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日韓中国近現代史研究者交流会

標題:

日韓中国近現代史研究者交流会

時間:

2025年2月18日至19日(週二至週三)

地點:

韓國江原道春川市翰林大學(韓國江原特別自治道春川市翰林大學路1號)

主辦單位:

日韓中国近現代史研究者交流会、韓国中国近現代史学会

聯絡人:

小野寺史郎,E-mail: onodera.shiro.7z@kyoto-u.ac.jp

內容簡介:

新型コロナウイルスの流行に伴い一時中断されておりました日韓中国近現代史研究者交流会がこのたび再開の運びとなりました。以下の会場・日程・内容で開催いたしますので、参加を希望される方は、1月14日(火)までに下記の「プロフィール」を添えて事務局(小野寺史郎、onodera.shiro.7z■kyoto-u.ac.jp ■を@に変える)までお知らせ下さい。多くの方々のご参加をお願い申し上げます。

基調講演
裴京漢(釜山大学校)

セッション1:研究動向紹介
朴敬玉(帝京大学)
金斗鉉(江陵原州大学校)

セッション2:政治外交
兪敏浩(名古屋商科大学)「毛澤東的日本觀與戰後中日關係」
韓相俊(亜洲大学校)「新中國外交政策與中共的革命性」

セッション3:社会経済
矢久保典良(東洋大学・千葉商科大学非常勤講師)「從中華民國史看的中國穆斯林研究:以2000年代以來日本的研究動向為中心」
朴錫進(韓国外国語大学校)「未能成為主人的“工人國家”工人們:中共接管北京初期工人在私營企業勞資關係中的經驗」

セッション4:思想文化
比護遥(日本学術振興会特別研究員PD)「1935年的“讀書問題”與戰時出版界:民國時期閱讀觀念中的時間偏向」
尹淑鉉(全南大学校)「清末民國對牛肉味的社會探索與日常文化」

◎「プロフィール」について(冊子体の『会議資料集』を作成して掲載する予定です)
・使用言語 中国語(繁体字 Ming Liu)
・内容 氏名(ローマ字表記を加えて下さい)
1.研究課題与方向(現在取り組んでいる課題、将来取り組みたい課題、20文字以内)
2.寄与交流会的期待与希望(交流会に対する期待・希望、100文字以内)
3.主要研究成果(3点以内厳守、日本語のものには中文訳を併記して下さい)
4.所属単位
5.公開可能なメールアドレス(任意)

【例】
小野寺 史郎(ONODERA Shiro)
1 近代中國的國族主義與政治文化
2 目前韓國中國近現代史研究的熱點或重要課題
3 (1)小野寺史郎著,周俊宇譯『國旗・國歌・國慶――近代中國的國族主義與國家象徴』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4年。
(2) 오노데라 시로 지음, 김하림 옮김, 『중국 내셔널리즘――민족과 애국의 근현대사』, 부산: 산지니, 2020년.
(3) 오노데라 시로, 「‘중화민족은 평화를 매우 사랑한다’ 는 담론의 역사적 전개와 의미」, 이경미 편, 『근대 동아시아 평화사상――질서・저항・공동체와 평화』, 서울: 동북아역사재단, 2021년.
4 京都大學大學院人間‧環境學研究科 准教授
5 onodera.shiro.7z@kyoto-u.ac.jp

◎その他
・会議での使用言語は中国語となります。
・宿泊場所として、翰林大学校の寮も利用可能です(Dormitory, 1, Hallymdaehak-gil, Chuncheon-si, Gangwon-do 강원특별자치도 춘천시 한림대학길1 학생생활관)。全て2人部屋で、2人使用の場合は1人31,000ウォン、1人使用の場合は48,000ウォンとのことです。ご希望の場合はお知らせください。
・その他ご質問がありましたら、日本側事務局(小野寺)までお問い合わせ下さい。

系統號:

C-059571

2025 AAS Annual Conference

標題:

2025 AAS Annual Conference

時間:

March 13 – March 16, 2025

地點:

Greater Columbus Convention Center & Hilton Columbus & Hyatt Columbus Hotel Columbus, Ohio, U.S.A. (400 North High Street Columbus, OH 43215 )

主辦單位: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AAS)

聯絡人:

Tel: (734) 665-2490,E-mail: aasconference@asianstudies.org

內容簡介:

Each spring, 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AAS) holds a four-day conference devoted to planned programs of scholarly papers, roundtable discussions, workshops, and panel sessions on a wide range of issues in research and teaching, and on Asian affairs in general.

Connect with your colleagues at the largest gathering of Asianists, March 13–March 16, 2025, in Columbus.

Whole program and panels, please see the web-site: https://www.asianstudies.org/conference/columbus-schedule/

About the book exhibition floor plan, see the web-site: https://s6.goeshow.com/aas/annual/2025/exhibitor_sales.cfm

The 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and National Central Library from Taiwan, together with the Chiang Ching-kuo Foundation for International Scholarly Exchange, corporately exhibit publications at the 2025 AAS Conference (booth number: 603).

