Times New Roman或新細明體12點單行繕打,上下左右各留2.54公分邊界。
2.摘要請以○○○(投稿者姓名)-○○○○(文章篇名)方式存為PDF檔(如:王小英-客語名前形容詞的語意探索),並以相同名稱做為信件標題,以附件形式email至:nhcuehakka2016@gmail.com。
3.投稿信件內文請標註投稿者姓名、服務單位或就讀學校系所、聯絡電話、聯絡電郵。
4.投稿者請下載「投稿聲明書」親筆簽名,於2016年03月20日前,將掃描檔email至: nhcuehakka2016@gmail.com或傳真至03-5614515。
5.發表形式為口頭論文與海報發表,如有偏好請於信件內文註明,否則以審查結果評定。
6.摘要及相關資料寄送後一星期內如未收到確認信件,請主動連繫詢問。

五、重要日期:
1.摘要收件截止日期:2016年03月20日
2.評審結果通知日期:2016年04月01日

六、聯絡方式: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臺灣語言研究與教學研究所行政助理
張純純
TEL:03-5213132#3601
FAX:03-5614515
E-mail: nhcuehakka2016@gmail.com
會議網址: http://2013.web.nhcue.edu.tw 

系統號:

C-007050

2016年第六屆「開創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之新視野」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2016年第六屆「開創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之新視野」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6年5月13至14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中原大學全人國際會議廳(桃園市中壢區中北路200號)

主辦單位:

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

聯絡人:

李紫菱,Tel: (03)265-6904

內容簡介:

一、會議宗旨
從事華語文教育的工作者面對急速改變的現況,必須充分體認各國華語文學習環境的在地化,及華人社會與文化的多樣性,因地制宜,與時俱進,做全盤的考察與建構,才能使華語文教學與國際教育接軌。面對世界各國學習華語文熱潮,產官學界應集思廣益,進行腦力激盪,舉凡編印教材、培訓師資,以及推動全球網路華文教學等,提出對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的看法;此外,如何在我國著有績效之僑民教育基礎上推動海外華語文教育亦是重要的課題。有鑑於此,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期盼透過本次「開創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之新視野」國際學術研討會,邀集從事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之產官學專家學者集思廣益,促成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的攜手合作,共同為開創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的新局面而努力。此外本會議為擴大舉辦規模,將舉辦多年的研究生學術研討會與本會議合併舉辦。

二、研討會會議子題
1、華語文產業研究
2、華語文教學與習得研究
3、華語文教育研究
4、華語文數位應用與教材研究
5、華語文本體研究
6、僑民教育

三、研討會會議形式
1、專題演講
2、論文發表
3、教學工作坊
4、壁報發表

四、研討會會議議題
1、華語文產業研究
(1) 華語文海外駐點計畫
(2) 華語文教材、師資、課程輸送計畫

2、華語文教學與習得研究
(1) 華語文創新教法
(2) 華語文習得研究
(3) 華語文教學品質管理機制
(4) 華語文測驗與評量
(5) 專業華語:商務、旅遊、宗教、新聞等

3、華語文教育研究
(1) 華語文政策研究
(2) 華語文行政研究
(3) 華語文師資培訓與評鑑
(4) 華語文師資認證與推廣

4、華語文數位應用與教材研究
(1) 華語文數位化教學
(2) 華語文數位教材發展
(3) 華語文行動學習
(4) 華語文數位遊戲研發
(5) 華語文教材發展

5、華語文本體研究
(1) 華語語音研究
(2) 華語詞彙研究
(3) 華語語法研究
(4) 華語語義、語用研究
(5) 華語言談分析
(6) 古代漢語研究
(7) 漢字研究

6、僑民教育
(1)僑民教育政策、措施
(2)僑民教育師資培育
(3)僑民教育教材編撰
(4)僑校經營
(5)各國華文學校現狀
(6)僑民教育回顧與展望

7、其他相關華語文教育與僑民教育議題

五、研討會舉辦日程
1、論文摘要投稿:已於2016年1月3日截止。

2、論文摘要審查:已於2016年1月審畢。

3、論文全文截稿:2016年3月7日(星期一)。

4、研討會議程公佈:2016年5月3日(星期二)。

5、研討會舉辦日期: 2016年5月13日(星期五)、5月14日(星期六)。

六、報名參加會議
報名參加會議請至會議網站填寫報名資料,線上報名截止日為2016年5月5日(星期四)。

系統號:

C-007039

第一屆中華文化人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一屆中華文化人文發展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6年5月21日(週六)

地點:

香港珠海學院(香港新界屯門青山公路青山灣段80號)

主辦單位:

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文史研究所

聯絡人:

江小姐,E-mail: chengbillwp@yahoo.com.hk

報導者:

鄭先生

內容簡介:

為弘揚中華文化,檢視人文發展,本校特舉辦是次研討會,以增進學子與各地學者的學術交流。誠請賜稿參會,共享成果。

主辦單位:香港珠海學院中國文史研究所

舉辦地點:香港珠海學院

舉辦日期 :2016年5月21日(星期六)

報名截止日期:2016年4月15日(星期五)

歡迎以下研究方向人士踴躍報名參加發表︰
中國古代文學
中國現代文學
中國思想哲學
中國史學
香港及華南地區文化
臺灣歷史文化

報名辦法:
1.繳交符合會議主題之論文題目、摘要500字、關鍵詞,報名表及基本資料。
2.審查通過後,獲邀者請於2016年5月13日(星期五)前繳交6000~10000字之全文。
3.報名費:港幣500元 (當天現場收取)。
4.論文確認錄取者,本所將發出邀請函。
5.會議後經發表人修改定稿,將印製論文集。

注意︰參加者需自行安排交通及住宿安排,敬請見諒。
歡迎填妥報名表格,並發送電郵到︰chengbillwp@yahoo.com.hk
洽詢人:江小姐

下載報名表格及瀏覽詳情︰
https://chciclh.wordpress.com/discussion-forum/

系統號:

C-007197

第7屆文學傳播與接受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7屆文學傳播與接受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6年5月26至27日(週四至週五)

地點:

屏東大學民生校區教學科技館1樓視訊會議廳(屏東市民生路4-18號)

主辦單位:

國立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系、北京師範大學文學院、香港教育學院人文學院文學及文化學系、教育部普通高級中學課程國文學科中心

聯絡人:

E-mail: ndhusl.conference@gmail.com

內容簡介:

在文學的發展中,文本的傳播與接受是極值得注意的現象,近年華文文學研究受到文化研究、傳播學、社會科學等領域的影響,「文學傳播」已成重要議題。另一方面,文學研究內部也因接受美學、讀者反應等理論之發展,開啟對「文學接受」此議題的熱烈探討。

從2003年東華大學華文系(原壽豐校區中文系,自2010年起更名)舉辦「文學傳播與接受國際學術研討會」開始,每屆會議設定新的學術議題,深入討論古典及現當代華文文學的傳播與接受裡「傳播者與接受者」、「地誌書寫」、「多重文本」、「文學形式與傳播路徑」、「東亞華文文學的傳播與接受」等議題,累積華文文學學界各領域思索傳播之於文學研究影響的對話。直到現今改名為華文系,則更進一步將議題擴大至全球華文文學的研究。

第七屆會議延續十年來對此議題的關懷,將探討華文文學的翻譯的狀況,並將會議分為論文發表與專業人士座談兩大部分,一方面透過學者的研究來思考「文學翻譯」此一議題,亦透過專業人士的對談討論「文學的跨國出版」、「臺灣文學外譯」等種種現象,並進而發掘新議題。

※本研討會將於5月份開放線上報名,詳細議程及舉辦地點待確定後公告。

系統號:

C-007048

The 3rd Conference on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in East Asia(第3屆東亞哲學會議)

標題:

The 3rd Conference on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in East Asia(第3屆東亞哲學會議)

時間:

2016年8月19至20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1 Gwanak-ro, Gwanak-gu, Seoul, South Korea)

主辦單位:

Institute of Philosophy,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聯絡人:

E-mail: ccpea2016@snu.ac.kr

內容簡介:

CCPEA 2016 invites contributed papers and contributed symposia on topics in contemporary philosophy, broadly construed,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areas: logic, metaphysics, epistemology, philosophy of language, philosophy of mind, philosophy of science, ethics, political philosophy, aesthetics, philosophy of religion, Asian philosophy, European philosophy, comparative philosophy, history of philosophy in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

Although analytic approaches are preferred, continental and other approaches are also welcomed.

Please submit an abstract prepared for anonymous review as an e-mail attachment to ccpea2016@snu.ac.kr by March 6, 2016.

