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感動的時刻:「最美好的讀詩體驗」系列講座

感動的時刻:「最美好的讀詩體驗」系列講座

標題:

感動的時刻:「最美好的讀詩體驗」系列講座

時間:

2015年3月7日至4月25日

地點:

國家圖書館文教區國際會議廳(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20號)

主辦單位:

國家圖書館

聯絡人:

Tel: 23619132#725

內容簡介:

【系列演講】
演講時間均為週六14:00-16:30

4月11日
詩歌是靈魂的花朵:談古今詩人對花事、美感與生命的體悟(洪淑苓,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暨中文系教授)

4月25日
耽溺的起始:我印象最深的讀詩經驗
羅智成(詩人、經濟文化合作策進會董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系)

※公務人員及教師全程參與者可獲學習時數認證時數3小時(需要者請於報名時填寫身分證字號)

※搭配講座辦理,於講座結束後進行贈書及現場簽書活動,歡迎參加!

敬請預先網路報名,網址:http://activity.ncl.edu.tw/

【主題書展】
時間:2015年3月10日至4月26日
地點:國家圖書館2樓閱覽大廳(臺北市中山南路20號)

【「美好的閱讀--書香頌真情」朗讀大會】
時間:2015年4月18日(周六)14:30-17:00
地點:國家圖書館文教區地下1樓演講廳
報名網址:http://activity.ncl.edu.tw/Evn_mgm.aspx?event_id=694

系統號:

A-005017

【演講】胡克緯:布農族流動的氏族邊界與建構化歷程:以臺東縣延平鄉Pasikau部落Maiput為例

標題:

【演講】胡克緯:布農族流動的氏族邊界與建構化歷程:以臺東縣延平鄉Pasikau部落Maiput為例

時間:

2015年4月1日(週三)12:00-13:30

地點:

中研院民族所第一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主講人:

胡克緯(布農族東群部落學校教師/民族所2014年度原住民訪問研究者)

內容簡介:

本文從歷史的脈絡著手,以布農族內部觀點來理解Pasikau部落(臺東縣延平鄉桃源村)Maiput的社群定位,從中理解布農族複雜的氏族體系,如何透過流動的氏族邊界展現布農族的文化內涵。筆者透過「建構論」來理解Maiput的建構化歷程,從族群認同的理論進而觀察族群內部多層次且揉雜的認同想像,以及「尋根行動」與「部落新風貌」的社會實踐與日常展演,如何造成Maiput社群關係的轉變。透過當代氏族版圖的協商與重組的可能,筆者發現族群認同的實踐與操演反映當代布農族的社會文化變遷,同時,筆者強調Maiput氏族的形成與定位,展現了文化並非特定事物與均質化的演變,地方也無同質、單一的文化認同,有助於布農族的族群研究推至實踐層次的新方向與視野。

1.http://www.ioe.sinica.edu.tw/ (一律從「民族所網頁」報名)
2.即日起至2015年3月23日(週一)23:00為止。
3.餐點提供:由於餐點數量有限,本所保留提供餐點與否的權利。
4.錄取通知:於3月25日(週三)前統一回覆錄取通知,並告知是否提供餐點。
5.演講於當日12:00開始,會場於12:15前提供餐點。
6.請自備環保餐具。
7.如若報名兩次不出席且沒有事先告知者,將取消報名資格。
8.請留意是否收到報名回覆信函,並確認是否錄取,謝謝。
9.聯絡資訊:林音秀小姐,E-mail: world66@gate.sinica.edu.tw

系統號:

A-005064

【演講】黃一農:e考據對文史研究的衝擊:以紅學相關詩詞之用典為例

【演講】黃一農:e考據對文史研究的衝擊:以紅學相關詩詞之用典為例

標題:

【演講】黃一農:e考據對文史研究的衝擊:以紅學相關詩詞之用典為例

時間:

2015年4月1日(週三)16:00-18:00

地點:

中山大學文學院7樓文LA7006(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主辦單位:

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清代學術研究中心

主講人:

黃一農(中央研究院院士)

內容簡介:

說明:古典詩詞的用典對文史研究者而言往往是一很大的挑戰,本演講將以紅學研究中的相關詩詞為例,嘗試展現e考據獨特且高效能的學習曲線,並尋找在《佩文韻府》、《龍文鞭影》等傳統文獻與「中國基本古籍庫」、「中國方志庫」等數位工具之間的和諧對話。

主持人:蔡振念(國立中山大學中文系系主任)

系統號:

A-005091

【演講】Hugh Clark:Cultural Accommodation in South China through the 1st Millennium CE

【演講】Hugh Clark:Cultural Accommodation in South China through the 1st Millennium CE

標題:

【演講】Hugh Clark:Cultural Accommodation in South China through the 1st Millennium CE

時間:

2015年4月2日(週四)16:30

地點:

Princeton University, Jones Hall, Room 202(202 Jones Hall,Princeton, NJ 08544,USA)

主辦單位:

East Asian Studies Program, Princeton University

主講人:

Dr. Hugh Clark(Professor of History & East Asian Studies, Ursinus College)

內容簡介:

The diverse lands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lay outside the empire’s cultural heartland long after the assertion of political authority by the Qin empire in the late 3rd century BCE. In the eyes of northern elites who authored the written record, the cultures of the South were considered inferior, “barbaric,” and unworthy of either imitation or engagement. Nevertheless over the course of the 1st millennium CE North and South were increasingly engaged with and familiar with each other.

For centuries if not millennia the standard narrative has presumed that northern culture, the so-called “Confucian” culture overwhelmed and transformed the South, displacing indigenous culture and converting the South into something more nearly akin to the North.

In the present paper the author argues for a different outcome. Through examination of the roots of three cults indigenous to southern Fujian province: the Maternal Ancestress (Mazu), the Great Life-Protecting Lord (Baosheng dadi), and the Lord of Manifest Kindness (Xianhui hou), the author argues that pre-sinitic southern culture had a profound impact on sinitic culture, one that continues to resonate throughout Chinese culture even to the present.

The goal is to challenge the “Confucian” cultural model and a new perspective on what “Chinese culture” means.

※本演講原訂於2月18日舉辦,延期至4月2日。

系統號:

A-005018

【演講】Tamara Chin:Inventing Silk Road Studies

標題:

【演講】Tamara Chin:Inventing Silk Road Studies

時間:

2015年4月2日(週四)19:30-21:00

地點:

Old Knight Building, Room 102, 521 Memorial Way, Stanford University(521 Memorial Way, Stanford, CA 94305,USA)

主辦單位:

The Silkroad Foundation, 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 Stanford University

主講人:

Tamara Chi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Brown University)

內容簡介:

Since the 1980s, the term Silk Road has had a popular and academic appeal, suggestive of an era of premodern globalization in which China played a central role. Silk Road books, journals, exhibitions, conferences, and institutes are increasingly commonplace across Asia, North America, and Europe. The talk introduces the modern idea of the Silk Road as a term first coined by a German geographer in 1877. It sketches the early translation and circulation of the term in colonial geography, before its re-appropration in diplomatic discourses after the 1955 Bandung Conference and Nixon’s 1972 visit to China. The talk then addresses the idea of Silk Road studies as an academic field. Despite a general familiarity with what now falls under Silk Road studies (e.g., Central Asian art; Dunhuang manuscripts; contemporary Chinese geopolitics), insufficient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its potential parameters or usefulness. I ask: as what kind of heuristic device has the Silk Road served, and in which disciplines? Is a more defined or institutionalized field of Silk Road studies desirable? If so, which model should it follow, and which other fields should it position itself with or against (e.g. Area Studies, postcolonial studies,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bout the Speaker
Tamara T. Chin is a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at Brown University. She specializes in early Chinese literature, and recently published Savage Exchange: Han Imperialism, Chinese Literary Style, and the Economic Imagination (Harvard 2014). She is currently working on two book projects relating to the Silk Road: one on changes in literary and economic practices during the rise of the Silk Road (ca. 1-700 CE), and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modern idea of a more globalized premodernity (the "invention" of the Silk Road).

RSVP required(http://ceas.stanford.edu/events/rsvp.php)

系統號:

A-005087

【演講】Jonathan Schlesinger:Inventing Silk Road StudiesA Mushroom's Perspective On Qing Environmental History

標題:

【演講】Jonathan Schlesinger:Inventing Silk Road StudiesA Mushroom's Perspective On Qing Environmental History

時間:

2015年4月7日(週二)16:15-17:30

地點:

Lathrop East Asia Library, Room 224, 518 Memorial Way, Stanford University(521 Memorial Way, Stanford, CA 94305,USA)

主辦單位:

Department of History, 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 Stanford University

主講人:

Jonathan Schlesinger(謝健,Assistant Professor of History, Indiana University)

內容簡介:

What environmental histories can Mongolian and Manchu archives of the Qing empire tell? This talk finds an answer in a curious and forgotten event: the rush for wild steppe mushrooms in nineteenth-century Mongolia. In the 1820s, thousands of undocumented workers crossed the internal boundary from China to Mongolia in search of mushrooms. As the booming trade transformed the land, field reports poured into Beijing: not only did mushroom pickers violate imperial law, they allegedly destroyed a pristine environment. As tensions rose, the Qing state mobilized around a dramatic response: a “purification” campaign to repatriate undocumented Chinese, investigate Mongol collaborators, and restore the steppe to a timeless state. Historians usually describe Qing Mongolia as an agricultural frontier. Based on archival research in Ulaanbaatar in Beijing, this talk points instead to how a resource rush, not homesteading, could drive environmental change and politics and explores the idea of "pure" nature in the Qing world.

