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佛交識」—基督宗教與佛教學術研討會
標題:
時間:
2023/10/14
地點:
輔仁大學文開樓3A會議室(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號)
主辦單位:
輔仁大學哲學系、輔仁大學哲學系「哲學與神學研究中心」、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聯絡人:
楊璟惠 mahavairoca@gmail.com
內容簡介:
2023.10.14 「耶佛交識」—基督宗教與佛教學術研討會
【主題】「耶佛交識」—基督宗教與佛教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23/10/14(六)
【地點】輔仁大學文開樓3A會議室
【會議緣起】
不論從文化交流史、比較哲學、宗教對話等方面,基督宗教與佛教之間的互動理應可以獲得豐富的成果,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在漢語學界,「耶佛」關係遠遠不及「耶儒」熱絡或熟悉,固中諸多的原因也鮮少想去理解,「耶佛交識」仍有待我們多努力。也許,明清來華的耶穌會士的「闢佛」或許是一個「耶佛交識」不愉快的開始,晚清來華的新教傳教士對佛教也未見有極積的態度,民國基督徒對「耶佛」研究的著作出版也並不多。「交識」是交往、結識,也是交鋒、判識;無論如何,作為世界的兩大宗教或思想傳統之間,仍有不少可以努力的探討和對話的空間。
【與會教授】
Scott Pacey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UK/英國諾丁漢大學教授)
劉宇光(上海復旦大學宗教學系教授、政大客座教授)
鄧偉仁(法鼓文理學院佛學系教授)
姚玉霜(佛光大學宗教所教授)
林之鼎(輔仁大學教授、天主教會台北教區司鐸神父、Sophia上智大學哲學博士)
曾慶豹(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
楊璟惠(輔仁大學宗教所博士生)
蔡蕙依(輔仁大學博士)
【發表人/論文名稱】
1.林之鼎:〈超克耶佛交往間的尷尬與障礙〉
2.劉宇光:〈耶穌會撞上格魯派:天主教和藏傳佛教的西藏相遇〉
3.鄧偉仁:〈出世與入世:一個佛耶比較的視角〉
4.姚玉霜:〈宗教社會史觀下的人間佛教〉
5.Scott Pacey:〈從福音到佛法:耶穌與佛陀在高智安著作裡的意義〉
6.金承哲:〈What Buddhist Philosophy of Nishitani Keiji Means for Christianity?〉
7.曾慶豹、楊璟惠:〈宗教友誼:艾香德與羅妙吉〉
8.葉蕙依:〈宣教寓言:論李提摩太英譯《西遊記》〉
【議程連結】
https://reurl.cc/1GgZGV
【報名網址】
https://forms.gle/Rg7hqVTwcFCwV1YY6
系統號:
C-022938
挑戰與新生——歷史語言研究所慶祝九十五周年學術研討會
標題:
時間:
2023年10月17日至18日(週二至週三)
地點:
中研院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B1演講廳(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聯絡人:
湯小姐,02-2782-9555分機235;ytt@asihp.net
內容簡介:
注意事項:
1會議現場不提供紙杯與免洗餐具,敬請自備環保杯及餐具。
2請勿錄影、錄音,或未經授權擅將會議內容及影像公開傳播。
3有發燒或呼吸道等症狀,建議配戴口罩與會。
4本研討會名額將以相關領域研究者、學生優先,報名完成不代表已獲錄取,最終報名結果將於10月6日以E-mail通知。
5報名截止日:10月4日(如人數額滿將提前截止)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feLuJYNJZ3fKeHMk7
系統號:
C-023173
第四屆中研語言學論壇
標題:
時間:
2023年10月19-20日
地點:
中央研究院人文館3樓第二會議室(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
聯絡人:
ilaslf4.2023@gmail.com
內容簡介:
中研語言學論壇(Academia Sinica Linguistics Forum)係由中央研究院語言學研究所發起之學術活動,旨在提供一個促進學術交流、深化學術討論的平台。