系統號:

C-059569

亂碼/Code Breaking:2025文化研究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

亂碼/Code Breaking:2025文化研究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亂碼/Code Breaking:2025文化研究年會暨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25年3月15日至16日(週六至週日)

地點:

靜宜大學(臺中市沙鹿區臺灣大道七段200號)

主辦單位:

CSA文化研究學會、靜宜大學大眾傳播學系

內容簡介:

本次研討會以「亂碼/Code Breaking」為主題,深入探究編碼——無論是傳統範疇上的,還是新技術演算/生成過程中的——這般複雜且常常不透明的黑盒子。「亂碼」,意指的不單單是介入「編碼 vs. 破解」的過程,它還包括對文化生成、體系和技術框架的擾動與重組再造。本次研討會旨在批判文化實踐和新AI衍生的各式編碼,並揭露這些過程中的矛盾與潛在問題。

黑盒子,是文化、政治運作以及新自動技術(new automation technologies)等領域中常見的一個現象。這種現象涉及到輸入和輸出可見、但內部運作不透明的機制。透過破解和擾亂這些黑盒子背後的編碼,可以揭示並翻轉其中的隱閉邏輯與偏見。

文化、性別、資本的編碼、國族與全球政治的編碼、生成AI技術的編碼,繁複地共同設定了人類互動的遊戲規則。在演算法治理(algocracy)的時代,演算法與AI工具的透明性、自動化行為與程式,對個人與社會系統產生了深刻影響,急需人文研究來介入回應編碼運算背後的決策邏輯與倫理議題。

我們應該積極審視當代文化和技術編碼的問題和迷思,並且探討文化研究者在理解和改造現實與虛擬世界上可以扮演的角色。此外,在生成式AI的時代,我們必須打破編碼和演算法的「中立迷思」,且思考人工智慧這個新霸權結構,對語言、敘事、藝術、影音傳播、政治所帶來的新挑戰。

文化研究學會誠摯邀請各領域的人文研究者來分享上述議題的理論操作、案例分析、方法創新與跨學科研究。請加入我們,對各樣文化編碼與新興技術演算法所塑造的體制,進行批判性檢視,共同探討作為學者和公民的我們,如何能參與破解或逆寫這些編碼,創造更加透明和公義的未來。

對此,我們規劃了多元的子題,也歡迎各種符合年會主題,或文化研究相關議題的自組論文提案(Panel)。基於會議規模與經費等因素考量,本次會議接受每人發表的論文篇數,以一篇為限。原則概述如下:
1. 每位發表者為單一作者之論文發表,以一篇為限。
2. 若與他人共組論壇,或第二作者合著身份,不在此限。

✴️子題名稱
當代創新科技與藝術實踐的文化分析
AI與其不滿
文學的亂碼與再編
解碼「性/別」,一起來亂
媒影解碼
文化政策中AI之亂的危機
粉絲文化
香港文化的解碼、編碼與亂碼
青島東路上的青鳥「亂碼」
解碼空間
跨界的照顧地景
例外狀態
來亂的AI,懂吃?
流行音樂的記憶與重新記憶
敘事的聲音
那麼厲害,AI
文創創意產業解碼

✴️徵稿期程
論文全文截稿:2025年1月10日

系統號:

C-059570

第三屆成大至善全國中文系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第三屆成大至善全國中文系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標題:

第三屆成大至善全國中文系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時間:

2025年3月22日(週六)

地點:

成功大學文學院學術演講廳、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會議室(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

內容簡介:

第三屆「成大至善全國中文系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由成功大學中文系主辦、財團法人臺南市至善教育基金會合辦之第三屆「成大至善全國中文系研究生論文研討會」,會議將於114年3月22日(週六)於成功大學文學院演講廳與成功大學中文系會議室舉行。歡迎中文系相關系所博士生、碩士生賜稿,研討範圍包含經學、史學、思想、古典文學、現代文學、語言文字、民俗與文化、教學與應用等領域。

系統號:

C-059568

2025第十三屆華嚴專宗國際學術研討會

2025第十三屆華嚴專宗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2025第十三屆華嚴專宗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25年4月25日至27日(週五至週日)

地點:

臺北市濟南路二段44號4樓講堂(或以視訊等方式舉行)

主辦單位:

華嚴專宗學院國際華嚴研究中心

聯絡人:

Tel: (02) 2356-0758或02-2351-8333,E-mail: huayenseminar@huayen.org.tw

內容簡介:

會議主題:
(一) 華嚴與現代議題
(二) 華嚴經論研究
(三) 華嚴歷史與文獻
(四) 華嚴哲學思想
(五) 華嚴宗與諸宗派思想之比較
(六) 華嚴宗祖師行誼
(七) 華嚴藝術與文學
(八) 其他與華嚴學相關之主題

