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演講】林秋敏:從運動員到國際奧會委員:管窺徐亨的一生

標題:

【演講】林秋敏:從運動員到國際奧會委員:管窺徐亨的一生

時間:

2022年9月1日(週四)14:00-16:00

地點:

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主辦單位:

國史館

主講人:

林秋敏(國史館修纂處協修)

聯絡人:

國史館采集處第3科,E-mail: extension@drnh.gov.tw

內容簡介:

國際奧會委員徐亨是我國體育史上傑出的運動員之一,他在排球、足球、籃球、游泳等運動項目都有優秀的表現,多次當選國手,並且長期為我國體育事務奔走於國際間,在國際體壇爭取各國對我國奧會的支持,也為我國運動員在國際體育舞台上爭得一席之地。除此之外,徐亨先生也是一名優秀的企業家,從香港富都酒店到臺北富都大飯店以及美國洛杉磯機場希爾頓大飯店,在業界均享有盛名。他的一生,可謂多采多姿;他的精神,更是值得後人學習。

系統號:

A-020754

【演講】潘怡伶:千禧世代台灣國族電影敘事之過渡與轉化(2008至今)

標題:

【演講】潘怡伶:千禧世代台灣國族電影敘事之過渡與轉化(2008至今)

時間:

2022年9月1日(週四)15:30-17:30

地點:

中研院文哲所三樓討論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主講人:

潘怡伶(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訪問學員)

內容簡介:

主持人: 楊小濱(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系統號:

A-020795

【演講】Erica Charters:Histories of Disease in a Pandemic

標題:

【演講】Erica Charters:Histories of Disease in a Pandemic

時間:

2022年9月2日(週五)10:00-12:00

地點:

google meet 線上會議

主辦單位:

臺大歷史系、台灣世界史討論會、國科會計畫經費補助

主講人:

Erica Charters(Professor of the Global History of Medicine, Faculty of History, University of Oxford)

內容簡介:

與談人:李尚仁/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
主持人:楊肅献/臺大歷史系教授
會議連結:https://meet.google.com/ssr-evrx-mih

Abstract: Histories of Disease in a Pandemic
The discipline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has long studied epidemics as a way to understand societies. Epidemics of early modern plague and nineteenth-century cholera, for example, have been researched to analyse the economic, political, and cultural frameworks that underpin past societies. Building on social history methodologies, these approaches consider disease as part of society, rather than as a force external to its workings. But how does living through a pandemic influence such analysis of the past? This talk will reflect on the ways that the experience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has shaped historical research, discussing the multidisciplinary 'How Epidemics End' project as a case study.

本系演講歡迎參加,與會來賓請遵守以下規定:
※ 尊重著作權,不得錄音、錄影或上傳網站。
※ 遇疫情升級管制緊縮,各項異動將公告於本系網頁。

系統號:

A-020761

【演講】野島剛:ポスト安倍時代の日台関係

標題:

【演講】野島剛:ポスト安倍時代の日台関係

時間:

2022年9月2日(週五)10:00-12:00

地點:

MSteams線上會議

主辦單位:

東吳大學日文系

主講人:

野島剛(作家、大東文化大學特任教授)

內容簡介:

野島剛,曾任職於朝日新聞社,擔任駐新加坡、台北特派員。曾赴伊拉克、阿富汗等戰地前線採訪,後擔任東京本社政治部記者。 擅長採訪報導兩岸三地華人圈的政治、外交、文化等多面向議題。榮獲第17屆卓越新聞獎卓越評論獎。著有《最後的帝國軍人:蔣介石與白團》(聯經)以及《銀幕上的新台灣:新世紀台灣電影中的台灣新形象》等多部作品。

主持人|王世和 教授/東吳大學外國語文學院院長、東亞區域研究發展中心主任
司儀|羅濟立 教授/東吳大學日本語文學系主任

系統號:

A-020811

【演講】陳俊強:漢唐刑法志的書寫

【演講】陳俊強:漢唐刑法志的書寫

標題:

【演講】陳俊強:漢唐刑法志的書寫

時間:

2022年9月3日(週六)15:00-16:30

地點:

Google Meet線上會議

主辦單位:

臺師大歷史學系、科技部歷史學研究人才培育計畫

主講人:

陳俊強(國立臺北大學歷史系教授)

聯絡人:

唐秘書,E-mail: assn.legalhistory@gmail.com

內容簡介:

本次演講為「唐律研讀會・中國中古的治理、法制與社會」系列演講活動第二場,邀請國立臺北大學歷史系 陳俊強教授主談漢代及唐代《刑法志》的內容、書寫形式及其研究,並邀請中國法制史學會理事長、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陳登武教授擔任主持人。

本次會議採Google Meet線上視訊會議方式舉行
無需報名,敬請有興趣參加者直接掃描海報上之QR code加入
或透過以下網址連結進入:
https://reurl.cc/9p4XOx

系統號:

A-020778

【演講】劉又銘:變形還魂、正名合體、舉旗轉身──從哲學角度談儒家荀學派的重新登場

標題:

【演講】劉又銘:變形還魂、正名合體、舉旗轉身──從哲學角度談儒家荀學派的重新登場

時間:

2022年9月5日(週一)10:00-12:00

地點:

中研院文哲所二樓會議室+Webex線上會議(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主講人:

劉又銘(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退休教授)

內容簡介:

主持人: 周大興(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
實體及視訊與會均請事先填表報名,配合防疫措施,恕不開放現場報名。

系統號:

A-020794

【演講】陳熙遠:風聲──匿名揭帖與清代的黑函文化

標題:

【演講】陳熙遠:風聲──匿名揭帖與清代的黑函文化

時間:

2022年9月5日(週一)10:00

地點:

中研院史語所文物陳列館五樓會議室+視訊(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研院史語所

主講人:

陳熙遠(中研院史語所研究員)

內容簡介:

備註:111年度第十二次學術講論會
視訊報名期限:即日起至8月31日上午12:00止,或額滿為止,錄取者將以Email聯絡。

視訊報名網址:一律採線上報名(https://forms.gle/aAv6Zf39dRDoNYYq6)

❈ 請勿錄影、錄音,或未經授權擅將演講內容及影像公開傳播。
❈ 配合防疫敬請現場:1.全程配戴口罩,2.量測體溫,3.消毒手部,4.院外人士填寫訪客紀錄表,5.採取梅花座。

系統號:

A-020796

【演講】陳秀芬:Human Placenta :For Healings and Longevity in Ming China

【演講】陳秀芬:Human Placenta :For Healings and Longevity in Ming China

標題:

【演講】陳秀芬:Human Placenta :For Healings and Longevity in Ming China

時間:

2022年9月6日(週二)14:15-15:45

地點:

線上演講

主辦單位:

中研院史語所生命醫療史研究室科技部計畫「臺德(DE)國合計畫-醫藥文化的物質性:介於歐洲與東亞之間」

主講人:

陳秀芬(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特聘教授)

內容簡介:

❈本演講以英文進行。
❈本場演講為線上演講,視訊連結將於9/5(一)以EMAIL通知錄取者。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KaFQKduKGNMDrbgp8

系統號:

A-020759

【演講】陳姃湲:流離島嶼:澎湖公娼120年史

標題:

【演講】陳姃湲:流離島嶼:澎湖公娼120年史

時間:

2022年9月6日(週二)14:00-16:00

地點:

中研院臺史所802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研院臺史所

主講人:

陳姃湲(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

內容簡介:

與談人:葉韋君(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
主持人:陳宗仁(中研院臺史所副研究員)

備註:
1.自即日起報名,9月4日截止,9月5日於網頁公告錄取名單,不接受現場報名。
2.本活動以實體舉辦。如遇疫情變化,將依CDC規定改為線上模式。是否改為線上會議,請隨時留意本所公告。
3.如有發燒現象,請勿參加;相關規定依CDC辦理。

系統號:

A-020694

【演講】林明仁:處長聊聊――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發展

【演講】林明仁:處長聊聊――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發展

標題:

【演講】林明仁:處長聊聊――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發展

時間:

2022年9月8日(週四)12:00-13:30

地點:

Webex線上會議+FB直播

主辦單位:

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

主講人:

林明仁(國科會人文處處長)

內容簡介:

主持人:何明修(國科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
報名網址:https://reurl.cc/GEK7ay

為了使科技發展更貼近土地,更有人味,國科會人文處不僅挹注資源以支持各學門研究發展,更鼓勵人文社會研究者跨出學門界線,多和其他領域的研究者進行交流,積極發揮社會影響力並厚植我國學術底蘊。學人開講第十六場,本中心特別邀請國科會人文處林明仁處長蒞臨,與大家說明人文處相關事務和各項計畫資源,以及鑑於時局變動,人文處為台灣當前的學術環境發展及人才養成量身規劃的施政方向。

系統號:

A-020792

【演講】沈智新:評價中國人權表現的雙重標準:在七個民主國家的實驗證據

標題:

【演講】沈智新:評價中國人權表現的雙重標準:在七個民主國家的實驗證據

時間:

2022年9月8日(週四)14: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館北棟五樓會議室A+Webex線上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

主講人:

沈智新(國立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

內容簡介:

本次演講採實體與視訊方式並行。報名請洽:黃雅惠小姐ahui@gate.sinica.edu.tw

系統號:

A-020804

【演講】莊勝全:在大稻埕編寫殖民地:《臺灣民報》的報社空間與媒體事業

標題:

【演講】莊勝全:在大稻埕編寫殖民地:《臺灣民報》的報社空間與媒體事業

時間:

2022年9月8日(週四)14:00-16:00

地點:

國史館4樓大禮堂+線上直播(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主辦單位:

國史館

主講人:

莊勝全(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助研究員)

聯絡人:

國史館采集處第3科,E-mail: extension@drnh.gov.tw

內容簡介:

1916年,蔣渭水為了拓展行醫範圍與社會人脈,決定離開故鄉宜蘭,前往大稻埕設立大安醫院開業,隔年又投資春風得意樓的股份並參與經營,未料這番開業與投資,無意間成為他日後涉足反殖民運動的重要基礎。蔣渭水逐步持股收購的春風得意樓,日後乃是反殖民運動人士宴飲議事的據點之一,而大安醫院更成為1921年10月成立的臺灣文化協會的根據地,以及在東京創刊發行的《臺灣民報》,得以在殖民地臺灣起步發展媒體事業的重要據點。 本場演講將從《臺灣民報》與大稻埕的交會談起,描述其報社空間進駐大稻埕的歷史機緣,及其在大稻埕搬遷和發展的歷程,並說明大稻埕何以成為適合這份「臺灣人唯一之言論機關」發展茁壯的區域空間。

系統號:

A-020695

【演講】林美莉:汪政權統制棉紗棉布的基礎及其實施:以上海為中心,1940-1945

標題:

【演講】林美莉:汪政權統制棉紗棉布的基礎及其實施:以上海為中心,1940-1945

時間:

2022年9月15日(週四)10:00-12:00

地點:

中研院近史所檔案館第一會議室+視訊(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近史所

主講人:

林美莉(中央研究院近史所副研究員)

內容簡介:

評論人:川島真(東京大學大學院總合文化研究科教授)

本文利用日本國立公文書館アジア歷史資料センター、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及國史館三方典藏之汪政權經濟史料,具體梳理汪政權1943年7月至1945年4月在上海地區展開棉紗棉布的徵購及統制的相關行動,據以檢討戰時政權掌握物資的執行基礎及其實施效果。

視訊會議連結請參見官網

系統號:

A-020817

【演講】陳玉苹:文化資產與文化再造:知本卑南族的文化復振

標題:

【演講】陳玉苹:文化資產與文化再造:知本卑南族的文化復振

時間:

2022年9月15日(週四)14:00-16:00

地點:

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主辦單位:

國史館

主講人:

陳玉苹(逢甲大學文化與社會創新碩士學位學程助理教授兼亞太博物館學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聯絡人:

國史館采集處第3科,E-mail: extension@drnh.gov.tw

內容簡介:

本研究旨在探討當今原住民運動的型態與文化復振、文化資產論述之間的關係。全球原住民運動,包括文化復振以及在自決權方面的努力,從戰後發展至今已然呈現與早期相當不一樣的面貌。許多新一代的原住民青年也在都市出生而與母文化的連帶薄弱,加上強勢語言導致母語式微,生活方式的劇烈變化,如何在「二十一世紀成為 原住民」成為全球原住民既切身又困擾的議題。而當代的台灣原住民社會,正好處在 「文化復振」以及「文化資產運動」銜接/連(articulation)的歷史發展上。文化資產論述的發展是否有助於台灣原住民社群重新找回文化價值的契機? 本研究以知本卑南族自1993年起始之文化復振經驗為分析對象,探討當代的原住民社群如何以「傳統文化」來回應外來力量的擾動而達到社群復權的可能。

系統號:

A-020696

【演講】溫金玉:佛制 ・僧制・王制 —— 中國佛教的制度構成

【演講】溫金玉:佛制 ・僧制・王制 —— 中國佛教的制度構成

標題:

【演講】溫金玉:佛制 ・僧制・王制 —— 中國佛教的制度構成

時間:

2022年9月16日(週五)19:00-21:00

地點:

ZOOM Meeting

主辦單位:

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主講人:

溫金玉(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

內容簡介:

主持人:陳劍鍠(香港中大人間佛教研究中心主任)
本演講以普通話進行
ZOOM ID : 910 6024 1050(無密碼)
ZOOM鏈接:https://tinyurl.com/yc3tr5zb

在中國佛教史上,僧團自身擁有其完備的僧伽制度,所謂佛制戒律,祖訂清規。然而,中國自古是一個皇權至上的國家,不允許在政權的掌控以外,另存一個有勢力的集團或社會組織。佛教傳入中國,當教團組織發展到一定規模的時候,政權為了加強對佛教的控制,便逐步在佛教教團之上設立了一套僧官體系和僧籍管理制度。由此叢林管理制度可以分為僧團內規範:即傳自印度的戒律與中國祖師制定的清規;僧團外規範:即由歷代政府設置的僧務機構制定並頒佈實施的各項宗教政策與管理條例。這兩方面的規範相輔相成,戒律規範既影響著政府宗教政策的制定與實施,同時政府法令也制約和控制著佛教僧團的運行與擴展。

系統號:

A-020758

【演講】吳翎君:美國人的中國夢──近代中美關係的商業利益糾葛

【演講】吳翎君:美國人的中國夢──近代中美關係的商業利益糾葛

標題:

【演講】吳翎君:美國人的中國夢──近代中美關係的商業利益糾葛

時間:

2022年9月17日(週六)14:30-17:00

地點:

一號糧倉(臺北市松山區八德路二段346巷3弄2號1樓)

主辦單位:

民國歷史文化學社、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中正文教基金會

主講人:

吳翎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內容簡介:

本次演講主題將從長時段歷史回顧十九、二十世紀中美兩國在商業利益的千絲萬纏關係。吳翎君老師將介紹美國大企業在中國的遭逢、美國人如何改變中國的夢想,以及中國人如何通過中美兩國的合作、糾葛和交往故事,走向近代中國的國際化之夢。

系統號:

A-020760

【演講】吳易叡:台灣的精神醫學史如何去殖民?