系統號:

A-005088

【演講】汪俊彥:「臺灣不臺灣、傳統不傳統」:日本殖民時期的臺灣劇場活動

【演講】汪俊彥:「臺灣不臺灣、傳統不傳統」:日本殖民時期的臺灣劇場活動

標題:

【演講】汪俊彥:「臺灣不臺灣、傳統不傳統」:日本殖民時期的臺灣劇場活動

時間:

2015年4月10日(週五)12:20-14:00

地點:

臺灣師範大學文學院誠202教室(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

主講人:

汪俊彥(國立中興大學臺文所助理教授)

內容簡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語文學系2014學年度第二學期臺灣文化講座系列】

時間地點若更動將公告於本系網站,聽講前煩請再次確認

歡迎校內外人士踴躍參與,謝謝!

系統號:

A-005130

【演講】Joshua Fogel:Maiden Voyage: The Senzaimaru(千歲丸) and the Creation of Modern Sino-Japanese Relations

標題:

【演講】Joshua Fogel:Maiden Voyage: The Senzaimaru(千歲丸) and the Creation of Modern Sino-Japanese Relations

時間:

2015年4月10日(週五)14:00-16:00

地點:

Munk School of Global Affairs(208N, North House, Munk School of Global Affairs 1 Devonshire Place,Toronto,Canada)

主辦單位:

East Asia Institute, University of Toronto

主講人:

Joshua Fogel (Professor of History and Canada Research,York University)

聯絡人:

Rachel Ostep, E-mail: asian.institute@utoronto.ca

內容簡介:

After centuries of virtual isolation, during which time international sea travel was forbidden outside of Japan’s immediate fishing shores, Japanese shogunal authorities in 1862 made the unprecedented decision to launch an official delegation to China by sea. Concerned by the fast-changing global environment, they had witnessed the ever-increasing number of incursions into Asia by European powers—not the least of which was Commodore Perry’s arrival in Japan in 1853–54 and the forced opening of a handful of Japanese ports at the end of the decade. The Japanese reasoned that it was only a matter of time before they too encountered the same unfortunate fate as China; their hope was to learn from the Chinese experience and to keep foreign powers at bay. They dispatched the Senzaimaru to Shanghai with the purpose of investigating contemporary conditions of trade and diplomacy in the international city. Japanese from varied domains, as well as shogunal officials, Nagasaki merchants, and an assortment of deck hands, made the voyage along with a British crew, spending a total of ten weeks observing and interacting with the Chinese and with a handful of Westerners. Roughly a dozen Japanese narratives of the voyage were produced at the time, recounting personal impressions and experiences in Shanghai. The Japanese emissaries had the distinct advantage of being able to communicate with their Chinese hosts by means of the “brush conversation” (written exchanges in literary Chinese). For their part, the Chinese authorities also created a paper trail of reports and memorials concerning the Japanese visitors, which worked its way up and down the bureaucratic chain of command.

This was the first official meeting of Chinese and Japanese in several centuries. Although the Chinese authorities agreed to few of the Japanese requests for trade relations and a consulate, nine years later China and Japan would sign the first bilateral treaty of amity in their history, a completely equal treaty. East Asia—and the diplomatic and trade relations between the region’s two major players in the modern era—would never be the same.

Joshua Fogel is Professor of History and Canada Research Chair in the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at York University. A leading scholar of modern East Asian history, Professor Fogel is the author of numerous books and articles on China and Japan and their reciprocal interaction from the fourteenth through to the nineteenth century.

系統號:

A-005134

【演講】Stephen F. Teiser:The Origins Of The Dunhuang Manuscripts

標題:

【演講】Stephen F. Teiser:The Origins Of The Dunhuang Manuscripts

時間:

2015年4月10日(週二)19:30-21:00

地點:

Old Knight Building, Room 102, 521 Memorial Way, Stanford University(521 Memorial Way, Stanford, CA 94305,USA)

主辦單位:

The Silkroad Foundation, Department of History, 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 Stanford University

主講人:

Stephen F. Teiser (Professor of Religion, Princeton University)

聯絡人:

E-mail: csquare@stanford.edu

內容簡介:

From the time the manuscripts from Dunhuang were first discovered in 1900, curious minds have wondered why the texts were deposited in the library cave (Mogao Cave 17) in the early 11th century. Two major reasons have been proposed. The “sacred waste” theory proposes that the texts, wrappers, and paintings in the cave had outlived their usefulness in religious and social life but were too sacred or rare to be simply burned or disposed of. Hence, batches of manuscripts from several temple libraries were collected and sealed up. Another theory is that the manuscripts were intentionally placed into the cave in order to “avoid disaster,” such as the rumored invasion of the Karakhanids.

These theories have guided research and generated important scholarship. But they have also encouraged us to ignore other important aspects of Buddhist manuscript culture. In particular, in assuming that the entire body of manuscripts from Dunhuang constitutes a library or single corpus, such theories obscure the multiple origins of the manuscripts and the diverse range of religious and social institutions in which the texts were produced. Instead of focusing on the end of the manuscripts, this lecture explores how the genesis of the manuscripts provides invaluable information about Buddhist religious practice and the institutions of literacy in medieval China.

Free and Open to the Public

About the Speaker
Stephen F. Teiser is the D. T. Suzuki Professor in Buddhist Studies and Professor of Religion in the Department of Religion at Princeton University. He specializes in the study of Buddhism and Chinese religions. His current research focuses on Chinese Buddhist practice and medieval liturgical manuscripts.

系統號:

A-005089

【演講】陳國川:築夢──臺灣的土地與居民

標題:

【演講】陳國川:築夢──臺灣的土地與居民

時間:

2015年4月11日(週六)10:00-12:00

地點:

國立臺灣圖書館4樓4045教室(新北市中和區中安街85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圖書館參考特藏組

主講人:

陳國川(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

聯絡人:

陳先生,Tel: 02-2926-6888 #4221

內容簡介:

本演講為國立臺灣圖書館「臺灣學系列講座」4月場次。

系統號:

A-005106

【演講】林桂如:從漢籍到浮世草子:以《棠陰比事》與《本朝櫻陰比事》為例

標題:

【演講】林桂如:從漢籍到浮世草子:以《棠陰比事》與《本朝櫻陰比事》為例

時間:

2015年4月13日(週一)10: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文哲所三樓討論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主講人:

林桂如(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助理教授)

內容簡介:

【共相與殊相:十八世紀前東亞文化意象的匯聚、流傳與變異】系列演講

主持人:廖肇亨(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總計畫共同主持人)

系統號:

A-005126

【演講】邱仲麟:海出大魚——中國歷史上的鯨豚擱淺事件

標題:

【演講】邱仲麟:海出大魚——中國歷史上的鯨豚擱淺事件

時間:

2015年4月13日(週一)10:00-12:00

地點:

中研院史語所文物陳列館五樓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

主講人:

邱仲麟(中央研究院史語所研究員)

內容簡介:

【中研院史語所2015年度第七次學術講論會】

系統號:

A-005172

【演講】鄭瑋寧:再現死亡、悲懷難遣:以當代魯凱人的喪葬實踐為例

標題:

【演講】鄭瑋寧:再現死亡、悲懷難遣:以當代魯凱人的喪葬實踐為例

時間:

2015年4月13日(週一)10:00-12:00

地點:

中研院民族所2319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主講人:

鄭瑋寧(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聯絡人:

陶曉萱,Tel: 02-2652-3324;E-mail: hsiaotao@gate.sinica.edu.tw

內容簡介:

本次演講以臺東縣卑南鄉Taromak聚落當代喪葬實踐為例,探究以下問題:對當代魯凱人而言,什麼才是日常生活與生命中真正重要的?在當代魯凱人接觸與接受基督教不同教派、漢人民間信仰與在地儀式實踐的混雜情境中,他們關心的問題究竟為何?他們生活世界的圖像為何?筆者關注的是:研究者是否能,且如何能從非關教派與非關社會階序的視角,對當代魯凱人因接觸不同信仰所共構的異質儀式實踐場域,進行勾繪、討論與分析?其次,研究者應該如何針對儀式中的自我與他者、自我與世界的多重關係性所呈現的圖像,加以定性和定位?在何種意義下,前述這些富含存在論—現象學蘊義的異質儀式實踐與場域,可以成為合法的人類學研究課題?