※審查通過受邀者請於2025年2月15日前,將論文全文WORD檔及PDF檔傳送至huayenseminar@huayen.org.tw。電子郵件主旨請註明「2025研討會全文稿件──姓名」。
※研討會後,論文發表者請於2025年6月30日前,繳交修正後之論文WORD 檔、PDF檔。

系統號:

C-059567

第五屆臺灣研究世界大會:變動世局中的臺灣:過去、現在與未來

標題:

第五屆臺灣研究世界大會:變動世局中的臺灣:過去、現在與未來

時間:

2025年5月21至23日(週三至週五)

地點:

中央研究院人文館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第五屆臺灣研究世界大會語言學組籌備委員會

聯絡人:

第五屆WCTS臺灣研究世界大會秘書處 林小姐,Tel: 02-81705125#6730;Email: twstudy@gate.sinica.edu.tw

內容簡介:

本次大會預計將有三十一場主題供論文發表。無論是參與台灣研究,或是對臺灣研究有興趣的學者,我們都期待本次大會將成為其互相交流的知識平台。我們特別鼓勵來自不同領域(包含歷史學、語文學、考古學、民族學、經濟學、文學、哲學、社會學、語言學、法律學、政治學以及社會科學)的研究者,將其實證和/或理論研究投稿至本次大會。

語言學論文發表人將需準備二十分鐘的口頭發表(和十分鐘的討論時間)。發表主題為臺灣南島語的任何領域。我們將安排有關語態(voice)相關議題的主題性座談(panel),但我們另也徵求有關其他與臺灣島語相關的主題性座談。

報名限制為個人報名,每位作者需附上一份摘要。摘要規定格式為單行間距、12號字、A4(或US Letter大小)、頁面邊距為1英吋或2.5公分,內容不得超過兩頁:第一頁主要以摘要內容為主(不超過750字),第二頁則包含資料、圖版與參考書目。摘要需附上標題,且不得出現作者姓名。

籌劃議題性座談(panel)之意願者須在投稿網站上上傳其摘要,並註明擬定的座談會主題、預期的與會者及其主題。有意願參與有關語態相關的議題的主題性座談,請事先聯繫齊莉莎研究員(hsez@gate.sinica.edu.tw)。

2025年重要日期:
4月15日論文全文截稿。
4月30日一般民眾報名截止。

系統號:

C-059566

連結的歷史:全球視野下科學、技術與醫療的跨領域交流

標題:

連結的歷史:全球視野下科學、技術與醫療的跨領域交流

時間:

2025年5月23日至24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國際科學史與科學哲學聯合會科學史組中華民國委員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

聯絡人:

E-mail: dhs.ncroc@gmail.com

內容簡介:

「世界史」或「全球史」於二十世紀末由英語系國家的經濟學者們提出後,蔚然 成為學界不可迴避的重要研究領域。「連結的歷史」(connected history)也讓人自然而然 聯想到「全球史」、「世界史」以及區域間、國際間或洲際間的交流與流通。

然而綜觀人類科學技術的發展軌跡,科技的建構與完善可能借助不同領域間的知 識:例如,農業的發展不僅得益於對大自然的觀察與規律化、物種的認識與掌握,也 有賴於曆算、水利設施、工具製作的完善;天文的精密有賴於觀測,但亦須仰仗曆算 的推演與計算;而醫療和養生可能也與星占、天象相互為用。因此,我們將「連結的 歷史」演伸為不同領域間知識、技術的借用與交流的歷史研究與觀察,藉由個案的深 入分析與探討,瞭解不同領域、學科間知識技術的流通與交互作用對某科學、技術的 作用與影響。

為了拓展觀察的領域,且深入而全面地考量跨領域科學、技術與醫療的相互關係, 同時促進跨領域學者間的交流與對話,國際科學史與科學哲學聯合會科學史組中華民 國委員會與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共同籌劃,訂於2025年5月23-24日召開「連結 的歷史:全球視野下科學、技術與醫療的跨領域交流」國際學術工作坊,提供學者們 跨學科、跨文化對話的平台,歡迎關注如下議題的學者們踴躍投稿:
曆算、天文、農業、水利、醫療、化學等跨領域知識技術交流與建構
全球視野下的跨文化、跨領域科學、技術與醫療史研究
文本、物質文化流通對科學、技術與醫療發展的影響
其他與會議相關之主題

請於2025年2月15日以前提交300字摘要以及250字自傳(word 及 pdf 檔),至 dhs.ncroc@gmail.com 信箱,有任何問題也歡迎來信詢問。結果將於3月15日前公布。

會議語言:中、英文
摘要截稿日期:2025年2月15日
結果公布日期:2025年3月15日
會議負擔發表學者會議期間食宿

系統號:

C-059564

第一屆唐宋詩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第一屆唐宋詩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一屆唐宋詩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25年5月23日至24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

聯絡人:

Email: nckuclts@gmail.com

內容簡介:

唐詩和宋詩是中古詩歌成就的兩大高峰,唐宋詩學更是中國詩學史暨東亞漢詩學史的論詩指標、審美依據。元明以後,唐宋詩衍為詩派之爭。選政去取,樹旗幟以擅勝場;理論構建,奪胎骨而執精微。雖曰宗唐祧宋,亦各自演成複雜的生態系,眾聲喧嘩,競合生輝。為提供唐宋詩學的專家學者一持續性的知識交流平臺,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擬於2025年5月23-24日舉辦「第一屆唐宋詩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會議子題如下:
一、唐音宋調的再思辨。
二、唐宋詩的個案研究。
三、唐宋詩選本與詩話研究。
四、唐宋詩學史研究的新視角。
五、唐宋詩學的文獻整理研究。
六、唐宋詩學跨領域研究的新路徑。
七、域外唐宋詩學研究相關論題。
八、其他唐宋詩學研究相關論題。

系統號:

C-059565

文藻外語大學2025年第十六屆古典與現代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工作坊

標題:

文藻外語大學2025年第十六屆古典與現代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工作坊

時間:

2025年5月25日(週日)

地點:

文藻外語大學至善樓(高雄市三民區民族一路900號)

主辦單位:

文藻外語大學華語學院應用華語文系

內容簡介:

一、研討會議題:跨域時代下的華語教學與華語應用
二、工作坊主題:「大詞彙小語法」下的多模態華語教學
主講人:北京語言大學 漢語教育研究所副所長 楊玉玲教授
三、研討會及工作坊投稿、報名、舉辦日程:
論文摘要投稿截止:2025.02.28(五)
論文摘要錄取通知:2025.03.17(一)
論文全文截稿:2025.05.05(一)
研討會報名截止:即日起至2025.05.12(一)
研討會舉辦日期:2025.05.24(六)上、下午
工作坊報名截止:2025.02.10(一)起至2025.05.05(一)*研討會、工作坊不同報名網址
工作坊舉辧日期:2025.05.25(日)上午
四、研討會地點:文藻外語大學 至善樓(國內學者為實體發表)
國外學者可申請線上發表,並由大會安排線上發表場次,會議連結於會議前一週公告並發電郵給論文發表者。

五、參加對象:
1.大學語文相關系所之教師
2.語言教學機構之華語教師
3.大學華語教學相關之研究生
4.海內外學者、專家

研討會會議形式:專題演講、論文口頭發表
徵稿辦法與流程:
1.摘要與論文提交信箱:gudianyuxiandai@gmail.com,郵件主旨請清楚寫明【論文投稿_作者名_任教/就讀單位、職稱_論文題目】,如【論文投稿_李大明_文藻外語大學應用華語文系副教授_華語言閱讀教學之教學成效】、【論文投稿_王小名_文藻外語大學華語文教學碩士班碩士生_線上華語教材之分析】
2.截稿前提交全文並通過外審者,經作者同意,將刊登在《應華學報》中。
3.論文全文格式:請依本系《應華學報》格式撰寫
網址:http://c026.wzu.edu.tw/category/139302 /

系統號:

C-059720

經聲傳韻——漢語文獻與古今方言的綜合研究:2025年第43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

經聲傳韻——漢語文獻與古今方言的綜合研究:2025年第43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

標題:

經聲傳韻——漢語文獻與古今方言的綜合研究:2025年第43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25年6月6日至7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國立成功大學(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中華民國聲韻學學會

聯絡人:

彰師大臺文所 陳教授,Tel: 04-7232105#2627;E-mail: 42nchcp@gmail.com

內容簡介:

◆ 會議主題:「經聲傳韻——漢語文獻與古今方言的綜合研究」
◆ 會議子題:
(1)漢語音韻學文獻資料的分析與討論。
(2)漢語音韻史的回顧與展望。
(3)等韻學材料的研議與探究。
(4)漢語方言的歷史音韻研究。
(5)聲韻學與構詞句法的關連與互動。
(6)漢語音韻與臺灣本土語言的互動。
(7)臺灣本土語言研究對漢語音韻學的啟示。
(8)域外漢語材料的歷史音韻研究。
(9)其他與漢語音韻學相關之議題。

◆ 公告摘要通過日期:2025年2月7日(週五)
◆ 全文截稿日期:2025年5月9日(週五)

◆ 投稿方式:
(1)投稿語言:中文。
(2)個別投稿:與「會議主題、子題」相關的漢語音韻學研究。
(3)專題小組(Panel)投稿:自組專題小組成員 3-5 人(含主持人)。