【Contributed Papers】
The abstract must be no more than 500 words and in MS Word (*.doc) or Rich Text Format (*.rtf). Each accepted paper will be allocated 30 minutes (20 minutes for presentation and 10 minutes for discussion).

【Contributed Symposia】
The abstract must be no more than 1,700 words in MS Word (*.doc) or Rich Text Format (*.rtf). It should include a general description of the format and the topic of the proposed symposium and its significance (maximum 500 words), and an abstract of each paper (2-3 papers, maximum 500 words for each). An accepted symposium will be allocated 90 minutes for presentation and discussion of at least two papers.

【Important Dates】
January 15, 2016: Conference website opens. Call for papers
March 6, 2016: Abstract submission deadline
April 6, 2016: Notification of acceptance
June 2016: Conference program and abstracts announced
August 19-20, 2016: CCPEA 2016,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系統號:

C-007041

第二十屆臺灣文學家牛津獎暨曾貴海文學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二十屆臺灣文學家牛津獎暨曾貴海文學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6年10月22日(週六)

地點:

真理大學(新北市淡水區真理街32號)

主辦單位:

真理大學臺灣文學系

聯絡人:

李先生,Tel: (02)2621-2121#2501;E-mail: au1731@mail.au.edu.tw

內容簡介:

一、真理大學臺灣文學系擬訂於2016年10月22日(週六)舉辦「第二十屆臺灣文學家牛津獎暨曾貴海文學學術研討會」。

二、投稿者請於2016年5月2日(週一)前,將論文題目、摘要(600字)及投稿申請資料表乙份,以電子檔傳至au1731@mail.au.edu.tw信箱,電子郵件主旨請註明「投稿第二十屆臺灣文學家牛津獎論文摘要」。稿件經相關學者專家審查後,於2016年5月13日(週五)通知審查結果,通過者撰寫論文全文之截稿時間為2016年7月29日(五)。

三、若有未盡事宜,請洽承辦人李先生,電話:(02)2621-2121轉2501,電子信箱:au1731@mail.au.edu.tw。

系統號:

C-007049

第12屆南臺灣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12屆南臺灣社會發展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16年10月28至29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屏東大學民生校區五育樓4F第三會議室(屏東市民生路4-18號)

主辦單位:

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南臺灣研究工作室、教務處教學資源中心

聯絡人:

董家嫻,E-mail: socialnptu@gmail.com

內容簡介:

一、主辦單位:國立屏東大學社會發展學系、南臺灣研究工作室、教務處教學資源中心

二、協辦單位:屏東縣屏北區社區大學、屏東縣屏南區社區大學、臺灣藍色東港溪保育協會、臺灣在地文化創新與共學協會

三、經費贊助單位:教育部

四、會議時間:2016年10月28-29日(週五、六)上午9:00至下午5:30

五、投稿報名截止:2016年6月30日

六、會議地點:屏東大學民生校區五育樓國際會議廳(屏東市民生路4-18號)

會議主題:屏東學是什麼?──屏東研究的回顧與展望

徵稿子題:
本研討會除主題演講外,擬分成如下七個子題來組織議程,共分成十個場次進行,每個場次3篇論文:

1.屏東的環境和生態

2.屏東的經濟

3.屏東的政治

4.屏東的社會

5.屏東的文化

6.屏東的教育

7.屏東研究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撰稿須知:
歡迎各界學者專家、博士生和碩士生投稿。本研討會採邀稿與投稿併行制,一律先審摘要,約500字,通過後通知作者編入議程。投稿內容以中文為原則,中文論文以不超過一萬字(含參考文獻、註釋和附錄)為原則。撰文體例格式請參考《臺灣社會學刊》論文撰稿體例:http://tsa.sinica.edu.tw/publish_01-1.php

投稿時,請將「投稿報名表」(如附件)填妥後寄至大會信箱socialnptu@gmail.com董家嫻助理(查詢電話:08-7663800轉35301,或籌備總幹事李錦旭老師0953-086403)。大會收到稿件後將主動回覆投稿人已接獲信件。大會將提供論文發表人交通和住宿補助,研討會舉行後論文經編輯委員會審查通過、收入論文集者,並酌給撰稿費用。而為方便討論交流,如作者無提出異議,擬將論文於交稿後至研討會舉行期間掛在專屬網頁上。

重要日程:
摘要繳交截止:2016年6月30日

全文繳交截止:2016年9月30日

論文發表順序通知:2016年10月21日

研討會舉行:2016年10月28-29日(週五、六)