筆者將從Valetine Daniel(1996, 2002) 揭示生命儀禮的在地本體論以及Michael Jackson(2012)關注自身做為關係性存有(relational being)的存在人類學(existential anthropology)視角,考察當代魯凱人的喪葬實踐。筆者從魯凱人面對死亡時的情感表意形式的轉變及其蘊含人觀性質改變的角度切入,分析性質殊異(基督新教、原住民泛靈論和漢人民間信仰)的喪葬實踐所蘊含的與牽連的分類範疇、社會情感與個人情緒等彼此交織之過程。如此,筆者得以勾繪當地人在面對死亡之際與之後,自我與他者、自我與世界間的關係樣態以及彼此再度連結的過程,進而貼近其形構之在世存有(being-in-the-world)、關係性、情緒性(emotionality)與生活世界圖像。筆者主張,有關當代生命儀禮意義的探究,必須將儀式的歷史樣貌視為當代儀式實踐之「共構的對位」(co-constitutive counterpart),以分析並有效解釋:當地人如何以或隱或顯的平行並置以及不對稱的共同現身等方式,呈現出死亡、祖靈/先和生者的共構、人間與彼岸的連續性等存有樣態。

藉由掌握基本文化分類概念與現代性範疇之間的競合、矛盾、對張、交錯與切割關係,筆者於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生活紋理中,細緻地耙梳異質範疇如何彼此結合、運作並構成了當代儀式實踐所體現之異質本體的生活世界。藉此,研究者才能正面回應,當代人類學本體論轉向後所出現的過度哲學化、忽略個案的歷史社會文化底蘊與時代性等困境。

系統號:

A-005081

【演講】丁仁傑:目連救母、妙善救父、哪吒大戰李靖:神話故事的演進與文化主體的形構

標題:

【演講】丁仁傑:目連救母、妙善救父、哪吒大戰李靖:神話故事的演進與文化主體的形構

時間:

2015年4月15日(週三)12:00-13:30

地點:

中研院民族所第一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主講人:

丁仁傑(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研究員)

內容簡介:

目連、觀音、哪吒都是由印度來的舶來品,他們何時出現在漢人歷史的舞臺上?其形象又歷經何種改變?最後,其又都各自以什麼樣的位置,成為強化漢人父系家庭結構的神明意象?本次報告將以目連、觀音、哪吒在漢人神話故事中的演變、家庭關係中所反映出來的心理投射、以及其在民間宗教儀式中所出現的型態為考察主題,進而以實踐理論的角度,觀照社會結構、文化劇本、與儀式展演三者間漫長而曲折的相互鑲嵌的歷程,並將涉及漢人父系社會中造成情感挫折與慾望糾葛的各類雙元性﹝父子、父女、母子、母女等﹞關係的有關討論。

1.http://www.ioe.sinica.edu.tw/ (一律從「民族所網頁」報名)
2.即日起至2015年4月5日(週日)23:00為止。
3.餐點提供:由於餐點數量有限,本所保留提供餐點與否的權利。
4.錄取通知:於4月8日(週三)前統一回覆錄取通知,並告知是否提供餐點。
5.演講於當日12:00開始,會場於12:15前提供餐點。
6.請自備環保餐具。
7.如若報名兩次不出席且沒有事先告知者,將取消報名資格。
8.請留意是否收到報名回覆信函,並確認是否錄取,謝謝。
9.聯絡資訊:林音秀小姐,E-mail: world66@gate.sinica.edu.tw

系統號:

A-005125

【演講】劉益昌:臺灣原住民的複雜由來:以阿美族為例

【演講】劉益昌:臺灣原住民的複雜由來:以阿美族為例

標題:

【演講】劉益昌:臺灣原住民的複雜由來:以阿美族為例

時間:

2015年4月15日(週三)14:00-16:00

地點:

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主辦單位:

國史館

主講人:

劉益昌(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聯絡人:

國史館采集處推廣科,Tel: 02-2316-1055

內容簡介:

【臺灣原住民史系列專題演講(十七)】

※教師及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可核發研習時數2小時

※活動結束後,可獲得「國史館文化饗宴」集點貼紙1張

系統號:

A-005041

【演講】陳秀芬:明代本草傳統中的人藥、食人主義與人體修治

標題:

【演講】陳秀芬:明代本草傳統中的人藥、食人主義與人體修治

時間:

2015年4月16日(週四)14:00-16:00

地點: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大樓701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醫學的物質文化計畫、生命醫療史研究室

主講人:

陳秀芬(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內容簡介:

【「醫學的物質文化」計畫104年度第二次討論月會】

系統號:

A-005094

【演講】王鴻泰:成為詩人──明清士人的習詩情緣與文藝生活

標題:

【演講】王鴻泰:成為詩人──明清士人的習詩情緣與文藝生活

時間:

2015年4月16日(週四)14:10-16:00

地點:

臺灣師範大學勤大樓4樓歷史學系視聽教室(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

主講人:

王鴻泰(中研院史語所副研究員)

聯絡人:

歐詠芝,Tel: (02)77341507;E-mail: yungchihou@ntnu.edu.tw

報導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

內容簡介:

主持人:陳秀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系統號:

A-005175

【演講】邵廣昭:消失中的魚類多樣性──兼談臺灣方志裡的魚

【演講】邵廣昭:消失中的魚類多樣性──兼談臺灣方志裡的魚

標題:

【演講】邵廣昭:消失中的魚類多樣性──兼談臺灣方志裡的魚

時間:

2015年4月17日(週五)14:10-16:00

地點:

臺灣師範大學勤308教室(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主講人:

邵廣昭(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執行長)

內容簡介:

歡迎各界踴躍參與

系統號:

A-005129

【演講會】第23回日中戦争史研究会

標題:

【演講會】第23回日中戦争史研究会

時間:

2015年4月18日(週六)13:00-16:30

地點:

愛知大學名古屋校舍厚生棟3F,W32會議室(名古屋市中村区平池町4-60-6)

主辦單位:

NIHU愛知大学拠点/社会・歴史的アプローチ班

聯絡人:

愛知大学国際中国学研究センター,E-mail: iccs-sympo@ml.aichi-u.ac.jp

內容簡介:

【第23回日中戦争史研究会】

世界恐慌期、中国における棉糸金融の再編(岡崎清宜,愛知県立大学・愛知大学非常勤講師)

1945-48年山東省濱海区 戦火の土地改革:“総力戦”体制の構築に向けて(荒武達朗,徳島大学総合科学部准教授)

本演講毋須事先報名,免費入場

系統號:

A-005148

【演講】中村元哉:中臺分断のなかの香港政治思想――1950年代から1970年代を中心に

【演講】中村元哉:中臺分断のなかの香港政治思想――1950年代から1970年代を中心に

標題:

【演講】中村元哉:中臺分断のなかの香港政治思想――1950年代から1970年代を中心に

時間:

2015年4月18日(週六)13:30-17:30

地點:

東京大学駒場キャンパス18号館4階会議室(東京都目黒区駒場3-8-1)

主辦單位:

東洋文庫超域アジア部門現代中国研究班国際関係・文化グループ

主講人:

中村元哉(津田塾大学准教授)

聯絡人:

村田雄二郎教授,E-mail: murata@ask.c.u-tokyo.ac.jp

內容簡介:

【「東洋文庫超域アジア部門現代中国研究班国際関係・文化グループ」2015年度第1回研討會】

歡迎各界人士參加

系統號:

A-005040

【導讀會】嵇國鳳:無法迴避的政治:以文化保守主義者吳宓為例(1927-1949)

【導讀會】嵇國鳳:無法迴避的政治:以文化保守主義者吳宓為例(1927-1949)

標題:

【導讀會】嵇國鳳:無法迴避的政治:以文化保守主義者吳宓為例(1927-1949)

時間:

2015年4月20日(週一)14:00-16:00

地點:

國史館2樓多功能教室(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主辦單位:

國史館

主講人:

嵇國鳳(本書作者)

聯絡人:

國史館采集處推廣科,Tel: 02-2316-1055

內容簡介:

【「愛˙悅讀」國史導讀會(十八)】
知識份子對政治的態度與選擇,絕不僅有全盤的擁護或棄絕,政治的意識型態與文化觀之間的影響與曖昧性,就像保守與創新般並存,在不斷的融受過程中,既有相容也有矛盾。在文化保守主義的脈絡下,本書所欲探討的主軸分別是:其一,透過吳宓,去觀察在新與舊的過渡時代裡,一個懂得欣賞傳統的知識份子,其文化保守觀念的產生,如何與現實政治間進行互動。其二,從吳宓個人的角度出發,觀察與其同樣具有文化保守傾向的學術群體內部,其學人間彼此的同質性、特別是異質性表現。

※教師及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可核發研習時數2小時

※活動結束後,可獲得「國史館文化饗宴」集點貼紙1張

系統號:

A-005097

【演講】崔溶澈專題演講

【演講】崔溶澈專題演講

標題:

【演講】崔溶澈專題演講

時間:

2015年4月,共3場

地點:

中正大學文學院144演講廳(嘉義縣民雄鄉大學路一段168號)

主辦單位:

國立中正大學中國文學系

主講人:

崔溶澈(韓國高麗大學中文系教授兼民族文化研究院院長)

內容簡介:

國立中正大學中文系獲得國家科技部資助,邀聘韓國高麗大學崔溶澈教授蒞校進行三場系列演講。崔溶澈博士,現為韓國高麗大學中文系教授兼民族文化研究院院長,兼治中國古典小說及韓國漢學研究,將為聽眾進行具有東亞學術流動的系列演講,俾使聽者拓展國際漢學視野,於近來已成熱潮之東亞文化交融流佈課題上得以鑑往知來。

學問厚殖於中國小說及韓國漢學兩大範疇的崔溶澈教授,即將進行系列演講的總主題為「中韓古典文學的傳播與翻譯」。以古典文獻為範疇,再現文人的學思經歷,描摹個別文本的傳播、刊印、影響等出版史樣態,賦以豐富的朝鮮文人文化作底蘊,深度精彩可期。本系列演講將注入朝鮮王室的閱讀品味,觸探朝鮮文學的漢文及諺文系統,擴及燕行使者的外交任務,朝鮮漢文獻的留存與出版,東傳漢文學的流傳面貌,文言作品之於文人學習與生活的影響,文人對中國文言作品的模仿與擬作……等,涉及東亞漢文化的「環流」現象,由小見大,既有視焦,又面向廣博,十分令人嚮往與期待。敬請學界同好,踴躍出席聽講交流。

第一場
主題:朝鮮時代的漂海錄:朝鮮文人的東亞經驗
時間:2015年4月23日(週四)下午2:10起
地點:文學院144演講廳

第二場
主題:在昌德宮的樂善齋中:《紅樓夢》的流傳和翻譯
時間:2015年4月24日(週五)上午10:10起
地點:文學院144演講廳

第三場
主題:朝鮮時代出版的中國文學選集
時間:2015年4月27日(週一)下午4:10起
地點:文學院144演講廳

三場演講主持人皆為中正大學中文系系主任毛文芳教授

系統號:

A-005275

【演講】許雪姬:上海東亜同文書院中的臺灣學生(1919-1945)

標題:

【演講】許雪姬:上海東亜同文書院中的臺灣學生(1919-1945)

時間:

2015年4月28日(週二)14:00-16:00

地點:

中研院臺史所802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

主講人:

許雪姬(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內容簡介:

與談人:鍾淑敏(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

主持人:曾文亮(中研院臺史所助研究員)

系統號:

A-005235

【演講】林欣宜:1895年在福爾摩沙的西洋人

標題:

【演講】林欣宜:1895年在福爾摩沙的西洋人

時間:

2015年4月29日(週三)8:30-10:00

地點:

臺灣師範大學勤大樓4樓歷史學系視聽教室(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

主講人:

林欣宜(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助理教授)

內容簡介: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103學年度第5次教學研討會】

~歡迎各界人士蒞臨聽講~

系統號:

A-005128

【演講】田中實加:灣生回家

標題:

【演講】田中實加:灣生回家

時間:

2015年4月29日(週三)12:00-13:30

地點:

中研院民族所第一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主講人:

田中實加(法國尼斯國立美術學院碩士)

內容簡介:

「灣生」是指1895到1946年在臺灣出生的日本人,因為戰爭的無奈被迫離開。他們很愛臺灣,因為在心裏,臺灣才是永遠的故鄉!學藝術的女孩田中實加,原本單純地只是被託付將日本管家爺爺的骨灰送回臺灣花蓮,卻隨著尋找他的故鄉與身世,宛如解謎般,發現了一段又一段被時代湮沒的「灣生」傳奇。她自己,也因為捲入這場時代悲劇的探索,完全改變了原本平穩順遂的人生。《灣生回家》,就是灣生後裔田中實加十三年來追尋「灣生」身世之謎的動人紀錄。

1.http://www.ioe.sinica.edu.tw/ (一律從「民族所網頁」報名)
2.即日起至2015年4月19日(週日)23:00為止。
3.餐點提供:由於餐點數量有限,本所保留提供餐點與否的權利。
4.錄取通知:於4月22日(週三)前統一回覆錄取通知,並告知是否提供餐點。
5.演講於當日12:00開始,會場於12:15前提供餐點。
6.請自備環保餐具。
7.如若報名兩次不出席且沒有事先告知者,將取消報名資格。
8.請留意是否收到報名回覆信函,並確認是否錄取,謝謝。
9.聯絡資訊:林音秀小姐,E-mail: world66@gate.sinica.edu.tw

系統號:

A-005204

【展覽】曾品滄:吃飯以外:餐館與近代臺灣的社會變遷

標題:

【展覽】曾品滄:吃飯以外:餐館與近代臺灣的社會變遷

時間:

2015年4月30日(週四)14:10-16:00

地點:

臺灣師範大學勤大樓4樓歷史學系視聽教室(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

主講人:

曾品滄(中研院臺史所助研究員)

聯絡人:

歐詠芝,Tel: (02)77341507;E-mail: yungchihou@ntnu.edu.tw

報導者: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

內容簡介:

主持人:陳秀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系統號:

A-005151

【演講】Kate Merkel-Hess:Making A Rural Modern In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China

標題:

【演講】Kate Merkel-Hess:Making A Rural Modern In Early Twentieth Century China

時間:

2015年5月5日(週二)16:15-17:30

地點:

Lathrop East Asia Library, Room 224, 518 Memorial Way, Stanford University(521 Memorial Way, Stanford, CA 94305,USA)

主辦單位:

Department of History, 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 Stanford University

主講人:

Kate Merkel-Hess (Assistant Professor of History and Asian Studies,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內容簡介:

China became a majority urban country only in 2011, and the trend toward urbanization will deepen in the next decade as the government fulfills its plans to move rural populations into cities, razing villages and relocating villagers to suburban high rises. This shift is the end of a story that originated in the 1920s and 1930s, when intellectuals began what turned out to be an almost century-long challenge to the urban nature of modernization, positing, in its place, a rural modern. This alternate vision of modernity got its start among the thousands of Chinese reformers who ventured into the countryside to try to effect rural reconstruction and, in so doing, make a new people. This talk explores not only how reformers imagined remade people and their communities, but also the shifts in rural reconstruction models as government and international interest in the reforms grew, and what had been largely independent or local efforts at reform were increasingly entangled with the developmental state.

RSVP needed: http://ceas.stanford.edu/events/rsvp.php

系統號:

A-005090

【演講】陳培豐:由流行歌的唱腔來看臺灣的殖民史

標題:

【演講】陳培豐:由流行歌的唱腔來看臺灣的殖民史

時間:

2015年5月16日(週六)14:00-16:00

地點:

國立臺灣圖書館4樓4045教室(新北市中和區中安街85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圖書館參考特藏組

主講人:

陳培豐(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研究員)

聯絡人:

陳先生,Tel: 02-2926-6888 #4221

內容簡介:

本演講為國立臺灣圖書館「臺灣學系列講座」5月場次。

系統號:

A-005107

【工作坊】「文化、歷史與國家形構:近代中國族群邊界與少數民族的建構歷程」工作坊

標題:

【工作坊】「文化、歷史與國家形構:近代中國族群邊界與少數民族的建構歷程」工作坊

時間:

2015年4月17日(週五)

地點:

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中型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聯絡人:

有意參加者請至官網線上報名

內容簡介:

9:50-10:50
【第一場:本土歷史記憶與白族認同】
主持人:黃克武(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
主講人:王明珂(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
評論/與談人:王秀玉(華盛頓州立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11:00-12:00
【第二場:近代中國民族主義的核心概念】
主持人:王明珂(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
主講人:黃克武(中研院近史所研究員)
評論/與談人:王柯(神戶大學國際文化學科教授)

13:30-14:30
【第三場:維吾爾現代教育運動與五四運動內容的差異】
主持人:趙樹岡(吉首大學歷史與文化學院教授)
主講人:吳啟訥(中研院近史所助研究員)
評論/與談人:張中復(政治大學民族系副教授)

14:40-15:40
【第四場:近代國家形構過程中的湘西「苗疆」與漢/「苗」邊界】
主持人:吳啟訥(中研院近史所助研究員)
主講人:趙樹岡(吉首大學歷史與文化學院教授)
評論/與談人:劉壯(重慶文理學院副教授)、范可(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

16:00-16:45
綜合討論

系統號:

A-005166

【工作坊】在地球上滾動歷史:Excel2Earth 新世代的時空探索工具

【工作坊】在地球上滾動歷史:Excel2Earth 新世代的時空探索工具

標題:

【工作坊】在地球上滾動歷史:Excel2Earth 新世代的時空探索工具

時間:

2015年5月1日、22日及6月5日,共3場

地點:

臺灣大學文學院演講廳、成功大學文學院會議室、中興大學資訊大樓2樓第三電腦教室(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主辦單位:

臺灣大學文學院、成功大學文學院、中興大學文學院、科技部數位人文籌畫小組

主講人:

鄧志松(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

聯絡人:

毛元亨,E-mail: yhmao@ptc.cl.nthu.edu.tw

報導者:

毛元亨

內容簡介:

工作坊地點:5月1日於臺灣大學文學院演講廳,5月22日於成功大學文學院會議室,6月5日於中興大學資訊大樓2樓第三電腦教室,各場次均有線上報名系統,請至官網。

工作坊簡介:
在文史研究中,材料內容與時、地相關的訊息,經常是分析時不可或缺的面向。而在數位時代,電腦無疑是梳理這些訊息的利器。然而,如何統整研究中的時空資訊,並將其有效呈現,卻彷彿總存在一道軟體使用門檻,讓人不得其門而入。

鄧志松老師開發的Excel2Earth軟體,讓大家僅須透過Excel彙整資料,就能輕鬆地在Google Earth中繪圖、進行空間分析。有了Excel2Earth,無論原先與時、地相關的資料是文字、數字、表格,甚至圖片,均能便捷地呈現於Google Earth。Google Earth中以滑鼠滾動的地球令人印象深刻。這一次,滾動的地球將鮮活重現您研究中的時空資訊。

工作坊課程
9:30-12:30
1.系統環境與安裝(請學員參考操作手冊,先試著自行安裝)
2.田野調查:匯入相片與軌跡(請學員用手機先自行拍攝四至五張照片,任何照片均可,拷貝至電腦硬碟中)
3.創造奇蹟:九大圖層(點、線、面、時地、圖說、符號、文字、軌跡、網絡)繪圖
4.進階繪圖:時空變化、文史敘事、地理網絡

14:00-17:00
5.趣味的開始:自建點、線、面圖層,Excel 轉換
6.獨門絕活:屬於自己的座標定義系統
7.空間分析:分布、密度、距離、Buffer、方格、圖層交切
8.專題作業:訴說一個有關時空的故事

系統號:

A-005242

【座談會】《聖保羅號砲艇(Sand Pebbles)》影片賞析暨映後座談會

【座談會】《聖保羅號砲艇(Sand Pebbles)》影片賞析暨映後座談會

標題:

【座談會】《聖保羅號砲艇(Sand Pebbles)》影片賞析暨映後座談會

時間:

2015年4月18日(週六)14:00-16:00

地點:

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主辦單位:

國史館

主講人:

陳百齡(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

聯絡人:

國史館采集處推廣科,Tel: 02-2316-1055

內容簡介:

改編自李察‧麥金納(Richard McKenna)的同名小說,描述1926年一艘名為聖保羅號的砲艇從上海沿長江而上,前往長沙撤離因國民革命軍北伐行動造成戰亂而受困的美僑。本片是美國好萊塢第一次在臺灣拍攝的電影,取景地點遍及基隆、淡水、艋舺龍山寺、大稻埕等地。劇情內容雖未直接談及抗戰,但以國民革命軍北伐這個時代背景出發,展現出此後中國境內所面臨的全面戰爭時代。(導演:Robert Wise;上映日期:1966年)

與談人:陳百齡(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副教授)

※教師及公務人員全程參與者,可核發研習時數2小時

※活動結束後,可獲得「國史館文化饗宴」集點貼紙1張



系統號:

A-005095

【研習營】2015棒球口述歷史研習營

【研習營】2015棒球口述歷史研習營

標題:

【研習營】2015棒球口述歷史研習營

時間:

2015年4月24日(週五)

地點:

國立嘉義大學蘭潭校區理工大樓A16-102(嘉義市鹿寮里學府路300號)

主辦單位:

臺灣口述歷史學會、國立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

內容簡介:

一、活動名稱:2015 棒球口述歷史研習營

二、活動宗旨:
1、透過課程講授與參訪,提供學生對口述歷史相關理論的理解。
2、藉由「棒球主題」的口訪實務運作研習,訓練學生未來自行撰寫口述歷史計畫及完成口述歷史的能力。

三、辦理單位:
主辦單位:臺灣口述歷史學會、國立嘉義大學人文藝術學院
承辦單位:國立嘉義大學臺灣文化研究中心

四、活動時間:2015年4月24日(週五)

五、活動地點:國立嘉義大學蘭潭校區理工大樓A16-102(嘉義市鹿寮里學府路300號)

六、活動人數:40名

七、活動對象:對口述歷史學習有興趣之學生、社會人士

八、報名流程:
1、2015年3月25日線上報名(報名截止日為2015年4月10日,額滿則提前截止報名)。
2、報名請參閱國立嘉義大學臺灣文化中心網頁。
※ 一律線上報名,不接受電話及現場報名,採報名順序先後錄取,額滿為止。

九、繳費方式:
每人報名費用500元;請於報名後2日內完成繳費及郵寄程序(以郵戳為憑)。購買郵局匯票(戶名:國立嘉義大學),請註明(1)參加者姓名(2)報名「2015棒球口述歷史研習營」,以掛號寄至62103嘉義縣民雄鄉文隆村85號 國立嘉義大學臺灣文化研究中心收。逾期以放棄資格論,將序遞補。錄取名單最晚於2015年4月15日公告於嘉大臺灣文化中心網站。

十、重要日期:
1、開放線上報名:2015年3月25日~2015年4月10日
2、公告錄取名單:2015年4月15日(若提前額滿則提前公告)
3、2015棒球口述歷史研習營:2015年4月24日

【活動流程】
10:50-12:30
講師:謝仕淵
講題:棒球口訪的技巧

13:30-14:30
隊輔導覽解說:KANO歷史事蹟
導覽專員:范惠珍

14:30-16:00
訪談實務練習(林昭慧)

16:20-17:10
座談會:棒球口訪實務與問題
主持人:李明仁
與談人:林丁國、鍾宇政

系統號:

A-005136

【研習營】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學術研習營

【研習營】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學術研習營

標題:

【研習營】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學術研習營

時間:

2015年5至6月,共4場次

地點:

中山大學文學院4樓文LA8004(高雄市鼓山區蓮海路70號)

主辦單位:

國立中山大學文學院、科技部人文社會學研究中心

聯絡人:

葉姿青研究員,Tel: 07-525-2000#3241

內容簡介:

5月1日(週五)
13:00-17:00
亞美文學研究在臺灣(單德興,中研院歐美所特聘研究員)
主持人:黃心雅(中山大學外文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陳福仁(中山大學外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5月26日(週二)
14:00-17:00
若即若離、非漢非胡:漢字分化,後中國狀況與泛東亞意識(廖鹹浩,臺灣大學外文系教授)
主持人:蔡振念(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兼系主任)

5月29日(週五)
14:00-17:00
文學傳播與離散認同:華語語系文學論(史書美,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
主持人:張錦忠(中山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6月12日(週五)
10:00-12:00,13:00-17:00
新興英文文學(馮品佳,交通大學外文系講座教授)
主持人:林玉珍(中山大學外文系教授)、林玉珍(中山大學外文系副教授)

系統號:

A-005120

【研習營】「史料中的性別」:2015婦女史研習營

【研習營】「史料中的性別」:2015婦女史研習營

標題:

【研習營】「史料中的性別」:2015婦女史研習營

時間:

2015年6月29日至7月2日

地點:

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中型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婦女與性別史研究群

聯絡人:

林秀娟,Tel: 886-2-27898202;mhwomen@gate.sinica.edu.tw

內容簡介:

研習對象:各大專院碩博士研究生

錄取名額:20名

報名資訊:
1.即日起至4月30日。
2.
(1)婦女史研習營報名簡章及報名表,公告於本網站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學術活動最新資訊。
(2)請自行於研習營網站報名填寫相關報名訊息。
(3)錄、備取名單預定於2015年5月5日,公佈於研習營網站最新消息,並以email通知錄、備取學員。
(4)錄取學員於2015年6月1日前,繳交研究計畫乙份,始完成報名錄取程式。
(5)錄取學員若未在期限內繳交研究計畫,視同放棄資格,並由主辦單位以email通知備取學員依序遞補;備取學員須於6月15日前繳交研究計畫乙份,才得參加研習營。

研習營課程
6月29日(週一)
9:10-10:00
【主題演講】
Gail Hershatter(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10:10-12:10
明清檔案(陳熙遠,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13:30-15:30
民國檔案(柯惠鈴,中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15:50-17:50
物品(賴毓芝,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6月30日
10:00-12:00
傳記(衣若蘭,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13:30-15:30
口述歷史(遊鑑明,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劉紹華,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5:50-17:50
日記(孫慧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7月1日
10:00-12:00
現代小說(楊佳嫻,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

13:30-16:30
研究計畫習作(雷祥麟,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7月2日
10:00-12:00
報刊(高鬱雅,天主教輔仁大學歷史學系)

13:30-14:30
綜合討論

系統號:

A-005207

【研習營】第五屆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南京:歷史記憶與都市空間

標題:

【研習營】第五屆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南京:歷史記憶與都市空間

時間:

2015年8月10日至20日

地點:

俄羅斯科學院東方研究所(Leninskiy pr., 14, Moskva, Russia 119071)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學中文及歷史學系、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南京大學歷史學院、六朝博物館

聯絡人:

羅麗芳,E-mail: cscamp@asihp.net

報導者:

吳秀玲

內容簡介:

第五屆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南京:歷史記憶與都市空間」招生

【活動時間】
2015年8月10日(週一)至20日(週四)

【研習地點】
南京

【學員資格與招收人數】
兩岸、港澳、亞太地區及留學國外的文史以及相關科系的博士生,與近年獲得博士學位之年輕學者。兩岸各正取20名、港澳亞太取5名,備取若干名,依序遞補。

【研習費用】
主辦單位補助學員往返南京之交通費用、活動期間當地之研習考察、食宿。學員需全勤出席始予補助。

【報名方式】
欲參加研習活動者,請至活動網站下載報名表完成報名http://www.ihp.sinica.edu.tw/~CScamp/2015_March/index.htm

【報名期限】
即日起至2015年5月15日(週五)17:00止
臺灣學員報名請寄:cscamp@asihp.net 羅小姐
隨信請備妥:報名表、自傳、近五年代表文章一篇、個人照片乙張、學歷證明文件

【錄取名單公佈日期】
2015年6月8日(週一)於網站公佈。

【課程內容】
8月11日
上午:開幕式,第一講:王德威
下午:第二講:大木康

8月12日
田野一:明孝陵、孫權紀念館、中山陵、靈谷寺、夫子廟、秦淮河

8月13日
上午:第三講:胡阿祥
下午:第四講:陳剛

8月14日
田野二:史語所舊址、臺城、南京博物院、總統府、雲錦研究所、石頭城

8月15日
上午:第五講:田曉菲
下午:第六講:程章燦

8月16日
上午:第七講:劉淑芬
下午:第八講:李貞德

8月17日
田野三:鎮江西津渡、焦山、丹陽齊梁帝陵、季子廟

8月18日
上午:第九講:石守謙
下午:第十講:范金民

8月19日
上午:田野四:棲霞山千佛岩、寶華山隆昌寺、陽山碑材、南京大學歷史學院

系統號:

A-005164

【研習營】藝術史研習營:藝術史中的作品研究

標題:

【研習營】藝術史研習營:藝術史中的作品研究

時間:

2015年8月24至29日(週一至週六)

地點:

臺灣大學總校區(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聯絡人:

楊偉婷,Tel: (02)3366-9698;E-mail: artcy2011@gmail.com

內容簡介:

8月24日
9:10-10:30
【基調演講】
主講人:雷德侯(海德堡大學東亞藝術史研究所教授)
題目:Writing as Object -- Buddhist Sutras Engraved on Mountains in Shandong

10:45-12:45
討論
主持人:石守謙(中央研究院院士)、蔡穗玲(海德堡大學東亞藝術史研究所研究員)

14:00-15:30
【專題演講】
主講人:板倉聖哲(東京大學東洋文化研究所副教授)
題目:繪畫史中的作品研究

16:00-18:00
分組討論
主持人:陳韻如(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副研究員)、梅韻秋(國立清華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