標題:

【演講】吳易叡:台灣的精神醫學史如何去殖民?

時間:

2022年9月19日(週一)10:00-12:00

地點: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舊館三樓第一會議室(實體會議地點,視疫情變化若改為線上會議將另行通知)

主辦單位:

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主講人:

吳易叡(國立成功大學全校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副教授)

內容簡介:

台灣現代精神醫學發展迄今已經超過一世紀,從日本殖民時期到戰後加入各種國際研究,並發展社區心理衛生,在東亞呈現執牛耳之姿。但晚近科學史領域開始探討當代科學「去殖民」議題時,台灣並未開啟類似討論。可能的原因除了戰後台灣科學與後進國家發展高度相關之外,亦可能是尚無針對政權轉換間的科學史更細緻的理解。本講嘗試以精神流行病學的開展為例,探討曾經為帝國服務的調查科學,在戰後如何承繼其殖民性,以及當前結合新南向政策的精神醫學,在去殖民語境中所面臨的挑戰。

1.因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本場週一演講將限制實體演講參與人數40人,請預先報名(至2022/9/14止,並email寄發錄取信,以錄取通知信為準),演講前將視疫情變化決定是否取消實體改採線上演講,仍請預先報名以便後續訊息通知。

2.實體演講參與者請配合本所防疫措施:進入本所請使用酒精消毒雙手、量測體溫、於櫃臺報到參與會議、自備口罩全程佩戴,若無佩戴口罩、額溫溫度≧37.5℃者,謝絕進入本所大樓與會議室。

3.演講日期前三週內自國外返台者、自己或同住者被列為居家隔離、居家檢疫或自主健康管理對象者,強烈建議請勿報名參與。

系統號:

A-020815

【演講】羅森:青銅、玉與金:「物的言語」及其脈絡

【演講】羅森:青銅、玉與金:「物的言語」及其脈絡

標題:

【演講】羅森:青銅、玉與金:「物的言語」及其脈絡

時間:

2022年9月21日(週三)16:00-18:00

地點:

臺灣大學應力所國際會議廳(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大學、唐獎教育基金會

主講人:

羅森(Jessica Rawson,2022唐獎漢學獎得主)

內容簡介:

✅中文頻道直播連結:https://bit.ly/3esIRiw
✅英文頻道直播連結:https://bit.ly/3KQ83vd

系統號:

A-020892

【演講】許秀孟:在中國發現豬:豬肉貿易、豬種調查與畜產官僚制度的成形(暫訂)

標題:

【演講】許秀孟:在中國發現豬:豬肉貿易、豬種調查與畜產官僚制度的成形(暫訂)

時間:

2022年9月22日(週四)11:00-13:00

地點:

中研院臺史所817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研院臺史所社會經濟史研究群

主講人:

許秀孟(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

內容簡介:

1.欲報名者煩請填妥報名表單。報名系統將於09/15(四)關閉,報名成功者將發信通知,恕不開放現場參加。
2.報名成功後若不克參加,麻煩來信告知(助理鍾景軒,Email:sehrgith@gmail.com),否則日後將不錄取。
3.本次演講以實體方式舉行,如遇疫情變化,將依CDC規定改為線上模式。

系統號:

A-020733

【演講】蘇致亨:蔣經國時期的雙面本土化:從台語片到台語電視劇的「方言」管制

標題:

【演講】蘇致亨:蔣經國時期的雙面本土化:從台語片到台語電視劇的「方言」管制

時間:

2022年9月22日(週四)14:00-16:00

地點:

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主辦單位:

國史館

主講人:

蘇致亨(臺灣文學金典獎得主/前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研究員)

聯絡人:

國史館采集處第3科,E-mail: extension@drnh.gov.tw

內容簡介:

本次演講將從戰後台語電影及電視發展史,重新討論戰後台灣史一個看似矛盾並存的經驗謎題:我們過去熟悉的蔣經國時期,多強調蔣經國就任行政院長後,政治上啟用本省籍菁英,在文學和藝術領域亦有「回歸鄉土」的「本土化」浪潮。然而,我們卻看見同樣在此一時期,本土語言影視產業的發展最受限制、語言流失情形也最為嚴峻,可謂語言議題最「去本土化」的年代。本次演講將從大眾文化的民眾史視角,重新反省蔣經國時期的「雙面本土化」至今仍帶給我們的影響。

系統號:

A-020697

【座談會】「經學的研究方法」工作坊:《公羊》、《穀梁》的研究方法座談會

標題:

【座談會】「經學的研究方法」工作坊:《公羊》、《穀梁》的研究方法座談會

時間:

2022年9月23日(週五)13:30-16:20

地點:

Webex線上視訊會議

主辦單位:

中研院文哲所

內容簡介:

主持人:蔣秋華(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

引言人:吳智雄(臺灣海洋大學共同教育中心)、宋惠如(金門大學華語文學系)、楊濟襄(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簡逸光(福建師範大學文學院)

*9月19日報名截止,9月22日電子郵件通知視訊鏈結,線上報名網址請參見官網

系統號:

A-020802

【演講】何明修:臺灣社會運動百年史

標題:

【演講】何明修:臺灣社會運動百年史

時間:

2022年9月29日(週四)14:00-16:00

地點:

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主辦單位:

國史館

主講人:

何明修(國立臺灣大學社會系教授)

聯絡人:

國史館采集處第3科,E-mail: extension@drnh.gov.tw

內容簡介:

社會運動向來是推動社會變遷的重要力量,其出現意味著現代性的到來,包括資本主義的發展、現代國家的建立、新觀念的引進。臺灣過往是呈現「三年一反、五年一大亂」的原始叛亂形態,到1921年的臺灣文化協會成立,社會運動終於登場。這場演講要回顧臺灣百年來的社會運動發展,分析這股由下而上的力量如何促成多元而民主的社會之到來。

系統號:

A-020723

【演講】倪豪士:Shakespeare, Plutarch, Sima Qian and Zuo Qiuming

標題:

【演講】倪豪士:Shakespeare, Plutarch, Sima Qian and Zuo Qiuming

時間:

2022年9月29日(週四)14:20-16:20

地點:

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歷史學系視聽教室(臺北市和平東路一段162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主講人:

倪豪士(William H. Nienhauser, Jr. , Halls-Bascom Professor Emeritus of Chinese Literatur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系統號:

A-020810

【演講】李盈琦:初探陳澄波繪畫風格流變與身份認同之關係

標題:

【演講】李盈琦:初探陳澄波繪畫風格流變與身份認同之關係

時間:

2022年9月30日(週五)14:00-16:00

地點:

臺灣文學館1F文學沙龍(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主講人:

李盈琦(編劇)

內容簡介:

陳澄波是日治時期臺灣知名的畫家,不幸地卻因為二二八事件,慘死於當局政府的槍下,留下了深痛的遺憾,他熱愛藝術、熱愛土地,不論他去哪個國家學畫教畫,都可以看得出來他心心念念自己的故鄉,他畫的風景畫,那個炙熱的筆觸,那種小人物的視野觀看,帶入觀眾進入畫中的世界,誰說風景畫看不出畫家的情感,尤其是他一生中不斷地在追求一種渴望,對生命的熱誠,他的藝術一直是要帶入對自己熱愛的事情,不論是家人、土地甚至對用藝術的推廣,他不眷戀地位名聲,他只在意他要怎麼帶領臺灣的藝術圈發展,以及如何開啟人民對藝術土地的重視。

本次想要透過陳澄波的繪畫風格來解析他對於自我身份認同的影響與矛盾性,他生於1895年,也是日本與清國簽下馬關條約,臺灣割讓給日本這一年,卒於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陳澄波生於這樣大時代變遷的年代,由日本人、中國人到臺灣人的身份轉變,他是如何深受影響,表現在他一生摯愛的繪畫上呢?

