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華人宗教研究第5期

華人宗教研究第5期

標題:

華人宗教研究第5期

時間:

2015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

內容簡介:

Canon Made and Canon Revealed: An Interpretation of Luo Qing’s(羅清) Wubu liuce 五部六冊(Yen-zen Tsai)

化身與道統:教派宗教中祖師源流的三教合一問題(李豐楙)

儒道天人思想發展脈絡下的繼承及超越──涵靜老人「昊天虛無大道自然無為心法」初探(黃崇修)

近代佛教史學研究的背景和焦點──以圍繞《四十二章經》的論爭為例(彭沁沁)

系統號:

P-006068

中山人文學報第39期

標題:

中山人文學報第39期

時間:

2015年7月

出版單位:

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

內容簡介:

【論文】
關係的比較學(史書美)

由阿甘本折返德勒茲:無形式生命與「流變─分子革命」(楊凱麟)

由王陽明的「知行合一」論身體自我與意識哲學》(宋灝)

《女兒》,在降生以前的書寫(潘怡帆)

華語(語系)電影?:以邱金海之《伴我行》思考華語語系邊界(熊婷惠)

物╱誤別:《嘉文爵士與綠騎士》中之物件與他者(楊明蒼)

【訪談】
創傷‧轉譯‧詩歌:林永得訪談錄(單德興)

【書評】
杜維‧弗克馬著《烏托邦小說》(田偉文)

在自己的時差裏:讀駱以軍《女兒》(黃錦樹)

系統號:

P-006087

臺大中文學報第49期

標題:

臺大中文學報第49期

時間:

2015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內容簡介:

《老子》的渾沌思維與倫理關懷(賴錫三)

《莊子》的感情:以親情論述為例(蔡璧名)

「泰始為斷」的歷史書寫:《晉書》限斷的難題與陸機的新意(謝明憲)

柳宗元〈河間傳析論〉──兼論子厚對「人欲」的省思與書寫(方介)

系統號:

P-006086

藝術學研究第16期

標題:

藝術學研究第16期

時間:

2015年6月

出版單位:

桃園:國立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

內容簡介:

琉球畫家殷元良(座間味庸昌,1718-1767)的中國繪畫學習(黃立芸)

德國與臺灣的相會:1950-1970德國科倫方濟會省在臺南新營教區的教堂建築(于禮本)

Mariko Mori and the Globalization of Japanese "Cute" Culture: Art and Pop Culture in the 1990s(Soo-Jin Lee)

從雕塑電影邁向論文電影:論動態影像藝術的敘事傾向(江凌青)

系統號:

P-006177

國文學報第57期

標題:

國文學報第57期

時間:

2015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

內容簡介:

試探劉向災異論著的轉變(張書豪)

石崇「士當身名俱泰」辨(陳慶元)

從「心之知覺」論朱子之「心」的道德動能——從「知覺是智之事」談起(黃瑩暖)

《全宋詞》床屏意象的形制與紋飾(黃淑貞)

理學中的寂感型態及其意義(許朝陽)

科舉視角下的明清《禮記》學——《禮記》義考試之流弊、批評與回應(侯美珍)

陳祚明之情辭觀及其蕭綱詩評(鄭婷尹)

以興與微言之辨:以蔡元培紅學的經學淵源為中心(李貴生)

對「德先生」的反思——從另一個視角解讀梁漱溟的鄉村建設思想(胡元玲)

系統號:

P-006066

東吳歷史學報第33期

標題:

東吳歷史學報第33期

時間:

2015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東吳大學歷史學系

內容簡介:

從時間角度論《論語.先進》「侍坐」章的意義(呂世浩)

漢代地方軍的組成再探(李昭毅)

北宋中後期文帥的任官分析:以陝西的軍政類安撫使為例(1041-1125)(吳挺誌)

清代宮廷御藥房研究(劉世珣)

系統號:

P-006178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12卷第1期

標題:

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學刊第12卷第1期

時間:

2015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

內容簡介:

【專題論文】
伊藤仁齋詮釋《中庸》之盲點(唐格理)

田邊元哲學中作為無的自我之媒介者(田口茂)

西田幾多郎與牟宗三的人格論:關於批判佛教對京都學派批評的反思(朝倉友海)

左右田喜一郎對西田幾多郎的批判:一個形上學的問題(Michel Dalissier)

東アジアにおける実存哲学の展開──日本哲学と洪耀勳の間(廖欽彬)

由「華夷變態」向「脫亞入歐」轉進之文化意味(周頌倫)

【研究論著】
越南「史臣」與「使臣」對「中國」意識的分歧比較(張崑將)

日本山崎闇齋學派的「中國∕華夷」論探析(藤井倫明)

【研究討論】
關於「亞洲主義」研究的思想史回顧和方法論反省:以日中英語文獻為中心(李宥霆)

對「朝鮮陽明學派」的一個省察:以李忠翊為例(趙旻祐)

在第二次機器時代中通識教育之價值:美國觀點(Richard R. Johnson)

【書評】
評《共和與經綸:熊十力《論六經》《正韓》辨正》(劉保禧)

系統號:

P-006136

中國學術年刊第37期

標題:

中國學術年刊第37期

時間:

2015年3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

內容簡介:

許渾詩和「許渾體」考論(徐國能)

點石飛影‧海上寫真(呂文翠)

論《唐律疏議》對《禮記》「通經致用」之情形(劉怡君)

李榮《道德經注》心性思想研究(謝婉馨)

全真道王重陽的「身心觀」研究(康自強)

系統號:

P-006065

中國史研究第97輯

標題:

中國史研究第97輯

時間:

2015年8月

出版單位:

大邱:中國史學會

內容簡介:

【論文】
The Climate Changes and the Transition of the Archaeological Culture during the Neolithic Era in the Beijing Area(裴真永)

Succession and Mitigation of Law in QIN-Han China(金慶浩)

A Study on the Controversy over the Sacrifice to the Heaven in Suburb(郊祀) and Understanding of Zhen Xuan(鄭玄) in the Wei-Jin-Nanchao period(金羨珉)

On the Buddhist Scripture Printing House in Song Dynasty(杜成輝)

Re-review of Some Questions about Research Trends and the Issue of the "Great Ritual Controversy" in Jiajing Period -Focusing on Domestic Research Trends(尹貞粉)

康見與延年:清代家訓所呈現的養生之道(何宇軒)

The Commercial Activity and Status of Yihehang(怡和行) Wubingjian (伍秉鑒, 1769-1843) as Canton Hong Merchant in Qing Period(朴基水)

Merchants and Local Power in Hunan During Late Qing and the Republic(田炯權)

Liang Qi-chao’s Chinese-style Modern Scheme(金昌圭)

試述欽定大清刑律立法中的三次調整(陳煜)

【譯註】
Annotation of the Documents for Inscription in the Ancient-Medieval East Asia (Ⅱ)(鄭在均、蘇炫淑)

Su-shi's Political Articles on Koryo: Annotated Translation(李瑾明)

【書評】
方興未艾的影視史學──評《影像近代中國》(侯傑、米丁一)

「福音」與中國潮汕女性的婚姻與職業辨析──評蔡香玉撰寫的《堅忍與守望──近代韓江下游的福音姿娘》(石兆含、侯傑)

系統號:

P-006147

世界漢字通報創刊號

標題:

世界漢字通報創刊號

時間:

June, 2015

出版單位:

釜山:世界漢字學會

內容簡介:

Questioning the Modern Emergence of “Zōngjiào” 宗教 and “Zhéxué” 哲學in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s: —Beyond Historical Geneologies to Matters of Legitimization with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es (Lauren F. Pfister)

The Concept of shěng 省 in Shuōwén jiězì (Francoise Bottero)

Female Human Sacrifice in Shang-Dynasty Oracle-Bone Inscriptions (Christian Schwermann, Wang Ping)

The Review and Preview of Digitalized Research of Paleography — A Postscript of The History of Chinese Characters: Shang and Chou Volume Liu Zhiji)

The Trans-glossematic Function of Chinese Characters (Li Yunfu, He Yuhua)

系統號:

P-006123

近代中國商人的經營與帳簿:長崎華商經營史的研究

近代中國商人的經營與帳簿:長崎華商經營史的研究

標題:

近代中國商人的經營與帳簿:長崎華商經營史的研究

時間:

2015年10月

出版單位:

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作者:

許紫芬 著

內容簡介:

第一部 長崎華商的經營形態
第1章 幕末開港與華商的進出
第2章 廈門商家「泰益號」的經營形態
第3章 福州商家「生泰號」的經營形態

第二部 經營管理的手段──中國式收付簿記法
第4章 「泰益號」帳簿的實證研究
第5章 「生泰號」帳簿的實證研究
第6章 中國式收付簿記法的本質

結論 

系統號:

P-006181

求法與弘法:漢傳佛教的跨文化交流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求法與弘法:漢傳佛教的跨文化交流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標題:

求法與弘法:漢傳佛教的跨文化交流國際研討會論文集

時間:

2015年10月

出版單位:

臺北:法鼓文化事業公司

作者:

釋果鏡、廖肇亨 主編

內容簡介:

【導論】
別即是圓――從跨文化交流省思漢傳佛教的歷史軌跡(釋果鏡、廖肇亨)

【專題演講】
西遊與東遊――漢傳佛教與亞洲的跨文化交流(于君方)

漢傳佛教在隋唐時代形成了亞洲新的文化運動(李志夫)

【研究論述】
幾個批判「佛教中國化」理論的再審視(鄧偉仁)

再議《中國佛教文學史》的建構(蕭麗華)

唐、北宋時期中日佛教文化交流考――以天臺山與比叡山為主(釋果鏡)

移動的聖山――中日五臺山信仰的跨域交流(林韻柔)

道元對宏智正覺的理解――中日曹洞宗交流的一個側面(何燕生)

晚明清初曹洞宗壽昌派在東亞的流衍傳布――以石濂大汕與東皋心越為中心的討論(廖肇亨)

近代性的稜鏡――互為他者的中日佛教(陳繼東)

新羅崔致遠《四山碑銘》中的禪宗祖師觀(林佩瑩)

看話禪在韓國的引入和吸收(釋宗浩)

中韓水陸法會之考察――以召請對象之「踵事增華」為主(陳英善)

儒釋衝突與調和――近現代臺灣與韓國漢傳佛教比較(朴永煥)

東南亞中文系的管理文化――以佛家管理思想探討教師的研究與教學(陳劍鍠)

系統號:

P-006204

重探抗戰史(一):從抗日大戰略的形成到武漢會戰(1931-1938)

重探抗戰史(一):從抗日大戰略的形成到武漢會戰(1931-1938)

標題:

重探抗戰史(一):從抗日大戰略的形成到武漢會戰(1931-1938)

時間:

2015年9月

出版單位:

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作者:

郭岱君 編

內容簡介:

第一編 中日戰爭的起源
第一章 日本軍國主義的興起

第二章 日本走向九一八

第三章 國民政府隱忍備戰

第二編 形成大戰略
第四章 一二八淞滬抗戰

第五章 抗戰大戰略的形成

第六章 綏遠抗戰與西安事變

第三編 大戰初起
第七章 重探七七盧溝橋事變

第八章 重探八一三淞滬會戰

第九章 重探南京保衛戰

第四編 走向持久戰
第十章 重探徐州會戰

第十一章 重探武漢會戰

系統號:

P-006152

敬外祖:臺灣南部客家美濃之姻親關係與地方社會

敬外祖:臺灣南部客家美濃之姻親關係與地方社會

標題:

敬外祖:臺灣南部客家美濃之姻親關係與地方社會

時間:

2015年9月

出版單位:

臺北:遠流出版公司

作者:

洪馨蘭 著

內容簡介:

緒論

第一部分 彌濃人的時與空
第一章 婆家村的凝視
第二章 彌濃人的「傳統」

第二部分 敬外祖與地域姻親連帶的強化
第三章 儀文行於禮獻:當代觀點
第四章 承合族之創建:敬外祖的邏輯
第五章 敬外祖與平原客家的內聚體系

第三部分 敬外祖裡的性別與我群意識
第六章 敬外祖裡的客家意識:性別觀點的方法論
第七章 當代彌濃女性的日常與本家/外家關係
第八章 敬外祖與彌濃人精神氣質的建構

第四部分 當代彌濃社會的社群特質
第九章 敬外祖與彌濃社會運動的魔幻寫實

結論與討論
一、敬外祖與地方社會特徵的型塑
二、敬外祖再現了姻親締結與族群地方性
三、敬外祖體現了客方言群強調母親角色的歷史心性
四、美濃反水庫運動作為敬外祖行為邏輯的再現版本
五、延伸思考:敬外祖能否成為當代社會人際的結合劑?

附錄

系統號:

P-006182

敷演與捏合:敦煌通俗敘事文學的敘人體物

敷演與捏合:敦煌通俗敘事文學的敘人體物

標題:

敷演與捏合:敦煌通俗敘事文學的敘人體物

時間:

2015年9月

出版單位:

臺北:政大出版社

作者:

楊明璋 著

內容簡介:

導論
一、層級性與交涉性:通俗敘事與文人敘事、民間敘事
二、敦煌通俗敘事與唐宋說話的敷演、捏合傳統
三、從敘「人」到體「物」:敦煌通俗敘事文學研究的新進路

上篇 敦煌通俗敘事文學的人物敷演與捏合

1 講經敘事的善惠──以S.3050V、S.4480V、S.3096為中心
一、前言
二、S.3050V、S.4480V、S.3096三個寫本所敘故事彼此的關係
三、S.3050V、S.4480V、S.3096三個寫本所敘故事與佛典的關係
四、S.3050V、S.4480V、S.3096三個寫本所敘故事的文本屬性
五、S.3050V、S.4480V、S.3096三個寫本的用途
六、小結

2 講史敘事的劉家太子──〈前漢劉家太子傳〉考論
一、前言 047
二、〈前漢劉家太子傳〉的主人翁
三、〈前漢劉家太子傳〉的敘事旨趣
四、〈前漢劉家太子傳〉五組故事的關係
五、〈前漢劉家太子傳〉的文本屬性
六、小結

3 通俗敘事文學中的漢高祖
一、前言
二、S.3457、BD.14665二寫本中的四則故事之源流及其文本屬性
三、敦煌通俗敘事文學中漢高祖的角色功能與形象
四、小結

下篇 敦煌通俗敘事文學的物件敷演與捏合

4 講唱敘事中的劍──以〈伍子胥變文〉為中心
一、前言
二、敦煌變文中作為劍之對照的刀、弓、箭
三、講唱之劍的敘事美學功能─以〈伍子胥變文〉為例
四、講唱之劍的象徵意涵
五、小結

5 〈目連變文〉他界遊行敘事的鉢與錫杖
一、前言
二、〈目連變文〉的空間敘事及鉢、錫杖於其中的作用
三、作為他界遊行中介物的鉢之源流及其他神異功能
四、作為他界遊行中介物的錫杖之源流及其他神異功能
五、鉢、錫杖與目連形象連結之源流
六、小結

6 〈葉淨能詩〉的敘事紋理與他界遊行敘事的符籙、衣著
一、前言
二、〈葉淨能詩〉的主人翁及敘事旨趣
三、〈葉淨能詩〉的時空敘事及符籙的敘事美學功能
四、符籙於〈葉淨能詩〉他界遊行敘事反映的文化語境
五、衣著於〈葉淨能詩〉他界遊行敘事的功能及反映的文化語境
六、小結

7 餽贈與象徵:講唱敘事中的禮物
一、前言
二、作為全篇故事核心的禮物及其象徵
三、作為全篇故事敘事結點的禮物及其象徵
四、作為部分情節敘事結點的禮物及其象徵
五、小結

8 〈韓朋賦〉的禽鳥蟲魚敘事之承衍與民俗象徵
一、前言
二、〈韓朋賦〉在唐五代的流布及其禽鳥敘事的意義與作用
三、〈韓朋賦〉禽鳥蟲魚敘事對先唐文學的承繼及其民俗象徵意涵
四、〈韓朋賦〉禽鳥敘事於唐以後的流衍及其民俗象徵意涵
五、小結

9 神變、物件與敦煌本《搜神記》
一、前言
二、敦煌本、八卷本、二十卷本《搜神記》重出者之神變敘事與物件
三、敦煌本《搜神記》獨見者之神變敘事與物件
四、小結

結論

系統號:

P-006183

蘭嶼的族群認同與媒體

蘭嶼的族群認同與媒體

標題:

蘭嶼的族群認同與媒體

時間:

2015年9月

出版單位:

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作者:

郭良文 著

內容簡介:

緒論 媒體、核廢與惡靈之探索(郭良文)

傳播媒體的發展與影響
第一章 反思原住民傳播政策與實務:蘭嶼達悟族的啟發(魏玓)
第二章 穿過在地麥克風:蘭嶼廣播電臺之個案研究(孫曼蘋)
第三章 傳播科技在部落:網咖與原住民日常生活(張玉佩)
第四章 誰在書寫、建構蘭嶼知識:蘭嶼專題圖書之分析(林素甘、高子洵)

核廢、認同與媒體再現
第五章 《蘭嶼雙週刊》所建構的核廢料幻想主題分析(李美華)
第六章 蘭嶼的另類媒體:以核廢料與國家公園反對運動為例(郭良文)
第七章 從災難觀點探討媒體正義與蘭嶼(林照真)
第八章 網路對於蘭嶼反核廢運動之社會資本的動員與凝聚(劉嘉偉、張玉佩)
第九章 祖靈與惡靈:反核廢與達悟主體性的追尋(黃淑鈴)

惡靈、禁忌與傳播
第十章 文化脈絡、惡靈信仰與傳播(郭良文)
第十一章 大船、禁忌與傳播:文化原真性與文化行銷觀點的比較(郭良文、蔡欣蓓)
第十二章 死亡禁忌、恐懼傳播與心理分析(郭良文)