8月25日
9:00-10:30
【專題演講】
主講人:謝明良(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特聘教授)
題目:日本的中國陶瓷史研究之回顧與展望

10:45-12:45
討論
主持人:余佩瑾(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研究員)、施靜菲(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副教授)

15:00-18:00
【繪畫作品特別參觀】
地點待定

8月26日
9:00-10:30
【專題演講】
主講人:顏娟英(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題目:時代與風格──佛教雕刻的內在精神

10:45-12:45
討論
主持人:蔡穗玲(海德堡大學東亞藝術史研究所研究員)、賴依縵(國立故宮博物院器物處助理研究員)

15:00-18:00
【工藝美術作品特別參觀】
地點:鴻禧美術館

8月27日
9:00-10:30
【專題演講】
主講人:白謙慎(波士頓大學藝術史系教授)
題目:書法史中的作品研究

10:45-12:45
討論
主持人:盧慧紋(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副教授)、何炎泉(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處副研究員)

15:00-18:00
【佛教藝術史作品特別參觀(含討論)】
地點:臺北市雙清文教基金會收藏

8月28日
9:00-10:30
【專題演講】
主講人:鄭岩(中央美術學院教授)
題目:對於東漢王阿命刻石多個層面的解讀

10:45-12:45
討論
主持人:林聖智(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15:00-18:00
【書法史作品特別參觀】
地點:何創時基金會

8月29日
9:00-10:30
【專題演講】
主講人:黃蘭翔(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教授)
題目:近代的美術館建築與美術工藝品的展示

10:45-12:45
討論
主持人:黃士娟(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副教授)、蔣雅君(中原大學建築學系助理教授)

15:00-18:00
【演講與綜合座談【
主講人:石守謙(中央研究院院士)
題目:作品研究的檢討與展望

系統號:

A-005099

【研習營】2015「兩岸敦煌佛教藝術文化研習營」

標題:

【研習營】2015「兩岸敦煌佛教藝術文化研習營」

時間:

2015年10月10日至18日

地點:

敦煌(中國甘肅省敦煌)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中國宋慶齡基金會、敦煌研究院

聯絡人:

許曉昀,E-mail: dunhuang@asihp.net

報導者:

吳秀玲

內容簡介:

【活動時間】
2015年10月10日(週六)至10月18日(週日)

【研習地點】
敦煌

【學員資格與招收人數】
兩岸及留學國外的宗教、藝術、文史、以及研究領域相關科系的博士生與近年獲得博士學位之年輕學者。大陸及臺灣各正取15名,備取若干名,依序遞補。

【研習費用】
主辦單位補助學員往返敦煌之交通費用、活動期間當地之研習考察、食宿。學員需全勤出席始予補助。

【報名須知】
欲參加研習活動者,請至活動網站下載報名表完成報名
http://www.ihp.sinica.edu.tw/~CScamp/

【報名期限】
即日起至2015年5月29日(週五)17:00止
報名請寄:dunhuang@asihp.net,許曉昀小姐
※ 隨信請備妥:報名表、自傳、近五年代表文章一篇、個人照片乙張、學歷證明文件

【錄取名單公佈日期】
2015年6月22日(週一)於網站公佈。

主辦單位: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蔣經國國際學術交流基金會
共同主辦單位:中國宋慶齡基金會
承辦單位:敦煌研究院
計畫主持人:黃進興、樊錦詩、顏娟英、劉淑芬

系統號:

A-005152

【座談會】《臺社論壇》重探臺灣戰後農村土地改革:歷史視野與多元觀照

標題:

【座談會】《臺社論壇》重探臺灣戰後農村土地改革:歷史視野與多元觀照

時間:

2015年5月30日(週六)13:30-18: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第一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東亞經貿發展研究計畫

主講人:

瞿宛文等

報導者:

《臺灣社會研究季刊》

內容簡介:

13:30-14:10
主持人:翟宛文(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員)
臺灣戰後農村土地改革的前因後果(翟宛文)
兼顧地主的土地改革:臺灣實施耕者有其田的歷史過程(廖彥豪,中研院人社中心研究助理)
由鄉莊社會到現代社會:從土地所有制度演進重探臺灣戰後農村土地改革(何欣潔,臺灣大學城鄉所碩士)

14:20-16:30
主持人:華昌宜(國土中心資深研究員)
近代中國農民革命與國共競爭(陳永發,中研院院士)
共產革命與農村治理(陳耀煌,中研院近史所副研究員)
土地改革與臺灣戰後政經發展(薛化元,政治大學臺史所所長)
土地政策與城鄉發展(黃樹仁,臺北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農地、產權與土地市場(林子欽,政治大學地政系系主任)
空間政策與社會運動(彭揚凱,專案者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

16:50-18:00
【圓桌論壇】
主持人:李承嘉(臺北大學不動產系教授)

*本次座談會預計於5月上旬開放報名,會議相關資訊更新與報名網址開放,屆時將於中研院人社中心(http://www.rchss.sinica.edu.tw/)與臺社季刊、臺社中心(http://taishe.shu.edu.tw/;http://cc.shu.edu.tw/~ictss/)網頁公告更新。

系統號:

A-005199

【系列演講】國立臺灣文學館2015年上半年「府城講壇」

【系列演講】國立臺灣文學館2015年上半年「府城講壇」

標題:

【系列演講】國立臺灣文學館2015年上半年「府城講壇」

時間:

2015年1月至6月,共6場

地點:

國立臺灣文學館演講廳(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聯絡人:

Tel: 06-2217201

內容簡介:

本系列演講時間均為週六的14:30-17:00,共有網路登記及事先索票等兩種報名方式,有意參加者請洽詢官網。

本系列演講2015年5月至6月場次內容如下:

5月16日
李白同誰將進酒(張大春)

5月30日
當代傳奇劇場的創新與傳承之路(吳興國)
※本場次原訂舉行日期為4月11日,因故順延

6月6日
土地芬芳、詩歌傳唱(吳晟)

系統號:

A-005019

【系列演講】第四期「似曾相識的香港」系列講座

標題:

【系列演講】第四期「似曾相識的香港」系列講座

時間:

2015年3月至6月,共8場

地點: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九龍油麻地彌敦道 450 號)

主辦單位:

中華書局(香港)有限公司、香港史學會

聯絡人:

中華書局市場部,Tel: 2137-2338

內容簡介:

講座時間:每一講均為星期三晚上19:00-21:00

本講座4至6月場次內容如下:

4月1日
老餅潮語二(蘇萬興,古物古蹟課程導師,《講開有段古--老餅潮語》作者)
講座簡介:點解各自俾錢叫做「田雞東」?點解勲章叫做「荷蘭水蓋」?點解話人退步叫做「回糖」?點解話人浪費叫做「陳村種」?今次同你「四四六六講清楚」這些出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反映當時香港社會草根市民生活的「潮語」來源,絕對唔係「講來講去三幅被」。

4月8日
二戰時期的香港佛教(麥文彪,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印度語言文學博士,日本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副教授)
講座簡介:日治時期,京都西本願寺日僧宇津木二秀派往香港專責開教,成立「香港佛教聯合會」,實行統戰工作。究竟宇津木是誰?戰時的香港佛教是甚麼樣?日治的「佛聯會」跟現今的「佛聯會」有何關係?近年日軍解密文件和當時的文獻戰陸續披露,將揭開鮮為人知的歷史。

4月22日
再會舊社區(梁廣福,先後任職多家傳媒,從事攝影藝術工作逾三十年)
講座簡介:四個已然消逝的香港舊社區︰大磡村、九龍城寨、調景嶺及衙前圍,同是曾經風光,臥虎藏龍,具有許多為人津津樂道的事跡。講者自八十年代起,經常到上述地方蹓躂,用相機照下點點滴滴的影像;透過這批珍貴照片,讓你重頭認識這些舊社區的樸實面貌。

5月6日
香港舊事舊物(吳文正,文化葫蘆創辦人,曾任職攝影記者和圖片編輯多年)
講座簡介:談瑣事,講印記,千言萬語,往往不及一件舊物、一個人物和一幅代表性的照片。因時代的變遷,很多香港的舊事舊物已一樣一樣的消失,不復存在。吳文正曾任攝影記者多年,又是個出色的「收買佬」,喜歡收藏平民用過的寶物,又善於以光影補捉生活,故會從這些舊事舊物當中尋找蛛絲馬跡,以重現平民的過去。這次他會透過珍藏的寶物,與讀者一同拼湊出老香港的市井之圖。

5月13日
香港舊街市故事(黃棣才,任教於香港教育學院科學與環境學系)
講座簡介:本講座題目所講的舊街市,是指香港開埠至戰後由殖民地政府規劃及興建、只作單一街市用途的西式有蓋街市建築,內容環繞各式街市的建築風格和流變,街市的選址、街市建築樣式與環境的關係,與及相關的人和事。

6月3日
東區往年今日的比照(鄭寶鴻,著名收藏家,對香港殖民地時期、日治時期歷史、文化、地方誌等有專家級的認識)
講座簡介:以珍貴舊圖片,再配以同一角度的現貌近照,為港島金鐘以東地區的今昔作出對比,帶領讀者漫步大道、流連街角,感受殘留至今的昔日人情。組合出由英治時期開始香港東區的變遷故事,也重現了二十世紀初、中期的昔日香港面貌。

6月17日
佛教焰口儀式與非物質文化遺產(鄧家宙,香港史學會總監)
講座簡介:「超渡」文化源自佛教密宗的《瑜伽焰口》,傳入中國後衍化出《蒙山施食》、《四大部洲》、《水陸儀規》等佛事,影響了道教科儀和各地盂蘭法會的發展。歷史的際遇,香港延續了各地法事儀式,保存這些可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迅速社會化的氛圍下,急需你的認識與保育。