第四屆中研語言學論壇(Academia Sinica Linguistics Forum-4)以「多語環境下的語言變異與衍變」(Language Variation and Change Under Multilingualism)為主題,兼容理論與實驗,一方面延續中研院語言所對國家語言 (national languages)的關注,另一方面討論語言接觸對理論句法、實驗音韻、方言研究、語料庫研究、語言習得、歷史語言學研究帶來的挑戰,並透過主題演講認識社會語音學(sociophonetics)、族/祖語研究(heritage language study)。
主題演講:https://www.ling.sinica.edu.tw/main/zh-tw?c=p&id=82/sign/20231019
1. James N. Stanford教授(Dartmouth College, USA)- Surfing the waves of language variation and change
2. Maria Polinsky教授(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USA)- Structural parallels between endangered and heritage languages
詳細議程及報名資訊請洽論壇網站:https://www.ling.sinica.edu.tw/main/zh-tw?c=p&id=83/sign/20231019
系統號:
C-022859
鄭用錫登科進士200周年學術研討會
標題:
時間:
2023年10月21日(六)
地點:
金長和水仙文教大樓九樓會議廳(新竹市北區北門街135號)
主辦單位:
祭祀公業法人新竹市鄭振祖
內容簡介: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Qv9TU4ayC67LwVs39
說明:
2023 年正值淡水廳設治竹塹 300 年、開臺進士登科 200 年,新竹市政府與祭祀 公業法人新竹市鄭振祖特於 10/21 舉辦《鄭用錫登科進士 200 周年學術研討會》, 藉由邀請各領域的學術翹楚,發表專題演講或學術論文,讓所有關切竹塹發展史 與臺灣歷史的人,對竹塹北門鄭氏家族有更全面性的了解。自9月6日開始接受報名。
系統號:
C-022959
天乙和尚尼百歲誕辰紀念暨佛教人物研究發展研討會
標題:
時間:
2023年10月22日(週日)上午9:00至下午5:00
地點:
臺灣大學圖書館國際會議廳(臺北市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佛學數位圖書館、財團法人伽耶山基金會
內容簡介:
會議議題
1. 佛教人物研究資源
2. 佛教人物資源建置
3. 當代佛教人物研究成果
4. 人物口述歷史研究
報名方式:
http://gaya.tw/library/news_1121022.htm。
9月15日起受理線上報名,名額150人,額滿為止。
系統號:
C-022964
「臺灣出土的日本製近現代陶瓷器與亞洲近現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臺灣出土的日本製近現代陶瓷器與亞洲近現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23年10月23日至25日(週一至週三)
地點:
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大樓七樓704會議室(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聯絡人:
林小姐,E-mail: zoie94027@gmail.com
內容簡介: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qRwoGqahNM2qkUka7
注意事項:
詳細發表學者與議程可參見報名連結表單。10月25日上午為公開演講活動。下午文物觀摩活動僅開放此次會議發表人參加。
本次會議提供中、日、韓即席口譯。會議現場不提供紙杯與免洗餐具,敬請自備環保杯及餐具。請勿錄影、錄音,或未經授權擅將會議內容及影像公開傳播。有發燒或呼吸道等症狀,建議配戴口罩與會。
會議名額:80人。 本研討會名額將以相關領域研究者、學生優先, 報名完成不代表已獲錄取,最終報名結果將於10月6日以email通知。報名截止日:9月30日
系統號:
C-022955
第二十四屆全國語言學論文研討會
標題:
時間:
2023年10月28日至29日(週六至週日)
地點:
國立臺灣大學總區(TBA,將公布在會議網站上)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臺灣語言學學會
內容簡介:
全國語言學論文研討會(National Conference on Linguistics, NCL),是由台灣語言學學會協調,由各校輪流舉辦的全國性語言學研討會,旨在經由一年一度的聚會,提供國內研究語言學的學者及學生一個公開的交流平台,藉此互相切磋學習。學生發表經由邀請之講評教師指導,從中獲益學習,提升語言學研究之水平。自2000年起已舉辦過二十三屆,歷屆會議所累積之成果有目共睹。2023年會議由國立臺灣大學語言學研究所主辦,很榮幸有這個機會承辦此會議,我們希望延續前人優良傳統,提升大專生、研究生及年輕學者從事語言學研究的高度及廣度,為台灣語言學界的未來注入新的活力。
會議主題:語眾新嚐: 多元社會的語言學新思維
Conference Theme: Echoes of Diversity: Linguistic Innovations in a Multifaceted Era
會議子題 Conference subfields:(但不侷限於以下領域子題)
l 功能/認知語言學 Functional/Cognitive Linguistics
l 形式語言學 Formal Linguistics
l 社會語言學Sociolinguistics
l 語用學與言談分析Pragmatics/Discourse Analysis
l 心理/神經語言學 Psycholinguistics/Neurolinguistics
l 語料庫語言學 Corpus Linguistics
l 歷史語言學 Historical Linguistics
l 南島語語言學 Austronesian Linguistics
l 地理語言學 Geographical Linguistics
l 應用語言學 Applied Linguistics
l 語言習得 Acquisition
投稿重要日期:
摘要審查結果通知日: 2023年7月15日
全文收件截止日: 2023年8月15日
系統號:
C-022860
2023年地圖學術研討會
標題:
時間:
2023年11月4日(週六)
地點:
臺灣大學地理系館三樓(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主辦單位:
中華民國地圖學會
聯絡人:
許幹事,Tel: (02) 3366-5847
內容簡介:
本研討會在於整合地圖、測繪、地理資訊等相關空間資訊學科,在會議中發表學術研究成果及相關科技進展,俾以促進學術交流,提昇地圖學科的科技水準及教育成效。本研討會邀請專家學者發表專題演講與相關論文發表,相關活動包括:
✧ 地圖資訊應用專題演講
✧ 學術論文發表
✧ 優良地圖分享
✧ 召開會員大會
報名網址:http://www.ccartoa.org.tw/2023ccartoa/2023cca_2.html
系統號:
C-022861
第十屆國際華語教育研討會暨第十三屆華語文研究生研討會
標題:
時間:
2023年11月4日(週六)
地點:
國家教育研究院+線上並行
主辦單位:
世界華語文教育學會
聯絡人:
E-mail: hyunhuang@asb.ac.th
內容簡介:
會議研討主題:
1. 語料庫於華語文教學、教材、評量、研究、師培之應用
2. 華語文學習資源之硏發與應用
3. 華語文本體與習得研究
4. 新媒體於華語文教學、教材、評量、研究、師培之應用
5. 新媒體囗語表達專業素養於師資培育之運用
6. 華語文教育產業發展與傳播策略研究
7. 其他相關全球華語文教育發展與挑戰
摘要截結果於2023年10月初公布。
系統號:
C-022862
第八屆台灣客家語文學術研討會
標題:
時間:
2023年11月11日(週六)
地點:
中央大學客家學院(桃園市中壢區中大路300號)
主辦單位:
台灣客家語文學會
內容簡介:
為提升客家語文研究在台灣學術研究中的地位,凝聚台灣客家族群的文化意識,並促進台灣客家語言與文學等相關研究成果的知識分享,台灣客家語文學會將於民國112年11月11日(星期六),假國立中央大學客家學院舉辦「第八屆台灣客家語文學術研討會」。本會秉持語言傳承的宗旨,落實客家文學與文化的交流,鼓勵對客家語言與文學研究有興趣之師生、客語薪傳師及相關研究人員投入客家語言與文學相關議題的探究。
重要日程
論文摘要延長截止收件至8/15 (二)
摘要審查結果公告延長到8/31(四)