每場次活動提供2小時公教人員研習時數
敬請配合防疫措施
本系列活動不提供線上直播,需事先報名

系統號:

A-020784

【演講】林仁昱:敦煌佛教讚歌寫本之「原生態」與應用研究

標題:

【演講】林仁昱:敦煌佛教讚歌寫本之「原生態」與應用研究

時間:

2022年10月3日(週一)15:00-17:00

地點:

中興大學人文大樓102演講廳(台中市興大路145號)

主辦單位:

臺灣中文學會

主講人:

林仁昱(國立中興大學中文系教授)

內容簡介:

臺灣中文學會第39場新書精讀會
主持人:王三慶(國立成功大學中文系教授)
討論人:汪娟(銘傳大學應用中文系教授)、劉惠萍(國立東華大學中文系)、楊明璋(國立政治大學中文系教授)

系統號:

A-020722

【演講】林本原:日本政府對中華民國政府的技術援助計畫及其影響

標題:

【演講】林本原:日本政府對中華民國政府的技術援助計畫及其影響

時間:

2022年10月6日(週四)14:00-16:00

地點:

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主辦單位:

國史館

主講人:

林本原(國史館修纂處助修)

聯絡人:

國史館采集處第3科,E-mail: extension@drnh.gov.tw

內容簡介:

日本為僅次於美國援助中華民國最多的國家,政府開發援助扮演著對外政策的重要項目,其對國府提供技術援助計畫卻鮮少被論及。外交部檔案稱為中日技術援助計畫或中日技術合作計畫,該計畫著重於非商業性的技術 移轉。本演講旨在探討國府又是如何獲取援助計畫,後續又造成何種影響?

系統號:

A-020798

【演講】羅國暉:茶房、水手、流氓、間諜:輪船侍者與戰時中國勞工階級之政治文化,1937–1941

標題:

【演講】羅國暉:茶房、水手、流氓、間諜:輪船侍者與戰時中國勞工階級之政治文化,1937–1941

時間:

2022年10月11日(週二)11:00-13:00

地點:

中研院臺史所817會議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研院臺史所

主講人:

羅國暉(國立臺北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內容簡介:

1.欲報名者煩請填妥報名表單。報名系統將於10/04(二)關閉,報名成功者將發信通知,恕不開放現場參加。
2.報名成功後若不克參加,麻煩來信告知(助理鍾景軒,Email:sehrgith@gmail.com),否則日後將不錄取。
3.本次演講以實體方式舉行,如遇疫情變化,將依CDC規定改為線上模式。

系統號:

A-020735

【演講】郭素秋:「排灣通史」的撰寫──以來義舊社和普濟鹿社為例

標題:

【演講】郭素秋:「排灣通史」的撰寫──以來義舊社和普濟鹿社為例

時間:

2022年10月13日(週四)14:00-16:00

地點:

國史館4樓大禮堂(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主辦單位:

國史館

主講人:

郭素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副研究員)

聯絡人:

國史館采集處第3科,E-mail: extension@drnh.gov.tw

內容簡介:

此演講透過中排灣的來義舊社和普濟鹿社的舊社考古和古文書之研究成果,呈現距今約一千年以來的排灣文化的內涵,希望有助於「排灣通史」時空架構的首次建立,與族群歷史發展演變過程的瞭解。為了探討現代排灣族的歷史深度和內涵,透過現生排灣族最後遷離的舊社向上溯源,來探討該族社的歷史縱深和文化內涵,此即舊社考古學的研究方法。舊社的考古學研究,可以填補史前時代和現今族群間的空白環節,結合現生耆老們鮮活的記憶、傳說及相關的傳世文物等,讓原本靜態的舊社考古學資料,得以有了動態的思考和對話。

系統號:

A-020799

【座談會】2022世界南島暨原住民族跨領域學分學程說明會

【座談會】2022世界南島暨原住民族跨領域學分學程說明會

標題:

【座談會】2022世界南島暨原住民族跨領域學分學程說明會

時間:

2022年10月14日(週五)12:00-13:00

地點:

清華大學人社院C310(新竹市光復路二段10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清華大學世界南島暨原住民族中心

內容簡介:

11:30~ 12:00 報到領取便當
12:00~ 13:00 午餐及學程說明會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rVzP7pqP7aDC1mYt9

系統號:

A-020985

【演講】王秀雲:戰後台灣的同位素與核子醫學:以高天成為例

【演講】王秀雲:戰後台灣的同位素與核子醫學:以高天成為例

標題:

【演講】王秀雲:戰後台灣的同位素與核子醫學:以高天成為例

時間:

2022年10月14日(週五)14:00-16:00

地點:

臺灣大學地理系館305室+線上會議(臺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四段一號)

主辦單位: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主講人:

王秀雲(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教授)

內容簡介:

主持人:徐進鈺(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報名額滿截止,報名成功者將於10月9日(日)前以mail寄送錄取通知。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XVQnyM,10/2(日)報名截止

*歡迎追蹤講座臉書粉專,隨時掌握最新講座資訊:冷戰下的台灣與世界 年度講座 https://reurl.cc/RXXm9Z

美國與聯合國於1950年代初開始推動原子能和平用途,不僅再次確立美國的主導性,也加速核子科學的全球化,意圖發展軍備的台灣也加入了這個和平用途的行列中。在眾多的核子外交技術協助活動中,本文將聚焦於較少為人所知的核子醫學,尤其是台大醫院院長高天成的相關活動。

1957年台大醫院首次自美國進口碘131(同位素)用於治療甲狀腺亢進的病人。高天成不僅隨後於《臺灣醫誌》刊登〈放射性同位素之臨床外科使用〉一文,也在大眾雜誌談論同位素的潛在發展,對於原子能醫學充滿了前瞻。同年九月,高天成也成為中華民國參加第二屆世界原子能和平用途會議的代表之一。新建鈷六十癌治療室及放射性同位素診療室也是高天成慶祝就職十周年時(1959)的重大成果。

在這些文獻中,原子能(尤其是同位素)代表了新的可能性,再也不是毀滅的力量,而是「癌症的救星」,身為外科醫師的高天成甚至認為原子能的使用可以取代部分的手術。這段歷史不只是外科醫師高天成與同位素的軌跡,也是美國原能會與原子能總署推動原子能和平用途的軌跡,是原子醫學透過儀器、同位素與技術的輸入、經濟援助、前來指導的原子能專家等等的全球化。本文以高天成為例,參考近年來跨國科技史(transnational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的觀點,觀察冷戰科學活動跨國的樣貌。