★請下載「2025年第43屆投稿資料表」,存為一式兩檔(WORD檔及PDF檔),以電子郵件寄至本次大會信箱 43nchcp@gmail.com。
★專題小組投稿者:參加成員都必須各自下載填寫,再由主持人彙整全組投稿。

◆ 摘要撰寫需知:
摘要需包括:1.主旨、2.研究問題、3.取材、4.研究方法、5.預期成果、6.參考文獻等。敬請具體呈現研究內容,以A4一頁(12號字體大小,單行間距)為限。超出部分不予審查。

◆ 摘要審查:來稿摘要均須經「2025年第43屆全國聲韻學學術研討會」學術審議委員會完成審查程序並通過後始接受撰文發表。摘要審查結果將由大會個別函知。(詳細會議訊息與徵稿啟事內容,敬請瀏覽會議官網)

系統號:

C-059563

第五屆中研語言學論壇:計算與測量取向的語言學研究

標題:

第五屆中研語言學論壇:計算與測量取向的語言學研究

時間:

2025年6月9日(週一)

地點:

中央研究院人文館3樓第二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內容簡介:

第五屆中研語言學論壇(Academia Sinica Linguistics Forum-5)以「計算與測量取向的語言學研究」(Computational and Instrumental Research in Linguistics)為本屆主題、探討隨著科技的進展、語言資訊工具與各式量測工具在語言學研究之應用。根據此主題,本屆論壇徵求基於測量工具(如聲學測量、發音語言學儀器量測、腦神經語言學儀器實驗)與應用計算語言學及自然語言處理工具之語言學研究之摘要。其中特別鼓勵聚焦於國家語言或較少研究及較低語言資源之語言、以及較少探索之研究方法與語言現象之研究。錄取的摘要將以口頭或海報形式發表。

注意事項:
◼摘要請以英文或中文書寫,並以一頁(A4)為限。請使用Times New Roman或新細明體,12點字體,單行間距,上下左右各留2.54 公分邊界。
◼請透過OpenReview系統上傳匿名摘要(PDF)。
網址: https://openreview.net/group?id=SINICA.edu.tw/2025/ASLF-5
若無OpenReview帳號,申請新帳號時建議使用.edu信箱以加速流程。
​◼截稿日:2025年3月15日
◼結果通知日:2025年4月5日
◼投稿相關問題,請聯絡: 王聖富助研究員 sftwang@gate.sinica.edu.tw
◼行政相關問題,請聯絡: 劉詠淇小姐 ilacdmaffrs@sinica.edu.tw

受邀講者(依姓氏拼音字母排序):
◼ 邱振豪(國立臺灣大學)
◼ 謝豐帆(國立清華大學)
◼ 謝舒凱(國立臺灣大學)
◼ 廖元甫(國立陽明交通大學)
◼ 林愷胤(中央研究院)
◼ Laurent Prévot(法國現代中國研究中心、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艾克斯-馬賽大學)
◼ 王聖富(中央研究院)

系統號:

C-059562

行動中的藝術家:郭松棻、李渝與二十世紀世界文藝思潮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行動中的藝術家:郭松棻、李渝與二十世紀世界文藝思潮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25年6月30至7月1日(週一至週二)

地點:

輔仁大學(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號)

主辦單位:

天主教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系、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系、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慶明文學講座

聯絡人:

詹秘書,E-mail: edith7384@hotmail.com;Tel: (02)2905-2845

內容簡介:

無論在當代臺灣文學,又或全球華語語系文學的領域裡,郭松棻(1938-2005)與李渝(1944-2014)都是非常重要的兩位人物。首先,在六〇年代興起於臺灣的現代主義潮流與前衛藝術實驗中,郭松棻與李渝都是核心的參與者,而他們作品到今日業已躋身現代派經典的創作成果之林,影響方興未艾。其次,除了在文學領域的成就,郭松棻與李渝在哲學撰述與文藝評論上亦深有貢獻;前者的存在主義評述開風氣之先,後者的文藝評論反思民族主義的界限,尤其閃爍洞見。其三,對於刻正處在冷戰遺緒猶存,後冷戰山雨欲來的吾人而言,郭松棻與李渝在六、七〇年代之交赴美留學,投入激進學生運動的傳奇經歷,毋寧顯示臺灣的「回歸現實」世代與「全球的一九六〇」(Global Sixties)浪潮,兩廂跨太平洋闡連(transpacific articulations)的互動漣漪;此刻回顧其人其作,尤具啟示。最後,郭松棻與李渝作品投射於二十世紀中國/臺灣歷史的深刻關懷,儼然形成某種另類版本的中華民國/臺灣史詮釋,面對島嶼認同政治仍舊膠著難解的情境,郭、李的史識值得深度挖掘。

系統號:

C-059561

第七屆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國際雙年會

第七屆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國際雙年會

標題:

第七屆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國際雙年會

時間:

2025年10月18至19日(週六至週日)