論文全文延長截止收件10/20(五)
系統號:
C-022863
2023「第七屆華人基督教之本土與全球發展」主題:後疫情時代的教導、關懷與宣教學術研討會
標題:
2023「第七屆華人基督教之本土與全球發展」主題:後疫情時代的教導、關懷與宣教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23年11月17至18日(週五至周六)
地點:
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國際會議廳(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主辦單位:
政治大學華人宗教研究中心、財團法人台北市教會聚會所
聯絡人:
王教授,E-mail: ray.wang023@gmail.com
內容簡介:
本次研討會為繼2011以來舉行同一系列主題研討會的第七屆。延續與發展過去以華人基督教之本土化與全球化並重的傳統,以及去年「疫情下」的主題,本次主軸是「華人基督教之本土與全球發展:後疫情時代的教導、關懷與宣教」,期待各方學術先進,以及教會牧養與宣教實務工作者參與。
針對基督教本色化運動的關注與研究很多,關鍵問題是在東亞的發展之中,台灣、香港、中國大陸、日本、韓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教會,是否成功脫離甚至是超越西方傳教士百年前所建立的宗派傳統?在追求國家現代化與去殖民化的過程中,追求更本土化的組織與教導是教會難以迴避的課題,而由本地信徒自己創立的教會,更成為這些區域最引人注目的發展,其中尤其以大陸、香港、以及台灣等地華人教會的發展最為引人注目。我們需要特別去發掘這些本土教會在神學教義、基督教倫理、敬拜儀式、組織管理、宣教策略、宗派關係、和社會關懷上,與西方傳統是否有不同的作法?尤其本土教會的宣教士是否比西方宗派教會更能放下已發展國家的身段,包容當地不同的處境與特色?在傳統西方宗派人數與影響力不斷下滑的當代,是否能夠扮演承先啟後的新角色?這些答案的追尋,一直是這個國際研討會不變的宗旨,也在過去不斷地有難能可貴的研究成果集結出版。
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是過去這半世紀中,繼全球化、金融風暴、恐怖主義、以及性別議題爭議之後,對教會在社會中角色最大的挑戰。各地的教會都面臨因疫情管控而暫停聚會、信徒流失、牧養困難、敬拜儀式以及教會事工必須轉成線上等等結構性的挑戰,對此我們排除萬難在2021年實體舉辦了「疫情下的教導、關懷與宣教」專題研討會,在討論中聽到各位專家與實務工作者,講述令人擔憂也有令人欣慰的最新發展,論文集也在2022年底順利出版,第七屆將延續這個關懷,期待對後疫情時代的教會牧養、宣教與發展能夠提供最即時也最有幫助的交流平台!
新議題下也不能忘記初衷,規劃的討論重點又分為四:聖經中文譯本的翻譯比較、註釋與詮釋研究,後現代社會中的華人基督教倫理,後威權與後全球化下的宣教,以及華人教會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的處境與回應。
(1)比較與詮釋:信稱義從何而來? 華人基督徒的信心由何而來? 當然不能僅由西方神學家的權威解釋而來。由於中英聖經電子工具書的飆速發展,使得當代華人信徒比起之前的中外偉大神學家,具有更豐富與更正確的聖經資源,重新檢討各種聖經中文譯本的優缺點,進而提出新的神學概念與理論。
(2)包容與堅持:後現代社會中的華人基督教倫理。近數十年來西方神學界對於經濟平等、族群關係、墮胎、離婚、性別平等、同性戀婚姻、宗教衝突、政教關係等議題,發展出不同的神學論述與實踐。華人本土基督教會如何回應這些挑戰,以發展出符合聖經文本以及東方社會的神學?
(3)挑戰與回應:後威權與後全球化下的宣教。從本地社會成長的中國基督教各教會,如何做跨地域或跨國界的宣教?他們的成效與傳教策略有何值得參考之處?他們與西方來華的宣教又有何異同?
(4)反思處境化:華人教會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的處境與回應。華人本土教會高舉處境化與本色化已經過百年,密切與深入的人際接觸一直是這些教會勝過西方宣教士的秘訣之一。但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不僅僅是無神論的獨裁者會試圖阻止信徒的聚集,對疫情的恐懼與所謂「新經濟」的發展也是傳統宣教與聚會方式的新敵人。面對國際交流的中斷、人與人接觸的困難、集會的限制,以及各種新媒介的崛起,信徒該怎麼適應? 教會又該如何教導與面對?