講者簡介:
王秀雲,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科學史系博士,副修婦女研究。現為國立成功大學醫學系人文暨社會醫學科教授兼主任,及醫學、科技與社會(STM)研究中心教授。

她的研究興趣為醫療史、性別與科技、科技與社會,主要關心歷史中跨越各種疆界的知識與實作,過去研究包括近代傳道醫療、台灣戰後婦女醫學普及書籍及戰後子宮的歷史,目前研究為台灣戰後核子醫學的歷史及戰後傳道醫療史。

系統號:

A-020896

【演講】夏曼.藍波安:島嶼的神話故事

標題:

【演講】夏曼.藍波安:島嶼的神話故事

時間:

2022年10月20日(週四)14:00-16:00

地點:

國史館4樓大禮堂+線上直播(臺北市中正區長沙街1段2號)

主辦單位:

國史館

主講人:

夏曼.藍波安(島嶼民族科學工作坊負責人、「雅美族紅頭部落歷史研究」計畫主持人)

聯絡人:

國史館采集處第3科,E-mail: extension@drnh.gov.tw

內容簡介:

古老島嶼的傳說,沒有信箱的民族,自古來就依賴口述傳遞民族的傳說故事、日常生活大小事,愉悅人口少數的部落人。像是創世紀神話的傳說:石男與竹女的下凡人間、三尾白翅飛魚的傳說、惡靈的海洋、母豬的故鄉、巨鳥擄人:父子尋親記、飛魚招魚祭典:季節的分類、祭拜天神,祖靈日。不時移動的部落人逐漸因簡易農事的定耕,漸漸成立定居的聚落。1991年之後的民宿建立,現今島嶼的轉型變遷,成為觀光之島嶼,百花齊放。此等祭儀就當下的情境來說,我們究竟還可以保留多少個儀式呢?這正是我民族在面對不斷湧進的現代化的種種,不得不省思的面相。也請大家給予指教。

線上直播網址:請參國史館線上講堂 https://onlinecourses.drnh.gov.tw/Video/Live

系統號:

A-020801

【系列演講】「冷戰下的台灣與世界:地緣政治與國際援助」 2022-2023年度講座

【系列演講】「冷戰下的台灣與世界:地緣政治與國際援助」 2022-2023年度講座

標題:

【系列演講】「冷戰下的台灣與世界:地緣政治與國際援助」 2022-2023年度講座

時間:

2022年10月至2023年6月,共14場

地點:

以「實體會議」為主,視疫情狀況與講者意願開放「線上會議」雙軌進行

主辦單位:

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

內容簡介:

講座臉書粉專:冷戰下的台灣與世界 年度講座
https://reurl.cc/RXXm9Z
★ 各場次演講舉辦前一個月,會在講座粉專公告講者與演講簡介,並提供該場次報名連結,欲參與實體和線上會議者請事先報名。
★ 各場次演講將以「實體會議」為主,是否開放「線上會議」雙軌進行,將視疫情狀況與講者意願為定,講者同意場次將採取實體與線上雙軌進行。
★ 2023年度場次,目前僅安排大致時程規劃,具體場次時間、地點安排,將在2022年底於講座粉專公告。
★ 年度講座14個場次的演講簡介、報名連結與訊息更新,都將同步在講座粉專公告,請密切關注本粉專最新公告。

一、10月14日(五)14:00-16:00
王秀雲(成大醫學系)
戰後台灣的同位素與核子醫學:以高天成為例

二、10月21日(五)14:00-16:00
王梅香(中山社會所)
東南亞文化冷戰:美國新聞處及其文化宣傳

三、11月4日(五)14:00-16:00
黃令名(中研院社會所)
從UHDC到台北捷運:美國冷戰科技援助與台灣軌道運輸的軌跡

四、11月18日(五)14:00-16:00
褚縈瑩(台北大學歷史系)
行動中的「鄉民」:冷戰脈絡下應用人類學的外一章-祕魯計畫(Cornell-Peru Project)

五、12月16日(五)14:00-16:00
沈孟穎(實踐建築系)
「美援國宅」:從軍事動員到經建發展體制住宅建設背後的美國援助

六、12月23日(五)14:00-16:00
郭金芳(真理運管系)
劍指「南方」:全球冷戰時期兩岸在「一個中國」論述下的體育外交競逐

2023年3月-2023年6月
一、3月上旬 (五)14:00-16:00
洪紹洋(陽交大科社所)
1950-1960年代台灣對東南亞的經濟援助與技術輸出

二、3月下旬 (五)14:00-16:00
項恬毅(國合會秘書長)
台灣當前對外開發援助政策與區域佈局

三、4月上旬 (五)14:00-16:00
江柏煒(師大東亞系)
冷戰與後冷戰的地方社會:金門的地緣政治、經濟及社會網絡變遷

四、4月下旬 (五)14:00-16:00
魏玫娟(政大國發所)
國際發展援助的政策與教學:政大國發所與國合會的合作經驗

五、5月上旬 (五)14:00-16:00
張雯勤(中研院人社中心)
冷戰下的失落:尋找緬北密支那楊校長

六、5月下旬 (五)14:00-16:00
林平(中正政治所)、林東余(師大東亞系)
冷戰時期台灣與印尼的雙邊協商(1966-1971)

七、6月上旬 (五)14:00-16:00
劉曉鵬(政大國發所)
比較冷戰時期以來兩岸對非洲國家的農業援助

八、6月下旬 (五)14:00-16:00
徐進鈺(台大地理系)、廖彥豪(陽交大社文所)
加工區的「加工出口」:冷戰時期台美協力體制對東南亞與拉美地區的經濟援助與合作

系統號:

A-020743

【系列演講】全球視野下的漢學研究講座

【系列演講】全球視野下的漢學研究講座

標題:

【系列演講】全球視野下的漢學研究講座

時間:

2022年10月至12月,共5場

地點:

線上演講

主辦單位:

國立中央大學歷史所及明清研究中心

內容簡介:

本系列演講需事先報名,報名連結請參照官網。

主持人:李孝悌(中央大學歷史所講座教授)

第一場10/1(六)
09:30-12:00
被統治的藝術:中華帝國晚期的日常政治(Michael Szonyi宋怡明,哈佛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中國歷史學教授,費正清研究中心主任)


第二場10/22(六)
09:30-12:00
莆田平原的儀式聯盟(鄭振滿,廈門大學歷史系特聘教授,民間歷史文獻研究中心主任)

第三場11/5(六)
09:30-12:00
Building culture in early Qing Yangzhou(Tobie Meyer-Fong梅爾清,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歷史學系教授,東亞研究所主任)


第四場11/18(五)
09:30-12:00
談判中的城市空間:城市化與晚明南京(費絲言,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第五場
12/3(六)
09:30-12:00
為什麼「從亞洲出發思考」——從明治到平成:日本中國學的一個面向(葛兆光,上海復旦大學文史研究院及歷史系特聘資深教授)

系統號:

A-020875

【工作坊】「邊緣人的歷史」工作坊

【工作坊】「邊緣人的歷史」工作坊

標題:

【工作坊】「邊緣人的歷史」工作坊

時間:

2022年9月7日(週三)11:30-17:50

地點:

視訊會議

主辦單位: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內容簡介:

主持人:陳秀芬(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特聘教授)