研討會舉行後全文修改繳交截止:2016年11月20日

系統號:

C-006992

2016 年度「臺灣日語教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融合語言與文化之日語教育

標題:

2016 年度「臺灣日語教育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融合語言與文化之日語教育

時間:

2016年11月26日(週六)

地點:

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國際會議廳(臺北市士林區士林區臨溪路70號)

主辦單位:

東吳大學日文系、臺灣日語教育學會

聯絡人:

郭華修秘書,Tel: (02)2881-9471#6532

內容簡介:

1.會議宗旨:為促進日本語文研究相關人士之學術交流及研究成果分享,特舉辦日語教學國際會議,圖以宏觀的角度展開與日語教學相關之日本語學、日本文學、日本文化、日語教育之研究,並促進學術交流。

2.會議主題:融合語言與文化之日語教育

3. 徵稿範圍:與日語教學相關之日本語學、日本文學、日本文化、日語教育之理論與實踐研究。

4.主辦單位: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 臺灣日語教育學會

5.會議地點: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第一教學研究大樓(R棟)(臺北市士林區臨溪路70號)

6.會議時間:2016年11月26日(星期六)

7.發表語言:日語

8.發表方式:請於「報名者個人簡歷」中載明發表方式。
A.口頭發表:發表20分鐘,討論10分鐘。
B.壁報發表:發表者須於大會規定之時間、場所內發表。

9.報名資格:
(1)學會會員(已繳納2016年度會費會員)。
(2)非會員者,須於論文截稿時繳納發表費新臺幣 1000 元/人次(郵政劃撥或現金袋)。每人投稿以一篇為限,且不得重複投稿。

10.投稿方法:請將報名表、中文摘要(請以繁體字書寫)、日文摘要(請本學會網頁下載)之紙本及電子檔,於2016年3月1日(星期二)前寄達研討會籌備委員會,凡資料不齊或逾期者皆不受理。

11.審查方式:發表摘要經本國際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會審慎評估會審後,決定接受論文篇數及發表者。審查結果於2016年4月中旬連同論文格式及全文截稿通知一併寄出。

12.聯絡處:111臺北市士林區臨溪路70號
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臺灣日語教育學會

2016年日語教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會
聯絡電話:(02)2881-9471 分機6532 郭華修秘書
傳真號碼:(02)2883-6055
E-mail:taiwanjapanese.url.tw@gmail.com

系統號:

C-006991

「書寫中國翻譯史」—— 第七屆中國譯學新芽研討會

標題:

「書寫中國翻譯史」—— 第七屆中國譯學新芽研討會

時間:

2016年12月15至16日

地點: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香港馬料水大埔公路馬料水段42約725地段)

主辦單位: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翻譯研究中心

聯絡人:

張夢媛,E-mail: translationhistory@cuhk.edu.hk

報導者:

張夢媛小姐

內容簡介:

為推動青年學者積極參與中國翻譯研究、促進學術交流,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翻譯研究中心自2004年起每兩年舉辦「中國譯學新芽研討會」,現擬於2016年舉行「第七屆中國譯學新芽研討會」,以「書寫中國翻譯史」為主題,邀請約二十位青年學者宣讀論文,並由四至五位翻譯研究知名學者進行講評。有關詳情開列如下:

主辦單位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翻譯研究中心
贊助:宋淇翻譯研究紀念基金
會議日期:2016年12月15-16日

會議地點: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

會議主題:以「書寫中國翻譯史」為主題,時期不限,著重認真的個案研究或史料上的發掘和探討

會議語言:普通話及英文

申請資格:從事中國翻譯研究的助理教授、講師、博士及碩士研究生

報名辦法:於2016年2月29日前提交申請表格及論文摘要(500字為限),經第一輪評審,申請人於2016年3月15日收到通知後,須於2016年8月31日前提交論文全文,並經第二輪評審通過後正式獲得宣讀資格。申請表格可於翻譯研究中心網頁下載(http://www.cuhk.edu.hk/rct)。

費用及津貼:研討會不設會務費,本中心為所有獲得宣讀論文資格的參加者提供往返原居地及香港之交通津貼(上限為港幣2,500元正),以及會議期間的住宿及膳食。

聯絡地址:香港新界沙田.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翻譯研究中心

聯絡人:張夢媛小姐
電話:(852)3943 7385
傳真:(852)2603 5110
電郵:translationhistory@cuhk.edu.hk

系統號:

C-006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