我們歡迎對華人本土基督教研究有專精的神學家、宗教學者或神職人員,針對上述主題投稿。研討會預計選出22篇左右的論文發表。之後將如前三屆會議,出版會議論文集並編輯成學術專書(請參考聖經資源中心所出版《儆醒預備》、《改變形像》、《基督生命長成》)。受邀發表論文者將視募款經費而定,提供部分或全部的交通住宿補助。
論文截稿日期:2023年10月30日
系統號:
C-022864
「耶佛交識」——基督宗教與佛教學術研討會
標題:
時間:
2023年10月14日(週六)
地點:
輔仁大學文開樓3A會議室(新北市新莊區中正路510號)
主辦單位:
輔仁大學哲學系、輔仁大學哲學系「哲學與神學研究中心」、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聯絡人:
張助理,joy23644001@gmail.com
內容簡介:
【會議緣起】
不論從文化交流史、比較哲學、宗教對話等方面,基督宗教與佛教之間的互動理應可以獲得豐富的成果,然而事實並非如此。在漢語學界,「耶佛」關係遠遠不及「耶儒」熱絡或熟悉,固中諸多的原因也鮮少想去理解,「耶佛交識」仍有待我們多努力。也許,明清來華的耶穌會士的「闢佛」或許是一個「耶佛交識」不愉快的開始,晚清來華的新教傳教士對佛教也未見有極積的態度,民國基督徒對「耶佛」研究的著作出版也並不多。「交識」是交往、結識,也是交鋒、判識;無論如何,作為世界的兩大宗教或思想傳統之間,仍有不少可以努力的探討和對話的空間。
【與會教授】
Scott Pacey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UK/英國諾丁漢大學教授)
劉宇光(上海復旦大學宗教學系教授、政大客座教授)
鄧偉仁(法鼓文理學院佛學系教授)
姚玉霜(佛光大學宗教所教授)
林之鼎(輔仁大學教授、天主教會台北教區司鐸神父、Sophia上智大學哲學博士)
曾慶豹(輔仁大學哲學系教授)
楊璟惠(輔仁大學宗教所博士生)
蔡蕙依(輔仁大學博士)
【發表人/論文名稱】
1. 林之鼎:〈超克耶佛交往間的尷尬與障礙〉
2. 劉宇光:〈耶穌會撞上格魯派:天主教和藏傳佛教的西藏相遇〉
3. 鄧偉仁:〈出世與入世:一個佛耶比較的視角〉
4. 姚玉霜:〈宗教社會史觀下的人間佛教〉
5. Scott Pacey:〈從福音到佛法:耶穌與佛陀在高智安著作裡的意義〉
6. 金承哲:〈What Buddhist Philosophy of Nishitani Keiji Means for Christianity?〉
7. 曾慶豹、楊璟惠:〈宗教友誼:艾香德與羅妙吉〉
8. 葉蕙依:〈宣教寓言:論李提摩太英譯《西遊記》〉
【議程連結】
https://reurl.cc/1GgZGV
【報名網址】
https://forms.gle/Rg7hqVTwcFCwV1YY6
系統號:
C-023172
2023經學與文化全國學術研討會
標題:
時間:
2023年12月1日(週五)
地點:
中興大學人文大樓1樓101演講廳(臺中市南區國光路250號)
主辦單位:
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
聯絡人:
曾小姐,Tel: (04)2284-0317#886;E-mail: lwtseng0328@dragon.nchu.edu.tw
內容簡介:
主題:
經典為不刊之鴻教,歷久彌新之常道,蘊含豐富之文化資產,亟需以現代科學文化知識,開發意蘊、闡揚微旨,以期返本開新。本屆「2023經學與文化全國學術研討會」意在探賾經學與文化的相關性與影響,期望以文會友,各獻所長,發揮學術與淑世之功能。
「論文題目及摘要」截稿日期(請線上投稿):民國112年6月30日(五)
「論文全文」截稿日期:民國112年10月1日(日)
系統號:
C-022875
星雲大師文學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時間:
2023年12月22、23日(週五、週六)
地點:
南華大學雲水居國際會議廳(嘉義縣大林鎮南華路一段55號)
主辦單位:
南華大學文學系
內容簡介:
徵稿主題:
星雲大師各體文學研究
星雲大師思想研究
星雲大師文學與佛教
星雲大師文學與美學
星雲大師文學與佛教傳播
其他相關議題
會議徵文:基於學術公開原則,除特約稿之外,開放部分篇章向學界徵稿。
作者資歷:大專教師或研究單位之專家學者 。
論文投稿者繳交個人基本資料表及論文提要表之期限:2023年8月15日,經審核通過者,另函通知。
論文提交期限:2023年11月20日。
系統號:
C-022877
南華大學全國研究生第十二屆文學符號學研討會
標題:
時間:
2023年12月24日(週日)
地點:
南華大學雲水居國際會議廳B244(嘉義縣大林鎮南華路一段55號)
主辦單位:
南華大學文學系、南華大學文學系所學會
內容簡介:
會議主題:文學符號學
會議子題:
一、 文學符號學理論之探討
二、 古典文學的符號學解析
三、 現代文學的符號學解析
方法範圍:
凡研究方法涉及文學之內在語言或研究,不論中國或外國之理論方法均可使用。如中國的神韻說、風骨說、境界說、以意逆志,乃至俄國形式主義、美國的新批評、歐陸的結構主義、符號學、敘事學以及現象學等均屬之。
徵稿收件重要期程如下:
(一) 報名表截止日:112年9月14日(週四);經審核通過者,另函通知。
(二) 論文全文提交期限:112年11月13日(週一)。
系統號:
C-022878
2024年鍾肇政百歲冥誕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2024年鍾肇政百歲冥誕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24年1月20日至21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東吳大學外雙溪校區第一教學研究大樓(台北市士林區臨溪路70號)
主辦單位:
台灣鍾肇政文學推廣協會、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
聯絡人:
郭秘書,Tel: Email: (02)2881-9471#6532;E-mail:rupinasuliterary@gmail.com
內容簡介:
一、會議宗旨:鍾肇政身為戰後第一代台灣文學家,對台灣文學貢獻一生。2024年適逢他冥誕一百歲,且他曾於1974年任教於東吳大學東方語文學系,與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頗有淵源,且海內外俱有研究成果。因此協會擬於2024年1月20日(六)、1月21日(日)與東吳大學日文系共同主辦「鍾肇政百歲冥誕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藉此研討會追思紀念鍾肇政,並以此契機促進跨國學術交流。
二、會議主題:鍾肇政及台灣文學
三、徵稿範圍:與鍾肇政文學相關之台灣文學、客家文學、原住民文學、戲劇、翻譯、轉譯之理論與實踐研究。
六、會議時間:2024年1月20日(星期六)、1月21日(星期日)
發表方式:請於「報名表」中載明發表方式
A.口頭發表:發表20分鐘,討論10分鐘。
B.壁報發表:發表者須於大會規定之時間、場所內發表。
報名資格:不限制。每人投稿以一篇為限,且不得重複投稿。
投稿方法:請至https://forms.gle/bz3xkwQvTDctFspn7填寫報名表單,並將中文摘要1000字(請以繁體字書寫)之WORD檔和PDF檔,於2023年8月31日(星期四)前寄至rupinasuliterary@gmail.com,凡資料不齊或逾期者皆不受理。
審查方式:發表摘要經本國際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會審慎評估會審後,決定接受論文篇數及發表者。審查結果於2023年9月上旬連同報名者個人簡歷表格、論文格式及全文截稿通知一併寄出。經發表論文將於會後審查全文,進行修改後發行論文集。
系統號:
C-022879
2024年第七屆「台灣與東亞近代史青年學者學術研討會」
標題:
時間:
2024年3月15日至16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臺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64號)
主辦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
內容簡介:
會議日期:2024年3月15日(五)至16日(六)日期暫定
申請時間:即日起至2023年10月16日
徵文對象:博士班學生、博士後研究人員、助理教授。
報名資訊:https://taiwan.nccu.edu.tw/PageDoc?fid=6893
報名表單:https://forms.gle/AhhfkqfR1667fwE26
系統號:
C-022880
第七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時間:
2024年4月26日至27日(週五至週六)
地點:
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臺南市東區大學路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