為尊重講者,線上聽講請實名登入。演講連結將在演講前一天寄出。報名截止時間9月3日 23:59

・第一場 9/7 12:00-1300 蘇成捷(Matthew Sommer)
怎樣研究邊緣人的歷史?大清檔案中的兩種範例

・第二場 9/7 13:10-1410 梁秋虹
私娼之城:底層女性的空間治理及其沈默的逃亡

・第三場 9/7 14:20-1520 魏卓生(Dror Weil)
中國回民:元明清東西科學交流中的行動者

・第四場 9/7 15:40-16:40 藍適齊(Mike Lan)
從異鄉到異鄉:二戰與被盟國拘留遣返的海外臺灣平民

・第五場 9/7 14:20-15:20 吳易叡(Harry Wu)
排除或包容?從香港癲人重新思索精神醫學史

系統號:

A-020736

【工作坊】儒家心理學及其在諮商領域的應用

【工作坊】儒家心理學及其在諮商領域的應用

標題:

【工作坊】儒家心理學及其在諮商領域的應用

時間:

2022年9月24日(週六)10:00-12:30

地點:

中研院民族所第一會議室(台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28號)

主辦單位:

中研院民族所家庭、世代與生命歷程研究群

內容簡介:

【講題1】Confucian Psychology: Foundations and Prospects(DR. James H. Liu (Professor,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Massey University))

【講題2】智慧諮詢的理念與實作:陽明心學對心理諮詢的啟發(陳復,國立東華大學共同教育委員會教授兼主任委員)

報名期間:即日起至2022年9月19日(星期一)截止
錄取人數:35人
報名連結:https://forms.gle/34pv93UrBVN8SMpk8

系統號:

A-020816

【工作坊】2022年明清學術青年學者工作坊

【工作坊】2022年明清學術青年學者工作坊

標題:

【工作坊】2022年明清學術青年學者工作坊

時間:

2022年10月7日(週五)11:30-17:50

地點:

中央大學文學一館三樓A-302會議廳 + Google Meet

主辦單位:

國立中央大學明清研究中心

內容簡介:

專題演講——李孝悌(中大歷史所講座教授)
與會學者——王學玲、李忠達、宋韻珊、邱怡瑄、卓清芬、孫致文、高振宏、翁敏修、康凱淋、楊自平、楊宜佩、劉柏正、顏訥、鐘明彥

說明——實體參與者提供人文藝術時數以及研究所學習護照認證。Google Meet連結將在活動前寄到信箱。

報名——https://forms.gle/MRCJAswYi39iBLtb8

系統號:

A-020891

【工作坊】2022清大南島中心教學工作坊

【工作坊】2022清大南島中心教學工作坊

標題:

【工作坊】2022清大南島中心教學工作坊

時間:

2022年10月14日(週五)

地點:

清華大學人社院C310(新竹市光復路二段10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清華大學世界南島暨原住民族中心

內容簡介:

第一場 主持人:高進榮
13:00 ~ 13:30 王儷螢 台灣考古學
13:30 ~ 14:00 顧坤惠 台灣原住民專題
14:00 ~ 14:30 陳芷凡 族裔寫作專題

第二場 主持人:葉美利
15:00 ~ 15:30 陳亭君 語言田野調查
15:30 ~ 16:00 蘇美娟 族語教材教法
16:00 ~ 16:30 高清菊 賽夏族族語翻譯

16:30 ~ 17:00 綜合討論

系統號:

A-020984

【展覽】千年南國──院藏越南主題文物特展

【展覽】千年南國──院藏越南主題文物特展

標題:

【展覽】千年南國──院藏越南主題文物特展

時間:

2022年8月20日至11月20日

地點: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院S101展覽室(嘉義縣太保市故宮大道888號)

主辦單位:

國立故宮博物院南院

內容簡介:

越南,這個有著近一億人口、欣欣向榮的近鄰,現代化的風景之下,藏著一段篳路藍縷的曾經。地處東亞與南亞之間,位於東南亞大陸部的沿海,地緣政治為這片土地帶來多變的命運,卻也孕育出獨特的風采。這是個讓人熟悉又陌生的南國,歷史帶著點苦澀,卻有著醇厚的底蘊——堅毅且溫柔。

本特展主要藉由院藏的古籍文獻及器物,依主題劃分三個單元,從「千年古國的人物群像」、「風行世界的大越陶瓷」到「半島之龍的機智外交」,重新認識19世紀之前「越南」的族群文化、藝術成就以及自我認同。千年來疆域的流動和文化的多元樣貌,與這塊土地上的越人、占人等族群間的競合密不可分,也與周遭其他國家的互動息息相關;獨特的陶瓷工藝美學,是越人對陶冶關鍵技術的掌握,也是對多元文化淘選後的品味呈現,在15至16世紀的世界貿易競技中大放異彩;而越人審時度勢,身段柔軟,總以機智的斡旋,為己身創造出最有利的空間,藉14至19世紀的文獻,得以一窺南國屹立千年的秘密。

系統號:

A-020806

【展覽】江湖有字在──臺灣人文出版史特展

【展覽】江湖有字在──臺灣人文出版史特展

標題:

【展覽】江湖有字在──臺灣人文出版史特展

時間:

2022年7月22日至2023年5月21日

地點:

國立臺灣文學館一樓展覽室C(台南市中西區中正路1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內容簡介:

以臺灣人文出版演進為主軸,始自日治時代結合報紙之印刷發行推展啟蒙思想與文學創作,逐漸建立臺灣自主出版的規模;戰後隨國府來臺的出版界文人,「兩大報」、「五小出版社」及各家專業出版帶來人文出版的高峰,為臺灣人文思潮激盪出豐沛的能量,再至解嚴後到當代的出版業百花齊放、網路媒體新興盛況。

特展預計以臺灣重要的人文出版事件、代表性出版社/出版人與其成果為核心,鋪陳臺灣人文出版史面貌,並以文學、哲學、人文思潮之出版社、雜誌刊物、報紙副刊等載體為範圍,同時介紹出版史上獨特而不可忽視的「出版現象」,綜合呈現此一議題的時代意義。

系統號:

A-020716

【展覽】什麼是「番」──清帝國文獻裡的臺灣原住民族

【展覽】什麼是「番」──清帝國文獻裡的臺灣原住民族

標題:

【展覽】什麼是「番」──清帝國文獻裡的臺灣原住民族

時間:

2022年3月19日至9月11日

地點:

國立故宮博物院103展覽室(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故宮博物院

內容簡介:

1683年(康熙22年),清帝國將臺灣「納入版圖」,從此在臺灣展開治理。清帝國在其治下的臺灣,將人分成兩類:「民」(來自中國的墾殖者)、「番」(原來就居住在臺灣的土著);「番」又有「熟番」、「生番」、「歸化生番(化番)」之分。

中國傳統上,以「中原」為中心,自以為文明程度最高,周邊地區則是文明程度較低的野蠻之地,對其居民也各有其歧視性的稱呼。例如,(南)蠻、(東)夷、(西)戎、(北)狄。「番」,也是這種具有歧視性的稱呼。

本院藏有豐富的清帝國文獻,依其類別,大致有檔案、古籍、史書、方志、輿圖及《職貢圖》等。當然,其中多有關於臺灣原住民族的記載與描寫。此次,選取其中的部分,做成展覽。

本次展覽,首先在於釐清清帝國文獻中的「番」及「熟番」、「生番」、「歸化生番(化番)」等詞彙所表示的意義,及其意識形態。其次則在觀察清帝國的這些臺灣原住民族相關文獻,到底傳達了關於臺灣原住民之什麼形象與實際。最後,則透過當代人參與的逆寫、共筆,對這些歷史文獻做出具有當代意義的詮釋與演繹。