系統號:

P-006060

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

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

標題:

日常生活中的當代宗教: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

時間:

2015年9月

出版單位:

臺北:群學出版社

作者:

黃應貴 主編

內容簡介:

導論
宗教的個人化與關係性存有(黃應貴)

第1章
新興宗教與新「宗教性」︰臺灣漢人宗教的脈絡(丁仁傑)

第2章
當代媽祖信仰的個人化與宗教性:以白沙屯為例(呂玫鍰)

第3章
宗教場域中美學實踐的現代性:臺灣民間信仰場域中的品味社群(齊偉先)

第4章
都市神壇與乩童靈力:桃園八德的例子(林瑋嬪)

第5章
綜攝與轉譯:一貫道英國道場的行動者網絡分析(楊弘任)

第6章
神恩靈力與性別政治:以屏東萬金天主堂為例(陳怡君)

第7章
再現死亡、悲懷難遣:以當代魯凱人的喪葬實踐為例(鄭瑋寧)

系統號:

P-006118

六朝詩歌中知覺觀感之轉移研究

六朝詩歌中知覺觀感之轉移研究

標題:

六朝詩歌中知覺觀感之轉移研究

時間:

2015年9月

出版單位:

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作者:

陳秋宏 著

內容簡介:

本書從知覺、身體感的角度,探究六朝詩歌中知覺觀感的轉移。論述魏晉以前「氣感遷化」之觀感世界,如何從先秦樂教氣類共感及秦漢之際「遷化」時間感匯聚而成。觸及到晉、宋之際諸多文學、思想、歷史情境之漸變所孕生的觀感發展,也觸及到南朝之後,如何透過巧似密附的捕捉,打破類應網絡之援引,從而開展出「興會體物」之觀感體驗。從體驗上、歷史上、理論上,揭露出詩人的觀感體驗與時代觀感模式之密切聯繫,並對「知覺」、「身體感」、「類應」等理論術語,及其與情感體驗、創作身體、語言運用、詩歌形式等面向之內在聯繫及理論意涵,多所探賾。可重新思考六朝詩歌在傳統詩歌史的意義,抉發身體感、知覺議題在批評、美學領域之論述潛能。

系統號:

P-006140

轉接與跨界:東亞文化意象之傳佈

轉接與跨界:東亞文化意象之傳佈

標題:

轉接與跨界:東亞文化意象之傳佈

時間:

2015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允晨文化

作者:

石守謙、廖肇亨 主編

內容簡介:

東亞文化意象的研究是認識東亞諸國文化傳統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中研院東亞文化意象研究團隊在石守謙院士的領導之下,透過此一計畫,深化對東亞諸國的歷史、宗教、商業、藝術、文學的認識。過去,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側重在中西文化交流,而海洋史的研究以經貿及商品經濟為主要著眼點,此本論文集從文化史層面探討東亞諸國的交流互動及其相關的文化生產,不但可與當前學界跨文化研究、旅行研究、翻譯研究等重要的研究趨勢相互呼應,同時也開發許多未來值得深入討論的文本與作品,拓展人文學術研究的視野。本計畫可謂跨文類、跨領域、跨國界的重要實驗,研究對象雖然側重在進入現代化歷程之前,但從東亞諸國往來互動,或許也能對現代性研究提供一個反省的視角。同時,對面對全球化挑戰的臺灣,或許提供一個不同角度的觀照與啟發。

編者簡介
石守謙,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過去的研究試圖以文化史角度,對中國繪畫史及其相關之歷史發展提供與二十世紀八○年代前不同的理解。大致可分為探討畫史上風格轉變與文化環境間的關係、區域發展、中日交流與雅俗問題等,近五年研究上的新發展,則在於東亞山水畫史的開拓。近年主持中央研究院深耕計畫「移動的桃花源」以及主題計畫「東亞文化意象之形塑」。重要著作有《風格與世變》(1996,簡體字版2008)、《從風格到畫意—反思中國美術史》(2010)、《移動的桃花源—東亞世界中的山水畫》(2012)。

廖肇亨,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曾任日本東京大學客座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明清文學、古典文學理論、佛教文化史、東亞文化交流史。曾獲得中研院優秀年輕學者著作獎(2005),日本中國學會報特約(2009)撰述等榮譽。研究融鑄思想史、文學史、佛教史、文化交流史為一體,彼此參照,相互發明,開發許多前人未及措意的重要研究課題。著有《中邊.詩禪.夢戲:明清禪林文化論述的呈現與開展》、《忠義菩提:明清之際空門遺民及其節義論述探析》,編有《聖傳與詩禪:中國文學與宗教研究論集》、《東亞文化意象的形塑》、《沈淪、懺悔與救度:中國文化的懺悔書寫》,譯有日本荒木見悟《佛教與儒教》。

系統號:

P-006179

莎菲女士的日記

莎菲女士的日記

標題:

莎菲女士的日記

時間:

2015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人間出版社

作者:

丁玲 著,王中忱 導讀

內容簡介:

本書以丁玲的成名作〈莎菲女士的日記〉為名,收錄了她於1928年出版的《在黑暗中》和1944年出版的《我在霞村的時候》這兩本代表作品的初版本。

《在黑暗中》一書基本上是奠基在五四張揚個人主義和婦女解放的精神上,丁玲將女性視為完全獨立的個體,在突破封建家庭的束縛後仍奮力前進,追尋女性參與社會的方法,刻畫出一個不同於所謂現代都市上流社會的時髦女的Modern Girl(摩登女郎)形象。到了三○年代,丁玲自覺的選擇而走上革命道路後,當年的Modern Girl全然退場,代之以農人和士兵,這時出現的女性已經是在民族戰爭中經歷巨大創傷而倔强不屈的形象。此時的丁玲飛蛾撲火般地投身左翼文學運動、抗戰救亡,《我在霞村的時候》就是她作為作家的主體經受錘鍊蛻變之後的藝術結晶。

作者簡介
丁玲(1904-1986),自覺直面大時代風暴的中國現代女作家,生活、創作與二十世紀中國社會風雲詭譎的大變動纏繞糾結,由此而淬煉出別具一格的敘事藝術。代表作有《莎菲女士的日記》、《水》、《我在霞村的時候》、《太陽照在桑乾河上》、《牛棚小品》、《杜晚香》等。

導讀者簡介
王中忱,曾先後就讀於東北師範大學中文系、日本大阪外國語大學語言社會研究科,現任教於北京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兼任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研究員、清華大學日本研究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領域為中日比較文學與中日近現代區域文化史。著作有《越界與想像:20世紀中國、日本文學比較研究論集》、《走讀記──中國與日本之間:文學散札》,主編論文集《重審現代主義──東亞視角或漢字圈的提問》。另有論文多篇,譯著多部。

系統號:

P-006051

二十世紀前半葉的中印關係

二十世紀前半葉的中印關係

標題:

二十世紀前半葉的中印關係

時間:

2015年9月

出版單位:

新竹: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

作者:

謝小芩、方天賜 主編

內容簡介:

第一面向:國際政治環境
印度政治領袖與國民政府:尋求中印聯合(狄伯杰,B. R. Deepak)

西藏在國際法實踐中的地位(鄧文正,Ronald Teng)

二十世紀上半葉的難題:中、英、印三方關係下的「西藏問題」(張棋炘)

第二面向:外交與軍事
1943~1949年期間印度駐華使節對中國變動情勢的觀察(瑪妲玉,Madhavi Thampi)

羅家倫出使印度評析:1947~1949(方天賜)

從仁安羌之役初探孫立人的政治人格(朱浤源)

第三面向:社會文化交流
胡適與中國的印度化:點評中國對印度論述的知性源頭(嘉馬希,Kamal Sheel)

譚雲山與泰戈爾: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印文化交流之歷史紀實(釋覺明)

印度被殖民時期的華人(潘美玲)

附錄
臺灣在中印兩大巨人之間的「介子」角色(馮達旋)

系統號:

P-006056

蒙獨魅影

蒙獨魅影

標題:

蒙獨魅影

時間:

2015年8月

出版單位:

臺北:致知學術出版

作者:

劉學銚 著

內容簡介:

第一章、清朝綏服漠北喀爾喀蒙古
第一節 準噶爾部之強大及其入侵喀爾喀之動機
第二節 噶爾丹奪得準噶爾汗及其攻打喀爾喀
第三節 漠北喀爾喀蒙古投奔漠南附清

第二章、臺灣與外蒙之關係
第一節 外蒙想發展第三鄰國
第二節 臺灣與外蒙之接觸及援助
第三節 我方援蒙,毫無回報
第四節 習近平訪蒙,政經兼顧到
第五節 結語

第三章、內蒙不應獨立
第一節 內蒙古行政區劃沿革
第二節 從蒙古民族意識的覺醒看內外蒙古合併的可能性
第三節 內蒙對外蒙的誘惑
第四節 內外蒙合併可能性之研析
第五節 內蒙不應獨立

第四章、結語:大歷史下的蒙古問題

系統號:

P-006082

天閒老人獨立性易全集(一套兩冊)

天閒老人獨立性易全集(一套兩冊)

標題:

天閒老人獨立性易全集(一套兩冊)

時間:

2015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作者:

徐興慶 編著

內容簡介:

第一部分:「儒、釋、道、醫」的中日文化交流――從戴笠到獨立性易的流轉人生

前言
壹、戴笠的鄉里營生時期
一、生平傳略
二、戴笠同名異人考
三、相關先行研究

貳、從戴笠到獨立性易
一、尋求出路時期
二、侍僧時期
三、「幻寄山房」閉關時期
四、行醫時期
五、千秋一堆土,月照冷乾坤

參、夾縫中的思想轉化

代結語:一腳踏破虛空,乃得遺形天地

第二部分:獨立詩文集

細目
壹、文稿
貳、往來詩書
參、詩篇一
肆、詩篇二
伍、書蹟墨札
陸、抄本

【下冊】
第三部分:附錄

壹、獨立相關官方紀錄與個人記述
貳、印譜并鈐印解說
參、獨立年譜
肆、獨立作品一覽表

系統號:

P-006155

典範與流傳——范寬及其傳派

典範與流傳——范寬及其傳派

標題:

典範與流傳——范寬及其傳派

時間:

2015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故宮博物院

作者:

劉芳如 主編

內容簡介:

本次「典範與流傳」特展,共計陳列四十五件畫作。依作品性質,可劃分為「谿山行旅圖的傳續」、「范寬的傳稱作品」、「范寬畫風的影響」三類,系統地展示繼范寬之後,歷代畫家的同名摹作,以及學習范寬「雨點皴」、「礬頭密林」等技法的作品,援以梳理范寬風格的傳續脈絡。其中,〈谿山行旅圖〉與〈臨流獨坐圖〉更是院藏限展精品。范寬〈谿山行旅圖〉是中國繪畫史上經典之作,這件作品的重要性,在藝術史界大致已有共同定論,而〈谿山行旅圖〉之所以成為藝術史烜赫名品,與本院歷年繪畫研究、展覽與出版歷程實有密切的關係。2015年適逢本院建院九十週年,在歷年研究基礎上,以〈谿山行旅圖〉為主,選擇相關畫作,規劃范寬及其傳派特展,期以加深觀者對范寬及其對後世繪畫影響的認識,作為九十週年院慶特展重要獻禮。

系統號:

P-006163

近代臺灣知識份子的軌跡:1920年~1945年的思想

近代臺灣知識份子的軌跡:1920年~1945年的思想

標題:

近代臺灣知識份子的軌跡:1920年~1945年的思想

時間:

2015年7月

出版單位:

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作者:

張修慎 著

內容簡介:

1920年至1945年為東亞歷史最動盪的時期,也是臺灣青年至當時殖民宗主國日本接受新式教育返臺,在抗爭與接收之間擺盪,不斷尋求臺灣與自身定位的時期。本書從文學作品分析,擴展至社會史及政治文化史範圍,企以研究臺灣知識份子的思想轉變,重新審視在臺日重疊歷史的五十年間,歷史的事實與經驗給臺灣帶來的深刻影響。

作者身為一位臺日文學研究學者,廣閱中日文獻與史料,從中梳理臺日雙方歷史的脈絡,探討當時知識份子所指「臺灣文化論」本質,並討論「臺灣文化協會」舉辦的諸多文化活動,所帶動的社會轉變及引發效應。而《臺灣青年》、《臺灣》、《臺灣大眾時報》、《臺灣民報》、《民俗臺灣》等報刊文章亦反映了臺灣知識份子自我認同的困難處境,以及積極參與及表達自己思想的反應與改革的企盼。書中並從農民運動的發生,窺探社會主義與知識份子的關係;從多部大東亞共榮圈時期的文學作品,剖析其思想本質及鄉土意義。這些知識份子所接觸與創造的各種文化及社會面向,即為臺灣「近代化」的指標。

系統號:

P-006059

北宋黃龍慧南禪師三鑰:宗傳、書尺與年譜

北宋黃龍慧南禪師三鑰:宗傳、書尺與年譜

標題:

北宋黃龍慧南禪師三鑰:宗傳、書尺與年譜

時間:

2015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作者:

黃啟江 著

內容簡介:

北宋禪師黃龍慧南在中、日禪宗史上佔有相當重要之地位,他開創了中國禪宗史上「五家七宗」之黃龍宗,也成了日本禪宗史上黃龍派的始祖。日本「黃龍十世」之傳宗史,可從京都建仁寺兩足院開山龍山德見溯源自黃龍慧南。就整個東亞佛教言,黃龍慧南傑出之歷史角色不可忽視。唯歷來有關黃龍慧南生平、事跡與傳法之論述,多有偏頗未盡之處,使「南禪師」苦心孤詣傳宗立派的過程隱而不彰。本書作者重新解讀歷代僧傳、禪史及慧南語錄,並參考流失東瀛而鮮為人知的《集洪州黃龍南禪師書尺》,以重建慧南之生平與行業,探索慧南參學、傳法、身教之究竟,並彰明「黃龍三關」之歷史脈絡,盼能就「宗傳」、「書尺」與「年譜」三個層面剖析慧南禪師,以為加深認識慧南之三把鎖鑰,還原慧南之本來面貌。

作者簡介
黃啟江,紐約州Hobart and William Smith 學院亞洲語言文化系教授。蔣經國基金會2004年北美教授獎、2011年北美學者獎獲獎者。2013年美東「臺灣書院漢學講座」主講人。研究唐宋史、宋代佛教史、禪宗典籍與文化四十餘年。撰有《北宋佛教史論稿》、《因果、淨土與往生──透視中國佛教史上的幾個面相》、《泗州大聖與松雪道人──宋元社會菁英的佛教信仰與佛教文化》、《文學僧藏叟善珍與南宋末世的禪文化》、《無文印的迷思與解讀》、《一味禪與江湖詩──南宋文學僧與禪文化的蛻變》、《靜倚晴窗笑此生──南宋僧淮海元肇的詩禪世界》、《南宋六文學僧紀年錄》等中文專書及其他中英論文數十種。

系統號:

P-006138

佛教知識論:陳那、法稱、脫作護

佛教知識論:陳那、法稱、脫作護

標題:

佛教知識論:陳那、法稱、脫作護

時間:

2015年7月

出版單位: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作者:

吳汝鈞 著

內容簡介: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吳汝鈞特聘研究員花了近十八年寫就的《佛教知識論:陳那、法稱、脫作護》一書已由臺灣學生書局出版。

本書主要研究印度大乘佛教在中、後期所發展的成熟知識論思想。這種研究在華語的學術圈中極為少見,既要處理梵文原典藏文漢文翻譯本,又得參考應用國際上以英文、日文、德文等來撰寫的豐富研究成果。同時又要具有知識哲學的基本學養,如西方哲學的康德、胡塞爾、羅素等擅長的。

系統號:

P-006139

中國詩歌諷諭傳統:兼論唐代新樂府

中國詩歌諷諭傳統:兼論唐代新樂府

標題:

中國詩歌諷諭傳統:兼論唐代新樂府

時間:

2015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出版中心

作者:

朱我芯 著

內容簡介:

本書研究主題為唐代新樂府詩的敘事性與諷諭性,及中國詩歌的諷諭傳統。藉由此書,敬盼與中國文學及華語文教學等領域的研究學者、教師、碩博士生及大學生等讀者切磋交流;一般讀者之於古典詩歌有興趣者,亦可經由此書而欣賞唐代新樂府寓褒貶於敘事的內涵,並認識中國詩歌的諷諭特質。

作者簡介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現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系專任教授。曾任英國De Montfort University人文學院訪問學者、義大利羅馬第三大學中文師資培訓教師、美國Whitman College外文系客座教師、北京大學中文系訪問學者、僑光科技大學應用華語文系專任副教授,及中興大學中文系兼任副教授。

研究領域:對外華語文化教學、詩歌教學、跨文化溝通、同步視訊教學、課堂活動、學習策略、諷諭詩、樂府詩等。教授課程:古典詩詞欣賞、古代漢語教法、中國文學史、華人生活文化、現代漢語修辭學、中國寓言、各級華語聽說讀寫等。

著作出版:《對外華語文化教學實證研究—以跨文化溝通與第二文化習得為導向》、《王維詩歌抒情藝術研究》等專書,及詩歌多媒體直觀情境教學法、視訊教學活動、視訊糾誤方法,及Tolerance of Ambiguity(歧義容忍), L2 Learning Strategies(第二語言學習策略), Discourse Markers(話語標記), Working Memory(工作記憶)等主題之期刊論文多篇

系統號:

P-006201

杜甫千年之後的異國知己:吉川幸次郎

杜甫千年之後的異國知己:吉川幸次郎

標題:

杜甫千年之後的異國知己:吉川幸次郎

時間:

2015年6月

出版單位:

臺北:臺灣學生書局

作者:

連清吉 著

內容簡介:

吉川幸次郎的一生是中國文學研究的生涯。上自《詩經》,下至清朝文學,皆有講述,誠為日本近代中國文學的泰斗,綜觀日本漢文學史,亦無出其右者。以精神史為前提,說明《尚書正義》是研究中國中世精神史的重要史料,元人雜劇的形成與前後期作者的宗尚,作品的殊異,是時代風氣變遷的結果。又著述《陶淵明傳》,而以〈自祭文〉為開端,皆吉川先生獨特發想的精心傑作。至於「成為道地的中國人」的自許,或繼承狩野直喜的緻密,祖述內藤湖南的淵博,既涉獵經典而體得其博雅,又優遊詩文而領會其神韻。自稱「杜甫是我的古典」,終身講述注釋杜甫及其詩文,洵可謂之為「杜甫千年之後的異國知己」。

作者簡介
連清吉,臺灣苗栗縣人。淡江文理學院中國文學系畢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日本九州大學中國哲學研究所博士。現任日本國立長崎大學多文化社會學院共生文化學科,水產・環境總合研究所社會文化環境學講座教授。著作《日本江戶時代後期以來的莊子研究》、《日本江戶時代考證學家及其學問》、《從螺旋史觀看中日文化的發展》、《日本近代的文化史學家:內藤湖南》、《日本京都中國學與東亞文化》,翻譯町田三郎教授《日本幕末以來之漢學家及其著述》、《明治的漢學家》等書。

系統號:

P-006137

王叔岷先生百歲冥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標題:

王叔岷先生百歲冥誕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時間:

2015年5月

出版單位:

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作者:

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 編

內容簡介:

校讎與義理――王叔岷教授《莊子校詮》讀後記(胡楚生)

王叔岷先生「說情十一品」(黃啟方)

王叔岷先生有關《說文》引經問題之創見――以《左傳考校》為例(黃沛榮)

有溫度的學問――王叔岷先生論學書札管窺(沈寶春)

引導與典範:王叔岷先生論著在臺灣學位論文的引述及意義探論(楊晉龍)

王叔岷先生《斠讎學》述略(趙飛鵬)

莊周心齋與寶玉悟情之歷程比較研究――以王叔岷教授之道家論述為觀照起點(歐陽宜璋)

讀新見〈宋公鋪〉二器札迻(張光裕)

論甲骨綴合的方法――以十二組甲骨綴合為例(蔡哲茂)

從漢簡本《老子》異文及篇制談古籍之校勘(徐富昌)

平安朝文學的中國語譯(林文月)

風景的誕生(川合康三)

善戲謔兮,不為虐兮――陶淵明〈止酒〉詩析疑(齊益壽)

《古今詩話探奇》研究〉(張健)

《玉臺新詠》趙氏覆宋本系統諸版本略說(傅剛)

《太平廣記》引書考辨――以《戎幕閒談》、《甘澤謠》、《本事詩》為主要對象(王國良)

臺灣大學所存高凌霨舊藏中文善本古籍初探(張寶三)

漢長孫氏《孝經》有閨門章說辨惑(陳鴻森)

姚永樸《尚書誼略》研探(蔣秋華)

浦鏜《十三經註疏正字》論略(劉玉才)

俞樾《古書疑義舉例》釋例商兌(卷一之部)(洪國樑)

王龍溪《大學》首章解義考釋(鍾彩鈞)

《尚書•堯典》「納于大麓」試詮〉(黃啟書)

先秦漢初文獻中的「孔子形象」(李隆獻)

系統號:

P-006154

全球化時空、身體、記憶:臺灣新電影及其影響

全球化時空、身體、記憶:臺灣新電影及其影響

標題:

全球化時空、身體、記憶:臺灣新電影及其影響

時間:

2015年5月

出版單位:

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

作者:

張靄珠 著

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於幾位最具影響力的臺灣新電影導演如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以及新一代導演如魏德聖、周美玲、張作驥、鍾孟宏,以犀利無畏的評析呼應了臺灣電影對於當代社會所提出的挑戰,探討他們的二十三部作品如何反映世紀轉折全球化過程中,臺灣城鄉的社會變遷、價值遞嬗與文化想像。

書中並蒐集多張精采劇照及電影畫面,結合電影分析與理論,闡析這些作品如何呈現個人記憶、歷史、人生與戲之間的辯證。

作者簡介
張靄珠教授,紐約大學戲劇博士,現為交通大學外國語文學系教授。曾任該校電影中心主任、副教務長、主任秘書。主要研究領域為性別研究、全球化理論、電影及戲劇。曾出版英文學術專書Queer Performativity and Performance以及Remapping Memories and Public Space: Taiwan‘s Theater of Action in the Opposition Movement and Social Movements, from 1986 to 1997.另有中英文期刊論文多篇,見於國內外重要期刊。作者亦是一位作家,曾獲多項全國重要文學獎項,並出版長、中、短篇小說、劇本、詩及散文。

系統號:

P-006061

動盪年代:辛亥革命前後的香山與澳門

動盪年代:辛亥革命前後的香山與澳門

標題:

動盪年代:辛亥革命前後的香山與澳門

時間:

2015年9月

出版單位: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作者:

黃鴻釗 編著

內容簡介:

第一部分 辛亥革命與澳門局勢
第一章 香山同盟會機關報的問世

第二章 孫中山與同盟會的革命活動

第三章 新軍進駐前山

第四章 辛亥革命的發生

第二部分 香山的社會變革
第六章 社會改革綜論

第七章 遏制紳權推行民主政治

第八章 抨擊司法弊端改良監獄條件

第九章 厲行禁菸禁賭

第十章 剪辮運動的開展

第十一章 反對凌辱世僕倡導解放奴婢

第十二章 改革舊教育創辦新學堂

第十三章 注重衛生推廣西醫

第十四章 籌劃建造廣澳鐵路

第十五章 發展地方經濟創建香洲商埠

系統號:

P-006184

中西交匯中的近代中國都市和鄉村

中西交匯中的近代中國都市和鄉村

標題:

中西交匯中的近代中國都市和鄉村

時間:

2015年8月

出版單位: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作者:

趙曉陽、周東華、劉忠明 主編

內容簡介:

傳統與現代的主輔合力:從冀中定縣看近代中國家庭手工業之存續(李金錚)

北京政府時期河南經濟的變化——以農業、工業與市鎮經濟為中心(黃正林)

從「以身發財」到「以財發身」——張謇創業的人力資本與社會效應(李玉)

中國農村派的合作金融思想(周建波、顏敏、都田秀佳)

近代中國國內匯兌計算法(王玉茹、馬建華)

凱恩斯經濟思想與近代中國經濟學的發展(1920~1949)(宋麗智、鄒進文)

新式交通與近代城鄉空間格局的變動(丁賢勇)

何為主流?何為邊緣?——五四運動前後的馬寅初(吳敏超)

近代中國制度變遷「初級行動團體」導論(蔣清宏)

口岸與內陸:長老會汕頭教區與五經富教區的比較研究(胡衛清)

馬根濟與近代天津醫療事業考論(余新忠、楊璐瑋)

美國社會福音及其在中國的歷史命運(趙曉陽)

馬相伯對非基督教運動的回應(1922~1927)(薛玉琴)

循道公會在溫州的醫療事業(李新德)

近代杭州的教會學校與傳教士家族(俞強)

邊緣成中心:清末基督教在臺的漢番宣教策略(王政文)

中西交匯中的上海:通商口岸城市的成立與傳教士(倉田明子)

華美醫院與近代寧波醫療慈善救濟事業述論(王蘭平)

歷史記憶中的近代潮汕僑批與鄉村社會——基於陳四合批局批腳陳順榮的口述資料(陳海忠)

晚清開埠後福州城市社會經濟的發展與變化——以西方人的觀察為中心(吳巍巍)

清代漂流到中國的琉球船乘員之言語接觸(岑玲)

20世紀上半葉泰國華文報刊所見之中國商品的廣告(王竹敏)

系統號:

P-006186

日本流行文化與香港:歷史.在地閱讀.文化想像.互動

日本流行文化與香港:歷史.在地閱讀.文化想像.互動

標題:

日本流行文化與香港:歷史.在地閱讀.文化想像.互動

時間:

2015年8月

出版單位:

香港:商務印書館

作者:

吳偉明 著

內容簡介:

首本談論日本與香港兩地流行文化互動的專書。

香港是東方一個文化全球化的重鎮,東西文化交匯,日本文化的影響尤大,生活各層面隨處可見日本的影子。

本書以日本流行文化在香港的在地消費及文化想像為兩大切入點,梳理近半世紀日本流行文化包括漫畫、動畫、遊戲、電影、電視劇及小說等,傳入香港的歷史及其與本土文化的互動。同時闡述日本人眼中的香港文化特色和城市形象。

作者認為香港的流行文化沒有趨向日本化,反而是透過挪用、在地化及混種化的策略,將新生命帶入本地的流行文化事業,表達香港的情懷。

作者簡介
吳偉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東亞研究博士,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日本研究學系教授,專攻中日思想文化交流史,旁及港日關係史及日本流行文化。近年研究以德川時代的中國人傳說、明治易學及港日文化交流為重點。著作包括:《易學對德川日本的影響》、《在日本尋找中國》、《東京暴走搜查線》及《知日部屋》等。