留位電郵:marketing@chunghwabook.com.hk
講座費用:免費
座位數量:50
查詢電話:2137-2338(中華書局 市場部)

系統號:

A-005104

【展覽】「威權時代中多元論述的星火:1950s-1970s臺灣人類學者與原住民研究」專題特展

【展覽】「威權時代中多元論述的星火:1950s-1970s臺灣人類學者與原住民研究」專題特展

標題:

【展覽】「威權時代中多元論述的星火:1950s-1970s臺灣人類學者與原住民研究」專題特展

時間:

2014年4月23日至2015年6月30日

地點: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特展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研院民族所

聯絡人:

Tel: 02-2652-3308

內容簡介:

1950到1970年代的臺灣,是一個政治上處於戒嚴,經濟上「現代化」發展掛帥的時代。政府的治理哲學,延續了新生活運動的餘續,著眼於教化出「儉樸」、「理性」的國民;民族政策上則抱持著「漢化」或「同化」的基本態度。在那個講求規制的時代中,從大陸遷臺的第一代人類學者,以及他們在臺灣培養出的第二代人類學者,秉持著學術的真誠與使命感,深入原住民部落,展開專業嚴謹的民族誌田野調查工作;並在各種可能的公開場合,鼓吹文化相對論的觀點,企圖喚起社會大眾對於非漢族群文化的認識與尊重。透過他們鍥而不捨的呼籲,以及默默的學術累積與出版,到了1980年代,社會政治氛圍開始轉變,整個臺灣社會對於原住民文化的接納與欣賞,對於文化多元主義的擁抱,也才能夠水到渠成。

本展覽由本所副研究員蔣斌先生及何翠萍女士共同策展。展覽中匯集了大量珍貴的田野影像、公文檔案、研究者田野筆記圖繪、文物及訪談影音,並透過多媒體技術及互動式展示設計,帶領觀眾重返1950-1970年代,看臺灣戰後第1、2代的人類學者如何秉持學理的觀點與學術的初衷,在當時國家機器與社會大眾的眼神都不太眷顧的偏遠地區,默默地實踐著多元主義與人本主義的理想。展期自4月23日起至103年12月31日止,誠摯地邀請各界朋友蒞臨指教。

展期
2014年4月23日~12月31日
每週三、六 9:30 ~ 16:30。
遇國定假日休館 (其它特殊情形之休館,以本館網頁最新消息告為準)

系統號:

A-005202

【展覽】十指春風——緙繡與繪畫的花鳥世界

【展覽】十指春風——緙繡與繪畫的花鳥世界

標題:

【展覽】十指春風——緙繡與繪畫的花鳥世界

時間:

2015年4月1日至6月25日

地點:

國立故宮博物院208、210陳列室(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故宮博物院

聯絡人:

Tel: 886-(2)-28812021

內容簡介:

花鳥妍麗的色彩,充滿律動的生命力,總能令人興起圖寫塑形的意念,早在商周時期,花鳥就已是器物裝飾的重要元素,到唐代繪畫技法趨於純熟,「花鳥」成為獨立的畫科。五代的技法表現更為豐富多樣,進入成熟期。宋代花鳥畫蓬勃發展,應物象形的寫生觀念蔚為風尚。元代文人畫觀念興起,花鳥畫亦受影響,平添水墨畫澹逸的氣息。明清時期,承續前代各種風貌,寫意花鳥畫興盛。歷代花鳥畫家不斷與自然對話,通過精湛的技法,寓興寫意,造就畫作豐富多彩的風貌。

除繪畫之外,花鳥亦是緙絲與刺繡喜愛的題材。緙、繡工藝的歷史悠久,原本是製作服裝上的裝飾花紋,隨著技術的發展與審美的要求,工藝家從繪畫中尋找靈感,甚或以繪畫為粉本,運用靈活的針法,熟練的織造技巧,摹緙再現。宋代以來出現純供欣賞的緙、繡藝術品,運絲如運筆,工藝表現卓越。

本院花鳥的相關收藏,質量俱精,本次展覽規劃「觀物之生」、「裝飾之美」、「構圖之趣」、「寓興之意」和「技藝之妙」五大單元,一方面從藝術家創作的觀念、畫面物象的布局配置,畫作的寓意與象徵意涵等角度,說明這些花鳥作品的特色與藝術成就;另一方面,又集結繪畫、緙繡、漆箋、古籍版畫等,以闡釋這些作品與繪畫的關係。讓觀眾賞覽之際,能對花鳥藝術的多元面向,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本展覽全年開放,8:30-18:30,夜間延長開放時段:每週五、週六18:30-21:00,國人憑身分證件可免費參觀。

系統號:

A-005221

【展覽】護帙有道——古籍裝潢特展

【展覽】護帙有道——古籍裝潢特展

標題:

【展覽】護帙有道——古籍裝潢特展

時間:

2014年12月27日至2015年6月28日

地點:

國立故宮博物院104陳列室(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故宮博物院

聯絡人:

Tel: 886-(2)-28812021

內容簡介:

「護帙有道」特展中所稱之「裝潢」,泛指書籍裝幀。本展覽分「裝潢、裝裱與裝幀」、「古籍與裝潢」、「極其瓌致」、「樸實莊重」四單元。「裝潢、裝裱與裝幀」說明古籍裝潢在不同時代的意義;「古籍與裝潢」由簡牘說起,述說古籍的各種形制;「極其瓌致」精選舊藏,展示清宮藏書華貴典雅、精巧極緻的特殊風格;「樸實莊重」則以明清藏書名家等收藏為本,勾勒藏書家眼中的護帙之道。

本展覽全年開放,8:30-18:30,夜間延長開放時段:每週五、週六18:30-21:00,國人憑身分證件可免費參觀。

系統號:

A-005020

【展覽】山海地土的靈魂──勞農文學特展

【展覽】山海地土的靈魂──勞農文學特展

標題:

【展覽】山海地土的靈魂──勞農文學特展

時間:

2015年1月23日至7月19日

地點:

國立臺灣文學館1樓展覽室B(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聯絡人:

Tel: (06)221-7201

內容簡介:

奔走在便捷機能的城市裡,我們有多久沒有感受土地的溫度;習慣了豐盛物質的生活感知,我們有多少機會能夠體會為了「活下去的一口飯」而失去自由的悲傷。在臺灣文學中有許多刻畫實際生存的世界,由農民、工人等勞動者用汗血打造出來,在這一次的特展中,我們敘說1920到1970年代終了農民與工人的生存故事,佐以聲音、影像,譜寫過去到現在並且持續走向未來的樂章。勞動與文學特展,期待你的親身體驗。

本展覽開放時間:
「免費」參觀。展廳開放:週二至週日 09:00~21:00
每逢星期一、除夕、年初一固定休館
(颱風期間依臺南市政府發佈不上班之日,亦休館)

系統號:

A-005024

【展覽】瓶盆風華:明清花器特展

【展覽】瓶盆風華:明清花器特展

標題:

【展覽】瓶盆風華:明清花器特展

時間:

2014年11月12日至2015年9月9日

地點:

國立故宮博物院203陳列室(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故宮博物院

聯絡人:

Tel: 886-(2)-28812021

內容簡介:

花器包含「盆景」與「插花」兩類器皿,中國傳統的花器材質眾多,銅、瓷、玉、石、玻璃、漆、木竹…等,不一而足。形制則有瓶、盆、缸、碗、盤、桶、籃及掛瓶…等,豐富多樣。本展覽以國立故宮博物院藏明清瓷質花器為重點,展覽分「盆景器」及「插花器」兩單元,藉以呈現明清時期花器發展的特色。

「盆景」,將植物連根栽植在花器裡,是一種有生命的活藝術;花盆被寓為大地,依觀想來形塑各類植栽,亦可添加湖石、人偶、蟲鳥等配飾,營造具體而微的庭園大地景觀,可觀、可想、可神遊,饒富意味。盆景器皿厚而重,多呈現廣口、寬底、方、圓或多角的造形,有盆與托成套者,也有各類動物造形的盆景器皿。

「插花」,將花木剪裁插置在花器裡,欣賞花木姿態之美。花材與花器的運用,取決於陳設空間之大小與功能。如陳設於大廳的「堂花」,需大型花器展現富麗花材;擺置書齋的「齋花」,需小而雅緻。插花時還需思考固定花枝的方式,所以院藏花器經常搭配多孔的金屬內膽,或製成多管形制。

盆景、插花除可單獨擺設,亦可多件同列,也可結合其他質材的裝飾物,透過花材、花器及裝飾物的諧音轉意,呈現如「玉堂富貴」、「事事如意」之類吉祥祈願的花藝,感受古人裝置藝術的手法。明清皇室花器中,以當代製造的瓷器或琺瑯器為主,有時也選用銅、玉、陶瓷等古器物,改變其原有功能,化身為花器,呈現出古雅華麗的品味。

本展覽全年開放,8:30-18:30,夜間延長開放時段:每週五、週六18:30-21:00,國人憑身分證件可免費參觀。

系統號:

A-005025

【展覽】島嶼‧地動‧重生:921地震十五周年特展

【展覽】島嶼‧地動‧重生:921地震十五周年特展

標題:

【展覽】島嶼‧地動‧重生:921地震十五周年特展

時間:

2014年9月19日至2015年5月24日

地點: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示教育大樓/四樓特展室(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聯絡人:

Tel: 06-3568889

內容簡介:

島嶼‧地動‧重生
臺灣歷史的逐步演變,緣於臺灣這塊土地與多元族群之間的互動所形成;而在臺灣當代歷史的發展進程中,接近二十世紀末,1999年的921大地震,不僅只為一次臺灣島嶼的環境鉅變、地表樣貌的翻動,同時更帶來了臺灣人對於社會、文化、經濟層面的複雜思考,以及人與自然、土地間的高度倫理省思。

本展覽由「晃動的搖籃」、「記憶的餘震」、「 生活的回穩」和「島嶼的重生」等四大展示主題, 將921地震放置在地震史、臺灣近代史發展的時間脈絡中,重返19999年9月21日當下與其後的時刻,看見臺灣人民如何應變,並且如何不分族群與地域彼此無私協助,攜手共度悲慟失去家園與親人的歷程;而除此,在此一自然劇變後,人們又是如何在傾圮崩垮的屋瓦中,重建家園、社區以及適切地方發展的產業,並思考到文化、古蹟的永久存續問題,且重新建立起人與內在心靈、人與社群、人與社會和土地間的和諧關係;至最終,於現今的時間位置,再次清楚看見島嶼以及人們重生的境況,並反思921地震對於吾土吾民的各式影響及啟發。

921地震業已走過15載,此一動盪從未被遺忘,居住在這塊土地上戮力耕耘的臺灣人,業已辛勤開創出與過往殊異的獨特生活方式,並與變動不居的島嶼,不斷展開深刻繁複的對話。

晃動的搖籃
我們生活的土地,就是養育我們成長的搖籃;1999年9月21日,震央位於南投集集的大地震,是一次搖籃的劇烈晃動,也搖晃出臺灣人民對於這座島嶼的重新認識。逐步接近921發生的當下, 921地震所具體帶來的震撼與創傷,身處其中的人們,是如何回應此一鋪天蓋地的劇變;而歷經此ㄧ自然變動後,臺灣各級政府單位和相關的救援組織,亦重新檢視了自身的動員機制問題,並且獲得了災難救助的可貴經驗。在此ㄧ臺灣土地艱難的時刻裡,來自不同的社群,來自各地的族群,以及來自國內和世界各地角落的搜救、協助組職,都在此奉獻心力與汗水,盡其所能,無私互助。

記憶的餘震
土地的翻攪擾動,隨著時間逐漸平息了下來,然而仍舊活著的人們,腦海裡卻仍不斷上演著彼時的餘震。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不只是外在環境的具體毀壞,亦是人們內在心靈、生活型態的與時適應和調整。尚存的居民回溯921發生的當下與後續,他們看見怎樣動盪的場景,如何逃離或自處;而又是在怎樣焦急倉皇的情境之中,搶救下自身或家族彌足珍貴的物品。活著的人,要如何在粉碎崩塌的廢墟中,等待家園的搶救、親人存否的消息;而面對環境與生活人群的變遷,又有著怎樣生存方式與價值心態的改易。

生活的回穩
震後15年間各式層面的具體重建,讓原本流離失所的臺灣人,逐步找回生活的秩序;而地震所引發、衍生的各種問題,也讓臺灣社會共同思索「發展」一詞的意涵,以及人與土地、文化之間應有之關係。傾毀和問題的家屋,或原地重整重建,或另覓合適它處從頭起;而受創斑斑的教室和校園環境,則尋找到能讓教育紮根不倒的穩固建築工法,此一土地劇變之後的生活變遷,讓家園的定義有了思考界限的擴充;鄰里、地方關係的更弦易張,以及社區總體營造的積極意識與嶄新作為,讓人們必須重新適應不同的生活群體,但卻也因此重新迸發、創造出與眾不同的社群和能量。

島嶼的重生
每次臺灣土地的波動,都是一次人們與土地深刻對話的契機。走過的15年,不同的地域,已逐漸開展出不同面向的產業經營模式;生活、生存與生命的根本價值,也開始有了更多「因地制宜」的實踐倫理和思考方向。該如何面對下一次的土地與自然波動;該如何與變動不居的臺灣土地相偎相依;該如何去永續維持得來不易的碧綠山林和美麗家園;而又該如何,人與社群、人與土地以及經濟與文化,可以是共生共榮的和睦共處,而非相互戕害、強掠剝奪的競爭關係。 921之後的15年,這座島嶼以及島嶼上的臺灣人,都在經歷著各式各樣生活形態與價值觀念的重生,他們思考問題、設法解決問題,並且逐步實踐自身的生活理想藍圖,然後一路走向,與這座島嶼更加親密無間的未來。

系統號:

A-005026

【展覽】「暢郵殷墟──郵票中的殷墟文物」特展

【展覽】「暢郵殷墟──郵票中的殷墟文物」特展

標題:

【展覽】「暢郵殷墟──郵票中的殷墟文物」特展

時間:

2014年12月10日至2015年7月1日

地點:

中研院史語所文物陳列館1樓殷墟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內容簡介: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珍藏的殷墟文物,是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七年間,在河南安陽殷墟所進行的考古發掘出土品。內容豐富,包含:甲骨、青銅器、玉器、石器、陶器與骨角牙器等。中華郵政股份有限公司從中精選八件文物,於二〇一四年十二月十日發行「中華古代文物郵票──殷墟」,讓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文物以及神乎其技的工藝技術,以郵票的形式再現於世人。本館配合郵票發行,推出「暢郵殷墟」特展,展出郵票上的八件文物,藉由郵票的穿針引線,帶領我們穿越時光隧道,暢遊殷墟,見證燦爛輝煌的商代文明。

展期:2014年12月10日至2015年7月1日
每週三、六,9:30-16:30(國定假日及選舉日不開放)

系統號:

A-005027

【展覽】甲骨明星展

【展覽】甲骨明星展

標題:

【展覽】甲骨明星展

時間:

2014年12月10日至2015年12月9日

地點: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文物陳列館一樓甲骨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史語所

聯絡人:

Tel: 02-2652-3180

內容簡介: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刻或寫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是迄今中國所發現最早有系統且成熟的文字。

自一八九九年甲骨文發現以來,很快引起學者的注意,開始搜集與研究;但大規模的科學發掘工作,則是從民國十七年開始的,由歷史語言研究所(以下簡稱史語所)在商朝晚期都城殷墟(今河南省安陽市小屯村)進行發掘。現藏於史語所的甲骨數量多達二萬五千多片,是世界上藏有殷墟甲骨個別單位中,精品最多者。

史語所甲骨不僅數量多,內容亦十分豐富,為研究中國早期文字與殷商的軍政、宗教、歷史和文化提供了第一手資料,彌補「文獻不足徵」的缺憾,藉由甲骨卜辭,殷商信史的建立就愈有可能。

本次甲骨明星展選出史語所典藏最具代表性的十件甲骨,包含刻有甲骨文的人頭骨、牛距骨、牛肩胛骨;還有世界上僅存的兩件鹿頭骨。曾屢次入選教科書的明星、新選入殷墟郵票行列的新秀,以及罕見龜甲上用筆書寫的甲骨文書跡。

展期:2014年12月10日至2015年12月9日
每週三、六,9:30-16:30(國定假日及選舉日不開放)

系統號:

A-005028

【展覽】從甲午戰爭到乙未割臺文學特展

【展覽】從甲午戰爭到乙未割臺文學特展

標題:

【展覽】從甲午戰爭到乙未割臺文學特展

時間:

2014年12月18日至2015年5月31日

地點:

國立臺灣文學館一樓展覽室C(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聯絡人:

Tel: (06)221-7201

內容簡介:

本展期係甲午戰爭到乙未割臺120週年,為呈現當時臺灣、清國與日本文人對同一事件的不同書寫角度,以及後代文學家如何續衍這段歷史,擬由文學文本為主,藉由不同文類與畫冊,多方展現文人筆下悲愁苦悶的心路歷程。

系統號:

A-005029

【展覽】毫素風采:明末清初的女性繪畫

【展覽】毫素風采:明末清初的女性繪畫

標題:

【展覽】毫素風采:明末清初的女性繪畫

時間:

2015年4月1日至6月25日

地點:

國立故宮博物院212陳列室(臺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故宮博物院

聯絡人:

Tel: 886-(2)-28812021

內容簡介:

十六世紀後半葉,明朝政治體制崩壞,陽明心學挑戰程朱理學,引發自由解放的思潮。同時,資本主義以及城市經濟興起,傳統社會風氣轉變,原本禁錮女性的生活型態也開始產生變化。加上教育普及與出版業的興盛,都成為孕育女性才情雅致的豐沃土壤。

清湯漱玉(1795~1855)《玉臺畫史》輯錄歷朝女性畫家中,十六、十七世紀專擅藝壇的女性數量最多,她們或為閨秀,或是名妓,在風雨如晦的明清之際,有如皎皎辰星,相映呈輝。這些女性畫家雖然身處社會結構與倫常綱理的兩極,但藉由閨塾導師與男性文士的媒介,形成了特殊的交遊網絡,往來酬唱、相互交融,激盪並深化彼此的藝術語言,以優異的藝術創作稱譽藝壇。

此次特展,遴選明末清初具代表性的女性畫家,如馬守真(1548~1604)、邢慈靜(1573~1640年後)、文俶(1595~1634)、黃媛介(1614或1620~1669年前)、李因(1615~1685)、顧媚(1619~1663或1664)、李柁那(約活動於明朝晚期)與林雪(約活動於十七世紀)等人,展出她們的山水、人物、花卉、草蟲等畫作。無論工筆寫意或水墨設色、筆墨或構圖,莫不體現出女性走向公眾視線的卓然風姿。

系統號:

A-00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