聯絡人:
Email: weijin2024ncku@gmail.com
內容簡介:
中國歷史的發展裡,魏晉南北朝的文學、思想、藝術與文化均展現豐富的生命力,開創了獨特的人文精神與風貌。本次會議是繼2009年4月在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召開的「第六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後所籌辦之第七屆國際學術研討會,歡迎海內外相關領域學者積極參與。此外,基於培育人才之考量,也歡迎相關領域學者推薦優秀碩博士班研究生發表論文。本會議邀請海內外學者及優秀研究生就以下子題發表論文:
1. 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
2. 魏晉南北朝思想研究
3. 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的關聯與交互影響
4. 當代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研究之反思
5. 其他與會議主題相關之研究
會議相關資訊:
1. 時間:2024年4月26-27日
2. 地點: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
3. 主辦單位: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系
4. 會議語言:中文/英文
5. 「第七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會將於2023年9月10日前審查投稿論文完畢,並通知投稿學者或研究生投稿論文審查結果。
6. 會議論文請於2024年4月10日前繳交電子檔。
7. 若有任何問題,歡迎垂詢:「第七屆魏晉南北朝文學與思想國際學術研討會」籌備委員會(email: weijin2024ncku@gmail.com)
系統號:
C-022881
2024華嚴專宗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時間:
2024年4月26日至28日(週五至週日)
地點:
華嚴專宗學院講堂(臺北市濟南路二段44號4樓)
主辦單位:
華嚴專宗學院國際華嚴研究中心
聯絡人:
Tel: (02) 2356-0758
內容簡介:
華嚴專宗學院為表彰創辦人成一老和尚對華嚴弘傳之貢獻,每年舉辦學術研討會,廣邀專家學者發表論文,藉此提升華嚴學術研究水平,推廣華嚴教學,俾令現代學人瞭解華嚴的生活智慧,培養更多華嚴學者與行者。
(一) 華嚴與現代議題
(二) 華嚴經論研究
(三) 華嚴歷史與文獻
(四) 華嚴哲學思想
(五) 華嚴宗與諸宗派思想之比較
(六) 華嚴宗祖師行誼
(七) 華嚴藝術與文學
(八) 其他與華嚴學相關之主題
徵稿辦法
(一) 意者請於2023年10月31日前,將「投稿者資料表」WORD及PDF檔傳送至 huayenseminar@huayen.org.tw。電子郵件主旨請註明「2024 研討會參加稿件─姓名」。若有完整文稿者,亦歡迎提供,以利審查。
(二) 預訂 2023年11月中旬個別通知審查結果。
(三) 審查通過受邀者請於 2024 年 2 月 20 日前,將論文全文 WORD 檔及
PDF 檔傳送至 huayenseminar@huayen.org.tw。電子郵件主旨請註明
「2024 研討會全文稿件─姓名」。
(四) 研討會後,論文發表者請於 2024年6月30日前,繳交修正後之論文WORD檔、PDF檔。
系統號:
C-022882
存有、思想與生命意義——沈清松教授逝世六週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
標題:
存有、思想與生命意義——沈清松教授逝世六週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
時間:
2024年6月7日至9日(週五至週日)
地點:
輔仁大學(新北巿新莊區中正路510號)
主辦單位:
天主教輔仁大學哲學系
內容簡介:
天主教輔仁大學哲學系訂於2024年6月7日至9日假輔仁大學主辦為期三天的國際會議。會議籌備委員會已於2023年5月1日,於輔大哲學系系網(網址:http://philosophy.ourpower.com.tw/)公告論文大綱審查結果。
系統號:
C-022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