系統號:

A-020717

【展覽】草蟲捉迷藏

【展覽】草蟲捉迷藏

標題:

【展覽】草蟲捉迷藏

時間:

2022年7月6日至9月25日

地點:

國立故宮博物院202、210、212展覽室(台北市士林區至善路二段221號)

主辦單位:

國立故宮博物院

內容簡介:

從古至今,活躍在野地裡花草間的昆蟲和小生物,精巧可愛的形體及活潑生動的姿態,在在讓人著迷。古代畫家以牠們為主角,約在九百年前發展成「草蟲」這個專門的畫科。「草蟲捉迷藏」特展就是以歷代草蟲畫為主體,希望大家能找出畫家捕捉到的這些小小生物,認識牠們真實的身份,並瞭解與草蟲有關的故事與背後潛藏的意涵。同時展出的還有文學、藥學書上的昆蟲插圖、教學用的畫稿、昆蟲掛圖和標本等,希望能更清楚地對比出草蟲畫的特殊之處,以及突顯畫作想要傳達的意趣。

當代生命科學知識的加入,使得這個繪畫展有了另一個新的向度。本次特別要感謝昆蟲學者們的參與,不但幫助我們瞭解不同畫家對昆蟲外型的寫實程度、協助辨認出畫中昆蟲的種類,甚至可由昆蟲習性理解畫中棲地的描繪,更可認識到畫幅上不同的草蟲生物間,正展演著各種事關生死繁衍的戲劇高潮。

系統號:

A-020718

【展覽】疫觸即發:百年島嶼戰疫特別展

【展覽】疫觸即發:百年島嶼戰疫特別展

標題:

【展覽】疫觸即發:百年島嶼戰疫特別展

時間:

2021年9月28日至2022年11月6日

地點:

國立臺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臺北市大同區延平北路一段2號)

主辦單位:

國立臺灣博物館

聯絡人:

Tel: 02-2558-9790

內容簡介:

「近代公衛與防疫」,是臺灣重大的現代化事件。百年來歷經帝國擴張、近代國家治理與國際援助的過程,發展至今。但公衛制度的推行,往往給傳統文化帶來衝擊,公私領域的改造充滿了各種陣痛。本展將以防疫為主軸,分4大主題來介紹臺灣的防疫經驗與現代轉型:

第1主題:「清末戰役,入臺須先戰疫」
透過19世紀大眾文化素材戰爭圖繪和戰地衛生報告的對比,凸顯戰爭的表與裡、軍隊染疫情形。以及,近代港口檢疫制度的建立,入關須檢疫,未染疫者消毒,染疫者隔離治療,是前所未有的近代經驗。

第2主題:「日治台灣防疫經驗及其陣痛」
本區介紹現代防疫制度推動的複雜面向。「現代交通」推展了現代醫療,也成為傳染病防治的新挑戰。民間社會對防疫措施的不適應,仍尋求傳統醫療文化。

第3主題:「戰後臺灣衛生防疫漫長路」
1946年,因港口檢疫廢弛,傳染病再起,爆發了布袋事件。1950年代,因美援與國際援助,臺灣基礎衛生建設逐漸提升與完備,其中農復會扮演重大角色,臺灣逐步邁向公衛先進國家。

第4主題:「21世紀臺灣重大傳染病經驗」
從SARS到2019年COVID-19爆發,臺灣的齊心抗疫與新突破,以及疫情下的社會影響、產業震盪。最後呈現各縣市政府的防疫巧思。希望大家能透過此近代臺灣防疫的時光旅行,了解現代化轉型軌跡。

系統號:

A-020719

【展覽】百年衍繹──臺灣美術特有種

【展覽】百年衍繹──臺灣美術特有種

標題:

【展覽】百年衍繹──臺灣美術特有種

時間:

2021年11月30日至2022年10月16日

地點:

本展覽為線上展覽

主辦單位:

國立歷史博物館

內容簡介:

「百年衍繹──臺灣美術特有種」線上展,以史博館典藏為主軸,內容包含「鄉土的樣子」、「臺灣山海大觀」、「飛翔在寶島上空」、「世界之美Taroko」、「筆下生趣」、「園圃青青」、「走讀臺灣」、「藝術大觀園」八單元。欣賞臺灣美術百年景觀及花卉鳥獸為題材的精選畫作,可觀察主題與風格的多元發展,由依循傳統的筆墨形式,逐漸轉向本土自然與人文的再現。

2021年適逢臺灣文化協會成立百周年,溯遊臺灣美術步入現代化的百年歷程,回顧諸先賢於新舊文化傳統激盪中,融鑄對臺灣風土的體察與詮釋,體現不同文化與美學交會的包容力,逐漸厚積臺灣多元文化的美術榮景。此多樣多彩的藝術創作,反映本土的特有文化DNA,體現百年衍繹的臺灣美術「特有種」。

系統號:

A-020720

【展覽】嶺南畫派歐豪年來臺半世紀個展

【展覽】嶺南畫派歐豪年來臺半世紀個展

標題:

【展覽】嶺南畫派歐豪年來臺半世紀個展

時間:

2022年3月2日至9月28日

地點:

中研院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二樓205室(臺北市南港區研究院路二段130號)

主辦單位:

中研院史語所歷史文物陳列館、中研院嶺南美術館

聯絡人:

Tel: (02)2652-3180

內容簡介:

曩遘陽九,隨行在所至於台員,雖亂離慍結,顧崇尚書畫,結習未忘,猶時复求其友聲。以職守之故,用是初識江茮原氏於故宮,嗣歐豪年氏越海來台,葉公超先生與予同為歐氏畫展作介,遂彼此時相往還。蓋茮原專擅水墨山水;豪年則山水花鳥之屬,無不兼擅;予雖拙於繪事,然亦時時苦吟,間復作篆隸自娛,因之有同契焉。後此張大千先生以盛名返國,定居故宮左近,與二三子莫逆,用是摩耶精舍,每聞談笑。大千先生又往往俯同歐江合作,予則偶有詠歌互答,樽俎杖履,輒忘年焉。其後大千先生上仙,茮原亦忽忽化鶴,獨豪年秀挺,畫益進,書益肆,涉筆益無復涯岸,初不甚為詩,偶得句,即雋逸矯健,奇氣橫溢,於是詩書畫金石卓犖交美,儼然今日嶺南晝派之大宗師。

豪年之始來,莫逆二三子之外,尤難得之遇合,為立談間即獲張曉峰先生之激賞,既典藏其畫作於中山樓,於華岡博物館,並禮聘其為學院院士,大學教授,又延譽海內外,廣受歐亞學府博物館邀請展覽演講,因之豪年自笑為「盡攜書畫到天涯」云。

系統號:

A-020721

【展覽】加耶――古代東アジアを生きた、ある王国の歴史

【展覽】加耶――古代東アジアを生きた、ある王国の歴史

標題:

【展覽】加耶――古代東アジアを生きた、ある王国の歴史

時間:

2022年10月4日至12月11日

地點:

国立歴史民俗博物館企画展示室A(千葉県佐倉市城内町 117)

主辦單位:

国立歴史民俗博物館

內容簡介:

加耶(かや)とは、日本列島の古墳時代と同じ頃、朝鮮半島の南部に存在した、互いに協力し、時には競い合いながら活躍した国々のことです。おおむね4~6世紀に、海上交易と鉄生産を一体として運営し、東の新羅(しらぎ)や西の百済(くだら)、海をはさんだ古代日本の倭、そして遠く中国などとも交流を重ねながら、大きな成長をとげました。しかし、新羅と百済という強国のはざまの中で、徐々に勢力が弱まり、562年には滅亡してしまいます。

今回、大韓民国国立中央博物館の全面的な協力のもと、加耶の墳墓から出土した金銀のアクセサリー、整美な土器、武威をしめす武器や馬具、成長の礎となった鉄、そして対外交渉をしめす外来の品々など約220点の資料を展示することにより、加耶のなりたちから飛躍、そして滅亡までの歴史を明らかにします。日本国内で加耶の至宝が一堂に会して展示されるのは、実に30年ぶりのことです。

今回の展示では、加耶と倭の交流の移り変わりについても考えていきます。加耶は倭が最も緊密に交流した社会の一つです。倭は、加耶との交流を通して、当時の先進の情報や技術、道具を入手し、それを自らの文化として定着させていきました。それは、須恵器と呼ばれる硬い焼き物、鉄の道具、金工、馬の飼育、灌漑、ひいては蒸し器などの炊事道具や新しい暖・厨房施設(カマド)など実に様々です。その動きが最も盛んだった5世紀を「技術革新の世紀」と呼ぶこともあります。倭の歴史を知るためには、加耶の歴史にも目を向ける必要があります。

本展示を通して、海をはさんだ加耶の歴史を体感しながら、日韓両地域の悠久の交流が現在、そして未来へと続いていくことに思いをはせることでしょう。

○第440回歴博講演会「加耶―古代東アジアを生きた、ある王国の歴史―」
2022年10月8日(土)13:00~15:00
講師:高田貫太

○第441回歴博講演会「中国と加耶と倭」
2022年11月12日(土)13:00~15:00
講師:上野祥史

○第442回歴博講演会「加耶と倭の武器と武具」
2022年12月10日(土)13:00~15:00
講師:松木武彦

系統號:

A-020865

【展覽】珠璧交輝(しゅへきこうき)~ 清代木版年画+UKIYO-E

【展覽】珠璧交輝(しゅへきこうき)~ 清代木版年画+UKIYO-E

標題:

【展覽】珠璧交輝(しゅへきこうき)~ 清代木版年画+UKIYO-E

時間:

2022年9月23日至11月20日

地點:

日中友好会館美術館(東京都文京区後楽1-5-3 後楽国際ビル1F)

主辦單位:

公益財団法人日中友好会館、中国美術館

內容簡介:

■清代木版年画
中国美術館所の清代木版年画コレクションより、年画の主要産地である、天津市楊柳青、江蘇省桃花塢、山東省濰坊、山東省平度、四川省綿竹、河北省武強の全26点。画像の清代木版年画作品はすべて中国美術館所蔵 ©2022 中国美術館

■浮世絵
川崎・砂子の里資料館の斎藤文夫コレクションより、鈴木春信、東洲斎写楽、葛飾北斎、歌川国芳、鳥居清長をはじめ錚々たる絵師17名の全52点。画像の浮世絵作品はすべて公益社団法人川崎・砂子の里資料館所蔵 ©2022 川崎・砂子の里資料館

*作品保護のため、会期中盤に浮世絵の展示替えを行います。
*前期/後期 26点ずつ展示。

系統號:

A-020868

【展覽】きれいな字――近代中国と日本の書

【展覽】きれいな字――近代中国と日本の書

標題:

【展覽】きれいな字――近代中国と日本の書

時間:

2022年7月2日至9月4日

地點:

観峰館(滋賀県東近江市五個荘竜田町136)

主辦單位:

観峰館

內容簡介:

観峰館が収蔵している資料には、近代中国の官僚たちによって制作された書が多く含まれています。彼らに求められたのは、強烈な個性を表す文字を書くことではなく、誰にでも読める伝統的な「きれいな字」、すなわち字の形が整っていて、見る者にとって快く感じられるような書風の文字を書きこなすことでした。本展では、このような近代中国の「きれいな字」を中心に展示を構成し、現代の日本人にとっても親しみやすい書の作品を紹介します。

中国で生まれ、育まれた「きれいな字」の伝統は、日本でも学ばれるものとなっています。そこで本展では、収蔵品の中から、近代日本の人々が中国の書に倣って書き上げた作品や、当時の人々が「きれいな字」の手本として用いた教科書なども、あわせて展示することといたしました。これらの作品を通して、現代に生きる私たちがどのような字を「きれいな字」と捉えているのか、見つめ直してみたいと思います。

今回の企画展では、第1部を「近代中国の書」、第2部を「日本の書」として、展示を構成いたしました。以上の展示を通して、字を「書く」機会の少なくなった現代の日本人に「書」や「習字」に親しむ機会を提供することが、本展の目的です。

系統號:

A-020713

【展覽】館蔵資料から見る 神仙思想と道教

【展覽】館蔵資料から見る 神仙思想と道教

標題:

【展覽】館蔵資料から見る 神仙思想と道教

時間:

2022年7月13日至9月5日

地點:

天理大学附属天理参考館3階企画展示室(奈良県天理市守目堂町250)

主辦單位:

天理大学附属天理参考館

內容簡介:

道教のルーツのひとつと言われる「神仙思想」、道士たちが目指す「不老長生」、不老長生を実現するために行う「儀礼」、さらに「道教や民間信仰の神々」という4つの視点で展示します。

公開される機会が少ない神仙思想に関する考古美術資料と、道教関連資料が一堂に会します。これらの資料を通して、神仙思想と道教の世界をご紹介します。

系統號:

A-020714

【展覽】大航海時代へ —マルコ・ポーロが開いた世界

【展覽】大航海時代へ —マルコ・ポーロが開いた世界

標題:

【展覽】大航海時代へ —マルコ・ポーロが開いた世界

時間:

2022年7月16日至9月11日

地點:

池袋サンシャインシティ文化会館ビル7F 古代オリエント博物館(東京都豊島区東池袋3-1-4)

主辦單位:

古代オリエント博物館、天理大学附属天理参考館、天理大学附属天理図書館

內容簡介:

モンゴル帝国と大航海時代。この二つの大きな時代は、マルコ・ポーロ(伊:1254~1324)と彼が残した『東方見聞録』を一つの結節点として繋げることができます。本展では、シルクロードの発展から、モンゴル帝国の時代、そして大航海時代まで、奈良県にある天理参考館と天理図書館の貴重な所蔵品を一堂に会し紹介します。

シルクロードを旅したマルコ・ポーロの旅行記『東方見聞録』は、のちに多くの写本を生み出して、大航海時代に活躍した人たちのガイドブックとなりました。この書が描く幻想的かつ富と黄金に満ちた東洋(中国とジパング)のイメージは大航海時代を切り開く冒険心の原動力となりました。大航海時代は世界史上はじめて、人・物・文化の交流が全地球規模で始まった時代であり、その波は日本に到達して南蛮文化として華開きます。大航海時代は、いま我々が生きている現代社会へとつながる大きな転換点といえる時代なのです。

大航海時代の冒険者たちは、間違った地図と『東方見聞録』を手がかりに大海原を渡ります。本展を通じて、彼らの夢と冒険のわくわく感をお伝えできれば幸いです。

系統號:

A-020715