地點: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馬來西亞華社研究中心

聯絡人:

Email: 2025cmcs@gmail.com

內容簡介:

縱觀目前的國際政治,經濟和社會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變化和挑戰,例如中美兩個大國的全面競爭關係和地緣政治的衝突增加、國際秩序從單極走向多極、經濟保護主義逐漸盛行和去美元化的趨勢,以及人工智慧等科技發展對人文社會帶來的影響,都 成為學界高度重視的研究議題。作為世界上移民人口最多的群體之一,各地華人和華人社群應該採取何種應變措施或調整來應對這些衝擊,在變局中重新定位華人社群與本國和世界的關係,對華人社群在未來的發展中是否能夠佔據先機至關重要。因此,本屆的馬來西亞華人研究國際雙年會主題設定為「21世紀新時代變局下的華人社會:回顧與展望」,為各地的華人研究學者提供一個集思廣益和相互交流的平臺,為華人社群未來的50年進行把脈。

投稿期限:有意惠稿者,請於2025年3月31日前,填寫本函所附表件與論文摘要,逕回函至大會徵稿信箱:2025cmcs@gmail.com。大會將組織委員會進行摘要審查,預計於五月中旬公告錄取名單。
徵稿對象:國內外大專院校或相關研究單位之在職或退休學者、博士班研究生。

會議子題:
1、中美國際競爭對各地華人社群身分認同之影響。
2、各國華商對中美經濟衝突所採取的應變措施或調整。
3、人工智能等科技發展對文學、人文學與華人研究的影響。
4、21世紀全球華人文化媒介之生產、傳播與挑戰。
5、新時代變局下的馬來西亞、東南亞華人社會與台灣的交流與互動。
6、人口移動與華人新移民研究。
7、其他全球華人社群與文化相關之研究論題。

系統號:

C-059560

古典新詮,敷教明倫——第十七屆中國訓詁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古典新詮,敷教明倫——第十七屆中國訓詁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25年10月24日至25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134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中國訓詁學會

聯絡人:

林秘書,E-mail: xungu2023@gmail.com

內容簡介:

會議主題:
1.紀念語文教學引領者許學仁教授相關議題
2.訓詁與字辭典相關議題
3.歷代訓詁與訓詁學史相關研究
4.訓詁與語文教學相關論題
5.其他與訓詁相關議題

截稿期限
1.論文提要截止收件時間:即日起至民國114年01月12日(星期日)前。論文提要敬請確實掌握會議相關主題撰述。
2.請於截稿期限前,將「論文題目與提要表」,以E-mail寄回電子信箱(xungu2023@gmail.com)。祕書收件後當即回覆。
3.寄送時煩請在E-mail主旨欄標註「寄送日期」,如:「20241120李大同〈論文題目〉提要」。
之後如再寄修正稿,亦請寫明「修正日期」,如:「20241122李大同〈論文題目〉提要修正稿」。以利秘書處即時匯整及更新提要。

論文格式:論文提要經本會論文審查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另專函奉呈。
會議費用:會議不收取費用。會議期間膳食由大會負責,然往返交通、住宿請自理。會務組可代訂住宿房間。
聯絡處:中國訓詁學會祕書處
地址:花蓮縣壽豐鄉大學路二段1號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理事長:巫俊勳 e-mail:wucs@gms.ndhu.edu.tw
秘書長:許文獻 e-mail:ncch666@tea.ntue.edu.tw
秘書:林育葆 e-mail:xungu2023@gmail.com

系統號:

C-059559

第三十四屆詩學會議——古典小說的形構與觀照國際學術研討會

第三十四屆詩學會議——古典小說的形構與觀照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三十四屆詩學會議——古典小說的形構與觀照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25年10月下旬

地點: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彰化市進德路1號)

主辦單位: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暨臺灣文學研究所

聯絡人:

Tel: (04)7232105轉2605

內容簡介:

▲會議資訊
會議時間:2025年10月下旬(暫定)

▲徵稿期程
摘要投稿與報名截止期限:2025年2月15日。
審查結果通知:由本系籌集工作小組進行初審,預計於2025年2月下旬公告結果。
論文全文截稿:2025年8月29日。

▲徵稿對象
敬邀國內外中文領域相關專長之大專院校專兼任教師、研究人員與博士生來函投稿。
論文發表為單一作者,每位以一篇為限。

▲摘要與論文格式
摘要請依國文系網站之「會議論文摘要暨報名表」填寫,字數以500-600字為限(不含題目、關鍵詞)。
論文全文包含題目、中文摘要、關鍵詞、全文、當頁註與參考文獻,字數建議以25000字為限。
論文全文撰稿格式請參照中研院文哲所《中國文哲研究集刊》,來稿請以A4頁面、新細明體12級字橫式書寫,並以Word檔(.doc或.docx)寄出。