系統號:

P-006083

香港女警六十年

香港女警六十年

標題:

香港女警六十年

時間:

2015年7月

出版單位:

香港:商務印書館

作者:

陳效能、何家騏 著

內容簡介:

香港警隊已成立170年,女性警務人員的出現則始於50年代,短短60年的發展,女警們在警隊中的角色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調查妹仔幫辦稽查員」到出現首位女警務處助理處長;從警隊中享受「嫁妝費」的secondary earner到與男警「同酬並進」;從不佩槍、不值夜班、入職三年內不能結婚的「特殊待遇」到強制佩槍、接受防暴訓練,接受「歸一管理」,女性在60年間於警務發展中擔當職責的變遷,是警隊次文化轉化、社會大環境和警政策略變化,以及不同時代的女性對自身職業生活認知轉變的共同結果。

本書從社會和歷史兩條線索入手,通過歷史檔案、官方文件、報章報導以及50多位在不同年代入職的女警的「現身說法」,展現香港女警們不平凡的60年。檢視女警的歷史,也是在回顧香港近代的歷史大事,書中將呈現如戰後難民從內地湧入香港所引起的社會問題、政府收回新界土地發展新市鎮、70年代越南船民問題、大型的示威遊行事件及社會運動、普及教育的推行以及平等機會法例的通過等,如何直接或間接影響香港警隊的工作方向及帶來女警使命的轉變。。

作者簡介
陳效能,畢業於香港大學社會學系,在牛津大學取得博士學位。現為嶺南大學社會學及社會政策系副教授,同時任社會科學院(本科生課程)副院長。研究範疇包括性別研究、家庭及親密關係、女性就業和香港社會研究等。

何家騏,畢業於香港大學歷史系,並於2001年及2010年於香港大學考獲政治及公共行政學哲學碩士及社會學哲學博士學位。現為香港教育學院社會科學系助理教授及香港大學犯罪學中心名譽研究員。研究範疇包括香港及澳門歷史、比較亞洲地區社會及警政制度的發展,及各地當前警務議題的論述。

系統號:

P-006180

都市文化視野下的旅滬徽州人(1843-1953年)

都市文化視野下的旅滬徽州人(1843-1953年)

標題:

都市文化視野下的旅滬徽州人(1843-1953年)

時間:

2015年7月

出版單位: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

徐松如 著

內容簡介:

引言
第一章 大都市中的徽州人
第一節 從徽州到上海
第二節 都市中的徽州社會組織
第三節 旅滬徽州同鄉組織與都市生活的適應

第二章 旅滬徽州人的經營活動與都市文化
第一節經營活動的守成與創新
第二節 旅滬徽州人與上海都市商業文化
第三節 旅滬徽州人的都市文化生活

第三章 作為都市文化符號的「亞東圖書館」
第一節 「亞東人」的社會關係網絡重構
第二節 亞東圖書館對都市文化的表達與建構

第四章 旅滬徽州人與徽州地域社會文化發展
第一節 「我是徽州人」——濃郁的鄉土情懷
第二節 旅滬徽州人與近代文教事業
第三節 旅滬徽州人與社會風俗變遷
第四節 旅滬徽州人與家鄉社會公益事業

結語 文化中介人:都市中的移民群體

系統號:

P-006062

晚清白話文與啟蒙讀物

晚清白話文與啟蒙讀物

標題:

晚清白話文與啟蒙讀物

時間:

2015年6月

出版單位:

香港:香港三聯書店

作者:

夏曉虹 著

內容簡介:

內容簡介:
白話文及啟蒙讀物是晚清通俗教育的一部分,都是把精英知識轉化成國民常識的重要工具。本書收錄的五篇論文,是夏曉虹教授針對晚清白話文及啟蒙讀物的研究成果。書中提出了不少新穎的見解:本書先論證了官方資源在白話運動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以及官話與方言在白話書寫發展過程中的複雜結合;再從西式食譜、蒙學課本、人名辭典等啟蒙讀物入手,觀察出晚清時期中西文化調適的過程。

作者簡介
夏曉虹,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先後赴日本、美國、德國、捷克、韓國、英國、馬來西亞、以色列、新加坡、法國以及臺灣、香港地區從事研究與參加學術會議,並曾在德國海德堡大學(一九九八)、日本東京大學(一九九九—二〇〇一)、香港嶺南大學(二〇〇九、二〇一四)客座講學。主要關注近代中國的文學思潮、女性生活及社會文化。

系統號:

P-006081

南華錄:晚明南方士人生活史

南華錄:晚明南方士人生活史

標題:

南華錄:晚明南方士人生活史

時間:

2015年5月

出版單位: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作者:

趙柏田 著

內容簡介:

《南華錄:晚明南方士人生活史》標題中的「南華」在這裡不是地名(南華縣、南華寺),不是人名(南華真人),不是書名(南華經),而是取字面上的意思:「南方的精華」。作品描繪的是已經消逝了的南方的故事:夢境,戲劇,園林;文士,才女,奇人……這是明萬曆後南方中國士人的生活史。出沒其間的有文徽明、董其昌、吳其貞、項元汴、李日華、屠隆、湯顯祖、董若雨、祁彪佳、吳梅村、陳洪綬、周亮工、張瑤星、龔賢等致力於私人空間營建的畫家、曲家、鑒賞家,有計成、張南垣、柳敬亭、蘇昆生、羅龍文、汪然明等來自民間草根的藝人和匠人,也有商景蘭、薛素素、錢宜、王蓀、王微、楊雲友、林天素、柳如是等命運各異的傳奇女子。這些玩賞家與隱士,與同時代抱有家國情懷的政治家、行政官僚一起,構成了儒家中國傳統的兩翼。

《南華錄:晚明南方士人生活史》以時間為經,人物為緯,出入園林、戲劇、書畫、茶、酒、香料......通過一個個人物、器物和詞條,在散點式的勾勒和鋪陳中呈現一部明代南方士人的生活史和藝術史;節奏舒緩、潮濕氤氳的敘事中,呈現出一種獨有的南方氣韻,堪稱作家寫史的典範之作。

作者簡介
趙柏田,當代作家,學者。著有長篇小說 《赫德的情人》 《買辦的女兒》,短篇小說集《萬鏡樓》 《站在屋頂上吹風》,文集《歷史碎影:日常視野中的現代知識份子》 《岩中花樹:16至18世紀的江南文人》 《帝國的迷津:大變局中的知識、人性與愛欲》 《雙重火焰》 《時光無涯》 《遠遊書》等十餘部。

系統號:

P-006058

詩聲樸学――中国古典詩用韻の研究

詩聲樸学――中国古典詩用韻の研究

標題:

詩聲樸学――中国古典詩用韻の研究

時間:

2015年9月

出版單位:

東京:研文出版

作者:

水谷誠 著

內容簡介:

序章 韻字から見えてくるものは、何か
Ⅰ 陶淵明
「帰去来辞」の段落分けと換韻に関する一、二の指摘/陶淵明詩の押韻について―附「乞食」押韻覚書/陶淵明詩における破音字・両収字の押韻について

Ⅱ 杜甫
杜 甫はどのような韻書を使ったのか―「刊謬補欠切韻」を一つの指標として/『杜甫詩注』に見える「義従平声、読用去声」について―破音字と近体律をめぐって /杜甫詩の換韻について―音韻的特色を中心に/仇氏の「一頭両脚体」について―杜甫「兵車行」の一換韻をめぐって/「彭衙行」は擬古的押韻詩か―杜甫詩韻 覚書

Ⅲ 白居易・韓愈 
白居易近体詩韻字考―杜甫近体詩韻字との比較を通して/白居易「琵琶行」における上=去通押について/韓愈の擬古用韻について―「銘」での用例を中心に

Ⅳ 蘇軾
蘇軾詩における上=去通押について/蘇軾詩の換韻について―中古的声調体系崩壊後の姿をめぐって/蘇軾詩における避諱韻字について―『礼部韻略』「韻略条式」を中心に
初出一覧/あとがき/索引

系統號:

P-006187

日中比較文学叢考

日中比較文学叢考

標題:

日中比較文学叢考

時間:

2015年9月

出版單位:

東京:研文出版

作者:

堀誠 著

內容簡介:

第一部 日中狐変妖婦譚考
狐変妲己考―故事の源流/狐変妲己考補―狐魅妖感の位相から/『三国悪狐伝』と玉藻前説話の変容/城狐と日中狐譚の種々相―都市と城社の文学空間をめぐって