▲收件方式
請依上述期程,將電子檔寄至:church0707@gmail.com(國文學系 盧世達老師)
相關詳情請關注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官方網站,亦歡迎致電系辦詢問。
國文學系官方網站:https://chinese.ncue.edu.tw/
國文學系電話:(04)7232105轉2605

▲會議主旨
本次會議以「古典小說的形構與觀照」為主題,期望廣納古典小說研究的多元視野,並深化相關議題的探究與推廣。從「形構」的角度來說,小說如何製作∕生產?如何書寫、編輯與出版?以何種形式承載知識與記憶?故事如何被敘述?乃至「小說」作為一種觀念或體式,亦可思考在古典文學的流變之間如何被形塑與理解。而從「觀照」的面向來看,小說藉由敘事表達觀點、寄託情志,對於自我、群體以及世界各有多元的關懷,或展現獨特的詩性內涵與文化意義,其旅行的軌跡已超越時間與地域的限制,不僅走向「經典化」,更邁入後經典的時代,反覆地被再製、轉譯與重寫。會議規劃四個關鍵子題作為徵稿的方向,期望涵蓋上述範圍,誠摯邀請國內外學者、博士生蒞臨分享相關議題的研究成果,共同探討並開展古典小說研究的嶄新路徑。

▲論文子題
1. 古典小說的敘事策略與詩性內涵
2. 古典小說的現實關懷與文化意義
3. 古典小說的文本生產與知識建構
4. 古典小說的當代轉譯與新創改編

▲備註
1.來稿應為未以任何形式公開發表之學術論文,請勿一稿多投。
2.如有抄襲、重製或侵害第三人權利之情事,概由投稿者負擔法律責任。
3.若有未盡事宜,由研討會工作小組議定之,並保留最終解釋權利。

系統號:

C-059558

第七屆《群書治要》國際學術研討會

第七屆《群書治要》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第七屆《群書治要》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25年10月31日至11月1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成功大學文學院演講廳、中文系會議室(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財團法人臺南市至善教育基金會

聯絡人:

E-mail: nckuconf@gmail.com

內容簡介:

一、 徵稿主題:凡涉及《群書治要》相關議題,皆歡迎投稿。
二、 投稿須知:
• 摘要截止日期:即日起至2025年2月21日(週五)止。
• 摘要投稿說明:請掃描海報上QR Code,填妥「徵稿簡歷」個人簡歷、論文題目、500字內摘要,惠寄至稿信箱(nckuconf@gmail.com)。大作錄取與否,將於2025年3月31日(週一)前通知。

系統號:

C-059557

第六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亞洲佛教文化與現代社會

第六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亞洲佛教文化與現代社會

標題:

第六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亞洲佛教文化與現代社會

時間:

2025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週四至週日)

主辦單位:

財團法人中華佛學研究所、法鼓文理學院漢傳禪學研究中心

聯絡人:

E-mail: mst@chibs.edu.tw

內容簡介:

徵稿說明:亞洲佛教的歷史演進與思想文化在過去二十年有了不可輕忽的發展, 近十年漢傳佛教跨領域的研究對現代社會的發展與教育也逐漸看到影響力。中華佛學研究所創辦人聖嚴法師曾指出:「我的願望是維繫漢傳佛教慧命,期竭盡棉力,從國外引進新的學術成果、研究風氣、教育制度及其教學方法等,以玆我國佛教也能趕上國際佛教的潮流。」在慶祝中華佛學研究所成立四十五週年之際,擴大舉辦第六屆中華國際佛學會議。 歡迎學界先進分享關於漢傳佛教研究關連的新文獻、新觀點、新方法,不論是哲學思想、文化歷史、語言文獻及經典注釋,都值得重新探究。學術深度的研析,是闡發漢傳佛教思想底蘊不可或缺的重要步驟,期待學界先進的參與,開啟「中華國際佛學會議」新的一頁。

研討主題:亞洲佛教文化與現代社會
徵稿範圍:
• 新出佛教文獻
• 禪的世界/世界的禪
• 亞洲佛教的思想、文化、歷史、實踐
• 大乘佛教思想與社會實踐
• 《金剛經》詮釋史
• 當代漢傳佛教教育之回顧與省思

Conference Sub-Themes:
• New Literature of Buddhism
• The World of Zen / Zen of the World
• Asian Buddhism Thought, Culture, History and Practice
• Mahayana Buddhist Thought and Social Practice
• The History of Interpretation of the Diamond Sutra
• Review and Reflection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Buddhist Education

截止日期:
1. 投稿截止日期:2025年2月7日。
2. 審查公布:2025年3月31日前公布於財團法人中華佛學研究所官網。
3. 論文全文截止日:2025年9月30日(逾期以棄權論)。

Deadline:
1. Deadline for submission:February 7, 2025.
2. Selection outcome will be announced on the Chung-Hwa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website on March 31, 2025.
3. Submission of completed papers:September 30, 2025. Submission after the due date will not be considered and will be taken as a withdrawal.

系統號:

C-059556

流變與重構:千禧年來臺灣文學——學術研討會暨作家論壇

標題:

流變與重構:千禧年來臺灣文學——學術研討會暨作家論壇

時間:

2025年11月22日(週六)

地點:

東海大學(臺中市西屯區臺灣大道四段1727號)

主辦單位:

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

聯絡人:

劉淑貞副教授,Tel: 04-23590121#31107 ,E-mail: thuchinese113@thu.edu.tw

內容簡介:

2025年乃是臺灣文學進入21世紀後的第二十五年。在跨越了千禧年的界線之後,臺灣文學挾九0年代解嚴後的政治能量與解構思潮,歷經兩次大疫、多次政黨輪替、性別與身分政治運動、網路社群與資訊戰的崛起……皆衝擊並擴充了「臺灣」這一詞彙的內涵與邊界,進而改寫了「臺灣文學」的既有定義與本質。本次會議有鑑於臺灣文學場域在進入千禧年後,歷經了將近四分之一世紀的解構、建構與重構的過程,其所累積的理論資源與議題文本亟待整合與詮釋。千禧年後,隨著網路社群的逐步興起,以及臺灣意識的日趨抬頭,「臺灣」符號在文學場域亦歷經了自身的流變與演繹。而千禧世代作家(1980、1990年代出生)的崛起,亦在這二十五年間,重寫了臺灣文學的全新景觀,包括性別、政治、身分與自然書寫等議題。本會議將放眼四分之一世紀以來的臺灣文學,聚焦千禧年後二十五年來臺灣文壇所關注的幾個重要子題,包括「臺灣」符號的流變與重構、千禧世代書寫、身體政治的當代演繹、非虛構、自然書寫、新鄉土寫作等等。會中將採徵集論文稿件與邀請學者,進行會議論文發表,並安排作家論壇的討論,期能藉此為二十一世紀的第一個二十五年勾勒版圖與輪廓。

徵文主題:
1.千禧年來臺灣文學的多元視野
2.千禧年來「臺灣」符號的流變與重構
3.當代臺灣文學研究
4.臺灣文學與世界性
5.其他與本會議主題相關之論文

會議語言:中文
論文大綱評審結果通知日期:2025年1月17日
論文完稿收件日期:2025年10月10日

注意事項:
1. 繳交之論文及其他相關資料恕不退件,請自留底本。
2. 論文中凡涉及版權部分,請事先取得原著者或出版社書面同意。本會編輯不負版權責任。
3. 有意發表論文者,請於2024年12月27日前以電子郵件檔回傳下列資料:
(1) 個人資料一份(格式請參考東海大學中文系公告)。
(2) 論文摘要一份(格式請參考東海大學中文系公告)。

系統號:

C-059555

2025第十三屆國際青年華嚴學者論壇

2025第十三屆國際青年華嚴學者論壇

標題:

2025第十三屆國際青年華嚴學者論壇

時間:

2025年12月6日(週六)

地點:

本次活動採線上會議進行

主辦單位:

華嚴專宗學院國際華嚴研究中心

聯絡人:

Tel: (02) 2356-0758, E-mail: huayenyoung@huayen.org.tw

內容簡介:

以「華嚴學」為主題,廣邀大專院校或佛學研究所,已畢業或在學、專攻華嚴領域的碩博士生發表論文。藉由研討會促進華嚴學的學術交流與推廣,並提升華嚴學研究之品質,培養更多華嚴學者。

申請資格:
在學研究生:大專院校及佛學院所在學研究生。
已畢業研究生:45 歲以下之大專院校及佛學院所已畢業之研究生。
◎本單位保留部分發表名額予「華嚴蓮社大專學生佛學慈孝獎學金」得獎者。

研討會議主題:
(一) 華嚴經論教義研究
(二) 華嚴歷史文獻
(三) 華嚴哲學思想當代詮釋
(四) 華嚴與藝術文學連結
(五) 華嚴跨域研究(學院開設有「華嚴學跨領域研究培訓課程」,歡迎有興趣者參與)

徵稿辦法:
(一) 截稿期限及結果公告:截稿日期為2025年9月10日(三)。經審查後,將於10月1日(三)公告審查結果。投稿時請填妥「2025 國際青年華嚴學者論壇 投稿資料表」,連同論文全文WORD檔及PDF檔於上述截稿日期前E-mail 至:huayenyoung@huayen.org.tw。(註:請一律以繁體中文繕打,撰稿格式請上華嚴專宗學院網站下載「國際華嚴研究中心論文撰寫體例」。)
(二) 已畢業研究生附上指導教授推薦函為佳。

本徵稿啟事內容若有修訂,請以華嚴專宗學院網站公告為主。

系統號:

C-059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