第二部 菅原道真詩篇考
道真竟宴詠懐人士考/道真断腸詩篇考/道真「九月十日」詩篇考/道真離家落涙烏雁考

第三部 源平人物故事考
項羽と義仲―英傑の境涯/劉邦と頼朝―『源平盛衰記』椙山臥木救難考/日中幼帝入水考―亡家亡国の挽歌として

第四部 日中秋扇詠歌考
秋扇詩語源流考/秋扇詩歌詠吟考

第五部 日本『西遊記』受容考
『西遊記』受容史の一齣/『西遊記』受容史の側面/「河童の沙悟浄」の源流

第六部 中島敦「山月記」論考
中島敦における「記」と「伝」―「山月記」にむけて/月への咆哮―「人虎伝」から「山月記」へ/「人虎伝」から「山月記」のテキスト空間を再考する―志怪・伝奇と日本近代の位相

第七部 魯迅「故郷」論考
魯迅「故郷」点描/魯迅「故郷」ノート(Ⅰ)―訳語と読解の検証/魯迅「故郷」ノート(Ⅱ)―「高牆」と「厚障壁」の訳語

あとがき/索引

系統號:

P-006188

中国近世の罪と罰:犯罪・警察・監獄の社会史

中国近世の罪と罰:犯罪・警察・監獄の社会史

標題:

中国近世の罪と罰:犯罪・警察・監獄の社会史

時間:

2015年9月

出版單位:

名古屋:名古屋大學出版會

作者:

太田出 著

內容簡介:

序章 中国近世史における犯罪と治安

第Ⅰ部 犯罪と警察の近世
第1章 近世東アジア人口の増加・移動と「近世」的犯罪
第2章 緑営の「汛」の設置・管轄区域と市鎮の領域
第3章 農村空間における犯罪動向と市鎮住民
第4章 佐弐・雑職の市鎮への移駐と管轄区域
第5章 「犯罪取締りの歴史」と開発・発展の全体史

第Ⅱ部 監獄の近世
第6章 近世旧監獄社会と牢頭
第7章 訴訟と歇家
第8章 「自新所」の誕生
第9章 清末湖州府南潯鎮社会と洗心遷善局
第10章 自新所・遷善所・改過所から習藝所へ

終章 東アジア史・世界史のなかの中国 「近世」

系統號:

P-006075

甘粕正彦と李香蘭――満映という舞臺

甘粕正彦と李香蘭――満映という舞臺

標題:

甘粕正彦と李香蘭――満映という舞臺

時間:

2015年7月

出版單位:

東京:勉誠出版

作者:

小林英夫 著

內容簡介:

プロローグ 満映研究と本書の立ち位置

Ⅰ 満洲事変以前の甘粕正彦

Ⅱ 満州事変前の李香蘭

Ⅲ 満洲事変以降の甘粕正彦と李香蘭

Ⅳ 満洲事変以降の李香蘭

Ⅴ 満洲映画協会の誕生

Ⅵ 満鉄映画製作所

Ⅶ 満映の活動開始

Ⅷ 甘粕正彦:辣腕の満映理事長

Ⅸ 李香蘭の活躍と沸騰する人気

Ⅹ 川喜多長政と上海映画界

ⅩⅠ 太平洋戦争下の李香蘭の映画活動

ⅩⅡ 駆け下る終戦への道

ⅩⅢ 満映の終焉と戦後

エピローグ 満映とは何だったのか

系統號:

P-006057

記憶と認識の中のアジア・太平洋戦争:岩波講座アジア・太平洋戦争戦後篇

記憶と認識の中のアジア・太平洋戦争:岩波講座アジア・太平洋戦争戦後篇

標題:

記憶と認識の中のアジア・太平洋戦争:岩波講座アジア・太平洋戦争戦後篇

時間:

2015年7月

出版單位:

東京:岩波書店

作者:

成田龍一、吉田裕 編

內容簡介:

現代社会の中の戦争像と戦後像(成田龍一)

せめぎあう歴史認識(吉田裕)

継続するサンフランシスコ体制(原貴美恵)

歴史教育の中のアジア・太平洋戦争(今野日出晴)

コメモレイションの行方(鈴木勝雄)

沖縄戦の記憶が今日によびかけるもの(戸邉秀明)

植民地責任論(丸川哲史)

「慰安婦」問題が照らし出す日本の戦後(岩崎稔)

戦後史の中の「和解」(内海愛子)

系統號:

P-006063

中国知識人の三国志像

中国知識人の三国志像

標題:

中国知識人の三国志像

時間:

2015年7月

出版單位:

東京:研文出版

作者:

田中靖彥 著

內容簡介:

序章
問題提起/先行研究および既存の三国志像と、本書の視座/「正統」の語について

第一章 陳寿の尊晋と『三国志』
陳寿の生涯と同時代評価/陳寿の三国描写/陳寿の「不遇」と『三国志』/『三国志』の示した意義

第二章 『後漢書』荀彧伝と范曄の「天下三分」観
荀彧の「漢の忠臣」化/范曄の三国論

第三章 再士官への希望と曹操評価―『漢晋春秋』の「蜀漢正統論」について
両晋南北朝期の三国人物論/初の「蜀漢正統論」とその実態/曹操に投影された桓温の影

第四章 江東寒門の怨念と孫呉正統論の挫折―干宝『捜神記』を中心に
孫呉正統論の胚胎/干宝と孫呉/于吉と干吉

第五章 『世説新語』の三国描写と劉義慶
『世説』は蜀漢正統論の書か/『世説』と三国正統論/名門の称揚と反曹/『世説』撰者は誰か/文帝の皇弟抑圧と「皇弟」劉義慶/ふたりの「文帝」/司馬炎への批判的筆致と『晋書』/「皇弟」と潁川荀/『世説』の編纂時期と劉義慶

第六章 唐代における史学の展開と三国論
曹魏の位置づけと禅譲/李世民と曹操/『史通』の曹魏描写と劉知幾の唐朝観

第七章 澶淵の盟と曹操祭祀―真宗朝における「正統」の萌芽
北宋朝の曹魏尊崇/『冊府元亀』の三国正統論/真宗朝の曹操尊崇/三国志観の一大画期

第八章 宋代における三国論の展開と「正統」
北宋中期以降の三国論/正統論の確立者/蘇軾と三国志観の過渡期/『資治通鑑』に見る三国の「正統」/二程から朱熹へ/宋儒の三国観と孟子受容/「正統」の語について

終章
まとめ/三国志観の画期と「正統」/中国を映す鏡としての三国志

系統號:

P-006064

島と港の歴史学

島と港の歴史学

標題:

島と港の歴史学

時間:

2015年4月

出版單位:

東京:中央大學出版部

作者:

中央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 編

內容簡介:

縄紋丸木舟研究の現状と課題──年代的位置づけを中心に(小林謙一)

遣唐使以後の中国渡航者とその出国手続きについて(石井正敏)

十二世紀前後における対馬島と日本・高麗──『大槐秘抄』にみえる「制」について(近藤剛)

古代・中世環日本海沿岸の港町──日本海対岸地域からみた奥州津軽十三湊(中澤寛将)

日中都市比較から見た平泉(吉田歓)

日本海側からの視座による地域史研究──中世出羽の研究動向(白根靖大)

系統號:

P-006189

The Science of Chinese Buddhism: Early Twentieth-Century Engagements

The Science of Chinese Buddhism: Early Twentieth-Century Engagements

標題:

The Science of Chinese Buddhism: Early Twentieth-Century Engagements

時間:

August, 2015

出版單位: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Erik J. Hammerstrom

內容簡介:

Preface
Introduction

1. The Historical Context

2. Views on the Physical Universe

3. Empiricism and the Means for Verification

4. The Nature of Mind

5. Ethics, Science, and Society

6. Science and Self-Cultivation

Epilogue

系統號:

P-006046

The Age of Irreverence: A New History of Laughter in China

The Age of Irreverence: A New History of Laughter in China

標題:

The Age of Irreverence: A New History of Laughter in China

時間:

September, 2015

出版單位: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作者:

Christopher Rea

內容簡介:

The Age of Irreverence tells the story of why China’s entry into the modern age was not just traumatic, but uproarious. As the Qing dynasty slumped toward extinction, prominent writers compiled jokes into collections they called “histories of laughter.” In the first years of the Republic, novelists, essayists and illustrators alike used humorous allegories to make veiled critiques of the new government. But, again and again, political and cultural discussion erupted into invective, as critics gleefully jeered and derided rivals in public. Farceurs drew followings in the popular press, promoting a culture of practical joking and buffoonery. Eventually, these various expressions of hilarity proved so offensive to high-brow writers that they launched a concerted campaign to transform the tone of public discourse, hoping to displace the old forms of mirth with a new one they called youmo (humor).

Christopher Rea argues that this period—from the 1890s to the 1930s—transformed how Chinese people thought and talked about what is funny. Focusing on five cultural expressions of laughter—jokes, play, mockery, farce, and humor—he reveals the textures of comedy that were a part of everyday life during modern China’s first “age of irreverence.” This new history of laughter not only offers an unprecedented and up-close look at a neglected facet of Chinese cultural modernity, but also reveals its lasting legacy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of the comic today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our understanding of humor as a part of human culture.

About the Author
Christopher Rea(雷勤風)is Associate Professor of Asian Studies at 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He is the editor of Humans, Beasts, and Ghosts: Stories and Essays by Qian Zhongshu and the coeditor of The Business of Culture: Cultural Entrepreneurs in China and Southeast Asia, 1900–60.

系統號:

P-006190

Polyandry and Wife-Selling in Qing Dynasty China: Survival Strategies and Judicial Interventions

Polyandry and Wife-Selling in Qing Dynasty China: Survival Strategies and Judicial Interventions

標題:

Polyandry and Wife-Selling in Qing Dynasty China: Survival Strategies and Judicial Interventions

時間:

September, 2015

出版單位: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作者:

Matthew H. Sommer

內容簡介:

This book is a study of polyandry, wife-selling, and a variety of related practices in China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1644-1912). By analyzing over 1200 legal cases from local and central court archives, Matthew Sommer explores the functions played by marriage, sex, and reproduction in the survival strategies of the rural poor under conditions of overpopulation, worsening sex ratios, and shrinking farm sizes. Polyandry and wife-selling represented opposite ends of a spectrum of strategies. At one end, polyandry was a means to keep the family together by expanding it. A woman would bring in a second husband in exchange for his help supporting her family. In contrast, wife sale was a means to survive by breaking up a family: a husband would secure an emergency infusion of cash while his wife would escape poverty and secure a fresh start with another man.

Even though Qing law prohibited both practices under the rubric “illicit sexual relations,” Sommer shows how magistrates charged with propagating and enforcing a fundamentalist Confucian vision of female chastity tried to cope with their social reality in the face of daunting poverty. This contradiction illuminates both the pragmatism of routine adjudication and the increasingly dysfunctional nature of the dynastic state in the face of mounting social crisis. By casting a spotlight on the rural poor and the experiences of both men and women, Sommer provides an alternative to the standard paradigms of women’s history that have long dominated scholarship on gender and sexuali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About the Author
Matthew H. Sommer teaches Chinese history at Stanford University. He is the author of Sex, Law, and Society in Late Imperial China.

系統號:

P-006191

A Garden of Marvels: Tales of Wonder from Early Medieval China

A Garden of Marvels: Tales of Wonder from Early Medieval China

標題:

A Garden of Marvels: Tales of Wonder from Early Medieval China

時間:

September, 2015

出版單位: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作者:

Robert Ford Campany

內容簡介:

Between 300 and 600 C.E., Chinese writers compiled thousands of accounts of the strange and the extraordinary. Some described weird spirits, customs, and flora and fauna in distant lands. Some depicted individuals of unusual spiritual or moral achievement. But most told of ordinary people’s encounters with ghosts, demons, or gods; sojourns in the land of the dead; eerily significant dreams; and uncannily accurate premonitions. The selection of such stories presented here provides an alluring introduction to early medieval Chinese storytelling and opens a doorway to the enchanted world of thought, culture, and religious belief of that era. Known as zhiguai, or “accounts of anomalies,” they convey a great deal about how people saw the cosmos and their place in it. The tales were circulated because they were entertaining but also because their compilers meant to document the mysterious workings of spirits, the wonders of exotic places, and the nature of the afterlife.

A collection of more than two hundred tales, A Garden of Marvels offers an authoritative yet accessible introduction to zhiguai writings, particularly those never before translated or adequately researched. This volume will likely find its way to bedside tables as well as into classrooms and libraries, just as collections of zhiguai did in early medieval times.

About the Author
Robert Ford Campany is professor of Asian studies and religions at Vanderbilt University.

系統號:

P-006099

Classical Confucian Political Thought: A New Interpretation

Classical Confucian Political Thought: A New Interpretation

標題:

Classical Confucian Political Thought: A New Interpretation

時間:

September, 2015

出版單位: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作者:

Loubna El Amine

內容簡介:

The intellectual legacy of Confucianism has loomed large in efforts to understand China’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While Confucian ethics has been thoroughly explored, the question remains: what exactly is Confucian political thought? Classical Confucian Political Thought returns to the classical texts of the Confucian tradition to answer this vital question. Showing how Confucian ethics and politics diverge, Loubna El Amine argues that Confucian political thought is not a direct application of Confucian moral philosophy. Instead, contrary to the conventional view that Confucian rule aims to instill virtue in all members of society, El Amine demonstrates that its main aim is to promote political order.

El Amine analyzes key aspects of the Confucian political vision, inclu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uler and the people, the typology of rulers, and the role of ministers and government officials. She also looks at Confucianism’s account of the mechanisms through which society is to be regulated, from welfare policies to rituals. She explains that the Confucian conception of the political leaves space open for the rule of those who are not virtuous if these rulers establish and maintain political order. She also contends that Confucians defend the duty to take part in government based on the benefits that such participation can bring to society.

Classical Confucian Political Thought brings a new understanding to Confucian political theory by illustrating that it is not chiefly idealistic and centered on virtue, but rather realistic and driven by political concerns.

About the Author
Loubna El Amine i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government at Georgetown University.

系統號:

P-006120

Translingual Narration: 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Taiwanese Fiction and Film

Translingual Narration: 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Taiwanese Fiction and Film

標題:

Translingual Narration: Colonial and Postcolonial Taiwanese Fiction and Film

時間:

August, 2015

出版單位: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作者:

Bert Mittchell Scruggs

內容簡介:

Translingual Narration is a study of colonial Taiwanese fiction, its translation from Japanese to Chinese, and films produced during and about the colonial era. It is a postcolonial intervention into a field largely dominated by studies of colonial Taiwanese writing as either a branch of Chinese fiction or part of a larger empire of Japanese language texts. Rather than read Taiwanese fiction as simply belonging to one of two discourses, Bert Scruggs argues for disengaging the nation from the former colony to better understand colonial Taiwan and its postcolonial critics.

Following early chapters on the identity politics behind Chinese translations of Japanese texts, attempts to establish a vernacular Taiwanese literature, and critical space, Scruggs provides close readings of short fiction through the critical prisms of locative and cultural or ethnic identity to suggest that cultural identity is evidence of free will. Stories and novellas are also viewed through the critical prism of class-consciousness, including the writings of Yang Kui (1906–1985), who unlike most of his contemporaries wrote politically engaged literature. Scruggs completes his core examination of identity by reading short fiction through the prism of gender identity and posits a resemblance between gender politics in colonial Taiwan and pre-independence India.

The work goes on to test the limits of nostalgia and solastalgia in fiction and film by looking at how both the colonial future and past are remembered before concluding with political uses of cinematic murder. Films considered in this chapter include colonial-era government propaganda documentaries and postcolonial representations of colonial cosmopolitanism and oppression. Finally, ideas borrowed from translation and memory studies as well as indigenization are suggested as possible avenues of discovery for continued interventions into the study of postcolonial and colonial Taiwanese fiction and culture.

With its insightful and informed analysis of the diverse nature of Taiwanese identity, Translingual Narration will engage a broad audience with interests in East Asian and postcolonial literature, film, history, and culture.

About the Author
Bert Mittchell Scruggs i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at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Irvine.

系統號:

P-006100

Urbanizing China in War and Peace: The Case of Wuxi County

Urbanizing China in War and Peace: The Case of Wuxi County

標題:

Urbanizing China in War and Peace: The Case of Wuxi County

時間:

June, 2015

出版單位:

Honolulu: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作者:

Toby Lincoln(林濤)

內容簡介:

Urbanizing China in War and Peace rewrites the history of rural-urban relations in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 by arguing that urbanization is a total societal transformation and as important a factor as revolution, nationalism, or modernity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Linking the global and the local in space and time, China's urbanization was not only driven by industrial capitalism and the expansion of the state, but also shaped how these forces influenced daily life in the city and the countryside. Although the conflict that beset China after the Japanese invasion in 1937 affected the development of cities, towns, and villages, it did not derail previous changes. To truly understand how China has emerged as the world's largest urban society, we must consider such continuities across the first half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during periods of war as well as peace.

The book focuses on Wuxi, a city that lies a hundred miles to the west of Shanghai. In the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local industrialists were responsible for it quickly becoming the largest industrial city in China outside treaty ports. They built factories, roads, and other infrastructure outside the old city walls and in surrounding towns and villages. Chapters examine the county's transformation as recorded in guidebooks and travel magazines of the time and 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the early 1920s and into the Nanjing Decade, when new administrative laws led to the continued expansion of the city under both municipal and county officials. They explore the revival of the silk industry during the Japanese occupation and the industry's role in driving urbanization, as well as efforts by Chinese leaders to carry out prewar development plans despite lockdowns and qingxiang (clean the countryside) campaigns. In the midst of the barbed wire and watch towers, plans to shape the built environment in Wuxi County and the region as a whole persisted and were carried out.

Ambitious and well researched, Urbanizing China in War and Peace will appeal to scholars and students of Chinese urban history, the Anti-Japanese War of Resistance, and the Republican period. Its engagement with issues of urbanization in general will interest urban historians of other times and places.

About the Author
Toby Lincoln is a lecturer in modern Chinese urban history at the Center for Urban History, University of Leicester.

系統號:

P-00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